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分析不同病理类型鼻咽癌在性别、T分级、N分级、颈部淋巴结转移、复发、远处转移及血清EBV-IgA阳性率之间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1日~2012年9月1日就诊于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的1 286例鼻咽癌患者的病理类型、血清EBV-IgA检验结果、年龄、性别、T分级、N分级、治疗方式、复发、远处转移等临床资料,并随访其生存状况,分析不同病理类型鼻咽癌之间差异.结果 列入研究的1 286例鼻咽癌中,WHO-Ⅰ型鼻咽癌有76例,WHO-Ⅱ/Ⅲ型有1210例.血清EBV-IgA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4.5%和85.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36).WHO-Ⅰ型颈淋巴结转移77.6%,而WHO-Ⅱ/Ⅲ型颈淋巴结转移87.0%,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5).WHO-Ⅰ型和WHO-Ⅱ/Ⅲ型鼻咽癌在性别、N分级、复发、远处转移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WHO-Ⅰ型和WHO-Ⅱ/Ⅲ型鼻咽癌患者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4%、67%、67%和85%、72%、6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病理类型鼻咽癌在T分级、血清EBV-IgA抗体阳性率、颈淋巴结转移率方面有差异,而性别、N分级、复发、远处转移方面无明显差异,1、3、5年总生存率无明显差异.
作者:黄少华;陈贤明;谢九根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前颅窝底神经上皮囊肿病例的诊治,探讨无导航鼻内镜手术切除前颅窝良性病变的可行性,术前影像学处理及手术技巧.方法 右前颅窝囊性病变患者行鼻内镜下颅底囊肿切除加一期原位修复术,术中证实为囊肿,完整切除.术中用软件OsiriX即时观察影像学资料.结果 术后患者头痛消失,痊愈出院,无并发症;病理检查结果为神经上皮囊肿.结论 鼻内镜下前颅窝底囊肿切除是一种安全、微创、有效的术式,恰当的影像学后处理有助于手术风险和疗效评估.
作者:王瑾瑜;谢民强;万良财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对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第二支(上颌支)痛的手术进路进行改良.方法 对18例长期患有三叉神经第二支(上颌支)痛的患者采取鼻内镜下鼻腔外侧壁切开后进入上颌窦,再进入翼腭窝内圆孔处切断翼腭窝神经和眶下神经.结果 18例患者术后疼痛明显缓解或消失.结论 鼻内镜下鼻腔外侧壁进路上颌神经切除治疗三叉神经痛方法好,术后创伤小.
作者:苏跃;王中亮;曾珍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结合文献分析前颅底外伤性脑膜脑膨出患者的诊治,以探讨前颅底外伤性脑膜脑膨出的诊断、鼻内镜下手术治疗、并发症及围手术期处置,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经鼻内镜下手术治疗的前颅底外伤性脑膜脑膨出的临床资料,复习近期的相关文献,并归纳手术适应证、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及长期随访的结果.结果 前颅底膨出的脑膜脑组织经鼻内镜完整切除,术腔恢复良好,颅底重建良好,患者无癫痫发作、脑脊液鼻漏、颅内感染、脑膜脑膨出复发等并发症.结论 经前颅底外伤性脑膜脑膨出的手术切除及颅底重建可鼻内镜手术,且效果良好.
作者:曹连杰;张秋航;严波;王振霖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耳鼻咽喉科疾病与儿童咳嗽的相关性及相关程度,为临床诊断儿童咳嗽的病因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2年4月~ 2013年6月以咳嗽为主诉或主诉中伴有咳嗽的393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耳鼻咽喉科疾病与儿童咳嗽的相关性.结果 393例患儿中主要病因为鼻部疾病55.72% (219/393),其中包括变应性鼻炎180例,慢性鼻炎33例(合并鼻息肉12例),鼻腔异物合并感染6例;鼻咽口咽喉咽部疾病38.17%(150/393例),其中包括扁桃体、腺样体肥大138例,咽淋巴滤泡增生7例,咽后壁囊肿1例,会厌舌根囊肿4例.食管异物20例,食管化学伤3例,双耳外耳道异物1例.结论 鼻部疾病是导致儿童咳嗽的首要病因(55.72%),其次为咽喉部疾病(38.16%),食管异物、食管化学伤等其他疾病(6.10%)位居第3位.
