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评估Beck自杀意念量表中文版(BSI-CV)在大学学生匿名与署名调查中的信效度.方法:选定位于重庆市的42所大学作为调查现场,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其中4所大学的765例大学学生,其中629例完成了自评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主动自杀意念和BSI-CV(分别评估近一周及既往严重时的状况).随机安排一半学生署名、一半学生匿名接受调查.310例学生在首次调查后第5~8天完成了重测.结果:总样本近一周和严重时BSI-CV总分的内部一致性Cronbach α分别为0.78和0.86,匿名样本为0.74和0.88,署名样本为0.81和0.84.总样本近一周和严重时BSI-CV总分的重测一致性ICC分别为0.56和0.75,匿名样本为0.80和0.81,署名样本为0.41和0.69.根据主动自杀意念评估条目将被试分为有、无主动自杀意念两组,有主动自杀意念组近一周和严重时BSI-CV总分均高于无主动自杀意念组(均P<0.05).结论:Beck自杀意念量表中文版在大学学生中应用的信效度良好.匿名调查时量表的重测一致性优于署名调查时.
作者:李献云;费立鹏;张亚利;徐东;童永胜;杨甫德;况利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从性别差异的角度探索低年级大学生的自我分化和心理健康的关系,并检验自尊水平对两者之间联系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方便取样,选取某大学一二年级学生共1069人,用自编一般情况问卷、Rosenberg自尊量表(SES)、自我分化量表(DSI)及SF-36健康调查量表(SF-36)进行集体施测.结果:男生SF-36心理健康因子得分及自我分化的与人融合、自我位置和情感反应性3个因子得分均高于女生(均P <0.001),而自尊得分低于女生(P=0.009).男女生SF-36的心理健康因子得分均与自我分化的4个因子得分呈正相关(r =0.36 ~0.49;均P<0.001),而与自尊得分呈负相关(r=-0.45,-0.39;均P <0.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女生的自尊在DSI的自我位置因子与心理健康的关联中发挥调节作用(β=0.59,P<0.01).在女生DSI的其余因子及男生所有DSI因子与心理健康的联系中未发现自尊的调节作用.结论:与女大学生相比,男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好,自我分化程度和自尊水平更高.低年级大学生的自我分化水平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高自我分化者心理健康状况较好.女生的自尊水平越低,越容易因不成熟的自我分化而体验到更多的情绪和心理健康困扰.
作者:姚玉红;刘亮;赵旭东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研究自我分化在家庭功能与自我和皆关系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方便取样,从北京市2所高校选取421名大学生,采用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中文版(FACESⅡ-CV)、自我分化问卷(DSI)、自我和谐量表(SCCS)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在自我和谐低分组、中间组和高分组所占比例分别为20.4%、63.6%和16.0%;自我和谐低分组FACESⅡ-CV亲密度和适应性得分高于自我和谐中问组和高分组,DSI得分在自我和谐低分组、中间组和高分组逐步降低(均P<0.0i);层级回归发现,在同时考虑自我分化各因子的影响时,对自我和谐具有显著预测作用的家庭功能亲密度的β值下降且显著性水平降低.结论:自我分化的情绪反应、自我位置、情感断绝及与人融合4个因子在家庭功能亲密度与自我和谐的关系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
作者:安芹;邱剑;刘玉利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检验Beck绝望量表中文版在农村自杀死亡研究中的信度和效度.方法:利用山东省疾病监测点上获得198例农村自杀死亡者和201例正常对照者,用Beck绝望量表(BHS)进行测量,用特质焦虑量表(TAI)为效标.结果:自杀死亡组和正常对照组BHS的Cronbachα系数分别为0.92和0.86.BHS和TAI总分呈正相关(r=0.73,P<0.001).按照自杀死亡组和正常对照组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分别提取4个和5个公因子,提取的公因子个数与原量表设计者的假设不一致.结论:Beck绝望量表在农村自杀研究中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标效度,但结构效度有待完善.
