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研究益气解毒片对鼻咽癌细胞端粒酶和端粒酶RNA的影响,先用MTT法检测其杀伤鼻咽癌细胞(HNE1)的半抑制浓度(IC50),再用10×IC50、1×IC50、0.5×IC50作用HNE1 12 h、24 h、48 h、72 h、96 h,然后检测HNE1端粒酶(Telomerase)活性和端粒酶RNA的表达.结果:10×IC50作用HNE1 24 h,端粒酶活性下降为阴性,同时端粒酶RNA的表达受到抑制;1×IC50作用后,端粒酶活性稍有下调,但端粒酶RNA表达无明显改变;0.1×IC50作用后,端粒酶活性没有明显变化,但低于白空对照组.这提示较高浓度益气解毒片在体外能抑制端粒酶的活性和端粒酶RNA表达,可能通过对鼻咽癌细胞及其端粒酶的活性抑制而发挥抑瘤效应.
作者:唐发清;田道法;易红;谌兵来;吴尚辉 刊期: 2000年第01期
为探索中药治疗肝硬化,采用牛血清白蛋白(BSA)复制成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用图像分析仪定量观察鳖龙软肝片对模型大鼠肝纤维化的病理形态学改变,结果发现鳖龙软肝片有抑制大鼠肝脏胶原纤维合成作用.为该药的疗效机制及临床运用该药治疗肝纤维化、肝硬化提供依据.
作者:雷久士;李观林;郭建生;丁志高;张熙;朱伟 刊期: 2000年第01期
为了观察抗骨疏胶囊的镇痛作用,采用小鼠热板法、醋酸扭体法进行镇痛试验,结果抗骨疏胶囊中、高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热板法痛阈值明显提高,并能降低醋酸扭体法扭体次数,表明抗骨疏胶囊具有一定的镇痛作用.
作者:胡宏;莫新民;盛焰 刊期: 2000年第01期
为观察复方苦参洗液的药效,对其进行了体外抗菌实验和家兔阴道人工真菌感染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复方苦参洗液对妇女外阴炎、阴道炎常见致病菌具有较强抑菌效力,对家兔阴道粘膜人工感染的白色念珠菌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小鼠耳肿胀试验和大鼠足跖肿胀试验表明,本品对二甲苯和角叉菜胶所致的炎性反应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止痒试验和免疫试验研究表明,本品具有较好止痒和增强细胞免疫的功能.
作者:谭元生;胡宏;黄大香;匡多秀;胡建中;雷久士;丁志高;尤昭玲 刊期: 2000年第01期
采用胶束动电毛细管电泳法测定瞿黄液中大黄素、大黄酚、大黄酸和大黄素甲醚的含量.以对氨基苯磺酸为内标,缓冲液为0.05 mol/L十二烷基硫酸钠(SDS)、0.1 mol/L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0.03 mol/L磷酸氢二钠,pH 8.2,温度为25 ℃,恒定电压为25 kV,进样量为10 kPa/s,检测波长为254 nm.结果本方法的精密度、线性关系和回收率均较好,且简便快速,可用于瞿黄液的质量控制.
作者:张艳;王实强;仇湘中 刊期: 2000年第01期
为研究菖龙丹对沙土鼠脑缺血再灌注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首先阻断沙土鼠双侧颈总动脉血流10 min,造成缺血再灌注模型.术前术后予以菖龙丹灌胃.再灌注24 h后,测定脑匀浆SOD及MDA含量.结果:缺血再灌注后,脑匀浆MDA明显升高,SOD显著降低;菖龙丹给药组MDA含量下降,SOD活性提高,差异显著.提示菖龙丹对缺血再灌注脑损伤有保护作用.
作者:周小青;张秋雁;苏剑锋;邓冰湘;刘建新;邓常青 刊期: 2000年第01期
为了减少工业成本,对甘草甜素提取工艺进行了改进.结果表明,甘草酸粗品用95%乙醇:汽油(10∶4)冷浸提取三钾盐,用60 ℃冰醋酸热溶,可提高甘草酸单钾盐的收率,降低生产成本.
