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编制心理健康风格问卷(Mental Healthy Style Questionnaire,MHSQ),检验其信效度并探讨其与心理障碍的关系.方法:运用扎根研究发展心理健康的朴素理论,在此基础上编制MHSQ.整群抽取22所不同类型高校大学生1668人检验MHSQ的信效度,使用Beck抑郁问卷(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BDI)、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te-Trait Anxiety Inventory,STAI)、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Minnesota Multiphasic Personality Inventory,MMPI)检验区分效度,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评估心理障碍.结果:编制的MHSQ包含融洽、达观、快活、勤勉、坚韧、明智、守恒7个分量表,共269道题目.7个分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0.87~0.95,总量表α系数为0.98;7个分量表的重测信度为0.77~0.93,总量表为0.93.MHSQ与MMPI的疑病、抑郁、精神衰弱、精神分裂、社会内向分量表负相关(r=-0.22~-0.63,均P<0.05),与BDI、STAI负相关(r=-0.23~-0.42,均P<0.05).探索性因素分析与验证性因素分析证实高阶因子心理健康风格包括7个因子.健康风格与心理障碍不隶属于一个高阶因子,二者是互为因果的协变关系(Φ=-0.36).结论:编制的心理健康风格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研究证实了双构念假设:即心理健康是一种生命的风格,与心理障碍是两种不同的构念.
作者:童辉杰;杨雅婕;李璐寰;闫云霞;吕航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引入Steger等编制的生命意义感量表(the Meaning in Life Questionnaire,MLQ),检验其在中国大学生群体中应用的信度和效度.方法:方便选取北京大学学生307名,随机分为两部分,一部分(n=150)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另一部分(n=157)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用社会期望量表(Marlowe-Crowne Social Desirability Scale,MCSD)、未来取向应对量表(Future-oriented Coping Inventory,FCI)、正性负性情绪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Affect Scale,PANAS)、自评抑郁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自尊量表(Self-Esteem Scale,SES)、总体幸福感量表(General Well-Being Schedule,GWB)检验MLQ中文版的效标效度.结果:(1)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了2个因子,分别是生命意义感(MLQ-P)和寻求意义感(MLQ-S),累计贡献率为57.22%,项目负荷在0.579~0.829之间.验证性因素分析检验了结构的有效性(χ2=43.81,GFI=0.94,AGFI=0.90,NFI=0.93,CFI=0.97,IFI=0.97,RMSEA=0.066).(2)总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0.71,2个分量表的α系数分别为0.81和0.72.(3)MLQ-P与SES、GWB、正性情绪、预先应对、预防应对、MCSD呈正相关(r=0.19~0.59,均P<0.01),而与SDS、负性情绪呈负相关(r=-0.50,-0.18,均P<0.01);MLQ-S与预先应对、预防应对和正性情绪正相关(r=0.20,0.31,0.15,均P<0.01).结论:生命意义感量表中文版在大学生中的信、效度较好,但仍需扩大样本进一步深入检验.
作者:刘思斯;甘怡群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调查广州在校中学生自伤行为(self-injurious behavior,SIB)与中网络成瘾的关系.方法:方便选取广州市城区完全中学一所,农村初中、高中各一所,抽取全体高一、二年级和初一、二年级在校学生为调查对象,收回有效问卷1618份,用自伤行为评价问卷和网络成瘾测试问卷(Internet Addiction Test,IAT)施测.结果:(1)263名(16.3%)学生表示在过去6个月内曾有过SIB,其中157名(9.7%)有过1~5次,73名(4.5%)有过6次或以上;(2)1392 名(89.2%)学生为互联网的正常使用者,158名(10.2%)为中度网络成瘾者,10名(0.6%)为重度网络成瘾者.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网络中度和重度成瘾学生比正常使用学生有高达2倍的自伤几率(95%CI=1.1~3.7). 结论:广州市在校中学生的自伤行为可能较普遍,网络成瘾可能会增加发生自伤行为的风险.
