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心理卫生协会
  • 国际刊号:1000-6729
  • 国内刊号:11-1873/R
  • 影响因子:2.08
  • 创刊:1987
  • 周期: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34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CSSCI 南大核心期刊(含扩展版),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报告(2014年)心理学类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核心库)》(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 基础医学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4年2期文献
  • 大学生挫折应对能力陈述性量表编制及结构探索

    目的:编制大学生挫折应对能力陈述性量表(CSHDS),检验其信效度并探索结构模型.方法:在大学生挫折应对能力形容词词库119词与理论结构模型基础上,编制初测问卷与正式量表.对755名大学生进行初测问卷测查,通过条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探索量表的结构.对1231名大学生进行正式量表测查,通过验证性因素分析确定量表终结构模型.采用应付方式问卷(WCSQ)和挫折应对能力自评为效标.选取其中84人1个月后重测.结果: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量表由43个条目组成,包括乐观积极、追求卓越、关系寻求、调节控制4个分量表,每个分量表包含3个因子.量表可能存在3种结构模型,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接受模型3 (x2/df=2.80,GFI=0.97,NFI=0.85,IFI=0.92,TLI =0.91,CFI=0.92,RMSEA=0.05);4个分量表得分与WCSQ的解决问题、求助得分及挫折应对能力自评得分均呈正相关(r =0.12 ~0.61,均P<0.001),而与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得分均呈负相关(r=-0.10~-0.57,均P<0.001).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Cronbach α系数为0.88,4个分量表的α系数在0.75 ~0.79之间;总量表的重测信度为0.74,4个分量表的重测信度在0.72 ~0.79之间.结论:本研究编制的大学生挫折应对能力陈述性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在压力与应对领域研究和实践中作为测量量表或评估工具使用.

    作者:田宝伟;吴九君;郑日昌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情感气质自评量表简版中文版的信效度

    目的:评估情感气质自评量表(TEMPS-A)简版中文版的信度和效度,为评估心境障碍患者情感气质特征提供一个有效的工具.方法:选取143例双相障碍患者和175例健康对照者完成TEMPS-A简版的测试,并从两组中随机抽取35名研究对象1个月后进行重测.结果:因子分析提取出5个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46.82%;各因子得分呈正相关(r=0.17 ~0.59,均P<0.001).TEMPS-A简版中文版总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0.92,5个因子的α系数在0.71 ~0.90之间;总量表的重测相关系数为0.90,5个因子的重测相关系数在0.63~0.90之间(均P<0.001).双相障碍组TEMPS-A简版总分和5个因子分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如,总分(16.0-±7.9) vs.(5.7±4.7);均P<0.001].结论:情感气质自评简版中文版具有良好的信度和结构效度,适用于健康人群和双相障碍患者.

    作者:苑成梅;黄佳;李则挚;陈俊;王勇;洪武;胡莺燕;曹岚;易正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青少年攻击主题偏好问卷编制及其信效度检验

    目的:编制青少年攻击主题偏好问卷(ASIQ),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以Brittain攻击主题偏好定义为理论依据,通过查阅已有文献研究以及对青少年进行开放性访谈等方法收集资料,以此分类和编码形成初始条目库;选取中学生330名进行预测,对结果进行条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形成正式版攻击主题偏好问卷.与效标效度问卷(Buss-Perry攻击性问卷)一起在750名中学生中正式施测,对结果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构方程模型检验以及一致性信度分析.结果:条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中学生攻击主题偏好问卷有6个维度29个条目,可以解释总变异的58.8%;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问卷具有良好的拟合指标(x2/df=3.10,RMSA=o.064,NH =0.92,IFI=o.94,NNFI =0.94,CH =0.94),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问卷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攻击主题偏好对攻击性的预测作用有统计学意义(标准化回归系数β=0.53),结构方程模型中各条路径系数有统计学意义,模型拟合指标良好(x2/df=4.59,RMSA=0.07,NFI=0.95,IFI =0.96,CH=0.96),具有良好的效标效度.总量表内部一致性达到0.89,各分量表的α系数为0.83、0.74、0.81、0.84、0.85、0.58.结论:青少年攻击主题偏好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用于测量我国青少年的攻击主题偏好.

