羞耻是一种重要的和自我相关的情绪,对人的自我感觉和身心健康有重要的影响[1],或是和一些心理症状存在显著相关,或是在心理症状和精神障碍之间起着中介或调节作用[2].高羞耻易感性对于这些症状重要的影响是,会阻止这样的患者去寻求帮助,从而加剧这些症状[3],从而造成临床治疗中较高的脱落率、死亡率.初始箱庭可以反映出来访者的问题以及可能解决的办法,具有一定的临床症状评估和预后评估价值[4].本研究拟通过高羞耻易感性和中羞耻易感性大学生群体的初始箱庭作品特征比较,探究其箱庭作品特征表现,从而方便快速的识别该群体,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在箱庭治疗实践中降低脱落率、死亡率.
作者:宋旭辉;张日舁;潘婷婷;何莎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比较内隐联想测验(IAT)、简式内隐测验(BIAT)、单类内隐测验(SC-IAT)3种实验范式对大学新生内隐自杀意念的测量效果.方法:在广西大学2016级全体新生(n=6951)中选取261名学生进行IAT、BIAT和SC-IAT测评,剔除无效数据后,3组有效被试各80人.以每个实验的效应指标值(D值)为内隐自杀意念的指标值,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条目15和大学生人格问卷(UPI)条目25的得分评估外显自杀意念.结果:3组的总样本和不同人口学特征大学生的D值与0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之间的D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IAT组的D值大.SCL-90条目15、UPI条目25得分与IAT、BIAT、SC-IAT实验测量D值的相关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与BIAT和SC-IAT相比,IAT测量的效应指标高,敏感性好,测量大学新生内隐自杀意念的效果更好.
作者:郭晶莹;冯志远;杨新国;陈露露;黄霞妮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精神科医生职业倦怠与人格特质的关系,为预防精神科医生的职业倦怠提出根据.方法:选取精神科医生225名作为研究对象[男89人,女136人;平均年龄(36±8)岁].采用Maslach倦怠量表一服务行业版(MBI-HSS)测量职业倦怠水平,简版大五人格量表(GBFS)评估人格特质.结果:女性精神科医生MBI-HSS的3个维度得分均高于男性(均P<0.05);工作6~10年的精神科医生的情感耗竭和个人成就感维度的得分高于其他工作年限的精神科医生,工作≤5年的精神科医生的去个性化维度的得分高于其他工作年限的精神科医生(均P<0.05).回归分析结果显示,GBFS的稳定性得分与MBI-HSS的情感耗竭得分负向关联(β=-0.19),GBFS宜人性得分和与MBI-HSS去个性化得分负向关联(β=-0.34),GBFS严谨性得分与MBI-HSS成就感得分正向关联(β=0.18),性别与MBI-HSS成就感得分负向关联(β=-0.16).结论:精神科医生的职业倦怠与人格特质关系密切.男性精神科医生和工作6~10年的精神科医生更容易出现职业倦怠,预防精神科医生的职业倦怠应考虑到性格和工作年限等因素.
作者:梁伟业;陈妍;童永胜;李娟;赵丽婷;安静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了解年轻男男性行为者(YMSM)焦虑、抑郁症状现状并分析相关因素.方法:用滚雪球法在四川省绵阳市招募15~24周岁男男性行为者356人,进行血清学检测和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评.SAS标准分≥50分为有焦虑症状,SDS标准分≥53分为有抑郁症状.结果:焦虑、抑郁症状检出率分别为23.6% (84/356)、33.2% (118/355).检出抑郁症状者的梅毒感染率高于未检出抑郁症状者(P<0.05).经历性虐待、近1年诊断过性病、性角色二者均可、近6个月商业性行为、近1周肛交数≥2次是焦虑症状的危险因素(OR=7.82、5.78、3.27、3.56、2.75);有收入、性取向自我态度负向、经历性虐待、性角色二者均可、近1周肛交数≥2次是抑郁症状的危险因素(OR=2.42、4.73、6.76、2.65、2.57),年龄≥20岁是抑郁症状的保护因素(OR=0.33).结论:年轻男男性行为者的焦虑、抑郁症状检出率较高,焦虑、抑郁症状与人口学特征、社会及性行为相关.
