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Ilizarov技术联合跗骨V形截骨在创伤性马蹄内翻足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2015年6月~ 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70例创伤性马蹄内翻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进行传统手术治疗,研究组使用Ilizarov技术联合跗骨V形截骨治疗.比较两组末次随访时国际马蹄足研究组(international clubfoot study group,ICFSG)评分、Kofoed踝关节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复发情况的差异. 结果 拆除固定架后6个月,对两组进行ICFSG评分测评,研究组在形态学、功能、影像学、总分等各方面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各项Kofoed踝关节评分及总分均比对照组高(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7%、31.4%,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无复发者,对照组复发率为5.7%,组间复发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Ilizarov技术联合跗骨V形截骨治疗创伤性马蹄内翻足效果好,能够有效改善踝关节功能,减轻患者疼痛,且并发症少,无复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罗颖琪;石磊;邹利军;鲍琼林;李炳辉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不同假体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髋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2013年4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骨质疏松性髋关节骨折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8例,均行髋关节置换术,观察组行生物固定假体植入治疗,对照组行骨水泥假体植入治疗.比较两组预后情况. 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术中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3个月观察组与对照组的Harris评分优良率分别为92.1%和68.4%,切口感染、神经损伤、肺部感染、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3%和28.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与对照组髋关节活动度分别为164.22°±22.16°和134.24°±19.92°,较术前的69.33°±15.29°和71.39°±16.02°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相对于骨水泥型假体,基于生物型假体的下肢重建在骨质疏松性髋关节骨折置换术的应用能提高术后关节活动度,改善髋关节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沈小辉;杨菲;喻伟;刘志刚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肝叶切除与肝门胆管癌根治术联合应用的临床价值. 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72例肝门胆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n=36)行常规肝门胆管癌根治术治疗,观察组(n=36)行肝叶切除联合肝门胆管癌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根治性切除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1、2、3年生存率. 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305.5±16.7)min,术中出血量(341.6±20.7) ml,高于对照组的(244.3±15.8)min和(67.5±4.1)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住院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根治性切除率达77.78%,高于对照组的27.78%,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6.1%(13/36),高于对照组的13.9% (5/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3.3%、50%及33.3%,高于对照组的52.8%、22.2%及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肝叶切除与肝门胆管癌根治术联合应用能有效提高根治性切除率,提高患者生存率,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张雷;王林;耿智敏;万永;孟凡迪;孟宪魁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对比经膝关节镜引导小切口与传统内固定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方法 将2014年11月~2016年8月期间的82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经膝关节镜引导小切口内固定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内固定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膝关节功能恢复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术后2个月以及4个月后,观察组伸膝大角度和屈膝大角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膝关节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结论 经膝关节镜引导小切口内固定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膝关节功能恢复好,安全性高.
作者:孙敏;戚超;于腾波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的临床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情况. 方法 选取2014年8月至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92例食管癌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其中观察组行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对照组行开放食管癌根治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肺功能的改变及术后并发症情况. 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拔管时间及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量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VC%、FEV1%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FEV%、FVC% 、MVV%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共发生7例并发症,占15.22%,对照组患者术后共发生20例并发症,占43.48%;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与传统开胸手术相比,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具有创伤小、康复时间短等优点,并且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晓雷;徐俊;梁青松;陈旭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vacuum-assisted closure,VAC)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疗效. 