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心理卫生协会
  • 国际刊号:1000-6729
  • 国内刊号:11-1873/R
  • 影响因子:2.08
  • 创刊:1987
  • 周期: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34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CSSCI 南大核心期刊(含扩展版),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报告(2014年)心理学类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核心库)》(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 基础医学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0年5期文献
  • 精神疾病病耻感量表中文版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应用的信效度

    目的:考察精神疾病病耻感量表中文版(Stigma Scale for Mental Illness,SSMI-C)的信度和效度.方法:方便选取339名门诊和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用其中172名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其余167名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间隔2周后,随机抽取其中101名患者进行重测,评定重测信度.以自编精神疾病患者病耻感面谈提纲(Stigma Interview for Mental Illness,SIMI)及罗森伯格自尊量表(Rosenberg Self-Esteem Scale,SES)为效标关联效度.结果:(1)探索性因素分析中设定3个因子,解释变异量的39.3%,除第6条目外,将个别项目根据结果调整后,各条目的因子载荷均在0.415~0.791之间.验证性分析指标GFI=0.89、NNFI=0.92、CFI=0.94、χ2/df =1.81、REMEA =0.07.SSMI-C与SIMI及罗森伯格自尊量表得分相关(r=0.78,-0.40,均P<0.01).(2)SSMI-C的Cronbach α系数为0.82(P<0.01),重测相关系数为0.75(P<0.01).总分与各因子的相关系数在0.48~0.83之间,各因子间的相关系数在0.12~0.34之间.结论:精神疾病病耻感量表中文版的信度和效标关联效度均较理想,结构效度在分析调整后也较理想,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可以用于国内精神分裂症患者病耻感的研究.

    作者:耿峰;董毅;Michael King;刘寰忠;郜见亮;谢军;程赓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临床酒精戒断状态评定量表中文版的信效度

    目的:评价酒精戒断状态评定量表(Clinic Institute Alcohol Withdrawal Syndrome Scale,CIWA-Ar)中文译本的信度和效度.方法:选取175例符合ICD-10诊断标准的酒精依赖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CIWA-Ar量表评定,计算组内相关系数(ICC)评价评定者间一致性;计算克朗巴赫α系数评价量表内部一致性;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方法考评量表结构效度;进行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linical Global Impression,CGI)评分,通过CIWA-Ar与CGI量表相关分析来评价量表的效标效度;以临床标准为参考,计算不同CIWA-Ar分值的灵敏度和特异度、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来划定量表界值分.结果:(1)信度. 评定者一致性ICC为0.73,克朗巴赫α系数为0.85.(2)效度.通过验证性因子分析,量表的每个条目都在主因子上有较高的负荷值(0.523~0.964);入院时CIWA-Ar总分与CGI评分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77,P<0.05).随治疗进行,CIWA-Ar总分呈减分趋势,治疗第一周结束时CIWA-Ar与CGI评分呈正相关(r=0.82,P<0.05).(3)以临床评估标准为参考在区分轻度戒断状态时界值为7分时灵敏度特异度好,分别为85.7%和83.8%,AUC为0.93,阳性预测值(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PPV)64.5%,阴性预测值(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NPV)91.1%,区分中度戒断状态时CIWA-Ar 总分≥11分灵敏度特异度高,分别为96.9%和99.6%, AUC为0.98,PPV为97.9%,NPV为98.4%;在区分重度戒断状态时CIWA-Ar总分≥16分灵敏度特异度高,分别为100%和94.9%, AUC为0.99 ,PPV为85.1%,NPV为100%.结论:酒精戒断状态评定量表中文译本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能够体验病情变化和疗效.临床上可使用该量表评定酒精戒断状态严重程度并能作为疗效指标.

