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检验父亲参与教养问卷(IFI)中文版的信效度.方法:经原作者授权,将IFI译为中文版,包含26个条目.采用方便抽样选取871位儿童的父亲施测IFI,进行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和内部一致性检验.同时施测自评抑郁量表(SDS)、自评焦虑量表(SAS)和婚姻质量问卷(ENRICH),以检验校标关联效度.4周后随机抽取30人再次测评LFI以检验其重测信度.结果:探索性因素分析提取4个因子,累计方差解释率为64.5%,验证性因素分析验证了4因素模型(x2/df=2.99,GFI =0.87,IFI =0.92,NNFI =0.91,CFl=0.92,RMSEA =0.07).父亲的IFI总分及各因子得分与SDS总分(r=-0.22~-0.34,P<0.01)和SAS总分呈负相关(r=-0.17~-0.28,P<0.01),与ENRICH 总分呈正相关(r =0.35~0.47,P<0.01).整个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95,重测信度为0.84,4个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74~0.91,重测信度为0.70~0.82.结论:IFI中文版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用于我国关于父亲参与教养方面的研究.
作者:尹霞云;黎志华;杨新华;苏林雁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建立一套适用于中国的标准化音乐刺激材料库.方法:从音乐网站、论坛等收集到预期能引起积极、中性和消极情绪的音乐l99首,请音乐专业人士及乐感较好的若干小组成员依据诱发情绪的明确性、音乐的熟悉度和声音的质量三个标准筛选出78首音乐.征集160名在校大学生,对音乐的愉悦度、唤醒度和表达性进行自我报告的9点量表评分.结果:三维度的各评分段均有一定数量音乐材料分布,中、高分段音乐数量偏多,占总数70%以上;愉悦度、唤醒度和表达性评分两两之间具有较高正相关(r=0.85 ~0.90,均P<0.01),唤醒度对表达性与愉悦度关系的调节效应显著(β=-0.17,P<0.01);在对3个维度的评分上,男生组和女生组均呈较高正相关(r =0.95 ~0.99,均P<0.01),但男生愉悦度和唤醒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女生(均P<0.05);聚类分析将音乐聚为3类,分别可引发预期的积极、中性和消极三种情绪.结论:本研究初步编制了一套情绪音乐库,可作为情绪刺激材料,但仍有待扩充和更细致的评定.
作者:李冬冬;程真波;戴瑞娜;汪芬;黄宇霞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对15个条目的台湾版危险评估(DA)量表进行修订,并在亲密伴侣暴力中的女性受害者中检测其信效度.方法:在DA量表的基础上经专家小组讨论和专家咨询增加了5个条目,并选取简易冲突策略量表(BCTS)中的2个条目,组成预测量表.方便取样,选取新疆某市与河北某县妇联、派出所等相关机构报告的亲密伴侣暴力中的女性受害者200例,对量表进行项目分析和信效度检验.随机抽取其中50名受害者,2~4周后进行重测.结果:项目分析与相关分析剔除不满足条件的条目,终形成由两个部分组成的危险评估量表修订版(DA-R),第1部分包括9个条目,Cronbach α系数为0.76,各条目与量表总分的相关系数在0.29 ~0.66之间,重测相关系数为0.84(P<0.01);量表总分与BCTS中致死性暴力行为间ROC曲线下面积为0.77.第2部分为BCTS中用来判断有无致命暴力行为的2个条目,此部分不计分.结论:危险评估量表修订版具有较好的信效度,能够作为评估亲密伴侣暴力危险程度的工具.
