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研究黄芩素(Baicalein)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a)早期、成熟生物膜(biofilm,BF)的抑制作用.方法 以编号为17546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实验菌株,构建体外BF模型.分为空白对照组、实验组(黄芩素组),二倍稀释法测定低抑菌浓度(MIC);荧光显微镜观察载体表面BF形态;连续稀释法行活菌计数.结果 建模3d,荧光显微镜发现黄芩素终浓度分别为128μg/mL、64 μg/mL、32μg/mL的实验组形成BF明显少于空白对照组,载体表面活菌计数(-x±s,log10CFU/mL)分别为4.00±0.27、4.24±031、5.26±0.45,均少于空白对照组活菌计数5.69±0.18 (P <0.05);建模7d荧光显微镜观察,黄芩素终浓度分别为128μg/mL、64μ g/mL、32 μg/mL的实验组仅见少许散在生物膜,BF结构较空白时照组明显稀薄,其BF内细菌活菌计数(-x±s,log10CFU/mL)分别为4.04±0.12、4.69±0.41、5.63±0.10亦均少于空白对照组活菌计数6.08±0.10(P <0.05).结论 黄芩素在体外可以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的形成.
作者:杜仲业;陈一强;孔晋亮;闫萍;蔡双启;张东伟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寻新型重症甲型H1N1流感的发病规律,积累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2009年甲型H1N1流感病房收治的诊断为重症甲型H1N1流感并肺炎的39例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 发病年龄2岁11月~57岁.既往有基础疾病的患者11例(28.2%),肥胖症1例(2 6%),妊娠4例(10.3%).起病均有流感样症状(100%),10( 25.6%)例出现活动后气促.血气分析提示4例为I型呼衰,3例为低氧血症.胸部影像学表现主要为毛玻璃样模糊阴影的背景下,有局部散在、片状的高密度影,既有急性肺间质改变的表现,又有局灶肺实变的表现,但几乎未见典型的大叶性肺炎影像学改变.39例均为确诊病例.入院后立即给予奥司他韦抗病毒治疗,37例病例痊愈,2例患者死亡.结论 年龄较大(大于60岁)的人群中发生重症甲流的病例很少,孕妇在此次甲型H1N1流感病毒流行中感染后较易发展为重症;重症主要并发肺炎,以双下肺野分布的磨玻璃样模糊阴影为其典型的影像学表现;发病时间超过48小时仍不应放弃奥司他韦抗病毒治疗.
作者:欧阳若芸;何艳;纵单单;陈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对生物素标记的人免疫球蛋白IgG重链的效果进行评估和研究.方法 将生物素与人免疫球蛋白IgG重链以各种不同的比例进行反应,然后让连接有抗人免疫球蛋白IgG重链抗体的微球颗粒与其反应,应用Luninex200仪器来测定其反应结果,终来评估生物素与待标记的人免疫球蛋白IgG重链反应的效价.结果 生物素与人免疫球蛋白IgG重链的重量比例适当时,微球颗粒上的平均荧光强度(MFI值)强,而其他比例时,微球颗粒上的平均荧光强度呈下降趋势.结论 生物素标记人免疫球蛋白IgG重链应有适当的比例,使被标记的生物素尽可能的多,同时又避免过多的生物素造成空间位阻影响.
作者:王雁云;张阳德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高脂环境对大鼠成肌细胞AMPK的影响及Ghrelin的保护作用,为深入研究2型糖尿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在给予原代培养大鼠成肌细胞0.3 mM棕榈酸处理12h的同时用加入10-11M、10-9M、10-M Ghrelin作用,用RT-PCR法检测AMPK的mRNA表达,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p-AMPK蛋白的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在0.3 mM PA组中,AMPK mRNA表达未见明显改变,p-AMPK蛋白水平明显降低.与0.3 mM PA组时比,随着给予Ghrelin的浓度逐渐增加,AMPK mRNA表达未见明显改变;p-AMPK蛋白水平逐渐增加并呈剂量反应关系,其中10-7M Ghrelin组p-AMPK蛋白水平增加为明显.结论 高脂环境可以影响大鼠成肌细胞AMPK,且Ghrelin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韩玲玲;张晓蕾;李佳;刘国良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制备吸烟诱导的慢性支气管炎大鼠模型,研究大鼠血清髓过氧化物酶(MPO)的变化与巨噬细胞炎性蛋白-2(MIP-2)之间的关系,探讨慢性支气管炎气道炎症形成的可能机制.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二组:正常对照组、吸烟模型组.采用单纯吸烟的方法建立慢性支气管炎大鼠模型.光镜下观察支气管肺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分析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细胞计数和分类;用ELISA法测定肺组织匀浆MIP-2质量浓度;用生化比色法测定大鼠血清MPO含量.结果 模型组病理形态学改变符合人类慢性支气管炎的特点.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血清MPO及肺组织匀浆MIP-2含量明显升高(P<0.01),模型组血清MPO与BALF中性粒细胞数,肺组织匀浆MIP-2质量浓度成显著正相关(分别为r=0.876及r=0.739;均P<0.01).结论 吸烟诱导的慢性支气管炎大鼠可能通过MIP-2介导中性粒细胞聚集,活化参与气道炎症反应.
