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评估贝克抑郁量表第2版(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Ⅱ,BDI-Ⅱ)中文版的信度和效度.方法:方便选取142名复发性抑郁症患者完成BDI-Ⅱ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的测试,并随机抽取20名患者1周后进行BDI-Ⅱ的重测.结果:BDI-Ⅱ中文版的Cronbach α系数为0.94,各条目问的相关系数在0.18~0.71之间,各条目与BDI-Ⅱ总分的相关系数在0.56~0.82之间,重测相关系数为0.55(P<0.05);BDI-Ⅱ分与HAMD分呈正相关(r=0.67,P<0.01).探索性因子分析显示BDI-Ⅱ可提取躯体化-情感(13个条目)和认知(8个条目)2个因子.结论:贝克抑郁量表第2版中文版具有良好的信度与效度,能够作为自评工具用来评估抑郁症状严重度.
作者:王振;苑成梅;黄佳;李则挚;陈珏;张海音;方贻儒;肖泽萍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引进改良婴幼儿孤独症量表(Modified Checklist for Autism in Toddlers,M-CHAT),并检验信效度.方法:对93名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诊断标准的门诊就诊的儿童孤独症患儿进行M-CHAT中文版评定,其中64名患儿同时评定儿童孤独症行为量表(ABC),56名患儿同时评定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以检验其校标效度.53名患儿2~4周后再次进行M.CHAT中文版评定,以检验重测信度.对85名正常儿童进行M-CHAT中文版评定.共有117名被试(56名孤独症儿童,61名正常对照)的2位家长同时单独对被试进行M-CHAT中文版评定,以检验评分者信度.结果:M-CHAT中文版单项评分者信度Kappa值为0.24~1,总分评分者信度相关系数为0.79;单项重测信度Kappa值为0.27~1,总分重测信度相关系数为0.77(均P<0.01).M-CHAT中文版内部一致性检验Cronbach α系数为0.85(P<0.01).M-CHAT中文版各条目与总分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21~0.73;M-CHAT中文版总分与ABC、CARS总分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4与0.53(均P<0.01).M-CHAT中文版的灵敏度为0.96,特异度为0.60.结论:改良婴幼儿孤独症量表中文版的总体信度、效度较好,灵敏度较高,可用于我国儿童孤独症的早期筛查;但其特异度偏低,有待进一步修订完善.
作者:龚郁杏;刘靖;李长璟;贾美香;宋文红;郭延庆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探究孤独症患者对言语及非言语声音的辨识和偏好特征.方法:从南开大学医学院行为医学中心患者数据库中选取根据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诊断标准确诊的孤独症患者10名(儿童和成年人各5例),选取与年龄匹配的正常对照10名.所有被试均接受由专业的语音软件Praat录制和生成的语音音高、纯音音高和韵律的实验测试,口头报告其对言语及非言语声音的辨识和偏好结果.结果:孤独症患者在语音音高、纯音音高和韵律的辨识上和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正常对照组比孤独症组更加偏好高声调的语音和纯音(P<0.05),孤独症组比正常组更加偏好频率较低的纯音(P<0.05).孤独症组和正常对照组在对韵律的偏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孤独症患者对言语和非言语声音具有异常的听觉特征.
作者:王崇颖;江鸣山;徐旸;马斐然;石锋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了解首发精神分裂症儿童少年共患病发生情况,探讨有共患病的首发儿童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特征及共患病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和回顾式调查,对门诊及住院的52例首发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4版(DSM-Ⅳ)中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儿童少年进行调查和评定.内容包括:一般状况调查、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学龄儿童情感障碍和精神分裂症问卷(K-SADS-PL)和简明儿童少年国际神经精神访谈(MINI Kid) (父母版)中文版调查、儿童总评问卷(GAS)及社会功能缺陷筛查量表(SDSS)评定.结果:本样本精神分裂症患儿57.7%有共患病(30/52).其中14人(26.9%)现有共患病,10人(19.2%)曾有共患病,6人(11.5%)曾有并现有共患病;24人(46.2%)患有1种共患病,4人(7.7%)患有2种共患病,2人(3.8%)患有3种共患病;共患病包括抑郁障碍19人(4人有自杀行为);惊恐障碍1人,广泛性焦虑障碍5人,强迫障碍4人,社交恐怖症2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5人;抽动障碍7人,包括短暂性抽动障碍5人,Tourette综合征2人;广泛性发育障碍2人,均为Asperger's综合征.曾患共患病包括抑郁障碍5人(9.6%),惊恐障碍1人(1.9%),强迫障碍2人(3.8%),社交恐怖症1人(1.9%),注意缺陷多动障碍2人(3.8%);抽动障碍7人(13.5%).现患共患病包括抑郁障碍14人(26.9%),广泛性焦虑障碍5人(9.6%),强迫障碍2人(3.8%),社交恐怖症1人(1.9%);注意缺陷多动障碍3人(5.8%);广泛性发育障碍2人(3.8%).伴有共患病组PANSS量表总分、阳性量表评分、一般精神病理量表评分较无共患病组高(均P<0.05).现患共患病组病程长于曾患共患病组(P<0.05).结论:共患病在首发精神分裂症儿童少年中较为常见,伴有共患病的患儿症状更重,阳性症状和一般精神病理表现更突出,提示积极治疗共患病非常重要.
