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心理卫生协会
  • 国际刊号:1000-6729
  • 国内刊号:11-1873/R
  • 影响因子:2.08
  • 创刊:1987
  • 周期: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34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CSSCI 南大核心期刊(含扩展版),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报告(2014年)心理学类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核心库)》(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 基础医学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4年7期文献
  • 湖南某大学学生的抑郁情绪与其友伴关系探讨

    焦虑和抑郁是对大学生的日常生活铑影响大的心理健康问题[1].国外研究发现[2,3],良好的友伴关系和积极的心理情绪之间存在着显著正相关,具有亲密友谊的个体较少遭受抑郁等不良情绪的痛苦,消极的友伴关系对其孤独感具有较强的预测力.本研究对大学生的抑郁情绪与其友伴关系的关系进行探讨,供高校教育工作者参考.

    作者:范兴华;方晓义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中学生考试焦虑及其考试认知评价

    考试焦虑是在一定的应试情境激发下,受个体认知评价能力、人格倾向与其它身心因素所制约的,以担忧为基本特征,以防御或逃避为行为方式,通过不同程度的情绪性反应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状态[1].对考试的认知评价是指主体对引起个人情绪反应的考试相关刺激的知觉、判断和评估状况.以往的研究对考试与人格倾向的关系分析较多[2,3],而对学生考试认知评价的调查及其与考试焦虑的关系研究较少[4].因此,本研究调查了西安地区中学生群体考试认知评价的总体情况,并对其与考试焦虑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

    作者:肖琼;王淑兰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4409名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家庭环境与吸烟行为分析

    目的:探讨中学生心理行为特征和心理健康状况及家庭心理环境与中学生吸烟行为的关系.方法:以苏州市4409名初中、高中、职业中学的学生为对象,采用SCL-90、家庭环境量表和自编问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反叛性、冒险性强,倾向早熟、毅力差、顺从敏感性高是吸烟的危险因素,而情感调节性和认同敏感性与吸烟无关;吸烟组与对照组SCL-90在总分、阳性项目数、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1);吸烟组在FES-CV中的亲密度、情感表达、知识性、道德宗教观、组织性平均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在FES-CV的矛盾性的平均分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学生行为的反叛性、冒险性、早熟性、毅力性和不良心理健康水平是中学生吸烟的危险因素;同时不良家庭关系也是中学生吸烟的危险因素,一个亲密、融洽的家庭环境可能会减少中学生吸烟,而一个矛盾的家庭则可能会增加中学生吸烟.

    作者:徐勇;杨鲁静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医学生网络使用情况及其与情绪状态的相关分析

    目的:了解大学生网络使用现状及行为特点,对大学生的网络成瘾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名医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收回有效问卷189份(占95.5%).其中男生95名、女生94名,平均年龄为20±1岁.使用网络成瘾诊断量表、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交往焦虑量表对研究对象进行测试.结果:医学生中诊断为网络成瘾倾向者的有14名,占所有受试者的7.4%;网络使用过度者的53名,占所有受试者的28.0%.网络成瘾量表得分与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交往焦虑量表总分显著相关.结论:医学生网络使用程度与抑郁、交往焦虑等人格特质有一定相关性.

    作者:林伟;黄子杰;林大熙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大学生使用因特网心理因素分析

    目的:初步探讨大学生使用互联网的心理因素,并将成瘾者与未成瘾者进行对比.方法:先进行开放式问卷调查,在此基础上自编了问卷.用自编问卷对813名大学生进行调查,通过因素分析得到大学生使用互联网的心理因素.结果:大学生人群中网络成瘾者占1.5%.大学生使用互联网的心理因素包括交际、学习、娱乐、从众、交易、逃避现实.成瘾者和未成瘾者在各项的得分上没有显著性差异.

    作者:刘加艳;徐海玲;郑全金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江西某大学学生的异常性心理倾向的初步调查

    本文在江西财经大学18个学院中抽取2个学院中的国际贸易、电子商务和工商管理三个专业,以班级为单位从各年级中随机抽取16个班.共发放问卷684份,收回684份.为便于统计分析而剔除未填性别的62份,得到有效问卷622份,有效回收率90.94%.其中:一年级139人,二年级175人,三年级75人,四年级133人.性别:男生282人,女生340人,未填62人.年龄:小的16岁,大的24岁,平均为20±1岁(670人).生源地:城市277人,县城183人,农村158人,未填4人.