作者:徐幼;谢友奇;李离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经内镜手术方式治疗儿童先天性颅底型脑膜脑膨出并进行颅底重建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6例儿童先天性颅底型脑膜脑膨出患儿病例资料,其中鼻内型4例,蝶咽型2例.术中颅底缺损重建材料分别为中鼻甲骨及黏膜瓣2例,鼻中隔软骨及带蒂鼻中隔黏膜瓣2例,肋软骨-人工硬脑膜-疝囊黏膜瓣1例,筛骨垂直板-人工硬脑膜-带蒂鼻中隔黏膜瓣1例.结果 6例患儿均一次性经内镜行脑膜脑膨出切除术并成功进行颅底重建.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无复发、鼻中隔穿孔、视力障碍、内分泌紊乱、脑脊液鼻漏及脑膜炎等并发症.结论 经内镜进行儿童先天性颅底型脑膜脑膨出切除+颅底缺损重建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吴学文;张俊毅;章华;谢志海;范若皓;刘勇;吴蓓;孙虹;蒋卫红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综合比较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多频稳态听觉诱发电位(auditory steady-state response,ASSR)听域与纯音听域测试(pure tone audiometer,PTA)的差距,分析两种听域评估方法的相关性及其规律.方法 比较126例中的198耳感音神经性耳聋的ASSR听域图与PTA的听域图.结果 中重度、重度听力损失情况下,从1 kHz到4 kHz声刺激时,ASSR听域与PTA听域比较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外4 kHz声刺激时,轻度耳聋患者的ASSR听域显著高于PTA听域(P<0.05).而在0.5 kHz声刺激时,只有重度听力损失的ASSR听域与PTA听域接近(P>0.05).结论 应用ASSR评估实际听域时应结合临床听力损失程度及声刺激频率.
作者:伍美芳;李维;王春花;谭国林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GJB2基因突变致聋患儿人工耳蜗植入效果.方法 对46例资料完整的2岁以下的人工耳蜗植入患者进行GJB2基因检查,根据结果将患儿分成GJB2相关聋儿组(18例)和非GJB2相关聋儿组(28例).术后1年,使用婴幼儿有意义听觉整合量表(the infant-toddle meaningful auditory integration scale,ITMAIS)进行听觉康复效果问卷评估.结果 46例聋儿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全部成功,均建立了主观听性反应.术后1年,18例GJB2相关聋儿组的IT-MAIS评分为20~39分,平均(33.2±4.4)分;28例非GJB2相关聋儿组的ITMAIS评分为20 ~ 38分,平均(31.3±5.5)分;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工耳蜗患者中GJB2基因突变率高;GJB2基因突变致聋患儿与非GJB2基因突变致聋患儿人工耳蜗植入术后效果基本一致,人工耳蜗植入可作为GJB2基因突变致聋患儿的有效治疗手段.
作者:陈杰;杨烨;史陆森;马登滨;林川耀;李嘉怡;高下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miR-21在鼻咽癌组织及细胞中的表达,并分析miR-21反义核苷酸(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ASO)对鼻咽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miR-21在鼻咽癌组织及细胞株中的表达;利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TM2000将miR-21 ASO瞬时转染至鼻咽癌细胞,通过荧光定量RT-PCR检测miR-21的沉默效果.利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法)、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miR-21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miR-21对细胞周期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AnnexinV-FITC/PI双染色法检测miR-21对鼻咽癌细胞凋亡的影响;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caspase-3蛋白的表达;caspase-3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沉默miR-21后caspase-3的活性变化.结果 miR-21在鼻咽癌组织及鼻咽癌细胞中显著高表达;MTT法分析显示,细胞接种96 h后,5-8F/miR-21 ASO组的生长速度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细胞克隆形成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周期结果表明沉默miR-21表达的细胞增殖受抑,主要通过诱导G0/G1期阻滞,减少S期细胞的比例;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转染miR-2l ASO组较对照组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并且caspase-3的活性明显增强.结论 miR-21在鼻咽癌组织及细胞中表达上调,靶向miR-21可有效抑制鼻咽癌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miR-21的表达可能影响鼻咽癌细胞的生长.
作者:万仁强;傅向军;张学辉;黄健男;裴娜娜;邹苑斌;刘华盛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成人腺样体肥大的临床特征与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12例成人腺样体肥大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90例行鼻内镜下腺样体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22例采用保守疗法治疗,采用鼻内镜评分、鼻咽腔容积测量及对症状改善进行评价,观察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 患者治疗后均随访6个月以上,鼻内镜评分及鼻咽腔容积较前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种治疗方法的症状缓解总有效率均大于85.5%.结论 正规保守疗法及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消融术在成人腺样体肥大治疗中均有良好效果,对Ⅱ度及以上患者应首选手术治疗,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消融术在成人腺样体肥大中值得推广.
