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分析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CNM)与结核性脑膜炎(TBM)的颅脑MRI影像特征,以探讨对于这两种疾病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对比CNM患者15例与TBM患者93例的颅脑MRI影像资料,比较病变部位在颅底部、V-R间隙增宽、病灶环形强化、病灶周围水肿ETRⅡ级以上、重度脑积水及腔隙灶等方面的差异,并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 两组患者MRI征象在病变部位在颅底部、V-R间隙增宽、病灶环形强化、病灶周围水肿ETRⅡ级以上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NM与TBM的颅脑MRI表现各有特征,可作为两者鉴别诊断的重要依据.
作者:肖海清;王小宜;谢芳芳;邢妩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黄芪注射液治疗小儿重症肺炎并心力衰竭的疗效及治疗前后脑利钠钛(BNP)、心肌肌钙蛋白(cTnI)的变化.方法 将重症肺炎并心衰的患儿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儿按常规给予镇静、吸氧、抗感染、强心利尿等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静脉滴注,7d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分别测定BNP、cTnI的变化,并在治疗第3天进行疗效判定.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后BNP、cTnI水平均有下降(P<0.05),且观察组下降更明显(P<0.05);观察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黄芪注射液可改善心功能,对重症肺炎并心力衰竭有良好疗效.
作者:张蔚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参苓白术散对胃癌Ⅳ期患者外周血CD4+CD25+Tregs、Foxp3 mRNA及血清细胞因子IL-10、TGF-[β1的影响.方法 将40例胃癌Ⅳ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予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对症支持治疗同时予参苓白术散治疗,治疗4 w后观察两组患者外周血CD4+CD25+Tregs、单核细胞Foxp3 mRNA及血清IL-10、TGF-β1浓度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外周血CD4+CD25+Tregs、单核细胞Foxp3 mRNA及血清IL-10、TGF-β1浓度均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参苓白术散能降低胃癌Ⅳ期患者外周血CD4+CD25+Tregs和单核细胞Foxp3 mRNA的表达,降低抑制性细胞因子IL-10、TGF-[β1浓度,具有免疫调节作用.
作者:周波;戴飞跃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MCM2、Cx43蛋白在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验60例NHL及20例反应性增生淋巴结(reactive hyperplasia of lymph node,RH)中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2(MCM2)、连接蛋白43 (Cx4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MCM2、Cx43在NHL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86.67%(50/60)和20.00% (12/60),MCM2在NHL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86.67%高于对照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x43在NHL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20.00%低于对照组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CM2的表达与恶性程度、临床分期及Ki-67水平有正相关(P<0.05),Cx43的表达与恶性程度有负相关(P<0.05).MCM2与Cx43的表达彼此无明显相关性(r=-0.05,P=0.80).结论 MCM2、Cx43蛋白的异常表达与NHL的恶性程度有关,联合检测MCM2、Cx43蛋白可为NHL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卿蕊;范自力;黄泽智;姜艳红;肖盛;杨秦 刊期: 2015年第05期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神经血管性疾病,周慎教授从多年的临床经验中总结认为,偏头痛发病乃因风火痰涎或风寒入侵,或恼怒紧张,或肝阳上扰,致使经络痹阻,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于头部所致,其病位在头,涉及肝肾,病性虚实错杂.络中气血,虚实寒热,稍有留邪,皆能致痛.正如清代医家程国彭《医学心悟》言:“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周师认为,脑络瘀阻,绌急而痛是偏头痛的基本病机,病变部位在于脑之脉络,病理机制为络脉瘀阻绌急而痛,病理因素则责之为寒、痰、风、瘀、虚.
作者:唐燕;周慎;谢乐;周冬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王净净教授系湖南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曾任湖南省第二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现任全国第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理事.王老师从事教学、科研与临床近四十年,临床上擅长诊治中医脑病及内科疑难杂病,如,中风、痹证、眩晕、头痛、癫痫以及情志不遂引起的失眠、郁证等疾病,并且在用药方面善于运用中药药对,加减灵活,疗效确切.
作者:石学慧;王净净;刘叶辉;李智雄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a purpura,ITP)系血小板免疫性破坏,导致外周血中血小板减少的出血性疾病,西医目前缺乏特殊有效的治疗药物.临床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两类.急性型多见于儿童,慢性型多见于成人,以女性多见.依据其临床症状的表现不同大致可归为中医的“血证”、“斑疹”、“溺血”、“齿衄”等范畴.
