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了解遭受多重侵害高职高专新生的儿童期逆境的内容、来源及其影响.方法:选取济南市某高等专科学校的1802名新生,运用青少年侵害问卷(JVQ)评定其侵害情况,按照JVQ得分≥5为多重侵害纳入标准,筛查出210名遭受多重侵害高职高专新生,其中68人参加此次质性研究.本质性研究使用个人深度访谈法收集资料,用主题分析对遭受多重侵害高职高专新生儿童期逆境及其影响进行编码,归纳儿童期逆境的种类、内容及其对遭受多重侵害高职高专新生的影响.结果:遭受多重侵害高职高专新生儿童期逆境的逆境种类包括一般侵害、躯体虐待、情感虐待、躯体忽视、情感忽视、目击暴力、性虐待、家庭功能不良、躯体疾病或遭受意外事故、学业表现不良或转学;儿童期逆境对遭受多重侵害的高职高专新生的影响包括自卑、胆怯、易激惹、社会交往障碍、心境低落、创伤后应激症状和行为问题.结论:儿童期逆境可来源于多个层面,且各种不同逆境及同种逆境不同程度对遭受多重侵害的高职高专新生影响程度不一.
作者:崔乃雪;曹枫林;董方虹;郭春红;李玉丽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引进父亲在位问卷(FPQ),初步检验其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信效度,建立父亲在位问卷的中文修订版(FPQ-R).方法:方便抽取705名大学生进行FPQ测试,对其中的414名被试同时施测父母教养方式量表父亲版(PBI-F),间隔4周后对144名大一被试进行FPQ重测.采用相关系数、Cron-bach α系数、因素分析进行分量表的调整,对修订后的问卷进行信效度分析.结果:父亲在位问卷中文修订版(FPQ-R)共96个条目,包含与父亲的关系、家庭代际关系、有关父亲的信念3个高阶维度,分为8个分量表.96个条目与所在分量表的相关系数为0.43~0.83.验证性因素分析发现8因子模型的拟合指数为x2/df=3.03,NFI =0.92,NNFI =0.94,CFI=0.94,RMSEA=0.05;3因子高阶修正模型的拟合指数为x2/df=3.08,NFI =0.91,NNFI =0.93,CFI=0.94,RMSEA=0.06.3个高阶维度内各分量表的相关系数为0.42~0.75,3个高阶维度间各分量表的相关系数为0.18 ~0.45.除高阶维度二的2个分量表外,其余6个分量表与PBI-F的关爱、鼓励自主因子及总分均呈正相关(r=0.17 ~0.66,均P<0.01).3个高阶维度和8个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Cronbach α系数都超过0.86,重测信度系数为0.59 ~0.80.结论:父亲在位问卷中文修订版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以用于我国大学生群体.
作者:蒲少华;卢宁;唐辉;王孟成;凌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建立认知方式问卷(CSQ)中文版,并分析信效度.方法:按量表翻译程序将CSQ翻译成中文,选取647名大学生进行CSQ中文版的测量.随机抽取其中130名大学生于初评后1个月进行重测,并与功能失调态度问卷(DAS)比较,评估与抑郁症状的相关性.结果:CSQ中文版共72个条目,分为评估原因、评估结果、评估自我认知及评估内在归因4个维度;总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0.95,重测信度为0.82,各分量表的α系数在0.71 ~0.80之间;条目间平均相关系数在0.24~0.42之间.验证性因子分析显示数据拟合良好( GFI=0.90,CFI=0.92,IFI =0.91,RMSEA=0.07).4个因子间标准路径数为0.47~0.98,因子内部标准路径系数0.60 ~0.91.CSQ单独及与DAS一起进入回归都对抑郁症状有显著相关((β=0.22,0.20,均P<0.01),而DAS只单独进入时对抑郁症状有显著相关性(β=0.15,P<0.01).结论:认知方式问卷中文版具有良好的信效度.与功能失调态度问卷比较,认知方式问卷中文版与抑郁症状的相关性可能更高.
作者:邹涛;姚树桥;来熊兆;ABELAJohnRZ;AUERBACHRandyP 刊期: 2012年第02期
2010年1月23日至5月26日,富士康科技集团深圳工厂在4个月内密集发生多起坠楼伤亡事件,这一事件发生前后该集团员工中也有部分需要进行紧急住院治疗的精神障碍患者.本文总结分析这些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
作者:李学武;刘铁榜;何苑媚;万正玉;贺芳莲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了解富士康深圳工厂外来劳务工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利用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用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富士康深圳工厂两个厂区1891名外来劳务工,采用自编社会人口学基本信息资料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 SRHMS)、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精神卫生与心理保健知识问卷、精神疾病有关态度问卷、自编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利用调查表,调查外来劳务工近1年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方式利用情况.结果:富士康深圳工厂外来劳务工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1年总利用率为33.2%.近1年利用程度较高的前5位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方式分别为心理宣传手册/资料、心理热线、心理专题讲座、心理黑板报/专栏和小组讨论与座谈;较愿意接受的前5位方式分别为心理宣传手册/资料、心理专题讲座、心理热线、心理课程教育和志愿者服务活动;发生心理问题时首选方式是心理热线.采取积极应对方式(OR=1.09,P<0.01)和掌握较全面心理保健知识(OR=1.31,P<0.01)的外来劳务工更易于利用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结论:富士康深圳工厂外来劳务工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的意愿较高,但利用程度较低;加强外来劳务工心理保健知识的宣传教育,以及培养个体建立良好的应对方式,有助于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水平.
