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心理卫生协会
  • 国际刊号:1000-6729
  • 国内刊号:11-1873/R
  • 影响因子:2.08
  • 创刊:1987
  • 周期: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34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CSSCI 南大核心期刊(含扩展版),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报告(2014年)心理学类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核心库)》(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 基础医学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7年10期文献
  • 有留守经历大学生家庭教养方式与自杀意念的关系——神经质和人际关系敏感的链式中介作用

    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特殊的成长环境对其心理健康造成的负面影响已得到研究证实[1-2].父母教养方式是影响个体心理健康的持久性因素[3],相对于受到积极教养的个体,受到不良教养的个体更容易产生自杀意念.父母教养方式对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意义重大,情感温暖、理解与神经质人格负相关,而过度干涉、过度保护等与神经质人格正相关[4].父母教养方式可以通过神经质间接影响个体人际关系敏感[5],而人际关系敏感是自杀意念的高危因素,人际敏感的个体更容易产生自杀意念[6].

    作者:刘慧瀛;王婉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痴呆知识测评量表评述

    公众对痴呆的正确认识是早期发现痴呆并进行早期干预的重要前提.目前痴呆知识的测评大多采用自评量表,充分认识各量表的适用范围及优缺点,对指导痴呆知识测评工具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国内外常用的痴呆知识测评工具从量表描述、心理测量学指标和量表评价三方面进行综述,发现我国本土化痴呆知识测评量表的研究需进一步深入和细化,才能真正反映出不同受测对象的知识水平和缺陷,为完善我国的痴呆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王瑶;罗阳;刘晓黎;肖水源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国企员工工作-家庭平衡与抑郁状况的交叉滞后分析

    目的:探讨国企员工的工作-家庭平衡与抑郁状况之间的关系.方法:对某大型国企4个部门259名基层员工进行4个月的追踪研究,采用工作-家庭平衡量表(WFBS)、病人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测查员工的工作-家庭平衡与抑郁状况,并对二者的关系进行交叉滞后分析.结果:WFBS与PHQ-9基线(T1)4月(T2)测得分均呈负相关(r=-0.12~-0.22,均P<0.05).交叉滞后分析结果表明,员工T1工作-家庭平衡对T2抑郁状况的预测作用无统计学意义(β=0.04,P>0.05),而员工T1抑郁状况可以负向预测T2工作-家庭平衡(β=-0.13,P<0.05).结论:国企员工的工作-家庭平衡与抑郁状况关系密切,其抑郁状况可以预测未来的工作-家庭平衡.

    作者:于悦;郭昫澄;周明洁;贺琼;张建新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中国士兵人格问卷维吾尔语版的效度和信度

    目的:修订中国士兵人格问卷(Chinese Soldier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CSPQ)维吾尔语版,并考察其在维吾尔族应征青年群体中的效度和信度.方法:将全部条目编成双向细目表,请专家按条目归属进行逐条评判,以检验内容效度;选取维吾尔族聚居区常住人口101名(正常人组)及处于住院治疗缓解期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02名进行施测(样本1),用于区分效度检验.选取维吾尔族应征青年460名进行施测(样本2),用于分量表正态分布分析和内部一致性信度检验;3周后,对乌鲁木齐市民族干部学院中的118名学员进行重测(样本3),检验重测信度.结果:修订后的维吾尔语版CSPQ包含283个条目8个分量表,专家评定各分量表归类认可率在74.6% ~ 91.5%之间,精神分裂症患者组的各分量表得分均高于正常人组.问卷8个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在0.69 ~0.91之间,重测信度在0.85~0.92之间.结论:修订后的中国士兵人格问卷维吾尔语版具有良好的效度和信度,可以作为维吾尔族应征青年心理检测的有效工具.

