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湖南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湖南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1674-070X
  • 国内刊号:43-1472/R
  • 影响因子:1.09
  • 创刊:1979
  • 周期:月刊
  • 发行:湖南
  • 语言:中文
  • 邮发:42-64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 曾2次获国家教育部高校科技期刊优秀学报二等奖(2005、1999)
  • 医药卫生综合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2002年4期文献
  • 慢性肾炎常见证型的血清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及高密度脂蛋白含量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肾小球肾炎(CGN)患者常见中医证型的血清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CAT)活性水平与高密度脂蛋白亚组分(HDL亚组分)含量及意义.方法选择CGN患者95例,中医证型分为肺肾气虚16例,脾肾阳虚27例,肝肾阴虚32例,气阴两虚20例.正常对照组30例,采用改良Sperry自身底物法检测LCAT活性.结果 CGN?4个不同中医证型中LCAT活性及HDL亚组分含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且各证型之间LCAT活性水平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LCAT活性水平可作为CGN肺肾气虚、气阴两虚、肝肾阴虚、脾肾阳虚型辨证诊断的参考指标.

    作者:唐凤英;阮诗玮;王智;吴竟;郑京;洪江淮;丘余良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抑郁症肝郁痰阻证证候标准第一轮专家问卷分析

    目的探讨抑郁症肝郁痰阻证证候标准.方法根据文献资料与预试结果,编制抑郁症常见中医证候标准专家问卷,向全国范围内的102名专家发送问卷调查.结果情绪抑郁、脉弦滑、舌淡红苔白腻、胸胁脘腹胀闷、眩晕和表情沮丧等6项证候指标的累加总分在220分以上,必备证候指标百分率大于50%.结论情绪抑郁、脉弦滑、舌淡红苔白腻、胸胁脘腹胀闷、眩晕和表情沮丧可能是抑郁症肝郁痰阻证的必备证候指标.

    作者:张海男;胡随瑜;陈泽奇;张宏耕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软肝冲剂对四氯化碳肝硬化大鼠P21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软肝冲剂对四氯化碳肝硬化大鼠P21mRNA表达及细胞周期各时相DNA含量的影响,从mRNA、DNA水平探讨软肝冲剂阻止肝硬化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RT-PCR及流式细胞计数仪分别检测四氯化碳肝硬化大鼠P21mRNA表达、DNA含量.结果软肝冲剂能降低四氯化碳肝硬化大鼠P21mRNA 表达,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大剂量组的疗效与小剂量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正常肝组织P21mRNA呈相当低水平表达,其表达相对值为(0.17±0.06)U.定量DNA图像分析发现模型组中处于G1期的细胞数要明显多于其它各组(P<0.01),软肝冲剂大剂量组中处于G1期的细胞数要明显少于软肝冲剂小剂量组(均P<0.01).结论软肝冲剂能调节P21基因表达,调节细胞周期,促进肝细胞再生,抑制肝纤维化、肝硬化的形成.

    作者:周小舟;周大桥;漆艳平;邱梅;徐文军;邹映珍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金银花中挥发油提取工艺探讨

    目的比较两种蒸馏法提取经过粉碎和切段处理的金银花中的挥发油,得出金银花中挥发油提取的佳方法.方法将不同品种的金银花进行粉碎、切段加工处理,然后采用共水蒸馏法和通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其中的挥发油.结果经粉碎加工处理的金银花采用共水蒸馏法不能提出挥发油;采用通水蒸气蒸馏法能提出少量淡黄色芳香的挥发油;经切段的金银花采用以上两种方法均能提出少量淡黄色芳香的挥发油.结论在提取金银花中挥发油的过程中,药材不宜粉碎,应切段后再进行通水蒸气蒸馏提取.

    作者:童巧珍;周日宝;杜方麓;裴刚;彭菲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中药饮片小包装气调养护对浸出物、挥发油含量的影响研究

    目的研究中药饮片小包装气调养护对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自然降氧法、真空降氧法、充氮降氧法贮存与目前常规贮存方法,对10种中药饮片的浸出物、挥发油进行比较实验研究.结果真空降氧、充氮降氧贮存相对较稳定,自然降氧次之,常规贮存不稳定.结论在贮存中,与环境温度的影响和包装密封程度有一定的关系.其影响程度与密封程度、贮存时间密切相关,密封程度高,贮存时间短,含量相对较高,反之则略有减少.