作者:周志坚;刘铁榜;金冬;杨洪;邹晓苇;赵敏;卞茜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精神卫生干预在应对富士康深圳工厂员工丛集性自杀公共危机事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详细介绍了富士康心理救援工作中采取的主要干预措施与成效,探讨了如何建立促进企业员工心理健康的长效工作机制,从根本上预防危机事件的发生.
作者:游丽琴;刘铁榜;杨洪;金冬;张繁新;胡赤怡;舒明跃;陈向一;林汉城;张丹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对富士康深圳工厂丛集性自杀伤亡者进行心理解剖,分析自杀者的精神状况,探讨连续自杀的原因及相关因素.方法:对2010年1月-5月期间富士康深圳工厂的12例自杀进行回顾性分析,每例至少由2名精神科副主任及以上医师通过查阅询问笔录、现场勘查记录、尸检报告以及访视幸存者和知情人等方法分析,精神疾病诊断标准参考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结果:12名自杀者均为外来劳务工,其中8名为男性,4名女性;入职时间均小于24个月,其中9名小于12个月;3例可初步诊断精神病,3例虽有个别症状但不足以诊断精神疾病,6例可初步排除精神病的诊断;8例自杀前表现了自杀危险信号;自杀原因分析显示3例可能与精神症状有关,3例可能与应激性事件有关,4例可能与心理压力过大、理想破灭绝望等原因有关.结论:富士康深圳工厂员工丛集性自杀的原因复杂,包括个体方面罹患精神疾病、面临较大压力、消极应对方式以及工作倦怠;企业缺乏自杀干预和预防知识,封闭的环境、紧张的气氛,以及媒体的密集报道可能是导致自杀事件发生和扩大的原因.
作者:杨曦;刘铁榜;杨洪;舒明跃;胡赤怡;金冬;张繁新;方莉;高北陵;李学武;贾福军;马弘;凌莉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巴林特小组案例分析,解析目前综合医院医患互动中医师的负性体验,探索医生职业技能培训的新方法.方法: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内心身技能培训活动中组织10次医师巴林特小组活动,共呈现15个临床案例,采用扎根理论的方法对讨论记录进行质性分析.结果:案例发生的情境主要包括医患互动、团体协作,职业和个人生活的冲突;案例呈现的触发事件包括医患冲突、价值观冲突、面对“无法治愈的患者”、角色模糊、医师本人或患者遭受不公正待遇;小组讨论的主题包括与患者相关的情感体验、职业定位、与其他医务人员的合作.结论:巴林特小组可以帮助参与者识别和处理医患沟通中复杂的情绪反应(自己的和患者的),澄清职业角色的要求,提高工作满意度,同时巴林特小组可以作为一种提高医生职业技能的方法.
作者:刘文娟;叶尘宇;陈华;季建林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婚姻状态及其变化(丧偶及再婚事件)对于老年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利用“是否经常感到紧张害怕”、“是否经常感到孤独”这两项指标来度量老年负性情绪,通过2002年及2005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的大规模调研数据,在控制人口家庭、经济及生理健康等因素的情况下,借助logistic静态回归及动态回归模型分析丧偶及再婚事件等相关因素与老年负性情绪的关系.结果:多元回归模型显示,处于丧偶状态的男性、女性老人出现以“是否经常感到紧张害怕”、“是否经常感到孤独”为标志的负性情绪的概率分别比有偶男性、女性老人高出6.2%、4.7%;丧偶事件会导致男性及女性老人的负性情绪概率在3年内分别上升8.2%、11.3%,而再婚事件对负性情绪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提示,丧偶老人的负性情绪概率高于有偶老人,丧偶事件会增加老年人产生负性情绪的概率,而再婚对于老年负性情绪的改善作用不明显.
作者:陈华峰;陈华帅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了解流动人口抑郁现状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分层非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10年7月-9月调查北京市海淀区从事建筑、餐饮、公共场所服务(包含洗浴、美容美发)等行业流动人口1483人.使用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对抑郁症状进行评定,抑郁评分≥16分界定为有抑郁症状.采用自编问卷调查流动人口社会人口特征和劳动就业情况.结果:流动人口抑郁症状检出率16.5%,未婚者的抑郁发生率(20.7%)高于已婚者(9.0%).多因素分析显示与流动人口抑郁相关的因素有性别[OR=2.31,95% CI (1.16-4.63)]、婚姻[OR=1.94,95% CI (0.93-4.06)]、职业[OR =3.03,95% CI (1.30-7.05)]、是否主动寻求健康知识[OR=2.45,95% CI (1.28-4.72)]、工作环境中是否存在有害健康因素[OR =2.52,95% CI (1.29-4.92)],男性、未婚者、服务类职业、非主动寻求健康知识者、工作环境中存在有毒有害因素者发生抑郁的危险性更高.结论:流动人口抑郁发生与多因素相关,本研究结果提示今后针对流动人口抑郁相关因素研究可以从社会支持、职业、工作条件、健康知识培训等角度进行更深入探讨.
