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考察不同情绪状态大学生自发自传体记忆是否存在情绪一致性现象.方法:通过校园招募平台选取情绪状态正常的在校大学生60名,用情绪图片和音乐诱发出不同的情绪状态(积极、消极和中性),被试记录在警戒任务过程中产生的自发自传体记忆,评估记忆的主观愉悦性评价,计算不同效价记忆比例.请2名未参加实验的评定者协商后将记录到的自发自传体记忆的客观效价分为积极、消极和中性3种类型,评估不同客观效价自发自传体记忆的回忆量.实验结束后被试评定当前情绪状态.结果:不同情绪状态下被试对自发自传体记忆的主观愉悦性评价等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情绪状态与自发自传体记忆的客观效价之间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P<0.01),进一步的简单效应分析发现,积极状态下积极记忆的回忆量高于中性状态下积极记忆的回忆量[(6.3±5.5) vs.(2.8±2.2),P<0.01];在肖极记忆和中性记忆的回忆中,不同情绪状态下记忆的回忆量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被试评定的积极和肖极记忆比例与实验结束后的情绪状态均无统计学意义相关(r =0.29、-0.13,均P>0.05).结论:本研究提示,不同情绪状态大学生自发自传体记忆不存在情绪一致性现象,即使处于消极情绪状态,其自发自传体记忆也会表现出一种“乐观倾向”.
作者:毛伟宾;牟程程;李冬梅;安姝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大学生儿童期心理虐待、网络攻击行为及特质愤怒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442名大学生(男226人,女216人;年龄16 ~ 25岁),采用儿童心理虐待量表(PMS)、少年网络攻击行为评定量表(AOABS)及特质愤怒量表(TAS)进行测试,使用Bootstrap方法检验特质愤怒在儿童期心理虐待和网络攻击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PMS、AOABS、TAS得分两两之间均呈正相关(r=0.44、0.37、0.48,均P<0.01).儿童期心理虐待对大学生网络攻击行为的直接效应为0.27;儿童期心理虐待通过特质愤怒对大学生网络攻击行为的间接效应显著,其95%的可信区间为[0.15,0.34].结论:大学生的儿童期心理虐待、网络攻击行为与特质愤怒之间关系密切,特质愤怒在儿童期心理虐待与网络攻击行为的关系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作者:张璐;刘丽红;金童林;贾彦茹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通过分析韦氏成人智力量表第四版(WAIS-Ⅳ)常模数据来证实常模制订过程和方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方法:详细介绍WAIS-Ⅳ具体修订过程、计算机辅助系统开发和常模取样计划,分析1757例实际常模数据的分布情况.结果:在全国区域分布方面,与计划取样相比,华北和东北地区取样偏多(x2 =78.02,P<0.0001);在9个年龄段分布方面,除16~17岁和65岁以上年龄段的高学历样本以及30 ~34岁年龄段的低学历样本取样偏少外,而其余年龄段均达到计划取样要求;在性别分布方面女性稍多于男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2.28,P=0.131);在受教育程度分布方面,基本符合计划取样比例(x2 =2.74,P=0.603);在职业、当地居住年限和户籍分布方面,基本符合预定目标.结论:中文版WAIS-Ⅳ实际常模数据基本符合计划样本分布,采用的修订和统计学方法适当,为全国常模数据的代表性和可靠性提供了保证.
作者:崔界峰;王健;范宏振;姚晶;陈楠;段京辉;邹义壮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大学生婚姻态度在自尊与恋爱满意度关系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选取恋爱中的大学生342名,使用自尊量表(SES)、婚姻态度量表(MAS)和亲密关系满意度量表(QRI)进行测查,采用Bootstrap法检验婚姻态度在自尊与恋爱满意度间的中介作用.结果:SES得分、MAS总分及2个维度得分、QRI得分两两之间均呈正相关(r=022 ~0.95,均P<0.01).Bootstrap法检验结果显示,自尊对恋爱满意度的直接效应为0.45,95% CI (0.27,0.63);以婚姻态度为中介的间接效应为0.17,95%CI (0.08,0.29).结论:大学生婚姻态度在自尊与恋爱满意度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作者:王中杰;赵山明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对损耗敏感性量表(DSS)中文版进行修订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选取北京市某高校499名研究生,随机分为两部分,一部分(n =249)用于条目分析与探索性因子分析,另一部分(n=250)用于验证性因子分析与信效度检验;以自我调节疲劳量表(SRF-S)、自我控制双系统量表(DMSC-S)与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为效标检验效标效度;2周后随机选取其中280名研究生进行重测以检验重测信度.结果:量表中文版包含8个条目,分为认知与行为2个维度,共解释60.7%的方差变异;验证性因素分析显示,双因素模型具有良好的拟合(x2/df=4.18,RMSEA=0.09,NFI=0.95,NNFI=0.94,CFI=0.96,IFI =0.96,GFI=0.96,SRMR =0.05).量表总分及2个维度得分与SRF-S的各分量表得分、DMSC-S冲动系统分量表得分、ASLEC的各分量表(除学习压力外)得分均呈正相关(r=0.13~0.55,均P<0.001).总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0.80,2个维度的Cronbach α系数为0.79、0.73;总量表的重测信度为0.52,2个维度的重测信度为0.46、0.58.结论:损耗敏感性量表中文版具有良好的心理测量学指标,适宜在研究生群体中使用.
