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心理卫生协会
  • 国际刊号:1000-6729
  • 国内刊号:11-1873/R
  • 影响因子:2.08
  • 创刊:1987
  • 周期: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34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CSSCI 南大核心期刊(含扩展版),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报告(2014年)心理学类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核心库)》(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 基础医学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2年10期文献
  • 中学生的抑郁症状与生活事件:非适应性策略的中介作用

    目的:探讨中学生的非适应性策略在抑郁症状与负性生活事件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从全国10个城市抽取7110名(男生3486人,女生3624人;高中3496人,初中3614人)中学生,采用流调中心抑郁用量表(CES-D)、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和认知情绪调节问卷中文版(CERQ-C),评定中学生的抑郁症状、负性生活事件应激值和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的使用,并采用路径分析评估非适应策略的中介效应.结果:中学生的CES-D平均分为(17.0±9.2),抑郁症状检出率为37.0%.男生和女生的ASLEC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0.5 ±20.0)vs.(30.5±18.9),P>0.05],高中生的ASLEC得分高于初中生[(33.9±19.6) vs.(27.3±18.6),P<0.01].CERQ-C的非适应性策略得分为(38.6+10.4),与CES-D得分和ASLEC得分三者之间呈中度正相关(r =0.40 ~0.48,均P<0.05);且非适应性策略在抑郁症状和青少年负性生活事件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为0.12,P<0.05).结论:本研究提示,中学生的抑郁症状可能与其经历较重的负性生活事件相关,而对负性生活事件的非适应性策略可能有一定程度的中介作用.

    作者:陈海燕;姚树桥;明庆森;侯婵娟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大学生应激水平与抑郁症状:“弱连接”因素的调节作用

    目的:探讨抑郁的弱连接因素在大学生应激水平与抑郁症状变化中的调节作用.方法:选取长沙市2所高校大学生520人,进行包括首次取样在内总共6次追踪研究.首次测试采用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认知方式问卷(CSQ)、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业应激量表(SHS).追踪测查采用CES-D和SHS.根据弱连接假说,借助CSQ来确定个体认知易感性的“弱连接水平”.结果:按照Abela等的弱连接筛选标准,共检出弱连接抑郁认知易感者60人(男性24人,女性36人),检出率11.1%.在对高校大学生抑郁症状的预测中,首次测查CES-D得分(β=3.72,P<0.001)、弱连接(β=0.95,P<0.001)、性别(β=-1.22,P<0.01)、弱连接与应激水平的交互作用(β=0.03,P<0.001)对抑郁得分的变化均有主效应.结论:弱连接水平可能在应激水平及抑郁水平关系中起到调节作用.

    作者:肖晶;王晓宇;白羽;崔丽霞;罗英姿;姚树桥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世界卫生组织残疾人生存质量量表一般残疾版本中文版的信效度

    目的:检验世界卫生组织残疾人生存质量量表一般残疾版本(WHOQOL-DIS Scales for PD)中文版的可接受性、信度和效度,以便用于中国残疾人的生存质量的研究.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从广州市抽取一般残疾人(除智力残疾的其他残疾人)807名.间隔1周后,对自愿进行重复调查的109人进行重测.对量表进行可接受性、信度和效度检验,并以生活满意度量表(SWLS)为校标.结果:量表回收率为99.2%,除了性生活满意度条目缺失率为35.7%,其余条目的缺失率均小于5.0%.量表5个领域的Cronbach α系数为0.77 ~0.84;间隔1周后重测ICC为0.82 ~0.91.量表条目与所属领域得分的秩相关系数为0.30 ~0.84,高于与其他领域的相关性;验证性因子分析显示量表的拟合较好(x2=2405.57,df=569,RMSEA=0.06,GFI=0.85,CFI=0.87);量表5个领域得分与SWLS得分呈正相关(r=0.15~0.45,均P<0.05).结论:世界卫生组织残疾人生存质量量表一般残疾版本中文版具有较好的可接受性、信度和效度,可用于中国残疾人生存质量的研究.

