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验证挑战性-阻断性压力量表(C-HSS)在职业群体中的适用情况,用来测量我国职业群体的挑战性-阻断性压力水平.方法:从江苏、上海的17家单位,选取从事不同职业的工作人员共490名,对量表进行内部一致性信度和结构效度检验.选用工作满意度量表(IJS)和离职倾向量表(TIS)作为效标,对其中291名工作人员进行测试,检验效标效度.结果: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Cronbach α系数为0.91,挑战性压力和阻断性压力两个分量表的α系数分别为0.92和0.82.验证性因子分析显示各指标拟合良好(x2=234.99、GFI=0.93、AGFI =0.89、NFI =0.94、NNFI =0.93、CFI=0.95、RMSEA=0.09、PGFI=0.60).挑战性压力得分与TIS得分呈负相关(β=-0.15,P<0.05),而与IJS得分无相关(β=-0.07,P>0.05);阻断性压力得分与IJS得分呈负相关(β=-0.33,P<0.001),而与TIS得分呈正相关(β =0.28,P<0.001).结论:挑战性-阻断性压力量表中文版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结构效度和效标效度,可以作为测量我国职业群体两类不同性质压力的工具.
作者:张一;史占彪;张立英;崔建周;冯梅;杨婕;顾秀玲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军嫂婚姻质量与自我和谐、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以网络问卷调查和纸质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获得军嫂的有效问卷334份.采用Locke-Wallace婚姻调适测定(MAT)、自我和谐量表(SCCS)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进行调查.结果:已生育子女的军嫂MAT得分低于未生育子女的军嫂[(104.7±30.3) vs.(117.1±20.4),P<0.01],而SCCS和SSRS得分高于未生育子女军嫂[(91.7±13.5) vs.(83.4±15.9),(40.4±7.3) vs.(38.5±6.7); P<0.01或0.05];两地分居的军嫂MAT和SSRS得分均低于夫妻共同生活的军嫂[(104.5±30.0) vs.(119.4±18.7),(38.3±6.6)Vs.(41.2±7.4);Ps<0.01];受教育程度为本科及以上军嫂的SCCS得分低于专科及以下军嫂[(83.3±15.4) vs.(91.7±14.4),P<0.01].军嫂的MAT得分与SSRS得分呈正相关(r=0.34,P<0.01),SCCS得分与SSRS、MAT得分均呈负相关(r=-0.23、-0.46,P<0.01).进一步回归分析发现,自我和谐、社会支持可以预测婚姻质量(β=0.25、-0.40,P<0.01),解释总变异的27%.中介效应检验发现,社会支持在军嫂的自我和谐和婚姻质量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大小12.5%.结论:军嫂的自我和谐水平越高其婚姻质量也越高,且社会支持在两者之间起到中介作用.
作者:尚文;张进辅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引进Buss-Perry攻击性量表(BPAQ),并在大学生群体中进行修订,用来测量我国大学生的攻击性水平.方法:在不同行政区域的9所综合型大学抽取1722名在校大学生.对样本编号后,奇数组(n =864)被用于探索性因素分析以确认因子结构;偶数组(n=858)被用于对所得维度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用大学生社会技能量表(ChUSSI)和羞涩量表(RCBS)为效标.抽取其中一所大学的165名学生于初评后2周进行重测.结果: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得到由敌意、身体攻击、冲动、易怒性4个分量表(共22个项目)构成的中文大学生版Buss-Perry攻击性量表(CC-BPAQ);验证性因素分析显示数据拟合良好(GFI=0.917,AGFI=0.896,CFI=0.899,RMSEA=0.059);CC-BPAQ的敌意、身体攻击和易怒性分量表得分与ChUSSI得分呈负相关(r=-0.23、-0.19、-0.20,均P<0.01),CC-BPAQ的4个分量表得分均与RCBS得分呈正相关(r=0.45、0.21、0.11、0.32,均P<0.01).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Cronbach α系数为0.89,4个分量表的α系数为0.73 ~0.85;总量表的重测信度为0.91,4个分量表的重测信度为0.75 ~0.80.结论:修订后的中文大学生版Buss-Perry攻击性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用于大学生的攻击性测量.
作者:吕路;高见和至;董冬;WONG Lawrence;王翕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DRD3基因Ser9Gly多态性与汉族人群不同性别精神分裂症患者工作记忆的关联.方法:选取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中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的汉族患者526例和415例汉族健康对照,检测DRD3基因Ser9Gly多态性,用中国修订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C)进行智商(IQ)评定,N-back任务测量工作记忆能力.采用协方差分析等方法分析DRD3基因Ser9Gly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工作记忆的关联.结果:在全体被试中,男性的1-back[(0.50±0.27) vs.(0.56±0.25)]和2-back[(0.25±0.22) vs.(0.28±0.22)]任务错误率小于女性(均P<0.05).男性患者中,Ser/Ser基因型的1-back任务错误率[(0.39±0.23) vs.(0.33±0.23)]高于Gly/Ser基因型,IQ[(97.4±15.1) vs.(101.9±13.4)]低于Gly/Ser基因型(均P<0.05);男性对照组中,不同基因型之间工作记忆及IQ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女性被试中,Ser9Gly多态性不同基因型的工作记忆与IQ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工作记忆可能存在性别差异,Ser9Gly多态性在汉族人群中与精神分裂症的工作记忆障碍有一定相关性.
