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 国际刊号:1009-2188
  • 国内刊号:43-1335/R
  • 影响因子:0.65
  • 创刊:1996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湖南
  • 语言:中文
  • 邮发:42-230
  • 全年订价:16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 外科学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08年1期文献
  •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技术改进的临床研究

    目的 评价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技术改进后的效果.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对比传统组30例及改良组28例的临床资料、手术相关指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传统组采用传统PD方式手术,而改良组采用PPPD术式,探杏时先离断胆管,直接显露PV及SMV;胆胰内引流;胰肠吻合采用套入式单层吻合法.结果 改良组在探查时间、胰肠吻合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住院费用上明显优于传统组(P<0.05或P<0.01),术后改良组发生胰瘘1例(3.6%),明显优于传统组的7例(23.3%)(P<0.05).但改良组术后发生胃排空障碍6例(21.4%),明显多于传统组1例(3.3%),经保守治疗后均获缓解.术后改良组死亡1例(3.6%).与传统组4例(13.3%)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 PD改良术能降低胰瘘发生率,缩短手术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曾海锋;黄擎雄;冯平;吴志扬;郑小明;刘臻玉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顺逆结合法切取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目的 探讨顺逆结合法切取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效果.方法 2001年1月~2007年6月例行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82例(84处),其中采用顺逆结合法切取皮瓣45例(46处),逆行法切取皮瓣37例(38处).结果 70处皮瓣完全成活,14处皮瓣远端部分坏死,顺逆结合法与逆行法切取皮瓣术后完全成活率分别为91.3%(42/46)及73.7%(28/38),差异显著(P<0.05).结论顺逆结合法切取皮瓣可准确定位腓动脉肌间隔穿支,必要时可及时调整皮瓣的位置,提高皮瓣的完伞成活率,尤其适用于未行或无条件行彩超定位穿支者.

    作者:董忠根;蒋成明;刘立宏;郑磊;魏建伟;何爱咏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的治疗

    目的 分析原发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自发性破裂的治疗效果.方法 26例HCC自发性破裂患者,行一期肝切除9例,一期手术止血4例,二期肝切除11例,另2例行介入治疗.结果二期肝切除和一期肝切除比较,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7.3%和66.7%,无统计学差异(P=0.175);术后30 d、60 d死亡率分别为0% vs 22.2%,0% vs 44.4%,仅术后60 d死亡率有统计学意义,P=0.026;术后1年、3年生存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90.9% vs 44.4%,3.64%vs 22.2%,P>0.05.结论对于自发性破裂HCC,二期肝切除手术近期效果优于一期肝切除手术,但两者远期生存率并无显著差异.一期切除手术对于部分病人仍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作者:徐威;唐珍;李永国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腹腔镜切除低位直肠癌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腹腔镜切除低位直肠癌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4月~2007年4月间采用腹腔镜根治性切除45例低位直肠癌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发生输尿管损伤和骶前出血各1例,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在严格掌握手术指征的前提下,行腹腔镜切除低位直肠癌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蒋圣军;叶启发;冯安明;张克难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伴脊髓损伤

    目的 探讨脊柱后路减压加短节段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伴脊髓损伤的疗效.方法 对45例上述患者行AF、RF或DSS系统内固定治疗.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11(5~25)个月,脊柱后凸角由术前平均24.5°恢复到5°;伤椎椎体前缘高度由术前平均51.5%恢复到93.2%.31例患者脊髓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较术前改善1~2级.结论 后路减压加短节段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具有手术操作简单、损伤小、椎管减压充分等优点,有利于脊髓功能的恢复.

    作者:杨阶鑫;胡优威;谭益云;陈刚;曾凯斌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表浅膀胱癌合并前列腺增生经尿道同期电切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同期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加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表浅膀胱癌合并前列腺增生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65例表浅膀胱癌并前列腺增生患者,31例同期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加前列腺电切术(A组);34例单纯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B组).比较两组膀胱癌复发率、复发时间、复发肿瘤升级率及前列腺部尿道种植率.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平均18.9(12~38)个月.复发时间A组平均15.8月,B组平均13.7月.A、B组术后复发率、复发肿瘤升级率及前列腺尿道种植率分别为35.5%vs41.2%,27.3%vs 21.4%,3.2%vs 2.9%,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同期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加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表浅膀胱癌合并前列腺增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不增加前列腺窝种植的风险,对膀胱癌术后复发无影响.