    作者:王紫微;倪生冬;戴红;图尔迪·努斯热提;吕淑云;肖玮;苗丹民;王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强迫症患者的人格特质在早年创伤与强迫症状间的中介作用

    目的:探讨强迫症患者中不同类型的早年创伤、人格特质与临床症状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适应不良的人格特质在早年创伤与强迫症状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选取147例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诊断标准的强迫症患者,使用耶鲁-布朗强迫症状量表(Y-BOCS)测量被试的强迫症状严重度,早年创伤问卷-自评版(ETI-SF)测量其早年创伤经历,NEO大五人格量表(NEO-FFI)测量其人格特质.结果:ETI-SF中情感虐待分量表得分与Y-BOCS总分呈正相关(r=0.19,P<0.05),NEO-FFI中神经质人格得分与Y-BOCS总分呈正相关(r=0.31,P<0.001),宜人性人格得分与Y-BOCS总分呈负相关(r=-0.18,P<0.05).通径分析显示神经质人格在情感虐待与强迫症状间起完全中介作用,中介作用大小为0.107(95%CI:0.04~0.19,P<0.05).结论:早年情感虐待可能与强迫症状呈正相关,而神经质人格在情感虐待与强迫症状之间发挥了完全中介作用.

    作者:许婷婷;赵青;王渊;陈珏;范青;张海音;王振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6~18岁高功能孤独症患者脑灰质异常的磁共振成像研究

    目的:探讨6~18岁高功能孤独症患者的灰质体积异常脑区以及异常脑区发育特点.方法:纳入19例6~18岁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孤独症诊断标准且总智商≥70的高功能孤独症患者,以及年龄、总智商、性别组间匹配的16例正常对照,以磁共振成像检查收集被试的脑影像学资料,采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测量方法计算两组被试大脑各区域的灰质体积,在统计学参数图(SPM)软件SPM8中进行双样本t检验得出差异脑区,对结果进行错误率(FDR)多重比较校正(P<0.05).采用偏相关分析两组被试差异脑区灰质体积与年龄的相关性.结果:高功能孤独症组的右侧额下回眶额部灰质体积小于正常对照组(FDR校正,P<0.05).正常对照组右侧额下回眶额部灰质体积与年龄呈负相关(r=-0.592,P<0.05),高功能孤独症患者右侧额下回眶额部灰质体积与年龄呈负相关(r=-0.696,P<0.01).结论:与正常人相比,6~18岁高功能孤独症患者右侧额下回眶额部发育异常,此脑区可能参与孤独症的病理机制.

    作者:王慧;李雪;刘靖;曹庆久;杨柳;周娱菁;刘静然;徐凌子;吉兆正;王菲菲;梅婷;汤欣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训练治疗的原则、方法及展望

    认知功能障碍是精神分裂症的核心症状之一,对患者的社会功能以及个人生活自理能力产生了严重影响.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精神分裂症的认知缺陷症状与神经可塑性相关,基于神经可塑性原理进行针对性设计的认知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本文介绍了目前临床应用认知训练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常用疗法及主要原则,并就其前景发展进行讨论.

    作者:卓恺明;陆峥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精神分裂症和强迫障碍患者的全脑灰质体积及静息态脑功能局部一致性

    目的:应用磁共振成像(MRI)技术探讨精神分裂症和强迫障碍(OCD)患者大脑灰质体积及静息态脑功能局部一致性(ReHo)的特征性表现.方法:选取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诊断标准的2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20例OCD患者及23例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匹配的正常对照.所有研究对象先后完成高分辨率结构磁共振成像及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扫描,在全脑范围内基于体素分析精神分裂症和OCD患者灰质体积及ReHo的异常改变,同时探索精神分裂症和OCD共同的脑结构和功能异常特征.结果:精神分裂症与OCD共同表现为,前扣带回灰质体积低于正常对照(蒙特利尔神经科学研究所坐标(P <0.001,未校正),左侧楔叶ReHo值比正常对照低(P<0.001,未校正),左侧内侧额上回ReHo值比正常对照高(P<0.001,未校正).结论:精神分裂症和OCD患者具有共同的脑结构和功能异常特征,该改变一定程度上可作为两种疾病临床相似之处的解释.

    作者:张晓晰;李静;廖金敏;姜思思;闫俊;阎浩;张岱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精神分裂症患者知情同意能力的相关因素

