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七味白术散对人轮状病毒(HRV)感染乳鼠胸腺细胞的程序性死亡和IL-2、IL-2R表达的影响.NIH乳鼠经口感染HRV建立感染模型,采用DNA 凝胶电泳、细胞形态学、ELISA方法观察处理对HRV感染乳鼠胸腺细胞凋亡以及IL-2、IL-2 R表达的影响.七味白术散100 g/L可明显抑制乳鼠胸腺细胞,药物干预10 h未出现明显的细胞凋亡梯带,处理各组胸腺细胞24 h均可见典型凋亡形态和DNA梯状带,而新鲜的胸腺细胞则无.七味白术散治疗组乳鼠血清中IL-2、IL-2R表达上调.七味白术散能延缓HRV感染乳鼠胸腺细胞凋亡,促进IL-2、IL-2R的表达,显示出七味白术散一种新的免疫调节效应.
作者:伍参荣;杨波;胡建中;赵武能;卢芳国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探讨以益气化瘀立法的环血宁汤治疗置宫内节育器( IUD)后子宫异常出血的作用机理.用消炎痛作对照,观察了环血宁汤对置Cu-IUD家兔子宫组织及外周血清锌含量的影响.置Cu-IUD模型组家兔子宫组织锌含量显著增加, 而外周血清锌含量却显著降低(P<0.01),经环血宁汤治疗后,子宫组织锌含量显著降低,外周血清锌含量升高,与空白组相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环血宁汤能调节和补充人体锌的含量与分布,促进子宫内膜的修复,从而达到止血的目的.
作者:付灵梅;尤昭玲 刊期: 2001年第03期
观察降糖益肾方对 2 型糖尿病并发肾病大鼠肾小球转化细胞生长因子β1、IV 型胶原的影响,从分子水平探讨其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机理.运用免疫组化的方法(ABC法)观察对比各组肾小球转化细胞生长因子β1 (TGF-β1)、IV 型胶原阳性产物的生成情况.模型组大鼠肾小球棕色阳性产物明显增多,经降糖益肾方治疗后棕色阳性产物生成明显减少.结论:结果提示本方可通过调节TG F- β1达到调控肾脏整体功能,并可减少 IV 型胶原的生成而维持肾小球细胞外基质 (ECM) 的完整性.
作者:田雪飞;陈颂;成细华;陈大舜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研究乳香诱导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凋亡中对 Bcl- 2 基因蛋白的影响.采用 DNA 片段百分率及免疫组化法检测30 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及白血病细胞株 HL60 细胞经 100 μg/ml乳香处理前、后 Bcl-2 基因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乳香具有诱导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及 HL60 细胞凋亡[1]及下调 Bc l-2 基因蛋白表达水平.结论:乳香具有诱导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及 HL60 细胞凋亡作用及下调 Bcl-2 基因蛋白.Bcl-2 基因蛋白表达水平下调可能是乳香提取物诱导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凋亡重要机制之一.
作者:齐振华;张国平;柳昕;赵谢兰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探讨柏椿颗粒的抗炎、止血作用.琼脂皮下注射法制作大鼠肉芽肿模型,用不同剂量的柏椿颗粒分别给大鼠灌胃给药,用妇乐冲剂作对照,观察以上两种药物对肉芽肿的影响,并进行病理切片;用不同剂量的两种药物分别给大鼠和小鼠灌胃给药,检测其出血时间(BT)、凝血时间(CT)、凝血酶原时间(PT)和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KPTT).结果:柏椿颗粒能抑制子宫炎症及肉芽肿的肿块,减少浆细胞的浸润;能缩短BT、CT、PT和KPTT.提示:柏椿颗粒具有抗炎、止血作用,且优于妇乐冲剂.
