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心理卫生协会
  • 国际刊号:1000-6729
  • 国内刊号:11-1873/R
  • 影响因子:2.08
  • 创刊:1987
  • 周期: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34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CSSCI 南大核心期刊(含扩展版),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报告(2014年)心理学类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核心库)》(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 基础医学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5年11期文献
  • 云南和台湾小学生生活适应状况的比较

    目的:探讨云南、台湾小学生生活适应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小学生生活适应量表对云南、台湾两地480名小学生进行调查.结果:云南小学生在生活适应全量表及九个分量表得分都明显优于台湾学生(Z=2.27-6.77,均P<0.05);城乡学生比较,城市学生除在社会适应分量表上得分低于乡村学生外,全量表、社交技巧、情绪稳定、适应感、心身协调分量表得分都优于后者(均P<0.05);不同性别学生比较,仅在社交技巧、生活目标分量表上女生得分高于男生(P<0.05).结论:文化环境对学生的生活适应有重要影响,促进学生与环境间的和谐发展是提高小学生生活适应能力的关键.

    作者:傅金芝;蔡和霖;董泽松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宁夏地区大学生心理卫生状况调查

    本文报道了宁夏地区三所高校2640名大学生SCL-90的测查结果.对象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取宁夏大学、宁夏医学院和西北第二民族学院3所高校,覆盖文、理、工、经济管理、医学、艺术、教育等学科专业的学生3000名,回收有效问卷2640份.有效样本的平均年龄19.85±1.50岁.男生1430人(54.17%),女生1210人(45.83%);一年级学生675人(25.57%),二年级学生670人(25.38%),三年级学生655人(21.06%),四年级学生640人(20.45%);来自城市的学生803人(30.42%),县镇812人(30.76%),农村学生1025人(38.86%).

    作者:吴广宏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贫困大学生人格类型的聚类分析

    目的:探索贫困大学生的人格类型差异.方法:以哈尔滨工程大学732名贫困生和903名非贫困生为对象,采用卡特尔16PF测验进行测试,对测试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和LSD多重比较分析.结果:贫困大学生可分为四种类型,分别为自信型、挣扎型、中间型和不安型;非贫困生可分为三种类型,分别为自信型、中间型、挣扎型.自信型贫困生的主要特点是情绪稳定,自信进取;挣扎型贫困生的主要特点是紧张忧虑,心态失衡;中间型贫困生的主要特点是情绪较稳定,心态较平衡;不安型贫困生的特点是情绪不够稳定,内心较为紧张忧虑.结论:贫困大学生群体的人格有明显差异;不安型贫困生是贫困生群体所特有的,表明贫困生群体心理压力较大.

    作者:孔德生;张静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心理健康教育对护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护理工作接触患者密切,责任重大,节奏紧张,生活不规律,对护士的心理素质有较高要求,健康的心理素质要从学校教育开始抓起[1].本研究旨在探索心理健康教育对护校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作者:戴肖松;周德华;黄平;曹楚兵;杜兆丰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初中生的社会支持状况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目的:探讨初中生在社会支持的来源、性别和年级方面的特点及与其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方法:使用社会支持问卷和心理健康调查问卷,调查548名初中生(从初一到初三年级).结果:同性朋友在初中生社会支持方面的地位明显高于其他重要社会他人(F=110.2,P<0.01),是初中生社会支持主要的来源;初中生社会支持的性别(F=2.88,P<0.05)、年级差异(F=4.43,P<0.01)显著,成人(主要是母亲)是初一年级社会支持的首要来源,同性朋友是初二、初三年级社会支持的首要来源;女生感受到的母亲的社会支持高于男生,男生感受到的同性朋友和父亲的社会支持高于女生.同性朋友的肯定与支持、对与教师关系满意度、与父亲的冲突及受到的惩罚、母亲的肯定与支持和对与母亲关系满意度对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显著的预测作用(P<0.01).结论:同性朋友在初中生的社会关系中有重要意义,从初一到初二是初中生社会支持状况发生转折的时期;社会支持与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密切联系.

    作者:左占伟;邹泓;马存燕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小学生自尊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

    目的:考察小学生自尊与生活满意度的特点并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儿童自尊量表(CSES)和简明等级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BMSLSS)对494名小学生进行团体施测.结果:(1)小学生自尊在性别和年级均存在统计学意义的主效应.女生的成就感、纪律、公德与助人三种自尊(均分分别为3.8±0.8、3.8±0.9、3.9±0.8)高于男生(3.5±0.9、3.2±0.8、3.6±0.9,F=17.2、47.0、16.6,P均<0.01).二、三年级学生的外表自尊高(均分分别为3.4±1.1、3.4±0.7),其他年级均分为3.1~3.2;六年级学生的能力自尊高,均分为3.7±0.9,其他年级2.7~3.4.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2)小学生在外表(F=4.4,P<0.01)、能力(F=5.7,P<0.01)、公德与助人(F=5.2,P<0.01)三种自尊上存在统计学意义的性别和年级的交互效应.(3)小学生生活满意度存在统计学意义的性别差异,女生的生活满意度高于男生(F=5.9,P<0.05,均值差=0.1).(4)小学生的六种自尊均与其生活满意度呈正相关(r值范围0.1-0.3),相关有统计学显著性.(5)小学生的能力、纪律、公德与助人三种自尊对其生活满意度具有统计学意义的预测作用.结论:小学生自尊是预测其生活满意度的重要指标.

