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心理卫生协会
  • 国际刊号:1000-6729
  • 国内刊号:11-1873/R
  • 影响因子:2.08
  • 创刊:1987
  • 周期: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34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CSSCI 南大核心期刊(含扩展版),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报告(2014年)心理学类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核心库)》(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 基础医学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6年2期文献
  • 军校学生人格类型与决策行为的关系

    目的:探讨军校学生人格类型与决策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自编决策问题问卷和人格类型量表中国版(MBTI-G),整群抽取军校二年级本科生210人,随机选取其中109人为正面框架组,101人为负面框架组,对不同组别被试的方案选择与MBTI人格类型的关系进行探讨.结果:在正面框架中感觉-直觉型维度和思维-情感型维度与被试的决策行为有关,直觉型个体选择冒险方案的人数(15,88.24%)多于选择保守方案者(2,11.76%),x2=7.19,P<0.01;负面框架中人格类型维度与决策行为无关.内向型、感觉型、情感型和认知型人格倾向的被试在正面框架下,两种方案选择的人数大致相等,但负面框架中大多数被试倾向于冒险方案,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x2=14.39、14.60、12.73、5.36,P<0.01-0.05);思维型和判断型人格类型的被试在两种框架中都倾向于冒险,但在负面框架中更喜欢冒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9,P=0.036;x2=10.47,P=0.001);外向型和直觉型人格类型的被试在两种框架中都喜欢冒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BTI人格类型与决策行为有关,可以预测人们面临风险任务时的行为.

    作者:张银玲;苗丹民;罗正学;孙云峰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861名大学生精神信仰与应对方式调查

    目的:探索精神信仰和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自编的精神信仰问卷及应付方式问卷,对861大学生进行断面调查并对调查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超自然信仰对自责、求助、幻想、退避和合理化具有正向预测作用(Beta值=0.074-0.134,t=2.10-3.81,P<0.05);社会信仰对解决问题和求助具有正向预测作用(Beta值=0.095-0.14,t=2.70-4.02,P<0.05);实用信仰对自责、幻想、退避和合理化具有正向的预测作用(Beta值=0.087-0.114,t=2.50-3.30,P<0.05).结论:精神信仰对应对具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宋兴川;乐国安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卫校女生自杀态度调查

    在我国,15~39岁人群中自杀为第一位死因[1].自杀态度是指个体对自杀行为等所持有的一种具有持久性与一致性的倾向.本文旨在调查卫校女生自杀的态度,从而为青少年自杀的研究和预防以及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学生的素质教育提供依据.

    作者:贾黎斋;王宇中;赵山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考研学生考前焦虑与人格和应对方式的关系

    本文对考研前学生的焦虑水平及其应对方式和人格进行了调查对象随机抽取杭州市两所重点院校的140名处于考研前二周的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140份,收回有效问卷128份,男生69人,女生59人.

    作者:滕春燕;刘萍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小学生应对同伴冲突自我监控训练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索提高小学生同伴冲突应对能力的方法.方法:采用2×2因素实验设计,运用自我监控的问题解决模式对106名三、五年级小学生(实验组)进行同伴冲突应对能力的训练,另101名三、五年级小学生为对照组,采用儿童社交问题解决访谈提纲和小学生社交技能教师评定量表于实验前后对两组学生施测.结果:经过自我监控训练后,在解决冲突的有效性上,三年级实验组有显著提高(9.58±1.60/8.12±2.36,t=3.846,P<0.01),在解决冲突的适应性上,三、五年级实验组均有显著提高(10.52±1.87/7.96±2.44,t=6.612,P<0.01;11.02±1.65/7.54±2.44,t=9.561,P<0.01);教师评定的结果表明,训练后三、五年级实验组处理冲突的能力均有显著提高(29.35±1.70/26.62±4.66,t=4.063,P<0.01;31.59±2.73/27.59±4.39,t=6.147,P<0.01).结论:自我监控训练是一种有效提高小学生同伴冲突应对能力的方法.

    作者:刘明理;傅早霞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产褥期妇女生命质量评价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测评产褥期妇女健康水平,探讨产褥期妇女生命质量在社会学、医学、家庭与心理学等方面的影响因素.方法:应用WHO统一设计的生命质量测评问卷对513例产褥期妇女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等维度健康水平进行测量,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法对可能影响产褥期妇女生命质量的因素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产褥期妇女在三个维度的生命质量评分均低于一般育龄妇女(91.44±4.05/97.84±3.66,u=25.95,82.42±7.02/89.81±8.50,u=17.53,88.87±4.99/98.12±4.59,u=29.47,均P<0.01),有居住地、职业状况、生产胎次、产妇并发症、夫妻感情、产妇有无慢性病、妊娠结局、伤口或刀口愈合情况、家庭人均年收入、与公婆有无矛盾等18个因素能够影响产褥期妇女生命质量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维度的健康评分.结论:影响产褥期妇女生命质量的因素广泛,社会、家庭和产妇要共同参与产褥期保健;研究结果还可为卫生部门对该群体制订针对性的健康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李向云;王洁贞;张惠兰;龚继敏;胡平;慈效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家庭婚姻互动模式的测量