作者:刘芳;刘靖;姚旭东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检验儿童希望量表(CHS)中文版的信效度.方法:采用方便取样,抽取安徽市区、县城、农村6所学校五至九年级学生1324名构成两个平行样本(样本1和样本2),通过探索性与验证性因素分析交互验证考察量表结构,采用生活满意度量表(SWLS)、情感量表、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DSRSC)考察量表的效标效度,采用自尊量表(SES)、学业自我概念量表、学业成绩等级表考察预测效度.间隔4周重测CHS考察重测信度.结果:探索性因素分析抽取2个因子,项目归属与理论假设吻合.验证性因素分析证实了希望是由两个一阶因子(路径思维与动力思维)构成的单一二阶因子(希望)结构(RMSEA=0.069,P(RMSEA<0.05)=0.135,NNFI=0.952,CFI=0.978,SRMR=0.0345).CHS与SWLS、情感量表得分正相关,而与DSRSC得分负相关(均P<0.05).样本1、样本2、总样本的Cronbach α系数分别为0.741、0.732、0.737,间隔4周的重测信度为0.72.CHS能在SES之外独立解释儿童学业成绩等级3.9%的变异,能在学业自我概念之外独立解释儿童学业成绩等级2.1%的变异(均P<0.01).结论:儿童希望是一个由动力思维与路径思维组成的单维构念,儿童希望量表中文版具有较高的信度与效度,可作为测量中国儿童希望特质的工具.
作者:赵必华;孙彦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学龄儿童不同睡眠状况下的学业成绩表现特点.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上海市10所小学的五年级学生2249名.使用自编学业成绩表现教师评估问卷(各维度得分用学业成绩指数表示,学业成绩指数越低,学业表现越好)和中文版儿童睡眠习惯问卷(CSHQ)(CSHQ总评分>41分为睡眠质量不良)对学业成绩和睡眠状况进行调查,分析不同睡眠时间、睡眠质量的儿童学业成绩表现特点.结果:女生的学业成绩各项指数均低于男生.儿童睡眠习惯问卷中由家长汇报的睡眠时间<9 h的学龄儿童的各学业成绩指数均高于睡眠时间9~10 h、>10 h者(P<0.05),CSHQ总评分≤41分的学龄儿童的各学业成绩指数均低于儿童睡眠习惯问卷总评分>41分者.结论:睡眠时间短以及睡眠质量差的学龄儿童在学业表现上差于睡眠时间长、睡眠质量好者;家长及教师应更加关注儿童的睡眠健康.
作者:姜艳蕊;陈文娟;孙菀绮;李峰;李生慧;颜崇淮;金星明;沈晓明;江帆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父母执行功能生态学特征.方法:选取147名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诊断标准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父母亲,130名无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及其他神经疾患的正常儿童的年龄、受教育年限匹配的父母亲,让其分别填写执行功能行为评定量表成人问卷(自评和他评) (BRIEF-A),比较两组对象执行功能.结果:ADHD组父母BRIEF-A自评、他评量表,在执行总分、行为管理指数和元认知管理指数及其所属的抑制、转换、情绪控制、自我监控、启动、工作记忆、计划和组织因子方面,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而父母自评的任务监控因子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父母的执行功能存在一定的缺陷.
作者:张玉娟;杜巧新;王玉凤 刊期: 2011年第06期
本文综述了近十年我国儿童孤独症的临床相关研究,显示目前流行病学和预后的研究很少,评估工具本土化较差,诊断与国际使用标准一致,尚需大量干预机构,并规范干预方法.
作者:郭兰婷;李元媛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普通小学生中儿童注意缺陷多动症状与睡眠的相关性.方法:随机抽取广州市5所小学的一至六年级学生共3463名,采用Conners简明症状问卷(ASQ)及香港中文大学定式化睡眠问卷进行问卷调查,以ASQ≥15分划界,将所有被试儿童分为注意缺陷多动症状组(n=130)及非注意缺陷多动症状组(n=3122).结果:全样本儿童平均夜间睡眠时间为(9.12±0.63)h.注意缺陷多动症状组在男生比例、入睡时间、日间嗜睡、打鼾及夜惊的发生率上都高于非注意缺陷多动症状组(均P<0.05),夜间睡眠总时间短于非注意缺陷多动症状组(P<0.01).相关分析显示儿童ASQ得分与夜间睡眠时间呈负相关(r=-0.08),与入睡时间(r=0.14)、白天嗜睡(r=0.23)、打鼾(r=0.15)、夜惊(r=0.12)及梦游(r=0.04)等呈正相关(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夜间睡眠总时间越短、入睡时问越长,男性比例越高,日间嗜睡、打鼾及夜惊问题越严重,ASQ得分就越高.结论:普通小学儿童中存在较多的注意缺陷多动症状和睡眠问题,两者之间存在明显关联.