作者:王毅;李六林;周万明;樊静;赵西和;唐宇;何静;刘江;周力;张晓军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与人际关系困扰、孤独感的关系.方法:选取广西4所本科学校的780名大学生(男生376人、女生404人),采用手机成瘾倾向量表(MPATS)、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ICDS)、UCLA孤独感量表(UCLA-LS)分别测量大学生的手机成瘾倾向、人际关系困扰和孤独感.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和Bootstrap方法检验中介效应.结果:结构方程模型的通径分析结果显示,人际关系困扰可正向预测手机成瘾倾向(β =0.36,P<0.001);Bootstrap方法分析结果显示,孤独感在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与人际关系困扰关系中的中介效应大小为0.12,中介效应的95%可信区间为(0.07,0.16),中介效应量为0.48.结论: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与人际关系困扰、孤独感之间关系密切,孤独感在手机成瘾倾向与人际关系困扰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作者:唐文清;黄献;王恩界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大学生反刍思维和社会问题解决在生活事件和自杀意念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选取天津市某高校670名大学生[男443人,女227人;平均年龄(20±2)岁],采用青少年自评生活事件量表(ASLEC)、自杀意念自评量表(SIOSS)、反刍思维量表(RRS)和社会问题解决量表(SPSI-R)进行测量.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反刍思维和社会问题解决在生活事件和自杀意念间的中介作用.结果:ASLEC、RRS、SIOSS总分两两之间均呈正相关(r=0.39 ~0.42,均P<0.01);SPSI-R总分与ASLEC、RRS、SIOSS总分均呈负相关(r=-0.18~-0.48,均P<0.01).中介效应分析显示,模型拟合良好(x2/df=3.72,RMSEA=0.06,CFI=0.94,AGFI=0.91,NFI=0.92,IFI =0.94).RRS总分和SPSI-R总分的中介作用以及两者的链式中介作用的Bootstrap输出的95%可信区间分别为(0.075,0.144)、(0.048,0.123)、(0.001,0.030).结论:生活事件不仅直接作用于自杀意念,并且通过反刍思维、社会问题解决间接作用于自杀意念.
作者:詹启生;杨小冉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考察不同效价情绪对有特质焦虑和非特质焦虑大学生行为抑制的影响.方法:采用特质焦虑量表进行测试,以男生总分56分以上、女生总分57分以上筛选出有特质焦虑的大学生18例(男3例,女15例),得分30分以下作为非特质焦虑共19例(男3例,女16例),从中国情绪图片库中选择中等唤醒的正性、负性和中性图片作为情绪诱发刺激,采用双选择Oddball实验范式,在标准刺激和偏差刺激之前呈现情绪图片,考察不同效价情绪对特质焦虑和非特质焦虑大学生完成行为抑制任务的影响.结果:双选择的Oddball中,被试对偏差刺激的反应时长于标准刺激的反应时[(447 ±9) ms vs.(376 ±7) ms,P<0.001];有特质焦虑被试的总体反应时短于非特质焦虑组被试[(396±11) ms vs.(427±11) ms,P<0.05];相比正性和中性情绪条件,特质焦虑组在负性情绪条件下的Oddball量更小[(63 ±5) vs.(72±4)ms,(77±6) ms,Ps <0.01].结论:双选择Oddball任务可以有效诱发大学生的行为抑制,负性情绪会促进特质焦虑大学生的行为抑制.
作者:贾丽萍;白学军;邵建岗;卢国华;韩冰雪;李长江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照顾准备度是指照顾者为照顾家庭成员或患者生理及心理需求所做的准备,包括提供服务和处理紧急情况相关的准备[1].目前关于照顾者准备度研究多集中在脑卒中、痴呆及癌症姑息治疗患者,针对精神分裂症照顾者准备度的研究较少,对照顾者准备度影响因素及干预策略尚处于探索阶段[2].因此,本研究主要探讨精神分裂症照顾者准备度的影响因素,以期为完善相关支持项目、实施干预策略提供依据和新思路.
作者:滕伟钰;辛明兰;邹桂元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前,在我国精神卫生问题逐渐得到更多关注[1],据估计我国精神疾病患者在1亿人以上,以伤残调整寿命年计算,其疾病总负担的排名中居于首位,已经超过了心脑血管、呼吸系统及恶性肿瘤等疾病[2].根据WTO推算,到2020年精神疾病的负担占比将上升至疾病总负担的四分之一[3].目前,学者从不同角度对精神疾病展开研究,但有关贫困人群精神疾病患病现况的数据并不多见.
