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中南大学,中南大学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
  • 国际刊号:1005-8982
  • 国内刊号:43-1225/R
  • 影响因子:0.92
  • 创刊:1991
  • 周期:旬刊
  • 发行:湖南
  • 语言:中文
  • 邮发:42-143
  • 全年订价:120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国家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 2000年、2002年二次被省科技厅、省新闻出版局评为一级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1年29期文献
  • 褪黑素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 评估褪黑素对SD大鼠急性脊髓损伤的保护作用,通过分析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 protein,GFAP)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1(iNOS-1)在损伤脊髓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来说明褪黑素保护作用的部分机制.方法 将72只大鼠随机分为褪黑素组、甲强龙组、打击对照组和无水乙醇组,以T9为中心,采用改良Allen's脊髓打击技术,制作急性脊髓损伤模型;损伤后分别注射褪黑素、甲强龙、生理盐水及无水乙醇,分别在2、24和72 h处死取材,应用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对脊髓组织进行标记.结果 在损伤后,GFAP及iNOS-1的表达在各组均呈逐渐增高趋势,褪黑素组与甲强龙组均较打击对照组表达降低,无水乙醇组与打击对照组无明显差别.结论 褪黑素对脊髓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性治疗作用,其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GFAP和iNOS-1的表达来实现的,且与甲强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作者:赵洪波;周宏艳;杨军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脑能量代谢影响的研究

    目的 研究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脑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 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以及EPO治疗组,构建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观测再灌注24 h后3组大鼠脑内乳酸含量以及Na+、K+-ATP酶、Ca2+-ATP酶、Mg2+-ATP酶活性,并用HPLC检测各组脑内三磷酸腺苷(ATP)与总腺苷酸(TAN)含量,Westem-blotting检测脑内单羧酸转运蛋白MCT1基因水平的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EPO治疗组脑内ATP酶活性显著升高,乳酸含量降低,ATP与TAN含量显著增高,MCT1表达水平显著提高;与假手术组比较,EPO治疗组的脑内乳酸含量和ATP酶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TP与TAN含量下降,MCT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提高.结论 EPO可通过改善能量代谢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起保护作用.

    作者:牟华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喉全切除舌骨肌瓣喉再造的实验研究

    目的 通过动物实验研究探讨喉全切除后声门重建的新术式.方法 7只犬施行喉全切除术加一期声门重建术,术中利用舌骨及附着肌群、咽缩肌分别制成新喉的外展、内收肌,形成可开闭的新声门.结果 7只犬术后均存活.7只犬(7/7)均恢复经口进食,可堵管发音4只(4/7),可持续堵管呼吸4只(4/7),其中1只犬可拔管.结论 喉全切除术后,气管-咽吻合并利用舌骨及附着肌群、咽缩肌再造可开闭的新声门,大部分犬能同时恢复喉的吞咽、发音及呼吸三大功能,手术方法值得进一步探讨.

    作者:陈美球;徐志文;温文胜;郑实兴;梁杰珍;曾曼丽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MnTBAP对脑挫伤大鼠脑组织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和一氧化氮的影响

    目的 观察超氧化物歧化酶类似物锰四(4-苯甲酸)卟啉(MnTBAP)对脑挫伤大鼠脑组织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一氧化氮(NO)含量的影响,探讨MnTBAP对脑挫伤后继发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SD大鼠60只,雌雄不拘,分为假手术对照组、损伤组和MnTBAP治疗组.用自由落体方法制备大鼠脑挫伤模型,损伤组术后立即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治疗组术后立即腹腔注射MnTBAP( 10 mg/kg体质量).于术后1、6、12和24 h取挫伤侧脑组织标本,测定SOD、MDA和NO活性和含量.结果 与假手术对照组相比,损伤组脑组织SOD水平降低(P<0.01),MDA和NO水平增高(P<0.01).与损伤组相比,MnTBAP治疗组脑组织SOD水平增高(P<0.05),相反,MDA和NO水平降低(P<0.01).结论 MnTBAP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功能,能有效提高挫伤后脑组织SOD含量,减少MDA和NO含量,对继发性脑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刁尧;刘新宇;赵文瑾;刘杰;赵恂;于成国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柴胡皂甙d对人肝癌细胞COX-2表达及细胞内钙离子的影响

