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研究寰椎椎弓根螺钉置入的解剖学及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46例由承德医学院解剖教研室提供的健康完整的寰椎标本予以解剖学测量,明确寰椎椎弓根螺钉进钉点与置钉的角度.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接受后路寰枢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寰枢椎不稳患者30例为对照组,置钉方式为传统置钉.另取2015年8月—2017年8月同院接受后路寰枢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寰枢椎不稳患者33例为实验组,以局部解剖标志为参考的寰椎徒手椎弓根置钉方式置钉.比较两组各项手术指标,手术前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及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置钉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两组患者ODI及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两组患者ODI评分均低于术前,JOA评分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局部解剖标志为参考的寰椎徒手椎弓根置钉方式置钉效果更佳,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脊柱功能以及颈椎功能.
作者:王建华;付金利;裴铎;孙贺;李哲;刘正蓬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并发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乙型肝炎病毒指标定量检测的变化,以期为乙型肝炎后肝癌的早期诊断提供临床指导意义.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及唐山市传染病医院住院的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并发肝癌的患者59例,选择82例同期住院的单纯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作为对照.分析两组乙肝病毒标志物HBsAg、HBsAb、HBeAg、HBeAb、HBV DNA的差异.结果 肝硬化并发肝癌组HBsAg、HBeAg的含量低于单纯肝硬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HBsAb、HBeAb及HBV DNA的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随着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病情的进展,HBsAg、HBeAg含量可能会逐渐降低,但这并不意味着病情得到控制或好转,有可能进展为肝癌,所以对病毒载量较低的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仍需积极抗病毒治疗,且应至少3个月复查1次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定量检测,以提高早期肝癌的检出率.
作者:杨美荣;孟冬梅;方正亚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探讨四红祛斑汤联合脊柱梳理治疗气滞血瘀型黄褐斑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丹东市230医院收治的气滞血瘀型黄褐斑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其中观察组采用四红祛斑汤联合脊柱梳理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于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疗效和治疗安全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①两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86,P=0.023),观察组高于对照组.②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皮肤含水量和皮肤弹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298和6.651,均P=0.00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③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85和7.389,均P=0.000),观察组患者NO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SOD则高于对照组.④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14,P=0.02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结论 四红祛斑汤联合脊柱梳理治疗气滞血瘀型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更佳,可改善患者的皮损面积和皮肤颜色,提高黄褐斑患者的血清SOD活性,降低血清NO水平,具有抗氧化作用,且治疗的安全性好,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韩秀萍;郭强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结肠癌患者经结肠镜标本取材诊断及癌胚抗原(CEA)、癌抗原125(CA125)水平检测与病理检查结果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7年7月天津市泰达医院88例疑似结肠癌患者,分析结肠镜标本取材诊断及CEA、CA125水平与病理结果的相关性,检测结肠镜标本取材及CEA、CA125水平诊断结肠癌的准确性.结果 术后病理检查结肠癌恶性部位比例分别是64.52%、63.64%、61.54%、80.00%和71.43%,合计恶性比例67.05%;结肠镜对结肠癌诊断的敏感性76.36%,特异性45.45%,漏诊率23.64%,准确性64.77%,阳性预测值70.00%,阴性预测值53.57%;CEA联合CA125对结肠癌诊断的敏感性88.14%,特异性79.31%,漏诊率11.86%,准确性85.23%,阳性预测值89.66%,阴性预测值76.67%;结肠癌患者CEA和CA125水平与良性病变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肠癌患者高于良性病变患者.结论 CEA和CA125在早期结肠癌患者的诊断中具有较高准确性,其临床表达水平的升高与癌症恶性程度呈正相关,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对早期结肠癌患者检查的准确性,建议采用结肠镜联合CEA和CA125检测共同诊断结肠癌,实现早发现早治疗,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李东言;杜斌;郑燕君;沈友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侧卧位下使用视频喉镜气管插管的效果.方法 70例侧卧位下行择期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侧卧位插管组(C组)和仰卧位插管组(Y组),每组35例.C组患者自行摆好侧卧位后再麻醉插管,Y组麻醉插管后再摆侧卧位,均采用易安视频喉镜(E-An-Ⅱ型)插管,记录插管时间、插管次数、插管损伤情况、摆体位所需时间和人数、麻醉后等待时间.结果 两组均一次性插管成功,在插管时间、插管损伤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摆体位人数平均节省1.5人,同时平均节约5 min的体位摆放时间和11 min的麻醉后到手术开台的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有经验的麻醉医生使用视频喉镜在侧卧位下插管,与仰卧位一样的便捷安全可行,可节省安放体位的人力,节约时间,提高效率,也适用于必须保持侧卧位插管的特殊患者.
