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心理卫生协会
  • 国际刊号:1000-6729
  • 国内刊号:11-1873/R
  • 影响因子:2.08
  • 创刊:1987
  • 周期: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34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CSSCI 南大核心期刊(含扩展版),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报告(2014年)心理学类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核心库)》(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 基础医学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6年4期文献
  • 青年人反刍思维与内部转换功能的关系

    目的:探究反刍思维是否与内部转换能力缺陷相关,明确反刍思维与转换能力子成分的之间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是否受到情绪材料的影响,以帮助解释反刍思维的认知机制.方法:招募73名大学生被试,采用反刍思维量表(RRS)测量其反刍思维程度.根据被试反刍思维量表得分的中位数将反刍思维得分> 39分的被试划为反刍思维高分组(n=34),得分≤39分的被试划入低分组(n=39),并完成三计数内部转换任务以测量被试的内部转换能力.在该任务中,被试需要分别对正性、中性以及负性的面孔进行计数,并分别报告每种面孔的数量.结果:反刍思维高分组的进行内部转换时所耗费的反应时高于低分组[(604.3±264.1) ms vs.(485.2±187.7) ms,P<0.05],反向抑制能力与反刍思维分组不存在交互作用[F(1,71) =0.76,P>0.05],材料的情绪效价与反刍思维分组以及转换的交互作用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反刍思维与内部转换能力缺陷有关,这种缺陷可能不是由于反向抑制能力不足导致的,并且不受材料情绪效价的影响.

    作者:陈骁;冯正直;戴琴;王滔;苏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大学生心理资本在心理压力与学业绩效关系中的中介作用

    目的:探讨心理资本在大学生心理压力与学业绩效间的中介效应.方法:选取南昌大学一到三年级本科生262人[男81人,女181人;大一至大三分别为47、80、135人],采用大学生压力量表(SSCS,包括个人压力、学业压力、消极生活事件3个维度)、心理资本问卷(PCQ)、平均学分绩点(GPA)分别测量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心理资本和学业绩效水平.结果:SSCS总分及3个维度得分与PCQ、GPA得分均呈负相关(r=-0.14 ~-0.45,均P<0.01),PCQ得分与GPA得分呈正相关(r=0.23,P<0.01).PCQ得分在SSCS总分及3个维度与GPA得分中均起完全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53.2%,3个维度的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47.0%~71.7%.结论:大学生心理压力对学业绩效的影响可能需要完全通过心理资本起作用,且在不同压力源条件下心理资本在二者关系中起作用的程度不同.

    作者:花慧;宋国萍;李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改良电休克治疗对抑郁症脑结构影响的磁共振成像研究

    目的:分析改良电休克治疗(MECT)治疗前后抑郁症患者脑体积的变化,探讨MECT发挥抗抑郁作用的神经影像学机制.方法:采用自身对照设计,根据DSM-IV诊断标准共纳入13例抑郁症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第3周末(完成8次MECT)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临床症状评估,同时采用GE 3.0T磁共振获得影像学数据.采用基于体素的全脑形态学测量方法比较MECT治疗前后脑灰质和脑白质的改变.结果:HAMD评分的减分率为(61.8±20.4)%,其中4例>75%,7例为50%~75%,1例为25%~50%,1例<25%,有效率为84.6%.与MECT治疗前相比,患者左侧颞上回、顶下小叶、枕中回、右侧颞中回以及小脑前叶的脑灰质体积增加(均P <0.05).同时左侧顶上小叶脑灰质体积减少(P<0.05),左侧额叶和右侧楔前叶的脑白质体积降低(均P<0,05).结论:改良电休克治疗可能改变抑郁症患者前额叶、颞叶及顶叶等多个脑区的脑体积,提示神经可塑性作用可能参与了MECT发挥抗抑郁作用的过程.

