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心理卫生协会
  • 国际刊号:1000-6729
  • 国内刊号:11-1873/R
  • 影响因子:2.08
  • 创刊:1987
  • 周期: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34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CSSCI 南大核心期刊(含扩展版),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报告(2014年)心理学类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核心库)》(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 基础医学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5年2期文献
  • 新疆农村哈萨克族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及相关因素

    目的:探讨新疆农村哈萨克族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现状及相关因素.方法:选取368名农村哈萨克族老年人,采用纽芬兰大学幸福度量表(MUNSH)、社会支持量表(SSRS)和自编调查表,通过人户面对面询问的方式进行调查.结果:农村哈萨克族老年人的MUNSH得分为(32.9±5.1).逐步回归分析显示,个人年收入(β=0.21)、子女回家频率(β=0.11)、宗教参与(β =0.10)、慢性病(β=0.24)和社会支持(β=0.22)对主观幸福感有正向预测作用,婚姻状况(β=-0.22)对主观幸福感有负向预测作用.结论:新疆农村哈萨克族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处于中上水平.未患慢性病、在婚、社会支持得分越高、个人年收入越高、子女回家频率越高及宗教参与频繁的老人的主观幸福感越高.

    作者:艾景涵;郑昆亮;胡良志;巩存涛;陈瑞明;李新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进食态度问卷中文版测评大学生样本的效度和信度

    目的:在大学生样本中对26个项目的进食态度问卷(EAT-26)进行修订,用以测量我国大学生的进食态度.方法:选取2个大学生样本(n1 =801、n2=420),采用结构效度、内部一致性信度和组合信度对EAT-26中文版进行评定.在样本2中随机选取147名大学生,完成进食障碍量表(EDI-1)、情绪化进食量表(EES)、负面身体自我量表的胖分量表(NPSS-F)和自我控制量表(SCS)以检验效标关联效度;2周后,再选取其中112名大学生进行重测,检验重测信度.结果:修订后的问卷共19个项目,包括节食、贪食与食物关注、食物内容的知觉、代偿行为等4个因子.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4因素模型拟合良好(x2/df=2.93,GFI =0.91,CFI=0.90,NFI=0.85,TLI=0.88,RMSEA=0.07);EAT-19总分与EDI-1、EES、NPSS-F得分呈正相关(r=0.65、0.28、0.75,均P<0.01),与SCS得分呈负相关(r=-0.31,P<0.01).总问卷的Cronbach α系数为0.88,4个因子的α系数为0.66 ~0.87;总问卷的重测信度为0.87,4个因子的重测信度为0.69~0.87.结论:本研究修订后的19个项目的进食态度问卷(EAT-19)在大学生样本中具有良好的效度和信度,可用于评估与进食障碍相关的态度和行为.

    作者:王冰莹;陈健芷;刘勇;刘杰;郭婷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大学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神经质、外倾性和主观幸福感间的中介作用

    目的:探讨大学生的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神经质、外倾性人格特质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选取456名大学生,采用中文版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RES)、简式中国版艾森克人格问卷(EPQ-RSC)、幸福感指数量表(IWS)进行测量.结果: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和神经质、外倾性人格特质对主观幸福感有预测作用,在控制了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后,神经质对主观幸福感的负向预测作用依然有统计学意义(β值从-0.38下降到-0.27,P<0.01);外倾性对主观幸福感的正向预测作用亦有统计学意义(β值从0.29下降到0.19,P<0.01).结论: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可能在神经质、外倾性及主观幸福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作者:张萍;汪海彬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不同生理周期女性对男性吸引力面孔的注意偏向

    目的:探讨女性在不同生理周期对男性吸引力面孔的注意偏向.方法:选取51名女大学生,采用3吸引力(高/中/低)2提示有效性(有效/无效)2生理周期(月经期/排卵期)的被试内设计,运用线索提示的实验范式,考查其在不同生理周期对男性吸引力面孔注意偏向的差异.结果:对反应时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发现,提示有效性×生理周期的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F(1,50) =5.75,P<0.05],排卵期有效提示的反应时快于无效提示的反应时[(368.4±5.1) ms vs.(377.4±5.5) ms,P<0.001];对正确率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吸引力、提示有效性和生理周期的主效应及其交互作用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处于排卵期的女大学生对男性面孔存在注意偏向,而在月经期对男性面孔不存在注意偏向.

