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颈部迷走神经副神经节瘤的临床病理、影像学特征及治疗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颈部迷走神经副神经节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患者女性,59岁,左上颈部肿块约4.5 cm×4.0 cm×4.0 cm大小,行手术治疗,术中充分显露肿瘤后见肿瘤血供丰富,切断肿瘤供血血管,探查并发现肿瘤与迷走神经关系密切,予以保留部分迷走神经并将肿瘤切除. 结果 术后病理证实为副神经节瘤,术后出现轻微声音嘶哑及进食呛咳.复习相关文献及总结本病例特点,提示迷走神经副神经节瘤有其特定的发病部位和MRI特征,治疗以手术为主. 结论 迷走神经副节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术前诊断较为困难,可依据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选择手术或放疗,预后较好.
作者:胡丽敏;阎志毓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垂直半喉切除咽下缩肌甲状软骨膜瓣重建喉功能的效果. 方法 随机选取早中期喉癌(声门型T1-3N0-1M0)患者85例,术前均行病理活检、纤维喉镜检查及喉部增强CT扫描明确诊断,并一期行垂直半喉切除咽下缩肌甲状软骨膜瓣修复术.术后随访复查纤维喉镜,统计术后拔管情况、皮瓣粘膜上皮化时间、术后发音情况及并发症. 结果 术后随访0.5~5年,85例患者术后均成功拔管,拔管率为100%;术后喉腔出现肉芽者12例,发生率为14.1%;术后皮瓣完全上皮化时间为3~4个月;无一例患者出现喉狭窄需行二次手术,无一例患者死亡.术后患者发音良好,均能正常进食及进行日常的言语交流. 结论 咽下缩肌甲状软骨膜瓣以咽下缩肌为蒂,甲状软骨膜为修复面,具有取材方便、易旋转、血运好及粘膜上皮化快的特点.以此为皮瓣进行喉功能重建,可有效提高术后拔管率,降低喉狭窄发生率,提高发音质量,改善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
作者:熊国平;陈永兴;谢巍巍;张卓成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究以自体心包、奇静脉补片行肺动脉重建对于中心型肺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和预后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间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98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全肺切除组(47例)和肺动脉重建组(51例),分别行全肺切除术和肺叶切除术+自体心包、奇静脉补片肺动脉重建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肺功能情况,包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 , F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 FVC),每分钟大通气量(maximal voluntary ventilation, MVV),肺一氧化碳弥散因子(transfer factor for carbon monoxide of lung, TLCO),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生存率. 结果 手术前,两组患者FEV1、FVC、MVV和TLCO无统计学差异(P=0.947, 0.710, 0.608, 0.858),手术后2个月,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显著低于手术前(P<0.05),而肺动脉重建组的上述指标显著高于全肺切除组(均为P<0.001);肺动脉重建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胸腔引流量、术后下地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全肺切除组(P=0.027或P<0.001),两组患者术中淋巴结清除数目无统计学差异(P=0.440);肺动脉重建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全肺切除组(9.80%vs.25.53%,P=0.040);两组患者的总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HR=0.522,95%CI[0.241,1.130], P=0.095);肺动脉重建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率明显高于全肺切除组(HR=0.471,95%CI[0.237,0.935], P=0.031). 结论 以自体心包、奇静脉补片行肺动脉重建可以显著改善患者肺功能,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并能改善预后.
作者:赵振山;李海洋;赵振兴;代岱;郝孟辉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OLIF入路微创可扩张通道辅助下治疗单节段腰椎不稳的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56例单节段腰椎不稳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分为OLIF组和PLIF组,各28例,分别采用微创可扩张通道辅助下斜外侧入路椎间融合术入路(oblique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OLIF)和后路椎体融合术.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月、6月、12月的腰背疼痛VAS及ODI评分,分析两组术后并发症. 结果 OLIF组平均手术时间(225 ±35) min,出血量(105 ± 22)ml;PLIF组平均手术时间(135 ±2)min,出血量(226 ±85)ml;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1).两组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13.5(12~16)月.两组患者术后12月VAS及ODI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1).术前组间VAS及ODI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月、6月及12月组间VAS、ODI评分比较,OLIF组优于PLIF组(P<0.05).所有患者均无下肢静脉血栓形成.OLIF组术后屈髋无力1例,无血管神经损伤、伤口感染、逆向射精及肠道损伤等并发症;PLIF组术后脑脊液漏3例,伤口感染1例,足下垂2例.两组并发症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3.6%vs.21.4%, P<0.05).结论 微创可扩张通道辅助下OLIF入路治疗单节段腰椎不稳创伤小,安全性高,出血少,手术并发症少,能明显改善患者腰部疼痛.
