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他汀类药物防治冠心病(CHD)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并发造影剂肾病(CIN)的效果及对血管功能的影响.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行PCI术的194例CHD患者分成联合组和对照组各97例.对照组予以水化+阿托伐他汀方案,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复方丹参滴丸口服方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肾功能损害指标[血清肌酐(SCr)、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血管内皮功能[内皮素(ET)、肱动脉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检测结果变化情况,比较其CIN发生率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血清SCr、ICAM-l水平均较术前明显提高(P<0.0l),但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CCr水平则较术前明显降低(P<0.01),但联合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血清ET、IL-6、IL-8水平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l),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FMD水平则较术前明显提高(P<0.0l),且联合组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CIN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复方丹参滴丸联合阿托伐他汀能有效降低CHD患者PCI术后CIN发生风险,对减轻其肾脏损害程度、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吴农田;徐兰芹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利培酮结合疏肝清障方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来我院诊治的120例精神分裂患者资料进行分析,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疏肝清障方对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利培酮结合疏肝清障方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3周、6个月的社会功能(职业功能、婚姻功能、父母职能、社会退缩、社会活动、家庭活动、家庭职能、自我照顾、责任心)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利培酮结合疏肝清障方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效果理想,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相对较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毛晓丽;余立娟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血必净注射液联合常规西药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0例重症肺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多索茶碱、营养支持及抗凝等药物,观察组加用血必净注射液.观察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WB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5(IL-5)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WBC、hs-CRP、TNF-α、IL-5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患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必净注射液联合常规西药治疗重症肺炎,能显著降低体内炎症因子水平,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李桂仙;程连房;张尧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利用负重状态下离心收缩的方式是否诱导人体肱二头肌延迟性肌肉酸痛症(DOMS)模型.方法 实验对象从在校大学生中招募志愿者60名,随机分为造模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0例;造模组做负重状态下离心收缩运动两组,每组25个,每个动作操作时间20秒,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通过观察志愿者的血清磷酸肌酸激酶(CK)、主观酸痛阈、主观体力等级评定量表(RPE)、DOMS临床评价(CEC)等级来评价模型是否成功.结果 造模组与对照组比较,试验后24h和48h主观酸痛阈低于对照组,试验后72h CK高于对照组,试验后即刻、24h、48h、72h RPE明显高于对照组,试验后即刻、24h、48h、72h、120h CEC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组试验后与试验前比较,试验后24h、48 h和72h主观酸痛阈明显低于试验前,试验后48h、72h和120h CK高于试验前,试验后即刻、24h、48h、72h RPE明显高于试验前,试验后即刻、24h、48h、72h、120 h CEC高于试验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负重状态下离心收缩可以诱导肱二头肌DOMS模型,各项指标变化符合文献记载.
作者:李武;艾坤;蒋全睿;刘小卫;唐锦忠;曾莉华;李江山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小檗碱体外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活性.方法 运用琼脂扩散法、液体稀释法测定并分析小檗碱对MRSA的抑菌环大小、低抑菌浓度(MIC)和低杀菌浓度(MBC);运用96孔酶标板结晶紫法测定并分析小檗碱对MRSA的小生物膜清除浓度(MBEC).结果 与DMSO比较,小檗碱与氯霉素(阳性对照药物)可显著增加MRSA的抑菌环半径(P<0.01),小檗碱对MRSA的MIC为0.2mg/mL,MBC为0.4mg/mL;小檗碱对MRSA的MBEC为0.2 mg/mL.结论 小檗碱对MRSA有比较明显的抗菌、抑菌作用,其效应机制可能与其抑制细菌生物膜的形成有关.
