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心理卫生协会
  • 国际刊号:1000-6729
  • 国内刊号:11-1873/R
  • 影响因子:2.08
  • 创刊:1987
  • 周期: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34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CSSCI 南大核心期刊(含扩展版),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报告(2014年)心理学类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核心库)》(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 基础医学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4年9期文献
  • 有敌对症状大学生的初始沙盘特征

    目的:描述有敌对症状大学生的初始沙盘特征,探讨其内心世界.方法:采用病例对照设计,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在某医学院筛选出敌对因子分≥3分的24人为有敌对症状组,以SCL-90任一因子分均<2分的36人为对照组,两组均参与沙盘游戏实验.采用沙盘作品编码表对初始沙盘作品进行信息编码,用x2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敌对症状的相关因素.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有敌对症状组较少使用现实人物(16.7% vs.80.6%)、女人(37.5% vs.75%)、儿童类沙具(37.5% vs.66.7%)、鲜花(20.8% vs.63.9%)、草(41.7% vs.80.6%)、树木(45.8% vs.72.2%)、居民房屋(33.3%vs.72.2%)、商业建筑(4.2%vs.27.8%)、食物果实(0%vs.41.7%)、湖(37.5% vs.63.9%)、河流(12.5% vs.47.2%)、桥(16.7% vs.61.1%);较多使用虚拟人物(83.3% vs.58.3%)、阴影原型沙具(45.8%vs.11.1%);较多出现沙盘作品布局不平衡(50%vs.2.8%)、沙具单一视角(58.3%vs.11.1%)、对沙盘作品不满意(45.8%vs.2.8%)、缺乏自我像(41.7%vs.8.3%);主题场景较多抽象场景(29.2%vs.2.8%),较少社会场景(20.8% vs.41.7%)(均P<0.01或0.05).沙盘主题特征回归分析显示,限制、忽视、威胁是敌对症状的危险因素(OR =7.33、31.56、14.98,均P<0.05),联结是敌对症状的保护因素(OR=0.03,P<0.05).结论:本研究提示,有敌对症状大学生在沙具使用情况、沙盘操作描述性特征、沙盘主题特征等维度有特征表现,初始沙盘可在临床心理评估中提供重要信息.

    作者:谭健烽;吴诗婧;郭欢;林志雄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大学生情绪适应及其与依恋、情绪调节的关系

    目的:测查大学生的情绪适应状况及其与依恋、情绪调节之间的关系,为促进大学生情绪适应提供实证支持.方法:在三所高校选取大一至大四年级大学生642名.用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CCSAS)考察情绪适应,关系测查问卷(RSQ)考察依恋(选取其中的依恋安全、依恋焦虑与依恋回避3个维度),情绪调节习惯问卷(ERQ)考察情绪调节(包含积极情绪增强与减弱、消极情绪增强与减弱4个维度).结果:大学生情绪适应存在问题者(T≤50分)占51.6%.大二、大三男生在情绪适应得分高于大一、大四男生[(3.5±0.5),(3.5±0.6)vs.(3.3±0.7),(3.3±0.6);P<0.01];女生情绪适应得分的年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学生RSQ的依恋安全维度(β=32)、ERQ的积极情绪增强和消极情绪减弱调节策略两个维度得分(β=0.14、0.11)能正向预测大学生的情绪适应得分;依恋焦虑和依恋回避维度(β=-0.35、-0.14)和消极情绪增强调节维度得分(β=-0.17)能负向预测大学生情绪适应得分,均P<0.001.结论:本研究提示,大学生的情绪适应状况有待提高;大一和大四男生出现情绪适应问题更多.不同依恋风格个体采用不同的情绪调节策略,其情绪适应状况不同.

