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运用meta分析来了解我国学生网络成瘾和艾森克人格特质维度的关系.方法:通过搜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检索系统、维普期刊、读秀网以及Google学术搜索等中英文数据库收集我国学生网络成瘾与艾森克人格特质的相关研究数据,将其转换成相关系数作为效果量,应用R语言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5篇以艾森克人格测验为测量工具的文献,包括70个效果量,共46586例被试.Meta分析结果显示,网络成瘾与艾森克人格特质中的神经质和精神质维度呈正相关,效果量分别是0.25 (0.21~0.29)和0.25 (0.21~0.29),而与内外倾(-0.04,95% CI=-0.08--0.00)和掩饰性(-0.09,95% CI:-0.14--0.05)维度没有相关;学生类型(Q=24.72、108.11、37.31)、期刊类型(Q=104.07、174.13、55.34)、测量工具(Q=71.64、74.44、17.59)、女性比(Q=3.93、10.18)以及年龄(Q=10.21、60.60、141.54)对网络成瘾与艾森克人格特质的关系有调节作用.结论:神经质和精神质维度是学生形成网络成瘾的重要因素.
作者:杨琳;钟思嘉;王洁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在大学生群体中修订能力权变自尊量表(CBSES)和关系权变自尊量表(RBSES),并检验其信度和效度.方法:在哈尔滨、沈阳、湘潭选取4所高校的大学生共420人(样本1),数据用于条目分析和探索性因子分析;另外选取大学生335人(样本2),数据用于验证性因子分析及内部一致性信度检验;选取哈尔滨某高校的大学生95人(样本3),施测自尊量表(SES)及多维完美主义问卷(MPS)中的完美主义适应性分量表及完美主义高标准分量表中自我完美主义、社会完美主义维度检验CBSES的建构效度,施测SES和抑郁体验问卷(DEQ)的依赖分量表(DEQ-A)检验RBSES的建构效度;1个月后,在样本3中随机选取51人进行重测.结果:探索性因子分析后,CBSES共12个条目,分为权变于结果、自我批评、权变于能力3个维度;RBSES删除了1个条目,剩余13个条目,分为权变于爱、顺从、害怕被拒绝3个维度.验证性因子分析显示CBSES (x2/df=2.27,CFI=0.93,TLI =0.91,RMSEA=0.06,SRMR=0.05)和RBSES (x2/df=2.92,CFI =0.91,TLI =0.89,RMSEA=0.08,SRMR=0.06)的模型拟合较好.2个量表总分均与SES得分均呈负相关(r=-0.43、-0.26,均P<0.05),而与其他建构效度检验工具得分呈正相关(r =0.34 ~0.61,均P<0.01).CBSES总量表及3个维度的Cronbach α系数为0.82、0.72、0.70、0.55,重测信度ICC为0.92、0.82、0.91、0.70;RBSES总量表及3个维度的α系数为0.84、0.76、0.80、0.80,重测信度ICC为0.94、0.82、0.92、0.86.结论:能力权变自尊量表和关系权变自尊量表中文版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以用来测量大学生的权变自尊.
作者:朱贺;刘爱书 刊期: 2018年第09期
自然联结(nature connectedness)是指个体感觉到与自然环境一体化的程度[1],它体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密感.研究发现,自然联结和活力、正性情感具有显著的正相关[2],这是因为自然联结会提升个体与自然的接触程度,驱动个体参与更多的户外活动[3],可以有效减少不必要的焦虑情绪[4],从而防止抑郁情绪的产生.
作者:王财玉;王春枝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大学生特质拖延、跨期选择以及未来时间洞察力的关系.方法:选取326名大学生(男144人,女182人),使用一般拖延量表(GPS)、跨期选择任务问卷(TCTQ)、未来时间洞察力问卷(FTP)进行调查.根据TCTQ计算延迟折扣并以此作为跨期选择偏好指标.通过潜变量建模的贝叶斯估计法检验未来时间洞察力在特质性拖延和跨期选择中的中介和调节效应.结果:特质性拖延对延迟折扣有正向预测作用(β=0.13,P<0.001),未来时间洞察力在特质性拖延和跨期选择中不仅起部分中介作用(95% HDI为-0.046~-0.004),同时有调节作用(β=-0.008,95% HDI为-0.022~-0.001).结论:大学生特质性拖延能通过未来时间洞察力部分作用于跨期选择,未来时间洞察力能调节特质性拖延和跨期选择间的关系.