    作者:刘丹;李鹏;蒙华庆;曾金坤;史丹丹;陆林;罗庆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精神分裂症患者回忆过去和想象未来的特点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回忆过去事件和想象未来事件的特点.方法:选取符合国际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10版的精神分裂症患者25例,以及年龄、教育水平、智商相匹配的正常对照24例,要求被试参加回忆过去和想象未来测试,即根据提供的正性、中性、负性线索词回忆过去和想象未来的具体事件,然后对这些事件从具体性和内容两方面进行评分,比较两组被试回忆及想象内容的具体性事件所占的比率以及回忆及想象事件的类别所占的比率.结果:精神分裂症组回忆过去的具体事件的比率低于正常对照组[(0.45 ±0.26) vs.(0.70±0.22),P<0.05].在回忆及想象事件的类别上,产生的探索娱乐事件比率[(0.07±0.07) vs.(0.10±0.07)]、关系事件比率[(0.14±0.10) vs.(0.29±0.09)]、成功事件比率[(0.04±0.05) vs.(0.06±0.04)],精神分裂症组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精神分裂症组与医院有关的事件比率[(0.05±0.07) vs.(0.00±0.00)]、一般事件比率[(0.49±0.22)vs.(0.35±0.14)]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回忆过去的具体性存在缺陷,回忆和想象事件的内容和正常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

    作者:陈桂芳;刘露露;甘介春;吴刚;熊杰;钱红娟;王亚;陈楚侨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精神疾病激越症状的临床评估和处理

    激越是精神疾病急性期常见的症状之一,具有发生率高、发病急、症状重、难预测、危害性大的特点,常见于精神分裂症和双向障碍躁狂发作的患者.临床上遇到伴有激越症状的精神疾病患者首先要评估其激越症状,包括基于精神检查的评估和量表评估两种方式,其中我国引进的量表主要有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兴奋因子(PANSS-EC)、柯恩-曼菲尔得激越量表(CMAI)和修改版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根据激越症状严重程度不同,可选用非医疗性干预、药物治疗、无抽搐性电休克治疗和联合治疗等方法.本文对激越概况、精神疾病激越症状临床评估和精神疾病激越症状处理进行概述.

    作者:张素贞;宓为峰;张鸿燕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农村学龄前留守儿童心理行为社区家庭工作坊干预

    目的:评估农村社区家庭工作坊对学龄前留守儿童心理行为干预作用,为建立有效的农村留守儿童社区干预模式提供实证依据.方法:本研究选取粤东西南北中地域方位的5个市,每个市各取2个经济发展水平相当的县,每个县各取2个相邻的乡镇社区,分别确立为干预社区与对照社区.在干预社区自愿参与者中抽取110例农村学龄前留守儿童及家庭纳入家庭工作坊干预组(FW组),在对照社区中抽取70例农村学龄前留守儿童及家庭纳入常规活动对照组(NA组).两组均参与农村社区常规活动,FW组在此基础上连续8个月实施农村社区家庭工作坊干预.采用长处和困难问卷(SDQ)家长版进行干预前和干预后心理评估.SDQ分为情绪症状、品行问题、多动与注意缺陷、同伴交往和亲社会行为5个维度.结果:FW组与NA组在多动与注意缺陷和亲社会行为维度上干预前后两次测评差值分别为[(0.5±1.6),(-0.4±2.7)],[(-1.0±2.9),(0.1±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FW组的SDQ总分、品行问题、多动与注意缺陷维度的得分呈下降趋势,亲社会行为维度分值呈上升趋势(均P<0.05),NA组干预前后各个维度得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农村社区家庭工作坊对改善学龄前留守儿童的长处总体困难、品行问题和多动与注意缺陷、亲社会行为等行为问题有一定的效果.