作者:王宇;唐莉;高志勇;郑劼;贺静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封闭式负压引流(VSD)联合超声清创术(UDM)在糖尿病足(DF)溃疡创面愈合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DF溃疡患者153例,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VSD联合UDM(VSD+UDM)组77例和VSD组76例.比较两组入院第7天时的细菌清除率、创面面积、创面缩小面积、创面缩小率,以及出院时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换药次数、住院费用和治疗前后经皮氧分压.结果 入院第7天,两组比较,VSD+UDM组细菌清除率、创面缩小面积及创面缩小率均高于VSD组,创面面积低于VS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SD+UDM组创面愈合时间、换药次数及住院费用均低于VS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经皮氧分压比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VSD+UDM组较VSD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SD联合UDM治疗DF溃疡可促进创面愈合,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治疗效果较传统换药联合VSD更显著.
作者:籍胤玺;金毅;金文波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卵圆孔未闭(PFO)伴隐源性缺血性脑卒中(CS)临床特点及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的优劣,研究卵圆孔未闭与隐源性脑卒中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7年10月南昌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不明原因急性CS患者156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与观察组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148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行经胸右心声学造影和经颅多普勒对比增强试验(cTCD)诊断PFO,并比较两组PFO及PFO合并房间隔瘤(ASA)的发病率.以手术封堵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观察组中经胸右心声学造影和经颅cTCD两种检测方法有无差异.结果 观察组的PFO及PFO合并ASA检出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cTCD检出PFO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75.8%(50/66)、88.9%(80/90)和83.3%(130/156);经胸右心声学造影检出PFO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0.9%(60/66)、94.4%(85/90)和92.9%(145/156).经胸右心声学造影在不明原因急性CS患者中检出PFO的敏感性、准确性均优于cTCD(P<0.05).结论 不明原因急性CS患者PFO发病率高于正常健康人群,其检查方法首选右心声学造影.经胸右心声学造影及cTCD诊断卵圆孔未闭具有确切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豪;孙园园;邓雅琴;宋嫣;夏生根;陈晖;罗丽华;汪前洲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比较不同镇静深度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并机械通气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56例需机械辅助通气ACS患者,随机分为浅镇静组29例(M组,RASS评分0~-2分),深镇静组27例(D组,RASS评分-3~-4分),所有患者使用地佐辛镇痛,使用丙泊酚+右美托咪定镇静,以镇静评分目标调整药物剂量.使用动态心电图进行48 h连续监测,比较两组心律失常、急性心肌缺血、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谵妄发生率及28 d生存率.结果两组在频发室性早搏的发生率、室性心动过速阵次、快速型室上性心律失常阵次及急性心肌缺血阵次的发生频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均低于M组;两组谵妄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及28 d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S并机械通气患者,早期深镇静可以有效减少心律失常(频发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快速型室上性心律失常)及急性心肌缺血的发生率,且不增加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不影响28 d生存率.
