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心理卫生协会
  • 国际刊号:1000-6729
  • 国内刊号:11-1873/R
  • 影响因子:2.08
  • 创刊:1987
  • 周期: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34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CSSCI 南大核心期刊(含扩展版),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报告(2014年)心理学类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核心库)》(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 基础医学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6年10期文献
  • 军人应对方式量表的常模及结果分析

    目的:建立军人应对方式量表常模.方法:在全军分层随机抽取15380名军人,进行应对方式的测量,检测结果采用因素分析、相关分析、方差分析和t检验等.结果:(1)该量表在军人团体中各分量表的同质性信度为0.62~0.80,分半信度为0.53~0.79,重测信度为0.66~0.78之间;六个因素累计贡献率为58.29%;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幻想、退避及合理化的因素负荷依次为0.32~0.56、0.38~0.68、0.31~0.68、0.30~0.47、0.26~0.55和0.28~0.59;(2)在大部分应对方式因子上存在显著的级别差异和性别×军龄交互作用效应;(3)不同级别军人在解决问题、求助、合理化因子上有显著差异(P<0.01);(4)不同军龄的男性军人在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幻想、退避及合理化因子上都有显著差异(P<0.01);(5)不同军龄的女性军人在解决问题、求助、退避及合理化因子上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应对方式量表在军人群体中有较好的信、效度,建立的常模有助于军人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素质训练.

    作者:冯正直;夏本立;杨国愉;汪凤;钟铁军;刘云波;汪涛;廖雅琴;李国良;王江澜;秦爱粉;刘俊丽;张艳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焦虑敏感问卷中文版的信度和效度

    目的:翻译和修订焦虑敏感问卷,测试中文版的信效度.方法:翻译焦虑敏感量表,通过对中学生的三次测试,对量表的因素结构、信度和效度进行了检验.结果:修编的焦虑敏感问卷中文版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将原量表由36题缩减为15题,共包括三个因素:对生理唤醒的恐惧;对认知失控的恐惧;对社会评价的恐惧;三个因素的累积贡献率为52.29%,项目的因素负荷率在0.63~0.98之间;因素彼此之间的相关在0.37~0.53之间,因素与问卷总分之间的相关在0.72~0.84之间,因素内部的相关在0.68~0.78之间.问卷在各个因素上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73~0.78之间,分半信度在0.71~0.76之间,重测信度在0.70~0.78之间.结论:问卷的中文简化版在中学生中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作者:李茜茜;郭兰婷;冯正直;张大均;吴明霞;舒建民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大学生社会技能量表的初步编制

    目的:编制本土化的社会技能量表.方法:使用描述中国人人际关系的96个候选项目,结合美国、日本的三个社会技能量表,对604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得到由对方的面子、社交性、利他行为、关系主义四个因素(共41个项目)构成的大学生社会技能量表(Chinese University-students Social Skill Inventory,ChUSSI).四个因素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70~0.89,重测信度为0.64~0.71.项目与对应因素的相关系数都在0.44以上.各因素与既有的社会技能量表的绝大部分存在着统计学意义的正相关(r=0.14~0.65),被试的特征对各因素得分变化的影响都验证了量表的效度.结论:该量表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用于大学生的社会技能测量.

    作者:毛新华;大坊郁夫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临床症状自评量表在心理健康评定中的误区

    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是以Derogatis编制的Hopkin氏症状清单(HSCL,1973)为基础,包括90个题目,5级评分的临床精神症状自评量表,此量表可以对9种自觉精神症状、一些睡眠及饮食等情况的严重程度进行评览价.与其它精神卫生状况自评量表(如SDS、SAS等)相比,具有容量大、反映症状丰富、能准确刻画病人自觉症状等特点[1].

