本文于2002年12月,对石家庄市和行唐县的较差、普通和重点学校初中二年级的学生进行调查,抽取行唐县受试样本249名,其中男生121人,女生128人,平均年龄14岁;石家庄市样本157名,其中男生76人,女生81人,平均年龄14岁.采用自我意识量表(PHSS)和父母教养方式量表(EMBU)[1]对被试集体施测.
作者:张秀阁;吴江;张杏钗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考察大学生防御方式与人格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DSQ防御方式问卷、EPQ、16PF人格问卷,对196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防御方式与人格特征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r:0.16-0.63).性格外向、兴奋性强的大学生更倾向于采用比较成熟的心理防御方式应付环境刺激,而具有神经质倾向、怀疑性、忧虑性、紧张性高的大学生一般都采用不成熟或中间型的防御方式应付外部环境.具有精神质倾向、敏感性高的大学生多用不成熟的防御方式应急,而具有敢为性、实验性特征的大学生则常用成熟或中间型的防御方式应付环境刺激.结论:人格特征是制约心理防御机制的主要因素之一.
作者:王学臣;李义安 刊期: 2004年第02期
流动人口问题是在80年代末期形成于我国城市的一个重要的社会现象.流动人口进入城市后面临很多问题,如就业、教育、居住、社会保障、娱乐、与城市环境的文化融合等[1].子女的受教育问题就是其中重要的问题之一,当他们突然之间走进大城市,走进一群与他们完全不同的城市孩子中间,他们会遭遇许多新问题,譬如语言问题、环境适应问题等等[2],而且由于经常性的转学,与同学之间文化差异较大,常常使得他们与同学之间关系不融洽,甚至不少同学有孤独感[3,4].本文对民工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旨在为今后制定相应的干预对策提供线索和依据.
作者:林芝;翁艳燕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认知倾向在大学生压力与负性情绪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压力感问卷、流调中心用抑郁问卷(CES-D)、状态焦虑问卷(STAI)和认知倾向问卷对391名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1)压力与负性情绪关系密切,但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2)无论压力情境如何,持有乐观认知倾向的个体比持有悲观认知倾向的个体较少体验到抑郁、焦虑.其中,在较高压力情境下悲观倾向组的抑郁、焦虑体验多,而在较低压力情境下乐观倾向组的抑郁、焦虑体验少;(3)回归分析表明,认知倾向在压力与负性情绪的关系中发挥了显著的调节作用;(4)在较低压力情境下,认知倾向在负性情绪的性别差异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结论:认知倾向作为一种内在资源,在大学生压力与负性情绪关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中介作用.预防和矫治负性情绪,应重视帮助个体建构积极乐观的认知倾向.
作者:陶沙;刘霞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学习不良(learning disabilities)于在校学生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国外报道学生中有3~28%存在某种程度的学习不良;国内报道学龄学生学习不良的检出率为17.4%[1].学习不良儿童是特殊儿童中的一种,但他们接受的是正常的学校教育,在特殊教育与正常教育中处于一个特殊的地位.
作者:杨漫欣;雷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学校适应性是指学生在学校的学业行为、学校参与、情感发展、人际交往等方面的情况.Robert C.Pianta(1994)描绘了幼儿园教师与儿童的关系模式:依赖(dependent)、积极卷入(positively)、功能障碍(dysfunctional)、功能的/平均的(functional/average)、愤怒/依赖(angry)、不卷入(uninvolved).不同的模式影响儿童的一年级的学校适应.
作者:刘万伦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行为问题儿童的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Conners量表和儿少主观生活质量问卷调查2087例少年儿童的行为问题和生活质量,然后将问题儿童与正常儿童的结果做比较.结果:行为问题儿童的生活质量明显低于正常儿童,相关分析显示儿少主观生活质量问卷与Conners量表父母问卷和教师评定量表的部分因子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逐步回归显示儿童的学业、行为问题、家庭经济、父亲性格、年龄、父母对不良行为的处理方式、独生共7个变量影响着儿童的生活质量.结论:行为问题儿童生活质量下降,需要得到学校、家庭、同伴、社会等多方面的关怀帮助.
