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对人的心理影响发展已引起国内外学者高度重视,这些研究主要探讨网络成瘾对人格造成的不良影响[1].本文探讨在校大学生的网络行为与人格特征及自我和谐的关系.
作者:万晓霞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死亡态度是指个体对死亡作出反应时所持的评价性的、较稳定的内部心理倾向.已有研究表明,死亡态度容易受身体健康状况、家庭谈论死亡情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1].本文调查436大学生在死亡态度各维度上的表现,分析大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以及家庭谈论死亡情况对其死亡态度的影响.
作者:陈四光;安献丽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建立少儿述情障碍问卷(AQC)中文版,并分析其信、效度.方法:整群抽取长沙市某中学584名初中生,要求其完成了由原多伦多述情障碍20条目量表(TAS-20)修订而成的少儿述情障碍问卷,和用于考察该问卷实证效度的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随机抽取其中的54人于两周后重测AQC.采用信度分析、相关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考察量表的信效度.结果:少儿述情障碍问卷中文版的Cronbach α系数为0.75,重测信度为0.84,总分与各因子的相关系数在0.68~0.82 之间,各因子间的相关系数在0.23~0.52之间,条目对因子负荷系数在0.12~0.73之间;验证性因素分析的指标:GFI=0.949、NFI =0.870、CFI =0.918、TLI =0.902、χ2/df=1.850、REMEA =0.038;AQC总分与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总分的相关为0.56(P<0.01);可能抑郁组的述情障碍总分及各因子分均高于非抑郁组[如,总分:(15.5±5.83)vs(9.72±4.34),P<0.01].结论:少儿述情障碍中文版在本研究初中生中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作者:凌宇;蚁金瑶;章晨晨;钟斌;姚树桥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工作压力与生活压力对铁路女工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铁路局中年龄小于55岁的全体女职工为研究对象.应用付出-回报失衡量表和家庭压力量表评价1679名铁路女工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状况,并通过一般健康问卷了解其心理健康情况.结果:1679名女职工中有690人(占41.9%)存在不良心理健康现象.心理不良组工作压力、生活压力评分均高于心理健康组[(1.3±0.3)vs(1.0±0.2),(13.2±1.7)vs(12.3±1.8),均P<0.01].较高和高工作压力都与不良心理健康有明显有关联(OR =2.03, 95%CI: 1.47~2.80;OR =3.04, 95%CI:2.17~4.28);较高和高的生活压力与不良心理健康有明显关联(OR =1.64, 95%CI: 1.21~2.23; OR =2.48, 95%CI: 1.47~4.49);高工作压力-低生活压力,低工作压力-高生活压力,以及高工作压力-高生活压力与不良心理健康有明显关联(OR =1.90, 95%CI:1.32~2.74;OR =1.79, 95%CI:1.21~2.67;OR =3.54, 95%CI:2.21~5.01).结论: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都与铁路女工不良心理健康有明显关联.
作者:顾华康;刘苹;李健;尚莉;范琳波;董莉;张莉红 刊期: 2009年第04期
述情障碍(alexithymia)概念由Sifnoes等人于1972年提出,用于指称心身疾病患者的一类临床症状表现:难以识别情绪,难以在躯体感觉和情绪之间做出区分;难以向他人描述情感;想象活动或白日梦减少;外向性的思维方式[1].
作者:宫火良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哌甲酯控释剂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儿童临床症状、不同维度(操作性神经心理测查和生态学)抑制功能的影响以及临床症状改善与不同维度抑制功能改善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研究,对符合DSM-IV诊断标准的28名ADHD患者[年龄(10.8±1.8)岁],使用哌甲酯控释剂(18~54mg/d)治疗4~6周,以ADHD症状评定问卷(父母问卷)为主要临床疗效评价指标,以自编的计算机版本的Go/No Go任务评定ADHD患者操作性神经心理测查的抑制功能,以执行功能行为评定量表(BRIEF)中的抑制因子得分评价ADHD患者生态学抑制功能的情况.结果:经哌甲酯控释剂治疗后,ADHD患者临床症状的总分[(32.8±9.2) vs. (20.7±11.9)],注意缺陷[(18.6±4.1) vs.(11.5±6.1)]及多动冲动评分[(14.2±6.6) vs. (9.1±6.6)]、Go/No Go任务虚报数[(22.0±10.9) vs. (14.8±10.4)],以及BRIEF量表中抑制因子的得分[(2.0±0.5) vs. (1.7±0.4)]较服药前均显著下降(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ADHD注意缺陷分的改善率与Go/No Go任务虚报数的改善率呈正相关(r=0.42,P<0.05),多动冲动症状的改善率与BRIEF量表中抑制因子的改善率呈正相关(r=0.50,P<0.01).结论:哌甲酯控释剂能有效地改善ADHD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不同维度的抑制功能.BRIEF量表中抑制因子得分的改善与ADHD多动冲动症状的改善相关,操作性神经心理测查的执行功能测定是对临床实践的必要补充.