    作者:高旭;毛志雄;周忠革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青少年亲子冲突处理策略问卷的初步编制

    目的:编制符合中国青少年实际的亲子冲突处理策略问卷,并对该问卷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方法:在对548名青少年开放式问卷调查及部分家长、专家访谈的基础上形成问卷初始稿,而后以914名青少年为被试进行信、效度检验.结果:问卷因素分布符合理论构想,α系数为0.56~0.86,间隔一月后重测信度为0.67~0.88(P<0.01),S-B分半信度为0.50~0.79.因素负荷如下:主动解决问题因子为0.36~0.71,攻击反抗因子为0.38~0.71,回避冲突因子为0.38~0.78,屈服让步因子为0.37~0.67,他人调节因子为0.53~0.71.解释方差的变异分别为:17.5%、23.2%、3.9%、2.3%、2.2%.结构效度及内容效度比较理想.结论: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用于青少年亲子冲突处理策略的测查.

    作者:何文广;宋广文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焦虑抑郁量表评价分析

    在综合医院中,抑郁障碍约占门诊病人的9%-20%,住院病人的22%-33%.抑郁障碍在我国综合医院中的确诊率较低,上海579例的统计显示,内科医师的识别率仅为15.9%[1].量表作为一种非诊断工具,对非精神科医师提高识别率有非常重要的价值.焦虑抑郁量表很多,如何选择更适合神经科门诊医师使用的量表,是本研究想解决的问题.

    作者:周炯;王荫华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精神分裂症症状特征与探究性眼球运动的关系

    目的:研究精神分裂症症状特征与探究性眼球运动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眼球轨迹运动标记记录仪(MODELIV,日本提供)测试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患者的精神症状,并对PANSS五因子(阳性因子、阴性因子、兴奋因子、抑郁因子、认知因子)、阴性症状、阳性症状与探究性眼球运动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患者组探究性眼球运动各指标评定结果均小于正常对照组(t=3.22~8.46,P<0.01).认知探究分(CSS)、反应性探究分(RSS)与PANSS阴性症状呈负相关(均为r=-0.256,P=0.048),与PANSS认知因子呈负相关(r=-0.331、-0.427,P<0.01).结论:PANSS认知因子可能是精神分裂症探究性眼球运动障碍这一生物学标记的外显症状.

    作者:陈景旭;唐宏宇;韩永华;朱日升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居家痴呆病人照料者负担调查

    调查居家痴呆病人照料者负担并对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为制定和实施降低照料者负担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作者:孟庆慧;肖顺贞;刘宇;张梅;陈玉芳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精神分裂症患者伴发代谢综合征的相关因素

    目的:探索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伴发代谢综合征的相关因素.方法:抽取5个地区5家医院的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调查伴发代谢综合征的相关因素.内容包括:年龄、病程、精神病药物与剂量、空腹血糖、血脂等.结果:资料完整的797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伴发代谢综合征者共153例(19.2%).病程长、服用氯氮平、服用药物时间长、高剂量用药患者MS发生率高(P<0.05、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代谢综合征的危险因素有高龄、服用氯氮平、CRP浓度偏高、吸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时间长.结论:影响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伴发代谢综合征的相关因素有氯氮平、病程、用药时间、吸烟等.

    作者:张本;王丰;王学义;陆林;吴寿岭;周永;王静;王克强;马启民;陶钧;刘文勇;张武文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父亲在儿童成长中的家庭角色与作用

    现实生活中,父亲拥有着区别于母亲的性别角色和社会角色,表现在与儿童的交往行为上,父母之间也往往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是否会对子女的发展产生不同作用引起了研究者的极大兴趣.Paquette等认为父亲在儿童成长中扮演着与母亲不同的角色,发挥着独立而独特的作用,其作用主要表现在父亲的特征、父亲的行为和父亲的影响上[1].

    作者:董光恒;杨丽珠;邹萍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早期干预对独生子女气质培养作用的初步评估

    人格的发展始于生命的开始.早期教育对儿童气质的培养是有效的[1].本研究采用前瞻性的方法,观察了胎儿期、早教期(1岁)、幼教期(3岁)进行早期系统干预的效果,并与不干预组6岁时儿童气质进行了对比评估,以期为我国儿童的优育、优教提供理论和方法学的指导.

    作者:陈学诗;郑毅;崔永华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倾听是心理咨询师的基本功

    本文基于临床实践和有关资料对倾听做一总结.从什么是倾听、倾听什么、怎样倾听三个方面进行讨论.