    作者:田琪;郑巧兰;梁左宜;陈新林;方积乾;陶健婷;阮剑华;艾秋香;郝元涛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中学生的烟酒使用与压力性生活事件和感恩心态

    目的:了解中学生烟酒使用的状况,考察感恩与中学生烟酒使用的关系,为中学生烟酒使用的教育与心理干预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选取某地区四所初级中学的学生共565人,使用烟酒使用问卷、压力性生活事件量表、感恩问卷进行调查.结果:中学生在过去1个月中吸烟与饮酒的比例分别为18%和31%.压力性生活事件与烟酒使用呈正相关(r=0.12,P<0.01),感恩与烟酒使用呈负相关(r=-0.32,P<0.001);感恩调节压力性生活事件和烟酒使用的关系,随着压力性生活事件的增加,感恩水平高的中学生其烟酒使用变化不显著(b=0.01,P>0.05),而感恩水平低的中学生的烟酒使用表现出上升趋势(b=0.13,P<0.05).结论:中学生烟酒使用较为普遍.压力性生活事件是中学生烟酒使用的风险因素;感恩是烟酒使用的保护因素,并对压力性生活事件与烟酒使用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效应.

    作者:陈彦垒;叶宝娟;胡竹菁;李义安;姜晓芳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未服药的强迫障碍患者脑灰质体积异常的MRI研究

    目的:应用脑磁共振成像(MRI)基于体素的形态测量学(VBM)比较未服药的强迫障碍患者脑灰质体积与正常人群间的差异,并探讨强迫障碍患者脑灰质体积的改变与临床现象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纳入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诊断标准的20例未服药的强迫障碍门诊患者,以及20名性别、年龄和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健康对照.所有被试均接受头部磁共振扫描.采用VBM的分析方法,比较强迫障碍患者与健康对照之间脑灰质体积的差异.采用耶鲁-布郎强迫量表(Y-BOCS)、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临床症状.在控制焦虑、抑郁症状的前提下,分析强迫障碍患者异常的脑灰质体积与临床现象之间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强迫障碍组的眶额回、颞上回、颞下回、小脑、楔前叶、辅助运动区及中央后回的灰质体积减少(P<0.05,AlphaSim校正);眶额回灰质体积的减少与Y-BOCS量表总分呈负相关(r=-0.49,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眶额-纹状体-丘脑环路中的眶额回在强迫障碍的发生中起重要的作用,其他脑区如颞叶和小脑灰质体积减少,可能也参与了强迫障碍的发生.

    作者:李平;李占江;罗佳;郭志华;韩海英;熊红芳;姚淑敏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抑郁症患者神经软体征的行为学测评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的神经软体征的行为学特征.方法:以68例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诊断标准的门诊或住院抑郁症患者及68名健康对照为研究对象,采用剑桥神经科检查(CNI)软体征测试分量表,从运动协调、感觉整合、抑制功能三方面对两组对象进行神经软体征的行为学测查.并使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抑郁症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本调查中所有患者均处于抑郁缓解期,且均正在接受抗抑郁药物的治疗.结果:抑郁症组的HAMD平均得分为(18.2±7.8).抑郁症组与对照组的神经软体征测试总分[(3.2±2.8) vs.(3.5±2.6)]、运动协调分[(0.9±1.3)vs.(1.2±1.6)]、感觉整合分[(1.5±1.5)vs.(1.3±1.0)]、抑制功能分[(0.8±0.9)vs.(0.9±1.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本研究显示处于抑郁缓解期并接受抗抑郁药物治疗的抑郁症患者与健康对照的神经软体征整体表现基本一致.

