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感(loneliness)是指个体所体验到的孤独的情绪状态[1],是由于社会交往不足或人际关系缺陷而导致的一种心态.在孤独状态下往往缺乏自信,自我评价降低,进而引发情绪障碍,如抑郁、焦虑等[2].孤独感这种不良情绪会对儿童产生即时的和长期的负面影响[3].父母教养方式(Parental rearing style)是父母在教育、抚养子女的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行为倾向,是其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的综合体[4],它对子女的心理发展、人格形成及心理健康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5-7].为了消除和减少孤独感引起的消极影响,帮助儿童保持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从父母教养方式的角度进行相关研究是很必要的.
作者:石庆馨;王争艳;张侃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儿童行为问题是指童年期出现的在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上都超过了相应的年龄所允许的正常范围的异常行为.而儿童良好的行为模式及心理发育的成熟需要一个稳定和有安全感的环境[1].为了解儿童行为问题及影响学龄儿童行为问题的家庭环境因素,我们对新乡市某小学一~六年级小学生1873名的行为及其家庭环境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传升;李梅香;梁艳枝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儿童孤独症是一种起病于婴幼儿时期的全面性精神发育障碍,预后较差.目前研究表明,儿童孤独症与遗传等多种生物学因素有关,还有报道部分孤独症患儿存在某种代谢病,包括:苯丙酮尿症、组氨酸血症、甲基丙二酸血症、腺苷酸琥珀酸裂解酶缺乏症、二氢嘧啶脱氰酶缺乏症、5'一核苷酸酶超活性、磷酸核糖焦磷酸合成酶缺乏症等[1,2].
作者:刘靖;杨晓玲;贾美香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了解Tourette综合征共病的种类、发生率及相关因素.方法:以CCMD-3诊断标准为依据,分别采用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YGTSS)、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莱顿(Leyton)强迫量表、康纳(Conners)儿童行为问卷和家庭情况调查表,对125例Tourette综合征逐一进行评定.结果:Tourette综合征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共病率为41.6%,与强迫症的共病率为25.6%,与焦虑障碍的共病率为8.0%,与抑郁障碍的共病率为4.8%,与品行障碍的共病率为8.0%,与自伤的共病率为3.2%,与睡眠障碍的共病率为2.4%.结论:Tourette综合征的共病种类多,患病率高,影响TS的治疗及预后.共病通常是TS儿童功能损害的来源,并增加疾病的复杂性和严重性,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杨建红;张世吉;佘永军;郑毅;崔永华;梁月竹;范萌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考察外部诱因对场依存(FD)、场独立(FI)儿童语言创造力的影响.方法:114名10-11.5岁的FD和FI被试在期待评价、契约式奖赏的诱因出现前后分别写故事,用主观评判法在6个指标上评估其语言创造力.结果:期待评价时,FD被试的创造性、想象力、构思新颖性得分显著提高,FI被试无显著变化;期待奖赏时,FI被试的想象力、修辞技巧、美感分数显著下降,FD被试无显著变化;创造力基线水平上,FD被试的美感得分显著低于FI被试;FD被试的智力成绩显著低于FI被试.结论:FD和FI被试对相同外部诱因的反应有差异,且在语言创造力基线和智力水平上也有差异.
作者:曲小军;施建农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对青光眼患者焦虑情绪和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将入选的60例青光眼住院病人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人给予常规降低眼压和青光眼手术治疗,干预组同时实施支持性心理干预和放松训练等心理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病人的焦虑情绪和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变化情况.结果:干预组干预前后SAS得分无显著差异,T细胞亚群CD4及CD4/CD8比值干预后较干预前上升(52.70±6.79vs48.72±6.87.t=2.739,P<0.01;1.69±0.33 vs1.50±0.36.t=2.470,P<0.05),CD3值升高,CD8值降低,但无显著性差异.对照组手术后较手术前SAS得分高(42.1±7.2vs39.0±5.9,t=-2.21,P<0.05),T细胞亚群CD3、CD4及CD4/CD8比值手术后较手术前下降,CD8值增高,但差异无显著性.手术后住院时间干预组7.5±3.8天,对照组9.4±3.8天,明显少于对照组(t=1.96,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降低手术引起的青光眼患者情绪焦虑和提高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功能,促进青光眼的好转.