作者:李玲;卢芳国;陈伶利;向琴;高强;魏科;胡珏;宁毅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心康冲剂抗心衰大鼠心肌纤维化的机制.方法 90只SD大鼠分为正常组10只,模型组、对照组及心康低、中、高剂量组各16只.心康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0.5、1、2g/(kg·d)的心康冲剂溶液.对照组给予0.06 g/(kg·d)的芪苈强心胶囊.正常组、模型组按1 mU/(kg·d)灌服生理盐水.各组均每日1次,连续灌服8周.计算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心脏切片行HE、Masson染色并计算胶原容积分数(CVF);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miRNA-21、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基因(PTEN)mRNA表达水平;用Pearson相关及Logistic多元线性回归分析miRNA-21、PTEN mRNA、CVF与LVMI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与正常组比,模型组大鼠心肌CVF、LVMI比值及miRNA-21表达升高(P<0.01),PTENmRNA表达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心康低、中、高剂三组CVF、LVMI比值及miRNA-21表达下降(P<0.0l)、PTENmRNA表达升高(P<0.0l);与芪苈强心组比较,心康冲剂低、中、高剂LVMI、CVF、miRNA-21、PTEN mRNA无明显差异(P>0.05).miRNA-21、PTENmRNA、CVF均与LVMI有明显线性相关关系.结论 心康冲剂可通过下调miRNA-21、升高PTEN mRNA表达抗心肌纤维化.
作者:刘蓉芳;张辉;谭雄;袁倩;闫秋林;刘建和;胡志希;毛以林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祛风活血丸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大鼠视网膜JAK2及STAT3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80只(160眼)雄性Lewis大鼠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抽取16只作为空白组(A),对其余64只大鼠进行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模型制作.造模成功后,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模型组(B)、祛风活血丸常规剂量组(C)、祛风活血丸两倍剂量组(D)、熊胆开明片组(E).干预14 d后用qPCR法检测大鼠视网膜组织中JAK2 mRNA和STAT3 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 JAK2 mRNA:与B组比较,C组、E组表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表达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STAT3 mRNA:与B组比较,C、D、E组表达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祛风活血丸能降低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大鼠JAK2、STAT3 mRNA的表达,抑制JAK2/STAT3信号通路,达到抗炎作用.
作者:秦汉;喻京生;贺莉;王颢筱;高健;姚琬华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美洲大蠊提取液对大鼠慢性难愈合创面组织中I/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探讨其促愈机制.方法 将48只SPF大鼠随机分为急性创面对照组,慢性创面模型组、贝复济阳性组及美洲大蠊实验组,药物干预5、7、11 d后分批留取创面组织并处死,运用PCR方法测定创面组织中I/Ⅲ型胶原蛋白mRNA的表达.结果 I、Ⅲ型胶原在各组中的表达趋势曲线一致,第5天,对照组表达高,模型组低,从第5天开始,美洲大蠊实验组中I、Ⅲ型胶原中表达呈上升趋势并高于阳性组,第7天达到高峰后逐渐稳定下降,第11天略低于阳性组(P<0.01).结论 美洲大蠊提取液能有效提高大鼠难愈合创面前中期I/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从而促进创面愈合,并在后期能有效降低胶原蛋白的过度表达而减少瘢痕形成.
作者:李文华;伍伟明;刘筱;杨敏;周雯婷;曾娟妮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促进临床合理使用何首乌,降低肝毒性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 通过查阅文献及相关实验数据分析,探索何首乌肝毒性发生的潜在因素,并针对因素提出临床合理使用建议和用药监护.结果 何首乌肝毒性的发生与炮制方法、炮制程度、化学成分、特异体质等因素有关,临床使用时应注重药品质量,辨证用药,对易感人群加强监护.结论 合理使用何首乌,可降低肝毒性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杨磊;刘梦娇;吴萍;戴冰;张志国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补阳还五汤超微饮片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神经干细胞移植后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的影响.方法 将SD大鼠80只,雌雄各半,复制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模型,造模后按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分层,随机分为5组,每组15只,分别于移植后7d、14 d、28 d进行神经功能评分,采用补阳还五汤超微饮片与传统饮片予以干预,于相应时间点处死大鼠后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凋亡基因Bcl-2、Bax.结果 补阳还五汤能显著减轻神经功能缺损,Bcl-2、Bax在各时间点(7 d、14 d、28 d)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加移植加补阳还五汤超微饮片组上调Bcl-2、拮抗Bax表达的作用优于模型加移植加补阳还五汤传统饮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阳还五汤可调节脑缺血后Bcl-2、Bax的表达,是其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可能机制之一,且超微饮片组的作用较传统饮片组更加显著.