    作者:赵晴;马燕桃;曲淼;李直;刘文华;程章;张磊;于欣;陈楚侨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抑郁症患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蛋白及基因表达水平与自杀行为的关联分析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外周血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与自杀行为、抑郁症状的关联.方法:共纳入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诊断标准的抑郁症患者65例,按有无自杀未遂行为分为自杀未遂组(n=31)、无自杀行为组(n=34),健康对照30名.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Beck绝望量表(BHS)、自杀意念自评量表(SIOSS)评估病例组的抑郁、绝望与自杀意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BDNF蛋白浓度,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测定BDNF 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自杀未遂组与无自杀行为组的BDNF蛋白浓度[(57.3±9.2) ng/mL,(76.0±25.7) ng/mL vs.(113.8 ±44.4) ng/mL,均P<0.05]与BDNF mRNA相对表达量[(0.2±0.0),(0.5 ±0.0) vs.(1.0±0.1),均P<0.05]均低于正常对照组,自杀未遂组的血清BDNF蛋白浓度和mRNA相对表达量低于无自杀组(P<0.05).病例组(n=65)血清BDNF蛋白浓度与SIOSS总分(r=-0.24,P<0.01)呈负相关,与BDNF mRNA相对表达量(r=0.28,P<0.01)呈正相关;BDNF mRNA相对表达量与HAMD总分(r=-0.46,P<0.01)、BHS总分(r=-0.42,P<0.01)、SIOSS总分(r=-0.43,P<0.01)呈负相关,与病程(r=0.19,P<0.05)呈正相关.结论:研究提示外周血BDNF蛋白和mRNA水平低可能是抑郁发作患者出现自杀行为的危险因素之一.

    作者:梁炜;张红梅;张红亚;吕路线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中国十省市第一代及第二代抗精神病药使用现况调查

    目的:调查中国十省市第一代及第二代抗精神病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使用现况,并初步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06年全国第2次精神药物处方方式调查中,符合国际疾病和相关健康问题分类第十版(ICD-10)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并且接受单一、非长效抗精神病药治疗的423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一般资料、临床症状及抗精神病药物使用情况等数据.结果:第二代抗精神病药使用比例明显高于第一代抗精神病药(70.8%vs.29.2%,P<0.01).使用频率居前6位的药物依次是利培酮(31.1%)、氯氮平(24.0%)、舒必利(10.3%)、氯丙嗪(9.7%)、奋乃静(8.4%)和喹硫平(5.9%).与使用第二代药物的患者相比,使用第一代药物的患者年龄较大,男性比例较高,有家族史的比例较大,病程较长,家庭收入较低,就诊次数较少,发作次数较多(均P <0.05);使用第二代药物的患者中妄想幻觉状态、言语行为紊乱、言语活动增多及攻击症状出现的比例高于使用第一代药物的患者(均P <0.05),而阴性症状出现的比例较低(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江西(OR=1.29)和四川(OR=1.08)、年龄大(OR=1.02)、发作次数多(OR=1.03)、从事农业劳动(OR=1.21)的患者更倾向于选择第一代抗精神病药(均P<0.01).结论:第二代抗精神病药在我国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中占主导地位.

    作者:张云淑;司天梅;栗克清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认知行为治疗联合系统性家庭治疗改善轻中度产后抑郁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联合系统性家庭疗法对轻中度产后抑郁的改善作用.方法:将249例产后42天的轻中度产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接受常规的产后护理(对照组,n=128),一组在此基础上接受为期3个月的认知行为治疗联合系统性家庭治疗(心理治疗组,n=121).在产后6、12、18和24个月时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使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问卷(EPDS)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SQI)在干预前、干预结束时和产后6、12、18、24个月时分别对两组进行评定.结果:共213例患者(心理治疗组104例、对照组109例)完成试验.干预结束时,心理治疗组的EPDS总分[(11.3±2.9)vs.(13.6±3.5)]、PSQI总分[(9.5±3.7)vs(12.1±4.1)]及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和日间功能障碍因子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1);与干预前相比,在研究的各阶段,两组的EPDS和PSQI总分均有所下降,心理治疗组的降分率高于对照组的同期降分率(均P<0.01).干预后,与同一阶段的对照组相比,心理治疗组的入睡时间更短(P<0.01)、睡眠时间更长(P<0.05)、夜间觉醒次数更少(P<0.05).结论:本研究提示,认知行为疗法联合系统性家庭疗法可以减轻轻中度产后抑郁患者的抑郁情绪,改善其睡眠质量.