作者:谢永标;彭子文;徐莉萍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从性满意度、性交流、性焦虑、性反应、性态度、性体像6个方面以及整体状况探讨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性生活质量及其相关因素.方法:以3所医院门诊就诊的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180名作为研究组,按照年龄(±2岁)、城市所在地与精神分裂症组匹配,选择正常女性180名作为对照组,用女性性生活质量问卷,Olson婚姻质量问卷中的夫妻交流、婚姻满意度、性生活3个分量表进行测查.结果:除性焦虑因子外,患者性生活质量总分及其余各个因子分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如,性满意度因子,(20.8±4.4)vs.(25.1±4.8),P<0.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提高患者总的性生活质量的因素依次为婚姻满意度高、有子女、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β=0.514,0.258,0.193,均P<0.05);提高性满意度的因素按照作用大小依次为婚姻满意度高、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β=0.577,0.225,均P<0.05);改善患者性交流的因素依次为受教育程度高、病程短、有子女(β=0.462,-0.351,0.298,均P<0.05);改善患者性焦虑的因素依次为婚姻满意度高、年龄低(β=0.458,-0.206,均P<0.001);提高患者性反应的因素依次为月经济收入高、病程短、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β=0.457,-0.200,0.158,均P<0.05);改善患者性态度的因素依次为受教育程度高、疾病严重程度轻、夫妻交流多(β=0.469,-0.445,0.271,均P<0.05);对患者性体像有利的因素依次为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婚姻满意度高、无子女(β=0.776,0.415,-0.196,均P<0.05).结论:促进患者婚姻家庭的和谐,选用对性功能影响小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维持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使患者的性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作者:胡蕾;胡佩诚;唐茂芹;杨晓东;王爱荣;刘英;曹秉玉;刘兰芬;白录东;朱纬国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脑电同步化磁震荡治疗(Neuro- EEG Synchronization Therapy,NEST)对药物疗效不佳的抑郁症患者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采用两中心的前瞻性随机双盲对照设计.62例符合DSM-IV重性抑郁障碍诊断标准的患者经系统药物治疗后,疗效不佳的抑郁患者按2∶ 1随机分入试验组或安慰对照组,疗程为4周,治疗20次,30 min/次.于基线和治疗后第1、2、3、4周末,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Rating Scale for Depression,HAMD)、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linical Global Impression ,CGI)和自编副作用检查表对患者实施双盲法疗效和安全性评定.结果:试验组有36例患者完成了本试验,对照组有21例完成了本试验.试验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44.44% vs. 9.52%,P=0.006).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试验组的HAMD评分(F=4.868,P=0.032)和CGI-S评分优于对照组(F=5.169,P=0.023).试验组与对照组副作用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36 vs. 1/21,P=0.642).结论:脑电同步化磁震荡治疗抑郁症有一定疗效并较为安全可靠,值得进一步探讨.
作者:唐妮;金怡;詹思延;黄悦勤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研究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性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开放性设计,将107例在精神病专科医院接受门诊和住院治疗的老年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配到两组,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组52例,帕罗西汀治疗组55例,疗程8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Rating Scale for Depression,HRSD)和老年抑郁量表(Geriatric Depression Scale,GDS)评估患者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TESS)评估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疗效分析采用意向性分析法(Intent to Treat Analysis ,ITT),对中途退出或失访的病例采用末次分析截转法(Last Observation Carried Forward,LOCF)处理缺失值.结果:艾司西酞普兰组治疗期间脱落率低于帕罗西汀组(21.1% vs.40.0%,P=0.034).在治疗8周末,艾司西酞普兰组患者痊愈10例(19.23%),显著进步11例(21.2%),好转17例(32.7%),无变化14例(26.9%);帕罗西汀组痊愈9例(16.4%),显著进步12例(21.8%),好转21例(38.2%),变化13例(23.6%),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组抑郁症状评分改善的时间早于帕罗西汀组[治疗第一周末艾司西酞普兰组GDS分(13.7±4.5)低于帕罗西汀组(17.3±5.1), P<0.001;治疗第二周末艾司西酞普兰组HRSD评分(16.6±3.5)低于帕罗西汀组(24.4±6.1), P<0.001),且不良反应率低于帕罗西汀组(28.8% vs.47.3%,P<0.05)].结论:与帕罗西汀相比,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性抑郁症患者起效快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谷岩;姜涛;郭建兵;王刚;于振剑;姜宝顺;张本;马文友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无抽搐电痉挛治疗(modified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MECT)合并氯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treatment-refractory schizophrenia,TRS)的疗效及其对记忆力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单纯随机对照研究设计,将云南省精神病医院246例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并符合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条件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23名.研究组为无抽搐电痉挛治疗合并氯氮平治疗,大剂量为350 mg/d;对照组仅单一使用氯氮平治疗,大剂量为450 mg/d,治疗期为8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4、8周末使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rief Psychiatric Rating Scale,BPRS)和副反应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TESS)分别评定两组患者的精神症状及不良反应.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天后、治疗1周后及治疗结束后2周用韦氏记忆量表(Wechsler Memory Scale,WMS)评定两组患者的记忆水平.结果:治疗8周后,研究组BPRS评分低于对照组[(22.34±5.79)vs.(33.97±6.73);P<0.001].研究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37.40%)vs.(23.77%);P=0.030].研究组TESS评分低于对照组[(3.12±1.83)vs.(3.68±2.14);P=0.028].无抽搐电痉挛治疗1天后,研究组记忆商(memory quotient,MQ)低于对照组[(76.49±14.16)vs.(82.12±16.53);P=0.004];研究组无抽搐电痉挛治疗1周后 MQ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2.13±14.65)vs.(85.36±16.74);P=0.107].结论:无抽搐电痉挛治疗合并氯氮平治疗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有效,不良反应少,对患者记忆力影响短暂,随后可恢复.