作者:兰燕灵;张海燕;李萍;徐红兵 刊期: 2004年第02期
Tourette综合征(TS)又称抽动-秽语综合征.目前无特效药物治疗.本文对我院58例儿科门诊随诊患儿进行了观察.患儿均符合DSM-IV诊断标准[1],其中男46例,女12例.年龄7岁2个月~14岁,平均年龄为10岁4个月;病程14个月~3年5个月,平均2.1年.有TS阳性家族史3例;有异常分娩史14例.所有患儿均有多发性抽动.首发症状出现在头部46例.症状出现在躯体、四肢12例.伴有不自主发声35例次,秽语16例次,冲击行为8例次,品行障碍7例次.同时伴有感觉统合失调51例(按感觉统合失调评定量表评定[2]),前庭失衡24例次,触觉过度防御26例次,本体感失调15例次,学习能力发展不足50例次,注意力缺陷48例次,多动冲动障碍36例次.家庭氛围:和睦22例,一般26例,经常争吵10例.家庭教育:父母对患儿采用打骂体罚者26例,耐心说明引导鼓励16例,百依百顺16例.
作者:刘君;王爱娟;梁雅琪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儿童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and hyperactive disorder, ADHD)主要临床特征是:明显的注意定向障碍和注意持续时间短暂,活动过度,行为冲动,并伴有学习困难和30%~58%有品行障碍[1].ADHD发病率较高,国内报道为1.5%~10%,国外报道为3%~5%,男多于女为9:4.1[1].
作者:岳文浩;毛雪琴;王梦欣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共患对立违抗性障碍(ODD)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的认知功能特点.方法:以单纯ADHD+ODD、单纯ADHD和正常儿童各36例(性别、年龄与ADHD亚型组间匹配)为研究对象,采用龚耀先修订的韦氏儿童智力量表、韦氏记忆量表、数字划消、Stroop测验和瑞文标准推理测验对其智力、记忆力、注意力水平及执行功能进行评定.结果:两病例组的常识、类同、译码、言语智商、操作智商、全量表智商、A因子、C因子、经历定向、心智、再生、触觉、长时记忆、短时记忆、记忆商、瑞文标准推理测验标准分、Stroop测验A完成时间、C完成时间和总完成时间的测验成绩与正常对照组的差异具有显著性,两病例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正常组数字划消测验总分有显著高于两病例组(F=2.521,P=0.093)及平均失误率显著低于两病例组的趋势(χ2=5.150,P=0.076);ADHD组和正常对照组在算术、数字广度、积木、B因子、Stroop测验B完成时间和D完成时间上的差异具有显著性;ADHD+ODD组的瑞文标准推理测验标准分有优于ADHD组的趋势(Z=-1.674,P=0.094).结论:伴或不伴ODD的ADHD儿童有着相似的认知模式,如扩大样本量,可能发现共患病组在某些认知功能上与纯ADHD组的差异.
作者:刘津;王玉凤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影响小学生学习成绩的相关因素是教育工作者和心理学工作者正积极探讨的重要课题. 目前国内对此已有研究[1-4],并且报道了学习成绩和行为及人格特征的相关性[5-7].然而,小学生神经-心理功能同学习成绩的关系鲜有报道,为此,本研究利用心理能力测试仪,对不同学习成绩的小学生进行心理能力测试,以期发现两者可能存在的关系,为学业不良小学生的咨询指导、教育提供一些依据.
作者:黄宁玲;曹海育;张勤增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调查聋童的行为问题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家庭相关因素及聋童自身因素问卷、Rutter儿童行为问卷,对138名聋童(男性92名,女性46名)的父母养育方式、家庭背景因素、聋童自身因素与各类行为问题进行调查评定.结果:Rutter儿童行为教师问卷显示聋童有行为问题的占61.59%.相关分析表明(r=-0.35~0.53,P〈0.01)①男聋童的违纪行为、情绪问题行为与父母养育方式中的父、母拒绝、否认,父亲的过度保护,母亲的惩罚、严厉显著负相关;与父亲偏爱被试显著正相关,女聋童仅情绪问题行为与母亲偏爱被试显著正相关.②仅男聋童的行为问题与父亲的文化程度显著负相关.③男、女聋童的行为问题都与年级显著负相关,只有男聋童的行为问题与学习成绩显著正相关.④聋童的行为问题类型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⑤聋童的问题行为多发生在7.7岁-12岁.