    作者:李彩娜;党健宁;王彩云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夫妻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特质

    目的:探讨夫妻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特质的关系.方法:在北京和河北选取正常婚姻状态的家庭夫妻184对(368人),使用积极情感消极情感体验量表(PANAS)和生活满意度量表(SWLS)测量主观幸福感,使用简版大五人格量表(Mini-IPIP Scales)调查人格特质.结果:丈夫与妻子的主观幸福感得分呈正相关(r =0.49,P<0.01);夫妻主观幸福感得分与各自的外倾性、宜人性、尽责性和开放性得分正相关(r =0.30 ~0.47,均P<0.01),与神经质得分负相关(r=-0.32、-0.43,P<0.01).丈夫的主观幸福感得分与妻子的外倾性得分正相关(r=0.18,P<0.05),妻子的主观幸福感得分与丈夫的尽责性、开放性得分正相关(r =0.19、0.20,P<0.01).回归分析显示,人格特质的外倾性和尽责性得分对主观幸福感得分有正向预测作用(β=0.36、0.26、0.17、0.29,P<0.01或0.05),神经质得分对主观幸福感得分有负向预测作用(β=-0.22、-0.31,P<0.01).结论:本研究提示,夫妻人格特质对个体主观幸福感有重要预测作用,对配偶主观幸福感有部分预测作用.

    作者:王蕾蕾;史占彪;张金凤;何玲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驻刚果(金)华人生活质量调查

    目前“刚果(金)已成为中国在非洲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大量中国企业及个人进驻刚果(金)”[1],他们远离家人朋友,语言不通,业余生活枯燥单调,情绪抑郁甚或有自杀现象[2-3].本研究调查驻刚果民主共和国(刚果(金))华人的生活质量状况,为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

    作者:郑玉中;赵静;王欣;邱严力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我国已婚人群婚姻质量现况调查

    目的:探讨我国已婚人群婚姻质量的状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在全国21个省份收集已婚人群样本[20 ~69岁,平均年龄(39.3±8.2)岁]共3373名,采用婚姻调适测验(MAT)评估婚姻质量,MAT评分高于100分表明婚姻质量较好.用自编调查表了解性别、城市/农村户籍、收入水平、受教育程度、子女情况、是否与配偶一起居住以及结婚年限等因素.结果:样本MAT平均得分(103.3±23.6)高于100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城市户籍(β=0.04,P<0.05)、收入水平较高(β=0.07,P<0.01)、与配偶一起居住(β=0.11,P<0.01)与MAT得分呈正向关联,有子女(β=-0.05,P<0.05)与MAT得分负向关联,随结婚年限的增长,MAT得分呈“U”字型趋势(Adjusted R2=0.026,结婚年限平方项标准化回归系数β=0.05,P<0.01).结论:目前我国已婚者的婚姻质量平均状况较好,其中城市户籍、收入水平和受教育程度较高、无子女和与配偶一起居住的已婚者婚姻质量较好,婚姻质量随结婚年限增长呈“U”型趋势.

    作者:程菲;郭菲;陈祉妍;章婕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暴力犯罪、财产犯罪人员的社会心理因素初步调查

    目的:探讨暴力犯罪、财产犯罪行为的社会心理因素,为有效预防犯罪提供依据.方法:在昆明市看守所选取符合暴力犯罪条件的犯罪人员51人,符合财产犯罪条件的犯罪人员52人,同时按照年龄、性别与暴力犯罪组匹配的原则选取无犯罪经历的非犯罪人员50例为对照组.使用童年期创伤经历问卷(CTQ)、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和家庭功能评定(FAD)进行测查.结果:暴力犯罪组在CTQ的情感虐待、性虐待、身体忽视和EPQ的精神质、神经质及FAD的沟通、总体功能得分均高于财产犯罪组和对照组[如情感虐待得分:(8.9±0.4)vs.(6.7±0.3),(6.2±0.5),均P<0.05],而SSRS的客观支持得分低于财产犯罪组和对照组(P<0.05);财产犯罪组在CTQ的情感忽视、EPQ的神经质和内外向、FAD的问题解决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TQ的情感虐待、EPQ的精神质、神经质和内外向、FAD的家庭总的功能是暴力犯罪的危险因素(OR=1.43、1.06、1.42、8.57、140.60);CTQ的情感忽视、EPQ的神经质和内外向、FAD的问题解决功能是财产犯罪的危险因素(OR=1.48、1.05、1.12、11.16).结论:暴力犯罪和财产犯罪可能与童年期创伤经历、人格特质和家庭功能缺失有关.