作者:刘慧;贾存显;徐爱强;邱惠敏;路长飞;王琳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引入考试焦虑量表(TAI)简表,并验证其在大学生中的信度和效度.方法:方便选取8所高校的467名学生,用TAI简表、TAI、考试焦虑量表(TAS)和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施测,进行项目分析,内部一致性检验,并检验发散效度、会聚效度和结构效度.间隔1周后,对受试(n=402)再次施测TAI简表,以检验重测信度.结果:中文版TAI简表各项目与总分的相关在0.71 ~0.80之间(均P <0.001),内部一致性Cronbachα系数为0.81,间隔1周的重测信度为0.81 (P <0.001).TAI简表和TAS、TAI总分相关为0.76和0.93 (P <0.001),与TAI的担忧和情绪性分量表分的相关为0.87和0.88 (P <0.001),与STAI的特质问卷得分的相关为0.58 (P<0.001).探索性因素分析抽取出一个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解释了项目58.9%的变异,因子负荷介于0.65 ~0.83之间.结论:中文版考试焦虑简表信、效度较高,在国内大学生中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作者:董云英;周仁来;高鑫;焦锋;郭伟 刊期: 2011年第11期
本文阐述了改良电休克治疗(MECT)中常用麻醉药和肌松药的种类和剂量,比较其特点,对这些药物的临床使用进行了评价,旨在优化MECT治疗效果,尽可能减少不良反应和对疾病治疗的影响.
作者:姜玮;任艳萍;汤宜朗;马辛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研究急性而短暂的精神病性障碍(ATPD)患者探究性眼球轨迹运动及其对疾病转归的临床意义.方法:对符合国际疾病和相关健康问题统计分类第十版( ICD-10)诊断标准的来自病房或门诊的34例ATPD患者、3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及29例正常对照进行探究性眼球轨迹运动检查并分析眼动参数.三组受试年龄、性别和受教育程度均匹配.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 PANSS)评定患者的精神症状.ATPD患者在入组时及入组1个月后各行1次眼动检查,另外两组均行1次眼动检查.对ATPD患者进行随访以了解诊断变化.结果:ATPD患者眼动参数反应性探究分、认知性探究分均低于正常对照(P<0.05),判别分析(discriminant analysis,D分)值高于正常对照.经至少1个月随访,18例ATPD患者改诊为精神分裂症,其中首次D分值为正分占72.22%;这18例患者首次D分值高于正常对照和16例改诊为其他精神障碍者(P<0.05),而与精神分裂症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而短暂的精神病性障碍患者探究性眼球轨迹运动存在异常;判别分析值正分可能为急性而短暂的精神病性障碍转归为精神分裂症提供一种有价值的预测指标.
作者:邱琳琳;朱日升;韩永华;张岱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成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生态执行功能特点.方法:对41名符合Conners’成人ADHD诊断会谈(Conners'Adult ADHD Diagnostic Interview for DSM-IV,CAADID)中ADHD诊断标准的 门诊患者和42名年龄、受教育年限与之匹配的正常对照,进行执行功能行为评定量表成人版(BRIEF-A)自评问卷评定.结果:成人期仍符合CAADID诊断标准的ADHD患者,其BRIEF-A自评问卷,经多重检验校正后行为管理指数和元认知指数两个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1),抑制、感情控制、任务启动、任务监测4个因子得分也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ADHD成人患者生态执行功能可能存在缺陷.
作者:曲姗;张小梅;钱英;钱秋谨;王向群;王玉凤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调查综合医院非精神/心理科门诊患者焦虑障碍的检出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方法,应用复合性国际诊断交谈表(CIDI-3.0)对北京、西安、广州3城市3级别的9家综合医院非精神科门诊≥15岁的1083例患者进行筛查与诊断,调查综合医院非精神科门诊焦虑障碍的检出率,并分析焦虑障碍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共检出焦虑障碍患者82例,检出率为7.6%,其中合并特殊恐惧症(3.2%)和强迫症(2.8%)较多见.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内科就诊(OR=1.93)、年龄15~39岁(OR =2.56)、受教育年限≤6年(OR =3.38)的患者更易患焦虑障碍.结论:综合医院非精神科门诊患者中合并焦虑障碍多见,年轻、受教育程度低可能为焦虑障碍的危险因素,内科患者较多合并有焦虑障碍.