    作者:李孟洁;郭丽;周佑英;陈丽珠;项红;凌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焦虑认同法与正念策略管理强迫思维的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检验使用焦虑认同法管理强迫思维的有效性.方法:选取第三军医大学附属医院强迫症患者60名,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配到三组,分别接受焦虑认同法干预(n=20)、正念策略干预(n=20)和不作特殊干预的纯暴露(n=20).实验包括基线、干预和恢复3个阶段.每阶段均使用循环磁带暴露范式,即患者通过耳机固定频率地听自己的强迫思维.在干预阶段,三组患者接受各自方法的指导语管理强迫思维.用视觉模拟评定量表(VAS)评估患者从基线到恢复阶段焦虑、中和愿望及痛苦程度的改善情况.结果:终53人完成实验.纯暴露组(n=16)恢复阶段的焦虑与痛苦程度得分与基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中和愿望得分高于基线(P<0.05);焦虑认同组(n=18)与正念组(n=19)恢复阶段的焦虑和中和愿望得分均低于基线(均P<0.05);焦虑认同组恢复阶段的痛苦程度得分低于基线(P<0.05),正念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焦虑认同组效应值(d)为0.66~0.70,正念组d值为0.39~0.54.结论:焦虑认同法能够降低强迫症患者的焦虑水平、中和愿望水平和缓解痛苦程度,帮助强迫症患者有效管理强迫思维.

    作者:胡思思;汪孟允;熊玲;张仲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我国八家医院精神科与消化科就诊者饮酒及相关问题调查

    目的:了解我国医院精神科、消化科就诊者饮酒现状;了解精神科就诊者酒精使用障碍检出率及患者接受饮酒相关治疗情况.方法:在2013年2月-2013年10月期间对我国八家医院精神科、消化科28036名连续就诊者进行调查,对其中近1月饮酒者(n=3209)应用酒精使用障碍筛查量表(AU-DIT)进行筛查.根据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酒精使用障碍诊断标准对精神科AUDIT筛查阳性者(n=1304)进行诊断,并收集其饮酒相关治疗信息.结果:精神科、消化科、总体1月饮酒检出率依次为12.2%、6.7%、11.4%;AUDIT阳性检出率依次为6.5%、5.6%、6.4%.精神科酒精使用障碍检出率为2.4%,酒依赖为1.7%,酒滥用为0.7%.酒精使用障碍患者接受治疗率为28.0%,酒依赖为39.0%,酒滥用为2.8%.结论:我国医院消化科、精神科就诊者1月酒精使用率不高.精神科就诊者中酒精使用障碍检出率较社区人群低,但酒精使用障碍患者接受治疗率较低,应引起临床医务工作者的重视.

    作者:黄慧;谌红献;李志凌;卿笃信;宁夔;张瑞岭;孙伟;李冰;杜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灼口综合征口干症状与焦虑抑郁症状的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灼口综合征(BMS)患者的口干症状与焦虑和抑郁症状的关系.方法:按照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选取某口腔医院口腔黏膜科就诊的BMS患者147名为病例组,并将其分为BMS伴口干者(n=64)和BMS不伴口干者(n=83)两个病例组;选取与BMS患者年龄匹配的非BMS患者147名为对照组.使用焦虑自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三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症状,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BMS病例组中,口干检出率为43.54%.BMS伴口干病例组SAS、SDS标准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伴口干症状BMS的危险因素为女性(OR=4.17)、中度和重度焦虑症状(OR=12.04).在BMS病例中发生口干症状的危险因素为疼痛程度高(OR=1.43)、空腹血糖高(OR =3.44).结论:女性和中到重度焦虑症状对BMS口干症状的发生有关联作用,BMS患者口于症状的发生与疼痛程度较重、空腹血糖水平较高相关联.

    作者:木冬冬;苏莎;金建秋;韩莹;刘宏伟;黄悦勤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住院手术患者的无法忍受不确定性及其与应激、焦虑的关系

    无法忍受不确定性(intolerance of uncertainty,IU)是个体对不确定情境或事件感知、解释和反应的认知偏差,受不确定性应激影响而倾向认为应激会产生不良后果、伴有挫折感和压力并尝试控制或回避应激[1].个体无法忍受不确定性水平较高,易促发、加重焦虑[2];而焦虑与手术前后应激高有关[3].本研究通过手术前后追踪调查,探讨住院手术患者无法忍受不确定性与应激、焦虑的关系.