作者:罗晨曲;李仙娟;蒋明冬 刊期: 2000年第01期
为研究硕苞蔷薇3种化学成分RBa、RBb、RBc对抗吗啡成瘾小鼠戒断症状的作用,以筛选出有效化学成分,并对其身体依赖性作出评价.结果表明,RBa能明显对抗吗啡成瘾小鼠由纳络酮催促的跳跃反应,与模型组比较,跳跃次数明显减少(P<0.01),跳跃率明显下降(P<0.01),而RBb、RBc跳跃次数和跳跃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且RBa能明显提高小鼠痛阈值,减少扭体反应次数,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但作用比吗啡弱(P<0.01).同时小鼠竖尾实验亦证明RBa本身无成瘾性.
作者:陈艳明;田育望 刊期: 2000年第01期
观察人参养营颗粒剂对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血细胞系统及血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脂质(LPO)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参养营颗粒剂可改善再障组小鼠生活质量,显著增强红细胞中SOD、LPO、GSH-PX的活性,降低血浆LPO的含量,并能显著提高外周血细胞数、骨髓有核细胞数.
作者:何明大;王哲;方建珍;卢汉波;朱伟光;杨锡兰 刊期: 2000年第01期
为证实中药抗纤灵的抑癌作用,采用人肝癌细胞裸鼠复种移植瘤,分抗纤灵组、环磷酰胺(CTX)组和空模组对照治疗试验.结果:治疗前3组移植瘤体积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抗纤灵组及环磷酰胺组移植瘤体积分别小于空模组(P<0.01),而抗纤灵组及环磷酰胺组的瘤重和抑瘤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抑瘤率为33.0%,表明中药抑瘤与环磷酰胺相当.其机理与提高PWaf1/Cip121表达有关.
作者:郭振球;朱梅菊 刊期: 2000年第01期
1997年3月至1999年3月我们运用自拟的中药降糖冲剂结合西药达美康共收治Ⅱ型糖尿病患者56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王建国;罗文辉;刘建和 刊期: 2000年第01期
我们于1999年10月中旬,对长沙市某中学全校学生进行了一次视力普查,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黄建良;孟跃辉 刊期: 2000年第01期
为探讨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酪氨酸羟化酶及单胺氧化酶基因相关微卫星多态性改变.选择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病人37例,肝肾阴虚对照组37例,健康人对照组23例,应用PCR-SSCP方法,对相关微卫星D11S4046、DXS6810及DXS993 多态性与证侯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肝阳上亢证D11S4046中A1型占70.3%,而健康人组及肾阴虚组分别为52.2%及35.2%,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DXS6810及DXS993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肝阳上亢证酪氨酸羟化酶微卫星D11S4046中A1型明显高于健康人组及肝肾阴虚组,未见DXS6810及DXS993组间统计学差异.
作者:谌兵来;唐发清;金益强;鄢东红;胡随瑜;刘爱平;王勇华;肖纯;张翔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粉防己碱治疗急性出血性坏死型胰腺炎与手术治疗组对照观察,结果显示两组主要并发症如呼吸衰竭(ARDS)、多器官功能衰竭(MOF1)、脓毒血症的发生率、病死率及Binder's合并症积分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粉防己碱为控制胰腺炎病变发展,减轻多脏器损伤,减少并发症发生、降低胰腺炎死亡率的有效药物.
作者:蒋志洪;喻坚柏;余江 刊期: 2000年第01期
观察了120例海洛因依赖者心电图的变化及其与吸毒时间、剂量、方式的关系.发现心电图变化与吸毒方式及剂量无明显关系(P>0.05),而与吸毒时间呈正相关(P<0.01).提示吸毒时间越长,心电图异常率越高,对心脏损害越大.
作者:武衡;吴子明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用滋阴活血中药治疗老年黄斑变性(AMD)早期患者31例(45只眼),并与口服西药维生素E和C对照组30例(44只眼)对照,观察时间为3年,结果治疗组在玻璃膜疣变化、视力变化、Amsler表中心视野改善及血清性激素改变方面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滋阴活血中药有助于AMD早期的治疗.