作者:廖亮英;蔡光先;周赛男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补肾活血汤对衰老大鼠退变椎间盘组织形态结构及β-catenin蛋白含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三月龄健康SD大鼠8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模型组、模型组、中药低剂量组以及中药高剂量组,每组16只,雌雄各半.除空白组和假模型组外,其余各组注射D-半乳糖建立大鼠衰老动物模型,空白对照组、假模型组与模型组每日生理盐水灌胃,中药低剂量组及中药高剂量组补肾活血汤每日灌胃,持续12周.分别于造模后、灌胃4周后、灌胃8周后、灌胃12周后每组随机抽取雌雄大鼠各2只处死取材,光镜下观察椎间盘组织形态学变化并运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β-catenin蛋白表达差异.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经补肾活血汤干预后,中药低剂量组及中药高剂量组大鼠椎间盘组织形态学评分降低(P<0.05),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 补肾活血汤能有效抑制经典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关键蛋白分子β-catenin蛋白的表达,从而起到延缓椎间盘退变的作用.
作者:谢芳;吴官保;姚红艳;冯帅华;杨届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补阳还五汤促进EPCs修复损伤血管内皮的作用,从归巢环节阐释其作用机制,为中医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提供参考.方法 以补阳还五汤灌胃及尾静脉输注EPCs作用于内皮损伤的模型大鼠,从血管内皮形态、EPCs归巢等方面评价内皮损伤修复情况,从整合素αvβ3和αvβ5介导的SDF-1/CXCR-4信号通路了解该方促进EPCs归巢的机制.结果 与单用EPC组(E组)和单用药物组(b组)比较,补阳还五汤联合EPC组(B组)αvβ3表达显著增加(P<0.05),血管SDF-1表达显著增高(P<0.01).结论 补阳还五汤能促进EPC修复损伤的血管内皮,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该方能上调整合素αvβ3介导的SDF-1信号通路相关蛋白,促进EPCs的归巢有关.
作者:贺冰;刘晓丹;李亮;李平;张伟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优化天马颗粒剂的佳配方.方法 天马颗粒剂的17味药物按L20(217)正交表分为20组,并通过对20组大鼠灌胃获取含药血清.用5%、10%、20%含药血清分别对人大肠癌细胞HCT8、HCT116、HT29、COL0320、SW480、SW620干预24、48、72h,CCK-8法检测细胞的吸光度,比较各组含药血清对细胞的增殖抑制率.结果 经直接分析和方差分析,原方中蜈蚣、全蝎、半边莲、黄柏、三棱、大黄、胆南星、海藻、黄芪、山药均在大肠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中发挥主要作用(均P<0.05,P<0.01),而其它药物则无明显作用(均P>0.05).结论 根据正交设计优选天马颗粒剂的佳配方为:蜈蚣、全蝎、半边莲、黄柏、三棱、大黄、胆南星、海藻、黄芪、山药.
作者:邓松华;谢彪;彭天书;何永恒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Notchl在肝癌组织及细胞中的表达并初步探讨Notchl下调后诱导肝癌细胞调亡的机制.方法 2016年3月至2016年9月于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肝胆外科收集32例肝癌病人样本,利用qRT-PCR方法检测肝癌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Notchl基因的表达,免疫组化检测组织中Notchl蛋白表达,siRNA沉默肝癌细胞Notchl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方法检测Notchl、Bc12和Bax蛋白表达,统计分析Notchl表达水平与肝癌病人临床诊断指标甲胎蛋白(AFP)的相关性.结果 肝癌组织标本中Notchl高表达率为71.9%(23/32),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的28.1%(9/32),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l): 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Notch1与AFP存在正相关性(R2=0.3376,P=0.0036);免疫组化验证Notchl蛋白分别在肝癌癌组织样本中高表达和癌旁组织中低表达;siRNA干扰Notchl基因表达后,镜下发现肝癌细胞4401增殖抑制,流式检测示转染组明显凋亡,蛋白免疫印迹显示凋亡相关蛋白Bc12蛋白下调、Bax表达上调.结论 Notchl与肝癌的发生、发展相关,下调Notchl可诱导肝癌细胞凋亡,同时Notchl还可作为临床治疗肝癌的潜在新靶点.