作者:倪亚琨;郭腾飞;王明辉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引入心理控制源和积极情绪两个中介变量,探索自尊对生命意义感的准预测机制.方法:选取北京某高校大学生223人,分2次进行施测.采用自尊量表(SES),心理控制源行为量表(LCB)、正性负性情绪量表(PANAS)的积极情绪维度、生命意义感问卷(MLQ)的拥有意义感维度进行测量,用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检验积极情绪和心理控制源的双中介模型.结果: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在将自尊作为自变量,生命意义感作为因变量的回归方程中放入积极情绪和心理控制源,两者对方程的贡献均有统计学意义(β =0.29、-0.39,均P<0.001);建立以自尊为自变量,以生命意义感为因变量,以积极情绪和心理控制源为中介变量的结构方程模型,方程各项指标拟合良好(RMSEA =0.060,x2/df=1.81,CFI=0.98,GFI=0.94,NNFI=0.97).结论:心理控制源和积极情绪的双中介模型成立,即自尊通过心理控制源和积极情绪来预测生命意义感.
作者:柳之啸;乔玉玲;吴任钢 刊期: 2018年第09期
异食症(pica),曾译为异食癖、乱食症,是一种进食障碍,主要表现为至少一个月持续性地摄取非营养、非食用物质,如泥土、头发、涂料等,且异食行为与个体发育水平不相符,并非社会实践或文化的组成部分.异食症在儿童期起病为常见,可在其他方面发育正常的儿童中出现,但成人起病似乎更可能发生在智力障碍或其他障碍的背景下[1].对于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具体病因,可能致病因素包括异常感官体验、营养(如铁、锌等)缺乏、孕期、精神障碍、智力低下及社会心理因素,既往报道的异食症患者中也常伴随强迫症、抑郁症、焦虑症、情绪障碍、神经性厌食症等心理疾病[2].根据不同的相关病因,治疗措施也有所不同,主要有营养治疗、药物治疗和行为干预.尽管国内外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为在发育正常的背景下,异食症的产生与心理因素有较大关联,但尚未发现运用心理咨询或治疗的方法对异食症患者进行干预的研究文献.
作者:陈盈;胡茂荣;何厚建;赖雄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评估认知行为治疗(CBT)降低社区服刑人员再犯率的有效性.方法:运用系统评价方法,系统检索12个国内外数据库,从173个原始研究中筛选符合既定纳入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通过Cochrane偏移风险工具对纳入试验进行质量计分并进行meta分析,评价指标指向再犯率降低维度.结果:共纳入5项干预社区服刑人员(n =5157)的随机对照试验,其中3项研究为低度偏移风险,2项研究为中度偏移风险.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认知行为治疗对降低社区服刑人员的再犯率(RR=1.39,95% CI:1.06~1.80)有统计学意义,亚组分析表明,认知行为治疗对降低缓刑犯(RR=1.69,95%CI:1.10~2.59)、非缓刑犯(RR=1.14,95% CI:1.06~1.22)再犯率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先期接受过监禁矫正的非缓刑类型罪犯,认知行为治疗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其再犯率;同时,针对缓刑罪犯,认知行为治疗也能够有效降低其再犯率.