作者:李雄安;赵国荣;毛娅男;连俊凯;陈研焰 刊期: 2015年第05期
蔡光先系国家级名中医,第五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从事中医药教学、科研及临床工作40余载,擅长内科疑难杂症的诊治,临床经验丰富,学术造诣颇深,笔者有幸跟师临证学习,受益匪浅.现择其运用五味异功散合过敏煎治疗小儿过敏性疾病验案3则报道如下,以飨同道.
作者:夏相宜;侯公瑾;肖长江;杨文丽;乔寅飞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王行宽为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终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第2、3、4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湖南省名中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从事医疗、教学、科研工作,已50余年.临证中对内科疑难杂症及急危重症为擅长,倡导内科杂病宜综合治理,多脏调燮,尤倡“杂病治肝”.本文就王行宽教授从肝论治高血压病的临证经验作一浅析,并附验案二则,以飨同道.
作者:谭元生;唐文利;雍苏南;张稳;王行宽 刊期: 2015年第05期
“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景岳全书·泄泻》),无湿不成泻,小儿脾常不足,故脾虚湿盛为小儿泄泻的基本病机,其日久不愈者,脾气更伤,运化维艰,进食稍多,易致积滞;脾虚则肝血失养,肝不藏魂,易致惊惕;久泻者又易致清气不升,浊气不降,清浊相混合污于大肠,中气易随而下陷,故久泻每多夹滞、夹惊、夹陷,单纯治脾难见速效,应注意兼症采用适宜的方法综合治之,以获佳效.
作者:杨维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马钱子碱透皮贴剂对小鼠和大鼠的镇痛作用及对大鼠脑啡肽含量的影响.方法 (1)小鼠的镇痛实验采用电刺激法,将50只小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芬太尼组及马钱子碱透皮贴剂小、中、大剂量组,分别给药后,用电刺激法观察给药后20 min及1、2、4、8、10 h不同时间点小鼠痛阈值的变化;(2)大鼠的镇痛实验采用5-HT致痛法,将50只大鼠随机分成5组,分组方法同前,分别给药后30 min给予5-HT致炎,用足压痛法观察给药后1、2、4、8 h不同时间点大鼠致炎足的痛闽值的变化.(3)将另50只大鼠随机分成5组,分组方法同前,给药后30 min分离大鼠脑功能区,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观察给药后大鼠脑内脑啡肽的含量的变化.结果 马钱子碱贴剂能提高小鼠电刺激致痛的痛阈值,能提高5-HT致痛的大鼠镇痛率和大鼠大脑功能区脑啡肽的含量.结论 马钱子碱透皮贴剂对小鼠电刺激和大鼠5-HT致炎引起的疼痛有一定的镇痛作用,其作用的机制与增加脑功能区脑啡肽的含量有关.
作者:崔姣;许惠琴;陶玉菡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复方芩柏颗粒剂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组织中水通道蛋白4、8(Aquaporin-4、Aquaporin-8)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8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除正常组外均采用TNBS法制备UC大鼠动物模型,造模成功后进行药物干预,持续干预3周后取各组大鼠结肠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结肠黏膜中AQP4及AQP8表达的含量.结果 模型组大鼠结肠黏膜AQP4、AQP8阳性表达细胞较正常组明显减少,其阳性细胞的数目及平均光密度值均明显下降,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药组和西药组大鼠结肠黏膜AQP4、AQP8阳性表达细胞较模型组显著升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药组大鼠结肠黏膜AQP4、AQP8表达量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芩柏颗粒剂能明显改善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结肠黏膜AQP4和AQP8的表达,推测其可能通过上调结肠黏膜AQP4和AQP8的表达来发挥治疗作用.
作者:贺荔枝;尹明;王真权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消栓饮对大鼠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前后血浆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的影响.方法 选用雄性SD大鼠40只,10只为假手术组(A组),30只建立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动物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3组:蒸馏水组(B组)、低分子肝素钠组(C组)、消栓饮组(D组).用药7d后,观察用药前后各组大鼠血清TXB2及6-Keto-PGF1α的变化.结果 用药7d后,消栓饮与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均可降低TXB2水平,升高6-Keto-PGF1α水平,使TXB2/6-Keto-PGF1α比值接近正常,与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组与D组数据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消栓饮可有效纠正血栓形成后血液中TXB2/6-Keto-PGF1α的平衡失调,是治疗DVT的有效作用机制之一,可能与低分子肝素钠相似.