    作者:王丽芳;杨建中;杨智斌;左丽春;郝艳红;曹云;徐健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妄想特征评定量表中文版评估精神分裂症妄想患者的效度和信度

    目的:引进妄想特征评定量表(CDRS),分析其评估精神分裂症妄想患者的效度和信度.方法:经原作者授权,将CDRS英文版经翻译和回译后确定中文版(C-CDRS).选取符合国际疾病与相关健康问题分类第10版(ICD-10)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存在妄想症状的患者137例完成C-CDRS评定,对数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和内部一致性检验.选取其中73例患者间隔1周后重复评定C-CDRS,检验量表的重测信度.结果:C-CDRS共11个条目,探索性因素分析提取到认知、情感和怪异性3个因子,对方差的累计贡献率为76.45%.C-CDRS总分的Cronbach α系数为0.83,3个因子的Cronbach α系数分别为0.84、0.77、0.78;C-CDRS总分的重测相关系数为0.85,3个因子的重测相关系数分别为0.86、0.82、0.83(均P<0.01).结论:妄想特征评定量表中文版的效度信度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可以用于研究工作中精神分裂症患者妄想的评估.

    作者:孙裕勇;祝一虹;王奕權;孙继军;盘圣明;马婉;杨金玉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精神病前驱期问卷16项版本评估求助者精神病风险的效度和信度

    目的:测试精神病前驱期问卷16项版本(PQ-16)中文版识别求助者精神病风险时的效度和信度.方法:从精神科门诊选取101名求助者完成PQ-16调查,分别对条目分和痛苦分2种评价模式进行内容效度和内部一致性信度检验.选用精神病风险综合征结构式访谈(SIPS)作为效标,检验区分效度和效标效度.结果:SIPS结果阳性与阴性间的PQ-16条目分和痛苦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PQ-16各条目分与总分的Spearman相关系数在0.29 ~0.64之间(均P<0.01),与痛苦分的相关系数在0.27 ~0.68之间(均P<0.01).PQ-16条目分与痛苦分呈正相关(r=0.80,P<0.001),PQ-16条目分与痛苦分均与SIPS得分呈正相关(r =0.39 ~0.80,P<0.001).PQ-16条目分为7分时可以得到大的敏感度(66%)和特异度(86%)之和,阳性预测值为54%;而痛苦分为8分时可以获得佳的敏感度(78%)和特异度(91%),阳性预测值为68%.PQ-16的条目分和痛苦分均与SIPS诊断相关(AUC=0.81、0.91,均P<0.001).PQ-16条目分的Cronbach α系数为0.75,折半信度为0.76;痛苦分的α系数为0.86,折半信度为0.87.结论:精神病前驱期问卷16项版本(PQ-16)中文版评估求助者精神病风险有良好的效度和信度,采用痛苦分的评价模式识别能力更强.

    作者:陈发展;王璐;赵旭东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精神分裂症患者照料者的主观体验(综述)

    照料精神分裂症患者是一个充满压力的长期过程,压力包括病耻感、主观疾病负担、生活质量降低等.照料者在患者治疗过程的不同阶段中有着各种不一样的体验,照料者在其间会发展出各种应对策略,并重构他们的人生意义.本文回顾了主观体验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发现,提出临床和研究人员需要加强对患者照料者主体性位置的认识,在方法上整合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并将研究结果结合到临床实践中.

    作者:马旻;缪绍疆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团体心理治疗改善肺癌患者生活质量及情绪状态的开放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治疗对肺癌患者生活质量及情绪状态的改善效果.方法:采用开放对照试验设计.选取就诊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门诊的肺癌患者59例,按自愿原则分为团体治疗组(n=29)和电话支持组(n=30).对团体治疗组进行每周1次,每次90分钟,共10次的团体心理治疗;而对电话支持组仅提供学习材料和定期电话随访.采用生活质量核心问卷(QLQ-C30)、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所有被试进行基线和10周后测评,比较治疗前后肺癌患者躯体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整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及焦虑抑郁情绪状态的变化,并与电话支持组患者进行对比.结果:团体治疗组在干预结束时脱落1人,电话支持组在10周后测评时脱落3人.有效数据团体治疗组28人,电话支持组27人.10周后测评时,团体治疗组的社会功能得分高于基线,电话支持组的躯体功能和情绪功能得分高于基线(均P<0.05);团体治疗组的躯体功能和SDS得分均低于电话支持组(均P<0.05),其余各项得分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团体心理治疗可提高肺癌患者社会功能和减轻抑郁情绪,但其改善情绪功能、躯体功能、整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效果不明显.