作者:张轶杰;刘琼;胡怡;周利国 刊期: 2010年第06期
亲密伴侣暴力(intimate partner violence,IPV)是指现在或曾经处于亲密关系的伴侣或配偶之间发生的暴力.亲密伴侣或配偶是指包括恋爱、未婚、已婚、离异、分居的异性或同性伴侣或配偶,不一定有同居或性行为.暴力形式包括任何形式的躯体、性、精神暴力和威胁[1].世界卫生组织进行的全世界15个地区大规模调查发现,IPV躯体或性暴力终生发生率为15%~71%,年发生率为4%~54%[2].
作者:柳娜;张亚林;邹韶红;张迎黎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比较阿尔茨海默病评定量表认知分量表(Alzheimer' s Disease Assessment Scale-cognitive subscale,ADAS-Cog)中文版在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正常对照、轻度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s disease,AD)三组老人的评分,分析ADAS-Cog中文版对MCI的区分能力.方法:选择轻度AD患者(n=40)、MCI患者(n=40)、正常对照(NC,n=50)三组老人,采用ADAS-Cog进行评估.结果:不同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对ADAS-Cog总分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MCI组的单词回忆、意向性练习、定向力、单词辨认、语言表达、找词能力、语言理解项与ADAS-Cog总分均低于轻度AD组[如ADAS-Cog总分(9.85±8.70)vs.(11.83±5.31),均P<0.05].MCI组测验指令回忆与ADAS-Cog总分均高于正常对照组[(1.05±0.88)vs.(0.40±0.61),(11.83±5.31) vs .(7.94±3.80);均P<0.01].轻度AD组除物体命名项外,其他各项与ADAS-Cog总分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如ADAS-Cog总分(11.83±5.31)vs.(7.94±3.80),P<0.01].ADAS-Cog总分区分MCI与轻度AD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81,敏感度为85.0%,特异度为60.0%.ADAS-Cog总分区分MCI与正常对照的AUC值为0.719,敏感度为70.0%,特异度为66.0%.结论:轻度认知功能损害的阿尔茨海默病评定量表认知分量表中文版总评分与12子项目评分范围都在轻度阿尔茨海默病与正常对照之间,总评分与部分子项目三组差异较明显.该量表对轻度认知功能损害的区分度一般.
作者:李霞;肖世富;李华芳;朱敏捷;钱时兴;王涛;傅燚;肖泽萍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编制适合心脏外科手术患者的术前焦虑测评工具.方法:结合理论和临床实践编制心脏手术患者术前焦虑问卷.以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外科择期手术住院患者为调查对象,对150名患者进行初步测量,筛选正式问卷条目.对265名患者施测正式问卷,考察问卷信度和效度.用医院焦虑抑郁问卷焦虑分量表为效标.结果:探索性因素分析获得3个因子(不确定感、积极体验、消极体验),可解释总方差52%,每个因子6个条目,各条目负荷>0.4.验证性因素分析各项指标支持3因素模型.问卷Cronbach α系数0.88.心脏手术患者术前焦虑问卷总分与医院焦虑抑郁问卷焦虑分量表分呈正相关(r=0.79,P<0.01).本研究获得该问卷得分在心脏手术患者中的百分等级列表和划界值,供问卷应用时参考.结论:心脏手术患者术前焦虑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用于心外科患者术前焦虑的评估.
作者:沈杰;王义军;卢家凯;杨小冬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研究修订版儿童事件影响量表(Children' s Revised Impact of Event Scale,CRIES)在中国地震灾区初中生中应用的信效度.方法:在汶川地震发生6.5个月后,在一般地震灾区方便选取428名11~16岁的初中学生,统一填写了CRIES 和儿童抑郁量表(Children' s Depression Inventory,CDI).使用SPSS13.0和AMOS4.0分析量表信效度,并且对四种假设的结构模型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修订版CRIES内部一致性Cronbach α系数为0.724,2周后的重测信度为0.88,各条目与总分之间的相关为0.36~0.58. 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发现,包含侵入、回避和高唤醒3个相关因素的模型拟合度高(χ2/df=1.927).其中侵入和回避2个因素的条目载荷较高(0.40~0.67),高唤醒因子部分条目载荷水平一般(<0.40),且其与侵入因素的相关较高(r=0.70).受试的侵入得分(1.78±1.16)高,其次为高唤醒(1.63±1.02),回避得分(1.20±1.13)低.结论:修订版儿童事件影响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是评估儿童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的一种较好工具.
