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心理卫生协会
  • 国际刊号:1000-6729
  • 国内刊号:11-1873/R
  • 影响因子:2.08
  • 创刊:1987
  • 周期: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34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CSSCI 南大核心期刊(含扩展版),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报告(2014年)心理学类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核心库)》(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 基础医学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4年6期文献
  • 儿童应激障碍检查表中文版的效度、信度

    目的:引进儿童应激障碍检查表(CSDC),分析其中文版的信效度,探讨其用于评估中国儿童创伤后应激症状严重程度的可能性.方法:选取3所学校1180例儿童,其中全部儿童家长填写CS-DC,410例儿童填写修订版儿童事件影响量表(CRIES),70例儿童由精神科医生使用临床医生使用的创伤后应激障碍量表-儿童和青少年版(CAPS-CA)进行访谈.另外选取24例6~15岁新华医院儿科住院儿童(接受白血病化疗或曾做过手术),家长填写CSDC,儿童由精神科医生使用CAPS-CA进行访谈.共获得有效CSDC 539份,有效CRIES 89份,有效CAPS-CA 41份.其中515份有效CSDC、89份有效CRIES、17份有效CAPS-CA来自学校儿童.使用CRIES和CAPS-CA作为效标检验效标效度,从515例有效填写CSDC的家长中方便选取50例,间隔2周再次填写CSDC,检验重测信度.结果:在效标效度检验中,CSDC总分与CRIES总分、CAPS-CA总分呈正相关(r=0.50、0.65,均P<0.01).CSDC再体验因子分与CAPS-CA再现症状因子分,CSDC回避因子分与CAPS-CA总分及回避和麻木症状因子分,CSDC麻木和解离因子分与CAPS-CA总分及回避和麻木症状因子分,CSDC警觉性增高因子分与CAPS-CA总分及警觉性增高症状因子分,CSDC功能损害因子分与CAPS-CA总分呈中度正相关(r=0.42~0.68,均P<0.01).CSDC重测信度为0.75,内部一致性Cronbach α系数为0.92,分半信度为0.83.CSDC各因子分与总分之间、各因子分之间呈正相关(r =0.40 ~0.88).结论:CSDC中文版具有较好的效度、信度,可用于我国儿童创伤后应激症状严重程度的评估.

    作者:孔艳婷;张劲松;帅澜;夏卫萍;王周烨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成年早期不同结局患者的工作记忆

    目的:探讨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成年早期不同结局患者的工作记忆特点.方法:选取64例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诊断标准的ADHD儿童在成年早期(参加本研究时年龄18 ~24岁)进行随访.依据Conners'成人ADHD诊断会谈定式问卷评定成年早期ADHD的不同结局,对其中的28例成人ADHD患者及21例缓解者以及26例性别、智商匹配的正常成人采用不同工作记忆负荷(0-back、1-back、2-back)的n-back任务测查工作记忆特点,比较成年早期不同结局的ADHD患者在完成任务时的反应时(RT)、正确率和个体内反应时标准差(ISD).结果:三组被试在完成三种工作记忆负荷的n-back任务时,其RT及ISD均随工作记忆负荷增加而增大(P<0.001),而正确率则随工作记忆负荷增加而减小(P<0.001),呈现等级变化规律;成人ADHD患者执行n-back任务时RT均长于缓解组[(507.7±79.7)ms vs.(454.8±65.9) ms,P<0.01]和正常成人组[(507.7±79.7)ms vs.(446.6±52.4) ms,P<0.01],ISD均大于缓解组[(164.4±33.1) msvs.(142.4±40.9) ms,P<0.05]和正常成人组[(164.4±33.1) msvs.(141.3±32.2) ms,P<0.05];成人ADHD缓解者和正常成人执行n-back任务时RT、正确率和ISD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成人ADHD患者可能仍存在语言工作记忆能力损害,而成人ADHD缓解者的语言工作记忆能力改善至正常水平,提示发育过程中ADHD的缓解可能与额叶功能有关的执行功能的改善有关.

    作者:王恩聪;孙黎;赵希希;吴占良;曹庆久;王玉凤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成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不同亚型患者的工作记忆

