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情服务是一种新型的、体现人性化的护理理念,是以创造和谐的医息关系,为患者提供家庭般就医环境和亲切感受的服务方式.要求医务人员对患者象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用高尚的医德医风,精湛的医疗技术,全心全意为患者的身心健康服务[1].本文分析我科收治的61例老年患者,现报道如下.
作者:阙蔚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我科于2004~2007年3月采用鼻中隔成形加鼻丘黏膜划痕术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52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牛良君;汤正清;骆满秀 刊期: 2009年第02期
2005年1月~2007年3月,我科收治鼻出血患者63例,均在鼻内镜下利用微波烧灼法止血,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蔡继林;李望根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环状软骨上喉次全切除喉功能重建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1998-2005年行环状软骨上喉次全切除并行喉功能重建18例,其中声门型癌12例,声门上型癌6例.采用环状软骨-舌骨-会厌固定术式(CHEP)11例;气管-环状软骨、舌骨会厌固定术式(TCHEP)1例;环状软骨-舌骨固定术式(CHP)6例.结果 18例患者术后均拔管,拔管率100%.CHEP术式,拔管时间为14~18 d,平均15 d;TCHEP术式,拔管时间20 d;CHP术式拔管时间18~25 d,平均21 d.全部病例术后恢复呼吸及发音功能,保留会厌(CHEP,TCHEP)术式,短期误咽发生率为41.6%;切除会厌的CHP术式误咽发生率为100%.按术后8周评价,保留会厌者均无误咽,而切除会厌者误咽发生率占33.3%.术后随访,3年生存率88.8%,5年生存率75%.结论 根据喉癌发生的部位和累及的范围选择环状软骨上喉次全切除,采用不同术式和重建方法,既能良好地保留喉功能,又能完整地切除喉肿瘤,是值得推广的一种术式.
作者:黎高新;王继华;肖旭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1例巨大鼻腭囊肿,结合文献探讨其临床诊断和佳治疗手段.方法 治疗1例巨大鼻腭囊肿,病变范围侵犯2/3硬腭、双侧鼻底、齿槽及双侧上颌窦骨壁,并探讨巨大鼻腭囊肿的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病理特点及治疗.结果 鼻腭囊肿系胚胎发育异常所致,可引起面部及比邻解剖畸形,CT等影像学检查有助于判断囊肿的大小、范围及其与相邻结构的关系,对确定治疗方案有重要参考价值.在鼻内镜下行囊肿造袋术,疗效好,随访6个月无复发.结论 鼻腭囊肿是一种非牙源性面裂囊肿,强调术前临床观察和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后应制定合理可行的治疗方案,经鼻内镜手术效果良好.
作者:应丽韫;赵长青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累及气管的小儿复发性呼吸道乳头状瘤的治疗方法.方法 支撑喉镜联合支气管镜下Nd:YAG激光治疗小儿复发性气管内乳头状瘤17例.结果 4例随访1年6个月未复发,已拔除气管套管,13例术后复发.结论 支撑喉镜联合支气管镜下Nd:YAG激光治疗小儿复发性气管内乳头状瘤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作者:杨柏球;游舟;刘理;丁志雄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3种治疗小儿食管光滑异物方法的疗效及优缺点.方法 对181例小儿食管光滑异物分别采用Foley管、电子食管胃镜及硬质食管镜进行治疗.结果 121例光滑异物中应用Foley管法成功取出108例(89.3%),平均操作时间6.2 min,5例出现鼻出血、唇黏膜损伤等轻微并发症,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37例电子食管胃镜成功取出32例(86.5%),8例出现并发症,其中1例为食管穿孔;23例使用硬质食管镜顺利取出异物22例(95.7%),6例术中出现呼吸困难,4例食管黏膜损伤,1例牙齿脱落,其疗效与Foley管、电子食管胃镜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oley管治疗小儿食管光滑异物具有安全、有效、操作简单等特点.