    作者:禚传君;黄悦勤;李继涛;柳学华;李冰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精神活性物质使用问题筛查量表中文版的信效度

    目的:初步评估精神活性物质使用问题筛查量表(Alcohol,Smoking,and Substance Use Involvement Screening Test,ASSIST)中文版的信度与效度.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的方法对122名精神疾病与药物依赖者进行ASSIST与DSM-IV轴I诊断用定式临床检查手册病人版(Structured Clinical Interview for DSM-IV Axis I Disorders-Patient Edition,SCID-I/P)访谈,其中73例进行两位评定者独立评估获取评定者间一致性信息,并在一周后由同一评定者对上述73例对象重新评估获取重测信度.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确定ASSIST的预测临界值,并以SCID诊断结果作为效标,评定ASSIST的效度.结果:ASSIST对筛查所涉及的10类精神活性物质评分者一致性较高(ICC内部相关系数均>0.90),重测信度也较高(ICC内部相关系数>0.90,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0.80,Kappa值>0.77).采用ROC工作特征曲线法确定的诊断界值与ASSIST的分界值也具有较高的一致性,除酒精依赖外(Kappa值:0.56),ASSIST筛查结果与SCID物质依赖诊断一致性较高(Kappa值:0.94~1.00).结论: 精神活性物质使用问题筛查量表中文版在我国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用于临床工作中对烟草、酒精及其他精神活性物质使用问题的筛查.

    作者:孙海明;曾庆枝;杜江;陈晗晖;范成路;江海峰;赵敏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神经精神科问卷知情者版中文译本的信效度

    目的:评价神经精神科问卷知情者版(Neuropsychiatric Inventory-Questionnaire,NPI-Q)中文译本的信度与效度.方法:从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记忆中心的病例库中,选取51例符合NINCDS-ADRDA诊断标准的阿尔茨海默病(probable AD)患者,接受简明智能精神状况检查(Mini-mental Status Examination,MMSE)、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阿尔茨海默病评定量表(Alzheimer's disease Assessment Scale-Cognitive portion,ADAS-cog)、神经精神科问卷(Neuropsychiatric Inventory,NPI)评定,并由其知情者进行NPI-Q评分.其中16例在临床干预3个月后进行重测.结果:(1)NPI-Q克朗巴赫系数α=0.851,Guttman分半系数为0.825; NPI-Q总分重测信度为ICC=0.860(P<0.01),NPI-Q苦恼程度总分重测信度ICC=0.480(P>0.05).(2)NPI-Q各条目评分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01~0.97,均与总分呈正相关(r=0.33~0.87,P<0.05).NPI-Q各条目苦恼程度评分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05~0.72,与苦恼程度总分正相关(r=0.47~0.90,P<0.01).NPI-Q严重程度总分与苦恼程度总分相关(r=0.78,P<0.01).NPI-Q严重程度评分与MMSE总分呈负相关(r=-0.39,P<0.01),与ADL、ADAS-cog、NPI总分、NPI苦恼程度评分均相关(r=0.47~0.82,均P<0.01).NPI-Q苦恼程度评分与MMSE总分负相关(r=-0.32,P<0.05),与ADL、ADAS-cog、NPI总分、NPI苦恼程度相关(r=0.29~0.68,P<0.05).因子分析提示NPI-Q含有精神病性、情感损害和额叶功能3个因子,总贡献率达62.23%.结论:神经精神科问卷知情者版中文译本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马万欣;王华丽;Jeffrey L.Cummings;于欣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心理理论及相关因素

    目的:探讨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心理理论功能及其相关因素.方法:以2008年在我所鉴定的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患者131例为病例组,以我单位职工20名为正常对照组.根据脑损伤的部位将病例组分为额叶组(n=28)、颞叶组(n =31)、顶叶组(n =6)、枕叶组(n =6)、联合组(n =53)和脑震荡组(n =7),根据病史中昏迷指数将病例组分为轻型组(n =83)、中型组(n =28)和重型组(n =20),根据后遗精神症状将病例组分为精神病组(n =14)、神经症组(n =63)、智力缺损组(n =22)和人格改变组(n =32).应用错误信念、解释性心理理论、失言任务来评估被试的心理理论.结果:病例组的三项心理理论任务得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如,总分(15.04±3.10)vs.(18.30±1.75),P<0.05].额叶组、颞叶组、联合组的心理理论任务总分均低于对照组[(14.75±3.08),(15.13±3.17),(14.72±3.37)vs.(18.30±1.75); P<0.05],额叶组、颞叶组、联合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轻、中、重型组患者心理理论任务总分均低于对照组[(15.45±2.80),(14.68±3.86),(13.85±2.91)vs.(18.30±1.75);P<0.05],轻、中、重型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以精神病性症状、神经症样综合征、智力缺损、人格改变症状为主的患者的心理理论任务总分均低于对照组[(13.71±3.41),(16.89±1.97),(13.77±2.89)vs.(12.84±2.86);P<0.05],其中精神病性症状、智力缺损、人格改变症状者总分低于神经症样综合征患者(P<0.05).多元方差分析显示,不同精神症状、精神症状与损伤部位的交互作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以人格改变组、额叶损伤合并人格改变患者的得分为低(P<0.05).结论: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患者心理理论低于正常人,这种降低主要与后遗精神症状以及精神症状与损伤部位的交互作用有关.

