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分析颈项肩臂痛内治古方的用药特点.方法 筛选以颈项肩臂痛为主治的古方,按其所治证进行分类,对不同证治古方的用药类别、总味数、单味药使用频数及药对(组)出现频数进行统计.并列举频数居前的代表药物.结果 共有219首古方纳入研究,其中风寒湿痹证治方108首,痰湿阻痹证治方57首,寒湿阻滞证治方38首,正虚不足证治方26首.各类方剂药物组成及其常用药物均有不同特点.结论 解表药、祛风湿药、活血化瘀药、补虚药是治疗颈项肩臂痛古方组成的主要药物.各证型内治古方有配伍特点及其常用药物.
作者:刘向前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散血明目片对非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清相关生化指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将34例非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7例17眼)与对照组(17倒18眼),治疗组口服散血明目片,对照组口服血橙通片,两组均同时配合其他中西医常规治疗方法.治疗2个月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及血清相关生化指标的差异.结果 治疗组总显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艾(P<0.01);治疗组治疗前后低切和高切全血比黏度、红细胞电泳、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AT-Ⅲ、lp(a)、NO、A-CL IgG阳性率、ACL IgM阳性率、LA阳性率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ET-1、ACL IgA阳性率羔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散血明目片是治疗非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有效药物,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升高AT-Ⅲ、降低lp(a)、APL在血浆中的含量、稳定ET-1/NO比值有关,在外可反映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
作者:姚小磊;彭清华;苏瑞冰;曾志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中医药在急性/康复联合卒中单元中的治疗价值.方法 150例脑卒中患者采用随机平行对照设计,分为中医药卒中单元干预组与对照组,干预组采取中药、针灸(适应症为软瘫患者)+西药、康复、心理、物理、护理等多学科整合治疗,对腥组仅采取西药、康复、心理、物理、护理等多学科整合治疗,治疗1个月后比较两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Barthel Index,BI评分)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治疗后干预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BI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药介入的卒中单元对脑卒中疗效优于未介入中医药的卒中单元.
作者:李晓宇;周利民;宁景春;黄桂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前癌通胶囊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BPH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前癃通胶囊和癃闭舒胶囊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现察治疗前后I-PSS评分、尿流率、前列腺体积、残余尿量等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项指标改善亦优于对照组,盖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癃通胶囊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有效药物,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作者:贺菊乔;袁轶峰;蔡蔚;袁博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清解止抽口服液治疗风热型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清解止抽口服液,对照组给予氟哌啶醇口服,连续治疗4周.现察两组治疗前后的疗效及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 现察组在运动性抽动、发声性抽动、治疗后总疗效3个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现察组对细胞免疫的改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西药对照组(P<0.05).结论 清解止抽口服波是治疗风热型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的有效方剂,并能改善患者细胞免疫功能.
作者:舒兰;张邓莉;李英;蒋屏;夏历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益气解毒方调节NE-kB途径阻断气虚染毒大鼠鼻咽癌变的影响.方法 大鼠腹腔注射二亚硝基哌嗪(DNP)和佛波醉酯(TEA),同时进行力蝎游泳.诱导大鼠诱发鼻咽癌变模型,予以益气解毒方干预,定期分批处死大鼠,取鼻咽组织傲病理检测,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蛋白表达.结果 在诱发鼻咽癌变进程的单纯性增生阶段,与模型组比较,益气解毒方组和堆甲酸组大鼠鼻咽上皮细胞的NF-kB p65和IkBα蛋白表达活性均无统计学意义,但在异型增生阶段,益气解毒方组时鼻咽上皮细胞的NF-kB p65蛋白表达活性显著低于模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5),而IKBα蛋白表达活性显著高于模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气解毒方能够有效阻断气虚粢毒大鼠鼻咽上皮细胞癌变进程,其作用与其有效调节NF-KB途径关键基因NF-kBp65和IKBα的蛋白表达密切相关.