    作者:李金江;庞英;唐丽丽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内观疗法与森田疗法整合应用治疗广泛性焦虑的随机单盲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内观疗法与森田疗法整合对广泛性焦虑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广泛性焦虑患者按照住院先后顺序采用随机信封法进行编码分组,其中内观森田组35例,森田组35例.两组患者均服用一般性药物治疗,内观森田组给予集中内观疗法和森田疗法的整合治疗(第1周采用集中内观治疗,第2~5周进行森田疗法第2~4期的治疗);森田组给予森田疗法第1~4期治疗.治疗时间均为5周.用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MMPI)、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宽容性量表(T0)进行测评.比较两组5.周干预后与基线评分的差值.结果:内观森田组有效样本34例,森田组有效样本33例.内观森田组MMPI疑病、癔症、妄想狂、精神衰弱、社会内向分量表评分差值,HAMA总分差值,TAS总分及描述情感的能力、识别和区分情感与躯体感受的能力评分差值,To总分差值均高于森田组[如,疑病(-13.1±2.3)vs.(-11.1±2.4),均P<0.05].结论:本研究显示,内观疗法与森田疗法整合治疗可促进患者的人格成长,增强对他人的信任度及宽容度,提高患者的述情能力,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症状,其疗效优于单用森田疗法.

    作者:张勤峰;袁燕亭;任清涛;路英智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视觉快速加工能力

    目的:探查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大细胞通路的视觉快速加工特性.方法:依据识字量测试和瑞文智力测试得分筛选出14名阅读障碍(DD)儿童,并按年龄、智力水平匹配出17名同年龄对照组(CA)儿童,同时按识字量得分和智力水平匹配出16名同阅读水平对照组(RL)儿童.采用轮廓幻影范式测查3组儿童在大、小细胞通路条件下的时间分辨率,借此探查儿童的视觉快速加工能力.同时还对所有被试进行了阅读流畅性、阅读准确性、语音意识、正字法技能等测试.结果:在大细胞条件下,DD组儿童的时间分辨率低于CA组和RL组[(16.2±4.9) vs.(23.8±11.2),(23.5±9.3),均P<0.05],而RL组和CA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小细胞条件下,三组被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8.5±5.7)vs.(19.1±10.6) vs.(18.7±3.9)].相关分析显示,大细胞通路的时间分辨率与阅读流畅性(r=0.32,P<0.05)、语音意识测试(r=0.33,P<0.05)的成绩正相关;而小细胞通路与各汉字阅读测试得分相关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汉语阅读障碍儿童存在大细胞通路的视觉快速加工缺陷,且视觉大细胞通路的这一功能特性与汉字的阅读速度和语音加工过程联系紧密.

    作者:肖茜;张逸玮;赵婧;毕鸿燕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功能性消化不良共病抑郁症患者的人格特点

    目的:探讨伴抑郁症的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的人格特点及可能的相关因素.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在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和心理医学科门诊经双向转诊完成临床诊断,共纳入126人,分为三组:FD组为符合罗马ⅢFD标准,不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抑郁症标准的患者(n=43);抑郁症组为符合DSM-Ⅳ抑郁症标准,不符合罗马Ⅲ FD标准的患者(n=35);FD伴抑郁症组为同时符合以上FD和抑郁症诊断标准的患者(n=48).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汉密顿抑郁量表-17项(HAMD-17)、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和蒙哥马利抑郁量表(MADRS)分别评估患者的人格特征和抑郁焦虑水平.结果:FD伴抑郁症组的EPQ精神质[(48.7±7.9) vs.(43.6±8.1)]和神经质[(64.3±9.6) vs.(56.9±13.4)]得分高于FD组(P<0.01),外向性得分低于FD者[(47.1±11.3) vs.(54.0±14.2),P<0.05].FD患者的HAMD-17、HAMA和MADRS总分与EPQ精神质和神经质得分呈正相关(r=0.25 ~0.62,均P<0.05),与外向性程度呈负相关(r=-0.407~-0.431,均P<0.05).结论:功能性消化不良共病抑郁症的患者可能存在较明显的精神质、内向性和神经质人格特点.

    作者:熊娜娜;洪霞;赵晓晖;曹锦亚;史丽丽;孙晓红;朱丽明;方秀才;魏镜 刊期: 2014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