    作者:张妍;赵佩琼;孔繁昌;张悦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医生职业承诺对职业倦怠与工作要求关系的调节作用

    目的:探究医生职业承诺对职业倦怠与工作要求关系的调节作用,以期利用职业承诺降低医生职业倦怠水平.方法:选取全国10地区15家医院(三级、二级、一级)的510名医生(年龄20~60岁,工作年限<5年~>20年),使用职业倦怠量表(MBI-GS)、工作要求-资源问卷(JCQ)的工作要求分量表及职业承诺问卷(CCQ)进行测评.结果:医生MBI-GS的3个维度得分与工作要求总分均呈正相关(r=0.35、0.18、0.12,均P<0.01);情绪衰竭、去人性化维度得分与CCQ总分呈负相关(r=-0.29、-0.18,均P<0.001),低成就感维度得分与CCQ总分呈正相关(r=0.10,P<0.05).医生职业承诺对工作协调性要求与情绪衰竭之间的关系有负向调节作用(β=-0.09,P<0.05),职业承诺对去人性化与工作要求3维度之间的关系有负向调节作用(β=-0.09、-0.09、-0.09,均P<0.05),职业承诺在个人成就感与工作强度要求和知识技能要求的关系间起正向调节作用(β=0.10、0.09,均P<0.05).结论:本研究提示,医生的高职业承诺可以缓冲工作要求对职业倦怠的消极作用.

    作者:崔妫;王芳;许燕;钱雅琴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大学生爱情完美主义量表的编制

    目的:编制大学生爱情完美主义量表(RPSCS),并检验其效度和信度.方法:选取1064名大学生,随机分为两部分,一部分(n =535)用于探索性因子分析,另一部分(n =529)用于验证性因子分析.另选取40名选修课大学生,间隔4周进行重测.结果:大学生爱情完美主义量表共11个项目,含忠贞、理想化和苛求3个因子,解释了总变异的55.45%;量表有良好的结构效度(CFI =0.94,NNFI=0.92,RMSEA=0.071,SRMR =0.059).总量表及3个因子的内部一致性Cronbach α系数和重测信度分别为0.52~0.73和0.63~0.75.结论:本研究编制的大学生爱情完美主义量表的效度和信度达到了测量学的要求,可以用于测量大学生的爱情完美主义.

    作者:杨宏飞;王中;刘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不确定性忍受力和元担忧在神经质人格与社交焦虑间起的作用

    目的:了解大学生的社交焦虑与神经质人格的关系及不确定性忍受力和元担忧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方法:选取642名大学生,采用交往焦虑量表(IAS)和自我意识量表(SCS)的社交焦虑分量表测量社交焦虑、艾森克人格问卷(EPQ)测量神经质人格,不确定性忍受力量表(IUS)测量不确定性忍受力,元担忧问卷(MWQ)测量元担忧,通过通径分析考察各变量之间的关系.结果:不同生源地的学生IAS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来自省会城市(45.9±8.4)、地级市(44.3±8.3)、县级市(43.6±8.2)、乡镇(43.4±7.8)、农村大学生(40.3±7.2)的IAS得分依次降低(P <0.001).通径分析表明,不确定性忍受力、元担忧能直接预测交往焦虑(β=0.37、0.11)和社交焦虑(β=0.27、0.17),神经质人格通过元担忧、不确定性忍受力对交往焦虑和社交焦虑有间接效应.结论:大学生元担忧和无法忍受不确定性的水平越高,越容易引发交往焦虑和社交焦虑,而神经质人格正是通过元担忧和不确定性忍受力对社交焦虑和交往焦虑起着间接的作用,随着神经质程度的加重,交往焦虑和社交焦虑的程度会减轻.