作者:成细华;田道法;喻嵘;胡梅;胡伟;陈舒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加味厚朴温中汤对大鼠胃液及小鼠胃排空的影响.方法 结扎大鼠幽门收集胃液后用酸碱中和法检测胃液中总酸度和游离酸度,Mett毛细管法检验胃蛋白酶活性.分光先度计比色法检测小鼠甲基橙胃残留率,现察胃排空率.结果 斯达舒胶囊组和加味厚朴温中汤低剂量组可以显著降低正常小鼠甲基橙残留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高剂量组胃甲基橙残留率比正常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味厚朴温中汤各剂量组与正常组大鼠比较,胃液总量有不同程度降低(P<0.05,P<0.01),且中、高剂量组大鼠胃蛋白酶活性以及胃液游离酸度与正常组比较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胃液总酸度上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大鼠胃液中游离酸度以及胃蛋白酶活性上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味厚朴温中汤可降低大鼠胃液总量从而相对提高胃游离酸、总酸度和胃蛋白酶活性,并促进小鼠胃排空.
作者:邹志;李晟;陈晓阳;俞洁东;曾显成;黄守林;李云耀;贺卫和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黄花石蒜愈伤组织的佳诱导条件,并确定培养物中是否含有生物碱活性成分.方法 以黄花石蒜的鳞茎为外植体,接种于不同激素组合的培养基上,开展愈伤组织诱导研究;以诱导出的愈伤组织为材料,采用紫外分光先度法测定总生物碱含量.结果 双鳞片在MS+2.4-D2 mg/L培养基上诱导愈伤组织效果佳;经UV法测定其总生物碱含量为13.33 mg/g.结论 黄花石蒜离体培养能够产生愈伤组织,且愈伤组织能够产生生物碱成分.
作者:赵志敏;钟湘云;杨帅;鲁耀邦;彭菲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现察密蓉花提取物滴眼剂对去势所致干眼症雄鼠基础泪液分泌量、泪膜稳定性以及泪腺电镜显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将45只(90眼)Wiste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A1、A2、A3)、模型组(B1、B2、B3)、密蒙花组(C1、C2、C3)共9小组,1、2、3分别代表给药时间为1月、2月、3月,每组5只(10眼),对B、C组行去势术建立动物模型,对C组以密蒙花提取物滴眼剂连续滴眼1月,对全部实验大鼠行Schirlner 1试验、测量泪膜破裂时间,电镜观察泪腺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C组Schirmer Ⅰ试验测量值明显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泪膜破裂时间明显长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显示密蒙花提取物滴眼剂能够显著维持泪腺基础分泌量和泪膜的稳定性;电镜示C组显微结构明显改善.结论 密蒙花提取物滴眼剂中主要成分为黄酮类物质,可显著改善泪腺组织超微结构,维持泪腺基础分泌量和泪膜的稳定性.
作者:吴权龙;彭清华;姚小磊;张菁蓉;谭涵宁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复方木枣口服液对小鼠睡眠的影响.方法 将160只小鼠被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复方木枣口服液高、中、低剂量1.44、4.33、12.98 g/(kg·d)给小鼠灌胃30 d,进行直接睡眠实验、巴比妥钠睡眠潜伏期实验、戊巴比妥钠阁下剂量催眠实验和延长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实验.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中、高剂量组能显著延长戊巴比妥钠诱导的小鼠睡眠时间;高剂量组小鼠睡眠潜伏期显著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剂量组无直接催眠作用,对小鼠体质量增长、戊巴比妥钠阙下剂量催眠均无明显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木枣口服液能显著改善小鼠睡眠作用.
作者:李兴旺;尹进;邹瑾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海马及杏仁核NMDAR2A和2B蛋白在束缚应激状态下蛋白表达变化及逍遥散的调节作用.方法 采用每天捆绑3 h的方法制作慢性束缚应激动物模型,并用逍遥散进行干预,分别于7 d后和21 d后用Westem blot方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CA1区、CA3区、齿状回(DG)和杏仁核的NMDAR2A和2B蛋白表达的情况.结果 在分离的4个部位(CA1,CA3,DG和杏仁棱),发现NR2A和NR2B分子在其中都有表达.NR2A的表达:在CA3和DG区,7 d和21 d模型组的表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逍遥散组的表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NR2B的表述情况和NR2A基本一致.结论 逍遥散对NR2A和NR2B有明显的调节作用,在海马的CA3和DG区明显,对7 d和21 d的应激模型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变作用,以维持机体原来的平衡状态.提示逍遥散对神经突触性的改变有生理性保护作用.