    目的:探索对中国人家庭婚姻互动模式的测量工具.方法:应用卡片排列式的投射测验,通过直接登门访问和教师家访两种形式,访问1028个家庭.结果:信度分析揭示,男满意程度、女满意程度、和睦程度、角色期待、男理解程度和女理解程度6个分量表的克伦巴赫α系数低0.88,高0.93;分半信度低0.74,高0.85.探索性因素分析第一次因素分析抽取10个因素,解释总变异的70.38%.10个抽出的因素与理论上的建构一致.第二次因素分析抽出一个因素,解释总变异的61.20%.验证性因素分析模型拟合理想.对37个家庭所作的追踪研究,表明该测验对亲戚的评估在男满意度、和睦程度方面有一定的区分能力.对43个中学生家庭的研究表明女满意度、和睦程度和男理解程度方面可以区分子女对自己父母的评估.交叉效度研究表明,使用判别模型对236个家庭的判别与子女评价所作的分类进行比较,结果有97.50%的一致.结论:家庭婚姻互动模式测验(IMFMT)有良好的信度与效度,在婚姻家庭咨询治疗中有较好的应用潜力.

    作者:童辉杰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Boston命名测验在识别轻度认知损害和阿尔茨海默病中的作用

    目的:观察Boston命名测验(Boston Naming Test,BNT)30项版本在中国的适用状况和对于遗忘型轻度认知损害(aMCI)与阿尔茨海默病(AD)的识别作用.方法:应用BNT(中文版)、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和听觉词语记忆测验等神经心理测验评估100名社区正常老人、38名MCI、34名轻度AD和38名中度AD患者,4组被试的MMSE总分分别为28.4±1.5、26.1±2.6、20.7±1.7和15.6±3.3.结果:正常老人的BNT的自发命名得分与年龄、性别和受教育程度显著相关.正常老人组、aMCI组、轻度AD组和中度AD组自发命名得分分别为24.9±3.0、20.9±3.6、18.7±4.0和15.7±4.2分.以BNT自发命名≤22分作为划界分,识别aMCI的敏感性为61%,识别轻度AD的敏感性为79%,识别中度AD的敏感性为95%,特异性均为81%.提示命名、选择命名能力在aMCI和轻中度AD患者中也呈现进行性损害,但比自发命名能力的下降轻得多.结论:正常老人的命名能力受到其年龄、性别和教育程度的影响,aMCI和早期AD患者存在命名能力损害.

    作者:郭起浩;洪震;史伟雄;孙一忞;吕传真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Maslach倦怠量表-服务行业版在警察中的修订及应用分析

    目的:对Maslach倦怠量表-服务行业版(MBI-HSS)进行修订,并了解我国警察工作倦怠现状.方法:采用MBI-HSS对4855名警察进行测试并对量表作出信、效度分析.结果:修订后的量表保持原有的三维度结构,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CFI=0.945, TLI=0.936, GFI=0.947,AGFI=0.930, NFI=0.942,IFI=0.945,RM-SEA=0.060),总量表和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重测信度均大于0.70.综合三个维度的结果发现,男性警察的倦怠程度高于女性警察,警龄在6-15年的警察倦怠程度严重,离异警察的倦怠程度高于已婚和未婚警察,学历低的警察倦怠程度较高.结论:修订后的MBI-HSS可作为测量我国警察工作倦怠的有效工具.警察的工作倦怠在性别、警龄、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方面存在差异.

    作者:张姝玥;许燕;蒋奖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WHO生存质量评估简表的等价性评价

    目的:评价WHO生存质量评估简表(WHOQOL-BREF)在13个国家的等价性.方法:采用多组验证性因子分析方法,对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研究小组提供的13个国家的数据进行分析,评价WHOQOL-BREF不同国家的等价性.结果:各个国家的各个领域的Cronbach α系数均大于0.7,分布在0.7至0.88之间.除了英国和挪威之外,其它国家的社会关系领域的Cronbachα系数均大于0.65.采用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研究小组研制量表时构建的四因子模型对数据分别进行拟合,拟合优度指数(CFI)均大于0.8,其中德国、西班牙和美国的拟合优度指数大于0.9.多组验证性因子分析发现模型拟合尚可,CFI等于0.88,各个国家的因子负荷不全相等,因子负荷的轮廓相似.结论:WHOQOL-BREF在13个国家具有相同的因子结构,且有等价性.