作者:吴焕;吕本艳;王新法;聂丽;孟勇;王亚辉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探索单次小剂量氯胺酮对抑郁症患者疗效和血清瘦素及5-羟色胺(5-HT)水平的影响.方法: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中重性抑郁障碍的诊断标准的39例患者,随机分为氯胺酮组(n=19)和对照组(n=20).氯胺酮组静脉持续推注0.5 mg/kg氯胺酮溶液50 mL,推注时间40 min,对照组推注等容量生理盐水50 mL.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3、7天进行病情评估、清晨外周静脉血采样,测量血清中瘦素及5-HT的浓度.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24)评定抑郁情绪、贝克绝望量表(BHS)评定绝望、自杀意念自评量表(SIOSS)评定自杀意念.结果:治疗前两组HAMD分、BHS分、SIOSS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氯胺酮组治疗后1、3、7天HAMD量表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减少(P<0.05),BHS分及SIOSS分治疗后1、3天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而治疗后7天恢复到治疗前水平(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各时点的HAMD分、BHS分、SIOSS分统计学意义均无明显差异(P>0.05).氯胺酮组治疗后第1天血清瘦素水平明显上升[(1.16±0.76) μg/Lvs.(1.75±1.00) μg/L,P<0.01],第3天、第7天仍增高(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前后各时间节点5-HT浓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胺酮有快速的抗抑郁疗效,可能与血清瘦素水平上升有关.
作者:汪卫华;隋云川;刘丽;苏东安;刘羽;周蓉 刊期: 2018年第12期
药物使用是常见的引起高催乳素血症的原因之一,部分抗精神病药物如利培酮、舒必利、氨磺必利、帕利哌酮等容易引起高催乳素血症已达共识.已有文献证实抗抑郁剂的使用与血清催乳素水平增高有关,但目前对抗抑郁剂与高催乳素血症的相关性研究仍较少,以至于两者之间的关联性还没有引起重视.本文回顾了近年国内外研究成果,从发生率、易感因素、机制、识别和处理等方面人手,阐述了不同类型的抗抑郁剂与高催乳素血症发生的相关性,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琪;王志仁;王永前;郑少君;赵文暄;赵妍;吴位东;范宁;杨甫德 刊期: 2018年第12期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是包括中心型肥胖、糖脂代谢异常、高血压等危险因素的一组症状群,对公众的身体健康和预期寿命造成不良影响.有研究结果显示:抑郁障碍与MS发生存在关联[1].Alcorn等对文献进行综述,提示MS导致认知功能下降[2].本研究对精神分裂症临床特征与MS关系进行评估,结果如下.
作者:尚翠华;谭云龙;王志仁;陈松;杨贵刚;安慧梅;苑杰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引入9个条目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希望量表(SHS-9),并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对其心理测量学特性进行检验.方法:在赤峰市安定医院和大庆市第三医院选取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145例,通过经典测量理论对量表条目进行评价;使用验证性因子分析检验量表结构效度;选用Herth希望量表(HHS)为效标考察效标效度.随机选取其中50例患者间隔2周进行重测.结果:量表9个条目得分与总分之间相关为0.54 ~ 0.79(均P<0.01).量表单因素结构拟合指数良好(x2/df=2.35,GFI=0.91,RM-SEA=0.06,CFI=0.96,NFI=0.94,TLI =0.92).SHS-9得分和HHS各维度得分均呈正相关(r=0.49~0.64,均P<0.01).量表的内部一致性Cronbach α系数为0.87;重测信度ICC为0.92,Bland-Altman分析显示,仅2% (1/50)的数据位于一致性界限外.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希望量表中文版具有良好的心理测量学特性,可作为评价精神分裂症患者希望水平的工具.
作者:王伟梁;周郁秋;柴囡楠;李国华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主观家庭生活水平不同的初中生系统家庭动力学特征和幸福感水平以及两者关系.方法:在上海浦东新区5所初中学校的预备班到初二学生中取样1059例,采用自编一般社会人口学问卷、幸福感指数量表(IWB)、系统家庭动力学问卷(SSFD)评定幸福感和系统家庭动力学水平,用方差分析比较不同的主观家庭生活水平的初中生评定结果.采用相关、逐步回归、AMOS结构方程等建立模型,分析系统家庭动力学与幸福感的关系.结果:相对于主观家庭生活水平较差的初中生,主观家庭生活水平较好的初中生有较高的IWB得分(均P<0.05).在总样本中,幸福感得分与家庭气氛得分、个性化得分、系统逻辑得分、疾病观念得分均呈负相关(r=-0.44 ~-0.08,P<0.01);家庭气氛得分、个性化得分对幸福感得分有负向预测作用(β=-0.37、-0.13,均P<0.01).结论:主观家庭生活水平较好的初中生有比较好的幸福感,幸福感与系统家庭动力学特点相关.