作者:梁耕田;潘兆虎;王素芳;孙广滨;刘争;崔永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颅底肿瘤术后脑脊液中内皮素-1(ET-1)和一氧化氮(NO)的动态变化及其与术后脑血管痉挛(CVS)发生的关系.方法 选择诊断明确的颅底肿瘤患者33例,术中术后留取脑脊液标本,测定脑脊液中ET-1和NO的含量,同时行颅超声多普勒(TCD)检查以判定CVS.结果 颅底肿瘤术后发生CVS的患者第3天脑脊液中ET-1水平即有明显升高,第7天达到高峰.以后逐渐下降.CVS组ET-1水平明显高于无CVS组,症状性CVS组ET-1水平高于无症状性CVS组.颅底肿瘤术后发生CVS的患者第3天脑脊液中NO水平明显降低,术后第7~10天达到低,以后逐渐升高.CVS组NO水平明显低于元CVS组,症状性CVS组低于元症状CVS组.结论 颅底肿瘤患者术后脑脊液中ET-1水平的升高和NO水平的降低参与了术后CVS的发生,其含量与病情演变、CVS程度有关.
作者:董志强;潘亚文;段磊;赵贤军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儿童声音嘶哑的发病原因及特点,探讨儿童声嘶的治疗方法和预防.方法 对89例小儿声音嘶哑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9例小儿声嘶发病年龄≥3岁,发病人群以激惹型性格为主,声带小结是儿童声嘶的主要病因.儿童声音嘶哑的干预主要包括药物、嗓音训练、手术、联合治疗等.结论 儿童声嘶有别于成人,它不威胁儿童的生命,但却影响了生活质量,对儿童声嘶不应只限于治疗,更在于防范,纠正发音方法.
作者:李淑洁;张峰;张卓;高振峰;吕凌燕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枕下骨瓣开颅术在后颅窝病变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对40例后颅窝病变患者采用骨瓣开颅25例,骨窗开颅15例.手术入路包括枕下正中入路、枕下正中向外的钩型切口入路及小脑半球外侧钩型切口入路.结果 骨瓣开颅组术后CT显示骨瓣复位良好,术后无脑脊液漏,无皮下积液,颅内感染1例.骨窗开颅组术后脑脊液漏1例,皮下积液2例,颅内感染1例.骨窗开颅组术后有不同程度的皮瓣区下陷.结论 骨瓣开颅术后复位保持了解剖层次的完整性,避免了对患者的不良心理影响,减小了残腔,减少了皮下积液的发生.
作者:赵杰;袁贤瑞;马建荣;姜维喜;姜冰;马志明;廖艺玮;曾飞跃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经鼻内镜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8例经鼻内镜手术治疗的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病例资料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 随访10~36个月,28例中5例复发,再次经鼻内镜手术后未再复发.结论 鼻内镜手术视野清晰、创伤小、效果满意,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优先选择的方法.准确的术前评估、手术技巧和术后定期随访是影响疗效的主要因素.
作者:唐卫红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3种术式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疗效.方法 将254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115例,行下鼻甲黏膜下成形术;B组:61例,行下鼻甲骨折外移术;C组:78例,行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比较3组病例术后3个月,1年疗效.结果 术后3个月,3组病例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年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1),A组疗效优于B组和C组.结论 下鼻甲黏膜下成形术远期疗效优于下鼻甲骨折外移术和低温等离子消融术,并对下鼻甲功能影响不大,值得适当放宽手术适应证.
作者:王德文;吉小兰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鼻内镜下或鼻内镜联合尖牙窝开窗双径路手术治疗真菌性鼻-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局麻鼻内镜下或鼻内镜联合尖牙窝开窗双径路手术治疗真菌性鼻-鼻窦炎40例;其中鼻内镜下双径路手术治疗病例5例.同时采用传统上颌窦根治术治疗25例作为对照,比较两种手术方法治疗真菌性鼻.鼻窦炎的临床疗效.结果 鼻内镜下或鼻内镜联合尖牙窝开窗双径路手术治疗真菌性鼻-鼻窦炎疗效明显优于传统上颌窦根治术,两种手术方法的总有效率差异明显(P<0.05).结论 鼻内镜下或鼻内镜联合尖牙窝开窗双径路手术治疗真菌性鼻-鼻窦炎并发症少,病变切除彻底,伤口愈合快,疗效好,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勇;黄英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总结外耳道骨瘤和外生骨疣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5~2006年手术治疗的19例外耳道骨瘤和外生骨疣的临床资料.结果 临床和病理学诊断外耳道骨瘤16例;外生骨疣3例,手术切除后均无复发.1例合并中耳乳突炎者同期行乳突根治术.术前听力减退者12例中11例听力改善.结论 外耳道骨瘤一旦确诊,宜及时手术.外生骨疣导致外耳道阻塞或听力减退时须手术治疗.