作者:曾自明;彭清华;李波;朱慧安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笔者从1997年10月~1999年3月采用退敏滴鼻液治疗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x)40例,取得良好近期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大海;唐海清;凌业勋;符晓;韩绘宇;李用真 刊期: 2000年第01期
为探讨提高治疗恶性胸腹腔积液临床疗效的方法,用中药制剂茵栀黄注射液和穿琥宁注射液与化疗药(卡铂或5-氟脲嘧啶)联合作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胸、腹腔积液32例(治疗组),与29例(对照组)单用上述化疗药腔内注射对比.结果:有效率(CR+PR)治疗组为84.4%,明显高于对照组62.1%(P<0.05).胸(腹)疼痛发生率治疗组为12.5%,明显低于对照组51.7%(P<0.01).白细胞减少、消化道反应、肝肾功能异常等毒副反应两组无显著差异.患者生存质量,以治疗组改善明显(P<0.05).提示,中药茵栀黄注射液和穿琥宁注射液与化疗药(卡铂或5-氟脲嘧啶)联合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胸、腹腔积液,是一种疗效高、毒副反应小、安全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京;黎杏群;李家邦;梁清华;袁君;王小宜 刊期: 2000年第01期
骨折愈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随着人们对骨折愈合机理认识的不断拓展,加速骨折愈合的研究已成为中、西医骨伤科的一大热点.本文重点就骨折愈合的研究作一概述.
作者:罗毅文;段戡;朱付平;邓博;孙之镐 刊期: 2000年第01期
观察雄性小鼠经腹腔注射环磷酰胺(CY)后,在不同时期其精子及睾丸组织学的变化.结果:第34、36 d,精子计数下降(P<0.01)、畸形率增高(P<0.01);第21、28、34、36 d,生精细胞数均减少(P<0.05或P<0.01);睾丸超微结构(第36 d)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各级生精细胞核膜的溶解、核的破坏及精子细胞顶体囊泡的异常,但紧密连接不受影响.提示CY通过对精原细胞及细线前期初级精母细胞产生毒害作用而影响精子发生.
作者:陈安;孙鸿喜;熊艾君 刊期: 2000年第01期
为探讨肝气郁结证患者的情绪特征,采用Beck焦虑、抑郁量表对60例肝气郁结证患者进行测量,并设健康人、脾气虚证和肝郁脾虚证对照组.结果:肝气郁结证患者抑郁和焦虑积分均显著高于健康人组和脾气虚证组,P分别<0.05至<0.01;肝气郁结证和肝郁脾虚证积分相近(P>0.05).肝气郁结证之慢性胃炎、乳痛症、神经衰弱3病种间焦虑和抑郁积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显示肝气郁结证患者的情绪特征以抑郁为主.
作者:陈泽奇;胡随瑜;刘盛 刊期: 2000年第01期
将40只大耳白兔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后造成急性心肌缺血模型,以心电图STⅡ、血清肌酸激酶和心肌梗塞范围为指标,观察心经、心包经穴位注射对急性心肌缺血的影响,来探讨心经、心包经与心脏之间的相关性.实验随机分5组:缺血组(模型组);穴注(丹参液)手太阴肺经经穴组;穴注(丹参液)手少阴心经经穴组;穴注(丹参液)手厥阴心包经经穴组;穴注(生理盐水)手厥阴心包经经穴组.结果表明:心包经穴位注射丹参对急性心肌缺血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而心经穴位注射丹参对其无影响.进一步证明心包经与心脏之间有相关性,也为现代实验及临床选用心包经穴位研究和治疗心肌缺血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作者:刘健华;严洁;林亚平;田岳凤;易受乡;常小荣 刊期: 2000年第01期
运用电针颈夹脊穴配合手法牵引颈椎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54例(治疗组),并与针刺组(对照组)作了随机对照.结果表明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病程短者(<3年)疗效好(P<0.05),且对一侧或双侧上肢麻木者均有同样较好的疗效(P>0.05).