    目的 观察柴胡皂甙d(SSd)对肝癌SMMC-7721细胞环氧合酶-2(COX-2)蛋白表达和细胞内Ca2+变化的影响,探讨其抗癌作用机制.方法 肝癌SMMC-7721细胞株经不同终浓度的SSd(2.5、5.0、10.0和20.0 mg/L)作用48 h后,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荧光染色法观察其凋亡状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COX-2表达,放射免疫法检测前列腺素E2含量,免疫荧光分光光度计法检测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结果 SSd对肝癌SMMC-7721细胞生长、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并诱导其凋亡.同时,SSd可以降低肝癌细胞COX-2蛋白表达和前列腺素E2含量水平,提高胞内钙离子浓度.在2.5~10.0 mg/L作用终浓度范围内,上述作用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 提高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可能是SSd抑制COX-2活性,诱导人肝癌细胞凋亡的机制之一.

    作者:任牡丹;卢新兰;和水祥;赵刚;卢桂芳;胡雅楠;罗金燕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水通道蛋白在4种宫颈癌细胞系中的表达筛选

    目的 探讨在4种宫颈癌细胞系中特异表达的水通道蛋白(aquaporins,AQPs)亚型及意义.方法 通过水通透性实验比较4种人宫颈癌细胞系SiHa、HeLa、Caski、ME-180的水通透性差异,从中选择水通透性低的细胞系作为实验用细胞系,应用荧光定量PCR、免疫荧光检测细胞系中特异表达的AQPs亚型.结果 ①SiHa中100 mOsm与300 mOsm、200 mOsm与300 mOsm组间水通透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00mOsm与300 mOsm、500 mOsm与300 mOsm组间水通透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ski中100 mOsm与300 mOsm、200 mOsm与300 mOsm、500 mOsm与300 mOsm组间水通透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00 mOsm与300 mOsm组间水通透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eLa中100 mOsm与300 mOsm、400 mOsm与300 mOsm组间水通透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0 mOsm与300 mOsm、500 mOsm与300 mOsm组间水通透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ME-180中各组间水通透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SiHa中表达的特异AQPs亚型有AQP0、AQP1、AQP2、AQP3、AQP4、AQP5和AQP8.结论 SiHa细胞水通透性低,在SiHa细胞中表达的AQP亚型可能与SiHa细胞的迁移及转移有关.

    作者:史永华;张继秀;拉莱·苏祖克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64排螺旋CT正常犬全肝灌注成像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全肝灌注模式成像测定健康犬肝脏血流量的可行性及准确性.方法 利用64排螺旋CT扫描仪,对12只健康中华田园犬行全肝灌注增强扫描,运用肝脏灌注分析软件计算得出时间密度曲线(TDC)及肝动脉灌注(HAP)、门静脉灌注(HPP)、总肝灌注(TLP)、肝动脉灌注指数(HPI)灌注彩图,并分别测定相应的灌注参数值以评价正常犬的肝脏血流动力学状态.结果 各脏器绘制的TDC形态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计算得到HAP(28.25±2.19)mL/(min·100 g),PVP( 53.53±10.71 )mL/(min·100g),TLP(S1.78±18.56)mL/(min·100g),HPI(0.30±0.16)%.结论 64排螺旋CT全肝灌注模式成像克服了以往灌注成像的不足,具有一定的优势,并且可以对健康犬肝脏进行准确的血流动力学测量.

    作者:章雅琴;胡跃群;李丛蕊;骆雷;王维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丹芪合剂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组织Snail1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丹芪合剂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Snail1表达的影响,探讨其肾脏保护的可能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糖尿病组(B组)、丹芪合剂组(C组)和依那普利组(D组).尾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复制糖尿病模型.生化方法检测尿蛋白、血糖和血肌酐.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组织Snail1、E-钙黏素(E-cadherin)、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蛋白水平;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Snail1mRNA水平.结果 12周后,药物处理的糖尿病大鼠肾组织Snail1、FN蛋白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但低于未处理的糖尿病组;E-cadherin表达低于正常对照组但高于糖尿病组.Snail1蛋白与E-cadherin蛋白呈显著负相关.Snail1mRNA与其蛋白表达一致.丹芪合剂组与依那普利组相比,Snail1蛋白和mRNA,以及E-cadherin、FN蛋白表达无明显差异.药物组血肌酐和尿蛋白水平低于糖尿病组,但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 丹芪合剂可能通过下调Snail1的表达,抑制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分化(EMT),使FN的生成减少,从而对糖尿病大鼠肾脏起保护作用.