    作者:杨梓懿;石继连;蒋孟良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正斜丸长期口服对大鼠血细胞及生化的影响

    目的观察正斜丸长期口服对大鼠体重、血液细胞及生化指标的影响及停药2周后的恢复情况.方法将80只大白鼠随机分成4组,即空白组、药物大、中、小剂量组.药物各组将正斜丸以相当于成人等效剂量的50、30、10倍剂量,给大鼠连续灌胃3个月及停药2周.观察动物的一般状况、体重、血液细胞及生化指标有无异常及停药2周后的变化情况.结果动物无死亡,一般状况无异常,动物体重、饲料消耗、血液细胞及生化指标,均无异常改变.结论提示该药长期口服安全,无明显毒副作用,并且提示推荐的临床使用剂量基本安全.

    作者:谭海波;张明亮;张湘晖;张健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桑叶提取液对凝血机制的影响

    目的观察桑叶提取物对凝血机制的影响.方法小鼠腹腔注射桑叶提取物后测定全血凝固时间;在兔血浆中加入桑叶提取物后,测定激活的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和凝血酶时间(TT),在去抗凝血酶Ⅲ(AT-Ⅲ)和去纤溶酶原兔血浆中加入桑叶提取物后测定TT.结果桑叶提取物能明显延长小鼠全血凝固时间和显著延长兔血浆的APTT、PT和TT,显有明显的剂量-效应依赖关系(P<0.01),对去AT-Ⅲ和去纤溶酶原血浆同样有显著的延长TT的作用(P<0.01).结论桑叶提取物具有明显的抗凝作用,其抗凝作用主要是通过抑制凝血酶水解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而实现的.

    作者:彭延古;葛金文;付灿云;曾序求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延胡索含片制备工艺的研究

    目的对延胡索含片制备工艺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复方中药材的提取条件进行优选.结果复方延胡索含片得佳水提工艺为浸泡1.0?h,加水量分别为药材量的12倍,10倍,加热回流时间分别为1.5?h,1.0?h.结论该工艺研究为延胡索含片的进一步开发提供依据.

    作者:滕久祥;彭芝配;邹龙;谢梦洲;马薇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脑泰方提取物抗肿瘤坏死因子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的研究

    目的观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损伤作用及中药脑泰方提取物(NTE)的保护作用.方法将融合生长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EC)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TNF-α组、NTE对照组和NTE高、中、低剂量组,观察100?ng/ml的TNF-α作用24?h后内皮细胞显微形态的改变及培养液中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含量.结果 TNF-α作用后细胞形态发生显著变化,相差显微镜及普通光镜下主要表现为较多细胞收缩成圆形固缩状,细胞间隙变宽,甚至发生脱落并出现异常颗粒;部分细胞纵轴拉长,横轴缩小,表现为成纤维细胞型外观,培养液中vWF含量显著升高(P<0.01);NTE高剂量组、中剂量组细胞拉长,细胞间隙略增宽,但细胞及核边界尚清楚,形态较规则,与TNF组比较,圆形固缩状细胞数目减少,vWF含量明显降低(P<0.05, P<0.01);单独添加中剂量NTE 24?h后细胞形态和生长状况及vWF含量与空白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一定剂量的NTE对TNF-α诱导的HUEC损伤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作者:陈颂;葛金文;邓冰湘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玄麦咽康含片的抗炎、化痰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玄麦咽康含片的抗炎、化痰作用.方法采用常规的炎症模型及小鼠酚红排泌法,观察玄麦咽康含片对急、慢性炎症的抑制作用及化痰作用.结果玄麦咽康含片能显著抑制慢性肉芽肿的形成;抑制角叉菜胶引起的足跖肿胀;还能增加小鼠气管的酚红排泌量.结论玄麦咽康含片具有抗炎和化痰作用.