作者:底瑞青;齐景翠;赵玉林;娄小平;叶琳;王鑫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究利用咽声反射测试对临床上可疑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进行初步筛选,并评价OSAHS患者的手术疗效.方法 50例健康成年人为体检健康组;57例临床上有睡眠打鼾症状的患者为实验组,其中重度OSAHS患者行腭咽成形术(UPPP);利用咽声反射仪测量体检健康组和实验组的口咽结合处面积、会厌游离缘面积及距离、声门处的面积及距离、咽腔容积、咽腔长度、咽腔平均横截面积,且对重度OS-AHS患者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的各指标进行监测,将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OSAHS组的体重、BMI、颈围均大于体检健康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2例中重度OSAHS患者的口咽结合处面积、咽腔容积、咽腔平均横截面积均低于体检健康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会厌游离缘距离与体检健康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5例重度OSAHS术后1周的口咽结合处面积、咽腔容积、咽腔平均横截面积大于术前(P<0.05),且术后1月的口咽结合处面积、咽腔容积、咽腔平均横截面积大于术后1周(P<0.05).结论 咽声反射检查技术可以对OSAHS进行初步的筛查,并能客观地评价重度阻塞性OSAHS患者的手术疗效.
作者:杨晓彬;严小玲;翟锦明;欧阳顺林;陈观贵;廖礼兵;田慎之;黄映红;毛敏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总结分析鼻咽癌患者治疗后复发或转移的原因及其与治疗前相关因素的关系,为制定鼻咽癌治疗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1年1月~ 2003年12月鼻咽癌患者669例,首程治疗前均行影像学检查和鼻咽病理证实的非转移鼻咽癌接受治疗.根据患者症状、体征、病理学及相关部位的影像学检查确定治疗方案,生存分析用Kaplan-Meier法,统计总生存、无瘤生存、无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生存率.统计5年累积鼻咽、颈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率.结果 本组鼻咽癌患者5年总生存率、无瘤生存率、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分别为65.3%、59.7%、18.9%、20.3%.T1、T2、T3、T4患者的5年局部复发率分别为8.2%、8.6%、11.3%、11.5%;N0、N1、N2、N3的颈部复发率分别为3.1%、4.3%、3.4%、4.3%;N0、N1、N2、N3的5年远处转移率分别依次为9.4%、21.3%、21.8%及36.5%.结论 复发或转移是影响鼻咽癌治疗后生存率和预后的重要因素.随着放射技术的发展,可望进一步提高鼻咽癌的局部控制率从而达到提高生存率的目的.提高鼻咽癌患者的生存率,关键在于降低鼻咽癌患者的远处转移率.
作者:毛承刚;万俐佳;沈敏;金志良;唐曦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全麻支撑喉镜下显微声带手术的严重并发症及其处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1月~2014年6月在全麻支撑喉镜下显微声带手术160例患者中出现的严重并发症及对其进行相应的处理.结果 全部患者顺利完成手术,其中出现的严重并发症包括咽腭弓严重撕裂伤1例,长柄电刀致麻醉插管气囊破裂氧气泄漏引发导管燃烧1例,声门水肿引发喉梗阻行紧急气管切开1例,通过紧急应对处理,未出现死亡病例.结论 全麻支撑喉镜下显微声带手术严重并发症较少,一旦发生,如处理不当危及患者生命,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作者:张旭;戴勇传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慢性鼻-鼻窦炎(CRS)鼻窦、鼻道黏膜分泌物细菌分布特点及药物敏感性试验,指导CRS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方法 鼻内镜下采集100例CRS鼻窦、鼻道黏膜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另取50例鼻中隔偏曲患者鼻道黏膜分泌物作为对照.结果 100例患者培养出细菌的84例,阳性率为84%,均为单一细菌生长.84例中表皮葡萄球菌22例,占培养细菌总数的26%,草绿色链球菌12例,鲍曼不动杆菌4例,大肠埃希菌10例,黏液奈瑟菌4例,施氏葡萄球菌4例,铜绿假单胞菌6例,白色念球菌2例,弗氏柠檬酸杆菌6例,阴沟肠杆菌10例,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4例.药敏试验表明对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等喹诺酮类耐药的占50%,对青霉素G、红霉素耐药的占80%,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合成青霉素类敏感的占90%,对头孢他啶、头孢呋辛钠、头孢吡肟等头孢类基本敏感.而50例鼻中隔偏曲患者对照组鼻分泌物培养出细菌的仅为16例,阳性率为32%,也为单一细菌生长,为草绿色葡萄球菌6例,金黄色葡萄球菌10例.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葡萄球菌感染在CRS的致病中占有重要地位.CRS患者应进行常规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抗生素的使用应以病原菌检测和药敏试验结果为基础.