作者:倪英;黄悦勤;刘肇瑞;魏镜;唐牟尼;尼春萍;罗晓敏;程辉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分析癌症疲乏量表(CFS)中文版的信度和效度.方法:通过正向翻译、综合、回译、专家评议和预调查5个步骤对CFS进行跨文化调适,修订成中文版.采用方便取样,对187名癌症患者施测CFS中文版进行项目分析、内部一致性检验、探索性因素分析和癌因性疲乏总体状况分析.l周后对其中42名患者重测CFS中文版,评价重测信度.结果:量表共15个条目,包括躯体、情感和认知3个维度.各维度与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Cronbach α系数在0.63 ~0.86,重测信度为0.55 ~0.77.探索性因素分析得到3个因素,共解释了59.04%的累计方差贡献率,各条目载荷均>0.40.结论:癌症疲乏量表中文版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
作者:张凤玲;丁玥;韩丽沙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不孕症患者的情绪和应对方式特点及其相关性.方法:对就诊拟行辅助生殖技术助孕的不孕症患者164人(不孕症女性95名,不孕症男性69名,其中包括69对夫妻)进行问卷调查,包括一般情况调查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应付方式问卷.结果:女性SDS、SAS总分高于男性.应付方式问卷评分中仅幻想因子评分女性高于男性(P<0.05).女性和男性的SDS得分与应付方式问卷中解决问题因子得分呈负相关(r=-0.30,-0.25:Ps <0.05),与自责、幻想、退避和合理化因子得分呈正相关(r =0.28 ~0.47,P<0.05);女性的SAS得分与自责、幻想、退避和合理化因子得分呈正相关(r=0.33~0.41,P<0.05);男性的SAS得分与求助因子得分呈负相关(r=-0.24,P<0.05),而与自责、退避和合理化因子得分呈正相关(r =0.20 ~0.31,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解决问题因子得分与女性和男性的SDS总分呈负相关(β=-0.33,-0.31,P<0.05),自责因子得分与女性的SDS、SAS总分呈正相关(β=0.29,0.25;P<0.05),合理化因子分与男性的SDS、SAS总分呈正相关(β=0.49,0.18;P<0.05).结论:本研究发现提示不孕症女性采取不成熟的应对方式,而不孕症男性采取的是混合型的应对方式,不孕症女性心理状况可能要比不孕症男性差.
作者:刘丽;赵君利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探索城市女性遭遇性侵犯的发生率及风险因素.方法:采用方便取样,在广东省3城市随遇选取1023名17~45岁女性,匿名填写人口学信息统计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特质应付方式问卷(TCSQ)、社会支持自评量表(SSRS)、应激史问卷(THQ).结果:在有效回应的946人中,报告有被性侵犯经历的有223人,占23.57%.创伤事件数量、受教育程度、神经质、消极应对方式、婚姻状况与性侵事件正相关(r=0.07 ~0.51,均P<0.05),而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与性侵事件负相关(r=-0.12,-0.08,均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较多的创伤事件数量(OR=1.85~ 2.80)、较多受教育年数(OR=1.11 -1.54)、主观支持水平较低(OR=0.86 -0.99)的女性有较高的被性侵犯风险,这3个因素可共同解释40.24%的城市女性被性侵风险.结论:较高的教育水平、较多经历创伤事件及较低的主观支持程度可能是城市女性遭遇性侵犯的风险因素.
作者:隋双戈;陈柳月;袁晓飞;石美玉;陈秋霞;李凌江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了解不同群体对违法精神病人的处置意见.方法:使用自编违法精神病人处置意见调查表,选择普通人群、精神病人家属、精神科医生和公安警察4组人群为调查对象,通过现场调查和信访调查的方式收集调查表.结果:四组人群中,94%~98%认为精神病人是可治疗的,70.4%~94.2%认为精神病人的暴力危险性高于普通人群,公安警察态度认同率明显高于精神病人家属.在“如何处置无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问题上,“由政府建立专门机构(如安康医院)监禁治疗”在4组中态度认同率高,其次为“家属强制送精神病院治疗”.在“违法精神病人责任能力的终裁决应由谁决定”问题上,“由司法精神病鉴定医生裁决”在4组中态度认同率高,其次为“法官”,其中仅38.0%的公安警察认同由法官决定.结论:本研究发现人们已经普遍认识到社会对精神病人存在偏见,但对相应法律知识仍较缺乏.目前国内对违法精神病人的处置现状仍不容乐观,因此有必要积极推动立法,规范违法精神病人处置措施,同时加强宣传和普及相关法律知识.