    作者:余红;石明隽;刘瑞霞;王园园;肖瑛;桂华珍;郭兵;张国忠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胆绿素还原酶在大鼠纤维化肾脏中的分布及其与肾血管毁损的关系

    目的 通过研究胆绿素还原酶(BVR)在肾脏组织中的表达部位及其与血管分布间的关系,为进一步研究其在肾脏纤维化中的作用提供依据.方法 建立5/6肾纤维化(5/6Nx)模型,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免疫荧光技术明确BVR在纤维化肾组织中的分布及其与血管分布的关系,Western blotting检测5/6Nx与Sham组BVR表达情况.结果 BVR主要在肾小管表达,肾小球表达较少;纤维化肾组织中血管分布较Sham组明显减少,血管损毁明显,而BVR的表达亦与血管分布相关,表现为血管分布少甚至没有的区域BVR的表达明显较血管分布密集的区域增强.结论 BVR在肾脏组织中的表达并不是均匀的,肾脏纤维化时血管损毁,BVR表达增强.

    作者:周逸婵;裴广畅;李彩霞;张南;白寿军;韩敏;曾锐;徐钢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Menin蛋白和细胞周期素D1在甲状旁腺肿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Menin蛋白与细胞周期素D1( Cydin-D1)在甲状旁腺肿瘤发生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27例标本包括正常甲状旁腺组织4例,甲状旁腺增生组织6例,甲状旁腺腺瘤组织17例.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它们中Menin蛋白和Cyclin-D1的表达,并进行分组比较.结果 腺瘤组Menin的表达低于正常组及增生组(P<0.05),正常组同增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腺瘤组Cyclin-D1的表达高于正常组及增生组(P<0.05),正常组同增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enin蛋白的失活可能在甲状旁腺肿瘤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而Cyclin-D1基因的过度表达也与甲状旁腺肿瘤的发生有关.

    作者:龚龙;易春华;童彦初;陈文奎;薛新波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局部进展期胃癌应用XELOX方案新辅助化疗的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局部进展期胃癌应用XELOX方案新辅助化疗的疗效.方法 统计该院及中南大学湘雅 二医院2010年5月~2011年5月37例应用XELOX方案实施新辅助化疗的局部进展期胃癌病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疗效.结果 全组37例患者在完成两周期化疗后均可评价疗效,其中CR5例(13.5%),PR14例(37.8%),NC15例(40.5%),PD3例(8.1%),RR51.3%( 19/37).所有患者均在两周期化疗后的2~3周内行手术治疗,根治性切除32例,其中30例(81.1%)达到R0根治,姑息性切除5例.术后组织病理学分期:I期4例(10.8%),Ⅱ期12例(32.4%),Ⅲ期13例(35.1%),Ⅳ期6例(16.2%),2例(5.4%)达到病理完全缓解,Ⅱ期及以下者总例数:Ⅲ/Ⅳ期总例数=18:19,比例高于化疗前(9:28),应用x2检验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32例进行了根治性切除的病例中,T44例(12.5%),T3 13例(40.6%),T2 9例(28.1%),T1 4例(12.5%),Tx 2例(6.3%);N3 2例(6.3%),N2 9例(28.1%),N1 16例(50%),N0 5例(15.6%).副反应主要为周围神经毒性,56.8%(21/37)出现,其次为手足综合征,40.5%(15/37)出现,均为I/Ⅱ级,较轻,可控制.结论 XELOX方案用于局部进展期胃癌新辅助化疗,能降低肿瘤分期,提高根治性切除率,副反应主要表现为周围神经毒性及手足综合征,多较轻,为I/Ⅱ级,可控制.

