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湖南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湖南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1674-070X
  • 国内刊号:43-1472/R
  • 影响因子:1.09
  • 创刊:1979
  • 周期:月刊
  • 发行:湖南
  • 语言:中文
  • 邮发:42-64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 曾2次获国家教育部高校科技期刊优秀学报二等奖(2005、1999)
  • 医药卫生综合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2009年6期文献
  • 六味地黄丸合逍遥丸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目的 现察六味地黄丸合逍遥丸治疗肾阴亏虚兼肝郁型慢性疲劳综合征(CFS)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确诊为肾阴亏虚肝郁型CPS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前者给予六味地黄丸和逍遥丸治疗,后者给予六味地黄丸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现察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25%,两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六味地黄丸与逍遥丸合用治疗肾虚肝郁型慢性疲劳综合征,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使用六味地黄丸.

    作者:李虹;郑小伟;包素珍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形状记忆合金髌骨爪治疗髌骨骨折48例

    目的 观察形状记忆合金髌骨爪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48例髌骨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形状记忆合金髌骨爪内固定,术后根据骨折治疗三期辨证治疗原则,配合服用中药,并进行早期功能锻炼.结果 随访5~26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膝关节功能满意,髌骨爪无断裂及脱落.结论 髌骨骨折运用记忆合金髌骨爪治疗,固定牢固、可早期活动、愈合率高、并发症少.

    作者:曹寅生;卢敏;谢心军;李卫宁;徐永贵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泻心胶囊对火邪热结型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观察及对炎症因子干预作用

    目的 现察泻心胶囊治疗火邪热结型冠心痛心绞痛30例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浆CRP、IL-6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的方法将观察对象分为治疗组(泻心胶囊组)和对照组(硝酸酯类组),治疗4周,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及心电图的变化,测定CRP、IL-6等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 泻心胶囊组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心电图及心绞痛疗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症状改善率治疗组为90.0%,对照组为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血浆CRP、IL-6水平均下降,其下降幅度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泻心胶囊是治疗火邪热结型冠心病心绞痛的有效方药,并能有效降低炎症介质CRP、IL-6的水平.

    作者:陈新宇;詹阿芳;谢海波;刘越美;卢青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捏脊疗法对脾气虚证兔血清D-木糖的影响

    目的 观察捏脊疗法对脾气虚证兔血清D-木糖(D-xylose)的影响.方法 采用腹肌注射利血平法制作兔脾气虚证模型.将32只兔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捏脊组与四君子汤组,每组8只,空白及模型组予胃管灌喂蒸馏水,捏脊组予捏脊疗法,四君子汤组予胃管灌喂四君子汤药液.采用间苯三酚显色法测定血清D-木糖的含量.结果 造模后兔血清D-未糖的含量均明显降低,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捏脊组与四君子汤组兔血清D-木糖的含量均明显升高,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捏脊组与四君子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捏脊疗法可使脾气虚证兔血清D-木糖含量明显升高,且与四君子汤的作用相当.

    作者:李铁浪;王欢欢;袁宜勤;张泓;赵锋;陈锐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丰白散对COPD模型大鼠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及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影响

    目的 通过观察丰白散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模型大鼠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γ-GCS)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探讨丰白散治疗COPD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烟熏加气管内滴加脂多糖方法复制COPD模型,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评估各组大鼠肺组织病理改变,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γ-GCSmRNA表达水平,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SOD活力.结果 模型组、丰白散组、沐舒坦组大鼠肺组织出现了符合人COPD的病理改变,COPD模型复制成功;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肺组织γ-GCSmRNA表达水平、SOD活力均明显降低,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丰白散组肺组织γ-GCSmRNA表达水平、SOD活力均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丰白散能增强COPD模型大鼠γ-GCS表达及SOD活力,纠正氧化/抗氧化失衡,增强抗氧化能力,这可能是丰白散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潘三改;苏南湘;王哲;张四方;王煜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四磨汤口服液对束缚-寒冷应激小鼠胃肠功能和胃泌素的影响

    目的 探讨四磨汤口服液对胃肠功能紊乱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45只小鼠随机分成正常组、四磨汤组和模型组,采用束缚结合寒冷刺激等物理因素造成应激性胃肠功能紊乱小鼠模型,连续给药14 d后,观察小鼠体质量改变情况;用半固体糊灌胃法检测胃排空和小肠推进功能;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胃泌素(Gastrin)水平.结果 四磨汤组小鼠体质量较模型组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四磨汤组胃排空和小肠推进功能及血清胃泌素含量均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四磨汤对应激性胃肠功能紊乱具有抑制胃肠运动和内源性胃泌素释放作用,可能是其治疗亢进型胃肠功能紊乱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蔺晓源;蔡莹;谢勇;易健;李丹丹;刘杰民;陈雪梅;刘柏炎;蔡光先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了哥王醇提工艺的研究