方法 选取我院烧伤整形科2014年3月~2015年7月收治的41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观察组(n=24例)采用VAC技术治疗,对照组(n=17例)采用常规换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创面床准备完成时间分别为(15.7 ±8.6)d和(29.3 ±10.8)d,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疗效评价:观察组治愈19例,好转4例,无效1例;对照组治愈7例,好转5例,无效5例.观察组有效率达95.83%,高于对照组的7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VAC技术能有效改善和加速糖尿病足溃疡的愈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邰菂;张承德;王进勇;吴德勇;徐向荣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经外环横行小切口行鞘状突高位结扎治疗小儿鞘膜积液的手术方法与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2015年12月间我科经外环横行小切口行鞘状突高位结扎术的80例鞘膜积液患儿临床资料,平均年龄3.8(1 ~9)岁.右侧病变45例,左侧病变35例,其中交通性鞘膜积液66例,精索鞘膜积液10例,睾丸鞘膜积液3例,复发鞘膜积液1例. 结果 本组80例患儿全部治愈,平均手术时间15 (10-25) min,平均出血量1.5(0.5~2)ml.术后平均1.5(1~3)d出院.无输精管及精索血管损伤、医源性睾丸回缩、睾丸萎缩等并发症发生.全部病例随访6个月~1年无复发. 结论 经外环横行小切口行鞘状突高位结扎治疗小儿鞘膜积液疗效确切,且损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
作者:舒向晖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订合术(procedure for prolapse and hemorrhoids,PPH术)联合聚桂醇硬化剂注射治疗重度痔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170例重度痔(Ⅲ、Ⅳ期)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6例,采用PPH术加聚桂醇硬化剂注射治疗;对照组84例,采用传统外剥内扎术加聚桂醇硬化剂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临床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 结果 治疗组平均手术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23.25±3.41)min和(5.20 ±0.94)d,对照组分别为(60.11 ±4.85)min和(12.57±1.52)d,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总体疗效评价,治疗组内痔脱垂及出血症状有效率分别为95.3%和96.5%,高于对照组的85.7%和8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疼痛、肛缘水肿、排尿困难等并发症均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排便异常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0 d及6个月后随访,两组无一例发生肛门狭窄. 结论 PPH术加聚桂醇硬化剂注射治疗重度痔操作简便,对肛门功能损伤小,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雷庆军;张毅强;王益;贺向东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不同的皮瓣修复术用于颈部烧伤瘢痕挛缩患者的创面修复的效果及满意度. 方法 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选取本院整形外科收治的80例颈部烧伤瘢痕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A组(行胸三角扩张皮瓣修复,n =40)及B组(行额部扩张皮瓣修复,n=40),术后随访2年,比较术后颈部活动度及颏颈角的角度变化,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 结果 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均无明显并发症发生.两组术后颈部前屈、后伸、左侧屈、右侧屈、左旋、右旋等角度及颏颈角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对皮瓣质地色泽、皮瓣回缩程度、供应区美观效果、整体美学效果等方面满意率高于A组(P<0.05). 结论 胸三角扩张皮瓣修复与额部扩张皮瓣修复术均能有效改善颈部烧伤患者颈部活动功能,且两者修复效果相当,无明显并发症,但额部扩张皮瓣修复术在外观及整体美学方面优于胸三角扩张皮瓣修复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谷世行;黄志群;陆钢;韦达隆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标本经自然腔道取出手术(natural orifice specimen extraction,NOSE)对结直肠癌患者氧化应激、免疫功能及机体微炎症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结直肠癌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0例,分别行NOSE结直肠癌根治术和传统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第1 d VAS评分、术后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等围手术期指标.于手术前(T1)、术后第3d(T2)、术后第7d(T3)测定患者氧化应激指标(SOD、MDA)、微炎症因子(CRP、TNF-oα、IL-6、IL-10)、免疫功能(NK细胞活性、CD3+、CD4+、CD4 +/CD8+、IgG、IgM、IgA)并进行比较. 结果 观察组术后第1 d 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T2、T3时SOD均明显低于T1时,并且T3时SOD明显高于T2时;T2、T3时MAD、CRP、TNF-α、IL-6均明显高于T1时,IL-10明显低于T1时,且T3时MDA、CRP、TNF-α、IL-6均明显低于T2时,IL-10明显高于T2时(P<0.05).两组患者T2、B时CD3+、CD4+、IgM、IgA均明显低于T1时,且T3时CD3+、CD4+、IgM、IgA含量均明显高于T2时(P<0.05).两组患者间T1时各项指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T2、T3时SOD、IL-10、CD3+、CD4+、IgM均明显高于对照组,MAD、CRP、TNF-α、IL-6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相对于传统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NOSE结直肠癌根治术可有效减轻氧化应激反应,减少微炎症因子的释放,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更小.