    作者:张登科;苏巧荣;张宏卫;葛建荣;张剑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分析心理治疗的来访者满意度评价与叙事分析

    目的:探索分析心理治疗的来访者满意度评价与叙事模式,进行过程-疗效研究的初步尝试.方法:2位有20余年从业经验的男性治疗师与1位正在接受治疗师培训的女性学员分别采用积极想象法、联想分析法与综合分析法对3位自愿接受心理治疗的女性来访者进行短程治疗.采用面谈评价问卷对3个治疗过程进行来访者满意度评价,运用叙事过程编码系统进行叙事分析.结果:(1)来访者对联想分析法的面谈深度性评价低于积极想象法和综合分析法[(4.2±0.2)vs.(6.0±1.1)、(6.2±0.3),均P<0.01],积极想象法面谈后来访者的正向性提高[(6.0±0.9)(4.6±1.1),P<0.05].面谈前正向性与面谈后正向性、面谈深度性呈正相关(r=0.54、0.67,P<0.05或0.01),面谈后正向性与面谈深度性正相关(r=0.76,P<0.01).(2)联想分析法的内倾型叙事序列少于积极想象法与综合分析法(18.4%vs.38.5%、36.6%,P<0.01),反思型叙事序列则多于积极想象法与综合分析法(37.7%vs.18.1%、20.7%,P<0.01).(3)在积极想象法治疗中,内倾型叙事与面谈后激动性正相关(r=0.99,P<0.01),反思型叙事与面谈深度性负相关(r=-0.94,P<0.05);在联想分析法治疗中,外倾型叙事与面谈顺畅性正相关(r=0.90,P<0.05);在综合分析法治疗中,反思型叙事与面谈顺畅性负相关(r= -0.85,P<0.05),与面谈后激动性正相关(r=0.82,P<0.05).结论:在本研究中,积极想象法的来访者满意度评价高于联想分析法与综合分析法,内倾型叙事为积极想象法的叙事特征,反思型叙事为联想分析法的叙事特征,叙事模式与来访者满意度评价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江雪华;项锦晶;武晓艳;申荷永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森田疗法取向团体辅导改善大学生面试焦虑的对照研究

    目的:考察森田疗法取向团体辅导(Morita therapy-based group counseling,MTGC)对大学生面试焦虑障碍(interview anxiety disorder,IAD)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方便取样,从山东省2所重点大学三、四年级学生中,筛选出IAD学生41例,随机分为实验组(n= 21)和对照组(n=20).同时,由实验组选择非面试焦虑学生组成榜样组(n=21).用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ADS)、自编量化和质性报告、专家评估于治疗前后及治疗2个月后进行施测.结果:(1)团体辅导前,实验组SADS总分及各因子分均高于榜样组[如总分(104.8±10.1)vs.(67.0±7.7),P<0.001].后测与追踪测试中,实验组SADS总分及各因子分均低于团体辅导前[如总分(104.8±10.1)vs.(71.6±4.8)、(72.1±6.9),P<0.001],也均低于对照组[如后测总分(71.6±4.8)vs.(102.7±8.3),追踪测试总分(72.1±6.9)vs.(105.8±9.5);均P<0.001].(2)实验组显效率为76.2%,总有效率90.5%.结论:森田疗法取向团体辅导能改善大学生的面试焦虑,促进社会康复.