    目的 优选了哥王醇提工艺条件.方法 分别以漫膏得率、西瑞香素浸出量与两者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对影响浸出的主要因素进行优化.结果 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以55%乙醇为提取溶剂,加乙醇浸泡1 h,回流提取2次、加醇量分别为10倍、8倍量,提取时间分别为1.5、1.0 h.结论 优选的提取工艺可为了哥王制剂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邹婉婷;夏新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壮骨镇痛胶囊对乳腺癌细胞体外增殖和迁移的抑制效应研究

    目的 研究壮骨镇痛胶囊对高转移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体外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 采用血浆药理学方法制备壮骨镇痛胶囊含药血浆,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含药血浆对MDA-MB-231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采用划痕法测定其对MDA-MB-231细胞迁移的影响.结果 当正常大鼠血浆浓度≤15.0%时,对MDA-MB-231细胞生长增殖无明显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壮骨镇痛胶囊含药血浆浓度在5.0%~15.0%范围内,对MDA-MB-231细胞生长增殖均有显著抑制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该药对MDA-MB-231细胞的高非毒性浓度为2.5%:当壮骨镇痛胶囊含药血浆浓度为5.0%和1.25%时能显著抑制乳腺癌细胞的迁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含药血浆浓度为0.63%时对细胞迁移无显著抑制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5.0%~15.0%壮骨镇痛胶囊含药血浆对体外培养的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生长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壮骨镇痛胶囊含药血浆能显著抑制MDA-MB-231细胞迁移,且其作用与浓度相关.

    作者:柳景红;何迎春;曹建雄;田道法;何欣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黄芪注射液与5-氮杂胞苷体外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心肌细胞的研究

    目的 研究黄芪注射液与5-氮杂胞苷(5-Aza)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l stem cells,MSCs)分化为心肌细胞的影响.方法 在无菌条件下从成年大鼠胫骨骨髓分离出MSCs,以1:3的比例传代,取第3代的细胞,接种后随机将MSCs分为黄芪注射液诱导分化组、5-Aza诱导分化组、黄芪注射泣预处理后5-Aza诱导分化组,分别以黄芪注射液、5-Aza及黄芪注射液+5-Aza进行诱导,用相差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变化;免疫细胞化学鉴定MSCs表面标志物及心肌特异性肌钙蛋白Ⅰ.结果 各组诱导后细胞形态发生改变,细胞之间形成连接,排列方向趋于一致,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肌钙蛋白Ⅰ(cTnI)表达均阳性.黄芪注射液组与5-Aza组相比其诱导率无明显区别,但黄芪注射液+5-Aza组阳性细胞比率均高于5-Aza组及黄芪注射液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黄芪注射液可体外诱导MSCs分化为心肌样细胞,采用黄芪注射液预处理后5-Aza诱导分化的方法优于单纯采用黄芪注射液或5-Aza诱导法.

    作者:唐新征;张炜宁;邓鸣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HPLC法测定不同部位南方红豆杉中紫杉烷类化合物的含量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部位南方红豆杉中紫杉烷类化合物的含量.方法 采用Hypersil BDS C18色谱柱(200 mm×4.6 mm,5 μm),测定紫杉醇时的流动相为甲醇-水(60:40),测定10-DAB和巴卡亭Ⅲ时的流动相为甲醇-水(40:60),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为227 nm,柱温为25℃.结果 紫杉醇的线性范围为168~840 ng,r=0.999 4,平均回收率为96.86%,RSD为2.01%;10-DAB的线性范围为200~1 000 ng,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7.27%,RSD为1.73%;巴卡亭Ⅲ的线性范围为232~1 160 ng,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6.07%,RSD为1.42%.结论 该方法可用于南方红豆杉中紫杉烷类化合物的含量测定.

    作者:谢谊;许慧敏;王实强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苦丁茶总皂苷对大鼠胸主动脉的舒张作用及其机制初探

    目的 研究苦丁茶皂苷对大鼠胸主动脉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分别以硝基精氨酸、吲哚美辛及硝基精氨酸与吲哚美辛共同预处理胸主动脉,并测定一氧化氮合成酶(NOS).结果 苦丁荼总皂苷在较高浓度时(高于2 mg/mL,时)对大鼠胸主动脉有明显的舒张作用,与去内皮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硝基精氨酸预处理后,苦丁荼总皂苷的舒张作用与空白组比较明显减弱,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经吲哚美辛预处理胸主动脉后,其舒张效应略有减弱,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若以硝基精氨酸及吲哚美辛共同处理后,舒张作用明显减弱,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仍有较弱的舒张作用.酶法测定表明苦丁荼总皂苷可提高胸主动脉中NOS的活性,与空白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苦丁茶总皂苷具有舒张大鼠胸主动脉的作用,此作用呈内皮依赖性;苦丁茶总皂苷的舒张作用主要与一氧化氮有关,对前列环素的影响不明显.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提高NOS的活性及促进一氧化氮释放引起的.