作者:彭红星;杨荣时;曾玉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葛根素(Pue)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株(HUVECs)组织因子(TF)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HUVECs培养用DMEM完全培养基;一期凝固法测总的细胞促凝活性;TF活性的鉴定用乏Ⅶ血浆和TF单克隆抗体.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ELISA)测定TF抗原;TFmRNA采用RT-PCR的方法检测.用免疫化学染色观察NF-κB的变化.结果 ①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的AngⅡ(10-10~10-6 mol/L)促进HUVEC5细胞TF活性和mRNA的表达,并具有明显的量效关系(P<0.05);单用Pue(62.5~500 mg/L)不能抑制HUVECs细胞的TF活性(P>0.05);在给予AngⅡ之前30 min用Pue(62.5~500 mg/L )预i处理HUVECs细胞,Pue可呈剂量依赖式地抑制AngⅡ( 10-7 mol/L)诱导TF PCA,TF抗原和TF mRNA表达增加的作用(P<0.05),在500 mg/L时抑制作用达到强;500 mg/L Pue抑制AngⅡ( 10-7mol/L)时TF表达的刺激作用也呈时间依赖性,在12h抑制作用强.②一氧化氮合酶(NOS)的抑制剂L-NAME可明显地阻抑Pue拮抗AngⅡ促进HUVECs TF PCA和TF mRNA的增加的作用(P<0.05).③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HUVECs细胞经AngⅡ处理45 min后,细胞核内NF-κB颗粒明显增多,但经Pue处理HUVECs细胞15min后,再加入AngⅡ作用45 min,核内棕黄色NF-κB颗粒则明显减少.结论 Pue可抑制AngⅡ诱导HUVECs TF的表达,NO途径参与上述抑制过程.Pue和AngⅡ可能是通过影响NF-κB的活化发挥作用的.
作者:冉文卓;王宏健;廖晓红;文志斌;胡静;申晓辉;何晓凡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通过分析男性不育患者精液常规结果,了解本地区男性不育患者精液质量现状,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以色列欧霸SQA-V自动化精子质量分析系统,对2009年3月~2011年6月来该院不育专科就诊的2 794例男性不育怠者的精液就外观、液化时间、精液量、精子密度、精子活动率、精子活力、精子形态正常率等参数进行分析.结果 2794例精液标本中,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的有356例(占12.74%),余2 438例标本中有一项或多项指标异常.异常指标中精液量少、精液液化不良、pH值异常、精子活力降低、精子活率低、无精症、精子密度降低、精子畸形率增高在异常精液中的比率分别是:24.61%、20.59%、2.30%、65.71%、39.38%、2.63%、31.91%、25.31%.结论 男性不育患者中普遍存在精子活率和活力、精子密度、精子形态和精液液化时间等指标的异常改变,准确地分析精液质量是判断男性生育能力的重要检测手段,自动化检测系统的应用为男性不育症的诊治提供了客观准确的依据.