作者:丁海涛;帕尔哈提·阿布都热衣木;韩智君;曹杰;迪米拉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下鼻甲去骨及黏膜划痕微创减容术治疗肥厚性鼻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我院耳鼻咽喉科收治的肥厚性鼻炎患者120例,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60例,行下鼻甲去骨及黏膜划痕微创减容术治疗,对照组60例,行下鼻甲部分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临床效果,进行糖精试验,对比术后6个月鼻腔黏膜纤毛功能. 结果 术后6月,试验组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有效率为98.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糖精清除时间(saccharin clearance time,SCT)、鼻黏膜纤毛输送率(mucociliary transport rate,MTR)及双侧鼻腔中小横截面积(minimal cross-sectional area,MCA)均较术前明显改善,且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手术时间明显比对照组长(P<0.05),但手术中出血量、术后渗血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下鼻甲去骨及黏膜划痕微创减容术对鼻腔黏膜损伤小,能有效改善鼻腔通气功能,且具有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手术损伤小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岳;梁冬泳;李趣;何中扬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对比分析显微外科与腹腔镜途径精索静脉结扎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疗效,为精索静脉曲张患者的治疗提供临床实践的依据. 方法 选择2011年2月~2016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80例精索静脉曲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研究组行显微外科精索静脉结扎术,对照组采用腹腔镜精索静脉结扎术.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 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的精液质量高于对照组,且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56%,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1.11%,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对精索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相比于腹腔镜精索静脉结扎术,显微外科精索静脉结扎术具有更好的疗效,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晓震;邓炜林;龙永其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经腹腹膜前修补术及全腹膜外疝修补术治疗复发性腹股沟疝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1月~ 2015年6月收治的复发性腹股沟疝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44例行腹腔镜经腹腹膜前修补术治疗,对照组36例行腹腔镜全腹膜外疝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结果、术后疼痛程度及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费用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64% (6/44),对照组为11.1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2个月,均无再次复发. 结论 腹腔镜经腹腹膜前修补术及全腹膜外疝修补术均是治疗复发性腹股沟疝的有效术式,可根据患者前次手术方式及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手术方案.
作者:李继勇;罗琦;王满贞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快速康复外科在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将2012年3月到2016年3月期间我院普通外科和医保中心外科的232例结肠癌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16例.观察组在围术期采用快速康复外科干预,对照组仍采用传统康复手段干预.比较两组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指标和并发症情况,同时比较该方法对平均住院时间及一个月内再次入院率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禁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以及首次排便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围术期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及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住院费用明显减少;随访1个月,观察组患者的再入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快速康复外科能促进腹腔镜结肠癌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秦胜旗;张忠涛;王国军;郑智;孟宪璞;李建设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运用META分析软件分析关节镜治疗半月板退行性损伤的效果. 方法 通过检索MEDLINE、PUBMED、EMBASE、WOS收录的2007~ 2014年相关文献,选取Jadad评分>4关节镜手术治疗半月板退行性损伤的研究,获得其样本数(N)、均值(M)、方差(S),对患者膝关节的30分钟无障碍行走,行走及静息疼痛感进行短期(术后6个月)和长期(术后24个月)效果评价. 结果 共9个高质量符合标准的研究进入分析.关节镜手术改善半月板退行性撕裂伤疼痛评分分析:①短期(6个月)评分:SMD=0.32,95% CI(0.19-0.45),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欧洲人群分析SMD=0.31,95%CI(0.11-0.52),P=0.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亚洲人群分析SMD=0.32,95% CI(0.15-0.49),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长期(24个月)评分:SMD =0.10,95%CI(-0.03-0.24),P =0.1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欧洲人群分析SMD=0.22,95% CI(0.03-0.41),P=0.0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亚洲人群分析SMD=-0.01,95%CI(-0.20-0.17),P=0.88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关节镜手术治疗半月板退行性损伤能短期改善关节功能及疼痛,长期来看并不能改善关节功能及疼痛.