    作者:刘英姿;刘浩然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九香止泻片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血浆VIP、NPY和肠黏膜5-HT的影响

    目的 探讨九香止泻片(又名秦香止泻肠溶片)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血浆血管活性肠肽(VIP)、神经肽Y(NPY)和肠黏膜5-羟色胺(5-HT)的影响.方法 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九香止泻片组、盐酸洛哌丁胺组,建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大鼠模型,应用放射免疫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分别检测VIP、NPY、5-HT.结果 模型组大鼠血浆VIP水平显著升高,NPY水平显著降低,肠组织5-HT的分布及表达显著升高,与其它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组大鼠血浆VIP水平较模型组显著降低,NPY水平显著升高,肠组织5-HT的分布及表达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九香止泻片可能通过降低D-IBS大鼠的血浆VIP、肠黏膜5-HT和升高血浆NPY而改善腹泻症状.

    作者:马薇;龙霖梓;彭芝配;滕久祥;谭洁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肺癌的客观检测指标与辨证分型相关性研究概述

    肺癌,即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是常见的肺部原发性肿瘤.临床上,中医药在肺癌的综合治疗中发挥独到的作用.辨证分型是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但由于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不同,且无客观指标可依,使肺癌辨证分型难以统一标准且不利于中医治法的推广.本文整理近年来有关肺癌中医辨证分型与客观指标相关性的文献,为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癌提供新的依据和新的结合点.现就相关文献总结如下.

    作者:李华飞;张志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以蛋白质芯片为中药蛋白质/肽相互作用载体分析羚羊角的生物学特征

    目的 对传统中药羚羊角水溶液中蛋白质/肽成分进行蛋白质组分析.方法 采用饱和硫酸胺沉淀,透析脱盐冻干法获得经煎煮或冷浸的羚羊角蛋白质/肽,美国Ciphergen Biosystems Inc.ProteinChip○R Biology System (PBS Ⅱ+)及配套的NP10芯片,激光解析/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Surface enhanc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技术,分析羚羊角水溶液中1 500~13 000 Da间蛋白质/肽分布及其分子量.结果 共计得出25个蛋白质/肽分子量峰,分子量部分差值与某些氨基酸残基分子量相近.并且在煎煮和冷浸两种方法中显示出部分蛋白质/肽分子量相近,说明可能属同一肽段.为筛选羚羊角的活性效应成分提供了有价值的线索.结论 通过分析,可以形成羚羊角水提液或水煎液蛋白质/肽成分质量指纹图(PMF),并作为羚羊角数字化质控标准,为分离、纯化及验证羚羊角功能相关活性蛋白质/肽成分打下基础.

    作者:张烨;王若光;王陆颖;刘小丽;刘惠萍;李春梅;尤昭玲;胡维新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妇科方剂学的起源与发展

    晚周固定配方的形成和带下医的出现是妇产科方剂形成的重要因素;晋唐医家以专书形式对妇科方药经验进行了刻意积累;宋金丰富和发展了妇产科新理论,拓展了立法制方的新思路,其研究的触角伸向方剂学更加深入的层面;明清在提供丰富多彩的临证治法的同时,对前代经验理论有所反思;现代高素质人才脱颖而出,先进的科学技术与方法成为妇产科方剂研究的助推器.

    作者:魏飞跃;文乐兮;尤昭玲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学好《伤寒杂病论》的几点体会

    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后来分为两本书,一本叫<伤寒论>,另一本叫<金匮要略>.总起来,就是中医辨证论治的原生态.学好这部经典著作,重视如下5点要点.

    作者:周青;周衡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针刺戒烟的临床观察

    目的 采用针刺方法帮助吸烟者戎除烟瘾提高生活质量.方法 将1 332例要求戎烟的吸烟者施以体针,7次为1个疗程,耳针5次为1个疗程,配合贴压耳穴王不留行籽3次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统计疗效.结果 经针刺治疗后,87%以上的人能戒除烟瘾.结论 针刺戒烟有效,方法简便、容易接受,值得推广.

