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研究媒体对女大学生身体意象的影响,以及社会比较在其中的作用.方法:受试来自于两所大学.实验一的受试为高、低社会比较特质的女生各63人.其中,高社会比较特质的受试有31人在模特意象组,30人在产品意象组.低社会比较特质的受试有30人在模特意象组,32人在产品意象组.实验二的受试为高社会比较特质的女生61人,其中采用相似性社会比较的受试30人,采用差异性社会比较的受试31人.用身体意象状态量表、身体外貌比较问卷和顾客反应问卷进行测量.结果:方差分析显示,在模特意象水平下,高社会比较组的身体意象状态量表得分高于低社会比较组[(5.54±1.05)vs.(4.73±0.92),P<0.001].回归分析进一步证明,社会比较在媒体对女性身体意象的影响中起调节作用(ΔR~2= 0.035,P<0.01).不同的社会比较方式对女大学生身体意象的影响不同(F=4.41,P<0.05),差异性社会比较组的身体意象状态量表得分高于相似性社会比较组[(5.55±0.82)vs.(4.56±0.86)].结论:本研究提示可利用社会比较来预防女大学生的消极身体意象.
作者:羊晓莹;陈红;高笑;陈瑞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检验大学生人际关系压力应对方式量表中文版(Interpersonal Stress-Coping Inventory,ISI)的信效度.方法:整群选取安徽某2所大学学生421名进行测试,被试对ISI和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implified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a,SCSQ)进行填写,以检验ISI量表的信度和效度,随机抽取52名大学生2周后用ISI重测,以检验重测信度.结果:ISI中文版Cronbach α系数为0.79,重测信度为0.87,与SCSQ的相关为0.69. 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得到积极应对、消极应对、淡化应对3个分量表,因素负荷量为0.41~0.68,解释方差分别为14.82、14.10、7.06.结论:大学生人际关系压力应对方式量表中文版符合心理测量学的要求,可作为我国大学生人际关系压力应对方式的测量工具.
作者:李明;庞书勤;邵炜 刊期: 2010年第01期
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我国人口的流动性开始增加,据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显示,我国流动人口已达1.47亿,且规模还在逐年增加.本文的流动人口是指离开自己的户口所在地,到其他地方寻找工作和生活的人,不包括因公出差、旅游观光、探亲访友、治病疗养的人.
作者:邱培媛;杨洋;吴芳;曹欣;赵首年;马骁 刊期: 2010年第01期
Q方法论首先由斯皮尔曼的学生Stephenson于1935年提出~([1]),并在1953的著作中进行了详细阐述~([2]).但因Q方法与传统的因素分析概念相背离,遭到同时代科学家的严厉批判,所以Q方法曾一度遭到废弃.直至近20年,Q方法才冲破种种阻力,恢复了其在人类科学研究史上的地位.
作者:冯成志;贾凤芹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采用以社区为基础的研究方法评价世界卫生组织复合性国际诊断交谈表(CIDI-3.0)中文版信度和效度.方法:以大连市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的社区中202名居民为研究对象,其中经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Ⅳ)确诊为心境障碍、焦虑障碍、精神分裂症和精神病性障碍共102人为患者组,其余100人为对照组,进行CIDI-3.0访谈以评价效标效度.同时进行CIDI-3.0的调查员一致性及重测信度检查.结果:(1)问卷筛查部分的灵敏度为60.4%~93.1%,特异度为33.6%~92.7%,阳性预测值为60.1%~95.1%,阴性预测值为68.1%~93.7%;(2)问卷各病种诊断部分的特异度为97.1%~98.9%,灵敏度为33.3%~70.3%,阳性预测值为66.7%~95.7%,阴性预测值为87.7%~95.4%;(3)调查员对各类精神障碍阳性诊断一致性的Kappa为值0.78;(4)重测信度kappa值从0.737~1.0.结论:复合性国际诊断交谈表3.0中文版有较好的效标效度和满意的重测信度,筛查部分具有高灵敏度,诊断部分具有高特异度,可以作为精神障碍流行病学研究的筛查和诊断工具.