作者:许颖;纪颖;袁雁飞;栗潮阳;常春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我国拥有规模庞大的独生子女群体,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独生子女已进入婚育阶段.本文探讨已婚独生子女的婚姻质量及与家庭因素的关系.1 对象与方法1.1对象根据方便性原则,研究对象设定在各托幼机构的育龄父母(0~6岁孩子父母).样本选取以家庭为单位,参与者是家庭中的丈夫或者妻子,由在托幼机构中接受培训的孩子父/母亲根据其本人的实际情况当面填写后回收.本研究排除了参与者亲生父母均不在世者,系非血缘父母养大者(收养子或者寄养子).
作者:马希权;尹飞雁;姚玉红;赵旭东 刊期: 2012年第02期
随着我国心理卫生领域研究的深入,研究者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已有数据库可供利用,包括国家发布的各项统计数据、其他科研人员独立收集的用于科研的数据库、用于非科研目的的各种数据库、定性研究收集的文字与影音材料等.对这些数据库进行深入挖掘和二次分析,是学术界经常采用的方法[1].这一策略可以更加充分地利用已有数据库,挖掘出有意义、有价值的结果和结论,避免大量的资源浪费和重复劳动.然而,在对已有数据库进行二次分析时,有必要注意以下几点:(1)已有的数据库在建立时,其目的常常与二次分析的目的不同.
作者:周亮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了解汶川受灾地区社区、乡镇卫生院工作者的精神卫生知识掌握情况及精神卫生服务能力,为精神卫生培训提供依据,为我国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选取灾后社区、乡镇卫生工作者心理卫生服务技能培训班学员353名为研究样本,回收有效问卷313份.使用自编精神卫生知识评估问卷和精神卫生服务调查表进行评估.自编精神卫生知识评估问卷包含抑郁症、酒精依赖、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为主)、创伤后应激障碍和躯体形式障碍5种精神障碍.结果:受灾地区乡镇、社区卫生院工作者对于社区5种精神障碍准确诊断率高的案例为抑郁症(77.0%),药物处理中位数得分高的为酒依赖;非药物处理中位数得分高的是酒依赖和创伤后应激障碍.培训前1月内报告未接诊过精神障碍患者的社区、乡镇卫生院工作者占53.4%.不知道任何1所精神卫生服务机构的卫生院工作者占35.1%;不知道精神科专科会诊的占37.7%;不能邀请精神科专科会诊的占39.6%.结论:汶川地震后,受灾地区的乡镇、社区卫生院工作者精神卫生知识和技能掌握较少,精神卫生服务能力相对弱.
作者:胡宓;肖水源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不同阅读材料对于焦虑的缓解作用.方法:以自愿方式招募175名普通学生(17~24岁),首先用高难度任务唤起被试的焦虑状态,然后随机将被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阅读领悟类和信息类的文字材料.通过情绪Stroop范式测量两组被试的焦虑水平.采用2×2实验设计,其中阅读材料为被试间因素,包括领悟类和信息类;词汇类型为被试内因素,包括积极词汇和消极词汇.结果:领悟组被试对积极词的反应时短于对消极词的反应时(P<0.05),而信息组被试对两类情绪词的反应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研究提示,领悟类材料比信息类材料更有助于缓解焦虑情绪.
作者:张熙;毕鸿燕;赵笑梅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抑郁认知易感者在负性情绪信息加工任务中的注意特征.方法:采用方便取样选取在校大学生1287人,获有效问卷1201份,使用认知方式问卷(CSQ)进行测查.根据弱连接计算方法获得抑郁认知易感者(CV组)151人和非抑郁认知易感者(NCV组)192人.从两组中选取95人(CV组47人,NCV组48人)参与情绪面孔点探测任务,比较两组在任务中的正确率、反应时及偏倚分差异.结果:参加情绪点探测任务的95人中,有2人的数据(两组各1人)总正确率低于90%而被剔除.正确率与反应时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V组和NCV组在愤怒面孔注意偏倚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V组的偏倚分大于NCV组(P<0.05).将偏倚分与零进行单一样本t检验显示,CV组在悲伤及愤怒面孔对上的注意偏倚分均大于零,而NCV组则在愉快面孔中的注意偏倚分大于零.结论:与非抑郁认知易感者相比,抑郁认知易感者在面对愤怒面孔时,其注意力更难从中脱离出来,且抑郁认知易感者对愉悦面孔的注意不够.对负性情绪面孔的注意偏倚是抑郁认知易感者的认知特征之一.
作者:钟明天;蚁金瑶;凌宇;王海星;朱熊兆;姚树桥 刊期: 201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