作者:王竹风;汪宝军;岳广欣;陈家旭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建立浓缩六味地黄丸中马钱苷、芍药苷的含量同时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Hypersil C18(200 mm×4.6 mm,5μm),Nova-PakC18 Guard-PakTM保护柱;流动相:0.05%磷酸水溶液-乙腈进行梯度洗脱;柱温:30℃;流速:1 mL/min.结果 马钱苷在0.11~1.10μg范围内,进样量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5);样品的平均回收率为99.2%,RSD为1.3%(n=5).芍药苷在0.15~1.50 μg范围内,进样量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2);样品的平均回收率为100.4%.RSD为1.9%(n=5).结论 此方法简便、快速,可作为浓缩六味地黄丸中马钱苷、芍药苷的含量同时测定方法.
作者:戴冰;梅君;肖子曾;冷旺;李兴丰;趑婧;彭柳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现察益智健脑颗粒联合针灸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lmer's disease,AD)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模型组(B组)、针灸组(C组)、益智+针灸组(D组)各10只,B、C、D 3组分别以海马CA1区注射β淀粉样蛋白25-35(Aβ25-35)造模,A组注射等量的双蒸水,各组分别治疗20 d后行Morris水迷宫试验,现察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变化.结果 B组较A组的平均潜伏期明显延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C组、D组的平均潜伏期明显缩短,过台次数增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C组比较,D组的潜伏期缩短,过台次数增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智健脑颗粒联合针灸能够提高Aβ25-35介导的AD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作者:龚翠兰;董克礼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芦荟凝胶对大鼠多柔比星外渗性损伤及创面组织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T)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45只多柔比星外渗性损伤模型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硫酸镁组和芦荟凝胶组,比较各组大鼠损伤程度及愈合率.测定各组大鼠在处理后1、4、7、11、18 d损伤创面中N0和ET含量.结果 芦荟凝胶有效减轻外渗性创面损伤程度,其愈合率高于生理盐水组,损伤后备组大鼠创面组织中NO含量均逐渐减低,芦荟凝胶组NO含量低于生理盐水组,而ET含量缓慢增加,芦荟凝肢组ET含量高于生理盐水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芦荟凝胶能够显著减轻大鼠多柔比星外渗性损伤创面的损伤程度,促进愈合,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NO的分泌,促进ET的释放有关.
作者:张辉;刘新福;尹婵;孙建群;蒋东育;杨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九香止泻片(又名泰香止泻肠溶片)对小鼠体内肠道常见致病菌的影响,探讨其治疗湿热泄泻的作用机制.方法 分别腹腔注射小鼠致死量大肠杆菌、乙型副伤寒杆菌、痢疾杆菌3种不同细菌菌悬液制作腹泻感染动物模型,观察九香止泻片高、中、低3个不同剂量(以下简称丸香高、中、低剂量组)及肠康片、诺氟沙星胶囊对感染小鼠模型的存活率、存活时间的影响.结果 与模型组比,各药物组均可显著提高3种不同细菌感染小鼠模型的存活率、明显延长其存活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艾(P<0.05),其中,诺氟沙星组、九香高剂量组均明显优于肠康片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九香中剂量组与肠康片组、九香高剂量组与诺氟沙星对感染模型小鼠存活率的提高及存活时间的延长相当.结论 九香止泻片对腹腔注射致死量大肠杆菌、痢疾杆菌和乙型副伤寒杆菌等感染小鼠模型可明显提高其存活率,显著延长感染小鼠存活时间,并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表明其对感染模型小鼠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对体内肠道常见致病菌具有较好抑制作用.
作者:彭芝配;滕久祥;张金慧;伍参荣;崔娜妮;郑世昌;李为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测定黄花石蒜不同部位加兰他敏的含量.方法 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Agilent Eclipse XDB-C18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0.1%磷酸-甲醇(94:6),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38 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20μL.结果 加兰他敏在10.4~124μg/mL范国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加样回收率102.8%,RSD为5.2%.黄花石蒜的花中加兰他教含量高,根次之,鳞茎和茎中含量少.结论 黄花石蒜不同部位中加兰他敏含量存在差异.