    作者:郭昫澄;马红宇;EGAN Vincent;郭永玉;周宗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企业科技工作者工作倦怠的聚类分析

    目的:考察企业科技工作者工作倦怠的群体类型.方法:选取济南市23家企业的1957名科技工作者,采用工作倦怠量表(CMBI)、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自编背景资料调查表进行测量,并对数据进行相关和聚类分析.结果:通过聚类分析发现,企业科技工作者的工作倦怠类型有高倦怠型(25.1%)、成就感降低型(18.5%)、情感倦怠型(27.1%)、低倦怠型(29.3%)4种类型;高倦怠型和低倦怠型的SAS[(o.78±1.06),(-0.72 ±0.58)]和SDS得分[(0.72±0.86),(-0.81±0.62)]分别是高和低的,成就感降低型SDS得分高于情感倦怠型[(0.2l±0.96)vs.(-0.01 ±0.84),P<0.001].结论:企业科技工作者可区分出高倦怠型、成就感降低型、情感倦怠型和低倦怠型4种工作倦怠类型;不同倦怠类型在焦虑和抑郁的程度上呈现出高低不同的差异.

    作者:林锴;王鹏;高峰强;谢殿钊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大学生成人依恋、元情绪及心理复原力的关系

    目的:探讨大学生成人依恋、元情绪及心理复原力之间的关系.方法:在西安4所大学选取782名大学生,运用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特质元情绪量表(TMMS)和心理复原力量表(ER)分别测量成人依恋风格、元情绪和心理复原力的水平.结果:大学生ECR的依恋焦虑、依恋回避两个维度得分与TMMS各维度得分、ER得分均呈负相关(r=-0.32~-0.11,均P< 0.01),ER得分与TMMS各维度得分均呈正相关(r=0.10~0.35,均P<0.01).路径分析表明,依恋焦虑对心理复原力的直接效应无统计学意义(路径系数为0.10),对元情绪的直接效应有统计学意义(路径系数为-0.42,P<0.001),元情绪对心理复原力的直接效应有统计学意义(路径系数为0.50,P<0.001);依恋回避对心理复原力及元情绪的直接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路径系数为-0.07,-0.43;P<0.05或0.001),元情绪对心理复原力的直接效应有统计学意义(路径系数为0.43,P<0.001).结论:元情绪在依恋焦虑与心理复原力间起完全中介作用,而在依恋回避与心理复原力间则起部分中介作用.

    作者:李彩娜;石鑫欣;拓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诈病症状定式访谈中文版的信效度

    目的:检验诈病症状定式访谈(SIRS)中文版的信度和效度,为我国司法鉴定和诈病临床评估应用提供一个有效的测评工具.方法:采用仿真模拟设计和已知团体组设计两种方法.仿真模拟设计中,选择按国际疾病与相关健康问题分类第十版(ICD-10)诊断为精神分裂症、情感障碍及其他精神障的住院患者共40名(普通精神病例组)及正常大学生80名(模拟诈病组40名,正常诚实组40名);已知团体组设计中,选择按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诊断为精神分裂症、情感障碍及其他精神障的司法鉴定被试共80名(非诈病组)及可疑诈病者20名(可疑诈病组).由1名接受过培训的精神科专业人员使用SIRS中文版进行评估,并对其中80名正常大学生同时评定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MMPI-2).采用相关分析和Cronbach α系数检验量表内部一致性信度.以MMPI-2中的说谎(L)、稀有回答(F)、校正/防卫(K)3个效度因子为效标.以不同组SIRS中文版的得分差异检验量表的实证效度.结果:SIRS中文版的Cronbach α系数为0.66 ~0.98.各分量表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47~0.85 (P <0.05).SIRS中文版的诈病维度(不一致的症状与夸大症状)得分与MMPI-2的F分呈正相关(r=0.33 ~0.48,P<0.05),与L和K分呈负相关(r=-0.23~-0.52,P<0.05).仿真模拟设计中,除SIRS中文版的评价诚实度的症状、防御性症状、过于特定症状3个因子外,模拟诈病组SIRS中文版10个因子得分均高于正常诚实组和普通精神病人组[如罕见症状因子分(10.2±3.3)vs.(0.7±1.3), (2.4±1.9);P<0.05)];已知团体组设计中,可疑诈病组SIRS中文版13个因子得分均高于非诈病组[如罕见症状(7.4±1.7) vs.(2.8±2.6),P<0.05)].SIRS中文版在仿真模拟设计和已知团体组设计中的敏感度分别为20%和85%,特异度分别为83.75%和87.5%.结论:诈病症状定式访谈中文版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为诈病的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刘畅;薛志敏;刘哲宁;谭伟象;王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提高初级保健医生识别抑郁症能力相关培训项目的概述