    作者:刘旺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中学生学校生活满意度与自尊、应对方式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社会人口特征对中学生学校生活满意度、自尊及应对方式的影响,分析自尊、应对方式与学校生活满意度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青少年学校生活满意度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和Rosenberg编制的自尊量表对合肥7所中学3 127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方差分析比较学校生活满意度评分在自尊、消极应对、积极应对的不同水平的差异;运用多元逐步回归法,分析人口统计学变量、自尊、应对方式评分对学校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结果:学生学校生活满意度得分为39.2±6.8分;自尊、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方式得分分别为30.8±4.6、30.0±6.6、25.9±6.9分,处于中等水平;高中学生学校生活满意度得分(38.4±6.4)显著低于初中学生(40.0±7.2)(t=43.32,P<0.001);农村中学生学校生活满意度得分(38.6±6.9)显著低于城市重点中学学生(39.8±7.6)、城市普通中学学生(39.4±6.3)(F=12.50,P<0.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高自尊、积极应对方式、较好的学习成绩是中学生学校生活满意度的保护因素,而消极应对方式和年龄大是学校生活满意度的危险因素.结论:自尊和应对方式是影响中学生学校生活满意度的重要变量.

    作者:孙莹;陶芳标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慢性病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体系共性模块研制方法(一)--条目筛选及共性模块的形成

    目的:研制慢性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体系共性模块.方法:采用议题小组和核心小组的程序化决策方式,通过定性访谈和定量调查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条目进行初步筛选、评价和修改形成初步量表,随机抽取调查8种疾病201人,采用变异度法、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和相关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研制出含有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3个领域32个条目的正式量表,称为慢性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体系共性模块(QLICD-GM).结论:QLICD-GM反映了WHO关于生命质量的内涵及慢性病人的共同问题,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

    作者:万崇华;高丽;李晓梅;杨玉萍;潘家华;周曾芬;杨铮;张晓磬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中国情绪图片系统的编制--在46名中国大学生中的试用

    目的:建立本土化的中国情绪图片系统(CAPS)以适应情绪研究的需要.方法:筛选出852幅图片组成CAPS,46名中国大学生对CAPS图片的愉悦度、唤醒度和优势度进行了自我报告的9点量表评分.结果:在CAPS评分中,唤醒度评分结果的一致性高,愉悦度和优势度评分结果的标准差大于唤醒度的标准差.散点图显示,CAPS在愉悦度和唤醒度上评分分布较为广泛.结论:国际情绪图片系统(IAPS)具有较好的国际通用性,但仍由于文化、个性等因素存在差异,因此编制本土化的中国情绪图片系统是有必要的.

    作者:白露;马慧;黄宇霞;罗跃嘉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中学生牛津幸福感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目的:检验中学生牛津幸福感问卷在修改后的信度、效度.方法:对深圳11所中学的1404名中学生进行该幸福感问卷测查.结果:项目分析显示,量表中的20个项目均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高、低分组被试在所有题目上的得分差异都达到显著性水平(t=14.96~30.94,均P<0.01);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α系数为0.897,分半信度系数为0.827;量表有较好的区分效度,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具有较高的幸福感.探索性因素分析揭示了单维的量表结构.结论:中学生牛津幸福感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作为我国中学生幸福感研究的有效工具.

    作者:施俊琦;王垒;邓卫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江西省异常性心理倾向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异常性心理倾向在大学生中具有较高的检出率[1].为此,本文对江西省七所大学的在校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作者:钟志兵;万志莉;彭清宁;陈钰;马翔颖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新乡市牧野区老年人睡眠问题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调查新乡市牧野区老年人的睡眠状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随机抽取新乡市牧野区60岁以上老年人1050人(不合作脱落13名),采用睡眠状况自评量表和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社区老年人中有各种不同睡眠问题者共489人,占47.2%(489/1037);其中女性组(282/489,57.7%)高于男性组(207/489,42.3%,x2=9.72,P<0.01),60~75岁组(322/489,65.8%)高于76岁以上组(167/489,34.2%,x2=11.43,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婚姻、家庭和健康状况是引起老年人失眠的主要因素(P<0.01).结论:新乡社区老年人半数以上存在睡眠问题;婚姻状况、家庭关系、健康状况在老年人睡眠问题中起主要作用.

    作者:李冲;王振英;张长军;张宪茹;杜好瑞;刘家辉;李战文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高原地区护士工作倦怠感调查

    工作倦怠感是指个体因为不能有效地应对工作上延续不断的各种压力,而产生的一种长期性反应[1].本文报道了高原护士群体的工作倦怠感状况.