作者:何文霞;汪文银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鼻出血患者行二次填塞术后应用鼻朗喷鼻器对鼻部不适症状、鼻腔纤毛传输速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128例鼻出血二次填塞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选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实验组选用鼻朗喷鼻器冲洗鼻腔,分别观察鼻部不适症状及鼻腔纤毛传输效率的变化.结果 在鼻腔填塞术后的1、2、4周,实验组主观症状较对照组明显缓解(P<0.05),实验组鼻腔黏膜纤毛传输速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结论 鼻腔二次填塞术后,相对于生理盐水,鼻朗鼻腔喷雾器冲洗鼻腔可以明显缓解鼻部不适症状,并且对于纤毛清除功能改善具有明显疗效.
作者:甘卫刚;严达忠;向宇;冯燚源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不同时间点应用鼓室内地塞米松注射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激素在不同频率听力恢复过程中的作用,选择适合的切入治疗时间点及疗程.方法 收集单耳3d内发病的初治突发性耳聋患者117例,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成3组,所有患者均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同时分别对入院当天(A组39例)、入院后第7天(B组38例)、入院后第13天(C组40例)给予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DXM)治疗,观察各组患者听力改善情况及激素治疗的局部和全身不良反应.结果 ①低中频听力疗效比较:第6天,A组好于B、C两组;第12天A、B组无差异,A、B组好于C组;第24天及第3个月低中频听力无差异;②高频听力疗效比较:第6天、第12天,高频听力无差异;第24天及第3个月,A、B组无差异,A、B组好于C组.结论 ①低、中频听力恢复早于高频听力,IST早期介入更有益于低、中频听力的快速恢复,3组终末疗效无明显差异.鼓室内注射糖皮质激素(intra-tympanic steroid therapy,IST)早期介入对于高频听力的恢复优于挽救性治疗组.结果支持IST取代全身使用激素治疗(systemic steroid therapy,SST)应用于突发性耳聋的治疗;②IST治疗中随疗程增加不可避免出现激素治疗全身副反应.10次IST治疗(20 d)后全身副作用逐渐增多,而疗效下降,因此推荐选择≤10次IST治疗后观察随访.
作者:黄洁;陈德禄;范洁;胡志强;周苏波;施祝良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出血发病的临床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我科2009年1月~2013年12月住院的253例鼻出血患者,采用二分类Logistic(Forward:Conditional)法分析并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发病时间、有无高血压、饮酒史,变应性鼻炎史、服用抗凝药物史及鼻中隔偏曲.结果 鼻出血患者的季节分布中,春季67例(26.5%),夏季54例(21.3%),秋季40例(15.8%),冬季92例(36.4%).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患鼻出血的风险是男性0.42倍,而年龄中,年龄增长与鼻出血的风险呈正相关.有高血压者患鼻出血的危险是无高血压的14.455倍;有饮酒史者患鼻出血的危险是无饮酒史的3.377倍;有变应性鼻炎史者患鼻出血的危险是无变应性鼻炎的38.213倍;服用抗凝药物者患鼻出血的危险是无服用抗凝药物的3.745倍.结论 鼻出血冬季发病率高于其他季节.男性、高龄、饮酒、高血压、服用抗凝药物及有变应性鼻炎史是鼻出血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作者:钟振华;程泽星;庄远岭;练状 刊期: 2015年第05期
临床约1/3 ~ 1/4的甲状舌管囊肿患者因囊肿自发破溃或感染切开引流而形成颈部皮下和舌底相通的窦道或瘘管,往往误诊为先天性甲状舌管瘘,临床真正的先天性甲状舌管瘘少有报道[1].现将我科近期收治的1例先天性甲状舌管瘘患者报道如下.1 病例报告患者,男,38岁.因发现颈前瘘口伴反复溢液38年,于2014年1月13日入院.患者于出生后3个月家人发现颈部一瘘口,伴有间歇性溢液,为清亮色液体,无特殊气味,无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当时家属未予诊治.
作者:杨名保;赵海亮;柴福;邱书奇;曾宪海;曾晓霞 刊期: 2015年第05期
1 病例报告患者,男,20岁.1年前发现右面部局部隆起,无疼痛,渐长大,近1年来增长迅速,面部隆起明显,伴右侧鼻塞,无头痛、鼻漏、牙痛及复视等症状,于2012年7月10日入院.查体:面部两侧不对称,右眶下面部显著膨隆,表面光滑,质硬,无明显红肿及压痛;右侧上牙列齐,牙齿无缺失及松动,咬合关系良好,无张口受限,硬腭向下隆起,硬腭黏膜完整,光滑,大小约4 cm×3 cm;右鼻腔稍窄,黏膜光滑,未见分泌物;双眼对称,眼球活动好.