作者:陈珊;童峰;齐铱;张婷婷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评价Rutter儿童行为问卷调查的国内普通学龄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方法:通过检索中外文数据库,并辅以手动检索相关杂志目录,搜集1989-2016年间公开发表的关于Rutter儿童行为问卷调查的中国普通学龄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的研究文献,经筛选得到符合入排标准研究共43篇,通过R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Rutter儿童行为父母问卷以13分为临界分,教师问卷以9分为临界分,凡大于或者等于此者为有行为问题.共纳入61777例分析,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对学龄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进行单组率meta分析,总发生率为13.3%,95%可信区间(CI)为11.8% ~15.0%.对其进行亚组分析,结果表明:男童行为问题发生率高于女童(16.3%vs.9.8%);西部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高于东部(18.8%vs.12.4%);研究发表年份为2009-2016的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高于1989-1998和1999-2008(16.6%vs.10.7%,13.0%);A行为问题(反社会行为或违纪行为)和N行为问题(神经症行为)发生率高于M行为问题(混合性行为) (5.8%,4.9% vs.2.4%);父母版调查问卷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高于教师版(13.7% vs.11.7%).结论:Rutter儿童行为问卷调查的我国学龄儿童行为问题总发生率与发达国家相近,28年间文献报告的发生率水平呈上升趋势.
作者:孙文喜;董成龙;袁颖;何文君;马毓;方建群;杜向东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检验中文儿童期不良经历问卷修订版(ACEQ-R)的效度与信度.方法:选取大一、大二学生990例填写ACEQ-R,以抑郁-焦虑-压力量表(DASS-21)为关联效标.对数据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效标效度分析和内部一致性信度(K-R20)、Guttman折半信度检验;4周后随机选取其中120例被试进行重测.结果:经探索性因子分析共提取3个公因子,各因子与ACEQ-R评分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67、0.50、0.79(均P<0.01);ACEQ-R评分与DASS-21的抑郁、焦虑和压力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32、0.31和0.35(均P<0.01);K-R20系数为0.83、Guttman折半信度系数为0.75 (P<0.01),重测信度为0.70 (P<0.01).结论:中文ACEQ-R具有较好的效度与信度,可用于我国文化背景下儿童期不良经历的测评.
作者:王艳荣;林萍珍;曹枫林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中小学生日常情绪体验及与亲子、同伴依恋的关系.方法:选取学生694例(小学177例,初中283例,高中234例),采用儿童青少年积极和消极情绪体验量表(PANAS-C)和人际依恋量表(IPPA)对其日常积极(PA)和消极(NA)情绪体验及母子、父子和同伴依恋进行评估,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变量之间的关系.结果:初中男生PA和NA得分均高于女生[(2.2±0.7) vs.(1.9±0.6),(1.5±0.5)vs.(1.3±0.3),均P<0.05],高中男生NA得分低于女生[(1.3±0.3)vs.(1.5±0.4),P<0.05].母子依恋直接或通过同伴依恋正向预测小学生PA,中介效应占比16.1%,同时直接负向预测小学生NA(β=-0.21,P<0.05),直接正向预测初中生PA和NA(β=0.28,0.16,均P<0.05);父子依恋对三个年级段学生PA正向预测均通过同伴依恋实现,中介效应分别占比38.5%,76.9%和53.3%,同时直接负向预测初中生NA(β=-0.24,P<0.05),通过同伴依恋负向预测高中生NA,中介效应占比16.7%;同伴依恋对小学生和初中生NA无预测作用.结论:相比而言,母子依恋对小学生情绪体验更为重要,父子依恋对初中生更为重要,同伴依恋对高中生更为重要.
作者:张兴慧;陈福美;张彩;王耘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对中文版患病观念问卷修订版(IPQ-R)进行文化适应性修订,并检验其效度和信度.方法:在门诊就诊患者中,共纳入功能性胃肠病、消化性溃疡/反流性食管炎、重度抑郁发作、躯体症状障碍的患者及中医科、西医普通内科候诊的非特定疾病患者共600例,其中111例在4周后完成重测.使用抑郁症状严重程度量表(PHQ-9)、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和12项健康调查简表(SF-12)作为校标工具.结果:IPQ-R包括症状识别、疾病认知和疾病归因3个部分.经探索性因子分析,症状识别和疾病归因分别提取出6、4个因子,分别解释总方差变异的54.4%、55.6%;经验证性因子分析,疾病认知的7因子模型拟合良好(x2/df=2.87,CFI=0.96,RMSEA =0.06).6组患者在IPQ-R的3个部分(除疾病认知的波动性因子)得分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问卷各因子得分与PHQ-9、GAD-7和SF-12评分均有相关性(| ICC| =0.10~0.65,均P<0.05).问卷各因子的Cronbach α系数为0.52~0.91,重测信度(ICC)为0.57~0.88.结论:中文版患病观念问卷修订版在综合医院门诊常见就诊人群中具有较好的效度和信度,可用于评估其症状识别、疾病认知和疾病归因的特点.