作者:徐佳;赵旭东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调查中学生精神病风险综合征(PRS)的患病率和临床特征.方法:采用分层比例抽样的方法,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和精神病前驱期问卷16条目版本(PQ-16),对中山市2157例中学生进行筛查;对筛查问卷阳性以及随机选取的阴性对照进行一对一的精神病风险综合征定式访谈(SIPS),建立PRS诊断.后以符合PRS诊断的中学生为研究组,不符合PRS诊断的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人口学特征和社会功能,并探讨PRS的精神病理学特点.结果:中学生中诊断PRS有59例,患病率为2.7%,其中轻微阳性症状综合征(APSS)常见,有55例,患病率为2.5%.PRS组比非PRS组存在更高比例的精神病阳性家族史(2.5% vs.11.9%,P<0.01)、学习成绩差(均P<0.01)和同伴关系差(均P<0.05).中学生PRS中阳性症状常见的是“知觉异常/幻觉”(59.3%)、“猜疑/被害观念”(38.9%)、“奇特的思维内容/妄想性观念”(30.5%);阴性症状中较常见的是“学习功能受损”(30.5%)和“社会孤立”(20.3%);解体症状中较多见的是“集中注意力困难”(13.6%);一般症状中较常见的是“心境烦躁不安”(25.4%)和“睡眠障碍”(25.4%).结论:精神病风险综合征在中学生人群中存在一定的比例,需要医疗、教育和家庭积极关注.
作者:黄彩英;薛坤喜;任衍镇;李庆伟;万静;杜宝国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检验孤独症谱系商(AQ)儿童版-中文版的效度信度.方法:对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孤独症诊断标准的门诊101例4~11岁孤独症儿童和124例年龄相匹配的正常儿童进行AQ儿童版-中文版评定.以两组间AQ儿童版-中文版总分及因子分比较确定区分效度;以DSM-Ⅳ诊断为金标准,以ROC方法确定界限分及灵敏度、特异度;10例孤独症儿童和10例正常儿童的两位家长同时单独填写AQ儿童版-中文版以检验评分者信度;10例孤独症儿童和10例正常儿童家长于首次评定2周后再次进行AQ儿童版-中文版评定,以检测重测信度;以Cronbach a系数检验内部一致性.结果:孤独症组AQ儿童版-中文版总分及各分量表分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如总分:(94.2±15.6)vs.(54.4±13.2),P<0.001];ROC曲线下面积为0.98 (P<0.01),界限分取73时,量表的灵敏度为0.96,特异度为0.90;量表总分评分者信度ICC和重测信度ICC分别为0.80 (P <0.001)和0.92 (P<o.oo1);量表内部一致性检验Cronbach a系数为0.94 (P<0.01),5个分量表的Cronbach a系数为0.69 ~0.89(均P<0.01).结论:AQ儿童版-中文版的效度、信度较好,灵敏度、特异度较高,可用于儿童孤独症的临床筛查.
作者:李洪成;刘靖;贾美香;杨柳;李雪;张爱武;庞瑾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在中国北方汉族男性人群中,探讨GDNF基因rs3096140、rs3812047、rs11111与酒精依赖相关的焦虑、抑郁及攻击行为的关系.方法:在8家精神科专科医院招募326名符合DSM-Ⅳ酒精依赖诊断标准的汉族男性患者,292名健康对照,采用Buss-Perry攻击问卷评估攻击行为,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评估焦虑严重程度,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评估抑郁严重程度,采用TaqMan探针和连接酶检测反应进行SNP基因分型.结果:酒精依赖患者的攻击行为、焦虑和抑郁评分均高于健康对照(P<0.001).在酒精依赖患者中发现:rs11111 AG基因型患者的躯体攻击评分高于GG基因型患者(P<0.01).然而,在健康对照组中发现,rs3096140 CT基因型受试者的愤怒攻击评分高于CC基因型受试者(P<0.01).结论:酒依赖相关攻击行为和健康人的攻击行为存在不同的遗传机制,但均与GDNF基因的SNPs相关,不支持此三个SNPs与男性酒精依赖相关的焦虑、抑郁相关.
作者:倪照军;王帆;朱冉;陆林;孙洪强 刊期: 2018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