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心理卫生协会
  • 国际刊号:1000-6729
  • 国内刊号:11-1873/R
  • 影响因子:2.08
  • 创刊:1987
  • 周期: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34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CSSCI 南大核心期刊(含扩展版),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报告(2014年)心理学类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核心库)》(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 基础医学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9年3期文献
  • 大学生应对类型与学校适应的关系

    目的:探讨大学生应对类型与学校适应的关系.方法:采用目的性取样的方法,考虑了地区、学校类型、民族、年级等因素,以云南省3249名本专科学生为被试,用应对方式量表和大学生适应性量表进行测量.采用K-均值聚类的方法,划分出高情绪中心应对者、高应对者、低应对者和高问题中心应对者四种应对类型,探讨大学生的应对类型与学校适应的关系.结果:高问题中心应对者的学习、人际、角色、职业、生活和身心症状表现得分显著高于其他三类应对者[如,学习适应得分(3.8±0.6)vs.(3.6±0.7),(3.3±0.7),(3.2±0.6);P<0.001].高情绪中心应对者的学习、人际、角色、职业和生活适应得分低.分层回归显示,应对类型对大学生学校适应的各个方面有正向预测作用(β=0.17~0.34).结论:高问题应对者的学校适应好,高情绪中心应对者的学校适应差.应对类型对学校适应有正向预测作用.

    作者:房超;方晓义;李辉;蔺秀云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工作场所欺负的风险因素及消极影响(综述)

    1980年代中期开始,工作场所欺负(workplace bullying)已被认为是主要的职业应激源[1],并被不同的术语来描述,如员工虐待(employee abuse)、情感虐待(emotional abuse)、聚众滋扰(mobbing)以及骚扰(harassment)等.

    作者:李永鑫;聂光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网络成瘾青少年时间透视、生活事件与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相关研究

    目的:探讨影响成瘾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重要变量.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通过网瘾讲座、学校和社区调查,从324名学生中用Young的网络成瘾10项诊断标准问卷筛选出从小学六年级到高三的网络成瘾者60名.年龄12-19岁.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病理性互联网使用问卷、时间透视简式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进行测查.结果:具有扮演动机的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得分高于没有扮演动机的青少年[(55.3±2.5)vs.(48.1±1.4),P=0.012];现在时间定向与病理性互联网使用呈正相关(r=0.38,P<0.01);生活事件中人际关系因子与病理性互联网使用具有较高相关(r=0.42,P<0.01),可直接预测病理性互联阿使用(R2=17.5,P<0.001).结论:上网动机、人际关系和现在定向对网瘾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影响较大.

    作者:戴雅玲;张运红;郑安云;苗丹民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大学生外显自尊、内隐自尊、人格特质与积极情感、消极情感的关系

    目的:综合探讨外显自尊、内隐自尊、人格特质与积极情感、消极情感的关系.方法:按照文理兼顾的原则随机整群选取山东某大学大一和大二学生437名,采用自尊鼍表(SES)、内隐联系测验(IAT)、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以及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量表中文修订版(PANAS-R)进行测验.结果:相关分析发现外显自尊(26.46 ±3.93)及外倾性(7.21±2.58)与积极情感(28.21±5.44)均呈统计学意义上的正相关(r=0.29,0.43;均P<0.001),与消极情感(16.96.±4.51)均呈负相关(r=-0.20、-0.23;均P<0.001),神经质(5.59±3.08)与积极情感负相关(r=-0.35,P<0.001),与消极情感正相关(r=0.51,P<0.001);逐步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外显自尊、外倾性、神经质能预测积极情感(β=0.15、0.33、-0.20),神经质能预测消极情感(β=0.51)(均P<0.001).结论:当同时考虑两种自尊和人格特质时,外显自尊和某些人格特质均能预测积极情感,但只有神经质能预测消极情感.