    作者:侯永梅;胡佩诚;张咏梅;卢巧云;王丹丹;尹玲;陈耀琦;邹晓波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儿童家长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知晓率与治疗态度

    目的:了解儿童家长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知晓率和治疗态度,为制定ADHD的健康教育和社区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抽取6~13岁小学生的家长867名,采用自编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知晓率调查问卷完成调查,问卷内容围绕一个ADHD典型案例的描述设置15个问题,了解家长对ADHD案例的识别能力、发展趋势与影响程度估计及治疗态度.结果:家长对ADHD的识别率为36.9%;全体家长中,有60.7%的家长认为ADHD对儿童健康造成明显影响,有53.6%的家长认为不需要看医生,61.0%的家长不赞同药物治疗.男性儿童的家长对ADHD的识别率(46.6% vs.58.2%)和认为需要看医生的比例(40.3% vs.50.6%)均低于女性儿童的家长(均P<0.05);父亲对ADHD的识别率(44.7% vs.56.2%,61.4%)和影响估计(55.2% vs.65.9%,61.9%)低于母亲或其他长辈(均P<0.05),而母亲对药物治疗的接受性低于父亲或其他长辈(33.0% vs.42.3%,50.0%;P<0.05).受教育程度为高中的家长对ADHD的识别率高于初中及以下或大学及以上程度的家长(60.4% vs.48.1%,49.6%; P<0.05).结论:小学生家长对ADHD有关问题的认识还有很多误解或不足,不同家长对ADHD的知晓率和治疗态度也存在差异,有必要开展针对性的ADHD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

    作者:黄春娟;张颉;戚卫莉;李敏;潘顺英;朱晓华;周圆月;唐光政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长沙市4~18岁儿童少年的情绪与行为问题调查

    目的:了解长沙市儿童少年的情绪与行为问题状况,为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来自长沙市幼儿园、中小学的1657名儿童少年用长处和困难问卷(SDQ)(家长版)进行评定.结果:依据困难总分,儿童少年情绪与行为问题异常检出率13.5%.男生情绪问题异常检出率(9.3%)低于女生(13.8%) (P<0.01),而男生品行问题(14.7%)、多动注意不能(17.4%)、同伴交往(32.8%)、困难总分(15.3%)及影响程度(8.7%),异常检出率均高于女生(11.0%、10.2%、27.7%、11.9%、5.3%)(P<0.05);农村儿童少年的品行问题(15.7%)、同伴交往(35.2%)、亲社会行为(18.9%)、困难总分(15.4%)异常检出率均高于城市儿童少年(9.6%、24.8%、9.7%、11.5%)(P<0.05);幼儿(18.2%)、小学生(19.8%)多动注意不能异常检出率高于中学生(9.0%)(P<0.05),中学生同伴交往(34.2%)、亲社会行为(16.9%)异常检出率高于小学生(22.6%、10.3%) (P <0.001).结论:本研究提示,不同性别、地域、年龄儿童少年存在不同的情绪与行为问题,需分类干预.

    作者:王晓玲;李平非;彭元;刘鲲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孤独症患儿父母的精神症状与应付方式

    目的:探讨孤独症患儿父母的精神症状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方法:研究对象是72例符合国际疾病和相关健康问题分类第十版诊断标准的孤独症儿童的父母和72名与孤独症儿童同年龄、同性别正常儿童的父母(对照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精神症状,应付方式问卷(WCSQ)评估应对方式.结果:孤独症儿童的父母组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SAS评分,SDS评分和WCSQ的求助、合理化、解决问题因子分均高于对照组[如,SCL-90总分(150.6±14.2)vs.(124.4±13.0),均P<0.05];而WCSQ的退避、自责因子分低于对照组[(0.3±0.1) vs.(0.4±0.1),(0.1±0.1)vs.(0.2±0.1),均P<0.05].孤独症儿童的父母组WCSQ的退避、幻想、求助、合理化因子分与SCL-90各因子分均呈正相关(r=0.65 ~0.92,均P<0.05),而WCSQ的自责与SCL-90各因子呈负相关(r=-0.67~-0.89,均P<0.05);WCSQ的解决问题与躯体化、强迫症状、焦虑、恐怖呈负相关(r=-0.26、-0.26、-0.24,均P<0.05).结论:孤独症儿童父母有较明显的焦虑和抑郁症状,但孤独症患儿父母多采用积极的应付方式,这可能有助于减轻精神症状的影响.