    目的: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知情同意能力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诊断标准的100例社区康复、门诊/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分裂症组)和28例正常对照(对照组),使用简体中文版麦克阿瑟临床研究知情同意能力评估工具(MacCAT-CR)、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韦氏智力量表简式(WASI)、临床总体印象-严重程度量表(CGI-S)分别评估受试者知情同意能力、精神症状、智商和疾病严重程度.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拟合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知情同意能力的危险因素.结果:精神分裂症组知情同意能力缺失、受损、完整的比率分别为26.0%、47.0%和27.0%,正常对照组分别为3.6%,57.1%和39.3%,精神分裂症组知情同意能力缺失的比率高于正常对照组(26.0% vs.3.6%,P<0.01),受损与完整的比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高PANSS阳性症状分量表总分(OR=1.15)、高PANSS阴性症状分量表总分(OR=1.23)和高CGI-S评分(OR=1.57)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知情同意能力受损的风险增加;高受教育年限(OR=0.73)和高智商(OR =0.92)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知情同意能力不容易受损.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知情同意能力比对照差,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阳性、阴性症状重、疾病严重程度高可能增加精神分裂症患者知情同意能力受损的风险;高受教育年限与高智商可能降低精神分裂症患者知情同意能力受损的风险.

    作者:王雪芹;于欣;唐宏宇;姚贵忠;黄悦勤;司天梅;李涛;于玲;李静静;王涌;李文秀;程嘉;刘翰林;董平;赵红梅;张灏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小组心理咨询干预服刑人员希望水平的准实验研究

    目的:探究小组心理咨询对服刑人员希望水平的干预作用.方法:采取准实验设计,选取低希望水平[成人素质希望量表(ADHS)得分低于总体平均数1个标准差]的服刑人员24人进行人员匹配,12人参加小组心理咨询(干预组),12人为对照组.对干预组开展提升希望水平的小组心理咨询(每周1次,每次90min,共8次);对照组处于常态.使用ADHS(包含动力思维和路径思维2个维度)、焦虑自评量表(SAS)、自评抑郁量表(SDS)在干预前、干预后、(4周)干预后对两组进行评估.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组内差异,采用共变数分析和詹森-内曼法比较组间差异.结果:组内差异检验结果显示,干预组在(4周)干预后ADHS总分及2个维度得分均高于干预前,SAS得分低于干预前(P<0.01或P<0.001).组间差异检验结果显示,干预组在(4周)干预后ADHS总分及2个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SAS得分低于对照组[(48.0±5.7) vs.(39.2±5.6),(23.1±3.4) vs.(19.0±3.2),(24.9±3.0) vs.(20.2±3.4),(36.4±7.6) vs.(41.2±6.5)均P<0.01或P<0.001].干预组干预前ADHS总分在8 ~37分的被试,其干预后ADHS总分高于对照组[(48.8±4.9) vs.(35.7±4.9),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小组心理咨询可以提升服刑人员的希望水平.

    作者:毕红雪;贾晓明;颜笑;杨楠;陈永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男性创伤性尿道狭窄患者心理症状的相关因素

    目的:探讨男性创伤性尿道狭窄对心理症状的影响因素,并对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在创伤性尿道狭窄与心理症状之间的中介效应进行检验.方法:选取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泌尿外科就诊的男性创伤性尿道狭窄病例43例以及1:1配比的正常对照43例.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估研究对象的心理症状.采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以及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了解研究对象的社会支持程度以及应对方式.采用偏差校正的非参数百分位Bootstrap方法对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在创伤性尿道狭窄与心理症状之间的中介效应进行检验.结果:男性创伤性尿道狭窄患者SCL-90总分高于正常男性对照[(2.9±0.6)vs.(2.4±0.7),P<0.01].未见PSSS家庭内支持得分及家庭外支持得分、T℃SQ积极应对得分及消肖极应对得分在男性患者SCL-90总均分变化中起到中介效应.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男性创伤性尿道狭窄患者SCL-90总分高于正常对照(β=0.553,95% CI:0.183~0.922),PSSS家庭内支持得分与SCL-90总分负向关联(β=-0.099,95%CI:-0.142 ~-0.056).结论:男性创伤性尿道狭窄可能引起心理症状,并与家庭内支持存在关联.