    目的:探讨成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不同亚型患者的工作记忆特点,比较两种亚型患者的工作记忆受损程度.方法:选取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诊断标准的50例注意缺陷型(ADHD-I)、20例混合型(ADHD-C)成人患者及51例年龄、智商相匹配的正常对照(18 ~ 39岁)完成n-back(0、1、2)任务,比较三组被试的反应时(RT)、正确率和个体内反应时标准差(ISD).结果:所有被试在完成n-back任务时,其RT和ISD均随工作记忆负荷增加而增大(P<0.001),而正确率随工作记忆负荷增加而减小(P<0.001),呈现等级变化规律.组间比较发现,ADHD-C患者完成n-back任务时反应时间长于正常对照[(535.9±115.9) ms vs.(470.1±66.5) ms,P<0.01]和ADHD-I患者[(535.9±115.9) msvs.(487.8±76.6)ms,P<0.05],ADHD-C患者执行n-back任务时正确率低于正常对照[(88.3±10.1)%vs.(94.2±4.3)%,P<0.01]和ADHD-I患者[(88.3±10.1)%vs.(93.2±6.6)%,P<0.01],ADHD-C患者完成n-back任务时ISD大于正常对照[(166.7±41.9) vs.(147.3±33.1),P<0.05];ADHD-I患者完成n-back任务时RT、正确率和ISD[(158.1±37.9) vs.(147.3±33.1)]与正常对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人ADHD不同亚型患者工作记忆受损程度可能不同,混合型患者的工作记忆受损程度可能较注意缺陷型更重.

    作者:赵希希;孙黎;王恩聪;吴占良;曹庆久;王玉凤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听觉障碍中学生的情绪记忆

    情绪记忆是指对情绪信息的编码、存储,并在一定情况下进行检索和提取的过程[1],与个体的成长、行为、知觉、信念、目标,甚至自我和心理健康状况都有很大相关性[2].听觉障碍学生(以下简称听障学生)由于听觉的缺损,易出现情绪及行为问题[3-5],不利于形成健康心理及适应社会.本研究拟对听障中学生情绪记忆进行实验探索,以期发现听障学生情绪记忆特点,为听障学生形成良好人格、建立和谐人际关系、回归主流社会提供一定理论指导.

    作者:钟庆;班永飞;崔亚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中学生的同伴依恋类型与社交网络行为

    目的:探讨不同同伴依恋类型的中学生在社交网站的网络行为差异.方法:选取12~ 18岁中学生522人(男214人,女308人;高中生358人,初中生164人),采用儿童依恋调查表(AQ-C)和自编中学生社交网络行为调查表分别调查中学生同伴依恋类型及使用社交网络(人人网)情况.结果:中学生社交网络行为包括工具行为、社交行为和隐私行为3个维度.非安全型中学生隐私行为维度得分高于安全型[(11.7 ±3.5) vs.(10.8±3.4),P<0.05].非安全型初中生“允许访问主页” (26.5%vs.19.2%,P<0.05)得高分的比例高于安全型;非安全型高中生“公开个人资料”(61.5% vs.42.2%,P <0.05)和“公开日志和相册”(58.5% vs.42.2%,P<0.05)得高分的比例高于安全型;高中女生群体中,非安全型学生在“公开个人资料” (62.2% vs.37.5%,P<0.05)、“允许看留言板” (51.4%vs.37.5%,P<0.05)、“公开日志和相册”(59.5% vs.36.9%,P<0.05)上得高分的比例高于安全型.结论:不同依恋类型中学生社交网络上的隐私行为表现差异明显,非安全型中学生比安全型更愿意在社交网络上公开自己的隐私信息.

    作者:颜晓敏;吉阳;熊朋迪;祝卓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多巴胺β-羟化酶基因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多动冲动亚型的关联研究

    目的:探讨多巴胺β-羟化酶基因(DBH)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多动冲动亚型(ADHD-HI)的关联情况.方法:选取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诊断标准的99例ADHD-HI患儿(含77个核心家系,来自2092例ADHD样本)及599例正常儿童,采用高通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检测DBH基因5个SNPs的基因型,使用plink软件分别进行x2检验和传递不平衡检验,结果进行假阳性结果错误率控制(FDR)法校正.结果:病例对照研究中,病例组的rs1076150(病例对照频率0.933 vs.0.880)、rs1611115 (0.231 vs.0.154)、rs2873804 (0.885 vs.0.803)的T等位基因和rs1548364(0.882 vs.0.807)的A等位基因的频率经过FDR校正后高于对照组(校正后P<0.05);家系资料中进行传递不平衡检验,发现rs1076150、rs2873804的T等位基因和rs1548364的A等位基因的频率经过FDR校正后,存在过度传递(校正后P<0.05);而rs1611115的T等位基因经过校正后存在过度传递的趋势(校正后P=0.054).结论:多巴胺β-羟化酶基因可能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多动冲动亚型存在关联.