作者:岑毕文;吴亚鹏;王达义;尚晖;杨棋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应用微创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疗效及其对肩关节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5年11月至2016年10月我院接诊的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 例.两组患者均在肩外侧作一小切口进行闭合复位,对照组在复位基础上应用微创方法予常规锁定钢板进行内固定,观察组则应用微创方法以锁定加压钢板进行内固定.记录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和愈合情况.内固定3个月后,对比患者治疗后Neer评分优良率,对比两组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结果 观察组Neer评分的优良率为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22%(P<0.05).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术后引流量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观察组的骨折预愈合时间、可负重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对照组的螺钉松动、断裂和脱落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 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应用微创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张杰荣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总结评估T型钢板在胫骨后pilon骨折的应用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2月至2015年6月足踝科收治的26例胫骨后pilon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0例,女6 例;年龄26~62岁,平均34.2 岁,胫骨后侧骨块选用T型钢板固定,患者术前均行X线及CT扫描,根据俞光荣等对胫骨后pilon骨折的分型标准,采用后外侧或后内侧联合入路复位固定骨折,术后通过临床检查及X线片随访,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 , AOFAS)踝-后足评分进行评估. 结果 术后踝关节功能根据AOFAS评分,优8例,良14例,中4例,优良率为84.6%. 2例患者术后出现胫后神经症状,术后3月症状消失,1例出现外踝近端伤口液化;1例患者在术后CT矢状位片上发现胫骨后内侧关节面向近端移位(<1.5 mm),其余患者功能恢复好,骨折对位对线好,踝关节匹配好. 结论 T型钢板在胫骨后pilon骨折治疗中,可以恰当支撑后内或后外侧关节面,固定效果牢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振;刘青;郑福增;李西要;曲波;董黎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内置输尿管导管与旁置输尿管导管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感染性输尿管结石的应用效果. 方法 2015年2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感染性输尿管结石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分别采用内置输尿管导管输尿管镜碎石术(内置组))和旁置输尿管导管输尿管镜碎石术(旁置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结果、结石清除率及术后并发症. 结果 内置组手术时间短于旁置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旁置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碎石时间、结石清除率、术后短时低热(<38.5℃)及高热(>38.5℃)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均无输尿管穿孔、黏膜撕脱发生. 结论 输尿管镜内置输尿管导管与旁置输尿管导管钬激光碎石术治疗感染性输尿管结石疗效相当,但内置输尿管导管碎石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谢杰;王强东;董振佳;肖旭;谢永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比较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 TEP)与经腹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TAPP)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112例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7例行TEP术( TEP组),55例行TAPP术组(TAPP).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发症及复发情况. 结果 TEP组手术时间、住院费用少于TAP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疼痛持续时间、术后1 d疼痛VA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及疾病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TEP与TAPP术治疗腹股沟疝均有显著疗效,且并发症较少,安全可靠,临床可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及术者经验选择合适的术式治疗.
