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大学生网络成瘾与心理特征、人格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在宁波某综合大学,采用多级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在校大学生1014名,进行Young网络成瘾问卷、症状自评量表、艾森克人格量表测试.结果: 1014名被试者中网络成瘾发生率为11.7% ,男性(标准回归系数β=-5.742)、理工科专业(β=-5.742)大学生发生率较高.网络成瘾倾向与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精神病性、精神质,情绪性呈正相关(β=0.150、0.146、0.152、0.075、0.125、0.094、0.116),与内外向、掩饰性呈负相关(β=-0.121、-0.059).结论: 网络成瘾大学生有比较显著的人格特征改变和不健康的心理症状.
作者:张莉娜;沈其君;杨永进;张涛;崔军;李辉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失地农民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该人群的心理健康干预和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徐州金山桥社区、茶棚社区两地失地农民1200人,收回有效问卷1041份.用自编一般情况问卷与症状自评量表进行调查. 结果: 调查的失地农民中,624人(59.9%)没有职业.无职业失地农民心理异常率(49.5%)高于有职业失地农民心理异常率(35.6%),失地农民中受教育程度为小学及以下、初中、高中技校及以上的心理异常率分别为53.1%、41.3%、32.5%.无职业失地农民SCL-90总均分、总得分及躯体化、焦虑、忧郁、恐怖因子分均高于有职业失地农民[如,总均分(1.39±0.34)vs.(1.32±0.33),P<0.05].收入高低、融入社会困难、与社会其他成员联系少、缺乏社会保障是影响失地农民心理健康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 有无职业对失地农民的心理健康存在明显影响,应开展并加强对失地农民的心理健康的干预活动,提高他们适应社会环境变化的职业技能,维护其身心健康.
作者:张训保;卓朗;黄水平;徐莉春;吴秀娟;赵华硕;黄薇;刘沛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高中生在认知性情绪调节策略的使用以及其对抑郁症状预测作用的性别差异.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在湖南2所普通中学高中部的一年级和二年级各随机抽取5个班级,获得有效样本505人,其中女生262人,男生243人,完成认知性情绪调节问卷和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结果: 女生认知性情绪调节问卷的自我责难、沉思、灾难化分量表分均高于男生[(12.1±2.2)vs.(11.4±3.1),(12.2±3.3)vs.(11.3±3.6),(8.4±3.0)vs.(7.7±3.0); P=0.002,0.004,0.012],而积极重新关注、理性分析分量表分均低于男生[(11.2±3.0)vs.(12.0±3.4),(13.7±2.5)vs.(14.4±2.7);P=0.005,0.003].多元回归分析的结果提示,在女性样本中,9个认知性情绪调节策略总的解释方差值为39%(R2=0.39),高水平的自我责难、沉思、灾难化可以显著增加抑郁发生的可能性.而在男性样本中,9个认知性情绪调节策略总的解释方差值为27%(R2=0.27),高水平的自我责难、沉思、灾难化以及低水平的积极重新关注和理性分析可以显著增加抑郁发生的可能性.与女生相比,男生的积极重新关注(β=-0.15)和理性分析(β=-0.18)均可以显著减少抑郁症状的发生.结论: 高中生认知性情绪调节策略的使用以及其对抑郁症状的预测具有显著的性别差异.
作者:肖晶;黄任之;凌宇;刘忠泉;朱熊兆;姚树桥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编制适用于中国城市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量表.方法: 根据心理健康包括认知效能、情绪体验、自我认识、人际交往和适应能力的理论构想,采用文献回顾、专家评定和个人访谈等方法,在原有研究基础上形成初试卷,通过预试形成65题的正式量表.采用分层取样,在全国抽取5149名城市老年人(55~101岁),对量表的信度和效度进行检验.结果: 5个分量表和总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0.75~0.95.各项目与对应分量表以及各分量表与总量表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21~0.76、0.73~0.92(P<0.01或0.001).随机抽取39人,间隔3~4周进行重测,得到重测信度为0.71~0.93.总量表验证性因素分析支持一阶五因素模型假设(χ2/df=22.895、NFI= 0.951、NNFI=0.950、IFI=0.953、CFI=0.953、RMSEA=0.065).量表总分与主观幸福感、抑郁、健康自评和满意度,经济、婚姻和子女满意度,参与状况相关(r=0.30-0.74,P<0.01),并可区分心理健康和异常的老年群体.结论: 老年心理健康量表(城市版)编制取样范围广、样本量大、年龄跨度宽,量表各项信、效度指标均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可供老年心理健康研究和实践应用.