    作者:吉宁;管丽丽;陈芸;刘璐;李海梅;高倩;杨莉;钱秋谨;王玉凤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高智商成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者的工作记忆

    目的:探讨高智商成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者的工作记忆特点.方法:选取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诊断标准,中国修订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ISC)总智商(FSIQ)≥120的高智商成人ADHD患者33例和总智商(90≤FSIQ< 120)的一般智商ADHD患者35例,以及与两组ADHD患者年龄、智商相匹配的高智商正常对照26例和一般智商正常对照25例,进行不同任务负荷下的言语工作记忆n-back任务.比较四组人群反应时(RT)、正确率和个体内反应时标准差(ISD).结果:高智商对照完成1-back任务时的ISD小于一般智商对照[(133.7±39.3) vs.(161.1±49.2),P<0.05];高智商ADHD患者完成2-back任务时正确率高于一般智商ADHD患者[(91.4±13.2)% vs.(83.05 ±10.92)%,P<0.01],一般智商ADHD患者完成2-back任务时反应时间长于一般智商对照[(572.0±115.8) msvs.(509.6±103.1) ms,P<0.05],完成1-back任务时正确率低于一般智商对照[(92.2±6.9)%vs.(95.5±4.7)%,P<0.05].高智商ADHD患者、高智商对照和一般智商对照执行n-back任务时RT、正确率和ISD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成人ADHD患者存在工作记忆能力损害,但高智商ADHD患者工作记忆方面受损程度较一般智商ADHD患者轻;高智商可能对ADHD患者的工作记忆能力有代偿或保护作用.

    作者:赵希希;孙黎;王恩聪;吴占良;曹庆久;王玉凤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医学生的自伤行为与手机依赖及抑郁症状

    目的:调查医学生中自伤行为的现状,探讨其与手机依赖和抑郁症状的关联性.方法:在某医科大学选取2376名大一至大三年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询问调查条目“近一年是否做过以下8种故意伤害自己的行为”来评定自伤行为,使用青少年手机使用依赖自评问卷(SQAPMPU)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大学生手机依赖行为和抑郁症状进行评估.结果:医学生自伤行为的检出率为12.9% (307/2376).有手机依赖行为和抑郁症状的医学生中,自伤行为的检出率(17.9% vs.11.0%;21.1%vs.11.0%)更高(P<0.001);医学生手机依赖(OR=1.74)、抑郁症状(OR=2.05)均与自伤行为呈正向关联,并对自伤行为存在相乘交互作用(OR =2.31),但不存在相加交互作用[RERI =0.33 (95% CI:-2.17~2.83)、AP =0.12(95%CI:-0.70~0.94)及Index S=1.22 (95%CI:0.28~5.38)].结论:自伤行为在医学生中的发生率较高;手机依赖和抑郁症状与自伤行为正向关联,并对自伤行为存在相乘交互作用.

    作者:陶舒曼;伍晓艳;刘业好;张昱堃;张诗晨;陶芳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前社会能力及行为特征与病后颅脑结构

    目的:探讨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病后颅脑结构与病前社会能力和行为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儿童患者224例及222名正常对照.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回顾性调查6~10岁时的社会能力及行为问题,用磁共振成像(MRI)检测213例患儿病后的颅脑结构.根据CBCL社会能力总分及行为问题总分的中位数将213例患儿分为社会能力低分组(n=106)及高分组(n=107)、行为问题低分组(n=106例)及高分组(n =107).结果:经多重检验校正后,儿童精神分裂症组的CBCL社交退缩、攻击性、行为问题总分[(28.7±23.3) vs.(17.0±9.1),P<0.05]均高于对照组,社会能力总分[(12.4±3.9) vs.(13.9±2.9),P

    作者:郭素芹;朱俊敬;邵荣荣;盖关臣;郭芳;李玉玲;张红梅;郭敬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儿童的利他行为发展及相关神经机制

    利他行为在人类社会化功能中意义重大.本文主要回顾儿童利他行为的表现特征,总结其年龄发展规律、相关因素,并从进化、认知和神经科学角度归纳其可能的机制.目前普遍认为儿童生来即具备利他意识,社会认知发展塑造其行为表现特征.而利他意识薄弱很可能是阐释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社交障碍的新视角.

    作者:刘步云;静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孤独症谱系障碍的早期危险因素

    目的:探索孤独症谱系障碍患者从出生到18个月期间内的危险因素及与ASD相关的早期发育特征.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病例组为天津市各区特殊教育学校及残联附属康复机构中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Ⅳ)孤独症谱系障碍诊断标准的193例儿童(3~18岁),对照组为来自天津市各区生长发育调查库中与病例组性别年龄匹配的193例正常儿童.采用自编孤独症谱系障碍早期危险因素调查问卷对两组儿童的新生儿及婴儿期疾病史、营养接种状况和早期发育特征进行调查.结果:病例组中新生儿及婴儿期病史中“黄疸”(15.5%vs.5.7%)、“窒息”(10.4%vs.1.0%)、“呼吸窘迫”(2.6%vs.0)和“抽搐惊厥”(9.8% vs.1.6%)的比例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营养因素中“1周岁内母乳喂养”的比例低于正常对照组(47.77% vs.76.2%,P<0.05);早期发育特征中“对母微笑延迟”(33.2%vs.2.6%)、“抓物延迟”(40.9%vs.2.6%)和“说短语延迟”(71.3% vs.14.6%)的比例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早期发育特征中的“对母微笑延迟”(OR=2.06)、“抓物延迟”(OR=1.81)和“说短语延迟”(OR=1.55)3项进入方程;全部因素中,“新生儿黄疸”(OR=1.63)、“新生儿窒息”(OR=2.11)、“抽搐惊厥史”(OR=1.58)、“1周岁内母乳喂养”(OR=0.36)和“对母微笑延迟”(OR=1.52)5项进入方程.结论:新生儿的窒息、黄疸及惊厥抽搐发作可能是孤独症谱系障碍的危险因素,母乳喂养可能是孤独症谱系障碍的保护因素,而“对母微笑延迟”、“抓物延迟”和“说短语延迟”的早期发育特征可能预示患孤独症谱系障碍的风险增加.