    作者:曾庆鸿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针刺背俞穴加走罐治疗面部扁平疣及对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目的 探讨针刺背俞穴加走罐治疗面部扁平疣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70例面部扁平疣患者为研究对象,治疗组35例采用针刺背俞穴加走罐治疗,10次为1个疗程;对照组35例采用肌注聚肌胞注射液治疗,两周为1个疗程,4个疗程后统计疗效,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含量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痊愈率为65.72%,总有效率为97.14%,对照组痊愈率为31.43%,总有效率为64.28%,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CD3+与CD4+百分比、CD4+/CD8+比值明显增高,两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背俞穴加走罐疗法能明显升高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的百分比含量、CD4+/CD8+的比值,从而显著提高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增强机体的抗病毒能力,是临床治疗面部扁平疣的较好方法.

    作者:李坚将;刘辉;李东;王超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中医诊断学》计算机考试系统的构建与应用

    应用计算机进行考试是计算机技术与数据库技术发展的趋势,是由计算机从题库中抽题进行组卷,考生在计算机上输入答案,考试结束后,计算机自动阅卷、评分、统计及分析的考试方式.<中医诊断学>是中医学的基础课程,也是连接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临床之间的桥梁,而望诊、闻诊、问诊、切诊是<中医诊断学>的重要内容,其作为中医诊断的一种常用方法和手段,具有理论抽象、可操作性强、直观性要求高、形态学特性强等特点.

    作者:谢梦洲;周小青;袁肇凯;瞿岳云;瞿年清;王玉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阴阳的能量特性解读

    中医学的阴阳既无迷信的成分,也不是虚玄的概念,而是真真切切的生命能量的描述,像物理学电极的阴极、阳极,像化学中离子的阴离子、阳离子,像现代医学的阴性体征、阳性体征、阴性结果、阳性结果一样,都是那样客观实在.

    作者:潘远根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糖尿病性脑梗死血糖影响的Meta-分析

    目的 运用Meta分析方法比较研究中西医结合与单纯西医治疗对糖尿病性脑梗死血糖的影响.方法 全面收集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文献,并按照文献选择标准进行筛选,比较中西医结合疗法与纯西医疗法对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合格文献59篇,其中14篇观察了空腹血糖,6篇观察了糖化血红蛋白.Meta分析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与单纯西医治疗组比较,空腹血糖加权均数差为加-0.93 mmol/L,95%可信区间为(-1.57,-0.28)mmol/L,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Z=2.82,P<0.01);糖化血红蛋白加权均数差为-0.60%,95%可信区间为(-1.69,0.4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08,P>0.05).经敏感性分析显示结果稳定可靠.结论 现有的有限证据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糖尿病性脑梗死空腹血糖的改善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而对糖化血红蛋白改善作用两者基本一致.受纳入研究的文献数量和质量限制,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糖尿病性脑梗死血糖的影响需要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加以证实.

    作者:徐美灵;邓奕辉;葛金文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肺癌初诊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研究

    目的 探讨初诊肺癌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肺癌初诊病例按八纲、气血及脏腑辨证进行分型并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 共收集139例肺癌初诊患者,其不同中医证候的分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初诊肺癌常见为气虚证、阴虚证或气阴两虚证,在虚证的基础上多易合并气滞证、血瘀证、痰湿证等兼夹证;肺癌病位在肺,易累及肾、脾.

    作者:朱婴;李萍萍;黄立中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DWI及动态增强MRI在淋巴结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威像(DWI)以及动态增强MRI(DCE-MRI)在颈部淋巴结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使用GE 1.5T磁共振扫描仪及颈部相控阵线圈,46例单侧或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患者(26例恶性病变,20例良性病变).全部病例使用体线圈行SE-EPI DWI序列扫描,采用全方位扩散梯度及6个b值扫描.DWI扫描时间40~52 s.分析46例病例中淋巴结的DWI与表现扩散系数(ADC)值的特点,并行动态增强MRI和常规MRI增强检查,分析比较良、恶性淋巴结病变的MRI征象,计算病灶峰值增强率Emax,峰值时间Tmax,大强化速率Slopemax,并根据病变高强化区ROI的测量值,绘制病灶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SI-Time曲线).结果 在DWI序列扫描中,良性和恶性淋巴结均呈高信号,恶性淋巴结组的平均ADC值为(0.834±0.192)×10-3 mm2/s,良性淋巴结组为(1.687±0,252)×10-3mm2/s,恶性淋巴结组平均ADC值明显小于良性淋巴结组(P<0.05),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良性淋巴结病变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多表现为Ⅰ型,而恶性淋巴结多为Ⅲ型,Ⅱ型曲线均可见于良性和恶性淋巴结病变.结论 DWI可作为颈部良、恶性淋巴结病变鉴别诊断的一种快速可行的新方法,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通过动态增强进一步揭示病变的血流动力学特征,有助于对淋巴结病变作出准确的定性诊断,更能有效地鉴别诊断良、恶性淋巴结病变.

    作者:刘妍;夏黎明;梁赵玉;王承缘 刊期: 2009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