    作者:倪士光;伍新春;张岿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觉知疗法改善肾移植患者情绪困扰:个案研究

    目的:初步探索觉知疗法对肾移植患者情绪困扰的干预效果.方法:1例肾移植患者接受8周觉知治疗.采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睡眠状况量表和注意觉知量表,在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后1个月对患者实施测评,并收集患者的主观报告.结果:患者经过干预后,其抑郁、焦虑水平下降,睡眠状况改善,觉知度提高,其改善在追踪期获得保持.结论:觉知干预对有效帮助国内肾移植患者进行情绪调节存在一定的可能性,但未来需要更多的实证研究.

    作者:刘兴华;楚玉琴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北京综合医院有无自杀意念的重性抑郁发作患者特征比较

    本文比较有无自杀意念的重性抑郁发作患者特征,以便更有针对性地评估、识别抑郁患者的自杀意念.1 对象与方法1.1对象2004年在北京随机选取50家综合医院,共有5802例年龄≥15岁的门诊和住院患者,其中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 DSM-IV)[1]重性抑郁发作标准的197例为本研究对象.均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

    作者:王志青;李献云;张艳萍;费立鹏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冠心病患者焦虑情绪与APOE基因多态性

    目的:探讨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患者焦虑情绪与载脂蛋白 E(ApoE)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对符合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CHD诊断标准的107例冠心病患者,进行汉密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测评,依焦虑评分情况将患者分为CHD伴焦虑组(焦虑组)、CHD不伴焦虑组(无焦虑组),选择53例健康人为对照组.于入院2日内留存血样,以Hhal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及琼脂糖凝胶电泳确定ApoE基因多态性,采用生物化学方法测定血清血脂.结果:焦虑组ε4等位基因频率高于无焦虑组和对照组(26.0% vs.10.4%,26.0% vs.13.6%;P=0.021,0.004).焦虑组E4/4基因型频数高于无焦虑组(4 vs.0,P=0.032).焦虑组E3/4基因型频数高于对照组(17 vs.8,P=0.018).无焦虑组ε4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6% vs.10.4%,P=0.802).CHD组携带ε4等位基因患者HAMA[(13.2±5.2)vs.(9.2±6.5)]、SAS评分[(42.3±7.7)vs.(37.1±8.3)]及总胆固醇[(5.4±1.1)mmol/L vs.(4.8±1.3)mmol/L]、低密度脂蛋白水平[(3.6±1.0)mmol/L vs.(3.1±1.1)mmol/L]均高于非携带ε4等位基因者(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的焦虑情绪可能与ApoE基因多态性具有一定关系.ApoE ε4等位基因可能是CHD患者焦虑情绪的危险因素.

    作者:戚厚兴;冯学泉;张作记;张金国;谭洪勇;王春松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在内科门诊病人中的应用

    目的:在综合医院内科门诊病人中应用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并尝试建立上海地区常模.方法: 采用两阶段抽样方法,首先在上海10余家综合医院中选取中山医院和瑞金医院内科门诊就诊人群,其次按10∶ 1比例在连续就诊序列中随机抽取11766例患者,采用HAD自评或辅助询问评估.结果:(1)内科门诊各年龄组病人在HAD焦虑均分(F=12.518,P<0.001)和抑郁均分(F=28.066,P<0.001)上差异显著,即随年龄递增焦虑评分有所降低,而抑郁评分则有所增高.(2)女性的HAD焦虑评分高于男性[(3.37±2.81)vs.(3.14±2.62),P<0.001],HAD抑郁评分在总样本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60岁以下样本中,女性抑郁评分高于男性[(3.67±3.01)vs.(3.39±2.91),P=0.038],而在60~69岁年龄段,男性抑郁总均分高于女性[(5.63±3.86)vs.(4.86±3.70),P<0.001].结论: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在内科门诊病人应用过程中需注意年龄和性别因素的影响.

