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正念、心理弹性在神经质和生活满意度关系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选取大一至大四学生412人,采用中国大五人格问卷简式版(CBF-PI-B)的神经质分问卷、正念注意觉知量表(MAAS)、自我韧性量表(ERS)、生活满意度量表(SWLS)分别测量大学生的神经质、正念、心理弹性、生活满意度.结果:神经质得分与MAAS、ERS、SWLS得分均呈负相关(r=-0.29~-0.38,均P<0.01),MAAS、ERS、SWLS得分两两之间均呈正相关(r=0.27 ~0.41,均P<0.01).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表明,神经质不仅直接预测生活满意度,而且通过正念与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间接预测生活满意度;心理弹性的中介效应值为-0.09,占总效应的25.27%;正念-心理弹性的链式中介效应值为-0.06,占总效应的15.32%.结论:神经质通过两条通径影响生活满意度,一条是神经质通过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进而影响生活满意度,另一条是神经质通过正念、心理弹性的链式中介作用进而影响生活满意度.
作者:梁三才;吴海梅;杨玉娇;杨丹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大学生社会支持与抑郁情绪的关系,了解潜在调节变量,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维普和万方数据库及外文数据库(ScienceDirect,Web of Science,EBSCO,Springer),筛选出以中国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测量实际社会支持)或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测量领悟社会支持)测量社会支持,并分析了社会支持与大学生抑郁情绪关系的相关文献,共92篇文献(包含99个独立样本,44225名大学生)纳入研究,使用me-ta分析和meta回归分析探讨大学生社会支持与抑郁关系的总体效应值以及影响两者关系的可能调节变量.结果:大学生社会支持与抑郁总体上呈负相关(r=-0.29,95%CI=-0.30~-0.28,P<0.001),其中,领悟社会支持与抑郁的相关高于实际社会支持与抑郁的相关(r=-0.36、-0.27;Q=95.91,P<0.001).在实际社会支持中,主观支持与抑郁的相关高于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与抑郁的相关(r=-0.23、-0.19、-0.20;Q=25.65,P<0.001);在领悟社会支持来源中,朋友支持与抑郁的相关高于家庭支持、其他人支持与抑郁的相关(r=-0.29、-0.26、-0.26;Q=7.41,P<0.05).女生在总体社会支持与抑郁、实际社会支持与抑郁、家庭支持与抑郁上均高于男生(Q =7.44、26.69、3.91、8.94、4.55,均P<0.05).结论:中国大学生社会支持与抑郁的关系密切.受社会支持类型的影响,感知到的社会支持与抑郁关系比提供的实际社会支持与抑郁的关系更紧密,并且提供的实际社会支持类型不同以及感知到的社会支持来源不同也影响到其与抑郁的相关程度,此外,个体的性别特征也影响社会支持与抑郁的关系.
作者:杨春潇;张大均;梁英豪;胡天强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基于患者视角比较并研究台湾地区院舍型和社区型两类精神障碍康复机构的服务理念与内容,提炼其对大陆机构的启示.方法:选择慢性康复医院与社区康复会所各1家作为院舍与社区典型精神障碍康复机构进行直接观察,深入访谈两类机构中的10位患者、2位社工与一位护理员,配合焦点小组方法收集资料,应用比较分析方法处理资料.结果:社区型精神障碍康复机构在自我接纳、家庭回归、工作适应与社区融入的康复理念与服务效果都要优于院舍型慢性康复机构,而院舍型慢性康复机构的患者在自我接纳与工作适应方面也有一定的康复效果.结论:大陆可从上述四个方面入手,建设具有本土化特征的社区型精神障碍康复机构.