作者:李娟;吴振云;韩布新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初步了解女大学生约会暴力发生情况.方法: 采用横断面回顾性调查方法,以18岁及以上的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就有关约会中暴力发生情况在辽宁某大学对255名女生进行不记名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 在被调查的255名女生中,有82.4%(210/255)报告有过约会.在有约会的210名女生中,在调查前的12个月里,有43.3%曾对恋人/约会的异性朋友施加过或躯体暴力(16.2%)或/和精神暴力(39.5%),有32.4%曾被恋人/约会异性朋友或躯体暴力攻击(9.5%)或/和精神暴力攻击(30.5%)或/和性暴力伤害(1.0%).结论: 女大学生中约会暴力问题并非少见.亟须对青少年约会暴力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提高公众和专业人员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开展以学校和社区为基础的预防教育与健康服务.
作者:陈晶琦;陈大光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编制测量精神病患者遭受歧视水平的病耻感评估量表.方法: 在文献复习、重点人群访谈、专家评阅和预调查的基础上,采用Likert 4点格式编制病耻感评估量表.方便抽取460例精神病住院、门诊和康复患者,对其结果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和信度分析.结果: 量表由32个条目组成.经因子分析,共提炼出社交、能力和治疗3个因子,各占总方差变异的41%、17%和9%.项目负荷值在0.48~0.78之间.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0,3个因子内部的α系数在0.68~0.85之间.3因子的分半信度系数0.68~0.89.因子之间相关系数0.63~0.75.结论: 病耻感量表的信度在可接受范围内,结构较合理.该量表将有助于理解精神病患者的歧视体验.
作者:曾庆枝;何燕玲;田泓;缪菊明;俞韦樑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考察卡尔加里精神分裂症抑郁量表(中文版)(Calgary Depression Scale for Schizophrenia,CDSS-C)的信度及效度. 方法: 采用张鸿燕翻译的卡尔加里精神分裂症抑郁量表对100名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测试,并同时测定汉密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 ,HAMD-24)、阳性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 ,PANSS)、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 ,TESS). 结果: ①CDSS-C全量表的 Cronbach α系数为0.798~0.810,Spearman-Brown分半信度分别为0.694~0.727,重测信度为0.638~0.831;②CDSS-C的9个条目被确定为2个因子:抑郁体验因子和自我评价因子;③CDSS-C量表总分与HAMD-24和PANSS-G6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6、0.70;④CDSS-C判断抑郁的划界分为≥6分. 结论: 卡尔加里精神分裂症抑郁量表(中文版)具有良好的信度及效度,可以有效地识别精神分裂症的抑郁症状.
作者:周平;刘联琦;张斌;贾福军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孤独症儿童母亲的亲职压力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亲职压力指标简表(包括亲职愁苦、亲子互动失调及困难儿童3个子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和孤独症治疗评估量表对105名孤独症儿童母亲进行调查,同时对100名正常儿童母亲施测亲职压力指标简表.结果: 孤独症儿童母亲的亲职压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正常儿童母亲[如,总分(108.59±16.09)vs.(84.91±17.41),P<0.001];单因素分析显示:家庭人均月收入<2000元组母亲的亲职压力总分高于人均收入2000元以上组母亲[如,总分(118.30±12.12)vs.(107.86±13.86),(103.45±16.98),(100.95±14.60);P<0.001];训练时间1年以上的孤独症儿童母亲在困难儿童维度上得分低于训练时间1年以内的母亲[(32.13±6.96) vs.(39.23±6.16),(41.33±6.92);P<0.001];孤独症儿童母亲的亲职压力总分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r=-0.39,P<0.01),与儿童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45,P<0.01);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儿童疾病严重程度、社会支持和家庭人均月收入进入了亲职压力的回归方程,解释了总变异的42.9%.结论: 孤独症儿童母亲普遍存在较高水平的亲职压力,其亲职压力受多种因素影响.
作者:秦秀群;唐春;朱顺叶;梁亚勇;邹小兵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唐山地区精神科住院患者年出院人次及诊断构成比的变化趋势,为该地区及国内类似地区精神卫生政策发展提供依据.方法: 分析唐山地区全部精神病专科医院1986、1996、2001和2006年出院患者的基本信息和诊断类别及其变化情况.结果: 唐山地区1986、1996、2001和2006各年度出院的精神科住院患者分别为832、1705、2279和3154人次,区间增长近4倍,估计每5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39.出院患者的诊断分布在4个年度间存在不同.精神分裂症的出院诊断构成比有下降趋势,而物质滥用或依赖、癔症和应激相关障碍的比例增加.结论: 唐山地区精神障碍患者住院服务利用在20年间呈快速上升趋势;与县级精神病院相比,市级精神病院提供的住院服务增长显著;物质滥用和老年精神障碍住院治疗需求呈快速上升趋势,但精神分裂症、情感障碍和神经症仍然是精神科住院服务的重点.