作者:汪智艳;高隽;邓晶;钱铭怡;刘晓辉;何琴 刊期: 2010年第06期
已有研究指出,在经历地震等重大灾难性事件后,人们易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焦虑、抑郁、睡眠问题等身心障碍[1-3],在儿童青少年身上也有类似表现[4].一项针对希腊地震后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与焦虑症状的研究发现,离震中越近的学生出现的症状越多[5].本文比较地震对受灾程度不同两地高中生的心理冲击.
作者:王雨吟;高隽;林沐雨;钱铭怡;李松蔚;邓晶;王涛斌;刘晓辉;何琴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学龄儿童日常皮质醇节律与其学校适应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方便选取北京市一所普通小学四年级学生,经家长和儿童同意,66名儿童自愿参加了本研究.在学校通过同伴提名法和教师评价儿童行为问卷法,收集儿童的学习问题、攻击破坏性、害羞敏感性和同伴接受性数据;儿童在学校期间共收集6次唾液样本,每次大约间隔45 min.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析唾液样本中的皮质醇水平,以获得儿童日常皮质醇节律数据.结果:女生同伴接受性得分高于男生[(0.31±0.81) vs.(-0.51±0.94),P<0.001],而学习问题和攻击破坏行为得分低于男生[(-0.13±0.95) vs.(0.42±1.08),(-0.28±0.71) vs.(0.46±1.10),均P<0.05];皮质醇的变化峰值与儿童的害羞敏感性呈正相关(r=0.28,P<0.05),与同伴接受性呈负相关(r =-0.30,P<0.05);在学校期间皮质醇的变化速率与攻击破坏行为、害羞敏感呈正相关(r =0.26,0.34;P<0.05或0.01),与同伴接受性呈负相关(r =0.33,P<0.01).结论:学校日常皮质醇的变化幅度和变化速率可作为反映儿童学校适应行为的指标.
作者:耿雁;王莉;何淑嫦;陈欣银;张琳琳;谢晓飞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调查汶川地震后移居异地(日照)儿童少年的行为问题.方法: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分别在震后4个月、12个月对日照安康家园的523名6~16岁受灾儿童少年进行调查.震后4个月收回有效问卷477份,震后12个月收回有效问卷515份.结果:震后12个月行为问题总检出率低于震后4个月(2.5% vs.5.9%,P<0.01).按身份、年龄及性别分组调查发现,震前孤儿、震后孤儿、非孤儿在震后4个月、12个月行为问题检出率分别为5.8%、4.1%、7.3%和3.5%、2.3%、1.6%;6~11岁、12~16岁年龄组在震后4个月、12个月检出率分别为6.5%、5.5%和3.3%、2.3%;男孩、女孩在震后4个月、12个月检出率分别为5.9%、5.9%和2.7%、2.3%.结论:地震后移居异地儿童少年的行为问题发生率比较低,且随着时间推移而下降.本研究提示异地安康家园的教养模式是降低灾后儿童少年行为问题的一种较好的安置模式.
作者:陈林;刘豫鑫;王玉凤;吉宁;陈芸;刘璐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高功能孤独障碍儿童是否存在抑制功能缺陷.方法:运用反应/不反应任务对 33 名符合美国精神病学会<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 4版(DSM-Ⅳ)男性高功能孤独障碍儿童和19名对照组儿童进行抑制功能测试,同时采用功能性近红外光学成像技术(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NIRS)测量并比较两组儿童在执行抑制任务时大脑前额叶的含氧血红蛋白含量的差异,运用多变量方差分析进行统计.结果:高功能孤独障碍儿童在执行不反应任务中的误按数[(6.03±4.82)vs.(2.84±1.61)]及平均反应时[(564.55±124.90)ms vs.(473.63±45.63)ms]均高于对照组(P<0.05).控制智商因素后,两组的平均反应时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NIRS显示高功能孤独障碍儿童执行抑制任务时的右侧前额叶含氧血红蛋白激活量较正常对照组降低[(-0.34±0.45)10-2×a.u vs.(0.15±0.69)10-2×a.u],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功能孤独障碍儿童存在抑制功能缺陷.
作者:苏艳丽;柯晓燕;潘恒足;杨宏宇;洪珊珊;杭跃跃;肖婷;储康康 刊期: 2010年第06期
Empathy 在国内,在发展心理学和美学领域,常常被翻译为移情,而在临床心理学领域常常被翻译为共情、神入、通情、同感、移情、同理心、设身处地的着想等.本文从以下角度讨论empathy的翻译.
作者:徐凯文 刊期: 2010年第06期
共情,指体验别人内心世界的能力.在心理治疗中,它不但是一种治疗技术,而且是进入来访者内心世界,协助来访者达到自我改变的治疗关键.如何提升共情能力是治疗师专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作者:蔺桂瑞 刊期: 2010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