作者:杨寅熙;吴一峰;吴铁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间断注射对硬膜外分娩镇痛起效时间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方法 选取本院产科接收单胎足月初产妇20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A、B、C、D四组,每组50例,A组:0.075%罗哌卡因+0.5 μg/ml舒芬太尼;B组:0.1%罗哌卡因+0.5 μg/ml舒芬太尼;C组:0.125%罗哌卡因+0.5μg/ml舒芬太尼;D组:0.15%罗哌卡因+0.5μg/ml舒芬太尼,四组均采用硬膜外间断注射给药,观察比较四组产妇镇痛时间、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Bromage评分、产程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D组镇痛起效时间短(P<0.05),C组镇痛起效时间也明显短于A组、B组(P<0.05);C组、D组给药间隔显著长于A组、B组(P<0.05);C组、D组给药次数明显少于A组、B组(P<0.05);C组、D组初次用药剂量维持时间显著长于A组、B组(P<0.05);四组产妇镇痛即刻、镇痛10 min、镇痛30 min、子宫口全开时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A组、B组产妇出现运动阻滞发生率明显低于D组(P<0.05),C组产妇出现运动阻滞程度较D组轻微,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第一产程时间明显短于C、D组(P<0.05),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D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不良发应总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三组(P<0.05),A组、B组、C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选用0.125%罗哌卡因联合0.5μg/ml舒芬太尼进行硬膜外间断注射对硬膜外分娩镇痛起效快,镇痛效果好,副作用少,安全性高.
作者:谭瑛;梁曼;张贻岚;罗丹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比较两种粘度水泥对重度骨质疏松胸腰椎体骨折老年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术( 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 PVP手术)效果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3 年1月~2017 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2例重度骨质疏松胸腰椎体骨折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PVP手术治疗.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41)和对照组(n=41).观察组患者术中采用高粘度骨水泥治疗,对照组患者术中采用低粘度骨水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Cobb角、伤椎椎体高度和骨水泥渗漏情况. 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百分比、伤椎后缘高度百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obb角较治疗前均降低,伤椎前缘高度百分比和伤椎后缘高度百分比均升高,但观察组患者的Cobb角低于对照组患者,伤椎前缘高度百分比和伤椎后缘高度百分比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骨水泥总渗漏率分别为7.32%和21.95%,对照组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高粘度骨水泥应用于PVP手术中较低粘度骨水泥能够更有效地纠正后凸Cobb角,改善伤椎高度,降低骨水泥渗漏发生率,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作者:王富勇;叶作舟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影响宫腔镜手术治疗宫腔粘连临床疗效及预后的相关因素. 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6年10月在我院行宫腔镜手术治疗的宫腔粘连患者159例,术后进行随访,观察治疗效果,并对影响疗效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159例患者术后随访1年,治愈97例,有效36例,无效26例,临床有效率为83.65%.单因素分析显示,宫腔镜手术治疗宫腔粘连的临床疗效与患者病程、宫腔粘连性质、官腔粘连范围、宫腔粘连分级、宫内节育器放置和人工周期应用有关(P<0.05),与患者年龄、孕次、人工流产次数、手术时间因素无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病程和致密性宫腔粘连是宫腔镜手术临床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OR=2.807和2.751, P均<0.05),而宫内节育器放置和人工周期应用是宫腔镜治疗临床疗效的保护因素(OR=0.457 和0.508, P均<0.05).结论 宫腔镜手术治疗宫腔粘连临床疗效与患者病程、宫腔粘连性质以及术后辅助治疗有关,应针对相关影响因素积极采取措施,以提高疗效.
作者:施佳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结肠癌手术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postoperative pulmonary complica-tions, PPCs)发生的危险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16年7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252例病例临床资料.观察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对其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 结果 252例患者中出现PPCs 34例,发生率为13.49%.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分析显示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吸烟史、疼痛程度(VAS评分)、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等与PPCs的发生密切相关(P<0.05). 结论 BMI指数≥24 kg/m2、有吸烟史、VAS评分≥3分、ASA分级≥Ⅲ级均是结肠癌术后患者出现PPCs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丁科;唐腾龙;左仲坤;彭伟辉;张磊屹;黄江生;段伦喜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腹腔无金属标记纱布瘤的CT表现,分析术前误诊原因,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4例腹腔无金属标记纱布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CT平扫、增强扫描,并行多平面重组(MPR)图像处理,复习相关文献. 结果 本组无金属标记纱布遗留腹腔时间为3个月~8年. 1例术前误诊为小肠肿瘤,2例术前误诊为胃肠道间质瘤,1例误诊为乙状结肠炎症.其中小肠与肿块相互包绕2例,小肠穿孔、纱布包块嵌入小肠内1例;小肠、乙状结肠穿孔合并阑尾炎、双侧输卵管积脓1例. 结论 纱布瘤是少见的医源性异物肉芽肿,CT是重要诊断手段之一,特别是无金属标记纱布瘤误诊率高,仔细分析其影像征象,减少误诊,提高术前诊断率,具有重要的诊断意义.