作者:唐义诚;王利刚;王经纬;高文斌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研究中文版尼古丁依赖检测量表(FTND)在吸烟男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中应用的信效度.方法:连续性人组220例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轴Ⅰ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吸烟男性住院患者,用FTND量表和Russell吸烟原因问卷(RRSQ)分别测查对象的尼古丁依赖程度和吸烟原因中的依赖维度分;根据自愿原则选取37例患者间隔2周后完成FTND量表重测;采用信度分析、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评价量表的信效度.结果:FTND量表的内部一致性Cronbach α系数为0.68,2周重测信度系数为0.72 (P<0.01);量表总分与RRSQ依赖分的效标关联效度系数分别为0.53 (P <0.01);量表因子分析提取了两个公因子,累积解释总变异的52.4%;不同病程、住院次数和首次吸烟年龄患者的FT-ND评分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文版FTND量表在吸烟男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中应用的内部一致性较低,重测信度、效标关联效度、结构效度和实证效度良好.
作者:李赋;李毅;郭怡阳;徐艳芩;王鹏;曹威;刘燕林;姜文娟;黄卓玮;高作慧;蒙莉莉;杜玉开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酸枣仁汤作为传统古方已广泛用于失眠症,但对其疗效进行设计严格的研究却不多.本研究的目的是用主观和客观睡眠质量评价方法,对改良酸枣仁汤治疗原发性失眠的安全性和疗效进行为期4周的临床研究.方法: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临床研究注册号CUHK-CCT0087).162位原发性失眠患者(年龄21~64岁,平均47岁;女性占68.5%),在香港中文大学两所附属医院的睡眠中心接受治疗和评估,其中139人(86%)按计划完成全部治疗和评估.受试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改良酸枣仁汤(每日2包,每包5g)或安慰剂治疗.采用主观睡眠质量(subjective measures)及客观睡眠(objective measures)评价各睡眠阶段指标的变化.结果:4周后,治疗组VAS (visual analogue scales)测试比安慰剂组明显改善[睡眠深度,95% CI=-16.0(-22.1~-9.9)vs.-7.1(-13.3~-1.0),P<0.05;恢复性睡眠,95%CI=-12.0(-18.2~-5.8)vs.-2.2(-8.9 ~4.5),P<0.05].两组客观指标、失眠严重程度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短期服用改良酸枣仁汤可改善主观睡眠质量,但客观睡眠指标改善不明显.研究显示改良酸枣仁汤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作者:荣润国;钟家辉;林少萍;张继辉;余惠敏;郑景辉;方月婵;梁秉中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评估疾病态度量表中文版(IAS-CV)的心理测量学特征.方法:依据ICD-10选取抑郁症、广泛性焦虑障碍、惊恐障碍、强迫症、躯体形式障碍共297例,以及正常被试212例,填写IAS-CV、贝克抑郁量表(BDI-Ⅱ)和贝克焦虑量表(BAI).结果:IAS-CV的9因子结构模型拟合良好(x2/df=1.99,GFI=0.86,RMSEA=0.06);IAS-CV总分和BAI、BDI-Ⅱ得分呈正相关(r=0.45、0.42,P<0.01);躯体形式障碍组IAS-CV总分高于抑郁症组、其他焦虑障碍组、强迫症组和正常被试组[(62±17)vs.(43±16)、(46±21)、(46±15)、(35±13),均P<0.05].IAS-CV的Cronbach α系数为0.91,各因子α系数为0.62 ~0.91;总分重测相关系数为0.95,各维度重测相关系数为0.67~0.93;IAS-CV分半系数为0.94.IAS-CV筛查躯体形式障碍的划界分为44.结论:疾病态度量表中文版(IAS-CV)具有良好的心理测量学特性,可在临床和研究工作中试用.
作者:苏雪;李占江;马云;姜长青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评估斯奈思-汉密尔顿快感量表(SHAPS)中文版在抑郁症患者中的效度和信度.方法:选取166名抑郁症患者,完成SHAPS、贝克抑郁问卷(BDI-Ⅰ)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测试,通过效标效度和探索性因子分析评价其效度,通过内部一致性和Pearson相关分析评价其信度.结果:SHAPS与HAMD-17、BDI-Ⅰ总分间组内相关系数(ICC)分别为0.90、0.91(均P<0.001).探索性因子分析显示SHAPS可提取2个公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为62.8%.SHAPS的Cronhach α系数为0.94,1周后重测Pearson相关系数为0.91 (P <0.001),各条目间的相关系数在0.30~0.93之间,各条目与SHAPS总分的相关系数在0.61 ~0.79之间.结论:斯奈思-汉密尔顿快感量表(SHAPS)中文版具有良好的效度和信度,可在抑郁症患者快感缺失的相关研究中使用.