    作者:陈国平;王群伟;段文斌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记忆金属胸部护板外固定治疗多根肋骨骨折

    目的 总结记忆金属胸部护板外固定治疗多根肋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108例多根肋骨骨折患者,采用记忆金属胸部护板行外固定(护板组);93例采用胸带或胸带加厚棉垫加压包扎传统外固定方法(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疼痛指数( VAS)、镇痛药用量、肺部并发症发生率及平均住院日.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护板组患者治疗1h后疼痛明显好转,不同时点休息时和强制咳嗽时的VAS明显下降,镇痛药用量下降,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下降,平均住院日缩短.结论 对无需手术内固定的患者,记忆金属胸部护板固定肋骨骨折区域,临床效果满意,是一种新型、简便实用的肋骨骨折外固定方法.

    作者:郭向东;洪澜;谭程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胸段食管破裂的早期外科治疗

    目的 总结胸段食管破裂的诊断治疗经验,探讨手术修补或切除治疗食管破裂的手术方法及适应证.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6年4月~2010年11月收治的14例胸段食管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层缝合或全层缝合行食管修补术10例,分别应用大网膜瓣、膈肌辩、胸膜瓣以及胃底包埋加固缝合.4例行食管部分切除、食管胃胸内吻合术.结果 14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均痊愈出院.食管修补术10例中修补成功1期愈合者5例,另5例在术后首次造影发现修补口残留小漏口,经延长禁食时间及营养支持后痊愈;因合并贲门失弛缓、早期食管癌及食管异物造成食管多处损伤行食管切除食管胃吻合术4例术后均顺利恢复,无吻合口漏.结论 尽早行食管修补是治疗食管破裂的主要措施,应用不同组织瓣加固修补有重要作用;对于合并食管远端狭窄疾患及食管多处损伤的食管破裂患者,应积极行食管切除、食管胃吻合术.

    作者:沈祯云;刘丹丹;梁正;闫天生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高原地区基层官兵脂肪肝、高脂血症高血压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某部官兵健康体检脂肪肝、高脂血症、高血压情况及其相关性.方法 收集该院2010年7月基层部队健康体检的资料,共计565例,年龄18~50岁,平均26.83岁,其中男480人,女85人,统计各疾病的检出率.结果 脂肪肝、高脂血症、高血压共捡出人数105人,其中,男性104人,女性1人,脂肪肝71人,高血脂36人,高血压19人,3种疾病男性检出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72,P<0.01),三者之间经Pearson相关分析呈正相关(X2=14.19,r =0.3181,P=0.007).结论 脂肪肝、高血脂、高血压检出率男性高于女性,随年龄增加3种疾病检出率呈上升趋势,而且三者之间呈正相关.

    作者:万顺梅;万芙蓉;葛勤利;杜坤庭;张红霞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C3型骨折

    目的 研究锁定加压铜板治疗桡骨远端C3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掌侧入路24例,背侧入路9例,掌背侧联合入路7例,均采用桡骨远端锁定加压钢板固定.结果 术后随访8~16个月,经X线片证实40例骨折全部愈合,按照Dienst功能评估标准,优17例,良21例,可2例,优良率95.0%.结论 桡骨远瑞锁定加压钢板对桡骨远端C3型骨折坚强固定,术后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有利于腕关节功能恢复,疗效满意.

    作者:昌中孝;张作君;杜责强;李文庆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在支气管管腔通畅的肺及纵隔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经纤维支气管镜纵隔淋巴结针吸活检术在支气管管腔通畅的肺及纵隔病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33例常规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支气管管腔内未见肿块及明显外压,但伴有纵隔淋巴结肿大患者进行纵隔淋巴结针吸活检,直接涂片后送检.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TBNA)完成后,再以毛刷在穿刺点处刷检,如果可见局部黏膜增厚或充血水肿需另行活检.比较TBNA与黏膜活检联合刷检的诊断率,评价TBNA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27例伴有肺内占位性病变的纵隔淋巴结肿大患者经TBNA确诊17例,诊断率为63.3%;6例单纯纵隔淋巴结肿大患者经TBNA确诊1例,诊断率为16.7%;全部33例患者的TBNA诊断率为54.5%,高于支气管黏膜活检联合刷检的诊断率(15.2%)(P<0.01).TBNA诊断率受淋巴结大小影响,淋巴结直径大于2cm的患者TBNA诊断率高(P<0.01);另外TBNA诊断 率还受淋巴结部位的影响,在伴有肺内占位性病变的患者中,7组淋巴结的TBNA阳性率高于非7组淋巴结(P<0.05).TBNA并发症少,绝大多数患者仅穿刺点有少许出血.结论 TBNA是一项有效、安全的检查手段,对支气管管腔外病变或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的确诊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支气管管腔通畅的情况下.