作者:陈琛;王小平;蔡伟雄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通过听觉事件相关电位研究男性性反应的注意力变化.方法:对广告招募的30名成年男性,用主观性唤起多元评价指标测查其聆听性感听觉材料后的主观性反应状态;应用Brain-Product公司生产的BP-ERP工作站研究被试在放松和主观性反应状态中的听觉事件相关电位,分析大脑前额叶各电极点P3潜伏期与波幅特点,分析被试报告odd-ball范式中靶刺激次数的正确率.结果:主观性唤起多元评价指标显示被试听性感听觉材料后达到轻-中度主观性唤起水平;男性在主观性反应状态中多导联P3潜伏期长于放松状态(P<0.05),两者波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观性反应状态中被试报告odd-ball范式中靶刺激次数的正确率低于放松状态(P<0.05).结论:在主观性反应中男性可能仍对外界保持一定程度的有意注意.
作者:甄宏丽;胡佩诚;陶林;何胜昔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评估“3.28”王家岭矿难发生后获救矿工的急性应激反应(ASR)及相关因素.方法:以王家岭矿难中资料完整的81例获救矿工为研究对象,在矿工获救后2周内用斯坦福急性应激反应量表(SASRQ)评估ASR,同时对获救矿工进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应付方式问卷(CSQ)及一般状况的评估.结果:81例被调查者中,SASRQ总分介于40~56分者占11.1%,57 - 150分者占16.0%;有分离症状者34.6%,有创伤再体验症状者38.3%,有回避症状者31.9%,有焦虑或醒觉性增高症状者46.9%.相关分析显示,SASRQ的回避分与烟龄呈负相关(r=-0.31,P<0.01),激惹分与既往创伤史呈正相关(r =0.28,P<0.05);SASRQ总分、SASRQ分量表分(除回避分量表分)与不成熟的应对方式呈正相关(r =0.23~0.31,P<0.05).SASRQ总分和各分量表分均与糟糕的天数、烦恼程度及CSQ的幻想分呈正相关(r=0.35~0.40,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烦恼程度(B=1.58,P<0.05)、糟糕的天数(B=0.66,P<0.01)和应对方式幻想分(B=0.35,P<0.05)与SASRQ总分呈正相关.结论:王家岭矿难获救矿工在获救后的2周内存在明显的急性应激症状,烦恼程度越重、糟糕的天数越长、应对方式幻想值越高则矿工发生急性应激相关障碍的可能性越大.
作者:胡晓东;杜巧荣;罗锦秀;宋丽萍;田峰;曾嵘;李素萍;张红玲;张克让;杜永成;高国顺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汶川地震14个月后极重灾区县基层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状态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方便取样,选取参加卫生部-联合国人口基金会“汶川震后社会心理支持项目”培训与心理干预的6个极重灾区县基层医务人员307人.先用一般状况调查表、心理健康自评问卷( SRQ20)及创伤后应激障碍筛查表( PTSD7)进行调查.然后,对SRQ20≥10分或PTSD7≥4分者均进行国际神经精神科简式访谈问卷(MINI)的抑郁发作和PTSD诊断评估以及自杀倾向评定.结果:SRQ20≥10或PTSD7 ≥4者81人.在完成MINI抑郁发作诊断评估的51人中,符合目前抑郁发作7人;在完成PTSD诊断评估的61人中,符合PTSD发作7人;两者共病3人.在完成自杀倾向诊断评估的62人中,存在自杀倾向10人.不同性别和年龄组之间的抑郁发作、PTSD和自杀倾向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安置点之间的PTSD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北川的检出率(40.0%)高.搬迁次数是灾区基层医务人员精神痛苦的危险因素(OR=1.24).结论:震后14个月后,极重灾区县基层医务人员仍存在明显的精神痛苦,少数人存在抑郁发作、创伤后应激障碍及自杀倾向.震后多次搬迁可能促使精神痛苦的发生及症状加重.
作者:谢永标;马弘;马宁;何呜;梁光明;向虎;吴霞民;管丽丽;王瑞儒;林红;程文红;贾福军;党卫民 刊期: 2011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