作者:胡旭强;钱敏才;林敏;王士良;杨晨虹;陈炜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有精神病风险综合征的大学生的压力知觉、应对方式特征及其与症状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两阶段评估方法对3160名本科生用精神病前驱期问卷16项版本(PQ-16)进行初筛,对阳性者(PQ-16≥9)进行精神病风险综合征结构式访谈(SIPS)并识别出精神病风险综合征(PRS)个体22例(PRS组).从PQ-16 <9分者中随机选取年龄、性别、教育程度相匹配的正常对照22例(对照组).使用压力知觉量表(CPSS)、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测查PRS组和对照组的主观压力、应对方式和抑郁症状.结果:PRS组CPSS总分[(34±8)vs.(22±8)]及失控感[(16±5)vs.(10±4)]、紧张感[(18±4)vs.(12±5)]得分高于对照组(均P <0.05),TCSQ的积极应对[(31±6)Vs.(37±4)]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消极应对[(35±5)vs.(28±7)]得分高于对照组(P<0.01).PRS组CPSS总分与TCSQ的消极应对得分呈正相关(r=0.57,P<0.01),CPSS得分、TCSQ的消极应对得分与SDS得分呈正相关(r=0.86、0.66,P<0.01),CPSS、TCSQ得分与SIPS中精神病风险症状得分相关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精神病风险综合征的大学生存在高压力知觉并倾向于消极应对方式,压力知觉和消极应对方式与抑郁症状呈正相关.
作者:詹辰雨;史靖宇;毛梓煜;赵旭东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心理咨询中当事人改变发生的关键点,了解在此关键点上当事人的认知、情感等特点.方法:选取国外同化模型研究领域公开发表文献中的14例成功案例,国内相关研究领域中的5例成功案例,采用二手资料分析的方法对19例成功案例改变关键点的会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共提取出9个类属,分别为认识了问题产生的原因、所伴随的情绪感受、出现新的觉察、问题经验的威胁解除、发现了自身的行为模式、原有冲突对立的双方能够共存、直接表述想要表达问题声音、区分性地来看待事物和发现未来的行动方向.结论:当事人改变发生的关键点背后,认知的改变带来情绪的变化,从而使原有问题经验的威胁得以解除,冲突对立双方能够共存,当事人的内心冲突得以缓解.
作者:鲁艳桦;江光荣;鲁婷;林秀彬 刊期: 2017年第08期
员工带病参加工作的行为就是出勤主义行为(presenteeism)[1].出勤主义行为是职场中的常见现象,约60%的美国员工[2]和超过70%的丹麦员工[3]都有过带病参加工作的经历.国内调查显示,74%的职场人士都有过带病参加工作的行为[4].
作者:张纪豪;郭舒婕;李永鑫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自我护理能力在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生存状况与焦虑之间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运用自我护理能力实施量表(ESCA),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300例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调查,并将结果与同期300例一般情况相匹配的健康人群进行比较,将数据输入SPSS13.0和AMOS7.0软件进行处理分析.结果:消化性溃疡患者ESCA总分为(101±13)分,SRHMS总分评分为(299 ±35)分,SAS总分为(56±8)分.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自我护理能力,自测健康以及抑郁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均P<0.01),Bootstrap检验显示,自测健康至焦虑的中介效应值为0.17,95% CI (0.11,0.26),中介效应与总效应之比比值为0.44.结论:自我护理能力对生存状况与焦虑具有较强的中介效应.
作者:尹立新;李桂玲;胡颖新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了解肢体残疾患者抑郁症状水平及其相关因素,为促进肢体残疾者心理健康提供依据.方法:数据来源于2013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选择自报有肢体残疾者作为研究对象,经过筛选共得到有效样本974例,平均年龄(62±10)岁,采用流调中心抑郁量表(The Center for Epidemiological Studies Depression Scale,CES-D)得分评定抑郁症状,10分及以上认为有抑郁症状.研究自变量包括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城乡、自评总体健康、自评听力、自评记忆力、生活满意度、吸烟、饮酒、睡眠时长、慢性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社会活动度、家庭支持和致残时间.采用x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将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自变量纳入多因素分析.结果:肢体残疾患者抑郁症状检出率为46.1%.女性、非在婚、患慢性病、无家庭支持、睡眠时长较短组抑郁症状检出率高于对照组(OR=1.35、1.62、1.60、1.67、2.58,均P<0.05),自评总体健康好、自评听力好、自评记忆力好、生活极度满意组抑郁症状检出率低于对照组(OR =0.38、0.53、0.47、0.09,均P<0.05).结论:本研究提示45岁及以上肢体残疾患者抑郁症状检出率较高,应采取措施减少肢体残疾患者情绪问题.
作者:杨展;刘银;薛利;任晓晖 刊期: 2017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