作者:吴斯;廖俊;伍伟景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采用平阳霉素、地塞米松、利多卡因混合液注射治疗血管瘤的疗效.方法 平阳霉素8 mg、地塞米松2.5 mg、2%利多卡因2 ml混合液,以皮试针头分点刺入瘤体,回抽无回血后注药至瘤体苍白和肿胀为准,间隔10~20 d复诊,根据治疗效果决定是否再次注射,总药量不超过40 mg.结果 96例患者经平阳霉素、地塞米松、利多卡因混合液治疗1~6个月,随访6个月,治愈率84.34%,显效率14.5 8%,总有效率98.92%,全身不良反应轻微.结论 平阳霉素、地塞米松、利多卡因混合液注射治疗血管瘤疗效确切,副作用小,安全有效,是一种经济实惠,简单易行,易推广的可靠治疗方法.
作者:谢红卫;张海琼;李桃云;文芳聪;钟勋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单纯滴鼻致敏豚鼠上下气道的症状及病理改变.方法 健康Hartley豚鼠随机分为单纯滴鼻组(实验组,15只)及空白对照组(对照组,10只).实验组及对照组经基础致敏和激发后,对其喷嚏、抓鼻、鼻腔分泌物、咳嗽及呼吸频率改变做动态症状学观察,观察鼻腔和肺组织的病理改变.结果 抗原激发后,实验组均出现典型的鼻部症状和呼吸频率改变,但呼吸困难及咳嗽症状并不明显.对照组鼻、肺部均无明显改变,鼻腔和肺部支气管黏膜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及杯状细胞分布较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实验组还可以观察到鼻、肺黏膜下小血管扩张、腺体增生等病理改变.结论 单纯滴鼻致敏的豚鼠具有明显的鼻部症状,肺部症状不明显,但上下气道的病理改变具有一致性.
作者:张勇;徐定远;江满杰;张鹏;陈伟;李泽卿;王秋萍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喉鳞癌组织中环氧合酶-2(COX-2)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达及其相关性,同时探讨二者与喉鳞癌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检测48例喉鳞癌组织、20例癌旁组织及20例声带息肉组织中COX-2和iNOS的表达,并观察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COX-2和iNOS在喉鳞癌组织中表达上调,与癌旁组织及声带息肉组织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2蛋白表达与喉鳞癌患者肿瘤临床分期有关.iNOS蛋白表达与喉鳞癌患者淋巴结转移、肿瘤病理分期有关.COX-2和iNOS蛋白表达之间呈正相关,两种蛋白在喉鳞癌中的表达有协同关系.喉鳞癌组织中MVD表达与声带息肉组织、癌旁组织有显著差异,且COX-2、iNOS与MVD显著正相关.结论 COX-2和iNOS可能在喉鳞癌发生发展中起一定的促进作用.喉鳞癌组织MVD增高与COX-2及iNOS有关,COX-2与iNOS可能通过促进新生血管形成共同影响喉鳞癌的发生发展.
作者:杨径;王继华;王兰田;周伟雄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E1A基因与喉癌Hep-2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关系.方法 将Ad-E1A和对照空载体组Ad-β-gal在293细胞中扩增后提取、纯化并滴定,将其转染至喉癌Hep-2细胞,转染后将Hep-2细胞分为空白组(PBS组)、对照组(Ad-β-gal)和实验组(Ad-E1A组).经RT-PCR鉴定,采用胎盘兰染色并计算细胞数及MTT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并计算倍增时间;采用流式细胞术计算分析细胞周期.结果 RT-PCR结果显示E1A已整合到Ad-E1A转染的细胞基因组中并且稳定表达.实验组(E1A组)细胞生长减慢,倍增时间分别是空白组(PBS组)、对照组(Ad-β-gal组)的1.72倍和1.70倍.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转染E1A的细胞出现S期减少和G2/M期被阻滞.结论 ①E1A基因可以抑制喉癌Hep-2细胞在体外的生长,延长其倍增时间.②E1A基因可以改变喉癌Hep-2细胞的细胞周期,使S期细胞减少,G2/M期被阻滞.