作者:聂媛媛;周海翔;彭菲;鲁耀邦 刊期: 2009年第05期
桑蚕(Bombyx mori L.)是一种以桑叶为食料的鳞翅目泌丝昆虫,属蚕蛾科蚕蛾属桑蚕种[1].栽桑养蚕的主要目的物是蚕茧和丝绸,蚕一生经过卵、幼虫、蛹、成虫4个形态上和生理机能上完全不同的发育阶段,每一个发育阶段的不同部位及其代谢物都有广泛的药用价值.
作者:颜新培;蔡光先;李顺祥;佟志远 刊期: 2009年第05期
五积散源于宋朝<太平惠民和济局·伤寒门>,由麻黄、白芷、川芎、甘草、茯苓、当归等15味药组成,功能发表温中、燥湿化痰、理气活血,为消除寒、食、气、血、痰五积之剂.
作者:饶健;蔡光先;李丹丹;王宇红;陈亮 刊期: 2009年第05期
本文在古今医籍中无有关眼科疾病采用活血利水法治疗的理论论述、70奈种医籍5 800余首眼科方剂中未见一方能体现活血利水治法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从理论论据和基础实验两方面对眼科活血利水法进行了研究.认为两者生理上水血同源,病理上水血互累,治疗上水血同治;基础实验研究发现活血利水法能促进实验性玻璃体积血及视网膜静脉阻塞所致眼底出血的吸收;明显抑制兔PVR组织中bFGF、PDEF、TGF-β1、CTGF、EGF、IGF-1、ICAM-1、整合素-β1、FNmRNA的表达,进而抑制PVR的形成和发展;益气活血利水之青光安能改善高眼压状态下视网膜徽循环,促进轴浆传输阻滞的恢复.残少细胞凋亡,提高视网膜组织中SOD、ATPase、SDH和GSH-Pk的活性,降低MDA含量,对筛板组织结构、体外培养的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和人小梁细胞等均有保护作用;益气养阴活血利水之复明片能恢复兔视网膜脱离后组织结构,抑制视细胞凋亡,降低视网膜组织中PCNA、GFAP、IL-1β、MMP-2、IL-6、et-1的表达,增加Syp的表迭,提高ERG的振幅,保护视功能.
作者:彭清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现察闪火灸法治疗带状疤疹的疗效.方法 将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闪火灸法和泛昔洛韦片治疗,对照组采用泛昔洛韦片治疗,疗程为7 d.结果 两组在疱疹止疱时间、结痂时间、脱痴时间、疼痛缓解程度、疼痛开始缓解时间及疼痛持续时间、带状疱疹综合疗效评分,组问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闪火灸法合并药物治疗带状疤疹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作者:岳增辉;何新群;姜京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白环俞穴埋线术对治疗混合痔手术后疼痛的效果.方法 将本院中符合手术标准的环状混合痔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术中应用白环俞穴埋线术;对照组50例,应用传统的克泽普注射液局部封闭法.分另q现察3 d.结果 在术后疼痛程度比较上,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对止痛效果满意度及减少并发症发生几率上,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白环俞穴埋线术较传统止痛方法能更有效的减少并缓解环状混合痔术后疼痛,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
作者:郭毅;耿学斯;黄卫平;何之先;郑志杰 刊期: 2009年第05期
六十年科教,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中医教育的传承与创新,继承发掘,整理提高.培养科技人才,建立科学诚信,实现中医药现代化.为了探索中医药微现辨证学的发展趋势,在邪气、脏腑、病形理论及四诊辨证与主诉辨活法的推动下,结合运用现代科学检测,以阐明疾病证候的实质变化.完成了微观辨证学及其学科群崛起,为新世纪中医药学的和谐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
作者:郭振球 刊期: 2009年第05期
1978年人类第一例体外受精后代在英国诞生以来及随后建立的超排卵技术,不孕症的治疗便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在后来短短20年间,以体外受精一胚胎移植(IVF-ET)为代表的辅助生殖技术,已发展成为生殖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临床治疗不孕症的常规手段之一.
作者:尤昭玲;王若光;谈珍瑜;林洁;熊桀;游卉 刊期: 2009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