    作者:田录梅;张建玲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抑郁症患者血清S100B蛋白浓度变化

    目的:探讨首发和复发抑郁症患者血清S100B蛋白浓度的改变.方法:采用酶联免疫(ELISA)方法检测61例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组,其中首发19例,非首发42例)和52名健康对照(对照组)血清S100B蛋白浓度,比较两组间血清S100B蛋白浓度的差异;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症状,分析血清S100B蛋白浓度与HAMD评分及疾病状况间的关系.结果:(1)抑郁症组血清S100B浓度高于对照组[(0.17±0.10)vs.(0.11±0.04)μg/L] (P<0.001);(2)抑郁症组首发和非首发患者间血清S100B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15±0.04)vs.(0.17±0.12)μg/L,P=0.430];(3)抑郁症组血清S100B浓度与患者年龄、总病程、HAMD评分无相关(P>0.05),与患者首发时年龄、发病次数相关(r=-0.29,0.36;P=0.024,0.005).结论:抑郁症患者血清S100B浓度高于正常对照.尽管与疾病症状无关,但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疾病复发可能性的生物学指标.

    作者:过斌;谭云龙;杨甫德;邹义壮;张向阳;曹连元;张五芳;周宇;郑丽丽;周东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心理治疗从业者胜任特征评价方法的可行性

    目的:探索我国文化背景下心理治疗从业者胜任特征评价方法的信效度.方法:采用行为事件访谈法对16位心理治疗从业者进行访谈,按同行专家评议将被访谈人员分为普通组和绩优组,两位编码人员对访谈资料进行胜任特征编码.结果:普通组和绩优组在访谈长度上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8662.6±4456.7)字vs.(9989.6±2278.5)字,P=0.487];只有培养他人与关注次序两个胜任特征的平均等级分数与访谈长度的相关有统计学意义(r=0.50,-0.56,P<0.05);归类一致性(CA=61.28%)及组内相关系数(94%的 r>0.4)显示两位编码人员之间具有可接受的评分者信度;以平均分差异1.3分为划界值,胜任特征平均等级分数可在7项胜任特征上区分绩优组与普通组.结论:基于行为事件访谈法的胜任特征评价方法具有可信性和有效性,可用于我国文化背景下心理治疗从业者的胜任特征模型建立,但尚需修订胜任特征词典与提高编码一致性及扩大样本.

    作者:向慧;张亚林;柳娜;陈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改善初中生亲子沟通状况的行动研究

    目的:检验行动研究是否能改善初中生的亲子沟通状况.方法:通过青少年亲子沟通心理量表筛选了13个亲子家庭,按照行动研究的方法进行了为期8周、每周一次、每次一至一个半小时的干预活动.自编总体评价问卷对亲子双方共同收集量化数据,同时对行动研究的过程分5种不同的活动形式辅以亲子体验报告举例.结果:(1)亲子对各项活动的喜爱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亲子游戏(19人)、角色扮演(17人)、故事分享(14人)、案例分析(9人)、知识讲授(4人);(2)大多数亲子认为活动内容通俗易懂且非常实用,如认为完全符合和比较符合这一结果的家长共有11例,学生共有12例;(3)从现场观察的亲子语言记录来看,活动效果较好.结论:行动研究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初中生亲子沟通状况,值得加以进一步改善.

    作者:魏然;冯维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青春期性发育前后儿童智力的遗传效应

    目的:通过双生子儿童智力测量指标的遗传度分析,探讨青春期性发育前后遗传对儿童智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06-2007年在北京市两城区募集的11~15岁双生子108对为研究对象,以月经初潮或首次遗精作为青春期性功能发育的指标,将其分为性发育前组和性发育组.以韦氏儿童智力量表测量11~15岁儿童的言语智商(VIQ)、操作智商(PIQ)和总智商(IQ),采用组内相关系数法计算遗传度.结果:发育前组和发育组儿童的VIQ遗传度分别为0.771和0.396;PIQ遗传度分别为0.084和0.491;IQ遗传度分别为0.350和0.398.结论:随着青春期性功能发育,遗传效应对儿童言语智商的影响逐渐降低,对操作智商的影响逐渐显现,对总智商的作用呈增加趋势,但有待进一步证实.

