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观察鞘内注射布托啡诺对福尔马林炎性痛大鼠脊髓背角PKA和pCREB表达的影响.方法 18只鞘内置管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生理盐水组(NS);低剂量布托啡诺组(LB);高剂量布托啡诺组(HB),n=6.鞘内置管后5d,在各组大鼠的左后足掌面皮下注射5%福尔马林50μL,致痛前30 min,3组大鼠鞘内分别预先注射生理盐水、布托啡诺12.5μg、25.0μg,采用疼痛加权评分法评价疼痛行为学,所有大鼠福尔马林注射2h后处死,取大鼠脊髓L5节段标本,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脊髓背角PKA和pCREB的表达.结果 HB组大鼠疼痛较NS组减轻,其脊髓背角PKA和pCREB表达弱于NS组(P<0.01),且呈正相关,r=0.940.结论 在大鼠福尔马林炎性痛模型中,鞘内注射布托啡诺25.0μg可产生明显的镇痛作用,其镇痛机制与下调PKA、CREB表达有关.
作者:王月玲;熊靖;郭曲练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混合调强放疗在局部晚期和晚期肺癌放射治疗中的剂量学特点.方法 对16例不适合做适形放疗的肺癌患者分别设计单纯调强计划和混合调强计划,比较两种计划的剂量学差异.结果 两种计划均满足临床要求,而混合调强计划的靶区适形度(CI)和均匀性(HI)均优于调强计划(P<0.05).混合调强计划中全肺受照5、10、13、15和20 Gy剂量的体积V5、V10、V13、V15、V20和平均剂量(MLD)均明显小于调强计划(P<0.05).结论 混合调强明显减少了与放射性肺炎发生率相关的中低剂量照射体积,降低了脏器运动引起的剂量误差,减小了剂量计算误差,对局部晚期和晚期肺癌的放疗有一定的剂量学优势.
作者:杨振;张红;井建国;王学伟;刘归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细菌细胞壁成分MDP对口腔癌细胞Tca8113 COX-2/PGE2表达的影响.方法 RT-PCR检测NOD2、COX-2在Tca8113细胞的表达;不同浓度MDP刺激Tca8113细胞后,采用RT-qPCR、MTT、ELISA及趋化实验分别检测其对COX-2/PGE2表达、细胞增殖和细胞趋化的影响.结果 ①Tca8113细胞表达NOD2、COX-2 mRNA; MDP促进COX-2 mRNA表达;②与对照组比较,MDP刺激Tca8113后PGE2分泌、细胞增殖、趋化显著增加(P<0.05);与MDP组比较,MDP+NS-398组PGE2分泌、细胞增殖、趋化显著降低(P<0.05);与NS-398组比较,MDP+NS-398组细胞增殖仍然显著增强(P<0.05).结论 MDP促进肿瘤细胞趋化和增殖.上调口腔癌细胞COX-2/PGE2表达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余术宜;王锋;杨宏宇;黄洪章;汪海燕;唐璟;马平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用四种不同方法调查长沙地区不同年龄、性别健康人群尿液有形成分的生物参考值范围,为临床泌尿系疾病的诊治提供重要信息,为尿沉渣检测的规范化、标准化提供重要依据;为各级医院实验结果的共享提供参考.方法 按照2005年临床检验中心关于尿液有形成分调查问卷要求,采用UF-100流式细胞分析仪和AVE智能尿沉渣分析仪及FastRead10(一次性尿板法)和改良牛鲍氏细胞计数板法(NB),对814例不同年龄、性别的健康人群分别检测随机中段尿液有形成分各参数,用百分位数法计算参考值范围,组间用F检验进行比较.结果 四种方法调查不同年龄、性别的健康人群尿液有形成分生物参考值,结果显示:男女组别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儿童组结果低于成人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成人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管型的分布男女性别组及各年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F-100流式细胞分析仪的各项参数结果均高于其它三种方法,AVE尿沉渣分析仪各项参数结果与两种手工法的结果基本一致.本调查同时建立四种方法尿液有形成分的参考值范围,为临床泌尿系疾病的诊治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对今后尿液有形成分检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具有重要意义;为各级医院化验结果的共享提供重要参考.