作者:石寿森;雷宁玉;张风进;王秋芹;王壮生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新人伍女兵功能性下丘脑性闭经(FHA)者与月经正常者激素水平及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方法:在某部队新入伍女兵98人接受了为期近4个月的体能训练之后,有54人出现闭经,其中闭经3个月以上者有35人(研究组).训练后月经正常、在采血时月经周期处于第5~11天者有26人(对照组).分别测定她们血清中的促卵泡生成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酮(P)、泌乳素(PRL)、睾酮(T)、ACTH、T3、T4的水平,并用SCL-90分别评定她们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FHA者血清FSH值为4.96±1.73mIU/ml,LH值为2.63±1.78 mIU/m1,E2的值为7.23±5.37 pg/ml,对照组血清相应值为10.73±2.30mIU/ml、12.31±2.15mIU/ml、41.67±6.13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闭经组低于对照组.FHA组SCL-90的躯体化、人际敏感、抑郁、焦虑及其他因子分大于2的比率分别为:51.4%、42.9%、48.6%、51.4%及37.1%:而对照组这5项分值大于2的比率分别为15.4%、15.4%、19.2%、21.3%及11.5%,两组间这5个因子大于2的人数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意义(P<0.05),闭经组高于对照组.结论:诊断为FHA的女兵与月经正常女兵的激素水平有差异,闭经组心身症状的发生率也高于对照组.
作者:黄秀琴;杨小柳;张倩;孙燕玲;何晓冰;骆利 刊期: 2005年第06期
肝硬化腹水的患者因感到难以治愈,预后差,心理负担较为严重,易出现抑郁和焦虑情绪,生活质量(QOL)也明显受影响,从而又导致躯体症状加重,进而影响疗效及预后.因此,在临床上采用心身同治已逐渐受到医务人员的关注[1].但目前文献报道不多,本文是在对此类病人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合并给予支持性心理治疗等方法后,明显改善了负性情绪,提高了生活质量,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杜凌;马梁红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在化疗期间的生活质量与述情障碍和负性情绪的关系.方法:采用中国癌症患者化学生物治疗生活质量问卷(QLQ-CCC),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26)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51名正在进行化学治疗的肺癌患者进行测评.结果:(1)疗后的QLQ量表总分及躯体、心理、社会和总体感觉分量表得分比疗中有显著提高(总分提高11%,P<0.05).(2)疗后述情障碍者QLQ的总分及躯体、心理分量表得分比无述情障碍者显著较低(总分低8%,P<0.05),而疗中两组则无明显差异.(3)相关分析显示疗后QLQ的躯体分与TAS-DIF因子、肺癌临床分期、躯体化和抑郁显著相关(r=-0.37~0.61,P<0.05);QLQ心理分与TAS-DDF因子、肺癌临床分期、SCL-躯体化、SCL-抑郁和SCL-焦虑显著相关(r=-0.43~0.51,P<0.05).(4)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TAS-DIF因子、肺癌临床分期是疗后QLQ躯体分的独立预测变量(t分别为-3.13,-3.81,P<0.05);肺癌临床分期、SCL-抑郁是疗后QLQ心理分的独立预测变量(t分别为-2.42,-2.84 P<0.05).结论:述情障碍和负性情绪对肺癌患者疗后的躯体和心理功能状态的恢复造成负面影响.其中,不会识别情感、不会区分情感与躯体感受会加重疗后躯体症状,而疗前抑郁则会增加疗后的心理困扰.
作者:周福春;徐震雷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了解维持性血透病人的心理状态,并观察短程心理干预对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来自武汉市第一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维持性血透病人61例,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对干预组病人实施健康教育、心理支持、情境治疗及对病人家属教育等短程心理干预,并观察干预前后两组病人在医学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及情绪状态方面的情况.结果:干预组病人在心理干预后屈服分值由12.5±3.7降至9.3±2.5,回避由16.5±2.9降至14.4±2.7.社会支持度在客观支持度上变化不明显,但主观支持度由16.2±5.6升到21.6±5.1,对支持利用度由6.4±2.3升到8.8±2.8,社会支持总分由32.5±8.1升为38.9±8.7.情绪状态问卷中除有力-好动由10.3±6.2升到15.1±5.4外,其余4项得分均呈下降趋势,如紧张-焦虑由14.1±6.7降到10.5±5.2,忧郁-沮丧由22.9±14.5降到16.2±1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干预前后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短程心理干预可改善维持性血透病人医学应对方式,主观社会支持度、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及情绪状态.