作者:曹庆久;钱英;帅澜;丰雷;王玉凤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以沙盘游戏为工具探讨边缘型人格障碍(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BPD)患者独特的内心世界,并尝试总结其初始沙盘具有诊断意义的特点.方法:某师范大学新生经人格障碍诊断问卷(DQ-4+)筛查和DSM-Ⅲ-R人格障碍临床定式检测(SCID-II)确诊,且自愿参加沙盘治疗的BPD大学生56例,另招募愿意参与本研究的非BPD大学生30名,对他们的初始沙盘作品进行多维度的对照研究.结果:(1)BPD组和非BPD组在初始沙盘的整体特征上存在差异,其中BPD组分裂项目的例数多于非BPD组(35.7%vs.0.0%,P<0.01),在整合上少于非BPD组(26.8%vs.66.7%,P<0.01);(2)在细节主题上,BPD组的创伤主题得分高于非BPD组[(2.5±1.1)vs.(1.3±0.9),P<0.01],而治愈主题得分低于非BPD组[(0.9±0.9)vs.(1.8±1.0), P<0.01],其中创伤主题中主要是隔离、威胁和限制的例数BPD组多于非BPD组(40.1%vs.20.0%,25.0%vs.6.7%,28.6%vs.10.0%;Ps<0.05),而治愈主题中主要是联结、新生和对话的例数BPD组少于非BPD组(7.1%vs.26.7%,23.2%vs.33.3%,12.5%vs.40.0%;Ps<0.05);(3)在沙具的非常规使用或摆放上,奇异呈现和边界问题两项BPD组的例数多于非BPD组(25.0%vs.3.3%,12.5%vs.0.0%;Ps<0.05).结论:BPD患者的初始沙盘中典型的特征是分裂、奇异呈现和边界问题,经常出现的创伤性主题是隔离、限制和威胁;BPD的病理特点和防御机制可以在沙盘中很清晰地表现出来.
作者:李江雪;项锦晶;申荷永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改良后的内观认知疗法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及适用性.方法:使用招募海报的方法招募46名在校大学生,用改良后的内观认知疗法进行为期7天的治疗,40人完成整个治疗过程(男13名,女27名).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自编参与动机调查表进行评价.结果:参与动机调查显示主动接受心理治疗的大学生多数认为自身存在一定的心理行为问题,并对心理治疗怀有强烈的好奇心.完成治疗者中治疗前SCL-90的阳性检出率为42.5%,SCL-90总分以及各因子分在内观认知治疗后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如SCL-90总分:治疗前为(160.8±44.9),治疗后为(123.2±31.0),P<0.001].结论:改良后的内观认知疗法可行性高,治疗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所改善,可进一步推广和验证其疗效.
作者:曹桐;毛富强;田红军;赵朋;梁瑞华;冯秀娟;李振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1980年代后,西方日间医院和社区康复模式在社会经济各种力量的影响下兴起,多数住院治疗成为一种急性干预形式(2~14天),目标是尽快处理危机、降低困扰、减少自杀风险.
作者:缪绍疆;张红;童俊 刊期: 2009年第04期
5.12四川汶川地震造成了严重的生命和财产损失.自然灾难带来的创伤会对人的心理健康造成短期和长期影响[1-4],由于儿童对创伤的易感性,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心理问题[5-6].
作者:孙宇理;朱莉琪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地震后学生沙盘的特点,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灾区某安置点学校自愿参加沙盘游戏治疗的29名丧亲学生所做沙盘为实验组,以广州某小学16名自愿参加沙盘游戏的普通学生作沙盘为对照组,分析29名地震丧亲的学生沙画沙具使用的特点,沙盘创伤与治愈主题的表达情况特点.结果:(1)各种动物、家居建筑、人物人体类的沙具使用率高于95%;(2)丧亲组学生在沙盘游戏中表现创伤主题比例高于对照组[混乱(41.4% vs.0.0%)、限制(48.3% vs.6.2%)、忽视(37.9% vs.6.2%)、倒置(37.9% vs.6.2%)、受伤(48.3% vs.12.5%)、妨碍(44.8% vs.0.0%)、,均P<0.01].丧亲学生中,男孩比例在受伤、威胁上高于女孩[(80.0% vs.28.6%)、(66.7% vs.42.9%), P<0.05],而在忽视、倒置上低于女孩[(20.0% vs.57.1%)、(20.0% vs.57.1%),P<0.05];(3)丧亲学生在沙盘游戏中治愈主题比例低于对照组[旅程(41.4vs.75.0%)、深入(31.0% vs.75.0%)、培育(31.0% vs.81.3%)、变化(20.7% vs.56.3%)、整合(27.6% vs.68.8%)、诞生(0.0% vs.50.0%),均P<0.05].结论:沙盘游戏能揭示地震丧亲学生的心理问题.