    作者:张松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山东部分农村社区人群的述情障碍

    目的:调查农村社区人群中述情障碍的发生情况,探讨述情障碍的发生与焦虑、抑郁、躯体健康状况、家庭环境和应对方式等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和系统抽样方法抽样,使用TAS、FES、SDS、SAS、GHQ-12、TCSQ对山东部分农村社区人群进行调查,实际完成调查人口734人,资料符合要求者642名(87.5%).结果:642名被调查者TAS评分为64.6±14.8,女性TAS评分(66.3±15.1)显著高于男性(62.6±13.8),内向性格(66.2±14.2)、躯体(81.9±15.1)和心理(73.0±18.8)健康状况较差者其TAS评分显著高于外向性格(63.1±15.1)、躯体(63.4±14.0)和心理(63.7±14.0)健康状况较好者.述情障碍与应对方式和家庭环境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述情障碍的主要影响因素按标准化回归系数大小依次为:心理健康水平(0.22)、家庭的矛盾性(0.15)、抑郁(0.14)、焦虑(0.13)、躯体健康状况(0.13)、家庭的亲密度(-0.10)、性格(0.09)、性别(0.09).结论:农村社区人群中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述情障碍,而且述情障碍与躯体健康、焦虑、抑郁、个性、性别、家庭环境和应对方式有关.

    作者:张敬悬;赵仲堂;张桂华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儿童期受虐待中专学生的心身症状与述情障碍

    目的:了解儿童期受虐待中专学生的心身症状与述情障碍及其关系.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对符合入组标准的受虐待组学生和对照组学生各90名进行测评,比较分析两组之间各量表分的差异,并对SCL-90各因子与TAS各因子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受虐待组学生躯体化(1.8±0.6)、人际关系(2.0±0.7)、抑郁(1.9±0.6)、焦虑(1.8±0.5)、敌对(1.8±0.6)、偏执(1.9±0.6)、精神病性(1.8±0.6)、强迫(2.0±0.6)、恐怖(1.7±0.6)及其他症状因子分(1.8±0.6)均高于对照组(均分分别为1.4±0.5、1.7±0.6、1.6±0.6、1.6±0.5、1.5±0.5、1.6±0.5、1.6±0.5、1.8±0.6、1.5±0.5、1.6±0.6)(P<0.01或P<0.05),TAS总分(78.4±8.2)及各因子分(3.3±0.6、3.0±0.5、2.9±0.6、2.8±0.6)均高于对照组(均分分别为68.3±8.1、2.8±0.8、2.7±0.6、2.5±0.5、2.6±0.4)(P<0.01),且TAS总分及因子Ⅰ、Ⅱ、Ⅳ与SCL-90总分及各因子呈正相关(r=0.24~0.44,P<0.05或P<0.01),因子Ⅲ与强迫状态、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及偏执呈负相关(r=-0.24~-0.25,P<0.05).结论:儿童期受虐待经历可造成中专学生的身心症状多、述情障碍重,且二者密切相关,述情障碍可能为儿童期受虐待学生的一种素质性心理特征.

    作者:朱相华;李娇;梁光利;魏贤玉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北京市青少年对父亲、母亲及同伴的依恋及其关系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青少年与父亲、母亲及同伴的依恋状况.方法:采用Armsden和Greenberg编制的父亲、母亲及同伴依恋问卷(IPPA),对北京地区830名青少年与父亲、母亲及同伴的依恋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1)IPPA三个分问卷的Cronbach α系数为0.89~0.93;验证性因素分析NNFI和CFI 结果均在0.95以上.(2)男生对母亲依恋(3.8±0.8)和同伴依恋(3.8±0.6)的得分高于对父亲依恋(3.6±0.7)的得分(F=9.2,P<0.01);女生对同伴依恋得分高(3.9±0.6),对母亲依恋得分其次(3.7±0.8),对父亲依恋得分低(3.4±0.8)(F=61.0,P<0.01).(3)男生对父亲依恋得分高于女生(3.6±0.7/3.4±0.8,F=8.6,P<0.01);女生对同伴依恋得分高于男生(3.9±0.6/3.8±0.6,F=11.7,P<0.01).(4)初一年级青少年对父亲(3.7±0.7)和母亲(3.9±0.8)的依恋显著高于其他年级(父亲:3.3~3.5±0.8~0.9;母亲:3.5~3.7±0.7~0.8).(5)同伴依恋在信任维度存在显著性别和年级的交互作用(F=2.72,P<0.05).女生对同伴的信任维度分数随年级变化不大(4.1~4.2±0.6~0.7),但是男生在初一(4.1±0.8)和高一(4.1±0.7)对同伴的信任较高,初二(3.8±0.8)和高二(3.8±0.7)对同伴的信任较低.(6)青少年对父亲、母亲和同伴的依恋维度间呈正相关(r=0.20~0.47,P<0.01).结论:IPPA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用于考察北京市青少年对父亲、母亲和同伴的依恋关系;北京市青少年对父亲、母亲和同伴的依恋存在差异.