    作者:范青;季建林;肖泽萍;沙亮;史以珏;梅力;沈翔慧;林国珍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SOS儿童村儿童与单亲家庭和完整家庭儿童行为问题的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SOS儿童村儿童的心理行为状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以在某市SOS儿童村至少入住1年以上的 8~16岁汉族儿童61人(SOS组)为研究对象,方便选取SOS儿童村儿童就读较集中的小学和中学各一所,选取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单亲家庭和完整家庭儿童各61人为对照组(分别简称为单亲组和完整组),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hild Behavioral Checklist,CBCL)、Achenbach教师报告表(Teacher's Report Form,TRF)及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进行评定.结果:(1)SOS组儿童TRF行为问题检出率高于完整组儿童(37.7% vs.3.3%,P<0.001).三组儿童的CBCL行为问题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5%,24.6%,16.4%,P=0.156).(2)SOS组男童TRF的社交问题、注意、违纪、攻击、外化性问题分和总分均高于完整组同龄男童(如,总分30.83 vs.12.67,P<0.01),违纪分高于单亲组同龄男童(32.33 vs.19.83,P<0.01),退缩分低于单亲组同龄男童(16.87 vs.33.33,P<0.001).8~11岁SOS组男童CBCL的分裂样、抑郁、强迫性、社交退缩、攻击性分及总分均低于单亲组同龄男童(如,总分15.70 vs.30.80,P<0.01);SOS组女童与单亲组和完整组女童CBCL各项行为问题因子分及总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儿童有数个好朋友、学业成绩良好是其行为问题的保护因素,生活在非完整家庭是儿童行为问题的危险因素(B = -1.356~1.947).结论:SOS儿童村是一种较好的抚养孤儿的方式.SOS儿童村男童Achenbach教师报告表行为问题较突出,女童行为表现较适切.儿童行为问题与其学业表现、同伴关系及家庭环境等因素有关.

    作者:王秀丽;马渝根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慢性疾病儿童的照顾者负担及相关因素

    儿童慢性疾病具有病程长、反复发作及需长期治疗等特点,不仅影响儿童身心发育和社会适应[1],也给照顾患儿的家长的心身造成影响.本文拟考察慢性疾病儿童照顾者负担的情况及患儿的人口学变量、病程因素和患儿的行为问题与照顾者负担的关系.

    作者:高隽;易春丽;陈骊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乌鲁木齐市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的抑郁情绪

    老年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是介于正常衰老和老年痴呆之间的一种过渡状态,是痴呆的早期阶段[1].研究MCI老年认知功能的变化,特别是研究影响其变化的因素,对及时制定干预措施,预防、减缓老年痴呆的发病有实际意义.本文探讨MCI老年人的抑郁情绪状况,为针对MCI老人进行心理干预提供依据.

    作者:库木斯·巴雅合买提;赵荣江;巴哈古丽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河北省18岁及以上人群自杀未遂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了解河北省自杀未遂的流行病学特点,分析自杀未遂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2004年10月至2005年3月河北省精神障碍流调样本,以该样本为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18岁人群,共24000名,以回龙观医院北京心理危机与干预中心编制的自杀未遂调查表记录自杀未遂情况,用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四版(DSM-Ⅳ)>对各类精神障碍进行诊断.结果:(1)自杀未遂终生发生率为0.82%(95%CI:0.70~0.94);女性发生率为1.17%(95%CI:1.02~1.32),男性为0.47%(95%CI:0.38~0.56),女性明显高于男性(χ2=30.45,P<0.001);城市发生率为0.45%(95%CI:0.36~0.54),农村为0.88%(95%CI:0.75~1.00),农村明显高于城市(χ2=5.26,P<0.05).(2)服毒药及治疗药为自杀的主要方式(78.2%),使用的药物或工具来源主要是放在家里(73.5%),主要目的是解脱痛苦(73.5%),41.8%的自杀行为属冲动性,自杀未遂者中精神疾病患病率为52.9%.(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自杀未遂的危险因素为女性(OR=2.19,95%CI:1.55~3.09)、小学教育程度(OR=1.88,95%CI:1.34~2.65)、年龄30~39岁(OR=1.66,95%CI:1.19~2.34)、离婚(OR=3.28,95%CI:1.57~6.89)、再婚(OR=4.57,95%CI:2.00~10.46)、精神疾病(OR=8.72,95%CI:6.37~11.95).结论:加强农药及治疗药的管理、及时发现、治疗精神疾病对自杀未遂的预防具有重要作用,应对自杀未遂人群进行有效干预,防止再次出现自杀行为.