作者:麻超;李洪涛;苏英;毋嫘;洪炜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了解宁夏生态移民心理健康现况及相关因素,为促进生态移民区人群精神健康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抽取宁夏地区≥16周岁生态移民344例,移民聚集区周边同年龄段非移民282例,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人户调查,比较移民与非移民SCL-90总均分、各因子均分及两组人群心理障碍筛查阳性的差异.结果:男性移民组的SCL-90总分及抑郁、精神病性症状因子分均高于男性非移民组,女性移民组的躯体化和焦虑症状因子分均高于女性非移民组(均P<0.05).除恐怖症状外,回族移民组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均高于回族非移民组;汉族移民组SCL-90总分及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症状、焦虑症状、敌对和精神病性症状因子分均高于汉族非移民组(均P<0.05).移民组与非移民组心理障碍阳性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33.4% vs.27.6%).移民中女性(38.9% vs.26.6%)、回族(44.9% vs.17.8%)、≥32岁且<48岁及≥48岁两组(37.6%,39.0%vs.22.9%)、独居者(48.6% vs,31.7%)的心理障碍筛查阳性检出率较高(均P<0.05);非移民组中≥48岁组(43.3% vs.22.8%,1 0.9%)、家庭月经济收入<2000元(34.5%vs.19.0%,15.7%)及独居者(43.3% vs.25.7%)心理障碍筛查阳性检出率较高(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移民(OR=1.81)、回族移民(OR =2.61)和高年龄段移民(OR=1.68)更易产生心理健康问题;非移民人群中,未婚及独居者更易产生心理健康问题(OR =2.38).结论:宁夏生态移民心理健康状况较非移民差,女性移民、回族移民、高年龄段移民更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
作者:马金宇;张波;李涛;马涛;王志忠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已婚成人性别角色与家务分工的关系.方法:用滚雪球抽样抽取以西南地区为主的<65岁的已婚夫妇279对,用贝姆性别角色量表(BSRI)及自编家务分工调查表进行调查,分析性别角色类型(男性化、女性化、双性化、未分化)、性别气质得分与家务分工的关系.结果:已婚成人的性别角色类型的分布中,未分化型的比例高于其他3种类型(47.0% vs.19.0%,23.1%,10.9%,P<0.01).女性的家务贡献率均值高于男性[(0.65±0.18)vs.(0.33±0.18),P<0.01];4种性别角色类型女性的家务贡献率均高于男性(均P<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男性的男性气质得分与家务贡献率负相关(β=-0.36,P<0.01),男性的女性气质得分与家务贡献率正相关(β=0.35,P<0.01).结论:在已婚成人群体中,男性的性别角色与家务分工有密切联系,男性的性别角色类型及性别气质可能与其家务贡献率有关.
作者:高丽君;郑涌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失眠症与伴有失眠症状的抑郁症患者血清神经肽Y(NPY)和P物质(SP)水平的变化及差异.方法:选取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之相应诊断标准的原发性失眠症患者42例、伴有失眠症状的抑郁症患者35例及38例正常对照,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NPY及SP水平,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定抑郁、焦虑症状和主观睡眠质量状况.结果:原发性失眠症组与伴有失眠症状的抑郁症组血清NPY水平均低于对照组[(5.6±3.9)ug/mL,(5.8±1.8)ug/mL vs.(8.7±5.0)ug/mL,P<0.05],血清S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5.0±1.5)ug/mL,(6.3±2.0)ug/mL vs.(3.7±1.2)ug/mL,均P<0.05],且伴有失眠症状的抑郁症组血清SP水平高于原发性失眠组(P<0.05),但两病例组间血清NPY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清SP水平与病种、病程、性别、HAMA总分、HAMD总分、PSQI总分及各因子分无明显相关(r =0.01 ~0,15,均P>0.05),NPY水平仅与PSQI中的主观睡眠质量因子呈负相关(r=-0.24,P<0.05).结论:原发性失眠症与伴有失眠症状的抑郁症患者均可能存在外周NPY及SP能神经元功能紊乱,伴有失眠症状的抑郁症患者的SP能神经功能紊乱可能更显著.
作者:廖继武;黄俏庭;潘集阳;刘亚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据南希·安卓森(Nancy Andreasen)[1],弗洛伊德(Freud)的精神动力学模式和生物学模式在美国精神病学里的均势从20世纪80年代起开始转变,并且日益强烈地摆向生物学一极.当代学术思潮如此,而大熊猫正成为世界耀眼的动物明星,本文以大熊猫作为引子,谈谈精神病学也就不失为时尚了.
作者:许又新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应用弥散张量成像(DTI)比较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白质与正常人群间的差异,并探究各向异性比值(FA)的改变与发病年龄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7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29名性别、年龄及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健康对照.两组研究对象均接受头颅磁共振检测.患者组按照发病年龄分为早发组(发病年龄<18岁)和成年发病组(发病年龄≥18岁).采用基于体素的分析方法,分别比较患者组和对照组、早发组和成年发病组之间FA值的差异,并在控制性别、病程和药物剂量影响的前提下,分析FA值与患者发病年龄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对照比较,患者组在右侧上纵束、右侧放射冠上部的FA值降低;患者组中早发组和成年发病组间FA值的差异无显著性.患者组FA值与发病年龄呈正相关的脑区包括右侧放射冠前部(r =0.70,P<0.01)、右侧胼胝体膝部(r=0.65,P<0.01);未发现呈负相关的脑区.结论:本研究提示精神分裂症患者右侧脑区上纵束及放射冠部位存在白质损害,发病年龄愈早,右侧放射冠及胼胝体膝部白质纤维的受损愈重.这对精神分裂症病理生理改变及脑结构异常的进一步研究具有提示作用.