作者:廖遇平;丁思娟;周蓉蓉;肖华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分析鼻咽癌患者和正常人咽部标本中的细菌种类和比例,探讨细菌感染和鼻咽癌的关系.方法 选择11例初次确诊的鼻咽癌患者以及11例与鼻咽癌患者年龄和性别匹配的健康对照者,两组1年内均未使用抗生素、化疗等药物.提取咽拭子中的细菌总DNA,针对16 S rDNA保守区设计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PCR产物克隆到T载体,在转化的白色克隆中随机挑选100个左右进行测序.将获得的16 S rDNA序列与网上已公布的16 S rDNA序列进行Blast比对,分析克隆群中细菌的种类和比例.结果 11例鼻咽癌患者中9例结核分枝杆菌和奈瑟菌占优势菌群;另2例排第四和第五位,而在11例健康对照者中未发现结核分枝杆菌和奈瑟菌.鼻咽癌患者与健康对照者的菌群分布明显不同.结论 用16S rDNA技术发现鼻咽癌患者与正常人咽部细菌组成存在较大的差异,结核分枝杆菌和奈瑟菌感染可能与鼻咽癌相关.
作者:江青山;肖建华;刘安元;沈宝茗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放射干预对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hTERT)启动子启动活性以及鼻咽癌靶向调控的影响.方法 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pCL-3-hTERTp质粒以及pcDNA3.1.hTERT.CD/UPRT质粒,脂质体介导重组质粒pGL-3-hTERTp转染鼻咽癌CNE-2细胞以及人成纤维皮肤细胞(HDF),并给予不同剂量放射干预,双荧光素酶活性分析其启动活性变化.pcDNA3.1.hTERT.CD/uPRT质粒转染鼻咽癌CNE-2细胞;运用RT-PCR以及免疫印迹法检测不同放射剂量下自杀基因表达.结果 接受放射干预后,hTERT启动子活性明显增强,给予2、6、10 Gy放射干预后,其启动活性分别增加了10倍、19倍和34倍,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DF组无论放射与否,其测量值与pGL-3 Basic质粒无统计学差异(P>0.05).pcDNA3.1.hTERT.CD/UPRT质粒转染CNE-2细胞后,放射剂量增加至6、10 Gy检测到目的 基因表达.结论 放射干预可提高hTERT启动子在鼻咽癌CNE-2细胞中的启动活性,且对其肿瘤特异性无影响.以放疗为主的肿瘤治疗中,hTERT启动子可能为潜在靶向性基因治疗的备选因子.
作者:胡璟;赵素萍;唐瑶云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各种上气道重建手术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的重要方法,高度个体化的外科干预已成为普遍接受的治疗模式.准确评估上气道阻塞部位与范围,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是有效的进行外科治疗的基础.本文对近年上气道定位诊断方法以及各种上气道重建手术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白文忠;孙建军 刊期: 2009年第02期
鼻-鼻窦炎鼻息肉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虽不直接威胁生命,但易被忽视和低估,病情反复,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心理、社会功能.随着鼻内镜外科技术的发展,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使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的治愈率明显提高.但由于诸多因素影响,致使部分患者术后复发,其复发率高达20%左右[1].鼻内镜外科技术是通过矫正畸形和去除不可逆性病变组织、改善引流,为炎症的恢复创造条件,而炎症完全消除常需完善合理的综合治疗.
作者:袁洪;赵绰然 刊期: 2009年第02期
患儿,女,17个月,因出生后发现鼻梁中部一瘘口,鼻根部包块9个月于2008年3月7日以鼻根肿块收入我院.患儿出生后家长发现其鼻梁中部有一瘘口,8个月时无明显诱因出现瘘口流脓,同时发现鼻根部肿胀,鼻根部略偏左位置出现一椭圆形肿块,大小约1 cm(图1),给予抗炎治疗后包块体积减小.家族史:患儿母亲及曾祖母鼻梁中线中段有一瘘口,母亲距中线中段瘘口下方0.5 cm处还有一更小瘘口.
作者:李燕萍;王振海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全麻支撑喉镜下手术治疗喉部的各类良性疾病,可以做到手术精细,患者痛苦小,效果满意.但全身麻醉与气管插管,也存在一定的手术风险,屡有并发症的报道[1,2].
作者:吕向光;王倩;刘方鹏;曹文荣 刊期: 2009年第02期
颈静脉轰鸣(cervical venous hum)[1]是由于颈内静脉血流异常而引起的持续低调的搏动性耳鸣,患者和检查者均可听及,严重时可影响睡眠,甚至导致听力丧失,压迫颈内静脉及头转向同侧时耳鸣可减弱或消失,头转向对侧时耳鸣增强,是血管性耳鸣的一种.近年来逐渐被重视,但有关其治疗国内文献少有报道.现将我科收治的1例报道如下.
作者:李彦利;田勇泉 刊期: 2009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