    作者:侯刚;王玮;胡雪君;李振华;康健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应用HPLC检测血红蛋白Constant Spring复合血红蛋白H病

    目的 探讨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HPLC)快速诊断血红蛋白(constant spring,HbCS)复合HbH病的可行性,并分析其血液学特点.方法 采用HPLC方法分析312例经PCR方法诊断为东南亚缺失型α地中海贫血患儿的各血红蛋白组分,对HbCS复合HbH病进行非基因检测,同时采用RDB方法检测312例患儿的HbCS基因突变,并测定其相关的血液学指标.结果 ①应用HPLC方法检出23例(7.37%)HbCS复合HbH病,HbCS复合HbH病患儿既可见一HbH峰,又可见一HbCS峰;采用RDB方法检出24例(7.69%)患儿有HbCS基因突变,HPLC方法与分子生物学方法对HbCS复合HbH病诊断的一致率达99.7%.②与其他288例东南亚缺失型α地中海贫血患儿相比,HbCS复合HbH病患儿的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和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值均偏低(P<0.01).结论 ①HPLC方法诊断HbCS复合红蛋白H病具有比较高的准确度,在没有开展基因诊断的情况下,可作为快速诊断HbCS复合HbH病的方法进行推广.②HbCS复合HbH病患儿比东南亚缺失型α地中海贫血患儿有更严重的血液学表现.

    作者:颜慕霞;张力;黄映红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21例大型及巨大型颅咽管瘤患者术后水钠失衡的处理

    目的 总结21例大型及巨大型颅咽管瘤患者术后发生钠代谢紊乱的处理体会.方法 对该科21例大型(直径>4 cm)及巨大型(直径>6 cm)颅咽管瘤手术患者术后血钠失衡进行分析,根据血钠、尿钠、尿比重等情况进行诊断和相应治疗.结果 发生低钠血症13例,高钠血症8例.高钠及低钠血症绝大多数在术后48~72 h内出现,迟1例于术后6d出现.2例死于严重下丘脑反应,其余患者均予以纠正,治愈出院.结论 血钠失衡是颅咽管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尤易发生于大型及巨大型颅咽管瘤术后.虽然术后尿崩症合并高钠血症常见,但更需要注意区分脑性盐耗综合征和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导致的低钠血症,正确处理.

    作者:仇波;王勇;陶钧;铁欣昕;夏俊哲;刘源;王运杰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基层医院治疗变应性鼻炎规范化治疗方案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适合基层医院治疗变应性鼻炎(AR)的规范化治疗方案.方法 选择AR患者120例,使用盐酸非索非那丁和布地奈德进行规范化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记分的变化及治疗前后患者对变应性鼻炎相关知识的得分情况.结果 AR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总记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间歇组(8.23±1.24,2.11±1.18,P<0.001);显效27例,有效9例,无效3例,有效率92.31%(36/39);持续组(10.67±1.06,3.58±1.23,P<0.001);显效51例,有效23例,无效7例,有效率91.36%(74/81),120例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1.67%(110/120).治疗后患者对变应性鼻炎一般知识、药物治疗和个人防护相关知识的得分情况较治疗前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01).结论 规范化方案治疗AR疗效显著,符合基层医院的特点,能显著提高AR患者的依从性,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今后在控制AR轻持续炎症反应的药物治疗和患者的宣教方面应投入更多精力,从而能更好地控制AR的症状.

    作者:刘立新;程占刚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根治保留肛管手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全直肠系膜切除(TME)基础上保留肛管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可行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007年5月~2008年3月经腹腔镜实施保留肛管手术的41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1例行保留肛管手术患者手术顺利,平均手术时间(110±32)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15±18.5)mL,术后持续性胃肠减压8~48 h,肠蠕动恢复时间(24±17)h,术后1~3d开始进食,术后1~3d拔除导尿管并下床活动,平均住院时间为8d.术后随访14~23个月,有15例患者出现前切除后综合证,3~6个月后症状消失,目前未发现转移复发病例.结论 全系膜切除是直肠癌根治切除必须遵循的原则;经腹腔镜行保留肛管手术治疗低位和超低位直肠癌安全可行,且创伤小,出血少,手术疼痛轻,恢复快;经临床14~23个月随访,患者控制排便功能好,未发现肿瘤复发,近期疗效满意.