作者:于纪泽;孙晓晨;张秋梅;翟金国;陈敏;吉峰;陈熊鹰;谷璜;刘真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分析伴精神病性特征抑郁症患者自杀未遂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10年9月1日-2011年2月28日“中国双相障碍患者诊断评估服务”研究项目的数据进行二次分析,1068例抑郁症患者中伴精神病性特征抑郁症患者112人(10.5%).采用简明国际神经精神访谈(M.I.N.I)中抑郁发作模块、自杀模块和精神病性疾患模块,分析伴精神病性特征抑郁症患者自杀未遂的危险因素.结果:伴精神病性特征抑郁症患者较不伴精神病性特征抑郁症患者的自杀未遂风险高(OR =2.2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被控制体验(OR =3.54)、幻听(OR =3.84)和无价值感/罪恶感(OR =4.78)的患者更易有自杀未遂风险.结论:本研究提示伴精神病性特征抑郁症患者的自杀未遂风险高,存在被控制体验、幻听和无价值感/罪恶感症状的患者发生自杀行为的危险性可能更高.
作者:段艳平;陈林;刘艳红;王刚;方贻儒;陆铮;杨海晨;胡建;陈志宇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探索咨询师有关自我表露的认识、态度,以及自我表露的决策过程.方法:对18位咨询师进行半结构化的访谈,然后以协商一致的定性研究(CQR)方法对访谈文本进行分析处理.结果:咨询师自我表露涉及认识、态度、内容、情境、动机、考虑因素和变化7个主题.咨询师普遍认为自我表露有积极作用,对自我表露持接受、认可的态度.咨询师在4种典型情境中较容易自我表露:当事人有不合理的观念或想法;咨询不顺利,难以进行下去时;咨询师有类似的经历;当事人主动要求.在进行决策时,咨询师会考虑是否要表露、何时表露及如何表露三方面的问题.结论:咨询师的自我表露具有积极作用,咨询师自我表露会经历一个复杂的决策过程.
作者:卢静;江光荣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胃肠道肿瘤患者化疗期间的疾病不确定感体验及其应对方式.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安徽省某三甲医院就医的15例胃肠道肿瘤化疗患者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现场录音和笔录,运用现象学7步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胃肠道肿瘤患者化疗期间的疾病不确定感体验包括,不确定症状的严重度及其意义;不明确治疗相关的各方面信息;对疾病相关知识与信息感到模糊;难以预测疾病预后;对各类社会支持的不确定.主要应对方式包括,寻求信仰;压抑、回避与发泄;渴望并寻求社会支持;主动寻求知识与信息,改变生活方式;调整与顺应,把握现在.结论:我国胃肠道化疗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体验与Mishel理论的观点基本吻合,同时具有文化特点,其应对方式包括情绪中心和问题中心两类.
作者:潘庆;王维利;洪静芳;汪严萍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疼痛是一种令人不愉快的主观感受和情绪上的体验[1].国际疼痛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pain,IASP)将其定义为:一种不愉快的情感体验,伴或不伴有实际或潜在的组织损伤.调查显示,疼痛是住院患者需要解决的重要的症状之一.评估是控制疼痛的第一步[2],正确地评估疼痛对于有效降低疼痛感具有重要的意义.相同的人在不同时间和不同情绪状态下对疼痛的感受有差别,而不同的人在同样性质的躯体损伤和疼痛措施处理下,疼痛感受亦有很大差别.
作者:袁睆;肖水源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探究大学生对动态与静态面部表情图片限时加工的特点.方法:以18名大学生为被试,记录被试在动态或静态面部表情图片呈现的600 ms做出表情判断(生气、中性、高兴)的反应时和正确率,采用EGI-128导联脑电仪收集脑电数据,分析NI70、P200和晚正成分(LPC)3个脑电成分特点.结果:与动态呈现相比,被试对静态呈现的面部表情图片的反应时较短[(474.1±5.1) ms vs.(486.2±5.4) ms,P<0.001],正确率较高[(0.83±0.02) vs.(0.79±0.02),P<0.01].静态呈现时,N170成分表现出中性表情诱发的波幅小于生气表情和高兴表情[(-2.7±0.6)μv vS.(-3.3±0.7)μv,(-3.2±0.7)μv;P<0.05],而高兴表情与生气表情诱发的波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静态呈现时,P200成分表现出中性表情诱发的波幅小于生气表情和高兴表情[(3.3±0.5) μvvs.(4.0±0.6)μv,(3.8±0.6)μv;P<0.05],高兴表情与生气表情诱发的波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PC的波幅与潜伏期的表情主效应显著(P<0.05),生气表情诱发的波幅大于中性表情[(7.2±0.7) μv vs.(6.6±0.6)μv,P<0.05];中性表情的潜伏期长于生气表情和高兴表情[(534.4±9.7)ms vs.(515.2±10.4) ms,(502.8±12.1)ms; P<0.05].结论:本研究提示在限时条件下,早期阶段,静态呈现的表情加工比动态呈现的表情加工具有优势;到后期阶段,动态呈现的表情加工才能达到静态呈现的加工水平.