作者:熊娜娜;魏镜;洪霞;李涛;朱丽明;沙悦;田国庆;蒋静;柯美云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考察孕妇母胎依恋与神经质人格、婚姻质量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某妇幼保健院283名处于孕晚期的孕妇,采用母胎依恋关系量表(MAAS)、简易大五人格量表(NEO-FFI)神经质分量表、婚姻调适测验(MAT)进行调查,通过结构方程模型考察各变量之间的关系.结果:样本的MAAS得分(76.0±5.5).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各项拟合指标良好(x2/df=0.952,GFI=0.995,AGH=0.976,CFI=1.000,RMSEA=0.000).神经质与婚姻质量(β=-0.39,P<0.001)、母胎依恋与神经质(β=-0.26,P<0.001)、母胎依恋与婚姻质量(β=0.39,P<0.001)、母胎依恋与神经质×婚姻质量(β=-0.09,P<0.05)之间的通径系数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孕妇母胎依恋与神经质人格、婚姻质量之间存在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其中,神经质人格在母胎依恋与婚姻质量之间有调节效应;婚姻质量在母胎依恋与神经质人格之间有部分中介作用.
作者:聂戈;范红霞 刊期: 2018年第09期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增长增加了酒的消耗量,酒依赖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1].据2001年苏中华等对5地区酒依赖调查结果显示[2],酒依赖时点患病率为3.8%.资料显示,美国的酒依赖终生患病率为3.5%[3];欧洲国家酒依赖终生患病率1.3%~13.5%[4];而日本和韩国酒依赖终生患病率分别为0.9%、5.3%[5-6].摩梭人,中国唯一仅存的母系社会,作为独特的群体,其生活方式也逐渐受到现代社会发展的影响.目前暂无摩梭人酒依赖流行病学调查的报道,今为了解摩梭人酒依赖患病率,课题组对宁蒗县摩梭人聚居性高的永宁乡进行酒依赖患病率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曾贤威;王嫱;杨尽梅;仲华;林媛媛;张海音;徐莉;冯国华;陈芳;杨建中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通过考察任务切换和冲突控制的交互作用,探索执行功能相关领域通用性脑区的动态变化.方法:25例健康大学生(男12例,女13例)完成轮替切换的字母和颜色Flanker任务,两种任务均包含协调和矛盾两个水平.轮替切换为任务切换范式,存在重复和切换试次;Flanker任务存在协调、矛盾试次.分别记录和分析不同试次条件下的反应时、正确率和19通道事件相关电位.结果:反应时的切换与冲突因素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F(1,24)--11.98,P<0.05)].事件相关电位分析显示切换和冲突条件均增强前额区P2(200~260 ms)并削弱额顶中央区P3b (380 ~440 ms),且后者尚增强额中央区N2(260~320 ms);ERP时空模式结果提示交互效应涉及左顶区(320~400 ms)和右额区(420~460ms).结论:大学生在执行任务转换和冲突控制时会动态竞争执行功能可能相关领域通用性脑区,在N2阶段共享左顶区刺激-反应映射存储系统,而在P3b阶段共享右额抑制系统.
作者:程文文;周曙;王优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精神障碍作为一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逐渐成为当前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1-2].国内外研究报道,中国成年人精神障碍的患病率已高达17.5%,全国2016年底在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达540万,而且由于社区精神卫生防治工作的实施难度较大,以及多种社会、经济等因素的影响,尚还有很多潜在患者有待识别和管理[3-4],尤其是在精神障碍患者死因登记和分析方面,更是缺少全面、系统地研究报道.因此,为了解深圳市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死亡患者的分布特征,本研究对深圳市2008-2017年死亡登记患者进行分析,为优化社区防治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作者:彭小冬;金冬;周志坚;邱友胜;谢海燕;刘慧铭;刘铁榜 刊期: 201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