    作者:张悦;季成叶;白燕;徐轶群;熊妮娜;王华;王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图形和汉字的视觉加工特点

    目的:考察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图形和汉字的视觉辨识能力,探索其视觉加工特点.方法:采用病例对照设计,根据ICD-10诊断标准筛选出53名阅读障碍儿童,按照年龄、性别、家庭一般状况等匹配条件,按1:1的比例选择同班级53名正常儿童为对照组.根据汉字特点,采用人机对话的方式.比较两组儿童完成图形视觉加工任务和汉字视觉加工任务的正确率和平均反应时.结果:图形视觉辨别任务显示:阅读障碍儿童正确率为(0.78±0.10),正常儿童正确率为(0.81±0.08);阅读障碍儿童平均反应时为(2494.42±488.23)ms,正常儿童为(2358.59 ± 593.48)m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汉字视觉辨别任务显示:阅读障碍儿童正确率为(0.96±0.04),正常儿童为(0.96±0.0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阅读障碍儿童平均反应时[(1715.21±343.76) ms]有长于正常儿童[(1598.72±318.03)ms]的趋势(P=0.073).结论:视觉加工能力对汉语儿童的阅读能力有一定的影响,但不够显著,视觉加工能力可能只是汉字识别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作者:卢珊;吴汉荣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皮质醇反应与儿童社会情绪适应(综述)

    儿童早期的情绪适应对个体发展有重要的影响.近20年来,关于儿童情绪发展的研究越来越关注生理机制.其中神经内分泌系统在儿童情绪适应中的作用得到热烈的讨论.

    作者:谢晓飞;王莉;孙小舒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特质焦虑者错误反馈下的情绪-认知偏向:事件相关电位研究

    目的:探讨错误反馈对高、低特质焦虑者认知评估的影响,以及错误反应后的情绪敏感度差异.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利用状态一特质焦虑问卷,从得分位于高低端各10%的群体中各随机选择14名分别作为高低特质焦虑组,采用修正后的提示性持续性操作任务(AX-cPT),分析两组错误反馈后的电生理指标差异.结果:高特质焦虑组在错误反馈后产生的FRN波幅高于低特质焦虑组[(4.32±6.21)vs.(7.89±6.03),P<0.05],相应的,高特质焦虑组错误反馈后的负性情绪得分高于低特质焦虑组(Z=-2.69,P<0.01).结论:高特质焦虑者比低特质焦虑者对错误反馈刺激更敏感,错误反馈导致个体认知评估或执行控制系统能力降低.

    作者:刘丽;郑涌;杨集梅;余凤琼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凯斯勒心理疾患量表在意外伤害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居民意外伤害发生与心理因素的关系,探索意外伤害研究中心理因素的测量方法.方法:按照人均GDP水平,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样本.共调查居民11698人,其中男性5220人,女性6478人;利用居民健康状况调查表进行访谈式调查,并利用凯斯勒心理疾患量表(Kessler10量表,K10),对居民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评.结果:威海市居民意外伤害的发生率为2.09%,意外伤害主要类型为交通事故、跌落伤和碰撞伤;伤害发生人群的KIO平均得分显著高于其他人群[(15.3±6.5)vs.(13.3±5.6),P<0.001];不同级别心理健康状况人群之间的伤害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异,且随着心理健康状况的递减,居民伤害发生率有上升的趋势(心理健康状况由好到差,伤害发生率分别为1.78%、2.76%、3.60%、4.09%,χ2=22.459,P<0.001;趋势检验χ2=22.137,P<0.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男性(OR=2.249)、盲人(OR=15.407)、患有慢性疾病(OR=2.165),以及心理健康水平一般(OR=1.433)、较差(OR=1.801)、差(OR=1.934)是意外伤害的危险因素.结论:意外伤害的发生与心理健康状况密切相关;Kessler心理疾患量表作为一种简单有效的调查工具,适用于大规模人群意外伤害的心理健康研究.

    作者:郑文贵;徐凌忠;周成超;李向云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乳腺癌患者术后应对方式及焦虑抑郁情绪调查

    我国妇女乳腺癌的患病率占全身恶性肿瘤的7%~10%,并有逐渐上升的趋势[1].国内研究显示,乳腺癌患者普遍存在疾病不确定感与焦虑、抑郁,术后患者中有87.3%疾病不确定感处于中等水平,焦虑、抑郁发生率分别为84.1%与89.5%,且焦虑、抑郁与疾病不确定感呈正相关[2].

    作者:李虹;叶浩生;赵守盈 刊期: 2009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