作者:李文辉;蒋重清;李婵;刘颖;张窦斐;孙丹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考察消极情绪对任务切换的作用,并比较不同性别大学生完成任务切换时正确反应时的差异.方法:由广告招募的31名非心理系大学生参与实验.通过前期评定,将从中国情绪图片系统筛选出的40张图片(包括中性和消极图片)作为中性情绪和消极情绪的诱导图片;按照任务线索范式(包括重复任务和切换任务)编写任务切换实验程序,来分析消极情绪、性别因素对任务切换的作用(由正确反应时衡量).结果:终有效样本30个.方差分析表明,情绪状态对任务切换中正确反应时的主效应显著[F(1,27) =2.40,P=0.011],在消极情绪下正确反应时长于中性情绪下正确反应时[(660.1±118.0) msvs.(595.0±79.0) ms];性别对正确反应时的主效应显著[F(1,27) =2.56,P=0.002],男生正确反应时短于女生[(565.0±46.0) ms vs.(663.9±89.0) ms].结论:消极情绪延缓了任务切换;男性在任务切换中正确反应时更短,表现更优异.
作者:杨秀杰;冯亚楠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了解曾被关锁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家庭照料者负担在解锁救治前后的变化.方法:使用自编调查问卷,对中央补助地方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简称“686”项目)解锁救治的266例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及其家庭照料者进行调查,分析比较解锁救治前后照料者看护患者投入时间占劳动时间的比例、受累家庭照料患者的机会成本、照料者对自身承受的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的主观评价,以及解锁前后的家庭经济状况.结果:解锁救治后,家庭照料者看护患者投入时间占劳动时间的比例之和由解锁前的(62.2±35.1)%降至(30.2±28.0)% (P <0.001),受累家庭照料患者的机会成本减少[城镇地区(8771.4±4079.3)元vs.(5103.4±3899.6)元,P<0.001;农村地区(2827.1±1688.5)元vs.(1342.5±1346.7)元,P<0.001],照料者心理压力[(8.9±1.4)vs.(4.5±1.7)]和经济负担的主观评分[(9.2±1.2)vs.(4.9±2.1)]显著降低(P均<0.001).结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家庭照料者负担在患者获得解锁救治后明显减轻,各地开展的解锁救治专项工作具有现实的社会经济意义.
作者:管丽丽;刘津;吴霞民;马弘;于欣;吴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2012年10月26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 (以下简称《精神卫生法》).这部孕育了27年的法律终于诞生.全法七章八十五条,其中核心的内容为以下四点:(1)坚持预防为主,预防与治疗、康复相结合的方针,减少精神障碍的发生,提高治疗、康复水平;(2)切实保障精神障碍者的合法权益,保障其人格尊严和人身安全不受侵犯,严格设置非自愿住院治疗的条件和程序.
作者:孙东东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了解城市社区老年人的睡眠障碍的流行病学特点,初步分析相关因素.方法:本研究为现况调查.选取河北省4市区3176例60岁以上社区老年被试者,采集一般人口学资料,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QSI)、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定睡眠状况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参与调查的3176例老人中有938例(29.5%) PQSI≥7分,其中男性286例,女性652例,男∶女=1∶2.3.ADL>26分者232例(7.3%),其中PQSI≥7分者132例(56.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DL评分较高(OR=1.58)、需要生活照料(OR=1.49)、高龄(≥70岁)(OR=1.37)、女性(OR=1.69)、无业(OR=1.66)、脑力劳动(OR=1.92)、单身或丧偶(OR=1.33)、伴有躯体疾病(OR=2.18)者PQSI得分较高.居住地点固定(OR =0.81)、参加体育锻炼(OR=0.76)、参加读报纸/杂志/书籍(OR=0.82)、参加娱乐活动(OR=0.80)者PQSI得分较低.结论:城市社区老年人的睡眠障碍发生率较高,睡眠障碍的发生可能与较高年龄、女性、无职业及缺乏运动的生活方式有关.
作者:胡蕊;王华丽;于鲁璐;王志峰;王冉;王岚;宋美;赵晓川;马玉霞 刊期: 201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