作者:陈昌华;陈国林;石林阶;赵劲风;罗团连 刊期: 2001年第03期
观察清肝利湿汤对兔胆囊炎胆石症模型血清及胆囊局部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的影响.将40只家兔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龙胆泻肝汤及清肝利湿汤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3组均手术造模,分别插胃管灌药和蒸馏水,每日1次, 连续7 d后,测血清和胆囊TNF-α,并作胆囊病检.结果示清肝利湿汤组血清及胆囊局部TNF - α均显著低于模型组(均P<0.01),且降低局部TNF-α的作用优于龙胆泻肝汤(P< 0.05); 清肝利湿汤组、龙胆泻肝汤组及模型组胆囊病理损害程度有明显轻、中、重差别.说明清肝利湿汤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且疗效优于龙胆泻肝汤;血清与胆囊局部TNF-α的变化基本一致.
作者:李家邦;田永立;刘盛 刊期: 2001年第03期
观察老鹳草滴眼液治疗兔实验性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的疗效.兔双眼角膜接种单纯疱疹Ⅰ型病毒后,给予老鹳草滴眼液滴眼治疗,观察角膜病变,并作光镜检查角膜组织病理改变. 老鹳草治疗组角膜溃疡范围较溶剂对照组明显缩小 (P<0.01).病理形态学表明老鹳草滴眼液具有减轻角膜病理损害,保护易感细胞的作用.老鹳草滴眼液治疗兔实验性单纯疱疹性角膜炎有明显疗效.
作者:张海男;贺双腾;黎杏群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益气解毒颗粒对人胚鼻咽上皮细胞转化的阻抑作用.方法:二亚硝基哌(DNP)诱导人胚鼻咽上皮细胞转化,同时用益气解毒颗粒作用于DNP诱导的鼻咽上皮细胞,共同培养,然后收集不同代数细胞,酶连免疫聚合酶链反应(PC R-ELISA)和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ested-RT-PCR)法检测实验细胞端粒酶活性和端粒酶RNA的表达.结果:加益气解毒颗粒药液组鼻咽细胞形态明显好于盐水对照组,其端粒酶活性(0.3 4± 0.19)也明显低于对照组(0.73±0.27)(P<0.05).结论:益气解毒颗粒能够抑制鼻咽上皮细胞端粒酶的激活,进而阻断DNP诱导的细胞转化.
作者:唐发清;梁日初;田道法;陈朝晖;吴尚辉;段朝军;谌兵来;荆照政 刊期: 2001年第03期
重型颅脑挫伤常因交通事故、高空坠落,或使用暴力等外力作用于头部,受伤后立即发生严重的意识障碍,多表现为昏迷,时间超过半小时,严重者可昏迷至死.重型颅脑挫伤仍是目前临床上难治性疾病之一.近10年来,中药婆罗子尤其是它的提取物β-七叶皂甙钠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它的功效受到了更多临床医生的关注.1997~2000年12月 ,我们用β-七叶皂甙钠配合常规西药治疗广泛性颅脑挫伤60例,疗效较好,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120例均为急诊收入院患者,全部病程均在伤后72 h内,均符合<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中有关标准[1],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0例中男36例,女 24例;年龄12~63岁,平均年龄(35.6±13.2)岁;格拉斯哥评分(GCS)6~8分为38例,4~ 5分为8例,3分以下4例;神经系统体征阳性27例.对照组60例中,男性32例,女性28例;年龄13~62岁,平均年龄(33.8±15.7)岁;GCS评分6~8分为40例,4~5分为17例,3分以下为 3例;神经系统体征阳性29例.两组性别、年龄及病程、病情等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05),有可比性.
作者:倪志强;韩景光;贾晓玲 刊期: 2001年第03期
运用滋阴明目丸治疗肝肾阴虚型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与老年黄斑变性患者59例,并与杞菊地黄丸组57例进行对照.结果:治疗组视力提高总有效率为78.84%(对照组34.32%),视野改善率为74.74%(对照组33.36%),两组比较(P <0.05)有显著性差异,说明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另外,治疗组改善血液流变学的全血比粘度、低切、血浆比粘度、红细胞电泳、纤维蛋白原等各项指标,亦优于对照组.提示滋阴明目丸治疗本病有一定疗效.