    作者:梁凌寒;侯志瑾;田璐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民办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选取北京两所民办高校,抽取自学考试助学教育(45%)、国家学历文凭教育(35%)和国家计划内高职教育(20%)一到四年级全日制在校大学生800名(女57%,男33%;平均年龄21岁);采用SCL-90量表、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TSCS)[1]施测,收回有效问卷713份.进行t检验、相关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作者:连海霞;边保旗;张伯源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中学生生活满意度的城乡差异

    目的:比较城乡中学生生活满意度的差异.方法:运用《多维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中文版》(MSLSS-CV)对1152名城市和农村中学生的生活满意度进行测查.结果:(1)城市学生在所有维度的满意度均高于农村学生(均值差范围为0.2-0.4,如,城乡学生家庭满意度均分分别为4.6±1.0、4.2±1.0,均值差=0.4;城乡学生自我满意度均分分别为4.6±0.7、4.4±0.7,均值差=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城市中学生各维度满意度的均值排列顺序由高到低依次为:家庭、自我、朋友、学校、生活环境;农村中学生在各维度满意度的均值排列顺序由高到低依次为:自我、家庭、朋友、学校、生活环境.(3)城乡差异对各维度满意度和一般生活满意度的解释率均高于人缘因素,分别为5%、10%、4%、6%、17%、11%.结论:中学生生活满意度存在城乡差异.

    作者:刘旺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城市化进程中低保人群的心身症状及影响因素

    由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在城市出现了各种社会阶层,其中低保人群在城市中处于社会的底层[1],本文对徐州市的低保人员与非低保人员的心理卫生状况进行了比较.

    作者:张训保;卓朗;苗春霞;黄水平;周益跃;耿德勤;刘沛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基于自我控制理论的青少年犯罪研究(综述)

    青少年犯罪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之一.自我控制理论(Selfcontrol Theory)是近十年来青少年犯罪研究领域影响巨大的理论流派之一.本文就自我控制理论的基本观点及相关研究做一回顾.

    作者:屈智勇;邹泓;张秋凌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西酞普兰合并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西酞普兰合并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61例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西酞普兰+氯氮平)和对照组(氯氮平+安慰剂),进行双盲研究.在治疗前、治疗后3、6、9、12周末,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药物治疗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2周末,研究组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56.7%比25.8%,χ2=6.00,P=0.014).从第3周末起,阴性因子分、一般精神病理分和总分均为研究组小于对照组(P<0.05或P<0.01),但是各时点阳性因子分的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西酞普兰合并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比单用氯氮平好,并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作者:蓝光心;李正春;李凌;廖捷;谢秀东;邓广;谢光平;刘仁;姚素华;崔竹生;王飞;刘庆华;李颖申;曾衍峰;申璎;王海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抗抑郁剂治疗容易被忽视的问题——CYP450酶介导的药物相互作用及其临床意义(综述)

    抑郁症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治疗,因此药物的选择和与此相关的安全性、耐受性成为治疗中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在抗抑郁剂治疗过程中考虑药物的相互作用非常重要,药物相互作用对治疗的影响很大,但在临床上常常被忽视,需要引起广大临床医生的注意.

    作者:舒良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西酞普兰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对照研究

    综合医院各科尤其是神经科、心内科、及消化科就医人群中躯体形式障碍患者占有相当高比例[1],在精神专科医院更为常见,本文报道了西酞普兰对躯体形式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张霞;王伟;唐琳;易峰;吴斌;许可微 刊期: 200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