作者:蔡丽伟;田霖;刘琦;闫俊;孙伟;卢天兰;阮燕燕;王力芳;岳伟华;赵强;袁慧书;张岱;阎浩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分析网状内皮素4受体(RTN4R)基因上的5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中国汉族精神分裂症关联,探讨RTN4R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易感性的关系.方法:收集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诊断的528名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同一地域招募健康体检者528名作为对照,并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234例首次发病患者的临床症状,采用基因分型芯片对RTN4R基因上的5个功能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分析多态性与疾病的关联性,以及PANSS因子分与RTN4R多态性的关联.结果:成功检测5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关联分析显示这些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病例和对照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携带rs696880位点GG基因型患者相比,携带AA基因型患者PANSS阳性分[(23.5±5.6)vs.(25.1±7.6),P<0.05]、一般精神病理症状分[(42.6±9.9)vs.(46.0±13.4),P<0.05]均较低,携带AA基因型患者发病年龄晚于携带GG型患者[(24.9±8.1)岁vs.(22.2±6.2)岁,P<0.05].结论:在中国汉族人群中,RTN4R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可能不存在关联,但可能影响疾病表现.
作者:郭伟云;李文强;张红星;赵晶媛;郝伟;吕路线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调查深圳市居民对危机干预热线的知晓率、知晓途径及使用态度.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了3个行政区中的7个街道,对所抽取街道的某公共场所内愿意接受调查的深圳市常住居民(≥14岁)进行调查.使用自编深圳市居民危机干预热线/心理健康热线知晓调查问卷(包括社会人口学资料、是否知道危机干预热线、热线知晓途径、对热线服务利用的态度及相关原因)进行调查.结果:共调查深圳市居民1033人,其中503人(48.7%)表示知道热线电话的存在,123人(11.9%)知道某条具体的热线名称或号码.获得热线信息的途径主要为电视节目、他人告知、网络以及电台节目.在知晓热线的居民中有235人(46.7%,235/503)表示愿意使用热线服务寻求帮助,愿意利用热线服务的主要原因是能够立即获得帮助,不愿意利用热线服务的主要原因是觉得自己不需要或者没必要.结论:本研究中,不足一半的居民知晓热线,知晓热线的居民中不足一半愿意使用热线服务.深圳居民对热线的了解度和信任度均有待进一步提高.
作者:刘慧铭;肖水源 刊期: 2012年第07期
强迫障碍是临床上较难治愈的一种神经症.暴露反应/仪式阻断治疗技术(Exposure andResponse/Ritual Prevention,本文简称ERP)目前被证实是一种针对强迫障碍的为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本文从ERP心理治疗的定义出发,阐述了ERP治疗强迫障碍的理论基础、操作原则、疗效分析与其他心理治疗方法的比较等,后对强迫障碍ERP心理治疗目前存在问题和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
作者:汤万杰;杨彦春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了解国内心理咨询师培训学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方法:采取方便取样.选取北京地区3家心理咨询师培训机构的464名学员为研究组,另选取企事业单位员工207人为对照组.用工作相关的抑郁、焦虑与愤怒量表、倦怠量表(BM)、职业应激量表(OSS)和社会支持量表进行调查.结果:心理咨询师培训学员工作相关的抑郁和BM得分均高于对照组,而来自上司的社会支持得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倦怠在社会支持和职业应激与工作相关的负性情绪间的中介作用显著.结论:心理咨询师培训学员工作相关负性情绪体验程度较高.倦怠可能是社会支持、职业应激和工作相关负性情绪的中介因素.
作者:李静喆;王健;马继伟;陈毅文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中国心血管疾病研究中14个条目的D型人格量表(DS-14)使用的合理性,并证明D型人格是区别于抑郁和焦虑的独特心理结构.方法:选取某医院心内科78位心绞痛和69位心肌梗死住院患者,采用DS-14(包含消极情感NA和社交抑制SI两个分量表)测查患者的D型人格结构,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测查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状况.并对3个量表的共54个项目进行主成分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来探讨DS-14的结构合理性及与抑郁焦虑情绪的区辨效度.结果:D型人格患者77人,非D型人格患者70人.DS-NA得分与SDS、SAS得分正相关(r=0.40、0.46,P<0.01);DS-SI得分与SDS得分正相关(r=0.21,P<0.01).D型人格患者的抑郁情绪和焦虑情绪的发生多于非D型人格患者(62.8% vs.37.2%,66.1% vs.33.9%;均P<0.01).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出7个公共因子,消极情感因子包含DS-NA的7个项目和SAS的2个项目,社交抑制因子仅包含7个DS-SI项目;验证性因素分析显示DS-14与SDS的模型拟合指数为x2/df=1.29,CH =0.91,IFI =0.91,GH=0.83,RMSEA=0.04;DS-14与SAS的模型拟合指数为,x2=1.28,CFI=0.90,IFI =0.90,GFI =0.82,RMSEA =0.04.结论:本研究表明,在中国冠心病患者的研究中使用D型人格量表是合理的,中国冠心病患者的D型人格不是抑郁情绪的重复,而是不同于抑郁的特殊结构.