作者:任衍镇;戚元丽;张斌 刊期: 2011年第06期
孤独症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广泛性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至今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作为孤独症的特征性症状之一,社交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与生活质量.研究显示,催产素在社会交往中发挥重要作用,而催产素缺乏或利用不足可能与孤独症患者的社交障碍有关.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关于催产素与孤独症社交障碍的研究进展,并提出催产素用于孤独症临床治疗的可能性,希望能够对孤独症的研究和治疗提供帮助.
作者:张嵘;徐新杰;韩济生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了解小学生同伴暴力发生现状及其与暴力信念和相关技能的关系.方法:采用方便取样,选取河南省某县城4所小学四至六年级的1526名小学生(其中男生891人,女生635人),调查暴力攻击、暴力受害以及移情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合作技能和暴力攻击信念等.结果:1526名学生中,近一年来暴力攻击和暴力受害的发生率分别为55.8%和75.6%.男生暴力攻击和暴力受害的发生率均高于女生;随着年级的升高,暴力攻击和暴力受害的发生率呈下降趋势.与无暴力攻击和无暴力受害的学生相比,有暴力攻击和暴力受害的学生表现出较低的移情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合作技能和较强的暴力攻击信念;控制年级和性别因素后,自我控制能力和合作技能是暴力攻击和暴力受害的保护因素,而暴力攻击信念是危险因素.结论:调查地区小学生同伴暴力问题严重.同伴暴力与暴力攻击信念、低的自我控制能力和合作技能相关.应重视以生活技能为基础的学校预防暴力教育研究.
作者:王付曼;陈晶琦;肖晚晴;马亚婷;张曼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了解广州市公立幼儿园接受主流教育的学龄前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ASDs)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相关因素.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用多阶段抽样,抽取广州市5区1市21所公立幼儿园2~6岁儿童7500人,使用克氏孤独症行为量表(CABRS)、儿童生长发育问卷和教师提名策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ASDs儿童的初筛,继而对可疑者进行现场观察、评估和诊断,统计和分析ASDs的患病情况及其相关因素.结果:(1)本样本ASDs的患病率75.4/10 000(95%CI 53.8/10 000~97.0/10 000),其中孤独症29.5/10 000(95%CI 16.1/10 000~43.1/10 000),高功能孤独症占16.7%,Asperger综合征为41.0/10 000(95%CI 25.0/10 000~57.0/10 000),其他未加标明的广泛性发育障碍(包括非典型孤独症)为4.9/10 000(95%CI 0/10 000~10.6/10 000),男女比例为6.6:1;(2)教师提名策略对ASDs儿童初步筛查的灵敏度为95.6%,特异度为91.1%,Youden指数为0.867;(3)ASDs组父亲生育年龄在30~34岁以及35岁以上、母亲生育年龄在25~29岁和30~34岁、母亲受教育程度在本科及研究生以上以及母孕期情绪波动所占比例较非ASDs组大(P<0.05),进一步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示男性儿童、父亲年龄≥35岁和母孕期情绪波动为ASDs的危险因素.结论:广州市幼儿园接受主流教育的学龄前儿童ASDs患病率与国外报道相当,教师提名策略显示出客观性强、准确度高和效率高等优点,可推广使用,分析出的相关因素可以为孕期保健和教育工作提供针对性的建议.
作者:王馨;杨文翰;金宇;静进;黄旭;李秀红;魏薇;暴芃;王惠;胡敏;李诗韵;修丽娟;郭嘉;梁华妮;宁静;程舒媛;樊越波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编制公众对自杀的态度量表(the Scale of Public Attitudes about Suicide,SPAS),并在社区和大学学生中检验其信效度.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取样,抽取山东农村居民604例、天津城市居民548例及重庆的大学学生626例,用SPAS进行调查.首次调查后5~8天,顺序选择1063例被试进行重测.将受教育程度≥19年(n=580)的社区居民随机分为自评(n=243)和由调查员提问并填写问卷(n=337),将自评的大学学生随机分为署名(n=321)和匿名(n=305).结果:(1)SPAS包含47个条目,分为7个分量表.(2)自杀问题的社会重要性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和重测一致性偏低(Cronbach α=0.48,ICC=0.59);其他6个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α在0.62~0.87之间,重测一致性ICC在0.62~0.82之间.(3)农村居民、城市居民和学生之间,除对自杀的正性态度分量表得分外,其余6个分量表得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农村组得分高而学生组得分低.自评组和由调查员提问并填写组相比,除自杀行为的自我不可控制性和对自杀的正性态度2个分量表外,其余5个分量表得分均是后者高于前者(均P<0.05).署名和匿名组各分量表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公众对自杀的态度量表是一个可靠的评估国内社会对自杀的态度的工具.
作者:李献云;费立鹏;牛雅娟;王志青;童永胜;张亚利;徐东;王绍礼;杨甫德;李诚 刊期: 201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