作者:黄小妹;张英;张黎民;唐雅文;李红兵;伊平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失眠患者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方法:对病例组85例和对照组57例进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估比较,对可能影响生活质量的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1)GQOLI-74总体评估中病例组的生活质量总分、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比对照组分别低33分、17分、10分、4分(均分分别为254.9±26.4/287.1±30.4,t=-5.15,P<0.01;60.3±8.9/77.7±7.2,t=-9.71,P< 0.01;65.5±7.3/75.0±11.0,t=-4.98,P<0.01;64.9±8.7/68.8±9.4,t=-2.31,P<0.05);(2)已婚、年龄越大、睡眠脑电图参数中的总睡眠时间和慢波睡眠时间越长,原发性失眠患者生活质量评估越高;PSQI评分越高及睡眠潜伏期越长、夜间觉醒次数越多,生活质量评估越低.结论:原发性失眠患者的生活质量在躯体、心理和社会维度有显著降低,部分人口学特征和失眠的主客观严重程度是影响生活质量评估的主要因素.
作者:谢永标;徐莉萍;刘破资;贾福军;许明智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编制并检验大学毕业班学生应激性事件问卷(CSSQ)的信效度.方法:在1 221名大学毕业班学生中测试该问卷,初步获得问卷的结构,并检验其信效度.结果:问卷由学习压力、求职压力、人际关系、日常困扰和重要事件5个因素构成,共计20个条目.CSSQ各因素的重测信度在0.67~0.82之间,各因素与总量表的相关系数在0.66~0.71之间,均符合测量学的要求.CSSQ各因素与简明心境量表(BPOMS)中抑郁、焦虑心境呈正相关,考研组和非考研组毕业班学生在学习压力和求职压力上存在显著差异.结论:CSSQ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作为评估大学毕业班学生应激性事件的测评工具使用.
作者:迟松;林文娟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编制军人状态-特质焦虑量表.方法:通过对130名军人的预测和357名军人的进一步测试,分析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指标.结果: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较好,Alpha系数为总量表0.92,状态焦虑量表0.83,特质焦虑量表0.87;效度分析:分量表之间及其与量表总分的相关系数均在0.80以上.结论:军人状态-特质焦虑量表经初步测试,信效度良好.
作者:衣新发;俞国良;林崇德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研究表明大学毕业生的焦虑程度明显高于他人[1].导致毕业生焦虑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良好的社会支持可以提高大学生的自信心,有效缓解大学生的焦虑程度.社会支持的缓冲器模型理论认为,社会支持可以缓冲压力事件对身心状况的消极影响,保持与提高个体身心健康水平[2].本研究拟考察有焦虑倾向的大学毕业生社会支持认知结构及其满意度,探讨缓解毕业生焦虑的有效途径,为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张兰君;李涛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人格度与自我和谐之间的关系.方法:对991名被试施测人格量表(QZPS)和自我和谐量表(SCCS),通过回归和相关分析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所有的人格维度和小因素都至少与自我和谐量表的一个分量表(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自我灵活性、或自我刻板性)存在显著相关(r=-0.11~0.64),而且行事风格、才干及淡泊与自我不和谐呈正相关(r=0.11~0.54),其它人格因素与自我不和谐负相关(r=-0.11~0.58).控制人格因素间的相关之后,进入每个预测自我和谐回归方程的人格因素分别为6-9个(β值-0.08~0.32),其中绝大多数都与相关关系一致.结论:人格维度对自我和谐有一定的预测能力,其中外向、善良和人际关系等人格维度有利于个体的自我和谐,而行事风格和才干以及淡泊因素上的高分者则既表现较高的自我不和谐,又表现较高的自我的灵活性.
作者:崔红;王登峰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编制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自评量表.方法:根据诊断标准和Kubany的痛苦事件量表相结合来编制量表;在284名大学生、87名受灾居民和70名消防官兵中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结果:量表的一致性系数为0.88~0.94,重测信度为0.83~0.88,与SCL90的焦虑、抑郁和恐怖因子的相关性在0.73以上,与DSM-Ⅳ的诊断符合率在90%以上.结论:量表有很好的信效度,可以用于评估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状及其严重程度.