作者:吕爱莲;伍松柏;何峻;戴瑶;黄康;方向;吕建磊;刘敏;张权;彭静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比较激光、药物、激光与药物联合应用修复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160例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基础治疗组、激光治疗组、药物治疗组及激光与药物联合治疗组(以下简称联合治疗组)4组,4组均接受根管治疗和牙周系统治疗.基础治疗组只接受根管和牙周系统治疗;激光治疗组辅助半导体激光治疗;药物治疗组辅助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联合治疗组辅助激光联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观察各组治疗前与治疗后牙周袋深度、改良出血指数、临床附着水平、牙齿松动度、菌斑指数及牙龈指数等牙周-牙髓临床指标的变化,比较4组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4组治疗后6个月,牙周袋深度、改良出血指数、临床附着水平、牙齿松动度、菌斑指数及牙龈指数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牙周袋深度、改良出血指数、临床附着水平、牙齿松动度、菌斑指数及牙龈指数均低于其他3组,激光治疗组和药物治疗组各指标均低于基础治疗组(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基础治疗组(P<0.05).结论 激光联合药物修复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效果优于激光或药物辅助治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冯丹;聂敏海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高分辨率CT(HRCT)影像学表型与低密度衰减区域(LAA)评分在综合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严重程度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12月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就诊的稳定期COPD患者197例.所有患者均在纳入研究后3 d内完成资料采集,包括基础资料、肺功能、呼吸肌肉功能、症状表现和生活质量、运动能力、营养状态、焦虑抑郁情况及HRCT扫描,并根据HRCT表现分为A、E、M 3种影像学表型,比较不同影像学表型的各项指标,并与LAA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A型50例、E型101例、M型46例,平均LAA评分分别为(2.52±1.73)、(12.34±3.59)和(13.46±3.93)分.A型患者的呼吸困难程度(mMRC)、BODE指数低于E型与M型患者(P<0.05),在FEV1、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pred)、FEV1/FVC%、6 min步行试验距离(6 MWD)、大吸气压(PImax)、大呼气压(PEmax)、体重指数(BMI)方面则高于其余两型(P<0.05),上述评估指标在E型与M型患者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AA评分与FEV1、mMRC、COPD评估测试(CAT)、圣乔治呼吸调查问卷(SGRQ)、6 MWD、PImax、PEmax、去脂体重指数(FFMI)、BMI、BODE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发现BODE、FEV1、BMI是预测LAA评分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根据HRCT所划分的不同影像学表型具有不同的临床特征.HRCT分型及LAA评分有助于COPD严重程度评估,为疾病的综合评估提供有益的补充.
作者:胡雨禾;陈宜泰;李锐;王凯;徐文慧;许丽梅;杜越;陈新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大剂量激素(GC)联合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和大剂量激素联合环孢素(CsA)两种方案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河南省漯河市中心医院48例ITP患者并随机分为GC+rhTPO组和GC+CsA组,每组24例.两组初期均给予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4 d后停药;GC+rhTPO组同时皮下注射rhTPO,治疗14 d或血小板计数(PLT)正常后减量为2次/周;GC+CsA组同时给予环孢素静脉注射,治疗14 d或PLT正常后减量口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第4、7、14、21和28天PLT和起效时间,计算并比较显效率、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不同时间点PL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L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C+rhTPO组PLT高于GC+CsA组,两组PLT变化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C+rhTPO组起效时间为(6.5±2.7)d,GC+CsA组起效时间为(9.5±4.5)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者短于后者;GC+rhTPO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41.7% 和91.7%,GC+CsA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12.5% 和79.2%,两组显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者高于后者,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GC+rhTPO组出现1例不良反应,GC+CsA组出现2例不良反应,均可耐受.结论 相对联合CsA治疗,大剂量激素联合rhTPO治疗ITP起效更快、疗效更好,不良反应轻微,但两者均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红菊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多原发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生存状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6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甲状腺乳头状癌多原发癌3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甲状腺乳头状癌多原发癌占同期收治的甲状腺乳头状癌的3.59%(33/919),女性患者多原发癌的发病率比男性患者高,其中乳腺癌是常见的多原发癌.随访过程中有7例死亡,死因为并发其他部位的多原发癌.结论 重视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随访工作,尤其女性患者,重视甲状腺乳头状癌与乳腺癌之间的关联.对于甲状腺乳头状癌多原发癌的患者需积极治疗,提高患者生存率.