作者:张运丽;吴清阳;史顺杨;刘文恩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巨大胸壁缺损后用人工材料复合体重建骨性胸廓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 该院在2002年3月~ 2010年3月间收治的23例不同病因所致的巨大胸壁缺损患者,对其骨性缺损部分采用多层聚四氟乙烯网片+骨水泥的“三明治”式复合体进行骨性胸壁重建手术.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及严重并发症.随访时间长达60个月,远期胸廓外形满意,呼吸功能良好.结论 聚四氟乙烯网片+骨水泥人工材料复合体修复大块骨性胸廓缺损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建华;李斌;苟云久;王成;王志强;苏云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起重式拉钩辅助下颈椎管前路扩大减压术的适应证、方法及其临床效果.方法 患者37例,男21例,女16例;年龄42~69岁,平均年龄57岁.术前影像学检查结果示后纵韧带骨化物17例和椎间盘突出20例,术前神经功能评分JOA6~15分,平均12.3分.行颈前路常规手术入路,椎体开槽切骨达椎体后壁,范围超过病灶.在椎体后壁上下缘和术侧缘三边开槽,利用起重式拉钩插入椎体后壁下,缓慢钩起椎体后壁及致压物,直视下用超薄型枪状咬骨钳切除椎体后壁及致压物,而后植骨固定,恢复颈椎稳定性.结果 随访3~24个月,平均13个月.术后评分JOA10~16分,平均15.6分,其中疗效优18例,良15例,可4例,优良率89.19%.结论 起重式拉钩应用降低了颈椎管前路单开门扩大减压术的难度,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和疗效.
作者:章庆峻;胡玉华;钱金用;王长峰;胡传亮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肾损伤出血行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29例肾损伤性血尿患者行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栓塞材料选用明胶海绵粒、聚乙烯醇(PVA)和带纤毛弹簧圈.结果 全部病例超选择栓塞治疗后疗效满意.带纤毛弹簧圈作为低压栓塞剂较明胶海绵和PVA粒定位准确,患肾更多保留了未栓塞部功能.结论 对于肾损伤出血的患者可行超选择肾动脉栓塞术,此法疗效肯定、创伤小、并发症少、可避免肾切除术.栓塞材料的选择要根据肾损伤具体情况加以选择才能达到满意疗效.
作者:李刚;彭娴婧;潘伟平;胡萍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海南地区妇女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及基因亚型的分布情况,并评价液基薄层细胞检测(TCT)联合HPV基因分型检测在宫颈癌前痛变筛查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0年12月从海南省不同区域的四家医院送检,同时采用TCT和HPV检测的门诊妇女宫颈脱落细胞标本1373例,对TCT≥ASC-US患者进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结果 1373例标本中HPV检测阳性率为59.2%(813/1373),共检出21种亚型,低危型占17.1%、高危型占82.9%,单一亚型检出年为67.8%,双重或多重亚型感染率32.2%;低危型以HPV 6、11为多见,高危型感染的型别依次为52(25.2%)、16(19.4%)、58(19.3%);液基细胞学诊断≥ASC-US为50.5% (694/1373).在ASCUS、LSIL、HSIL、SCC中HPV的检出率分别为65.9%、77.8%、83.9%、100%.结论 海南地区育龄妇女HPV感染主要亚型为52、16及58型,HPV分型检测因其准确性高并能明确基因类型及多重感染的检测,联合液基细胞学更能有效地筛查宫颈病变细胞,为临床防治宫颈癌及海南地区HPV疫苗使用提供更可靠的科学依据.
作者:钟威达;林丽华;文蛟龙;陈元花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 以810nm半导体激光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后随访患者的眼压、视力、症状及用药情况,分别于术前1d,于术后1月、3月、6月应用角膜内皮显微镜检查角膜部细胞密度、变异系数、六边形细胞百分率.结果 与巩膜睫状体光凝术前比较,术后1、3、6月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均减少,六边形细胞百分率增加,变异系数增大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月与术后3、6月比较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减少,六边形细胞百分率增加,变异系数增大且以上变化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月与术后6月比较,各参数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对角膜内皮有一定的损伤.
作者:谭业双;周霞;张勇;袁均;齐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明确上消化道穿孔患者死亡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4月~2010年4月连续226例上消化道穿孔患者的病历资料.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单变量及多变量分析.结果 上消化道穿孔患者死亡的发生率为11.5%.经Logistic回归多变量分析确定了3个独立与死亡相关的变量,即年龄(OR=8.759)、脑血管疾病后遗症(OR=4.554)及入院白蛋白水平(OR=3.269).死亡的预测方程为:P=1/[1+e-(-3.536+2.170年龄+1.516脑血管病后道瘟+1.193白蛋白)].结论 上消化道穿孔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为年龄≥70岁、合并有脑血管疾病后遗症及入院白蛋白<30 g/L.