    作者:黄茂林;汤华章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在危重心脏外科围术期的应用(附33例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counter-pulsation,IABP)在心脏外科围术期抢救危重患者的效果.方法 2004年6月至2007年5月33例围术期危重心脏病患者实施了IABP,其中冠心病26例,瓣膜病7例,均在常规低温体外循环、心脏停跳下行冠脉搭桥或瓣膜手术.术中植入IABP 22例,术后植入11例.结果死亡10例,总成功率69.7%,其中冠心病成功率81.8%,瓣膜病成功率28.6%,无一例出现与IABP相关的肢体缺血坏死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IABP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心脏外科围术期辅助循环支持手段.

    作者:赵元;周新民;唐浩;胡建国;刘立明;李建明;宋逢林;戴爱萍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足背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足背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前足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 采用足背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前部皮肤组织缺损19例,其中逆行皮瓣17例,顺行皮瓣2例.结果 19例皮瓣均成活,皮瓣远端无坏死,4例逆行皮瓣发生静脉危象,经局部换药后存活.随访6~12月,皮瓣感觉均恢复.结论 足背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血供丰富,皮瓣质地柔软有弹性,并有一定的感觉,是修复足前部特别是第一跖趾关节外露等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

    作者:李东柱;周祥吉;孔祥鹏;高学建;杨富强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梗阻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附25例报告)

    目的 总结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梗阻并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效果.方法 2004年12月~2007年11月25例上尿路结石梗阻并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均在输尿管镜直视下行钬激光碎石术治疗.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术中无一例患者出现输尿管穿孔、断裂、粘膜撕脱,无中转开放手术.术后随访1~3个月,22例患者血尿素氮、肌酐恢复正常,3例接近正常,结石排净率92%(23/25).结论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梗阻并急性肾功能衰竭,微创、安全、疗效肯定、可同时处理双侧输尿管病变,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法,但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作者:唐智旺;汪志民;吴铁球;盛战宇;李剑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美蓝染色法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美蓝染色法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68例可手术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临床体检腋窝淋巴结阴性,均单独采用美蓝作为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示踪剂.结果全组患者共检出SLN 60例78枚.检出后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60例,乳腺区段切除+腋窝淋巴结(axillary lymph node,ALN)切除术8例.60例中22例SLN病理结果为阳性,转移淋巴结数28枚,SLN转移率为35.9%(28/78).全组患者共检出ALN 805枚,其中24例病理结果阳性.SLNB的检出率为88.2%(60/68),60例成功检出患者中,38例SLN阴性,其中经病理检查ALN阳性(假阴性)者1例,8例未找到SLN患者中亦有1例ALN阳性.SLNB灵敏度为91.7%,准确率为98.3%,假阴性率为8.3%,假阳性率为0.结论应用美蓝进行SLN的认定是安全可行的,并有利于简化手术方式,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刘丹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胃癌D3淋巴结清扫术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D3淋巴结清扫术对进展期胃癌患者的预后、并发症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2000年4月至2002年10月收治的132例进展期胃癌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随机分为D3组74例,行D3淋巴结清扫术;D2组58例,行D2手术.结果 D2组和D3组术后1、2年的牛存率无差别,但3至5年的生存率D2组分别为56.9%、46.6%和36.2%,D3组71.6%、62.2%和56.8%,两者有明显差异(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D2组和D3组分别为8.6%和13.5%,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D2组手术时间为(182.0±32.3)min,明显短于D3组的(236.0±23.7)min(P<0.05).在生活质量评估方面,D2组和D3组患者术后2、4、6个月组间各项特殊症状评分指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进展期胃癌D3淋巴结清除术是安伞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且不影响生活质量.