作者:李传课;李波;彭清华;罗萍;朱惠安;喻干龙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秋冬季腹泻为儿科常见病之一,起病急,重者可伴有严重脱水而危及小儿生命. 笔者采用自拟藿苏苓术汤治疗小儿秋冬季腹泻 73 例,并与西药对照,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患者共145例,均来源于本院第一附属医院1998~2000年住院及急诊病人,随机分为2组. 藿苏苓术汤组(简称治疗组)73例中,男47例,女26例;年龄大4岁,小3个月,平均(1.58±0.81)岁;病程(2.37±0.93) d;腹泻次数5~20次/d,>10次/d者35例;伴发热者64例 ,呕吐者62例.西药组(简称对照组)72例中,男44例,女28例;年龄大4岁,小3个月,平均 (1 .52±0.76)岁;病程(2.28±0.89) d,腹泻次数5~20次/d,>10次/d 31例,伴发热57 例,呕吐54例.两组年龄、病程、病情等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
作者:王建玲;王孟清;朱晔 刊期: 2001年第03期
1996~2000年我们应用当归四逆汤加味治疗心阳瘀阻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所观察59例均为我院1996~2000年门诊与住院病例,符合<中药新药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诊断标准且符合心阳瘀阻型辨证标准[1],排除因感染、急性心肌梗塞等所致窦房结功能不全.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 ,其中男14例,女16例,平均年龄(53.76±6.89)岁,平均病程(9.23±3.16)年,合并冠心病10例,高血压5例,高脂血症12例;对照组29例,其中男13例,女16例,平均年龄(53 .88±6.63)岁,平均病程(9.09±3.28)年,合并冠心病10例,高血压6例,高脂血症10例.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刘维;刘柏炎;黄加友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用具有疏肝理气、化瘀散结功效的乳核散袋泡剂治疗乳腺增生病34例,总有效率达97.06%,优于对照药乳癖消片(P<0.01);并对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泌乳素(PRL)、雌二醇(E2)、睾酮(T)水平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乳核散袋泡剂能显著降低乳腺增生病患者血清PRL、E2水平和升高血清T水平,说明该药有调节内分泌激素的作用.
作者:周青;黄霓晖;黄海锋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经过20多个国家10余年临床应用表明,药物流产(即米非司酮合并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简称药流)是一种安全、高效、方便易行的终止早孕的好方法,然其目前尚存在阴道流血时间长、量多等问题.本研究以生化合方改善阴道流血症状,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120例均为我院妇产科1998年11月~2000年5月门诊病人,年龄19~42岁,停经天数均小于49 d,平时月经基本正常,经妇科检查及尿妊娠试验检查确诊为早孕,且无哮喘及心、肝、肾等疾病,排除宫外孕和带环受孕.随机分为治疗组(药流加生化合方组)和对照组(药流组)各 60例.治疗组年龄(26.33±7.51)岁,孕次(2.24±1.89)次,产次(0.86±0.48)次, 停经天数(44.44±7.18) d;对照组年龄(25.69±7.40)岁,孕次(2.63±1.77)次,产次(0.93±0.49)次,停经天数(42.97±7.55) d.上述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1),具齐同可比性.
作者:张烨;尤昭玲;郭振球 刊期: 2001年第03期
采用目安宁滴眼液治疗单纯疱疹性角膜炎,同时设无环鸟苷滴眼液为对照组以评价疗效.结果:目安宁治疗组85例(92只眼)总有效率为91.30%, 无环鸟苷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43%,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目安宁滴眼液对单纯疱疹性角膜炎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健;张湘晖;张明亮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综述近10余年来有关鼻咽癌前病变的研究现状.从概念、病理性质、诊断标准、标志物、癌变机率、逆转机理及防治研究等方面,对该领域的中西医研究进展作了介绍.研究现状分析表明,鼻咽癌前病变的治疗是鼻咽癌预防的重要方面,而中医药的应用有可能成为鼻咽癌前病变治疗的重要手段.