作者:李军政;许教远;高翔;郑庆生;梁悦浓;黄春柳;吴盖珍;田文栋 刊期: 2015年第05期
慢性鼻窦炎是一种常见的鼻科疾病,是指鼻窦与鼻腔黏膜的慢性炎症,病程超过12周,可分为慢性鼻-鼻窦炎不伴鼻息肉及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两型.主要的临床症状包括鼻塞、脓涕、头面部胀痛、嗅觉减退或消失[1].规范化治疗失败的患者,功能性鼻内镜手术(FESS)是常被选择的治疗方式之一,在各种鼻内镜手术技术中,中鼻甲是否需要保留,始终存在争议.
作者:李雪盛 刊期: 2015年第05期
声带息肉为耳鼻咽喉科常见病,是声带良性增生性病变,声音嘶哑是其常见的临床表现.现将本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近10年采用局部麻醉纤维喉镜下摘除声带息肉并结合布地奈德雾化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226例患者中男100例,女126例;年龄16~75岁,平均年龄40.5岁.声音嘶哑1个月至8年.单侧声带病变180例(其中右侧100例、左侧80例),双侧声带病变46例.病变均在声带游离缘范围内、呈半透明暗红色或黄白色圆形及椭圆形肿物.所有患者均排除心脑血管及喉部等重要疾病或咽喉部畸形.
作者:何庆维;邱书奇 刊期: 2015年第05期
慢性泪囊炎是眼科常见病,主要临床表现为溢泪及挤压泪囊区有脓性分泌物.传统手术方法为鼻外径路行泪囊鼻腔吻合术,术后面部遗留瘢痕,影响美容.随着鼻内镜的广泛应用,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治疗慢性泪囊炎成为可能.我科2009年1月~2013年6月共收治慢性泪囊炎患者19例,均行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取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杨培新;朱雪妙;吴创奇;谢飞虎;刘及 刊期: 2015年第05期
变应性鼻炎主要是由特应性个体接触致敏原后IgE介导的鼻黏膜炎性疾病,临床常表现为鼻塞、流清涕、鼻痒、打喷嚏等.变应性鼻炎是影响儿童身心健康、学习成绩和生活质量的主要鼻部疾病,近年来发病率有逐渐增高趋势.儿童变应性鼻炎的治疗既要注重疗效,又要减少全身副作用,因而局部用药成为儿童变应性鼻炎治疗的首选.我科于2013年8月~2014年2月采用盐酸氮卓斯汀喷鼻剂(爱赛平)联合糠酸莫米松喷鼻剂(内舒拿)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取得了比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何庆庆;冯韶燕;刘清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慢性扁桃体炎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感染因素在扁桃体炎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已成共识,但慢性扁桃体炎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近年来有学者发现变态反应在扁桃体炎反复发作的过程中也起着重要作用[1-4].本研究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扁桃体炎患者及正常人外周血清中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5(IL-5)、人干扰素-γ(IFN-γ)的含量,从细胞因子角度探讨扁桃体炎反复发作的免疫学机制[5-9].
作者:肖斌;杨礼;陈雪梅;李健;徐荣会;查琪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筛窦骨瘤早期症状隐匿,仅有鼻塞、流涕、头痛等类似鼻窦炎的非特异性症状,常常不引起足够重视,随着肿瘤增大压迫,出现无痛性面部肿胀、膨隆畸形、眼球突出等常见的临床典型症状[1-2].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收集2012年1月~2014年4月于我科住院的筛窦骨瘤患者10例,其中男3例,女7例;年龄27~61岁,平均年龄46.2岁.
作者:贾艳秋;侯艳鹏;邰旭辉;朱宝玉;杨昕;褚彦玲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经鼻内镜颅底手术是当前颅底外科领域的热点,无论是内镜解剖学研究,还是手术拓展方面都是整个外科领域活跃的分支领域.本文笔者通过回顾经鼻内镜颅底外科20余年的发展历程,总结以往的成果,并展望将来经鼻内镜颅底外科的可能发展方向.1 经鼻内镜颅底手术范围的拓展自1992年报道经鼻内镜垂体腺瘤切除手术以来,短短的20余年时间,颅底内镜外科学已逐渐发展成为一门较为完善的颅底外科分支.尤其是近10年来,经鼻内镜颅底手术的范围迅速涵盖了几乎整个中线颅底和旁中线颅底.
作者:蒋卫红;肖健云 刊期: 201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