    作者:魏东;赵艇;蔡建;张剑锋;张辉;张长山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聚焦超声用于治疗慢性宫颈炎126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聚焦超声用于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09年6月~2010年4月,该院宫颈专科门诊经妇科检查,细胞学和/或阴道镜诊断的慢性宫颈炎患者126例进行聚焦超声治疗.病理改变全部为宫颈糜烂者22例,其中宫颈糜烂合并纳氏囊肿者43例,合并宫颈肥大者61例;患者年龄小20岁,大51岁,平均年龄33.82岁.根据宫颈糜烂程度、病理类型将慢性宫颈炎患者分类,聚焦超声治疗后3个月定期随访,根据超声治疗慢性宫颈炎的四级评分法,分析评价超声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 126例患者中,痊愈74例(58.73%);显效50例(占39.68%);有效2例(占1.59%);无效O例.治愈率与糜烂面积及深浅程度有关(P<0.05).超声治疗后仅有11.11%的患者有出血的情况且绝大部分(78.67%)为少量的渗血;仅1.6%的患者会出现中等量的出血;愈合后宫颈恢复正常生理结构形态,126例治疗后宫颈均未见有疤痕形成.结论 应用聚焦超声治疗慢性宫颈炎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少,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新方法.

    作者:张丽娜;周蓓蓓;龚蔚斌;陈昕华;居慧慧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手术治疗上尿路肿瘤中远端输尿管切除方法与膀胱再发癌的关系

    目的 探讨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治疗上尿路肿瘤远端榆尿管切除方法与再发膀胱癌的关系.方法 总结2003年9月~2009年12月经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治疗局限性上尿路上皮癌的81例临床资料,其中肾盂癌39例,输尿管癌42例.远端输尿管切除方法分别为先经尿道切除膀胱壁段输尿管38例、切开膀胱的膀胱壁段输尿管切除20例和膀胱外的袖状切除23例,对其3种方法与膀胱再发癌的关系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随访6~64个月,平均33个月,3种手术方法其再发膀胱癌分别为18.4%、15.0%和26.1%.远端输尿管切除方法与再发膀胱癌之间无明显差别(P>0.05),但与细胞分级和临床分期有明显关系(P<0.05).结论 手术治疗上尿路肿瘤后再发膀胱癌与肿瘤分级、临床分期有关,内镜切除远瑞输尿管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作者:于满;于爱军;王志勇;赵立军;马光;辛立升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改良胸膜活检术在胸腔积液病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胸膜活检术在胸腔积液病因诊断中的临床意义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改良Abrams胸膜活检针,对570例胸腔积液患者进行了胸膜活检术,对其阳性率以及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 共行胸膜活检术647次,总体阳性率为65.1%(371/570),并发症发生41例,发生率6.3%( 41/647).结论 胸膜活检操作简单,易于常握,创伤小,快速,安全,取材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对不明原因胸腔积液具有很好的诊断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方泽葵;于化鹏;邓火金;吴锡平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合并肺动脉高压(PAH)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9年12月在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MHD)的病例资料记录完备的尿毒症患者139例,以60岁及以上患者为老年组,60岁以下患者为对照组,分析与肺动脉高压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 139例患者中并发肺动脉高压者50例,发生率35.97%;老年组发病率与对照组发病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PAH患者的年龄、透析龄、D-二聚体、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期内径、右房内径、右室前后径与无PAH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PAH患者的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期内径、右房内径、右室前后径与无PAH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以上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后显示,老年组D-二聚体、右房内径与MHD并发PAH显著相关;对照组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期内径与MHD并发PAH显著相关(P<0.05).结论 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合并肺动脉高压并不少见,血浆D-二聚体水平、右房内径与老年MHD并发PAH显著相关.