作者:谢洪;魏伯俊;申虹;白娟;刘艾竹;刘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香椿叶提取物(TSLE)对高脂诱导大鼠视网膜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清洁级雄性SD大鼠24只(48只眼),随机分为正常组(N组)(8只)和模型组(16只).模型组胃饲高脂饲料(10 ml/kg),正常组给予相同剂量生理盐水.8周后测两组空腹血脂,确定模型复制成功后,将模型组随机分为高脂饮食组(HF组)和高脂饮食+香椿叶提取物组(HF+TSLE组),每组8只.HF+TSLE组给予TSLE(1 g/kg)水溶液灌胃喂养,N组和HF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TSLE干预4周后,所有大鼠进行闪光视网膜电图(FERG)检查、血脂及肝脏指数检测;取各组动物眼行HE染色,观察视网膜组织的形态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视网膜组织中IL-6、TNF-α、NF-κB p65及Caspase-3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3组大鼠的TC、TG、LDL-C及HDL-C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两两比较显示,HF组血脂含量与N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F+TSLE组血脂含量与N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F+TSLE组血脂含量与HF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大鼠a波潜伏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b波潜伏期、a波振幅及b波振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N组、HF+TSLE组a波潜伏期分别与HF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大鼠视网膜厚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HF组与N组、HF+TSLE组与HF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F+TSLE组与N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IL-6、TNF-α、NF-κB p65、Caspase-3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F组蛋白表达水平较N组提高;TSLE干预后,能够有效地下调IL-6、TNF-α、NF-κB p65、Caspase-3的表达水平.结论 TSLE能够抑制高脂引起的视网膜损伤;TSLE通过抑制IL-6、TNF-α、NF-κB p65、Caspase-3的表达来对抗组织凋亡.
作者:张园园;于利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西酞普兰对小鼠泪膜功能和角膜上皮细胞的影响.方法 选取36只BABL/c雄性小鼠随机分为A、B、C 3组,A组:空白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处理);B组:生理盐水组,以10 mg/kg腹腔注射生理盐水;C组:西酞普兰组,以10 mg/kg腹腔注射西酞普兰.分别在实验第1、4和7天时行泪液分泌试验(SIT)、泪膜破裂时间(BUT)检测,同时于实验第7天进行角膜荧光素染色(FL),取眼球做扫描电镜及HE染色观察角膜上皮损伤情况.结果 ①3组不同时间点的SIT、BUT、FL有差异(F=9.749、10.427和6.752,P=0.008、0.019和0.032);②3组的SIT、BUT、FL有差异(F=11.234、14.842和5.337,P=0.002、0.012和0.029);③3组的SIT、BUT、FL变化趋势有差异(F=16.438、11.753和16.431,P=0.000、0.001和0.002).干预后第7天,3组上皮空泡细胞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749,P=0.013).3组微绒毛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917,P=0.092).结论 西酞普兰会损伤小鼠泪膜功能的稳定性,但对角膜上皮细胞无影响.