作者:汪能;王勇;张栋;黄永松;胡拥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预先给予半夏泻心汤对束缚水浸应激大鼠胃黏膜上皮细胞B细胞淋巴瘤基因-2(Bcl-2)、Bax mRNA表达、活化的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表达的影响,探讨半夏泻心汤抗应激性胃黏膜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 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中药组(半夏泻心汤组)、西药组(奥美拉唑组).每组动物相应药物灌胃3d.大鼠束缚水浸应激(WRS)造模.观察大鼠胃黏膜损伤指数(UI);RT-PCR法检测各组大鼠胃黏膜中Bcl-2、Bax mRNA表达水平;western-blot法检测胃黏膜活化的Caspase-3表达变化.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UI明显升高(P<0.0l),Bcl-2mRNA表达显著减弱(P<0.01),Bax mRNA、活化的Caspase-3表达明显增强(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西药组UI明显降低(P<0.01),胃黏膜中Bcl-2 mRNA表达显著上调(P<0.01),活化的Caspase-3表达显著下调(P<0.01).结论 半夏泻心汤可显著对抗应激性胃黏膜损伤,其抗损伤发生的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上调胃黏膜中Bcl-2 mRNA表达,下调活化的凋亡执行因子Caspase-3的表达,从而抑制胃黏膜上皮细胞的过度凋亡,发挥胃黏膜抗应激性损伤的作用.
作者:刘余;谭达全;罗桂香;李定祥;尹勇;郭春秀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栝楼薤白半夏汤(GXBD)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心肌组织中VEGF蛋白、基因表达及MVD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50只雄性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A组)、模型组(B组)、缺血预处理组(C组)、GXBD低剂量预处理组[D组,4.6 g/(kg· d)]、GXBD高剂量预处理组[E组,18.4 g/(kg·d)].免疫组化方法检测VEGF蛋白表达、MVD,RT-PCR方法检测VEGF mRNA的表达.结果 与A组比较,B、C、D、E组VEGF蛋白与基因表达、MVD增加(P<0.05);与B组比较,C、D、E组VEGF蛋白与基因表达、MVD增加(P<0.05);与C组比较,D组VEGF蛋白与基因表达、MVD明显增加(P<0.01),而E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XBD能通过上调VEGF蛋白和基因的表达、升高MVD,促进大鼠MIRI后心肌组织的血管新生,形成冠脉侧支,改善血液循环,减轻再灌注损伤.
作者:杨丽;张炳填;湛锦源;肖秀琦;何栋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电针“大椎穴”对颈椎病模型大鼠椎间盘纤维环细胞Wnt1蛋白、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lycogen synthase kinase-3β,GSK-3β)的影响,并初步探讨电针对颈椎间盘退变调控及抑制纤维环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 选用SPF级SD大鼠40只,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电针组、美洛昔康组,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颈椎间盘的纤维环细胞Wnt1、GSK-3β蛋白的表达水平的改变.结果 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组、美洛昔康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可增加颈椎间盘纤维环细胞的阳性表达,显著上调Wnt1、GSK-3β蛋白表达的水平.结论 电针“大椎穴”可能是通过调节经典的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关键因子Wnt1蛋白、GSK-3β蛋白的表达来抑制颈椎病模型大鼠的椎间盘纤维环细胞凋亡.
作者:黄萍萍;廖军;郑春水;郑佳璇;张乐;谢巧瑜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不同扫散时间浮针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2组均采用浮针治疗,浮针扫散时间观察组为2 min,对照组为1 min.每周3次,6次为1个疗程.采用简式麦吉尔疼痛问卷表(McGill pain questionnaire,MPQ)比较2组治疗前、首次治疗后、疗程结束后3个时点的评分并评价2组疗效差异.结果 治疗后2组MPQ评分呈下降趋势,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o.o1);观察组在首次治疗后及疗程结束后MPQ评分改善更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为93.0%,优于对照组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浮针不同扫散时间治疗腰背肌筋膜炎均有良好疗效,扫散时间2 min比1 min镇痛效果更优.