作者:陈灿锐;申荷永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调查汶川地震灾后转移伤员的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PTSD症状自评(PTSD Checklist-Civilian Version,PCL-C)和DSM-IV-TR 轴I障碍用临床定式检查(Structured Clinical Interview for DSM-IV-TR Axis I Disorders-Patient ,SCID-I/P)进行诊断,在地震灾后40天对按照多级整群抽样方法抽取转移到重庆市11所医院的386名伤员进行调查,回收有效问卷354份,分析影响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 Trau 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354名转移伤员中共检出PTSD患者82例,检出率为23.2%,其中男性27例(17.5%),女性55例(27.5%).女性的检出率明显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女性(OR=2.364,95%CI:1.159~4.823),地震中被掩埋(OR=2.171,95%CI:1.088~4.333),目睹有人在地震中受伤(OR=0.338,95%CI:0.150~0.761).结论:经历地震灾后被转移到重庆的伤员中有近1/4的灾民存在PTSD症状.其中女性、被掩埋等暴露因素是PTSD发生的危险因素.
作者:高新学;况利;艾明;李大奇;陈建梅;黎雪梅;刘婉婷;楼丹丹;赵正中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低视力患者的心理、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方法:本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采取方便抽样抽取河南省人民医院眼科中心住院治疗的低视力患者102名,并以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配对选取对照组99名,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应付方式问卷(CSQ)进行施测.结果:(1)低视力患者的SCL-90总分以及各因子分均高于对照组[如人际关系因子(1.78±0.53)vs. (1.40±0.31),P<0.01];(2)低视力患者主观支持分、社会支持总分均低于对照组[(22.30±4.63)vs. (23.76±5.51), (38.24±7.35)vs. (41.36±6.65),P<0.01];(3)低视力患者解决问题因子分低于对照组[(0.60±0.29)vs.(0.79±0.18),P<0.01],而自责因子分高于对照组[(0.38±0.32)vs.(0.21±0.25), P<0.01];(4)低视力患者SCL-90总分及大多数因子与其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呈低到中度相关(r=0.22~0.40,P<0.05,0.01).结论:低视力患者心理健康状态普遍较差,其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呈低到中度相关.
作者:高玲玲;高琴琴;杨瑞;吕彩玲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了解护士的工作压力、A型行为类型和主观幸福感的特点及三者间的关系.方法:以中国护士工作压力量表、Campbell幸福感量表和A型行为类型问卷对杭州市三级甲等医院、社区医院和民营医院(每种类型各取2家医院)的279名在职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民营医院护士工作压力得分和主观幸福感得分[(89.8±22.8),(6.5±1.6)]均低于三甲医院[(97.0±17.4),(8.6±1.3)]和社区医院[(100.8±16.6),(8.3±1.8),均P<0.01];极端中间型的护士主观幸福感总分高(9.4±2.1),B型护士得分低(6.7±1.5),A型护士的压力总分高(108.4±23.4);时间匆忙感、争强好胜及敌意、A型行为总分与主观幸福感正相关(r=0.36,0.34,0.42;P<0.05),工作压力总分与主观幸福感负相关(r=-0.22),进一步回归分析显示工作压力和A型行为类型总分均进入主观幸福感的回归方程,它们共同解释主观幸福感总分的28%,总体情感指数的14.5%和生活满意度的24.2%.结论:民营医院护士的工作压力和主观幸福感低于三甲医院和社区医院,A型行为类型护士工作压力高,极端中间型的护士主观幸福感总分高,B型护士得分低;工作压力和A型行为类型总分对主观幸福感有影响,但不是主要影响因素.
作者:李玲;沈勤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探索北京市福利院护士离职意愿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Maslach职业倦怠问卷、知觉心理压力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北京市市属6所社会福利院全体护士320人进行调查,回收问卷311份.结果:(1)有离职意愿者73人(23.5%),其中有具体离职计划者18人(5.8%);有离职意愿者中高等学历61人,中等学历12人,高等学历护士中有离职意愿者所占比例高于中等学历护士(χ2=6.534,P=0.011);从业6~10年的护士中37.8%有离职意愿,所占比例高(χ2=10.365,P=0.035).(2)有离职意愿者情绪耗竭、去人格化、紧张感得分高于无离职意愿者[(28.14±9.69)vs.(20.61±8.69),(7.20±4.44)vs.(5.59±4.49),(21.66±3.87)vs.(19.69±3.55);均P<0.01],而社会支持低于无离职意愿者[(34.44±7.16)vs.(37.83±7.37),P<0.01];(3)针对离职意愿的logistic回归显示,情绪耗竭和学历对离职意愿有显著影响(β=0.061,1.118;P=0.001,0.029)以情绪耗竭为自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显示,婚姻状态、紧张感和失控感对情绪耗竭有显著影响(β=0.137,0.526,0.163;均P<0.01).结论:高等学历护士、情绪耗竭水平高的护士有离职意愿的可能性更高,而婚姻状态、感知到的紧张感和失控感可能通过影响情绪耗竭水平而间接影响护士的离职意愿.
作者:苏英;彭嘉琳;郑日昌 刊期: 2009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