    作者:魏华;董越娟;何敏;申培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及相关因素

    目的: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感受负担(SPB)现状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5月在锦州市两所医院、大连市两所医院血液透析室的患者386例,采用自编一般资料和疾病资料问卷、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SPBS< 20分为无明显SPB;20分≤SPBS< 30分为轻度SPB;30分≤SPBS< 40分为中度SPB;40分≤SPBS为重度SPB)、自我管理行为量表(SMBS),自尊量表(SES)和家庭关怀度指数量表(APGAR)进行调查,获有效问卷369份.结果:患者的SPBS总分为(35.3±7.4)分,其中338例患者(占91.6%)存在不同程度的自我感受负担,31例患者(8.4%)无明显自我感受负担.逐步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SMBS总分、家庭月收入、生活自理能力、年龄、SES总分、照顾者身体状况、APGAR总分、婚姻与SPBS总分负向关联(标化偏回归系数β=-0.32~-0.10,均P <0.05),透析时间、医疗付费方式与SPBS总分正向关联(标化偏回归系数β=0.14、0.06,均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感受负担明显;自我管理行为、家庭月收入、生活自理能力对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影响较大.

    作者:李雪;孙晓晶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一般睡眠困扰量表在化疗期乳腺癌患者中应用的效度与信度

    目的:评价一般睡眠困扰量表(GSDS)中文版在化疗期乳腺癌患者中应用的效度和信度.方法:选取大庆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腺体外科住院的乳腺癌化疗患者150人,所有入组患者均由精神科主治医生根据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进行睡眠障碍的诊断,同时对患者施测GSDS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使用条目分析、结构效度、效标关联效度、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内部一致性信度及重测信度来评估GSDS的效度和信度.结果:通过条目分析,剔除不满足条件的6个条目,终保留15个条目.验证性因子分析显示15个条目量表的拟合良好(X2/df=1.57,CFI =0.96,NNFI =0.90,SRMR=0.05,RMSEA=0.06);GSDS总分与PSQI总分呈正相关(r=0.74,P<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曲线下面积为0.88 (95% CI:0.82~0.93,P<0.001),佳诊断阈值取2.0分时,相应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78、0.82,阳性预测值(PPV)和阴性预测值(NPV)为79.7%、80.2%.总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0.80;总量表的重测信度为0.76,各维度的重测信度在0.61~0.98之间.结论:一般睡眠困扰量表(GSDS)中文版具有较高的效度和信度,可作为化疗期乳腺癌患者睡眠障碍的筛查工具.

    作者:路文婷;张慧;李时雨;周郁秋;刘宝翠;张嘉怡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网络媒体披露暴力伤医事件的伦理分析

    近年来针对医生的暴力“伤医”事件处于持续、频发状态,影响了医疗行业者的从业心态,并且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影响.但在如何看待、避免和应对“伤医”事件的问题上,社会各界的分歧大于共识,也缺乏对“伤医”事件的全面认知与理性对策的出台.本文对网络媒体检索到的、发生在2000年5月-2014年8月份的212起暴力“伤医”事件进行分析,并从伦理学角度对中国“伤医”事件进行思考.

    作者:尹秀云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精神科医师在灾难心理救援工作中的角色定位——天津港爆炸事故后心理救援工作的思考

    灾难后的心理救援工作需要心理咨询师、志愿者、精神科医师等多种角色.其中,精神科医师以其自身的身份优势、有医学背景、组织结构统一性好等特点,适合充当灾难后心理救援工作的领导角色.

    作者:孙霞;龙鲸;李洁;田红军 刊期: 201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