    作者:张艺馨;杨智辉;何文倩;张玲茜;许薇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5-羟色胺1A受体基因-1019C/G多态性与自杀行为关联的meta分析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5-羟色胺1A受体(5-HTR1A)基因多态性与自杀行为相关的研究.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维普、知网(CNKI)等中英文数据库,严格按照制定的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5-HTR1A基因多态性与自杀行为相关病例对照研究,检索范围为2003年12月30日-2013年12月30日.采用STATA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计算优势比(OR)及其95%可信区间(95%CI),分析5-HTR1A基因多态性与自杀行为的关联性.结果:共纳入8项研究,包括1357例有自杀行为的患者及1675例正常对照.meta分析结果表明,5-HTR1A基因C>G(-1019)多态性与自杀行为的相关有统计学意义(等位基因模型,OR=0.65,95% CI:0.46~0.92,P=0.015;显性基因模型,OR=0.76,95% CI:0.64~0.91,P=0.002).根据种族进行亚组分析发现,在亚洲人群中5-HTR1A基因单核苷酸-1019 C/G多态性与自杀行为有显著关联(等位基因模型:OR =0.48,95% CI:0.25 ~0.93,P=0.029;显性基因模型:OR =0.37,95% CI:0.24 ~0.56,P<0.001);而在高加索人群中5-HTR1A基因多态性与自杀行为无显著关联(等位基因模型:OR =0.71,95% CI:0.49~1.02,P=0.065;显性基因模型:OR =0.89,95% CI:0.73 ~ 1.08,P=0.247).结论:本meta分析的结果提示5-HTR1A基因多态性与自杀行为的发生有关,其基因多态性可能是人们产生自杀行为的一个潜在危险因素.

    作者:王永柏;王嘉凯;刚清伟;刘婧一;王静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首发未服药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临床症状的关系

    目的:通过分析首发未服药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探讨Hcy在精神分裂症发病机制中可能的作用.方法:根据美国精神疾病诊断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和国际疾病和相关健康问题统计分类第十版(ICD-10)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纳入首发未服药的精神分裂症患者56例;并选取年龄、性别匹配的正常对照56例.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精神分裂症患者组的精神病理症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所有受试对象的血清Hcy水平.比较两组血清Hcy水平,分析血清Hcy水平与年龄、病程、体质量指数(BMI)以及PANSS评分间的关联.结果:精神分裂症组的血清Hcy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11.2±4.5) mol/L vs.(6.0.±3.6)mol/L,P<0.001],血清Hcy水平与PANSS总分(r=0.28)及阴性症状总分(r=0.52)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本研究显示,首发未服药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Hcy升高且与较高的阴性症状严重程度有关.

    作者:范宁;谭云龙;李佳;陈松;王志仁;张向阳;谭淑平;杨贵刚;杨甫德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在不同情绪面孔刺激下的持续注意任务事件相关电位

    目的:了解不同情绪面孔刺激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执行持续注意任务时的事件相关电位特征.方法:选取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诊断标准的混合型ADHD患儿32例(年龄9~15岁)及年龄、性别匹配的正常对照组儿童32例,要求被试在高兴、中性、恐惧和愤怒等4种情绪面孔刺激随机呈现后执行注意与选择任务,同时记录事件相关电位.观察ADHD患者和正常对照组儿童面孔诱发的N170电位及靶刺激诱发的P300电位的特征.结果:ADHD组患儿在4种不同情绪面孔刺激下颞枕区面孔特异性N170波波幅均低于对照组[如恐惧面孔,(17.7 ±9.5) μv vs.(25.8±14.0)μv,P<0.05],顶枕区P300潜伏期长于对照组[如恐惧面孔,[(454.2±51.3) ms vs.(433.0±29.8)ms,P<0.05].ADHD患儿组在四情绪面孔诱发的N170波幅和潜伏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诱发的P300在四种情绪刺激中以恐惧面孔刺激后执行注意任务的P300波幅低,潜伏期长.结论:ADHD儿童在4种不同情绪面孔刺激下,以恐惧面孔刺激引起的P300波幅低,且P300潜伏期延长明显.提示恐惧面孔可能影响ADHD患儿情绪调节,并影响其持续注意过程.

    作者:刘世燕;张文武;丁士炬;李湘兰;胡珍玉;程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有躯体化症状的小学生的房树人绘画测验特征

    目的:探索躯体化倾向小学生的房树人绘画测验特征,并探讨绘画测验特征对躯体化的预测指标.方法:对北京市某小学296名三、四年级学生进行儿童躯体化量表(CSI)和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躯体化分量表)的调查和“房-树-人”团体绘画测验,筛选出符合躯体化标准倾向(CSI≥17和儿童行为量表躯体化得分男孩>7,女孩>9)的学生37例,与133名年龄匹配的正常儿童(CSI和儿童行为量表躯体化得分≤平均分)进行对照分析和回归分析,分析有躯体化倾向的儿童的绘画测验特征.结果:躯体化组儿童与正常组儿童在12种绘画特征出现频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如躯体化组中强调配件出现频率高于正常组[18.9% (7/37) vs.0.0% (0/75),P<0.05];儿童躯体化量表的胃肠道症状(如没画窗户,r =0.16,P<0.05)、疼痛虚弱症状(如强调配件,r=0.37,P<0.01)、心血管及其他症状(如圆衣领,r =0.23,P<0.01)、假神经症状(如强调配件,r=0.24,P<0.01)条目的得分与部分绘画特征出现频率呈正相关;具有没画窗户(OR=24.04),画在纸下部(OR=11.20),圆衣领(OR=16.36),强调纽扣(OR=6.00),强调配件(OR=43.93),胳膊不同粗细(OR=5.22)绘画特征的小学生更容易出现躯体化症状.结论:“房-树-人”绘画测验中没画窗户、画在纸下部、圆衣领、强调纽扣、强调配件、胳膊不同粗细6项绘画特征可能与小学生的躯体化症状相关.