作者:王志军;王加一;陈小莉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评价九味镇心颗粒以及九味镇心颗粒联合小剂量帕罗西汀治疗广泛性焦虑症(心脾两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符合中医心脾两虚辨证的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90例,随机分为九味镇心颗粒组、帕罗西汀组以及九味镇心颗粒与帕罗西汀联用组,每组30例.比较三组的临床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九味镇心颗粒组有效率为82.14%,帕罗西汀组为85.71%,九味镇心颗粒合用帕罗西汀组为89.29%.三组疗效相当,差异无显著性(P>0.05),九味镇心颗粒和联合治疗组较帕罗西汀治疗组不良反应少且程度低.结论 单独使用九味镇心颗粒及联用小剂量帕罗西汀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疗效确切,副反应发生率低,耐受性较好.
作者:张宏耕;张雪花;程明;吴伟林;王超英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脑梗塞患者高密度脂蛋白(HDL)亚类组成及相对含量的变化,并探讨脑梗塞患者血脂水平与HDL亚类组成的关系.方法 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脂及载脂蛋白含量;采用双向电泳-免疫印记检测法分析HDL各亚类组成情况.结果 脑梗塞患者血浆preβ 1-HDL、HDL3a水平显著升高(P<0.01),HDL2a、HDL2b含量显著降低(P<0.01);按血浆甘油三酯(TG)浓度将脑梗塞患者分为4组,随血浆TG水平的升高,preβ 1-HDL、HDL3a与HDL3b含量逐渐增加,而HDL2a和HDL2b水平逐渐减小;按血浆HDL-C浓度将脑梗塞患者分为3组,随着HDL-C浓度的升高,preβ1-HDL、HDL3a及HDL3b水平逐渐降低,HDL2a和HDL2b水平逐渐升高.结论 脑梗塞患者血浆HDL颗粒有变小趋势,并且随着TG水平的升高和HDL-C水平的下降,HDL颗粒减小更显著.
作者:韩瑛;龙石银;张彩平;陈志军;陈浩;陈武哲;田英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与肺癌的关系.方法 对甘肃地区2008年~2011年肺癌组223例及对照组235例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COPD、肺结核患者,肺癌发生的OR值增高,分别为1.80、1.95、2.56、2.12.家族肺癌史及家族COPD病史肺癌发生的OR值明显增高,分别为2.65、2.06.FEV1<80%时,肺癌发生的OR值为1.85.有COPD病史肺癌患者与单纯肺癌患者相比,肺鳞癌发生的OR值明显增高为2 14,临床分期中Ⅲ+Ⅳ期比例明显增高OR值为6.94.结论 有COPD病史及COPD家族史的患者,肺癌发生的风险明显增高.肺功能的损伤增加了肺癌的发生率.有COPD病史肺癌患者肺鳞癌发生率较高,且具有临床分期晚的特点.
作者:曾庆岳;陶红艳;万毅新;王晓平;魏海东;王虹;黄晖蓉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乙状窦后入路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脑神经血管压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2011年6月应用MVD治疗脑神经血管压迫综合征43例(面肌痉挛21例,三叉神经痛20例,舌咽神经痛2例)的临床资料,对其治疗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20例三叉神经痛及2例舌咽神经痛患者术后疼痛立即消失,21例面肌痉挛患者中19例术后痉挛立即消失,2例术后3 d痉挛消失.未见听力下降、面瘫、眩晕、血肿及脑脊液漏等并发症.术后随访2~24个月,43例患者均无复发.结论 MVD治疗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及舌咽神经痛安全有效、创伤小、并发症少、复发率低.是目前治疗脑神经血管压迫综合征的佳方法.