    作者:顾钧;崔龙;沈定丰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经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42例报告

    目的 总结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的经验.方法 42例重症肌无力患者行胸腔镜或胸腔镜辅助小切口矛术,切除范围包括胸腺组织及前上纵隔的脂肪软组织.结果 手术均顺利完成,全组均无中转开胸.平均手术时间116.3(65~165)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81.7(52~110)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8.5(6~16)d.术后发牛重症肌无力危象2例,予机械辅助通气及对症处理后好转.术后病理示26例为胸腺增生,16例为胸腺瘤.35例获随访,平均27.2(4~43)月,完全缓解7例,改善27例,1例无明显改善.结论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方法可行、可靠,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

    作者:李树本;何建行;陈汉章;韦兵;殷伟强;成向阳;葛林虎;刘君;徐鑫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胃十二指肠穿孔非手术治疗后早期病因根除手术的适应证与时机探讨

    目的 探讨胃十二指肠穿孔(perforated gastro-duodenum,PGD)非手术治疗后,早期选择性病因根除手术治疗的时机和适应证.方法 2001年10月至2007年3月间116例PGD非手术治疗后的患者中,对经确诊并需尽早行病因根除手术的7例实施早期手术治疗,包括十二指肠溃疡(duodenal ulcer,Du)合并疤痕性梗阻、十二指肠瘘、十二指肠憩室各1例、胃癌2例及强烈要求手术治疗的DU 2例.结果 7例患者实施手术的时间为穿孔闭合后4~23 d,即急诊入院后7~28 d,手术均顺利完成并痊愈出院,无相关手术并发症.结论 PGD非手术治疗后使穿孔闭合后,对于有手术适应证并需要尽早手术者,早期行病因根除手术治疗是可行的,但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作者:陈钢;谭诗成;朱立亚;张冬辉;鲁刚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中转开腹手术的原因分析

    目的 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中转开腹的原因并探讨其防治措施.方法 2005年10月~2007年10月共行LC手术405例,中转开腹37例(9.1%).结果 中转开腹的原因:慢性萎缩性胆囊炎5例、解剖变异3例、术中胆管损伤7例、胆囊动脉或肝右动脉损伤出血6例、胆囊三角解剖不清16例,开腹手术均获成功,均痊愈出院.结论熟悉各种解剖变异、规范操作、正确术前评估、熟练的操作技术是减少LC中转开腹手术的关键.

    作者:胡立胜;苗雄鹰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Colles骨折行腕掌屈尺偏位及中立位固定后早期腕关节功能恢复比较

    目的 比较Colles骨折行掌屈尺偏位及中立位固定的腕部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 80例闭合性新鲜Colles骨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n=40),手法复位后予石膏外固定,治疗组固定于腕中立位,对照组固定于掌屈尺偏位.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腕关节背伸功能优良率及总体功能优良率分别为92.5%、57.5%及67.5%,分别优于对照组的62.5%、25.0%及35.0%(P<0.05).掌屈功能优良率,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为62.5%和55.0%,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Colles骨 '折手法复位后于中立位固定,操作简单,固定可靠,骨周围肌、肌腱松弛,可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有利于功能恢复.

    作者:樊纯龙;陈德超;秦克华;吴波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全系膜切除加吻合器技术在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全直肠系膜切除(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吻合器技术在中低位直肠癌手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103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实施TME原则的根治性手术,应用可重复管状消化道吻合器行低位结肠一直肠端端吻合术.结果 103例均完整切除直肠系膜,无手术死亡,吻合口距齿状线4 cm以上46例,2~4 cm 47例,2 cm以内者10例.均获随访,平均26(3~48)个月,术后发生吻合口漏1例,重置肛管引流一周治愈;吻合口狭窄3例,经定期扩肛后缓解;术后患者肛门括约肌功能良好.局部复发伴腹腔广泛转移6例(5.8%),死亡12例(11.7%).结论 TME术式基础上应 用可重复弯管消化道吻合器行结肠一直肠低位吻合符合直肠肛门生理要求,具有操作简单安全,费用较低,吻合成功率高等优点,值得推广.

    作者:莫崖冰;王志强;杨骏;曹文清;邓崇文;谢俐;邹斌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肾实质切开取石与肾盂切开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无萎缩肾巨大肾结石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肾盂切开气压弹道碎石与肾实质切开取石术治疗无肾萎缩巨大肾结石的效果.方法 160例无肾萎缩巨大肾结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采用肾盂切开气压弹道碎石术(A组,80例)与肾实质切开取石术(B组,80例)治疗.结果 A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出血量均较B组明显减少,术后肾功能恢复较好.结论肾盂切开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无肾萎缩巨大肾结石,手术时间短,出血少,肾功能损害小,效果满意.