    作者:苑雯雯;翟建坡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2002-2015年我国自杀率变化趋势

    目的:描述我国2002年至2015年5岁及以上人群自杀率的变化规律,以及现阶段我国自杀率的人群和地区分布特点,为制定自杀预防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2年至2015年自杀率数据来自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的《中国卫生统计年鉴》.采用Poisson回归模型对2002年至2015年总体自杀率,以及城乡、性别、年龄别专率的下降趋势进行检验.以2012年至2015年我国自杀率的平均水平来反映我国自杀率的现况.结果:2002年以来,我国城市人群、农村人群、男性以及女性人群的自杀率均呈现下降趋势,其中,城市居民的自杀率下降幅度高于农村居民,而女性自杀率的下降幅度高于男性.农村和城市的育龄妇女自杀率呈明显下降趋势,近年来均已低于同年龄同地区男性的自杀率.85岁及以上的农村高龄老人和农村青年男性以及各年自杀率的平均年变化率无统计学意义.2012年至2015年的平均年自杀率为6.75/100 000,农村高于城市,男性高于女性,老年人群高于年轻人群.结论:2002年至2015年我国自杀率呈现下降趋势,未来仍应当继续开展自杀预防,其中重点关注地区为农村,重点干预人群为老年人群及青年男性.

    作者:刘肇瑞;黄悦勤;马超;尚莉莉;张婷婷;陈红光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初中生的自悯在人格、自尊与社会性体格焦虑关系中的中介作用

    目的:探讨初中生的自悯在其人格、自尊与社会性体格焦虑的关系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选取河北省某市两所中学共370名初中生,采用社会性体格焦虑量表(SPAS)、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文版(EPQ-RSC)、自尊量表(SES)、中文版自悯量表(SCS)测量社会性体格焦虑、内外向、神经质、自尊、自悯水平.结果:男生SPAS得分低于女生[(38±8)vs.(39±7);P<0.05].SPAS得分与内外向维度、SES得分、SCS得分呈负相关(r=-0.54~-0.26,P<0.01),与神经质维度呈正相关(r=0.44,P<0.01).自悯在神经质与社会性体格焦虑、自尊与社会性体格焦虑间均具有部分中介作用,Boot-strap输出的95%可信区间分别为(0.09~0.21)和(-0.22~-0.08),自悯占神经质对社会性体格焦虑预测总效应的45.5%,自悯占自尊对社会性体格焦虑预测总效应的39.0%.结论:初中生的自悯在神经质、自尊与社会性体格焦虑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作者:许丹阳;杨智辉;陈慧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中学生道德推脱、自尊在友谊嫉妒和攻击关系中的中介作用

    目的:探讨自尊和道德推脱在友谊嫉妒与攻击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选取387名中学生,采用友谊嫉妒问卷(FJQ)、道德推脱问卷(MDS)、自尊量表(SES)和攻击问卷(AQ)分别测量其友谊嫉妒、道德推脱、自尊和攻击的水平,并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各变量之间的关系.结果:FJQ、MDS与AQ得分均呈正相关(r=0.48 ~0.56,均P<0.001),与SES得分呈负相关(r=-0.47 ~-0.23,均P<0.001).结构方程模型显示,MDS和SES在FJQ与AQ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其中介效应分别占总效应的46.0%和18.0%.结论:中学生的道德推脱和自尊可能在友谊嫉妒与攻击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作者:冯克曼;王佳宁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青少年抑郁症状与儿童期创伤、心理弹性的关系

    目的:了解武汉市青少年抑郁症状的现状,考察青少年抑郁症状与儿童期创伤、心理弹性的关系.方法:选取武汉市5所小学、3所初中、2所高中学生共5906人,采用儿童期创伤问卷(CTQ)评定童年期创伤经历,心理弹性问卷(CD-RISC)评价心理弹性水平,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筛查抑郁症状.结果:本样本中有16.1% (953/5906)的青少年存在抑郁症状(CES-D≥16分为有抑郁症状),32.4% (1915/5906)的青少年存在儿童期创伤.有儿童期创伤组青少年(n=1915) CES-D得分高于无儿童期创伤组(n =3991),CD-RISC得分及各因子得分均低于无儿童期创伤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儿童期创伤经历(OR =2.81,95%CI:2.41~3.29)是抑郁症状的危险因素,心理弹性(51≤CD-RISC≤63:OR=0.53,95%CI:0.44~0.64;64≤CD-RISC≤77:OR=0.32,95%CI:0.26~0.39;78≤CD-RISC≤100:OR =0.17,95%CI:0.13 ~0.22)是抑郁症状的保护因素.结论:有儿童期创伤经历的青少年更容易发生抑郁症状,心理弹性可能是青少年抑郁症状的保护因素.

    作者:丁慧思;韩娟;张敏莉;王燕玲;雷鸣;王开桥;杨森焙;余晓敏 刊期: 201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