    作者:钟志兵;彭清宁;万志莉;马翔颖;陈钰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军人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多种诱发电位变异与临床随访

    目的:探讨军人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患者诱发电位(BEP)的特征和治疗后的变化,及其与精神症状的关系.方法:应用美国Nicolet Bravo脑诱发电位仪、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事件影响量表(IES),对86例军人PTSD患者(PTSD组)和56名健康军人(对照组)进行了P300、听觉诱发电位(AEP)、视觉诱发电位(VEP)、SCL-90和IES的测试,并对PTSD组于治疗后3.5个月进行了随访.结果:PTSD组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P300的P3(t=3.32,P<0.01)、AEP的N2(t=2.26,P<0.05)和VEP的P2(t=2.85,P<0.01)潜伏期均延迟,P300的P3波幅升高(t=4.35,P<0.01);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P300的P3(t=2.80,P<0.01)和VEP的P2(t=2.34,P<0.05)潜伏期前移、P300的靶P3波幅降低(t=3.78,P<0.01);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前BEP各指标与SCL-90、IES及其因子分,以及治疗前后的BEP各指标差值与SCL-90、IES及其因子分的差值,部分有显著性相关(P<0.05~0.01).结论:PTSD患者诱发电位的变化可能是状态标志,多项BEP指标联合可试用于监测军人精神健康.

    作者:甘景梨;高存友;杨代德;胡兴焕;李晓琼;张伟红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Parkinson病患者记忆损伤的特征

    Parkinson病(PD)是老年期较为常见的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肌肉强直、运动减少及姿势障碍,可伴有流涎过多、皮脂腺溢出、言语障碍及植物神经系统障碍.除了上述躯体症状外,近年来的研究发现PD病人还存在着认知功能特别是记忆功能的障碍[1,2],甚至有些病人在躯体症状并不明显时,也已表现出较为突出的记忆功能损伤.记忆是人类的一种高级认知功能,记忆障碍是大脑受损或功能不全敏感的指标之一.

    作者:王力;程灶火;李欢欢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躯体化障碍患者防御方式与A型行为测评

    躯体化障碍已作为神经症-躯体形式障碍的亚型之一列入CCMD-3[1].本文采用A型行为问卷(TASQ)[3]和防御方式问卷(DSQ)[2]对躯体化障碍患者进行了实证研究.

    作者:邱亚峰;马丽霞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早期干预对脑损伤大鼠学习记忆及神经生长因子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及机制.方法:结扎SD大鼠一侧子宫角血管建立HIBD模型,采用早期触摸和丰富环境刺激进行早期干预,为期28天.以一次被动回避反应、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神经生长因子(NGF)作为检测指标.结果:干预组大鼠(18只)被动回避反应步入潜伏期(STL)长于非干预组(15只);BAEP的Ⅱ、Ⅳ波潜伏期(PL)及Ⅰ~Ⅳ波峰间期(IPL)短于非干预组;脑组织内NGF的含量高于非干预组(P<0.05).结论:早期干预可有效改善HIBD大鼠学习记忆功能;提高脑组织内源性NGF的水平是早期干预促进HIBD大鼠脑功能修复的机制之一.

    作者:胡君;林秋君;陈燕惠;陈敏;陈达光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成年Graves病患者焦虑状态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研究成年格雷夫斯病(Graves病,GD)患者的焦虑水平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我院2000.7~2003.4期间在门诊就诊或住院的948名成年GD患者流行病学一般资料,同时对患者进行家庭功能、生活应激事件及焦虑评定,SPSS10.0建立数据库,并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对GD患者焦虑水平进行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GD焦虑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GD患者伴焦虑状态者占61.1%,男性51.9%,女性64.1%,性别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X2=6.4,P<0.01),焦虑患者多在30~45岁之间.受教育程度低、低经济收入的GD人群是GD患者焦虑的高发人群;农民、机关干部、医务人员相对其他职业的检出率为高.年龄、甲亢性眼病(GO)、甲状腺体积、游离T3(FT3)及生活应激事件为GD患者并焦虑的危险因素;促甲状腺素(TSH)、经济情况和家庭功能为GD患者并焦虑的保护因素.结论:GD患者并焦虑的发病率较正常人群检出率高且有性别差异,中年人、低受教育程度、低经济收入GD人群是焦虑的高发人群,年龄、GO、甲状腺体积、FT3及生活应激事件是GD患者焦虑状态的危险因素,TSH、经济情况和家庭功能是GD并焦虑的保护因素.

    作者:朱洁;姜毅;任建民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高中生学科兴趣问卷的初步编制

    目的:编制高中生学科兴趣问卷,并初步验证其信效度.方法:运用理论法结合经验法编写条目库,根据条目的表面效度以及统计学指标进行逐步删除形成定本,并分析其在465名高中生中试用的重测信度、结构效度、同时效度以及预测效度.结果:条目功能理想;信度指标都达到可接受的水平;结构效度、同时效度和预测效度都达到测量学要求.结论:该问卷的指标都达到测量学要求,有待扩大样本进一步考验信效度和建立常模.