作者:黄悦勤;谢守付;卢瑾;许俊亭;党卫民;李奕;刘肇瑞;迟锐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比较孤独症与其他精神障碍儿童围生期危险因素之间的差异.方法:应用自制围生期危险因素调查表对197例孤独症儿童和93例其他精神障碍儿童进行回顾性调查.应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分析两组儿童之间围生期危险因素的差异.结果:孤独症组围生期危险因素发生率高于其他精神障碍组(68%vs.51%,P=0.003),其母孕期感冒史及早产史发生率均高于其他精神障碍组(14.2%vs.6.5%,10.7%vs.3.2%;P=0.038,0.022);两组儿童在喂养方式上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孤独症组母乳喂养、混合喂养、人工喂养的比例分别为67.7%、15.0%、17.3%,其他精神障碍组3种喂养方式的比例分别为48.3%、22.4%、29.3%; P=0.038).结论:母孕期感冒、早产和喂养方式与孤独症发病可能有某种联系.
作者:郝晓楠;张岱;贾美香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检验江光荣(2005)提出的咨询过程深度的三维模型.方法:在本项心理咨询的过程-效果研究中,选取28个咨询会谈,依据模型对录像资料编码,考察编码结果与咨询师和当事人对会谈深度评价之间的关系.结果:咨询师和当事人对会谈深度有着不同的评价,当事人对会谈深度的评价明显高于咨询师[(4.95±1.12)vs.(4.23±0.94),P<0.05];咨询过程深度的三维模型和咨询师对会谈深度的评价相关(路径系数为0.55,P<0.01),但与当事人对会谈深度的评价无统计学意义相关;在深浅不同的会谈中三维模型各维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有不同特点,可以通过会谈曲线来了解咨询过程.结论:咨询过程深度的三维模型得到一定程度的支持.
作者:朱旭;江光荣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了解来访者对心理咨询/治疗师伦理行为的评价状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以自编心理咨询和治疗伦理问题调查问卷(来访者版)为评价工具,在全国范围内选取12个城市的1100名来访者进行调查,回收有效问卷807份.结果:84.5%的来访者对正在进行的治疗有信心,89.2%的来访者认为自己的心理咨询/治疗师能够胜任工作.15.9%的来访者评价,心理咨询/治疗师有时会表现出不耐烦的情绪或向来访者倾诉自己的压力.59.1%的来访者了解心理咨询或治疗的性质、作用和局限性,53.4%的来访者知道心理咨询/治疗师的专业背景.91.3%的来访者认为自己的隐私和治疗内容能够得到保密.来访者与心理咨询/治疗师发生亲密关系的占7%,发生性关系的占1.5%,在生活中是朋友关系的占18.3%.79%的来访者所接受的心理咨询或治疗能够按时开始和结束.结论:从来访者评价的角度,绝大多数的心理咨询/治疗师在工作胜任能力、保密、遵守时间设置方面做得较好,但在知情同意、双重关系方面存在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并改进.
作者:赵静波;季建林;程文红;付深省;杨海波;孙丽华;周晓琴;张岚 刊期: 2010年第01期
边缘型人格障碍(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BPD)在精神疾病诊断中是一个新的疾病类型,这种障碍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注意.它在发达国家的认识过程也是近一二十年的事情,在中国更是近几年的事情.BPD是一组严重、慢性、不稳定的精神疾病,近有研究表明11%的精神科门诊病人和19%的精神科住院病人可以被诊断为边缘型人格障碍~([1]).