作者:姜兵;张伟;黎芳丽;陈晓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有或无牵引床辅助复位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 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 方法 选择2015 年1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69例PFNA治疗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A 组(仰卧位牵引床辅助复位)33例和B组(侧卧位无牵引床辅助复位)36例.选取麻醉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透视次数、骨折愈合时间、术后远期并发症及术后Harris髋关节评分为评价指标. 结果 B组患者麻醉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透视次数明显好于A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两组间的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和术后Harris髋关节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侧卧位无牵引床辅助复位PFNA 技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较仰卧位牵引床辅助复位有更好的围手术期优势,二者远期疗效相当.
作者:熊军;刘韦;黎早敏;陈剑飞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23G微创玻璃体切割联合球内及后Tenon囊下应用曲安奈德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 , PDR)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 选择行23G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的PDR患者86例(95只眼)进行回顾性研究.按治疗方式分为两组:联合药物治疗组40例(48眼),行标准三切口玻璃体切割术,术中球内注入曲安奈德8 mg行玻璃体染色并切割吸出,术毕后Tenon 囊下注射曲安奈德30 mg;单纯手术治疗组46例(47眼),单纯行玻璃体切割手术,未注射曲安奈德.比较两组术后矫正视力及眼压情况,黄斑中心凹厚度(central macular thickness , CMT)变化及前房炎症反应情况. 结果 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2年,平均(1.31 ±0.63)年.组内比较,两组治疗后各时间点佳矫正视力(BCVA)、 CMT值均较术前改善(P均<0.05);组间比较,术后1月、3月、 6月联合药物治疗组BCVA、 CMT均优于单纯手术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两组患者眼压稳定,各时间点组内和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术后联合药物治疗组前房炎症反应较单纯手术治疗组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3~5 d,前房反应逐渐消失,所有病例未发生术后感染. 结论 23G微创玻璃体切割联合曲安奈德术中玻璃体染色及术毕后Tenon囊下注射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效安全,能减轻黄斑水肿,改善视功能.
作者:周林;李芳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比较两种手术方法治疗Hoffa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临高县中医院、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2010年2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Hoffa骨折患者共60例,根据手术中固定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术中仅采用拉力螺钉固定治疗,研究组术中采用侧方支撑钢板辅助拉力螺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通过问卷调查方式,于术后随访3个月进行随访,对患者膝关节进行术后Letenneur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远期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高于对照组(138.5 ±14.7)ml vs.(105.5 ±15.6)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分别为(12.5 ±3.4)周vs.(11.8 ±3.7)周(P>0.05).两组患者术后膝关节评分的优良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76.7%vs.70%)(P>0.05).两组远期并发症主要有关节僵硬、骨折延迟愈合、创伤性关节炎,发生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16.7%vs.30%) (P>0.05). 结论 侧方支撑钢板辅助拉力螺钉或仅采用拉力螺钉固定治疗Hoffa骨折疗效明显,后者具有术中出血量少的优点.
作者:许宇浪;纪志华;刘强;吴小萌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小关节、椎间孔形态变化与棘突撑开的相关性,以期为临床脊柱疾病治疗提供有效依据. 方法 使用3具存在不同程度腰椎退行性变新鲜尸体作为标本,暴露出关节突周围关节囊韧带和棘间韧带,撑开L3~L4、 L4~L5棘突,比较不同撑开高度时椎间孔高度和宽度以及小关节位移的改变. 结果 在撑开2 mm、4 mm后椎间孔高度和小关节位移较原始状态均有明显改善(P<0.05);椎间孔宽度上撑开2 mm后较原始状态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撑开4 mm后椎间孔宽度较原始状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撑开棘突可有效改善小关节位移,增加椎间孔高度,但对椎间孔宽度的改善需足够的距离才有效.
作者:曾广军;郭孝军;文汉林 刊期: 201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