    作者:孙秀丽;栗克清;崔利军;江琴普;高良会;刘永桥;韩彦超;杨老虎;李建峰;严保平;张杨;吕华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男男性行为人群的抑郁症状及相关因素

    抑郁症状以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大多是由心理和社会因素引起的.持续严重的抑郁状态对人的心身健康造成严重伤害.本研究了解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的抑郁状况及相关因素.

    作者:王毅;张洪波;徐杰;张光贵;杨宏武;樊静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情绪面孔对成人惊跳反射的影响

    目的:探讨情绪面孔刺激对成人惊跳反射的影响.方法:通过广告招募并结合状态-特质焦虑问卷、Beck抑郁问卷筛查出36名正常成人受试,采用以面孔图片(愤怒、恐惧、悲伤、快乐、中性)为诱发材料的惊跳探测任务,记录其眼轮匝肌肌电(electromyography,EMG)信号和自我报告的情绪效价、唤醒评价.结果:受试对愤怒与恐惧面孔的惊跳反应幅度均高于中性面孔[(52.07±4.24),(50.92±4.87)vs.(47.41±4.49),Ps<0.05].对不同类型情绪面孔的效价和唤醒评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92.933,F2=16.800,均P<0.001).快乐面孔(6.52±1.11)的效价得分高于其他面孔[愤怒(3.42±0.86),恐惧(3.58±1.02),悲伤(3.61±1.00),中性(4.55±0.82)],中性面孔的效价分高于愤怒、恐惧和悲伤面孔;愤怒(5.03±1.74)和恐惧面孔(5.05±1.55)的唤醒得分高于其他面孔[悲伤(4.57±1.34),快乐(4.23±1.43),中性(3.64±1.41)],中性面孔的唤醒得分低于其他面孔(Ps<0.05).结论:个体的惊跳反应与面孔的情绪效价并非一一对应关系,惊跳调节效应只发生于愤怒与恐惧面孔.

    作者:付俊杰;张腾月;罗峥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抑郁个体情绪加工与认知控制的相互作用

    目的:探讨抑郁个体情绪加工与认知控制的相互作用特点.方法:从重庆某两所高校120名学生中,用Beck抑郁问卷和自评抑郁量表筛选出20名抑郁情绪个体和26名正常被试参与情绪干扰任务.结果:两组被试在注视悲伤面孔时的正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5),而在忽视悲伤面孔时,抑郁情绪组的正确率低于正常对照组[(0.69±0.19)vs.(0.81±0.15),P=0.030];两组被试在注视高兴面孔时的正确率边缘显著(P=0.062),而在忽视高兴面孔时的正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抑郁情绪组的正确率低于正常对照组[(0.68±0.20)vs.(0.80±0.17),P=0.033].呈现时间为500ms时的正确率高于呈现时间为250 ms和375 ms时的正确率[(0.75±0.03)vs.((0.68±0.03),(0.69±0.02);均P<0.001],而呈现时间为250 ms与375 ms时的正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50).结论:抑郁个体的情绪(不管正性还是负性)加工过程对认知控制过程会造成干扰,其认知控制功能可能受损;抑郁情绪个体的认知控制功能受损可能会引起正性情绪加工能力下降,而对负性情绪加工没有影响.

    作者:廖成菊;冯正直;王凤;刘庆英;黄赛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我国儿童青少年面临的主要心理卫生问题及对策

    1 现状如今全球面临相似的儿童青少年精神(心理)卫生服务的挑战.据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报告,我国0~14岁儿童有2.4亿,占总人口数的8%,其中独生子女总数达1亿.任何社会变革都会给人群中脆弱的群体--儿童的发展带来深刻而持久的影响.

    作者:静进 刊期: 2010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