    作者:兰颖;赵连玉;杨云华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定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2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初诊2型糖尿病定期应用胰岛素泵强化胰岛素治疗对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128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被随机分为胰岛素泵治疗组(观察组)和口服降糖药物治疗组(对照组),观察组每年应用胰岛素泵强化胰岛素治疗2周,其余时间均与对照组一样在门诊接受口服降糖药治疗,所有患者根据血糖和HbA1c调整用药,每半年检测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HbA1c、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及早期胰岛素分泌指数(△I30/△G30).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初次治疗后空腹血糖和HbA1c均降低(均P<0.05),空腹胰岛素、HOMA-β及△I30/△G30升高(均P <0.05),观察组空腹胰岛素、HOMA-β及△I30/△G30高于对照组(均P <0.05).随访结果显示,两组HOMA-β和△I30/△G30都有下降趋势,但HOMA-β和△I30/△G30在观察组随访至2.5年和2.0年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对照组随访至1.0年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每次随访时比较两组HOMA-β和△I30/△G30,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 <0.05~0.01),后者HOMA-β和△I30/△G30下降的幅度也均大于观察组(P<0.05~0.01).结论 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可显著改善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定期治疗可延缓β细胞功能衰竭,对β细胞具有长期的保护作用.

    作者:朱旅云;杨少玲;胡丽叶;李晓玲;王广宇;单巍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妊娠合并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诊治及胎儿的处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9例妊娠合并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妊娠合并重症急性结石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gallstone pancreatitis,SAGP)6例,妊娠并发高血脂性重症急性胰腺炎(hyperlipidemic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HLSAP)3例.结果 9例患者均诊断为妊娠合并重症急性胰腺炎.包括经纤维十二指肠镜下行Oddi括约肌鼻胆管引流、血液透析滤过联合血浆置换在内的非手术治疗6例,手术治疗3例.9例患者均恢复,其中1例孕29周入院前胎死宫内,行死胎引产术;3例早产;5例治愈后足月产.结论 对于胰胆管有梗阻患者,及时经纤维十二指肠镜下行Oddi括约肌鼻胆管引流治疗妊娠合并SAGP;对于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患者及早行血液透析滤过联合血浆置换治疗妊娠合并HLSAP是较好的手段;妊娠合并重症急性胰腺炎不需立即终止妊娠,应注意严密监测和保胎处理.

    作者:谢茂云;黄耀;陈衡;张卫星;杨莉涛;魏扬辉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血浆渗透压与肝肾综合征预后的关系

    目的 探讨血浆渗透压评分对肝肾综合征(HRS)预后的评价作用.方法 研究对象为106例HRS患者,按随访3月内的预后情况分为生存组(30例)和死亡组(76例),分别进行血浆有效晶体渗透压评分、胶体渗透压评分、血浆渗透压综合评分、MELD及Child-Pugh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各评分对HRS预后的评价能力.结果 HRS死亡组除血浆有效晶体渗透压单项评分外,其余各评分均高于存活组(P<0.01).血浆有效晶体渗透压单项评分和胶体渗透压单项评分的AUC均<0.7,Child-Pugh评分、MELD评分和血浆渗透压综合评分的AUC均>0.7.Youden指数以血浆渗透压综合评分为高,MELD评分和Child-Pugh评分次之.结论 Child-Pugh评分、MELD评分和血浆渗透压综合评分对HRS预后均具有良好的评价作用,其中以血浆渗透压综合评分的预测能力佳.

    作者:崔海彬;崔速南;汪明明;张秀珍;刘葵花;郭楠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宫颈病变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 通过检测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和宫颈鳞癌(cervical squamous cell cancinomas)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I,IGF-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情况,分析两者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7例宫颈鳞癌、30例CINⅢ、31例CIN Ⅰ、Ⅱ、30例正常宫颈组织的石蜡切片中IGF-Ⅱ和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 ①IGF-Ⅱ在正常宫颈组织、CIN Ⅰ、Ⅱ、CINⅢ及宫颈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0%、38.71%、73.33%和94.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vEGF蛋白在正常宫颈组织CIN Ⅰ、Ⅱ、CINⅢ及宫颈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67%、29.03%、66.67%和8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经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宫颈病变中IGF-Ⅱ和VEGF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x=0.915,P=0.000,P<0.05).结论 ①随着宫颈病变由CIN Ⅰ、Ⅱ至CINⅢ、宫颈鳞癌的进展,IGF-Ⅱ和VEGF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均呈上升趋势.②宫 颈病变中IGF-Ⅱ与VEGF蛋白的阳性表达成正相关.