作者:向利军;贺翊峰;鲁才杰;陈伟强;郭亮;季明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针刺联合耳穴贴压对抑郁障碍相关性失眠(心脾两虚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7月在佛山市中医院针灸科就诊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单纯针刺组和针刺联合耳穴组,每组40例,治疗6个月后两组均进行疗效的比较,同时运用多导睡眠图(PSG)、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抑郁自评量表(SDS)及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对患者的睡眠质量及抑郁状况进行评估.结果 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5%,与单纯针刺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睡眠质量均有改善(P<0.05),与单纯针刺组比较,联合治疗组在TST(总睡眠时间)改善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SQI总分及各因子评分均有改善(P<0.05),但联合治疗组睡眠效率及日间功能评分改善更明显(P<0.0l);两组患者的SDS评分均有改善(P<0.01),且与单纯针刺组比较,针刺结合耳穴组SDS评分明显降低(P<0.05).两组患者HAMD总分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P<0.05),但联合治疗组较单纯针刺组改善更明显(P<0.05),其中单因子中联合治疗组的焦虑/躯体化因子、睡眠障碍因子、绝望感因子也均低于针刺组(P<0.05).结论 针刺联合耳穴贴压治疗抑郁障碍相关性失眠(心脾两虚型)具有良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茜茜;黄桂兰;冯淑兰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隔姜隔盐艾炷灸及隔姜隔盐艾盒灸治疗中风后急迫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5例中风后急迫性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艾盒灸组(每组40例)、艾炷灸组(35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艾炷灸组与艾盒灸组分别予隔姜隔盐艾炷灸及隔姜隔盐艾盒灸,每日1次,均治疗4周.观察治疗前、治疗4周后各组患者的尿量改善情况、白天排尿次数、夜间护理员被叫醒次数、Barthel指数评分及尿失禁生活质量问卷评分.结果 治疗4周后,艾炷灸组及艾盒灸组患者平均每次 尿量增加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艾炷灸组及艾盒灸组患者白天排尿次数及夜间护理员被叫醒次数明显减少,较对照组差 异性显著(P<0.05);三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无明显差异,但两治疗组生活质i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隔姜隔盐 艾盒灸及艾柱灸对中风后急迫性尿失禁患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但艾盒灸较艾炷灸更容易操作、更安全,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魏嘉;刘慧林;孙敬青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依据红外热成像引导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对66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常规推拿治疗组和红外热成像引导推拿组,每组33例,对两组分别进行推拿治疗,红外热成像引导推拿组在常规推拿的基础上进行红外线检查后依据异常点进行推拿,1个疗程结束后观察疗效和疼痛评定(VAS),其中红外热成像引导推拿在治疗过程中脱落2例,常规推拿治疗组在治疗过程中脱落4例.结果 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VAS量化评分比较,常规推拿治疗组与红外热成像引导推拿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l),且红外热成像引导推拿组治疗后较常规推拿组治疗后显著降低(P<0.05),红外热成像引导推拿组治疗后较常规推拿组治疗后在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总有效率显著提高(P<0.05).结论 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患者进行红外热成像检查定点后,在临床疗效方面有积极作用.
作者:尹继勇;车旭东;田量;梁哲瑞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浮针结合再灌注活动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浮针疗法组、常规针刺组,每组30例.浮针疗法组以膝关节周围患肌为针刺靶点,采用浮针结合再灌注活动治疗;常规针刺组采用以局部经穴、阿是穴为主的常规针灸疗法,配合生物灯照射治疗.于治疗前后,采集两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西安大略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并于治疗结束时及1月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1)两组患者治疗后的VAS评分、WOMAC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2)浮针疗法组治疗后的VAS评分、治疗后及随访1个月的WOMAC评分均较常规针刺组减少得更明显(P<0.05);(3)6次治疗结束时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和80%(P>0.05),浮针疗法组愈显率为66.7%明显高于常规针刺组的26.7%(P<0.01);(4)治疗结束1月后随访,浮针疗法组愈显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36.7%和76.7%,均明显高于常规针刺组的13.3%和46.7%(P<0.05).结论 浮针结合再灌注活动能有效缓解膝骨关节炎疼痛、功能障碍,疗效确切,优于常规针刺治疗.