作者:徐广明;肖水源;费立鹏;谷岩;张本;李建明;刘振鹏;刘涛;XU Guang-Ming;XIAO Shui-Yuan;PHILLIPS Michael R;GU Yan;ZHANG Ben;LI Jian-Ming;LIU Zhen-Peng;LIU Tao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调查精神障碍患者重复违法的情况,探讨精神障碍患者重复违法的原因.方法: 采用回顾性资料分析方法,应用自编调查问卷对北京市某医院2005~2006年的201份精神障碍鉴定病历进行回顾性调查.其中,第1次违法者为对照组,研究组为2次及以上违法者(简称为重复违法者).结果: 24.9%的精神障碍患者出现重复违法行为,其中,20.0%诊断为人格障碍(χ2 =0.60,P<0.05).重复违法相关因素方面,研究组28.0%无人监护,高于对照组的10.6%(χ2 =8.96,P<0.01).研究组有10.0%无钱看病,高于对照组的1.90%(χ2 =4.39,P<0.05).对照组用药的人数多于研究组,而从未用药的人数少于研究组(Z=3.49,P<0.01).结论: 精神障碍患者重复违法比例高,可能与缺乏监管、经济原因而没有得到及时治疗等因素有关.建议政府出台相应的措施,加强监管,加强精神卫生知识的宣传,预防精神障碍患者再次违法.
作者:林祥吉;唐宏宇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农村社区重性抑郁发作患者中自杀意念与自杀未遂的阳性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多级随机抽样方法调查浏阳市≥15岁农村常居居民7347人,以定式临床检查(Structured Clinical Interview-I/P,SCID-I/P)为诊断工具进行了抑郁症的筛查及诊断,共发现并确诊重性抑郁发作患者234人,均符合美国精神障碍分类诊断标准(DSM-IV),调查其社会人口学资料及相关危险因素情况.结果: 自杀意念与自杀未遂总阳性率达37.2%,女性高于男性(40.5% vs.31.4%,χ2=10.375,P=0.035).再婚、离异和丧偶者阳性率高于未婚或初婚者(50.0% vs.34.0%,Z=2.577,P=0.010).抑郁症的其他症状表现也与自杀意念和自杀未遂有关.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婚姻状况为再婚、离异或丧偶(OR=1.803,95%CI:1.220~2.532)和无价值感或自罪感症状阳性者(OR=2.056,95%CI:1.139~3.711)自杀意念和自杀未遂发生率较高,兴趣或愉快感缺失症状阳性与自杀意念和自杀未遂呈负相关(OR=0.397,95%CI:0.185~0.851).结论: 重性抑郁发作患者的自杀意念与自杀未遂阳性率较高,性别和婚姻状况对自杀意念与自杀未遂有影响,抑郁症的其他症状表现如无价值感或自罪感和自杀意念和兴趣或愉快感缺失也与自杀未遂有密切关系.
作者:桂立辉;肖水源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综合医院住院患者精神科会诊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取2006年6月-2007年6月某精神病院联络会诊科的所有综合医院住院患者共541例,对人口学资料、会诊科室、会诊原因、精神科诊断进行分析.结果: 精神科会诊次数多的综合医院精神科年会诊率为1.0%.有精神障碍病史的患者占会诊总数的22.6%.精神病发作、抑郁和焦虑是请求会诊的主要原因(分别占31.8%、13.1%、10.9%).会诊后精神科的主要诊断为认知障碍(32.2%)、抑郁障碍(17.7%)、焦虑障碍(13.1%)、精神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病性障碍(9.8%).精神科医师的主要处理建议为应用抗精神病药物(72.8%),护理和行为建议(39.2%),建议随访(38.1%),预防自杀(10.2%).结论: 有必要加强精神科联络服务,提高非精神科医生对精神障碍的识别和处理能力.
作者:姜荣环;周沫;党卫民;刘朝忠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早期乳腺癌患者术后家庭类型现状和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为家庭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中文版(Family Adaptability and Cohesion Scale,Second Edition,Chinese Version,FACESⅡ-CV)和乳腺癌生活质量专用量表(EORTC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Breast Cancer 53,EORTC QLQ-BR53),对196例早期乳腺癌患者术后家庭类型构成、家庭类型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及影响生活质量的因素进行调查.结果: 本组乳腺癌患者术后家庭类型,与既往研究中122个正常家庭类型相比,极端型和中间型较多(29.6% vs.16.4%,39.8% vs.29.5%),平衡型较少(30.6% vs.54.1%)(χ2= 18.028,P<0.001);极端型家庭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得分高于中间型和平衡型[(70.0±19.6)vs.(61.0±19.8),(57.4±18.0);P<0.01],而疲乏、系统疗法副作用得分低于中间型和平衡型 [疲乏:(23.2±20.5)vs.(29.3±15.2),(32.8±18.2);P<0.01.系统疗法副作用:(20.7±17.1)vs.(27.1±14.7),(28.9±16.0);P<0.05],恶心呕吐得分低于平衡型[(5.5±13.7)vs.(11.7±19.0);P<0.05].回归分析显示家庭类型是影响乳腺癌患者整体生活质量及系统疗法副作用的主要因素(β=0.252,β=-0.183).结论: 早期乳腺癌患者术后家庭类型现状为极端型和中间型增多,平衡型减少.家庭类型是影响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极端型家庭患者生活质量好于平衡型和中间型.临床中应加强对乳腺癌患者家庭干预,有意识引导其他家庭类型向极端型转化.