    作者:刘萍;侯小赛;王辉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辽宁地区汉族人群多巴胺D1受体基因启动子区3个位点的多态性研究

    目的 探讨辽宁地区汉族人群多巴胺D1受体(dopamine D1 receptor,DRD1)基因启动子区的3个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布.方法 用等位基因特异性扩增技术对101名辽宁地区汉族人的DRD1基因启动子区3个多态性进行检测,并与文献中的其他人群进行比较.结果 ①DRD1基因启动子区-2102C/A的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47.5%和52.5%.-800T/C的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36.6%和63.4%.-48G/A的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43.6%和56.4%.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②辽宁地区汉族人群DRD1基因启动子区3个多态性之间不存在连锁不平衡.③中国人群与其他人群基因多态性分布频率对照研究发现,-2102C/A、-48G/A多态性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800T/C多态性分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DRD1基因启动子区-2102C/A、-48G/A多态性分布具有种族差异,-800T/C多态性分布不具有种族差异.

    作者:声瑶;薛晓霞;姚璐;周末;崔泽实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Smad4和转化生长因子-β1在肝细胞癌组织芯片中的表达和意义

    目的 研究Smad4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肝细胞癌组织芯片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 使用组织芯片技术,选取200例肝细胞癌患者癌组织及癌旁肝组织,32例肝血管瘤患者瘤旁正常肝组织进行对照,分别进行Smad4和TGF-β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其表达的阳性率.结果 Smad4在对照组肝组织、癌旁肝组织、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即Smad4在癌组织中表达有缺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表达强度上,癌旁肝组织以强阳性表达为主,肝细胞癌中主要以弱阳性表达为主.TGF-β1在癌旁肝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96%,高于对照组,但在肝细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降低为49.5%.对照组肝组织中的TGF-β1表达以弱阳性为主,占40.6%,在癌旁肝组织中以中度阳性为主,占51.5%,在肝细胞癌组,以阴性表达为主,占50.5%.由对照组到癌旁组织到肝细胞癌组,TGF-β1的表达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结论 Smad4、TGF-β1与肝细胞癌的发生和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TGF-β1可能作为肿瘤抑制因子和促进因子,发挥双向调节作用,缺失导致肝细胞癌发生,但过高表达可能使肿瘤细胞侵袭能力加强.

    作者:郭芳;李美琼;陈秋月;林静;曾思恩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左心房容积指数与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相关性探讨

    目的 探讨左心房容积指数(LAVI)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之间的关系,为评估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提供一项较准确的指标.方法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10例,分为舒张功能正常组(组2)、舒张早期功能不全组(组3)、假性正常化组(组4)和限制性充盈障碍组(组5),健康对照组30例(组1),行常规超声心动图及脉冲组织多普勒(PW-TDI)检测获取各超声指标.将高血压各组的LAVI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并将LAVI与E/Em对左心室舒张功能的评估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①从健康对照组(组1)到高血压各组(2~5组),LAVI值依次增高(P<0.05).②LAVI、E/Em比值用于诊断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是0.841和0.877;两者ROC曲线下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①LAVI为评估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较准确的指标之一.②LAVI越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受损越严重.

    作者:钱志勇;张赛丹;钟小芹;梁薇芬;张硕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阿米三嗪-萝巴新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阿米三嗪-萝巴新应用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的可能性.方法 30例入选患者均口服都可喜(每片合阿米三嗪30 mg,萝巴新10 mg),比较治疗前后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 30例患者应用阿米三嗪-萝巴新后,夜间低血氧饱和度提高,同时使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的日间血氧分压及血氧饱和度升高;治疗后中度组大吸气压及大呼气压均较前增高;对夜间呼吸事件没有明显改善.结论 阿米三嗪-萝巴新可能改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的缺氧状况,另外可能有改善部分患者呼吸肌功能的作用.

    作者:王娟;曹洁;陈宝元;王彦;郭美南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半胱天冬酶与男性不育症

    该文综述了精子半胱天冬酶的种类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现状,重点探讨了半胱天冬酶对男科疾病的影响.进一步了解半胱天冬酶的调节作用,有利于合理操纵细胞凋亡机制以应用于临床治疗男性不育症.

    作者:魏小斌;白志明 刊期: 2011年第2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