作者:钟敏莹;贺青涛;吴思平;张熹煜 刊期: 2015年第05期
本文结合思维方法学对《伤寒论》太阳篇进行分析,认为太阳证是一个太阳证的抽象与具体概念及其对应治法组成的综合体系.“太阳篇”首先据太阳证的基本病机选择提纲证,形成其抽象概念,然后以此为逻辑起点,依据太阳证自身及其与伤寒病其他五证、类似病证、患者机体、宿疾、误治的内在联系,以太阳证的演变过程为逻辑顺序,从不同角度阐述太阳证的本质及其表现形式、治法方法、转归预后等,展现出一个具体的太阳证概念.太阳证概念体系中蕴含着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辩证思维方法,把握这一特点并加以运用,有助于掌握仲景伤寒、杂病辩治体系.
作者:朱克俭 刊期: 2015年第05期
从《内经》《难经》《伤寒论》对温病学说的影响着手,试分析温病学说在伤寒体系内发展的原因.由于对《内经》部分条文的理解失当,《难经》又明确地将温病置于伤寒范围内,加之《伤寒论》依从《难经》之说,于伤寒范围内论述温病,均使得温病学说在伤寒体系内得到发展.
作者:刘芳;刘祖贻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索人工栽培黄花石蒜中加兰他敏的佳采收器官及适产地,寻找高含量的药材原料.方法 采用HPLC法测定人工栽培黄花石蒜不同器官及不同产地中加兰他敏含量.结果 采用SPSS 17.0软件Corrected Model(模型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表明:黄花石蒜不同器官加兰他敏的含量差别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其含量由高到低各产地均依次为:花>根>花葶>鳞茎,其3个产地加兰他敏平均含量依次为花(0.135%)>根(0.080%)>花葶(0.020%)>鳞茎(0.017%);不同产地黄花石蒜中加兰他敏含量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黄花石蒜花中含量远远高于鳞茎中含量,每年都可采收,花可作为提取加兰他敏的药材原料,代替传统上使用的一次性采挖的鳞茎;3个产地人工栽培黄花石蒜中加兰他敏含量有细微差别,若以花作为药材原料,则大围山可作为适种植区.
作者:刘湘丹;王姣;李凤娟;周日宝;王朝晖;刘笑蓉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优选速溶药茶颗粒提取液的佳干燥方法及成型工艺,使其大限度地保留茶香,口感好;使该制备工艺科学、合理、可行.方法 以药茶中不稳定成分茶多酚的含量作为评价工艺的指标,采用福林酚法测定药茶中茶多酚的含量,采用正交设计实验法优选药茶喷雾干燥的优工艺参数,再用完全随机t检验比较喷雾干燥法和冷冻干燥法药茶中茶多酚的损失量;以口感、外观等为评价指标,采用等级一致性检验法筛选速溶药茶颗粒优成型工艺.结果 药茶佳喷雾干燥工艺参数为药液温度为50℃,进风温度为120℃,泵药速度为5 mL/min,通针次数为5次/min.喷雾干燥较冷冻干燥药茶中茶多酚损失少.制粒中不加任何辅料,仅用92%的乙醇湿法制粒,湿粒用25℃通风干燥.结论 按此工艺制备速溶药茶颗粒可大限度地保存茶香,与用茶砖浸泡的茶汤比较,口感无明显差别,达到了速溶药茶颗粒的研制目标.
作者:葛云鹏;肖作为;罗堃;陈光宇;何群;肖吉;付豪杰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后宫内外复合妊娠的病因、临床表现和早期诊治方法.方法 对3例因不孕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后发生宫内外复合妊娠患者进行保守期待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例患者均继续妊娠分娩.结论 宫内外复合妊娠的早期动态监测阴道彩色B超和血β-HCG检查,有利于宫内外复合妊娠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对症状轻者可予以期待治疗,严密监测下可行期待非手术治疗.
作者:刘丽文;杨苏安 刊期: 2015年第05期
通过查阅古代本草著作结合现代相关文献研究成果,考证野菊花的品种来源和药用历史.野菊名可溯源于《礼记·月令》、《埠雅》,称作“菊”、“蘜”,迄今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入药早的本草记载则见于《神农本草经》,有二千年的历史.现代野菊花的药用范围更加广泛,在药品、食品、保健品、化妆品等诸多领域值得大力开发利用.
作者:陈彩英;邓翀;赵雁翎;韩正洲 刊期: 201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