    作者:彭纯子;周世杰;马惠霞;王力;胡勤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Beck抑郁问卷在成都市中学生中的试用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是生理、心理发育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各种心理问题的高发阶段[1].近年来,中学生情绪问题尤其是抑郁障碍越来越引起研究者的重视[2,3].

    作者:张志群;郭兰婷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不同人群的心理测查(CPI-RC)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人群的个性心理特征和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加利福尼亚心理调查表(CPI-RC)随机抽测大学生200人,干部198人,工人169人,农民151人.测完后其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在CPI的20个通俗概念量表中,不同的人群存在不同的人格特征.干部在支配和自我控制等方面得分高于其他组,大学生在通情和灵活性方面得分高于其他组,而工人和农民组在同众性和宽容性方面得分高于其他组.四个人群组在人格类型构成分布上也有显著性差异(P<0.001).四个人群组在自我实现水平的构成分布上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心理素质倾向.

    作者:余志核;周敏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问卷备择答案等距离量化合理性的验证方法初探

    目的:探讨验证问卷备择答案等距离性的方法.方法:计算去除某条目后,同领域其他条目得分的合计值,然后观察选择该条目不同备择答案的人群,其合计值间是否等距离.测试量表采用36条目简明量表,调查样本2250人,纳入分析样本2246例.结果:使用该法能够发现问卷中的异常条目,等距离性验证结果与原量表设计基本吻合,但是测试条目必须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结论:同领域条目相互验证可能是验证备择答案的等距离性的一种简易方法,对此尚需数理学论证.

    作者:刘朝杰;李宁秀;任晓晖;刘丹萍;潘小平;龚志平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修订自测健康量表(SRHMS V1.0)在山区农村中学教师中的测试

    目的:修订SRHMS以更适合于中学教师健康自测.方法:以SRHMS对60名中学教师试测并访谈,修订之后构建新的<中学教师自测健康评定量表>对307名山区农村中学教师进行测试与分析.结果:新量表的信度与原量表差异不显著;新量表的3个子量表与总体自测及总分之间具有高相关,维持了较好的结构效度.结论:对SRHMS修订之后构建的<中学教师自测健康评定量表>适用于中学教师群体,比较直观、全面、准确地反映出中学教师的健康状况.

    作者:李东斌;刘敏岚;朱毅曼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心理测评及生活质量评价中被择答案用词的频数分析

    目的:为生活质量评价提供标准化的等间距的被择答案用词.方法:收集了131份量表(心理量表123份、生活质量量表8份),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分析各答案类型及其用词的频数分布.结果:常用的生活质量、心理量表里的答案中,多数为5级,占31.68%,其次为4级和3级,分别占21.99%和13.35%.答案用词呈多样化.结论:在设计生活质量评价量表的被择答案时,建议采纳5级设计.答案用词宜采用使用频率高,且具有等间距性的规范化用词.

    作者:郭义霞;刘朝杰;李宁秀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计算机焦虑的研究进展

    计算机在现实生活中广泛使用,因此个体都具有直接或间接的使用计算机的经验.但是计算机并没有使某些人的生活变得简单,相反变得复杂.计算机用户不愿意或不喜欢使用计算机,厌恶使用计算机或回避计算机,使用计算机过程中用户的情绪体验或心理反应日益引起了研究者的密切关注.本文的主要目的是综述与上述现象相关的现有计算机焦虑的研究成果,深入探讨影响计算机焦虑的重要变量.

    作者:李宏利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MBI量表在护士工作倦怠研究中的测试

    目的:探讨MBI量表(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在护士工作倦怠研究中的应用.方法:518名护士完成了该量表中译本以及应对方式、心理健康水平测评.结果:该量表同质信度较高(0.73-0.86),能够反映出不同科别护士的工作倦怠水平差异,与护士个体的应对方式(r=0.105-0.368)以及心理健康水平(r=0.231-0.482)均显著相关.结论:MBI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对于研究国内护士群体职业压力具有实践意义.