作者:张红;缪绍疆;童俊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儿童在抑制性眼动任务中的反应特征. 方法:采用注视、主动眼动及反向眼动任务对21例ADHD儿童和21例正常对照儿童进行评估. 结果:(1)注视任务中,ADHD组侵入性眼跳数目高于对照组[无分心条件:(12.67±12.28) vs.(6.38±6.95),P=0.040;分心条件:(16.91±10.00) vs.(11.29±5.99),P=0.030];(2)主动眼动任务中,两组儿童眼跳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反向眼动任务中,ADHD组眼跳方向错误率高于对照组[间隔条件:(68.14±17.85) % vs.(54.10±20.22) %,P=0.020;重叠条件:(62.49±17.54) % vs.(49.27±17.21) %, P=0.020]. 结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眼动抑制能力存在缺陷,推测可能是由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具有异常的额叶-纹状体结构和/或功能所致.
作者:陈强;静进;杨文翰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了解学龄儿童抽动障碍(tic disorders,TD)致病的危险因素,探索早期干预方法.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从大兴区41597名小学生和20239名初中生中抽取4020名学生进行TD的横断面调查.采用自编抽动障碍初筛问卷和一般情况调查表收集学生临床资料,对筛查阳性者及老师或同学报告有类似症状者进行面谈和临床评估,采用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中TD标准进行诊断和分类,终查出TD患儿(病例组)86例.抽取与病例组年龄、性别和年级相匹配的TD阴性者86例为对照组.通过电话访谈来确定家族中的TD可疑病例,然后对可疑病例进行面访以排除或确诊TD.采用自编定式病历表调查与抽动症发病相关的因素.结果:抽动症家族史(7.0%)、剖腹产史(如86例TD患者中,剖腹产出生者31例,占36.0%)、碳酸饮料(10.5%)、肥胖(14.0%)和病前心理应激是TD发病的危险因素(均P<0.05).多因素方差分析显示,抽动症家族史、分娩方式、居住环境、碳酸饮料、亲子关系紧张、兴趣爱好少、学习成绩差、自理能力差均与TD有关(P均<0.05).结论:儿童抽动障碍起病可能是由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早期干预是重要的.
作者:刘永翼;郑毅;韩书文;崔永华;杨喆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评价婴幼儿社会认知发展筛查量表(中文版)筛查孤独症幼儿的诊断价值,制订合适的界值.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2006年10月到2007年5月,方便选取在广州市和佛山市3家医院进行儿童保健(N=564)或6家幼儿园上学(N=331)的正常婴幼儿为对象,收回有效问卷843份,用婴幼儿社会认知发展筛查量表中文版询问儿童养育者并现场观察儿童表现,制订9个年龄段婴幼儿全量表分数的95%参考值范围.2007年2~6月在中山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选取来就诊的170例孤独症幼儿和进行儿童保健的391例正常幼儿进行调查,绘制3个年龄段(2.0岁~、2.5岁~和3.0岁~)婴幼儿的ROC曲线,以评价量表的诊断价值.结果:(1) 843名正常婴幼儿量表得分随年龄增加而增加(F=643.83,P<0.001).9个年龄段婴幼儿全量表分数95%参考值范围分别为:10分~、19分~、25分~、28分~、29分~、32分~、52分~、54分~和62分~.(2) 3个年龄段婴幼儿全量表分数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69、0.988和0.994(均P<0.01);筛查能力高时的全量表分数界值分别为52.5分、54.5分和63.5分.结论:婴幼儿社会认知发展筛查量表(中文版)筛查孤独症幼儿的能力较强,全量表分数的95%参考值范围确定的界值与ROC曲线确定的界值接近,可用全量表分数的95%参考值范围筛查孤独症幼儿.