作者:夏运成;肖平;彭灿辉;许向青;彭佑铭;李军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比较正常肝与脂肪肝、肝硬化、乙肝状态下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发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83例结直肠癌病例,剔除重复患病的病例,得到单病种共计257例,然后分为正常肝组-脂肪肝组、正常肝组-肝硬化组、正常肝组-乙肝组,比较每组组内的肝转移情况.结果 单因素分析发现一般临床因素中,性别、年龄、分化程度与结直肠癌肝转移无显著性统计学差异,肿瘤部位及CEA水平有统计学差异(P<0.05);脂肪肝组的转移率为10.00%,正常肝对照组31.33%,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肝硬化组的转移率为0.00%,正常肝对照组31.33%,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乙肝组的转移率为7.55%,正常肝对照组31.33%,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多因素分析发现肿瘤部位位于结肠的患者肝转移风险大于位于直肠者,CEA水平高者肝转移风险大于水平低者;患有乙肝、脂肪肝的患者结直肠癌肝转移的风险低于未患该病的患者,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肝硬化组患者经多因素分析后未发现显著统计学意义(P =0.999).结论 结直肠癌并正常肝患者肝转移率高于合并脂肪肝、乙肝者,肿瘤位于结肠的患者肝转移风险大于位于直肠者,CEA水平高者肝转移风险大于水平低者.
作者:李皇保;钱立元;马冬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院内感染白血病患者并发败血症病原菌的分布及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方法 对该院2004年1月~2008年12月从血液标本中分离的感染菌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白血病患者血培养致病菌以G-杆菌多见,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是常见的致病菌,其次为G+球菌,主要为葡萄球菌属.G-杆菌对亚胺培南、头孢吡肟、哌拉西林/三唑巴坦、阿米卡星敏感,对青霉素类、单环β-内酰胺类以及头孢噻肟耐药率高,G+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性较高,对其他抗生素大都耐药.结论 超广谱β内酰胺酶以及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菌株增加导致白血病患者细菌耐药率增高,其主要原因是抗生素的滥用,细菌培养及药敏实验可指导临床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作者:王瑞丽;王萍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中Hedgehog(Hh)信号通路分子(Shh和Gli1)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的表达以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4例人胃癌组织、癌旁组织和3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Shh、Gli1和MMP-9蛋白的表达.结果 胃癌组织中Shh、Gli1和MMP-9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8.52%、61.11%和64.81%,明显高于癌旁组织(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7.78%、24.07%和22.22%)和正常组织(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6.67%、26.67%和33.33%)(P<0.05);三者的表达均与胃癌患者性别、年龄、部位无关(P>0.05);而与分化程度、浸润深度以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 <0.05);Shh、Gli1分别与MMP-9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Hedgehog( Hh)信号通路可能通过上调MMP-9的表达促进胃癌的侵袭转移.联合检测胃癌组织中Shh、Gli1和MMP-9蛋白水平,可作为胃癌预后的客观参考指标.