作者:李月;李寿欣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共病糖尿病后抑郁症的认知功能特点及其与神经内分泌的相关性.方法:按照目的抽样的方法,选取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3版诊断标准的门诊和住院抑郁症患者84例,其中合并2型糖尿病的患者为共病组(n=42);未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为非共病组(n=42).对两组进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伦敦塔、言语流畅性、言语记忆、Stroop、连线测验、威斯康星卡片(WCST)测查,并测定血浆皮质醇(COR)与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甲状腺素(F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3)浓度.共病组28例和非共病组25例完成认知功能和血浆测查.结果:共病组HAMD总分和躯体化障碍、认知障碍因子分高于非共病组(均P <0.05),ACTH和COR的水平高于非共病组(均P<0.05),两组TSH、F4、F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共病组的WCST的完成第一分类所需的应答数、错误应答数、持续应答数、持续性错误数和非持续性错误数均高于非共病组(均P<0.05);共病组的伦敦塔因子分评分和认知功能的语言记忆评分方面的评分低于非共病组(P<0.05);而WCST完成分类数和连线测验、言语流畅性和Stroop等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共病组TOL与HAMD得分之间呈负相关(r=-0.53,P<0.01);COR水平同WCST持续性错误得分呈正相关(r =0.38,P<0.05),与RVR和Stroop得分呈负相关(r=-0.56,-0.55;均P<0.01);ACTH水平同WCST持续性错误呈正相关(r=0.528,P<0.01),与IVLT-R和Stroop得分呈负相关(r=-0.64,-0.60;均P<0.01).非共病组认知功能和HAMD评分、HAMA评分以及神经内分泌指标之间无统计学相关.结论:共病糖尿病后抑郁程度加重,认知功能受损严重,主要表现在执行功能、注意力和语言记忆方面,可能与皮质醇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升高有关.
作者:任会鹏;王岚;崔卫华;王学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抽动障碍(TD)儿童基底节结构异常特点及其与病程、疾病严重程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9例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中TD标准的首发未用药6~14岁TD儿童,采用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YGTSS)对TD儿童进行临床评估,同时收集9例8~10岁健康儿童,对受试者进行脑结构磁共振扫描,采用感兴趣区法对基底节及其亚区尾状核、壳核、苍白球分别进行测量,比较两组上述脑区的原始体积、相对体积(原始体积/颅内总体积)、左右不对称性指数(Al)的差异,分析基底节及其各亚区体积与患者病程、YGTSS总分之间相关性.结果:患儿组右侧苍白球原始体积[(1.4±0.2)mL vs.(1.1±0.1)mL]及其相对体积[(0.9±0.1)×10-3 vs.(0.7±0.2)×10-3]均高于对照组(均P<0.01);其他各结构原始体积及其相对体积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患儿组尾状核体积[(4.9±0.4)mL vs.(4.7±0.5)mL]和对照组尾状核体积两组组内左右侧比较[(4.7±0.5)mL vs.(4.5±0.5)mL],结果显示左侧均高于右侧(均P<0.05);其他各结构组内左右侧体积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间基底节及其各亚区AI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组各结构相对体积与YGTSS总分(r=-0.08 ~0.63)和病程(r=-0.09 ~0.59)均无明显相关(均P>0.05).结论:抽动障碍儿童脑右侧苍白球体积明显大于健康儿童,可能为该症的异常脑结构之一;抽动障碍儿童基底节及各亚区结构体积大小与病程、疾病严重程度无明显相关.
作者:孙锦华;黄明金;袁爱花;李茜茜;黄晓琦;龚启勇;郭兰婷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中学生网络攻击行为与愤怒的关系.方法:选取12~ 19岁中学生349人,采用少年网络攻击行为评定量表、少年攻击性问卷和状态-特质愤怒表达量表修订版进行测评.结果:女生愤怒气质因子分高于男生[(2.0±0.7)vs.(1.9±0.7),P<0.05].高中生特质愤怒得分高于初中生[(2.1±0.6)vs.(1.9±0.6),P<0.01];愤怒外部表达因子分高于初中生[(2.3±0.5)vs.(2.2±0.6),P<0.01].攻击行为与特质愤怒、愤怒表达各因子均呈显著的正相关(r=0.14 ~0.57,P<0.05);现实攻击行为和网络工具性攻击行为与愤怒控制各因子呈显著的负相关(r=-0.19~-0.11,P<0.05),网络反应性攻击行为与愤怒控制各因子相关均无统计学意义.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愤怒反应、愤怒表达因子得分与攻击行为得分呈正相关(β=0.13~0.37,P <0.05),控制外部表达因子与反应性攻击得分呈负相关(β=-0.01,P<0.05).对攻击行为的可解释变异率的范围为19.1% ~35.7%.结论:中学生网络攻击行为可能与特质愤怒、愤怒表达相关.
作者:李晔;王利刚;周文娇;高文斌 刊期: 2012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