作者:陈树林;高雪屏;李凌江;卢源;张锦黎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巴马县是我国五大长寿地区之一,我们对该地区267例80岁以上老人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伍业光;李志彬;张国兵;韦程翰;陈进超;黄冬兰;赵荣;黄金瑞;韦斌;张小明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索成功老龄者的记忆特征.方法:采用中国老年成套神经心理测验中听觉词汇学习测验评估65岁以上社区老人421名,其中成功老龄(SA)组230名,常态老龄(UA)组137名,轻度认知损害(MCI)组54名.结果:(1)控制年龄、性别、教育程度后,SA与MCI、UA与MCI组间即刻记忆、延迟回忆保持率、倒摄抑制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三组间学习效应指数、前摄抑制无显著性差异.(2)对三组间七次回忆正确数进行重复测量协方差分析:SA与UA组组别及时间与组别交互作用均无显著性差异,但时间*组别变化趋势有显著性差异(P<0.05).SA与MCI、UA与MCI比较,组别及时间与组别交互作用、变化趋势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延迟回忆可能是鉴别SA较敏感的指标.(2)UA、MCI仍具一定的学习能力,为进行成功老龄化干预提供了相关理论依据.
作者:方芳;吴文源;李春波;张旭;申远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广西巴马地区长寿老人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的分布及其与认知功能改变的关系.方法: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对112例90岁以上广西巴马地区长寿老人进行认知功能检查,并用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方法进行ApoE基因分型.根据MMSE得分将研究对象分为认知功能正常组和认知功能障碍组,比较两组人群的基因型、基因频率的分布特征.结果:巴马长寿老人中发生认知功能障碍者占14.29%.长寿老人中ApoEε3/3基因型分布的百分比大,其次是ε2/3,而ε4/4少.ApoE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认知功能正常组和认知功能障碍组相比较,ε4等位基因频率认知障碍组明显高于认知正常组(P<0.01),ε4基因携带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基因携带者.结论:巴马地区长寿人群中,ApoEε3/3为常见的基因型,而ε4/4少;ApoE基因多态性与巴马长寿老人认知功能改变有关联;ApoEε4基因仍然是长寿老人认知功能障碍发病的危险因子,较低的ApoEε4等位基因频率可能是巴马地区长寿老人认知功能保存较好的原因之一.
作者:胡才友;杨泽;郑陈光;吕泽平;梁积英;庞国防;陈进超;韦俊兴;韦勇;王辰;屈彦纯;孙亮;杨斯雷;史晓红;唐雷;郑卫东;王沥;金锋;韩布新;吴森;粱永锡 刊期: 2005年第06期
考试作为一项生活应激事件已被证实.研究表明考试可以引起学生应激情绪反应,如:焦虑、恐惧、抑郁、愤怒、认识偏差、情绪激动、行为刻板,甚至可以涉及个性的深层部分如影响到自信心等[1].
作者:范颖;刘辉;谷玲;王广杰;袁宏;张延军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中小负荷运动对心理应激大鼠血清TNF-α和IL-1β含量的影响.方法:对大鼠进行为期8周不同负荷的运动训练,并在运动后期施加2周的心理应激,测定大鼠血清中TNF-α和IL-1β含量.结果:(1)应激组TNF-α和IL-1 β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2)经过8周运动训练后,30min运动组血清IL-1 β含量有上升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60min运动组血清IL-1 β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TNF-α含量几乎没有变化;(3)30min运动+应激组与60min运动+应激组大鼠血清中TNF-α和IL-1β含量均显著高于应激组,以60min运动组为明显.结论:运动训练可能增加心理应激状态下内源性TNF-α和IL-1β的释放,对抗心理应激的免疫抑制效应.
作者:孙开宏;颜军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社交焦虑障碍(social anxiety disorder,SAD)又称社交恐怖症(social phobia).是指对社交场合或对在别人面前表演(或感觉被关注)存在显著的、持续的担忧或恐惧,从而妨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社交活动的障碍.
作者:刘兴华;钱铭怡 刊期: 200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