    作者:冯莺;骆宏;叶志弘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中老年男性性生活现状与心理状况

    目的:了解中老年男性性生活现状与心理状况,为中老年人的性保健和心理保健提供资料.方法:采用大样本整群抽样方法调查了55岁以上男性1167例,其中城市居民(城市组)413例,农民(农村组)754例.对其性欲、勃起功能、性交频率、每次性交持续时间以及神经症12个项目进行了调查与比较.结果:1167例中患不同程度勃起功能障碍者636例,占54.50%.勃起功能障碍的发生率随年龄的增长而明显增加,各年龄段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1.02、49.43、74.30、60.39,P<0.05),但城市组与农村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月性交频率和每次性交持续时间均随年龄增长而减少,中年组与老年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性交频率X2=68.59;性交时间X2=53.84,P<0.005),但城市组与农村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性交频率X2=0.23,性交时间X2=0.51,P>0.05).有勃起功能障碍者的神经症筛选评定平均总分(4.46±2.13)明显高于无勃起功能障碍者的神经症筛选评定平均总分(2.19±2.11),二者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223,P<0.01).结论:中老年男性的勃起功能、性交频率和性交持续时间均随年龄增长而明显下降,但城市与农村无明显差异.勃起功能障碍者的神经症发生率高于无勃起功能障碍者.

    作者:程启秀;郭贤坤;聂勇;张燕;边疆;王晓丹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晨练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无锡地区晨练老年人的幸福度和心理健康水平,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以161名长期参加晨练的老年人为研究对象,111名一般社区老年人为对照,应用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MUNSH)、SCL-90症状自评量表及老年人一般情况调查表进行调查,应用优尺度回归法进行分析.结果:晨练老年人的幸福度优于对照组(总分36.41±7.34,33.13±6.02,t=4.13,P<0.001),晨练组SCL-90结果也优于对照组(总分114.72±24.41/121.62±24.05,t=2.42,P<0.05);影响其幸福度的主要因素为人际关系、对子女的满意度、对离退休的态度和居住条件.结论:老年人适度地参加一些体育锻炼有利于心身健康.

    作者:李金平;徐德均;邓克维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老年人生存质量量表条目的初步筛选

    目的:对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老年人模块条目池中的条目用6种方法进行筛选,考察克朗巴赫系数法和重测系数法的功能.方法:利用多阶段抽样的方法收集资料,除离散程度法、相关系数法等常用方法外新增克朗巴赫系数法和重测系数法从内部一致性和稳定性角度筛选条目.结果:将多种方法选中的条目保留下来形成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的老年人模块,克朗巴赫系数法和重测系数法能使内部一致性和稳定性较好的条目入选.结论:以往常用的4种方法有助于选择代表性、独立性和区分性较好的条目,克朗巴赫系数法和重测系数法则从内部一致性和稳定性角度选择较好的条目,建议与前4种方法结合起来运用于条目筛选.

    作者:孙希凤;郝元涛;方积乾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控制源与健康行为的干预--提高离退休人员生活满意度的准实验研究

    目的:通过增强离退休人员自己控制自己生活的信念(内控)及向他们提供与身心健康有关的知识与技能,来促使他们更多地从事有利于心身健康的行为、提高他们的生活满意度水平.方法:采用前后测准实验设计,通过资料的定期邮寄,对238名离退休人员进行了持续2个月的心身健康教育.结果:实验组的内控水平与健康行为显著高于控制组;实验组对生活的满意度也高于控制组,但未达到0.05显著水平(p=0.051).结论:这些结果表明本干预措施是有效、可行的.

    作者:刘萃侠;肖健;耿晓峰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全国继续教育项目--心理治疗师强化培训班第三期招生通知(北京部)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小组督导形式的实践性探索

    心理咨询作为提供有效心理帮助的专业活动,已经成为现代社会颇有发展潜力的一种重要职业领域.在心理咨询行业逐步走向职业化和规范化的进程中,督导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日益为广大专业人士所关注.

    作者:安芹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生物反馈治疗系列仪器与心理、生理能力、神经行为功能测试仪器介绍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征文通知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临床督导的目标与实施

    在目前国内还缺乏系统完整的心理治疗师培训体系的情况下,同行督导不失为学习心理治疗的一个有效途径.我国心理治疗领域现阶段开展同行督导的目的有:(1)学习心理治疗,(2)为心理治疗提供支持,(3)帮助心理治疗师成长.显然,在具体督导过程中,这些目标是交织融合在一起,不可能绝然分开的.

    作者:吴和鸣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心理治疗初学者同行小组的现状与思考

    同行小组(Peer group)或同行督导(Peer supervision)是指一组同行在一起讨论他们有关治疗的各种情感体验.参加同行小组的成员处于平等地位,没有督导,这一点上与一位督导同时与多个接受督导者一起进行的小组督导(Group supervision)不同.有的研究者使用组间督导(intervision)一词替代同行督导.

    作者:陈祉妍;沈东郁 刊期: 200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