作者:邓元江 刊期: 2000年第01期
产后乳汁分泌量少或全无,不能满足婴儿正常需要者,称为缺乳,中医称乳少.1996年8月~1999年5月我科门诊对气血虚弱型乳少患者50例采用通乳丹配合针刺(针药组)治疗,效果满意,并与单纯用通乳丹(下文称中药组)48例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红 刊期: 2000年第01期
慢性湿疹因其病因极为复杂,难获痊愈,患者常因阵发性奇痒而极度痛苦.为探索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我科采用经络注氧疗法治疗45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廖青萍 刊期: 2000年第01期
对200例中风偏瘫患者进行了随机对照治疗3个月,针药并用组用补阳还五汤加味配合体针、头针,对照组用补阳还五汤加味,结果显示,针药并用组的治愈率38.5%,总有效率96.0%,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针药并用治疗中风偏瘫具有良好效果.
作者:潘建军 刊期: 2000年第01期
为评价考卷质量,反馈教学信息.采用国家试题库部分题型由电脑自动命题组卷,对本院308名本科学生实施了中医诊断学课程结束总结性考试,并运用教育测量学和评价技术对本次考试成绩及试卷试题质量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考试成绩呈正态分布,成绩有效;整卷的题型比例、试题覆盖率、试题难易度、区分度等多项指标均处于适宜范围之内,国家试题库组卷质量较好;应加强对学生综合理解和知识运用的培养.
作者:袁肇凯 刊期: 2000年第01期
急性心肌梗塞是冠心病的严重类型.我科于1998年5月至1999年5月共对26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实施尿激酶静脉内溶栓治疗,并配合系统的整体护理措施,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珊萍 刊期: 2000年第01期
霉菌性阴道炎是指由霉菌(白色念珠菌)引起的外阴阴道炎,临床主要表现为:会阴奇痒、烧灼感、干酪样白带.多见于孕妇、糖尿病人及接受大量雌激素治疗者.我科于1998年1月~1999年3月期间共诊治此类患者310例,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护理指导,取得了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丽娌;钟捷 刊期: 2000年第01期
就<医学衷中参西录>探讨张锡纯温病观,总结张氏对温病的观点为:伤寒统括温病春温、风温和湿温是温病的3种不同病证,温病初起治重宣解.认为张氏在明辨伤寒与温病概念的基础上将二者结合,理法方药灵活变通,其治温病见解独特.
作者:肖培新 刊期: 2000年第01期
中国古代哲学的宇宙万物始于气的理论对中医学的创立、精气学说的形成奠定了唯物主义的科学基础,五行学说奠定了中医的整体观念,阴阳学说奠定了中医辨证论治的思想基础.
作者:熊慧群 刊期: 2000年第01期
肾病综合征是儿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以往多采用以肾上腺皮质激素为主的免疫抑制剂治疗,效果不佳,副作用大,且容易复发.我院自1997年以来应用芪戟地黄汤辅佐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34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方志明;李萍 刊期: 2000年第01期
中药内治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已被大量的临床实践所证实.同其它疾病一样,LDH内治用药也有辨证施治与辨病用药的不同.本文就益肾壮腰汤治疗各证型LDH共8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张凤娥 刊期: 2000年第01期
老年性阴道炎是临床多发病,西医常用乙烯雌酚、抗菌素配合外用治疗,其疗效肯定,但常出现乳房胀痛,乳头着色,小腹不适及阴道出血等不良反应.笔者采用清带汤外用治疗老年性阴道炎52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欧晓青 刊期: 2000年第01期
前列腺肥大为老年男性的常见病,病程长,缠绵难愈.笔者于1994年9月至1998年11月,采用通癃汤内服配合强肾功治疗33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曹友平;文洪明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由人工流产(以下简称人流)手术创伤所引起的闭经,称人流后闭经,又称创伤性闭经.由手术损伤子宫内膜组织或官腔、宫颈粘连所引起,我院采用辨证施治的方法治疗该病42例,临床疗效显著,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盛立珍 刊期: 2000年第01期
急性胆囊炎为常见病、多发病,以右上腹痛,伴恶心呕吐、发热、白细胞计数增高为主症,患者在发热1周后,50%以上可继发严重的并发症.笔者对收治的住院病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苏南湘 刊期: 2000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