作者:吴际;万心蕊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调查新入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有兴奋激越症状的比例,探索兴奋激越症状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横断面研究.在11家医院纳入新入院(入院时间24 h内)的精神分裂患者,采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CGI-S、PANSS-EC和MOAS量表进行评估,其中PANSS-EC总分≥14分,且至少有一条目得分≥4分定义为激越,PANSS-EC总分≥20分定义为严重激越.结果:终纳入1115例患者,其中717例(64.3%)有兴奋激越症状,346例(31.0%)有严重激越症状.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入院前一周明显攻击行为(OR=7.49,95% CI:5.58 ~ 10.07)、非自愿住院(OR=1.66,95% CI:1.16 ~2.36)和CGI-S评分高(OR=1.39,95%CI:1.15~1.69)是兴奋激越的危险因素.结论:本研究提示新入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有兴奋激越症状的比例可能较高,入院前一周有明显攻击行为是兴奋激越症状的重要因素.
作者:张素贞;宓为峰;刘琦;李玲芝;杨甫德;王勇;梅其一;何红波;陈致宇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Fifth Edition,DSM-V)中提出了网络游戏障碍(internet gaming disorder,IGD)的9条诊断标准[1],Pontes 等人在此基础上编制出自评式网络游戏障碍量表(Internet Gaming Disorder Scale,IGDS)[2],该量表信效度良好,并具备条目数量少,评分方式简明等优点.
作者:曾红;姜醒 刊期: 2016年第12期
心理援助热线是一种具有实用性和有效性的电话服务形式[1-2],目前在国内被广泛应用于高校、医疗、灾后以及危机干预等领域,各种研究分析日益丰富[3-6].“陶老师”热线成立于1992年,为全国中小学生及其家长提供全年365天,每天24小时不间断的免费服务.本研究分析“陶老师”热线两年的通话咨询记录,了解中小学生心理援助热线来电者的特征及咨询内容,以丰富热线咨询领域的研究.
作者:陈真真;杨雪梅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了解4~6岁儿童行为现状,探讨母亲人口学因素及人格特质与儿童行为发展的关系.方法:选取深圳市幼儿园1329名4~6岁儿童及其母亲为被试,使用Achenbach(4~16岁)儿童行为量表(父母问卷)和艾森克人格量表(成人版)分别对4~6岁儿童行为及其母亲人格特征进行评定.结果:本样本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7.5%,不同性别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不同(x2=9.69,P<0.01),男童行为问题检出率(9.4%)高于女童(4.9%).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儿童行为发展过程中,母亲受教育程度(OR =0.21,P<0.05)是保护因素,而其人格维度中情绪稳定性是危险因素(OR=1.13,P <0.05).结论:学龄前儿童行为发展可能与母亲受教育程度及人格有一定相关,母亲受教育程度高、情绪稳定的人格特征可能是儿童行为健康发展的保护因素.
作者:李晶;刘慧;陈玮玮;刘国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检索2000-2015年发表的关于留守儿童抑郁症状检出率的相关文献,探讨分析留守儿童抑郁症状检出率及年龄、性别、地区分布特征.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维普(VIP)、Pubmed及Web of Science等中英文数据库,收集国内留守儿童抑郁情绪/症状的相关文献.根据异质性检验结果,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对数据进行合并分析留守儿童抑郁症状检出率.检索纳入的文献应明确定义抑郁症状是心理或精神病学术语,为忧郁情绪、精力下降、感到绝望等一系列症状的总称.结果:终共纳入19篇分析研究文献,总样本量为14 708人.留守儿童抑郁症状检出率合并值为28.9% (95%CI:23.7% ~34.1%).男性与女性抑郁症状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5.1% vs.24.2%,P>0.05);7~13岁检出率高于14~ 18岁(27.3% vs.19.7%,P<0.05);西部省份抑郁症状检出率(33.8%)高于其他地区省份(P<0.05).结论:留守儿童抑郁症状检出率存在年龄和地区省份分布差别,年龄越小,抑郁症状检出率越高,西部省份抑郁症状检出率较东部和中部地区高,性别间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作者:徐志坚;慈志敏;姜岩涛;隋维涛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孕妇妊娠感知压力、心理困扰及睡眠质量的关系,并探讨心理困扰在妊娠感知压力与睡眠质量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选取山东省某三级甲等医院门诊孕中期妇女213人,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妊娠压力量表(PSQI)及简易心理状况评定量表(K10)分别调查孕中期妇女的一般情况、睡眠质量、妊娠感知压力及心理困扰.应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探讨心理困扰在妊娠感知压力与睡眠质量间的中介作用,并用Bootstrap方法进行中介效应检验.结果:孕中期妇女的PSQI评分为(5.3±2.5)分,41.3% (88/213)的孕中期妇女PSQI评分大于5分.孕妇PSRS评分与K10评分和PSQI评分呈正相关(r=0.57,0.26,均P<0.01),K10评分与PSQI评分呈正相关(r=0.43,P<0.01).Bootstrap检验结果显示间接效应的95% CI为(0.27 ~0.67,P<0.叭),说明心理困扰在妊娠感知压力与睡眠质量间存在中介效应.结论:孕中期妇女存在睡眠质量较差的问题,妊娠感知压力和心理困扰是影响睡眠质量的因素,心理困扰可以中介妊娠感知压力与睡眠质量的关系.