    作者:高磊;苏媛媛;戴炜;韩钰;邓艳梅;张欣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心理剧对城市留守儿童网络成瘾及社交回避的改善效果

    目的:探索心理剧对改善城市留守儿童网络成瘾及社交回避的效果.方法:选取网络成瘾的城市留守儿童24名(均为初二男生),随机分人心理剧辅导组(PC组,n=12)和对照组(NC组,n=12),对PC组进行每周1次共5次团体辅导,NC组不进行任何辅导,在辅导前后分别对两组施测网络成瘾量表(CIAS)、社交苦恼及回避量表(SAD)中的社交回避项,并进行代理家长和教师访谈.辅导后6个月进行随访测评.结果:辅导前两组间各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辅导后,PC组CIAS总分及人际健康问题得分、社交回避得分均低于NC组[(30.1±10.6)vs.(46.3±10.2),(7.3±2.2) vs.(9.9±2.6),(5.9±1.7)vs.(10.2±1.5),均P<0.05];6个月随访测评显示,PC组的CIAS总分及人际健康问题得分、社交回避得分低于NC组[(30.0±10.0)vs.(48.9±10.0),(7.1±2.1) vs.(9.7±2.0),(5.9±1.2) vs.(11.1±1.9),均P<0.05].结论:本研究提示,心理剧团体辅导可用于改善城市留守儿童的网络成瘾症状和降低其社交回避.

    作者:葛缨;胡媛艳;张智;张进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阅读能力初探

    目的:初步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的阅读能力特点及其与临床症状的关系.方法:选取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ADHD诊断标准的儿童38名以及性别、年龄匹配的正常儿童28名,应用ADHD症状评定量表(ADHD-RS)和中国韦氏儿童智力量表(C-WISC)分别评定ADHD儿童的症状严重程度和智力水平,并比较两组儿童完成数字、图片快速命名(RAN)反应时间及完成随机点运动(RDK)时视觉刺激一致性运动阈值,并分析其与ADHD儿童的ADHD-RS症状得分和智商(IQ)的关系.结果:完成RAN任务时,ADHD儿童的数字[(21.8±6.2) svs.(18.6±5.9)s]和图片[(39.7±10.2) svs.(34.3±7.5)s]命名反应时间均长于正常儿童(均P<0.05),图片命名反应时间与记忆/注意IQ呈负相关(r=-0.37,P<0.05);完成RDK任务时,ADHD儿童的一致性运动阈值大于正常儿童[23.3 (9.6,65.0) vs.18.7 (6.7,43.4),P<0.05],且一致性运动阈值与ADHD-RS总分(r=0.36,P<0.05)呈正相关;与操作智商(r=-0.40,P<0.05)及知觉组织IQ(r=-0.36,P<0.05)呈负相关.结论:ADHD儿童阅读能力较差,可能存在认知加工速度减慢和基本动态视知觉缺陷,且视知觉缺陷越明显的ADHD儿童临床症状越重.

    作者:王恩聪;孙黎;宋艳;吴占良;何华;陈进;曹庆久;赵希希;王玉凤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自我精神病学初探

    1 从自我谈起自我一词,一般并不用于口语,而是代词“我”名词化的书面形式,当然同时也适应着汉语词汇双音节化的趋势.英语self是个名词,故用作术语无需加工.这是从语言的角度来说的.在心理学和精神病学术语中,有必要将self区别于Ego(因二者都译成自我).前者是描述性的术语,后者是精神分析理论的术语.“Ego”是个拉丁词,相当于英语的“I”.弗洛伊德在构建他的理论时把一般人所说的自我分成三部分,即“本我(id)”、 “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这是弗洛伊德研究神经症所得出的观点.其实,本我若完全是无意识的即生物学的,严格地说,并不在心理学的论域之内,弗洛伊德用“它”(id)表示也有这个意思,而社会规范在一般人心里所反映的观念和情感是整合在自我之中的,所以没有必要分出一个超我来.

    作者:许又新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