作者:李康;陆瑾;田亚丽;符仲华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健康人群平和体质与气虚体质寸口脉脉诊信息的差异性.方法 运用脉诊仪分别记录30例平和质健康人和30例气虚质健康人的寸口脉脉诊信息,对脉诊信息预处理后选取连续多个周期的脉搏波进行分析,获得气虚体质人群和平和体质人群的脉诊信息特征差异.结果 通过对比两种体质健康人群的脉诊信息,平和质人群hl、h4及h4/hl均高于气虚质人群(P<0.0l),而h5及h5/h4均低于气虚质人群(p<0.0l).结论 健康人群平和质与气虚质脉诊信息的差异可初步用于临床并区分两种体质.
作者:陈彦坤;刘琦;瞿浩宇;汪南玥;谢梦洲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常见五种证型不同程度(轻度、中度和重度)脂肪肝与临床指标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4年9月-2016年11月收治的脂肪肝患者208例,按照中医辨证分为肝郁脾虚证68例、湿浊内停证37例、湿热蕴结证47例,脾肾两虚证31例以及痰瘀互结证25例,同期选择健康对照组60例,比较轻度、中度、重度脂肪肝与中医证型之间的占比关系及相关生化指标与中医证型之间的联系.结果 脂肪肝程度从轻到重排序:肝郁脾虚证→湿热蕴结证→湿浊内停证→脾肾两虚证→痰瘀互结证.轻度脂肪肝湿浊内停证中TC、ALT指标外,其余生化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升高(P<0.05);四项生化指标(TC、TG、ALT、HOMA-IR)在各中医证型间比较也存在显著差异,痰瘀互结证、脾肾两虚证的TC、TG与其它三证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瘀互结证与TC(r=0.14,P=0.00)、TG(r=0.13,P=0.0l)有显著相关性;痰瘀互结证、湿热蕴结证ALT升高较其他三证型明显,痰瘀互结证与ALT(r=0.11,P=0.02)有显著相关性;湿热内蕴型HOMA-IR较其它四证型升高明显,湿热内蕴证与HOMA-IR(r=0.14,P=0.02)有显著相关性;痰瘀互结证患者HGB指标有80%高于正常值,湿热蕴结证有72.34%高于正常值,与其它三证比较占比率上升.结论 脂肪肝中医证型与生化指标具有相关性,生化指标的检查结果能有效地帮助临床进行分型诊断,能够为患者病情的发展以及预后提供客观的指标.
作者:谢长飞;黄笑梅;杨涛 刊期: 2018年第03期
国医大师张学文认为肺癌是因毒邪侵淫、情志内伤等导致脏腑失调,正气虚弱,气滞血瘀,痰浊内生,毒痰瘀互结,壅结于肺,日久恶变成癌积,临床从气阴亏虚型、热毒内蕴型、痰浊内阻型、毒瘀互结型、阴阳两虚型辨治.治当扶正祛邪,以益气养阴、活血散结、化痰解毒为原则,并应将扶正祛邪贯穿肺癌治疗的全过程.
作者:董斌;刘绪银;张宏伟;张学文 刊期: 2018年第03期
藤三七植物隶属于落葵科,原产于南美热带地区,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有分布,民间常用作镇痛剂.本文通过查阅大量文献,从栽培技术、化学成分、药理活性等方面对藤三七进行系统综述,以期为藤三七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王丽君;樊悦;谭洋;詹济华;刘姗姗;蒋波;聂格;徐娇;童巧珍 刊期: 2018年第03期
2016年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努力实现中医药养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医养生文化在健康服务业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本文就中医养生文化为何要创新性转化,转化什么,如何转化展开论述,以期为健康产业的发展提供可供参考的思路和方法.
作者:张冀东;胡镜清;王丹;何清湖;孙贵香 刊期: 201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