作者:闵幼兰;刘佳祥;贺赢;马明洋;徐晓玮;姜楠;刘康成;袁晴;朱佩文;叶蕾;邵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比较3种不同出血速率在不同管电压条件下,多层螺旋CT(MDCT)显示消化道活动性出血的敏感性.方法 复制消化道出血模型,以测得的30例消化道出血患者(均经病理证实)出血点CT平均值(212.13±64.54)HU为参考值,将浓度为320 mgI/ml碘佛醇与0.9% 生理盐水配比成浓度为6.4 mgI/ml的碘溶液,120 kV对应CT值(214.73±1.63)HU,在相同对比剂浓度下(6.4 mgI/ml),通过微量注射泵模拟出血速率,分别以0.3、0.4和0.5 ml/min的注射速率注射,并对消化道出血模型行MDCT扫描.对照组:120 kV,300 mAs;实验A组:100 kV,300 mAs;实验B组:100 kV,400 mAs;实验C组:80 kV,465 mAs.由2位放射医师采用双盲法读片,比较4组辐射剂量、客观噪声值、信噪比,记录每组MDCT对模型出血的检出情况,并测量出血点CT值.结果 对照组、实验A、B、C组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有效剂量(E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B组图像噪声、信噪比、图像质量主观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实验各组在出血速率为0.5和0.4 ml/min时对模型出血的检出率为100%;对照组、实验A、B组未能检出出血速率为0.3 mgI/min的出血;实验C组在出血率为0.3 ml/min时对模型出血检出率为28.6%(2/7),但检出率与对照组(-0.5 ml/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常规扫描条件下,MDCT能够显示出血速率>0.4 ml/min的出血点;降低管电压能够有效增加出血点CT值.
作者:于鹏;翟宁;宫凤玲;王思瑞;马春梅;王星稳;王原;张博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获得蓬乱蛋白2(DVL2)基因干扰和过表达慢病毒表达系统,并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中(hUVECs)稳定表达.方法 ①聚合酶链反应扩增目的基因,设计合成shRNA,以慢病毒表达质粒为基础构建DVL2干扰和过表达载体,酶切电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和测序技术鉴定载体构建是否成功;②以3质粒系统在HEK293T细胞中包装病毒,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计数并计算病毒滴度;以嘌呤霉素筛选稳定转染的hUVECs,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计数获得转染效率.将感染好的细胞分为BC组(hUVECs空白对照)、NC组(HBLV-GFP-PURO阴性对照)、干扰组(pHB-shRNA-HDVL2)及过表达组(pHBLV-HDVL2).③通过qRT-PCR与Western blotting检测分别从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验证目的基因的干扰和过表达水平.结果 ①插入慢病毒表达载体的基因片段与目的基因的碱基序列完全一致.干扰序列峰形图为单峰,无突变.②病毒包装后,NC组、干扰组、过表达组滴度分别为2×108、2×108和1×108 TU/ml,感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感染效率达98%.③干扰组DVL2的表达较BC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过表达组较BC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干扰效率为61%,蛋白质过表达水平为BC组的2.7倍.结论 DVL2基因干扰和过表达慢病毒载体构建成功,并能够在原代hUVECs中稳定表达.
作者:生欣;王俊华;刘月华;郜双林;谢夏丹;范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糖尿病肾病(DN)是引起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发病机制未完全明确,临床患者预后欠佳.微RNAs(microRNAs,miRNAs)是近年来新发现的非编码单链RNA分子,许多miRNAs被证实在DN中表达异常且与DN的发病相关.该文根据参与发病的机制的不同将近年来新发现的与DN相关的miRNAs作一综述.
作者:熊思;彭辉勇;柳迎昭 刊期: 2019年第01期
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69 岁,主诉右耳前肿块破溃出血 1年余,有高血压 20 年、糖尿病 6 年、脑卒中 2 年病史,否认遗传病史及传染病史.自述 1 年前赴缅甸东枝市旅游遭蚊虫叮咬耳前部抓挠后出血形成肿块,血糖控制欠佳,肿块渐长感染出血加重,低烧 3 d,回国后自行去社区医院静脉消炎治疗 3 d 无效,后 1 年自行敷中药瘙痒不止,肿块不断破溃出血不止,局部增大,耳道粘连.