作者:颜山;夏鹰;史克珊;陈敏;郑忠涛;于正涛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肺隐球菌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情况,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收集该院2005年1月~2010年6月确诊的14例肺隐球菌病例资料,与经筛选后的1999~2009年中国学术期刊网及PUBMED数据库收录的421例肺隐球菌病的资料共同荟萃分析,以分析其临床特点.结果 肺隐球菌病超过一半发生于无基础疾病及易感因素者,症状、影像学表现形式多样,易并发隐球菌性脑膜炎;隐球菌抗原乳胶凝结试验、CT引导下经皮肺活检及经支气管镜肺活检对诊断有重要意义,目前临床应用较少;治疗手段包括手术、抗真菌药物及联合治疗.结论 目前临床对于该病的认识不足,常误诊为肿瘤、结核及一般感染,应强调上述3种检查方法的引用.单纯手术治疗治愈率较低,且易产生并发症.
作者:李闻涛;刘辉国;徐永健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比较间歇充气压力泵( IPC)及低分子肝素(LMWH)预防骨盆肿瘤术后深静脉血栓(DVT)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8月~2010年10月该科45例骨盆肿瘤术后患者应用LMWH及IPC预防DVT发生的情况,其中LMWH组21例,IPC组24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肿瘤性质、手术方式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创腔引流量、D-二聚体阳性率及下肢DVT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PC可有效地预防骨盆肿瘤术后患者DVT的发生,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作者:高嵩涛;蔡启卿;王家强;姚伟涛;王闯建;王鑫;张鹏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通过观察63例Graves病患者,比较甲硫咪唑每日单次30 mg与每次10mg,每日三次治疗的疗效.方法 将门诊确诊的初发的63例(女性45例,男性18例)Graves病患者,随机分为单次组和多次组两组,采用组间t检验及卡方(x 2)检验比较两组治疗期间缓解率、药物副作用发生率及停药后复发率.结果 两组的缓解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药物副作用发生率两组间无明显差异;治疗满2年后,停药6月时观察两组的复发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相较于传统的给药方式,甲硫咪唑每日一次30 mg不会明显增加药物副作用,有利于提升患者的依从性从而提高甲亢缓解率、降低复发率.
作者:黄卓;李璋巍;刘仁芬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镶嵌手术(hybrid procedure)治疗干下型室间隔缺损的可行性及近期疗效.方法 2010年6月~2011年8月.经右心室穿刺封堵治疗先天性干下型室间隔缺损患者22例,经胸超声心动图提示室间隔缺损(VSD)的直径为4~12 mm,距主动脉瓣距离1~3 mm,轻度主动脉瓣反流6例,中度1例,术中先由食道超声(TEE)准确定位和测量缺损大小,再次明确有无封堵术指征并帮助选择适合的封堵器,然后在TEE引导下接受非体外循环下经右心室穿刺封堵干下型室间隔缺损治疗,均选用偏心型VSD封堵器治疗,术后即刻评价封堵效果,并分别予术后2周、1月、3月及6月进行随访.结果 20例患者封堵器均成功置入,2例因发生中度主动脉瓣反流改行直视手术,术后即刻超声示完全封堵18例,少量残余分流2例,在3月后消失.封堵器对主动脉瓣、肺动脉瓣和房室瓣均无影响,术中及术后未有其它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3~5 d出院.3月后复查经胸超声均未见残余分流.结论 在认真把握手术适应证、合理选择封堵器材及熟练操作的基础上,镶嵌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于下型室间隔缺损是安全有效的,近期效果良好.
作者:王晖;杨彦青;陈华;汤祖辉;曾新敏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建立适合肿瘤科教学特点的PBL教学体系,培养学生循证医学临床思维模式.方法 在肿瘤科临床教学中,选取40名临床医学系七年制学生,进行“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与传统教学方法进行对比研究,探讨PBL启发式教学在培养学生循证医学临床思维模式方面的作用.结果 PBL教学组理论学习成绩中基础知识部分成绩与传统教学组无明显差异,但是临床问题分析及处理能力考核成绩显著优于传统教学组(P <0.001).结论 在肿瘤科临床教学中的运用和实施PBL教学法,能够使得学生的循证医学思维得到良好的建立,临床能力得到更好的提高,该方法值得进一步实践推广.