作者:王凤玲;郑修霞;梁万宁;李伟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北京市综合医院神经科门诊就诊者中抑郁/焦虑障碍的患病情况和门诊诊治现状.方法: 采用现况调查的方法调查3所综合医院神经科门诊就诊者529名.所有纳入者进行医院焦虑抑郁量表筛查,对≥8分者用<简明国际神经精神访谈>作出诊断.结果: 矫正后抑郁障碍检出率20.2%,焦虑障碍9.1%,至少符合抑郁或焦虑障碍一项者21.5%.门诊医生对符合抑郁或焦虑患者中的19.8%进行转诊,15.1%给予精神科药物.患者的就诊意愿依次为:药物治疗、心理咨询和精神科就诊.结论: 北京市综合医院神经内科门诊患者中具有较高的抑郁/焦虑障碍发生率,门诊医生的诊断和治疗率不高,值得相关部门关注.
作者:史丽丽;赵晓晖;姜荣环;马弘;白文佩;刘梅颜;魏镜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比较新手型、熟手型、专家型护士职业承诺和职业倦怠的特点.方法: 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抽取646名护士,将其分为专家型(护龄15年以上、职称副主任护师及以上者,共42人)、新手型(护龄0~4年,职称为护士及未定级者,共235人)和熟手型(处于专家型与新手型之间者,共369人),用职业承诺问卷和职业倦怠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专家型护士职业承诺总分和感情承诺、规范承诺分均高于新手型、熟手型护士[总分:(78.3±12.9)vs.( 74.7±12.9)、(72.0±13.0),P<0.01],而职业倦怠总分及各因子分均低于新手型、熟手型护士[总分:(43.9±11.2)vs.(47.1±11.9)、(49.1±13.3),P<0.01].结论: 专家型护士的职业承诺和职业倦怠优于新手型护士,新手型护士的职业承诺和职业倦怠优于熟手型护士.
作者:吴兰花;何金彩;戴王磊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静息态下抑郁症患者脑局部一致性(regional homogeneity,ReHo)与抑郁症状群的关联.方法: 17名首发重性抑郁症患者与17名性别、年龄、教育程度相匹配的健康者参与了静息态功能磁共振(fMRI)的扫描.将患者的脑ReHo值与其抑郁症状群进行相关分析,设P<0.005,k值≥10为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抑郁症患者以下症状群与脑区的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焦虑与右前额中部、左脑岛ReHo值呈负相关(r=-0.85,-0.55;均P<0.001);认知障碍与左前额中部、右脑岛ReHo值负相关(r=-0.83,-0.67;P<0.01),而与右海马旁回ReHo值正相关(r=0.90;P<0.01);迟缓与左前额中部、右额下回、右尾状核ReHo值负相关(r=-0.66,-0.67,-0.55;均P<0.001),而与右前扣带回腹侧ReHo值呈正相关(r=0.80,P<0.001);睡眠障碍与左楔前叶、右脑岛ReHo值负相关(r=-0.72,-0.66;P<0.01);绝望感与左后扣带回ReHo值负相关(r=-0.84,P<0.001).结论: 本研究提示抑郁症患者的焦虑、认知障碍、迟缓、睡眠障碍及绝望感症状可能是部分特定的脑神经异常活动的表现.
作者:姚志剑;王丽;卢青;刘海燕;滕皋军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利用情绪Stroop任务测量海洛因依赖者是否存在对吸毒相关图片线索的注意偏向.方法: 利用NeuroSCAN工作站STIM2编程,记录并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3类图片(包括中性、高唤起性、海洛因相关性)边框颜色的反应时及正确率.结果: 海洛因相关图片反应时研究组长于对照组[(819.8±110.2)ms vs.(634.6±87.8)ms,P<0.01],高唤起性图片的反应时对照组长于研究组[(734.7±100.1)ms vs.(642.3±78.1)ms,P=0.01].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发现存在刺激类别的主效应(F=31.63,P<0.01)以及组别和刺激类别的交互效应(F=11.31,P<0.01).海洛因相关图片的反应时与吸毒时间呈正相关(r=0.41,P<0.05).结论: 海洛因依赖者存在对吸毒相关图片线索的注意偏向.
作者:刘光雄;杨征;刘旭峰;邵永聪;顾克胜;王富贵;毕国华;苗丹民 刊期: 2009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