作者:安鹏;王瑜;王启然;袁伟;蔡兰兰;许金枝;王秋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1 临床资料胼胝体变性(MBD)是一种罕见的脱髓鞘性病变,多见于长期酗酒者,而本文所报道的 2 例 MBD 患者为非饮酒者.患者 1,男性,62 岁,头晕、走路不稳 10 余天入院,贲门癌术后 3 年,术后进食明显减少,近期常有幻觉,进食更少,无饮酒史.查体:神清,语笨,表情淡漠,反应迟钝,计算力、记忆力减退,双手指鼻笨拙,头颅核磁DWI序列示胼胝体压部对称性异常信号(见图1);核磁ADC序列示胼胝体压部对称性异常信号(见图2).
作者:崔永健;王心颖;孟伟建;魏琰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乳腺癌及乳腺癌骨转移患者的Hepcidin蛋白及相关指标,探讨Hepcidin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乳腺癌骨转移患者25例、乳腺癌无骨转移患者30例及乳腺增生患者30例.比较3组患者Hb、Hepcidin、BMP-6、IL-6、sTfR的差异.用ROC曲线分析评价Hepcidin、BMP-6、IL-6对乳腺癌骨转移的诊断价值.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各指标在乳腺癌骨转移的作用.结果 3组患者Hb、Hepcidin、BMP-6、IL-6、sTf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Hepcidin及BMP-6,乳腺癌骨转移组>乳腺癌无骨转移组>乳腺增生组;对IL-6,乳腺癌骨转移组>乳腺癌无骨转移组及乳腺增生组,但后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Hb,乳腺癌骨转移组<乳腺癌无骨转移组<乳腺增生组;对于sTfR,乳腺癌骨转移组<乳腺癌无骨转移组<乳腺增生组.ROC曲线分析发现Hepcidin对于乳腺癌骨转移均有较高诊断价值,且优于BMP-6、IL-6.多因素分析发现Hepcidin是乳腺癌骨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Hepcidin与乳腺癌骨转移有较好的相关性,其诊断价值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蒋舒娜;蒋丽娟;邵小南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NKp44+自然杀伤(NK)细胞及其白细胞介素22(IL-22)在1型糖尿病中的表达及可能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湖北省荆州市中心医院19例1型糖尿病患者和2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常规生化指标检查及糖尿病相关慢性并发症筛查,流式细胞仪检测NKp44+NK细胞,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检测IL-22表达,分析各指标间的相关性及可能影响因素.结果 在1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中NKp44+NK细胞比例及IL-22表达均较对照组升高(P<0.05),NKp44+NK细胞比例与IL-22浓度具有相关性(r=0.513,P=0.025).NKp44+NK细胞在外周血中比例增加与糖化血红蛋白具有相关性(r=0.465,P=0.045),NKp44+NK细胞比例及IL-22浓度与谷氨酸脱羧酶抗体等指标无相关.无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组NKp44+NK细胞比例较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组升高(P<0.05),NKp44+NK细胞比例及IL-22浓度在有无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糖尿病肾脏病变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中NKp44+NK细胞比例及其IL-22表达升高,其可能与1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关.
作者:薛君力;李兰芳;李琳芸;曾姣娥;张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体外培养乳牙牙髓干细胞向血管内皮细胞的定向分化.方法 选取南方医科大学口腔医院29例健康儿童的滞留乳牙,在4 h内进行乳牙牙髓干细胞的原代提取.采用免疫磁珠分选法进行细胞分选,并对分选出的细胞进行特定的血管内皮细胞定向诱导.对乳牙牙髓干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定向诱导后的细胞进行镜下形态观察、血管生成实验,以及免疫表型鉴定.结果 镜下形态观察显示,经过血管内皮定向诱导的乳牙牙髓干细胞呈典型血管内皮细胞的形态特征;血管生成实验表明,经过血管内皮定向诱导的乳牙牙髓干细胞可呈现明显的血管样结构;免疫表型鉴定显示经过血管内皮定向诱导的乳牙牙髓干细胞血管内皮细胞表面抗原呈阳性.结论 乳牙牙髓干细胞可定向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
作者:刘琼;文军;吴小明;钱虹 刊期: 201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