作者:冯金宝;周志英;刘英丽;水仁德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冠心病是严重威胁人们生命和影响生活质量的一种心身疾病,其发病率及死亡率都在逐年升高.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有很多,如吸烟、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等,但精神应激也是其中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之一.Black PH 等[1]的综述中,总结了众多研究者关于冠心病的流行病学研究,得出结论:大约40%的动脉硬化的病人没有吸烟、高脂、高血压等危险因素, 而与精神应激密切相关,许多学者推测这些患者是因为反复的急性精神应激或慢性的精神应激引起了动脉中慢性的炎症反应.与冠心病有关的精神应激因素一般包括社会经济状态、工作条件、婚姻冲突、生活方式、A型性格等,其中A型性格、慢性的婚姻冲突、工作应激与冠心病的关系为密切.何耀东等[2]对139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缺血性心脏病患者研究证实,A型行为者发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的相对危险度,男性为6.33,女性为5.05,且性格评分等级与发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相对危险度、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等均呈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
作者:李卫晖;李凌江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国外资料显示,临床各科医生将有精神问题的患者转诊到精神科门诊,可使这些问题得到及时、有效的评估和处理[1].国内尚缺乏关于转诊到精神科门诊患者的资料,现将我科2002年全年226例转诊到精神科门诊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
作者:赵永忠;武海涛;原天岗;肖传实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女性生殖器官肿瘤患者面临手术时的应激反应及其与免疫系统功能的关系.方法:1.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患者、良性肿瘤患者和健康对照者各20例分别于手术前一天评定SCL-90,取血清测定皮质醇(Cor)、白介素-2(IL-2)含量.2.将SCL-90总分与皮质醇、白介素-2的含量作相关分析.结果:恶性肿瘤组SCL-90各项指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除强迫、敌对和恐怖外其余各项指标均显著高于良性肿瘤组.恶性肿瘤组皮质醇显著高于良性肿瘤组和健康对照组,白介素-2显著低于良性肿瘤组和健康对照组.恶性肿瘤组SCL-90总分与Cor呈中度正相关,与IL-2呈中度负相关.结论: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患者面临手术时应激反应强烈,免疫功能显著受抑,且应激反应越强,免疫功能受抑越严重.
作者:成敬;程自立;王高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患者在病后3-6个月的心理状况.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应付方式问卷(CSQ)、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S)对我院收治的45名SARS患者,在出院3-6个月内进行上述问卷调查,以本院健康医护人员及常模作对照.结果:患病组SCL-90中5个因子分高于对照组及常模:躯体化(F=4.32)、恐怖(F=5.29)、强迫(F=5.96)P<0.01,抑郁(F=3.16)、焦虑(F=3.79)P<0.05.患病组的客观支持、解决问题、幻想、合理化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患病组客观支持和支持利用与SCL-90各因子负相关(r:-0.32~-0.41,-0.36~-0.38),解决问题与SCL-90各因子负相关(r:-0.33~0.41),幻想、退避、合理化与SCL-90各因子正相关(r:0.40~0.61,0.37~0.66,0.34~0.46).结论:SARS病人出院3-6个月内仍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需得到必要的心理治疗.
作者:林真珍;左小萍;钟淑卿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社会支持是一种个体可利用的外部资源,近几十年来一直受到国内外心身医学领域的重视.卵巢恶性肿瘤是威胁妇女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而较长时间的化疗是治疗卵巢恶性肿瘤重要的方法之一.本研究拟深入探讨卵巢恶性肿瘤病人化疗期间的社会支持及其变化情况,为医务人员更好地利用社会支持为病人服务提供信息和依据.
作者:丁焱;潘颖丽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编制一套适用于大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评定量表.方法:以Zimmerman提出的自主学习模式为依据,结合对大学生的访谈资料和开放式问卷调查结果,随机整群抽取湖南省长沙市四所高校的文理科大学生353名作为研究样本,进行正式施测.结果:(1)该量表的项目特性良好,各项目与总分的相关都达到0.01水平上的显著性,相关系数除个别项目外都在0.30以上;(2)全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α系数为0.9496,重测信度为0.884;(3)该量表具有较好的结构和效标效度,量表总分与同伴提名互评分及学业成绩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99、0.500.结论:该量表可以作为测评大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工具.
作者:谢家树;燕良轼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本研究以SCL-90大样本调查结果,探讨建立我国中学生的SCL-90常模,并分析当前我国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在全国范围的大城市、县级市及周边地区的各类中学取样,用SCL-90共测评了2209名中学生,并同时由其家长填写他评问卷.结果:除躯体化和敌对两个因子外,SCL-90其它因子分无显著地区差别;与1984-1997年间14篇SCL-90研究文章中所调查的中学生综合样本的数据比较,除人际关系敏感分低于综合样本,偏执因子分没有显著差异外,其它7个因子的得分显著地高于综合中学生样本(比综合样本高0.06~0.20,P<0.001).结论:本研究结果可作为评价我国中学生心理健康状态的SCL-90常模,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应得到广泛重视.