    作者:李进;杨罗艳;吴洪涛;姚干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根治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根治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Ⅰ、Ⅱ期乳腺癌患者行根治术者60例,改良根治术者84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改良组术后胸壁形态、患肢功能、患肢肿胀、皮瓣坏死的发生率均优于根治术组(P<0.05).改良根治术组5年生存率Ⅰ期97.3%,Ⅱ期95.5%,根治术组5年生存率Ⅰ期95.7%,Ⅱ期94.3%,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用改良根治术治疗乳腺癌生存率与根治术无异,但可明显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孙松昌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结肠原发性恶性淋巴瘤53例分析

    目的 总结原发性结肠恶性淋巴瘤的诊治经验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53例原发性结肠恶性淋巴瘤的fI缶床资料.结果病变主要位于盲肠和升结肠,分别为31例(58.5%)和13例(24.5%);术前11例(20.8%)经内镜活检确诊,术前误诊率79.2%.手术切除46例(86.8%).随访47例,平均8.5年,总5年生存率为34.1%.结论剖腹探杳有助于本病的诊断和临床分期;手术切除加术后化放疗的综合治疗措施为其主要治疗方法.

    作者:王智;史景峰;刘博;李科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四肢长骨开放性骨折早期内固定治疗的探讨

    目的 探讨早期内固定系统治疗四肢长骨开放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86例四肢长骨开放性骨折患者,采用早期彻底清创,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其中采用钢板螺钉57例,髓内钉加钢丝14例,克氏针加钢丝10例,钢丝加外固定支架5例.Ⅰ期缝合65例,延迟缝合10例,皮瓣转移11例.结果随访7例,平均10.5(3~22)个月,骨正常愈合73例,延迟愈合或骨不连4例.结论 早期内固定治疗四肢长骨开放性骨折能尽量把开放性骨折转变为闭合性骨折,从而提高其愈合能力.

    作者:廖秉州;谢为民;王继松;袁仕炜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手术治疗肩胛骨骨折23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肩胛骨骨折的手术适应证与手术复位内固定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1月~2006年10月手术治疗23例肩胛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骨折位于肩胛冈6处,肩峰3处,肩胛盂6处,体部12处,颈部11处.采用肩胛骨腋窝缘入路15例,后入路8例.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结果本组均获随访,平均29.6(12~48)个月,X线片显示所有患者均于11(10~12)周达到临床愈合.肩关节功能评定:优15例,良5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86.96%.发生创伤性关节炎1例,无切口感染和骨不连.结论手术治疗肩胛骨骨折能及时恢复肩关节的动力平衡和稳定性,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合理的运用手术入路和内固定方式,早期行功能锻炼,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作者:易晓文;龙志坚;熊鹰;吴睢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胰腺类癌并肝转移1例报告

    1 临床资料患者男,65岁,因体检发现脾门区肿块1年,伴便血1月余入院.患者1年前于外院B超体检时发现脾门区约3 cm×3 cm大小肿块,考虑为血管瘤行保守治疗.1月前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便血,经胃镜及上消化道钡餐检查示胃底静脉中度曲张.

    作者:刘栋才;周建平;袁联文;舒国顺;周家鹏;任峰;聂少麟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减重外科进展

    减重手术在欧美、澳洲已是常见手术,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世界范围内腹腔镜胃绕道术和可调节胃束带术是主要术式.腹腔镜可调节胃束带术是现在新、简单、安全、效果较好的术式.

    作者:李志洪;李永国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关节液中TNF-α与NO的检测

    目的 探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患者关节液中TNF-α和NO水平与骨关节炎的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59例单侧KOA患者,分为早、中、晚期三组(18,31,10例),分别检测其关节液中TNF-α、NO水平,同时以健康志愿者12例为对照.结果 KOA患者关节液中TNF-α及NO含量高于对照组(P<0.01);随着疾病的加重,KOA患者关节液中TNF-α及NO含量明显增高(P<0.01);关节液中TNF-α和NO的浓度存在线性相关,相关系数为0.56(P<0.05).结论 TNF-α及NO的含在KOA患者关节液中均升高,并与KOA的病变程度密切相关,可能成为临床早期诊断和疗效判定的指标.

    作者:李捷一;刘芳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外科手术决策

    对外科医生而言,手术是一件平常事,是日常工作.可是对病人而言,手术却是人生一个重要事件,即使是小手术,对病人的心理和生理都是一次打击.

    作者:孙培龙;胡静波;王宏升;蔡端 刊期: 200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