    作者:廖庆文;刘绍贵;田育望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加味丹参饮对家兔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加味丹参饮对家兔动脉粥样硬化(As)形成的影响.方法将健康家兔采用随机分层分组法分为4组,即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血脂康对照组和加味丹参饮治疗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均给予高脂饲料(100?g饲料中含2?g胆固醇、5?g猪油),8周后开始给药,连续4周.观察各组家兔主动脉病理改变及血脂变化.结果加味丹参饮能显著降低As家兔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P<0.01),明显提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P<0.05);能明显降低主动脉硬化斑块面积与动脉总面积比值,减轻主动脉病理变化.结论加味丹参饮具有明显的调节血脂、抑制高脂饲料家兔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作用.

    作者:黄政德;张玉生;葛金文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丹龙醒脑片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血液流变学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丹龙醒脑片(DLXNP)对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改善作用.方法用双侧颈总动脉反复夹闭再灌注同时腹腔注射硝普钠方法建立VD大鼠模型,颈动脉取血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查.结果模型组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相比,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及纤维蛋白原浓度升高(P<0.01).丹龙醒脑片大、中、小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及纤维蛋白原浓度降低(P<0.01~0.05);丹龙醒脑片大、中剂量组与尼莫地平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丹龙醒脑片可能通过改善VD大鼠血液流变状态,从而改善大脑血液供应,这可能是丹龙醒脑片治疗VD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刘旺华;周小青;李花;罗尧岳;刘建新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当归抗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当归抗肝纤维化的作用及机理.方法采用牛血清白蛋白(BSA)致大鼠免疫损伤性肝纤维化模型,观察当归大、小剂量对其肝功能、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肝细胞膜功能的影响.结果当归尤其是小剂量当归具有明显提高肝细胞SOD、降低MDA的作用(P<0.05),并能提高肝细胞膜ATP酶(ATPase)活性(P<0.05).结论提示当归具有明显的抗肝纤维化作用,且小剂量优于大剂量.

    作者:陈斌;孙克伟;谢凤瑛;陈翔;葛金文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柴胡蓝根汤治疗带状疱疹63例临床观察

    带状疱疹属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致,发病率高,疼痛难忍,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

    作者:陈金莲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荔花鼻窦炎片治疗鼻窦炎30例临床观察

    荔花鼻窦炎片是一种纯中药制剂,主要应用于治疗急、慢性鼻窦炎.

    作者:许凤山;刘忠钰;张玉亮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参麦注射液对冠心病心电图的影响

    目的评价参麦注射液对冠心病心电图和症状的影响.方法 135例冠心病病人随机分为参麦注射液加常规治疗组(治疗组)70例、常规治疗组(对照组)65例.观察参麦注射液对冠心病心电图异常指标的影响和临床疗效. 结果参麦注射液对心电图的各项异常指标有明显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同时能明显缓解冠心病的症状,总有效率为88.57%,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临床上无明显毒副作用. 结论参麦注射液治疗冠心病能改善心电图,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少,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作者:廖红敏;林华;唐莹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小夹板超关节弹性固定治疗前臂双骨折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小夹板超肘、腕关节弹性固定治疗前臂双骨折的疗效.方法将60例前臂双骨折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治疗组):小夹板超肘、腕关节弹性固定;B组(对照组):邹氏两块超宽夹板掌、背侧固定;C组(对照组):张氏4块夹板常规固定法.观察比较骨折整复固定后到临床愈合3组的疗效,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 A组固定疗效优于B、C两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B、C两组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小夹板超关节弹性固定治疗前臂双骨折疗效优于传统夹板固定.

    作者:周文华;肖学锋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保心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证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保心汤对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证)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62例病人随机分为保心汤组和西药对照组,观察两组心绞痛发作情况及心电图、血脂、临床症状等的变化.结果两组在心绞痛、心电图疗效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在改善症状和对血脂的影响方面保心汤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保心汤能有效改善心肌缺血和临床症状,对血脂有良性影响.

    作者:邢之华;林展增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百鹰汤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的观察

    目的观察百鹰汤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46例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单用百鹰汤组(Ⅰ)、单用干扰素组(Ⅱ)和百鹰汤合用干扰素组(Ⅲ).连续用药90?d,于用药后检查HBV标记物和肝功能的变化.结果Ⅲ组治疗后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和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阴转率高于Ⅰ组或Ⅱ组,Ⅲ组降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作用强于Ⅱ组,Ⅰ组降低ALT和AST的作用也强于Ⅱ组.结论百鹰汤可提高干扰素的抗乙肝病毒作用,并可改善肝功能,百鹰汤合用干扰素治疗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的疗效高于单用干扰素.