    抑郁症是一种高患病率、高复发率、高疾病负担率及高自杀率的精神疾病,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和言语动作减少.目前,抑郁症已成为日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1].Phillips等在中国四省进行的精神障碍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抑郁症的一月患病率为6.1% (95%CI:5.7~6.6)[2].抑郁症不仅有较高的患病率,而且是自杀的重要危险因素.

    作者:程丽丽;周亮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大学生亲密恐惧与儿童期虐待的关系

    目的:探讨大学生亲密恐惧与儿童期虐待的关系,为亲密恐惧的预防与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20名大学生,采用亲密恐惧问卷(FIS)与儿童期经历问卷(CTQ-SF)调查大学生的亲密恐惧与儿童期是否受到虐待(CTQ-SF包含情感虐待、躯体虐待、性虐待、情感忽视和躯体忽视5个分量表).结果:男生FIS得分高于女生[(93.2±22.5)vs.(86.2±20.1),P<0.05],非独生子女FIS得分高于独生子女[(95.4±21.2) vs.(81.4±19.2),P<0.001],无恋爱经历者FIS得分高于有恋爱经历者[(95.1±20.7) vs.(84.9±21.1),P<0.001].大学生儿童期虐待情感忽视发生率高(77.9%),躯体忽视、情感虐待、躯体虐待、性虐待的发生率分别为73.7%、69.5%、19.7%、19.2%.大学生FIS得分与CTQ-SF总分及性虐待、躯体忽视、情感虐待分量表得分均呈正相关(r=0.25、0.32、0.28、0.15,均P<0.05).控制人口学变量之后,性虐待与躯体忽视均与亲密恐惧正相关(β=0.17、0.16),解释其17.6%的变异.结论:儿童期创伤可能是亲密恐惧发生的重要相关因素,儿童期虐待对建立亲密关系有消极作用,这一发现对大学生亲密恐惧的有效干预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作者:冀云;刘晓明;马艳杰;邵姝姮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去甲肾上腺素转运体基因与单纯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关联研究

    目的:探讨单纯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与去甲肾上腺素转运体基因(NET1)多态之间的关联.方法:依据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诊断标准,采用儿童临床诊断性会谈量表(CDIS)进行共患病评定以及亚型划分,该量表将ADHD分为3个亚型:注意缺陷为主型(ADHD-I)、多动冲动为主型(ADHD-HI)和混合型(ADHD-C).纳入936名健康对照和491例单纯ADHD儿童(含350个核心家系),其中有276例ADHD-J儿童,34例ADHD-HI儿童,181例ADHD-C儿童.进行NET1基因的6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位点的基因型检测,采用传递不平衡检验、x2检验对单个SNP位点及单体型与单纯ADHD进行关联分析.结果:家系研究结果显示,在女性单纯ADHD家系中,rs36009的C等位基因存在过度传递趋势(24 vs.10,P=0.016,校正P=0.090),由rs36009、rs2242447构成的TC单体型存在传递减少的趋势(13 vs.25,P=0.044,校正P=0.071).分亚型分析显示,rs2279805的T等位基因在单纯ADHD-I家系以及男性单纯ADHD-I家系中存在过度传递趋势(86 vs.57,P=0.015,校正P=0.091)或者过度传递(71 vs.40,P=0.003,校正P=0.018).在女性单纯ADHD-I家系中,rs36009的C等位基因存在过度传递(21 vs.7,P=0.008,校正P=0.039),rs36009、rs2242447构成的TC单体型存在传递减少的趋势(9 vs.21,P=0.029,校正P=0.058).病例对照关联分析结果显示,rs3785143的C等位基因在单纯ADHD样本中的分布频率具有高于对照组的趋势(0.870 vs.0.832,P=0.010,校正P=0.056),在ADHD-I以及男性单纯ADHD-I样本中的分布频率高于对照组(0.882 vs.0.832,校正P=0.025)或者具有高于对照组的趋势(0.894 vs.0.842,P=0.010,校正P=0.054).结论:NET1可能是单纯ADHD,尤其是单纯ADHD-I的易感基因.