    作者:张轶杰;杨丽;雷杰鹏;马润娟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澳门特别行政区初三学生的睡眠质量、睡眠模式与抑郁、焦虑情绪

    目的:了解澳门特别行政区初三年级学生的睡眠质量、模式与抑郁、焦虑情绪的关系.方法:抽取澳门535名初中三年级学生,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估睡眠质量,爱泼沃斯思睡量表(ESS)以及清晨型和夜晚型量表(MEQ)调查白天思睡与睡眠模式,用贝克抑郁量表(BDI)、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I)调查抑郁、焦虑状况.结果:PSQI和ESS得分分别为(5.2±2.6)和(8.4±4.7),女生PSQI[(5.5+2.5)vs.(4.8±2.6)]和ESS[(8.9±4.6) vs.(8.0±4.8)]得分高于男生(均P<0.05).MEQ平均得分(13.3±3.1),女生得分低于男生[(12.8±3.0) vs.(13.7±3.2),P<0.01].学生周末和假日的总睡眠时间长于平日总睡眠时间[(608±106) min,(605±109) min vs.(457±75) min],女生周末[(628±110) min vs.(590 ±97) min]和假期[(631 ±109) min vs.(581±103)min]平均睡眠时间长于男生(均P<0.01).BDI和STAI得分分别为(13.5±10.3)、(78.9±17).睡眠质量差和白天思睡者MEQ得分、上学日睡眠时间低于睡眠质量好和无白天思睡者MEQ得分,而睡眠质量差和白天思睡者BDI得分高于睡眠质量好和无白天思睡者BDI得分(均P<0.05).PSQI分别与ESS、BDI,以及STAI中的TAI分呈正相关(r=0.27、0.37、0.12,均P<0.05),而与MEQ和上学日总睡眠时间呈负相关(r=-0.30、-0.30,均P<0.05).结论:睡眠质量差和白天思睡在澳门初三学生中较为普遍,他们在上学日的平均睡眠时间不足,但在周末和假日则延长睡眠时间以作补充,其中女生更易出现上述睡眠模式.大部分学生有轻度抑郁,睡眠质量差可能与其抑郁、焦虑状况相关.

    作者:叶智恒;潘集阳;刘亚平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北京城乡两社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发病率调查

    目的:调查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病率及其人群特别是城乡人群之间的分布特点,探讨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发病的社会人口学及生物学危险因素.方法:根据2004年基线研究资料,对北京西城区和大兴区两个社区1859名≥65岁认知正常老人进行5年后再次调查;通过10/66国际痴呆研究项目组(简称10/66项目组)的全套神经心理学问卷(包括老年精神状况量表及计算机诊断系统,认知测验系统、知情人问卷及社会人口学背景问卷和危险因素问卷等)调查获得资料,运用10/66项目组广义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标准诊断程序对随访对象进行诊断,描述轻度认知功能障碍5年累积发病率,探讨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社会人口学特点及生物学危险因素.采用5年累积发病率及年平均发病率的计算方法计算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病率,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方法分析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193名老人确诊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新发病例,5年累积发病率为10.38% [95%可信区间(95%CI):9.00%~11.82%],平均年发病率2.17%(95%CI:1.76%~2.30%).高龄(大于90岁)、居住在农村、脑卒中史、糖尿病史以及肥胖是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危险比值(HR)分别为4.66 (95%CI:1.41~15.48); 2.54 (95%CI:1.72~3.75); 3.04 (95%CI:1.63~5.68); 2.00 (95%CI:1.14~3.50)和4.97 (95%CI:3.53~7.01)],而有配偶以及较多的体育锻炼是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保护因素[HR分别为0.55 (95%CI:0.40~0.76)和0.34 (95%CI:0.14~0.84)].结论:北京市城乡两社区≥65岁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5年累积发病率为10.38%,年平均发病率为2.17%,与国内外多数研究接近.高龄、居住在农村、脑卒中、糖尿病及肥胖是发病的危险因素;针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进行干预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临床价值.

    作者:禚传君;黄悦勤;刘肇瑞;王瑛;刘棉;李淑然;李硕;李玉敏;肖存利;郑志华;邵钧;肖秋霞;PRINCE Martin 刊期: 2012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