    作者:何浩;张玉亮;严义忠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β-榄香烯抗肿瘤机理研究进展

    β-榄香烯(elemene)是从中药温莪术根茎提取的有效单体,是榄香烯抗肿瘤3种有效成分之一[1].

    作者:顾洪丰;瞿延晖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活血化瘀对肿瘤转移影响的研究概况

    恶性肿瘤是当今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重要杀手,转移是恶性肿瘤的本质特征之一,也是肿瘤治疗失败的根本原因,控制转移是决定癌症患者预后的关键因素.随着肿瘤诊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早期肿瘤的手术根治治疗、中晚期肿瘤的综合治疗及在处理肿瘤原发灶方面已有较大进展,但是对于肿瘤转移的防治方面,至今尚无可靠的方法.中医药疗法在肿瘤的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活血化瘀是中医药治疗肿瘤的一种常用方法,各种恶性肿瘤的治疗常选用活血化瘀药,近年来探索活血化瘀中药在肿瘤转移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受重视,兹概述如下.

    作者:杨振江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中药逆转肿瘤多药耐药研究进展

    临床上,肿瘤患者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是肿瘤细胞对分子结构不同、作用机制各异的抗癌药物产生交叉耐药,即多药耐药性(multidrug resistance, MDR).其形成机制复杂,主要包括:多药耐药基因( mdrl基因)及其编码的P-糖蛋白( P-gp)过度表达;谷胱甘肽及相关酶的活性增高;拓扑异构酶Ⅱ(TopoⅡ)的改变;DNA损伤修复能力增强;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ultidrug resistance-associated protein,MRP)表达增加;蛋白激酶C的变化[1];另有报道MDR与肿瘤细胞的凋亡、血管形成、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2(IL-2)、免疫球蛋白-I(IGF-I)[2,3]等有关.针对以上机制的逆转剂主要有:钙通道阻滞剂(异搏定及其衍生物);钙调蛋白拮抗剂(三氟丙嗪等噻吩嗪类化合物);免疫调节剂(环孢菌素A及其衍生物);类固醇激素(黄体酮、甲地孕酮);雌激素拮抗剂;抗疟药及抗心律失常药(奎宁、奎尼丁);近年又研究应用核酶、单克隆抗体、反义技术逆转多药耐药等等.尽管体外能逆转肿瘤细胞耐药的药物如上述之多,但能进入临床研究的只有异搏定、环孢菌素A、它莫西芬等极少数,而且效果也差.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①现有逆转剂多为老药新用,逆转耐药往往不是其主要功能,临床使用禁忌症多,毒副作用大;②生物制剂在体内不稳定,难以作用到靶点且毒副反应多;③临床耐药往往数种机制共同参与,只对单一机制起作用的逆转剂难以发挥显著效应.因此,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开始从中药中筛选提取低毒有效成分进行逆转研究,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前景广阔.本文就此方面的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马强;张振书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吴有性治疫经验谈

    对吴有性临床经验有特色的治法即对温疫病的治疗运用下法(承气汤之类)及开达募原法(达原饮、三消饮之类)进行论述,认为其对温疫病兼夹证的治疗及疫后调理等方面的临床经验可供借鉴.

    作者:陈大舜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ST系列偏瘫治疗仪治疗偏瘫46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ST系列偏瘫治疗仪对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ST系列偏瘫治疗仪,配合药疗、醋疗及正确选穴治疗偏瘫46例.结果显效13例,有效2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9.1%.说明该方法对脑中风、脑外伤等引起的偏瘫有迅速康复作用.

    作者:祝全长;王召亿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穴位埋线治疗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按随机对照方法,分为治疗组(穴位埋线法)32例、对照组(长效硝苯地平)31例,观察心肌缺血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及缺血总负荷等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前后各观察指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穴位埋线法能显著改善心肌缺血.

    作者:刘卫平;林展增;吴建琼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38例的护理体会

    随着心脏介入治疗的发展,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已成为治疗冠状动脉狭窄和闭塞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徐宏 刊期: 200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