作者:夏曙;赵茵;何晓峰;陈元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检测乳腺癌组织中HPV16和P16基因的表达,探讨其相关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05年1月~2011年1月该院普外科乳腺癌患者手术切除标本86例,所有病例经病理确诊,对照为癌旁非癌乳腺组织.病变大小、有无淋巴结转移、临床TNM分期分组对照HPV16和P16基因的表达.RT-PCR检测HPV16和P16 mRNA的表达,荧光定量PCR检测HPV16和P16基因的表达量.结果 HPV16基因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乳腺癌标本中HPV16基因的表达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织(p<0.01).P16基因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同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也显示了P16基因的表达量在肿瘤组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织(P<0.01).HPV16和P16基因的表达量在肿瘤有无淋巴结转移、临床不同分期之间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但与肿瘤的大小无显著性相关(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乳腺癌组织中HPV16和P16基因的表达呈负相关(r=-0.614,P <0.01).结论 HPV16感染和P16基因失活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一定的作用,HPV16和P16基因的联合检测有可能用于乳腺癌的临床分级以及判断预后等方面.
作者:秦双;董良鹏;王雷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系统评价快速检测(RT)试验诊断HIV感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 (1966~2010.12)、EMBASE( 1974~2010.12)、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1978 ~2010.12)、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 1994~2010.12)等,全面收集快速检测HIV抗体的临床诊断试验.按QUADAS条目对纳入研究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应用统计软件Meta-DiSc1.4和STATA11.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终纳入14个研究,结果显示:快速检测诊断试验敏感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LR)、阴性似然比(-LR)、诊断优势比(DOR)及S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100%(95%CI 99%-100%),99%(95%CI 99%-99%),118.40 (95%CI 60.27-232.57),0.01(95%CI 0.00-0.04),16 398.26(95%CI 6 617.73-40 633.71)和0.9991.结论 快速检测诊断HIV感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很高,是临床上快速筛查HIV感染者的有效方法.
作者:贾学慧;刘玉艳;周文婕;李玉芬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多发伤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及治疗对策.方法 回顾性调查该院ICU收治的47例多发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病例.结果 原发伤、创伤后的急救、手术干预与治疗、侵入性操作、误吸、无菌观念不强及抗生素和激素不合理的使用是引起肺部感染的原因.结论 积极的原发伤治疗、早期的气管切开、积极呼吸辅助支持与呼吸道的管理、有效排痰和早期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是多发伤患者合并肺部感染预防和治疗的重要措施.
作者:陈国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对BORDAGE G编制的诊断思维问卷进行中文版修订,并进行信、效度检验.方法 在完成问卷中文版修订和预测的基础上,对临床专业的学生及临床医生共508名进行诊断思维问卷中文版和批判性思维方式及由专家组织自编的临床诊断思维病案标准化测验试卷进行测试,其中145名被试1个月后进行诊断思维问卷中文版重测,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进行信效度检验.结果 诊断思维问卷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629,1个月后重测稳定性系数为0.722;诊断思维问卷中文版与批判性思维各因子及诊断思维考卷间的相关系数为0.208~0.862,不同年资职称被试在诊断思维上得分具有显著性差异,高职称者在诊断思维问卷上的得分显著高于低职称者.结论 诊断思维问卷中文版的信效度符合心理测量学的基本要求,具有较好的信效度.
作者:胡靖;潘辰;马鑫;章晨晨;唐秋萍;张玉桃;邓云龙 刊期: 2012年第12期
本文面向区域医疗信息共享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语义的信息共享与服务机制,并设计了一种基于语义覆盖网的信息共享体系框架.该框架充分考虑各医疗单位信息自治与区域内信息共享要求,提供了一种趋于扁平化的信息共享与服务环境.该框架通过自底向上和自顶向下相结合的模式,在各医疗单位设计信息资源中心完成基于语义的信息整合与组织的基础上,采用基于语义相似度聚类的构建语义覆盖网络,提供基于语义的信息共享与服务能力.
作者:熊芳;黄玉成;陈传任;胡建中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索能促进学生学习、加强学生技能训练的诊断学技能考试方法.方法 坚持操作考试,发挥考试指挥棒作用;以《诊断学》第7版教材为基础,参照执业医生技能考试的要求,建立诊断学技能题库,应用于诊断学技能考试.结果 该考核方法具有公正性,能基本反映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促使学生发现学习中的不足,督促学习.结论 该考核方法能够客观、公正地评价医学生的技能操作;能促进学生学习,引起学生对技能操作训练的重视,激发学生加强技能操作训练的积极性.
作者:梅武轩;高卉;镇海涛;徐魁;陈婷;闵旻;刘艳;王伟;刘启兵 刊期: 2012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