    作者:赵妍;王秋蕴;项锦晶;王琦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改良婴幼儿孤独症量表中文简化版的效度和信度

    目的:简化改良婴幼儿孤独症量表(M-CHAT)中文修订版,并检验简化后其效度和信度.方法:删去M-CHAT中文修订版中既往研究显示效度或信度较差的5个条目(条目1、3、11、16和18),剩余的18个条目重新编号,各条目的内容和评分方法不变,形成M-CHAT中文简化版.以临床诊断作为金标准,与178例被试(93例孤独症儿童,85例正常儿童)的M-CHAT中文简化版筛查结果进行对比以检验效度.共有117例被试(56例孤独症儿童,61例正常儿童)的2位家长同时单独对被试进行M-CHAT中文简化版评定,以检测评分者信度;共有52例孤独症儿童的家长在2~4周后再次评定M-CHAT中文简化版,以检测重测信度.结果:当筛查界限分为13分时,M-CHAT中文简化版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2%和83%.阳性预测值为82.7%,阴性预测值为89.2%.M-CHAT中文简化版单项评分者信度kappa系数为0.41 ~0.75,均P<0.01;总分评分者信度kappa系数为0.90(P <0.01).条目8的单项重测信度kappa系数为0.15,P>0.05;其余条目单项重测信度kappa系数为0.47~0.80,P<0.01;总分重测信度kappa系数为0.81,P<0.01.内部一致性检验Cronbach α系数为0.94,P<0.01.结论:M-CHAT中文简化版的效度和信度可能优于M-CHAT中文版及M-CHAT中文修订版,值得在早期孤独症筛查工作中推广.

    作者:龚郁杏;刘靖;郭延庆;宋文红;贾美香;李长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失眠与抑郁关系2008-2013年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

    失眠障碍和抑郁症是成人和儿童常见的精神障碍之一.以前的观点认为,失眠症状是抑郁症的一个常见伴随症状,会随着抑郁症的缓解而消失.但逐渐积累的证据显示,失眠症状不仅是抑郁症起病及复发的危险因素,也是抑郁症治疗后的残留症状.新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和《睡眠障碍国际分类第3版》将失眠障碍看作是与其他精神障碍共病的状态,这将对未来失眠症的诊疗和临床研究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主要就2008-2013年关于失眠(障碍或症状)和抑郁症的研究进展,讨论失眠与抑郁症在疾病层面及症状层面上的关系.

    作者:张继辉;刘亚平;潘集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肠癌化疗患者主要照顾者的焦虑抑郁情绪

    目的:探讨肠癌化疗病人主要照顾者焦虑抑郁情绪的现况及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湘雅医院、湘雅二医院、湖南省肿瘤医院符合入组标准的319例肠癌患者的主要照顾者,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9分认为存在焦虑抑郁)、照顾负担量表(ZBI)、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Q)分别测评照顾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照顾负担、应对方式的水平.结果:有焦虑情绪者138例(43.3%),有抑郁情绪者86例(27.3%),66例(20.7%)处于焦虑抑郁共存状态;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照顾负担、日均照顾小时、慢性病与焦虑量表得分呈正向关联(b’=0.49,0.13,0.14),年龄、照顾知识主要来源于医护人员与焦虑量表得分呈负向关联(b'=-0.17,0.-13);照顾负担、消极应对方式、日均照顾小时、疾病分期与抑郁量表得分呈正向关联(b '=0.39,0.13,0.13,0.10),积极应对方式与抑郁量表得分呈负相关(b’=-0.28).结论:肠癌化疗患者主要照顾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情绪;照顾负担在本研究所有变量中对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大.

    作者:唐漫漫;曾龙武;任璐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