作者:田道法 刊期: 2001年第03期
为评估肝气郁结证患者的情绪状态及探索新的神经 -内分泌指标,采用中医肝脏象情绪评定量表(ERSG)测量肝气郁结证、肝血虚证、脾气虚证患者及健康人,并同步检测血浆神经降压素(NT)水平.结果表明:①肝气郁结证患者 ERSG 各维度积分均显著高于脾气虚证患者和健康人,且焦虑维度和抑郁维度积分相近;②肝气郁结证患者血浆 NT 水平显著低于健康人,高于肝血虚证和脾气虚证患者;③总体上 ERSG 肝经证侯、焦虑情绪维度积分与血浆 NT 水平呈负相关.提示肝气郁结证患者的情绪状态为焦虑与抑郁并存,并同时存在血浆 NT 水平的变化.
作者:吴涛;胡随瑜 刊期: 2001年第03期
认为缺血性中风基本病理表现在营卫俱虚,瘀痰随之而起,停滞经脉,致半身不遂等.和营调卫法为其临床治疗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作者:陈晓阳;彭金钗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探索松解针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的实验研究 .采用家兔膝关节制动6周所形成的退行性变模型,通过松解针松解膝关节周围组织的治疗 ,观察治疗组与模型组膝关节活动度及局部组织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及丙二醛(MDA)的含量.治疗组膝关节被动活动度、超氧化物歧化酶值明显高于模型组,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松解针除有机械性的松解局部组织间粘连外,同时可提高SOD的活性.
作者:章瑛;周锦财;周江南 刊期: 2001年第03期
互联网是世界上大的信息资源网,它覆盖17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之连接的大小网络有6万多个,多达2 000多万台主机在工作着.网上信息包罗万象,其应用涵盖教育、科研、医卫、政治、经济、家庭等多领域.医学信息资源作为网络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数量庞大,内容丰富,几乎包括所有医学内容.然而,面对信息的浩翰海洋,要从中快速、准确地查找出所需的信息,并非易事.本文试图对互联网环境下医学图书馆的特征、网上收集与检索医学信息的几种主要途径作一概括性的介绍.1 互联网环境下医学图书馆的特征1.1 医学信息存储数字化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几乎所有载体的医学信息都能以数字化的形式存取和管理.网络将图书馆的信息资源范围极大的扩展,形成了图书馆实际馆藏和虚拟馆藏两部分,读者不仅可访问本馆网络系统,还可通过互联网访问馆网以外的数字化图书馆和医学文献数据库系统.数字图书馆有以下特征:(1)使用计算机技术将医学文献信息资源数字化,并提供网上服务;(2) 通过各种电子通信手段和计算机网络,连接国内外各种医学文献信息数据库系统和数字化图书馆;(3)利用各种技术,如光盘存储、多媒体技术、数据库等,组织较大型的医学数据库管理、检索等;(4)当用户在连机查找遇到问题时,可进行电子参考咨询,以解决问题.
作者:冯跃;余佳;暨铎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我们曾探讨过秦汉中医理论框架的形成问题[1],它贯穿于从殷商至两汉医家和学者们探讨人体调节理论的全过程.在探讨人体调节理论的全过程中,人体经脉调节论又始终占据核心地位.我国的经脉调节论起源于殷商,它是建立在人们对心脏的解剖及认识到心脏底部四条大经脉对全身起调节作用基础之上的,至两汉十二经脉理论的形成历经一千余年, 为世界科学发展史上罕见.
作者:严健民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的疾病.我科自1997年10月至1999年6月共收治慢性盆腔炎患者66例,经中西医治疗配合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观察66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均为本院住院病人.年龄23~46岁,平均27岁;病程短为3个月 ,长为24个月,平均5.5个月.均参照<中医临床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中有关诊断标准确诊.
作者:李慧 刊期: 2001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