    作者:王艺;刘璐;钱秋谨;李海梅;王玉凤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促进老年人认知健康的主要途径(综述)

    认知健康是指个体的认知功能处于正常或良好的状态,能够满足日常生活的需要,是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老年人的认知功能可以通过训练得以提高.本文系统介绍了促进老年人认知健康的几种主要途径:认知训练、有氧锻炼,以及社会活动和日常智力活动参与等,并对训练研究中所涉及的方法学问题进行了总结.后,对认知健康促进相关的理论和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总结和展望.进一步拓展和整合老年认知健康促进的途径和方法,完善实验设计,将是未来研究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作者:李旭;杜新;陈天勇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天津市社区人群精神疾病病耻感调查

    目的:了解天津市社区人群精神疾病病耻感的现状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于2011年7月-12月抽取天津市18岁及以上居民1609名,用自编的社会人口学因素调查表、贬低-歧视感知量表(PDD)及心理健康知识问卷进行调查.比较贬低-歧视感知量表总分及分量表分与量表中点分的差异;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分析精神疾病感知病耻感的相关因素.结果:贬低-歧视量表总分和歧视感知分量表得分均高于量表中点分[(3.1±0.6),(3.2±0.6) vs.3,均P<0.001],贬低感知分量表的得分低于量表中点分[(2.8±0.7)vs.3,P<0.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贬低-歧视感知量表总分与心理健康知识问卷得分呈负相关(β=-0.43,P<0.001),与患有精神疾病呈正相关(β=0.91,P<0.001);贬低感知与心理健康知识问卷得分(β=-0.30,P<0.001)、收入水平(β=-0.01,P<0.001)呈负相关,与年龄(β=0.01,P<0.01)和无业/失业(β=0.70,P=0.007)呈正相关;歧视感知仅与心理健康知识问卷得分呈负相关(β=-0.12,P=0.003).结论:天津市居民精神疾病公众病耻感水平较高,社区居民在工作、社交和婚恋等方面对精神疾病患者的区别对待非常突出.较低心理健康知识水平、患有精神疾病的居民更可能有较高的精神疾病感知病耻感水平.

    作者:徐广明;尹慧芳;杨桂伏;田红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严重精神疾病社区管理和治疗的主动性社区治疗模式(综述)

    主动性社区治疗(ACT),是在世界广泛应用的精神病社区治疗模式之一.ACT起源于美国,有明确的实施标准,与传统的个案管理模式有很大不同.长期的研究证实,ACT在减少住院,提高患者社区生活能力方面有明显的效果.近年来,ACT对精神患者中的物质滥用者、失业者和犯罪者的效果也正在探索.目前,ACT的研究和应用扩展到了全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采用ACT的时候,根据自身情况做了不同的改良.我国的精神病社区服务正处于初步发展阶段,ACT模式发展与应用的经验可以借鉴.

    作者:赵伟;朱叶;罗兴伟;刘浉妍;马晓倩;王湘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读《临床精神病理学》的几点意见

    国内精神病学界几乎没有不同学术观点公开的争论,这不利于学科的发展.读刘协和教授的《临床精神病理学》1],对他在体系化上做出的努力深为感动,同时也对美国的认知学说不胜慨叹.因撰此文谈一些不同意见.我希望,刘教授或其他同行也将撰文进行讨论或辩驳.我的意见主要有以下5个方面.

    作者:许又新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