作者:周海燕;李国鹏;厉萍;杨洪玲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研究急性白血病患者焦虑障碍的检出率和危险因素,为早期识别和干预白血病患者中焦虑障碍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设计为现况调查,选取2013年11月至2015年5月在某综合医院血液科确诊的白血病患者548人,首先应用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为筛查工具,简明国际神经精神访谈(M.I.N.I.)为诊断工具,分别评估该人群中焦虑症状和焦虑障碍的检出率.其次分析社会人口学资料及临床分型,了解共患焦虑障碍的危险因素.再次比较GAD-7和M.I.N.I.两种检查工具的一致性.结果:白血病患者焦虑症状的检出率(筛查阳性率)为19.2% (105/548),各类焦虑障碍检出率(诊断阳性率)为13.3% (73/548),其中女性(23.5% vs.16.1%)、非在职者(39.4% vs.15.0%)、分型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者(23.7% vs.15.7%)中筛查阳性率高于男性、在职者和白血病分型为急性髓性白血病(AML)者.筛查阳性率高于诊断阳性率,二者一致性评价kappa值为0.43,P<0.001.结论:白血病患者各类焦虑症状的检出率为19.2%,应该注意性别、职业状态、白血病临床分型等风险因素.
作者:曲姗;陈育红;许兰平;张晓辉;王昱;胜利;谢稚鹃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究社区老年人睡眠习惯及其与主观睡眠质量的关系.方法:本研究数据来源于2011年开展的天津市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项目.该项目采取多阶段与规模成比例的概率抽样方法在天津市16个区县随机抽取100个村/居委会中的15538名≥18周岁的居民作为调查对象.其中调查时≥60周岁的3272名老年人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由经过培训的精神科医生入户完成面对面访谈.采用匹兹堡睡眠指数(PSQI)问卷测量主观睡眠质量,自编睡眠行为调查表测查睡眠习惯.结果:社区老年人睡眠潜伏期中位数为20 min(0,360);平均睡眠时长为(7.2±1.4)h.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六点前起床(参照组:06:00前起床)[06:00~ 07:59(OR=1.46,95%CI=1.03 ~2.07);8:00~9:59(OR =2.58,95%CI:1.27 ~5.28);10:00 ~(OR=12.84,95% CI:2.17~ 75.84)]、睡眠潜伏期短(参照组:0~15min) [16~30 min (OR=6.06,95%CI:3.54~10.37);31 ~60 min (OR=52.21,95%CI:30.1 ~90.54);60 min以上(OR=138.14,95%CI:73.96 ~258.04)]和睡眠时间长(参照组:7h以上)[6~7h (OR=3.32,95%CI:2.26~4.88);5~6 h(OR=10.72,95%CI:6.83~16.83);0~5 h(OR=43.97,95%CI=23.7 ~81.39)]是主观睡眠质量的保护性因素;而滞床时间长(参照组:0~15min) [31~ 60 min(OR=3.53,95%CI:2.31 ~5.37);61 min以上(OR=12.80,95%CI:6.93 ~23.65)]和近1月睡眠不规律天数多(OR=1.29,95% CI:1.07 ~1.57)是主观睡眠质量的危险因素.结论:社区老年入睡眠习惯随着不同性别、年龄段而变化,多种睡眠习惯与主观睡眠质量密切相关.