    作者:鞠钟鸣;万琪;杨昌菊;何娟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高原军人对环境和服役的认知评价与自测健康的关系

    目的:探讨高原军人对环境和服役的认知评价与自测健康状况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选择驻西藏海拔3000-4000米高度的某部队官兵490名,应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以及高原环境和服役认知评价问卷进行调查.结果:高原军人的自测健康水平各因子均分在6.5~7.9之间(满分10分);对高原军人自测健康影响较大的认知评价项目主要为信息沟通不便(53.6%)、与异性接触少(51.8%)、休闲娱乐单调(48.4%)、卫生保健不便(46.2%);高原军人认知评价的身心健康影响因子、当前生活影响因子、基本需要影响因子得分与自测健康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健康三个子量表得分和总分均呈一定的相关(f值在0.20~0.58之间,P<0.01).结论:高原军人的认知评价与其自测健康状况密切相关.

    作者:赵静波;解亚宁;许军;任忠文;石梅初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抑郁与疼痛需求(附2例报道)

    例1××,男,17岁,主诉读书读不进去、情绪低落和缺乏兴趣半年,诊断为抑郁症,用怡诺思75mg/d,2周后增至150mg/d,病情改善50%,但仍感到记忆不如从前,提不起兴趣,用香烟头烫手背,疼痛时心理感到舒服,故反复用香烟头烫手背.

    作者:汪春运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汉词再认ERP新旧效应的性别差异

    目的:运用事件相关电位(ERPs)技术探讨汉词再认新旧效应的性别差异及其脑机制.方法:30名大学生(男女各半)参与汉词再认测验,同时记录EEG,离线处理数据后比较男女被试诱发出的ERPs主要成分及其新旧效应.结果:女性P500波幅显著大于男性(F=12.76,P<0.001),潜伏期短于男性(F=3.589,P<0.05).男女被试在350-600ms均诱发出了显著的顶区新旧效应,但男性呈显著左侧优势,女性则更为双侧化.仅男性诱发出了显著的额区新旧效应,呈负走向变化,头皮分布呈右侧优势.结论:汉词再认的ERP新旧效应存在性别差异.这种性别差异可能既与信息提取速度及强度的差异有关,也与不同性别的神经解剖结构差异有关.

    作者:王湘;程灶火;姚树桥;石川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瘦素基因-2548G/A多态性与抗精神病药物长期治疗后发生2型糖尿病的关联分析

    目的:探讨瘦素基因启动子区-2548G/A多态性与抗精神病药物(APS)长期治疗后发生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方法:110例病程>5年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接受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测定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空腹血浆瘦素和空腹血浆胰岛素水平.根据血糖水平及糖尿病临床症状,分为糖尿病组(DM组)、血糖调节异常组(AGT组,包括空腹血糖过高和葡萄糖耐量异常者)和血糖正常组(NGT组).采用瘦素基因-2548G/A多态性的(RFLP)分析结果进行基因分型.结果:长期抗精神病药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DM组、AGT组、NGT组瘦素基因-2548G/A多态性的各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有显著性,DM组患者更多表达为-2548AA基因型(x2=10.56,P=0.005);等位基因频率在三组间的分布差异具有显著性(x2=6.24,P=0.044);瘦素水平在-2548AA与-2548AG基因型间差异有显著性(F=3.015,P=0.019).结论:瘦素基因启动子区-2548G/A多态性可能与长期使用APS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糖尿病存在关联.

    作者:孙静;张志珺;牟晓冬;王从杰;张晓斌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饮酒期望研究进展(综述)

    饮酒期望研究为成瘾行为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从心理学角度探讨饮酒行为的原因,对酗酒行为矫正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综述了饮酒期望的研究及进展,介绍了饮酒期望的概念和结构,从心理测量学和认知心理学两个角度介绍了饮酒期望的模型及其特点.

    作者:支素华;张积家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负性情绪刺激引发神经内分泌反应与注意成绩的关系

    目的:考察负性情绪图片刺激下个体交感神经系统、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HPA轴)反应与其注意成绩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负性情绪图片作为刺激材料,测定刺激前后56名健康女大学生主观情绪感受、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唾液皮质醇水平的变化,比较负性情绪图片和中性对照条件下的注意成绩.结果:1.负性情绪图片刺激可以诱发明显的负性情绪,被试收缩压(101.1±8.4/104.4±9.1,t=2.34,P<0.05)、舒张压(62.9±8.8/66.1±9.2,t=2.22,P<0.05)、唾液皮质醇(3.38±2.26/4.41±3.22,t=2.30,P<0.05)水平明显上升;2.与中性对照组相比,负性情绪图片刺激下第1分钟(601.0±83.4/556.4±92.3,t=3.02,P<0.01)、2~4分钟注意成绩较高(1700.1±271.4/1616.6±221.8,t=1.99,P<0.05);3.相关分析表明,收缩压、舒张压变化水平与被试第1分钟注意成绩呈正相关(r=0.30,P<0.01);而皮质醇变化水平与第1分钟注意成绩呈负相关(r=0.28,P<0.05).结论:负性情绪图片刺激引发的交感神经系统和HPA轴反应与个体的认知成绩具有不同的相关性.

    作者:杨宏宇;林文娟 刊期: 2005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