作者:钟鑫琪;静进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根据Tourette综合征(Tourette syndrome,TS)发生的自身免疫机制建立TS大鼠实验动物模型.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符合DSM-IV诊断标准的TS患者血清中的抗神经抗体滴度;通过微量渗透泵将含有高浓度(0.29±0.06 U/L)抗神经抗体的TS患者血清,以0.5 μL/h的速度缓慢注入大鼠纹状体内.在微量灌注结束后1、7、14、21天观察大鼠刻板动作行为,包括啮咬(用牙齿咬笼子,嚼木屑,无目的咀嚼)、将前爪举到嘴边或面部、舔(不包括理毛)、理毛行为、摇头、摇动爪子、用后腿站立及阶段性的发声,将所观察到的各项动作行为计数及其总和作为评估刻板运动的指标.结果:选取抗神经抗体浓度高的8例TS患者血清和浓度低的8例对照血清用于造模实验[(0.29±0.06 )U/L vs.( 0.10±0.04) U/L,P<0.001].向大鼠纹状体内微量灌注TS病人血清后,大鼠的刻板行为增加[(37.2±7.1 )vs.(106.3±11.7),P<0.001];灌注TS儿童血清的大鼠的刻板行为比灌注正常儿童血清的刻板行为增加[(106.3±11.7 )vs.(31.2±6.2),P<0.001].结论:向大鼠纹状体内微量灌注含有高浓度抗神经抗体的TS病人血清,可以使大鼠的刻板行为增加.
作者:刘秀梅;王玉玮;初清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了解与视觉性刺激相关的脑功能定位.方法:用张贴广告的形式征集到13例正常女性,通过功能核磁共振比较其观看普通影片和含有性内容图片时的大脑兴奋差异,确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脑区.结果:与中性图片相比,涉性图片激发了广泛的大脑区域,包括侧枕叶皮质、中央后回、顶上小叶、枕叶梭状回、海马等.大部分脑区的兴奋都是左右半球对称的,只有额下回岛盖部(Z=3.64,P<0.0001)和三角部(Z=3.42,P=0.003)为右脑优势.讨论:本文通过功能核磁共振方法发现,当女性受试在被呈示以与性相关的图片时,大脑右半球额下回岛盖部和三角部有显著的不对称兴奋.该脑区可能对性心理调控有重要意义.
作者:朱洵;王霄英;高嵩;胡佩诚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了解汶川大地震灾区中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的发生率.方法:采用方便取样.以汶川地震灾区3所中学1960名中学生为研究对象,用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症状清单平民版(PTSD Checklist-Civilian version,PCL-C)(分B、C、D三组症状群),进行自填式调查.结果:(1)PTSD症状群筛查总阳性率为78.3%,B组阳性率高(68.9%).(2)女性、高年级、少数民族、来自农村、地震中受伤、家庭财产受损学生PTSD症状总体阳性率及三组症状群阳性率均分别高于男性、低年级、汉族、来自城镇、地震中未受伤、家庭财产未受损失学生[如,PTSD总体阳性率:女82.2% ,男73.9%,P<0.05].(3)女生和农村学生重度PTSD症状发生率高于男生和城镇学生(27.9%vs.19.9%,26.7% vs.21.4%,均P<0.05).结论: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是地震重灾区中学生主要心理问题,不同特征的中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表现及严重程度不同,应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作者:向莹君;熊国玉;董毅强;马道川;刘之月;刘潇霞;曾子倩;张驯;曹奕;袁萍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索以人际互动为主的团体辅导对电脑游戏成瘾大学生的干预效果.方法:按线索取样,对某大学17名游戏成瘾倾向严重的大学生进行团体干预,并与另外一所大学10名基线水平一致的个体进行对照,在实施团体辅导前后采用电脑游戏成瘾量表及多种情绪与认知问卷进行测量.结果:两组后测分数的协方差检验显示,在为期三周的人际团体辅导后,干预组电脑游戏成瘾量表得分低于对照组[(92.6±16.7)vs.(105.9±13.0)],也低于前测(98.9±16.4)(均P<0.01).团体辅导后,干预组抑郁、焦虑、人际自我负性认知得分均低于对照组[(6.4±7.9)vs.(13.5±5.6),(39.7±6.4)vs.(49.9±10.3),(15.1±4.3)vs.(19.9±3.0);均P<0.01],而自尊量表得分高于对照组[(29.3±2.9)vs.(24.6±4.8),P<0.01].结论:以人际互动为主的团体辅导对游戏成瘾大学生具有积极的干预效果.
作者:黄峥;钱铭怡;朱松;沈东郁;张智丰 刊期: 2010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