作者:周建国;周华朝;张武;孙静锋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在纤支镜检查中使用改良喉罩联合地佐辛取得的麻醉效果. 方法 选取ASA分级Ⅰ~Ⅱ级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各30例.A组病人诱导:芬太尼2~3μg/kg,丙泊酚1~2 mg/kg,插入普通喉罩.B组和C组病人诱导:地佐辛0.1 ~0.15 mg/kg,丙泊酚1~2 mg/kg,分别插入普通喉罩、改良喉罩.三组患者均在麻醉状况下实施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分别记录患者的麻醉前(T0)、诱导后(T1)、插喉罩时(rT2)、进镜5 min(T3)、检查结束(T4)及拔喉罩时(T5)的平均动脉血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和心率(heart rate,HR)、不良反应及镜检医师对麻醉效果的满意度.结果 A组T1时点的MAP、HR低于B组和C组(P<0.05),A组T2~T4时点的MAP、HR高于B组和C组(P<0.05);A组术中低氧血症的发生率、检查中断的发生率、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均高于B组和C组(P<0.05);B组术中检查中断的发生率高于C组(P<0.05);B组和C组镜检医师对麻醉效果的满意度高于A组(P<0.05). 结论 在纤支气镜检查中,改良喉罩联合地佐辛麻醉,具有血流动力学稳定、安全、不良反应少等优势,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
作者:吴运斌;梁治辉;梁克诚;卢玲静;卢燕媚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比较常压转负压引流与术后4h持续负压引流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replacement,TKA)临床疗效的影响. 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行TKA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实验组行常压转负压引流,对照组术后4h起行持续负压引流,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引流效果. 结果 实验组患者0~6h引流量、6~12h引流量及总引流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输血量及术后1d丢失血容量均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手术前后体温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2d膝关节主动屈膝角度显著小于对照组,术后5d膝关节主动屈膝角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术后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TKA术后采取常压转负压引流有利于减少术后引流量和出血量,可有效改善术后膝关节主动屈膝角度,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李荣华;杜向阳;项永胜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维库溴铵麻醉诱导对甲状腺手术患者术中喉返神经诱发肌电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3月~2015年3月我院行甲状腺手术患者98例,随机分为三组:甲组患者30例,予0.3 mg/kg维库溴铵麻醉诱导后术中不再追加肌松药;乙组患者30例,予0.3 mg/kg维库溴铵麻醉诱导,术中追加肌松药维库溴铵0.3 mg/kg;丙组患者38例,予0.6 mg/kg维库溴铵麻醉诱导,术中追加肌松药维库溴铵0.3 mg/kg.监测三组患者术中喉返神经肌电位. 结果 三组患者在诱导5min后(rT2)、插管时(T3)、追加肌松药后5 min(T4)、手术结束时(T5)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HR)均较麻醉诱导前(T1)降低(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甲状腺分离前、后喉返神经肌电位比较及三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喉返神经肌电位检测均100%成功,均顺利完成手术操作,无一例因麻醉操作或是用药导致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甲组患者中术中肢动率明显高于乙组和丙组患者(P<0.05). 结论 甲状腺手术全麻患者应用常规剂量维库溴铵行麻醉诱导,术中追加肌松药,对其喉返神经肌电位检测无影响,且可有效降低术中肢动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张德山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脑瘫患儿在选择性腰骶部脊神经后根切断术中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的使用效果及肌电图检测结果. 方法 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3月我院行选择性腰骶部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的脑瘫患儿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与B组各30例.两组患儿均给予电生理监护仪监护,其中A组右美托咪定静脉输注的剂量为0.5 μg/(kg·min),B组右美托咪定静脉输注的剂量为1.0 μg/(kg·min).分别比较两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清醒时间,用药前后患儿患儿神经根诱发肌电图(evoked electromyogram,EEMG)的潜伏期以及振幅保留率,平均动脉压、心率、血氧饱和度以及不良反应. 结果 两组患儿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清醒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前后A组EEMG潜伏期以及振幅保留率与B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B组平均动脉压以及心率分别为(60.5-5.1) mmHg、(72.3 ±10.1)次/min,均显著低于A组的(63.8 ±6.6)mmHg、(80.6±12.5)次/min.用药后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选择性腰骶部脊神经后根切断术中给予脑瘫患儿0.5μg/(kg·min)剂量的右美托咪定具有更好的安全性.
作者:艾克拜尔·哈里克;逯霞;木塔力甫·努热合买提;许健;闫宝锋;买尔阿芭;许菊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甲状旁腺全切加前臂自体移植术对于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16例行甲状旁腺全切加前臂自体移植术的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相关临床资料,包括术前、切除后、术后1d、术后1周及术后4周的甲状旁腺激素、血清钙磷指标、疼痛评分,以及患者术前影像学检查资料和术后病检结果,分析以上指标在各时间节点的变化. 结果 甲状旁腺全切及自体移植完成率81.25% (13/16),有3例患者术中只找到3个甲状旁腺,因此未做前臂自体移植.患者腺体切除后、术后1d、术后1周及术后4周的免疫反应性甲状旁腺激素(immunoreactive parathyroid hormone,iPTH)、血清钙、磷浓度及疼痛评分均有明显下降(P <0.05或P<0.01).术后7d患者疼痛症状改善显著有效81.25%,基本有效12.5%,无效6.25%.结论 甲状旁腺全切加前臂自体移植术是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有效治疗方法,手术风险较低,术后症状及各项生化指标改善显著.
作者:李可;周宇帆;胡宪明 刊期: 201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