作者:黄彦;徐广明;尹慧芳;杨建立;田红军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评估老年人饮茶习惯与认知功能的关系及是否存在性别差异.方法:在北京市通过分层、方便取样的方式选取老年人1056人(年龄 ≥60岁),获有效样本868份.采用自编一般资料调查表调查一般人口学资料及饮茶习惯(包括饮茶史,饮茶类型,饮茶频率,饮茶持续时间),简明精神状态评估量表(MMSE)、瑞氏听觉词语学习测验(RAVLT,包括即刻回忆和延迟回忆)、词语配对联想学习测验(ⅥPALT)、韦氏木块图测验评估认知功能.结果:饮茶组的RAVLT即刻回忆得分高于未饮茶组(P=0.010),绿茶组的MMSE、RAVLT、VPALT、韦氏木块图测验得分均高于未饮茶组(均P<0.001).RAVLT延迟回忆得分在性别和饮茶史之间存在交互效应(P =0.023),饮茶者的RAVLT延迟回忆得分高于未饮茶者(P=0.006).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显示,饮茶与RAVLT即刻回忆得分(β=2.47)、延迟回忆得分正向关联(β=1.51);饮用绿茶与RAVLT即刻回忆得分(β=3.05)、延迟回忆得分正向关联(β=2.28).结论:在老年人中,较高的即刻回忆及延迟回忆水平与饮茶可能相关,其获益主要来自绿茶.
作者:祝水莲;朱心怡;李娟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社区老年人身体活动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北京市3个社区≥60岁的老年人172人,分为低龄组(60 ~ 69岁)和高龄组(70~89岁).使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测评日常活动能力,老年人身体活动量表(PASE)测评休闲身体活动、家务活动、职业身体活动以及身体活动总量,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RBANS)测评即刻记忆、空间结构、语言、注意力、延迟记忆以及总体认知功能.结果:多重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职业身体活动得分与低龄组延迟记忆因子分和认知功能总得分有正向关联(β=0.24、0.21,均P<0.05),与高龄组语言能力因子分有正向关联(β=0.24,P<0.05).结论:不同年龄段社区老年人身体活动与认知功能的关系不同.70岁之前,职业身体活动越多,延迟记忆和总体认知功能可能保持的越好;70岁之后,职业身体活动越多,语言能力可能保持的越好.
作者:王云辉;范宏振;谭淑平;洪炜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使用单次延长刺激(SPS)模型,考察创伤后应激障碍对大鼠海马CA1和CA3亚区GABA受体蛋白表达的变化.方法:大鼠分为未造模组、SPS造模后1天和14天组.采用旷场测试中的中央区停留时间和高架十字测试中的开臂/(开臂+闭臂)指数来评价SPS模型诱发的创伤后应激障碍样行为,即焦虑和过度觉醒状态;并使用蛋白印迹检测大鼠海马CA1和CA3亚区的GABAA和GABAB受体的表达量.结果:和其他两组相比,SPS造模后14天组在旷场测试时中央区停留时间及高架十字测试时的开臂/(开臂+闭臂)指数均显著降低(P<0.05),同时在CA1和CA3区的GABAA和GABAB受体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结论:海马CA1区和CA3亚区的GABAA和GABAB受体蛋白表达异常可能参与了SPS模型诱发的大鼠创伤后应激障碍样行为.
作者:王承展;黄庚娣;方青;薛言学;杨建立 刊期: 2016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