    作者:郝元涛;方积乾;Power MJ;吴少敏;朱淑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监狱警察与导游应对方式比较

    对象对海南省两所监狱的120名警察、已取得全国导游资格证的140名导游进行问卷调查,收回警察有效问卷110份;导游有效问卷138份.警察男90人,女20人.年龄25岁-30岁24人;31-40岁46人;41-50岁28人;51岁以上12人.导游男54人;女84人.年龄20-25岁112人;26-30岁26人.

    作者:马莹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心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复发因素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复发因素的影响.方法:将85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药物+心理干预)及对照组(单纯药物治疗),分别于入组前及1年后进行SDS、HAMD、MMPI、P300电位测定.结果:心理干预后干预组SDS(35.4±5.3)、HAMD(17.5±3.1)量表分明显低于对照组(41.7±6.1,F=4.1,21.1±5.5,F=4.2,P<0.05);干预组MMPI中F、Hs、D、Hy、Pd、Pt、Ma量表分明显低于对照组(F=3.9-7.7,P<0.01或P<0.05);干预组P300电位中N2、P3潜伏期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3波幅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或P<0.05);干预后干预组的再次复发率(17.8%)明显低于对照组(47.5%,x2=14.38,P<0.01).结论:心理干预配合药物治疗对抑郁症患者的情绪、人格及认知等复发因素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孙敏;朱金富;马建东;穆俊林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个案概念化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

    在心理咨询过程中,通过会谈可以了解大量来访者的信息,但是有时咨询员会感到获得的资料犹如一团乱麻,束手无策,甚至来访者对咨询员的共情反应没有产生被理解的情绪体验.这就涉及咨询员对个案进行概念化的问题.

    作者:安芹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肌电生物反馈的非线性机制

    目的:探讨肌电生物反馈中肌电与脑电活动间的相关联系及其机制.方法:动态同步采集肌电生物反馈中肌电和脑电信号后,在评价肌电幅值和频率的基础上,利用非线性动力学参数--近似熵(ApEn)和互近似熵(Cross-ApEn),分析肌电信号内部以及肌电-脑电信号间的非线性改变.结果:随生物反馈次数的增加,对照组及生物反馈组实验前后肌电振幅的大值、小值和平均值都明显降低(F=3.85~25.59,P<0.05),生物反馈组实验前及实验后肌电频率明显上升(F=6.71、8.67,P<0.05);同时,肌电信号的ApEn明显降低(F=5.42、2.81,P<0.05),肌电与脑电信号间的互近似熵也明显升高(F=13.77~19.52,P<0.05).后2次反馈中上述指标均明显不同于对照组(P<0.05).结论:肌电生物反馈中肌电变化的机理,可能与生物反馈加强了大脑的有意识的调控作用而减弱了大脑对下运动神经元-肌肉系统的非线性易化有关.

    作者:王庭槐;高庆春;许小洋;高健;李永勇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积极心理学介绍

    积极心理学是当代新兴的心理学思潮.文章对积极心理学的发展、本质、理论研究等方面进行了系统阐述,重点从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及其与传统主流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建构主义心理学的关系等多个侧面对积极心理学进行了论述,并从国际心理学研究的趋势和积极心理学自身的特点两个方面阐述了积极心理学的本土化研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积极心理学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作者:周嵌;石国兴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口吃患者言语加工异常的研究进展(综述)

    在双任务和高水平语言任务中,口吃患者比正常人需要更多的注意加工资源.来自口腔运动学的研究证据表明,口吃患者对发音器官的运动控制较正常人差.来自脑成像和ERP研究的证据也表明,口吃患者言语加工大脑皮层激活模式不同于正常人.但是,对口吃现象的研究还需要继续深入,以便为口吃矫正临床实践进一步提供理论指导,并促进言语加工普遍心理机制的研究.

    作者:李德高;张积家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伤残调整生命年在精神障碍疾病负担中的应用及有关问题(综述)

    1993年WHO和世界银行提出的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s)是目前较科学的评价疾病负担的指标,采用客观定量的方法综合评价各种疾病因早逝或残疾造成的健康生命年的损失,成功应用于全球疾病负担(GBD)研究.GBD研究发现精神障碍及相关心理行为问题所导致的疾病负担几乎占全球疾病总负担的一半.在GBD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应用中发现DALYs指标并不是完美的,仍然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和不足,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作者:翟金国;赵靖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计划行为理论在求职领域的应用与评价(综述)

    计划行为理论是社会行为研究中有影响力的理论模型之一.在求职行为研究领域,计划行为理论的预测力在西方国家的一些研究中得到了验证,但仍存在着改进的余地.针对主体规范与行为意向之间较弱的关系,有研究者建议,在原有预测变量的基础上增加示范性规范,可以显著提高模型的预测力;文化价值观也值得给予更多的重视;感知到的行为控制力的概念有完善的必要;将执行意向作为目标意向与行为的中介变量可以提高意向对行为的方差解释率.这些探索为求职行为的研究带来若干启示.

    作者:刘泽文;宋照礼;刘华山;田宝 刊期: 200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