作者:欧阳小波;郝亚琴;王立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对434例脑梗死患者进行检测,观察其梗死侧和非梗死侧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斑块的部位、大小及其数目、动脉狭窄程度以及血流动力学改变等,并与248例对照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脑梗死组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为72.8%,显著高于对照组(25.0%,P<0.01).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多发生在脑梗死病灶的同侧,占85.0%,非梗死侧为12.6%;以颈总动脉分叉处居多,占58.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斑块大小及其数量、峰值流速、搏动指数与脑梗死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而两侧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狭窄程度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脑梗死的发生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密切相关,防止斑块的形成对防治脑梗死的发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迪;申平;李霜;赵琼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TLR4、MyD88、STAT3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生物学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TLR4、MyD88、STAT3在82例肝癌组织及其对应的癌旁肝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合肝癌临床病理指标分析相关性.结果 TLR4、MyD88、STAT3蛋白在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6.8%(63/82)、67.1%(55/82)、69.5%(57/82),高于在癌旁肝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25.9%( 12/82)、12%(9/82)、8.5 %(7/8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肝癌组织中TLR4、MyD88、STAT3的阳性表达呈正相关[TLR4和MyD88 (r=0.612,P =0.011),MyD88和STAT3(r=0.578,P =0.002),TLR4和STAT3 (r=0.542,P=0.016)]. MyD88和STAT3表达与性别、分化程度、有无HBV感染和肝硬化有关(P<0.05),而与肿瘤大小、有无静脉浸润无关(P>0.05).结论 TLR4、MyD88、STAT3表达上调,导致肝癌细胞增殖和免疫逃逸是肝癌发生发展的重要分子机制.
作者:厉鸥;王方明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内皮功能和血小板活化的影响.方法 入选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7例,分为瑞舒伐他汀组(34例)和阿托伐他汀组(33例).两组患者均常规使用抗心肌缺血和抗凝、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瑞舒伐他汀组加用瑞舒伐他汀钙10 mg/晚;阿托伐他汀组加用阿托伐他汀20 mg/晚,均连续服用1个月.另入选健康成人30例作为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治疗前后血清GMP140和采用超声检测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舒张功能(FMD)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两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中GMP140水平均显著增高,FMD明显降低(P<0.01).经治疗1个月后,两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低密度脂蛋白和GMP140显著下降,FMD明显改善.同阿托伐他汀组患者相比,瑞舒伐他汀组GMP140降低更明显[(7.73±4.62)vs(5.62±3.26) pg/mL,P <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均可降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小板的活化,改善肱动脉内皮功能,但瑞舒伐他汀降低血小板活化更显著.
作者:李庆云;刘丰;谭荣荣 刊期: 2011年第09期
归纳了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或动员后归巢的研究进展,按归巢的3个主要阶段讨论了其分子机制和影响因素,特别分析了移植方式对归巢的影响.
作者:程庆 刊期: 2011年第09期
复习近几年有关的国内外文献,阐述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病特点、恶变情况及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子宫内膜息肉好发于成年人,其发生率随年龄的增大而升高,并在异常子宫出血、不孕症、肥胖和绝经等人群中发病率较高.有少数息肉不予治疗即可自然消失.虽然对年轻患者的、无症状的和直径小的息肉可以进行期待治疗,但须慎重.TCRP术是治疗EP好的方法,对无生育要求的高危患者应同时行TCRE术.不孕患者息肉切除后可明显提高妊娠率.另外,不要忽视息肉的非典型增生与恶变,在绝经后异常子宫出血者中,4.47%为癌性息肉,在无症状绝经后妇女中为1.51%.生育年龄EP的恶变率低于绝经后EP.正确认识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病特点与恶变对于子宫内膜息肉的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张海燕;夏恩兰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对PBL教学模式在研究生临床流行病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初步探索.方法 从2009级研究生中随机选择5个班,共150人作为实验组,采用PBL教学法;另外随机选择5个班级采用传统教学法作为对照,对两组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进行比较.采用调查表对实验组学生和教师分别进行问卷调查,获得他们对PBL的评价信息.结果 实验组考试成绩平均值(82.17±7.75)明显高于对照组(73.58±6.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 =10.60,P<0.001);两组分析应用题的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虽然对照组理解记忆型题目的得分稍高于实验组,但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大多数学生认为PBL教学模式使他们查阅、综合、分析信息的能力和书面与口头表达能力等得到提高,且使学习内容更容易理解;教师也普遍认为PBL教学模式下的课堂气氛更活跃,学生发言更积极主动,师生关系更融洽.结论 PBL教学模式能有效提高临床流行病学的教学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卢智泉;闫佳;张迪;孙文慧;张黎月;文娟;齐建军 刊期: 2011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