作者:刘恒;张建新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编制适合我国成人使用的巴甫洛夫气质问卷中文版(PTS-C).方法:对我国14岁以上不同性别、职业、文化程度的363名被试施测巴甫洛夫气质问卷通用条目,依据标准的条目筛选程序对条目进行筛选,得到PTS-C.然后对初三、高三和大三年级学生280名施测PTS-C和EPQ,对成人组被试64名两次施测PTS-C,间隔时间两周.结果:PTS-C问卷包括兴奋强度、抑制强度和灵活性三个分量表,每个分量表各24题,共72题.PTS-C问卷的一致性信度(Cronbach α系数:0.74~0.85)和再测信度(r:0.84~0.88)较高,PTS-C与EPQ分量表的相关水平符合理论预期,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问卷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结论:PTS-C可以用于我国成人气质研究.
作者:郭召良;孟沛欣;郑日昌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编制安全感量表,为评价神经症和正常人群的安全感提供量化工具.方法:根据安全感的概念架构,结合神经症患者半结构式访谈的结果,初步确定能够反映个体安全感的题目,对343名大学生被试进行测试,并进行信度效度分析.结果: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得到2个主要因子:人际安全感和确定控制感(特征值大于1,累计贡献率为46.36%),负荷量≥0.4的共有16个项目.结论:安全感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及效度,可用于正常人群安全感的测查,也可以用于神经症的安全感检测,具有较广的实际应用价值.
作者:丛中;安莉娟 刊期: 2004年第02期
1 前言绘画评定是心理测验的一种形式.绘画评定要求受测者按照一定要求作画或者对评定者呈现的视觉刺激做出言语反应,评定者根据受测者的绘画作品或言语反应内容进行分析,以此推测受测者心理特点或者对心理障碍做出诊断.绘画评定按照测验要求不同有两种形式:刺激性绘画评定和创作性绘画评定.刺激性绘画评定要求受测者对标准化视觉刺激做出言语反应,如罗夏墨渍测验和Silver绘画测验.创作性绘画评定要求受测者根据一定任务进行绘画,评定者根据艺术作品的内容特征或形式特征进行评定,如房-树-人测验.
作者:孟沛欣;郑日昌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群生活质量和生活满意度的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SF-36健康调查表,对济南市1386名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老年人群慢性病的患病率为65.1%;影响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主要因素是:心理状况、家庭和睦情况、是否丧偶、慢性病和经济收入;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生活满意度、慢性病、心理状况、生活功能状况,家庭和睦和经济收入.结论: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与生活质量密切相关.生理、心理和社会经济状况显著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栋;徐涛;王战勇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了解高龄老人认知能力情况,为老年健康研究提供资料.方法:对2000年中国高龄老人健康长寿调查中的4482名高龄老人,使用MMSE修改量表,将认知能力得分按照有关标准划界,把认知能力分为不健全/健全,认知能力转变为二分变量作为因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女性、增龄、低受教育程度、身体健康状况差、婚姻状况为丧偶和从未结婚、情绪不乐观、不进行身体锻炼和出生地乡村等因素是高龄老人认知能力下降的危险因素.结论:中国高龄老人认知能力受到其生物、心理社会、经济等多种因素影响.
作者:敖晋;柳玉芝 刊期: 2004年第02期
C-反应蛋白(CRP)与心脑血管病和糖尿病(DM)的关系是近年的研究热点.CRP与DM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它是反映炎症的敏感指标,有研究提出炎症在2型DM的发病机制中起媒介作用[1].2型DM是常见的心身疾病,关于老年2型DM患者的心理学特征与CRP之间关系的研究,国内外尚报道较少.防御机制是个体潜意识水平对矛盾情境作出的反应,具有相对稳定的特点.本文通过观察老年2型DM患者CRP变化及心理防御机制的特点,研究其相关关系,以期对老年糖尿病的心身相关因素有更深入的了解.
作者:方建群;李秀萍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心理咨询师的枯竭的影响因素蒋奖(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枯竭(job burnout)是指在工作中,个体面对长期的情绪和人际关系紧张源而产生的一种反应.
作者:蒋奖;李强;杨眉 刊期: 200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