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中南大学,中南大学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
  • 国际刊号:1005-8982
  • 国内刊号:43-1225/R
  • 影响因子:0.92
  • 创刊:1991
  • 周期:旬刊
  • 发行:湖南
  • 语言:中文
  • 邮发:42-143
  • 全年订价:120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国家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 2000年、2002年二次被省科技厅、省新闻出版局评为一级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4年27期文献
  • 七种恶性肿瘤血清离子检测水平分析

    目的 探寻血清离子水平在不同恶性肿瘤中的变化趋势.方法 收集北京大学肿瘤医院2013年8月~9月住院患者所有血清离子初始检测结果,各组离子计算其平均数与标准差,以人群正常值作为对照进行比较.结果 七种恶性肿瘤血清离子与正常值比较:胃癌血清氯离子水平升高,钙离子水平降低,结肠癌、肝癌血清钾离子和钙离子水平均降低,直肠癌、食管癌、肺癌三种肿瘤仅血清钙离子水平降低,淋巴瘤血清钾离子和钙离子水平均降低,血磷水平升高,上述离子比较差异均显著,P值均<0.05.结论 七种不同恶性肿瘤血清钙离子水平均出现下降的趋势,进一步证实钙是恶性肿瘤的保护因素;多数癌血清钠离子、氯离子水平与正常值水平相当;而恶性肿瘤血清钾离子水平降低,应注意钾的补充;血清镁离子和磷在不同肿瘤表现不一.

    作者:杨胜萍;张青云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DREAM基因沉默改善骨癌痛痛行为

    目的 探讨下游调控元件拮抗分子DREAM对骨转移癌痛疼痛行为学的影响.方法 取健康雌性SD大鼠48只,体质量200~230g,随机分为4组,即癌痛组(CP组,n=12,将5×105个Walker 256乳腺癌细胞注射到大鼠左胫骨上段骨髓腔)、假手术组(S组,n =12,注射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空白我体组(BV组,n=12,Lenti.-GFP 10μL+生理盐水10μL)、RNAi组(R组,n=12,Lenti.DREAMshR/GFP 10μL+生理盐水10μL).所有大鼠均于接种前1 d(T0),接种后7 d(T1)、14 d(T2)、19 d(T3)、21 d(T4)、25 d(T5)和28 d(T6)检测痛行为学变化(包括自发性缩足反射、患肢使用情况、机械痛阈和热痛阈).术后20~25 d,行鞘内注射物质干预.术后28 d,取其L4脊髓,检测DREAM的表达变化.结果 自发性缩足反射次数:与基础值(T0)及Tt时比较,CP组、V组和R组在T2-T6时增加(P<0.01);与S组比较,CP组、V组和R组在T2-T6时增加(P<0.01);与CP组和V组比较,R组在T5、T6时减少(P<0.01).惠肢使用情况评分:与基础值(T0)及T1时的值比较,CP组和V组在T2-T6时降低(P<0.01或P<0.05),R组在T2-T5时降低(P<0.01或P<0.05);与S组比较,CP组和V组在T2-T6时降低(P<0.01或P<0.05),R组在T2-T5时降低(P<0.01或P<0.05);与CP组及V组比较,R组在T6、T7时升高(P<0.01).机械痛阈:与基础值(T0)比较,各组在T1时均降低(P0.01),S组T2-T6时返回基线水平(P>0.05),但CP组、V组和R组T2-T6时降低(P<0.01);与T1时比较,S组T2-L时升高(P<0.01),CP组和V组T2-T6时降低(P<0.01),R组在T2-T4时降低(P<0.01),在T5-T6时升高(P<0.05或P<0.01);与S组比较,CP组、V组和R组在T1-T6时降低(P<0.01);与CP组和V组比较,R组在T5、T6时升高(P<0.01).热痛阈:各组不同时点值的差异无显著性,各时点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DREAM基因沉默可改善骨癌痛痛行为.

    作者:于鹏;程智刚;王云姣;肖旺频;周红梅;郭曲练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TLR2和TLR4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增殖效应因子之间的关系

    目的 探讨TLR2和TLR4蛋白在肝癌组织中表达的意义,初步明确TLR2、TLR4与增殖相关因子在肝癌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02例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17例正常肝组织中TLR2和TLR4蛋白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参数进行分析.用Western-blot与Real-time RT-PCR方法检测60例新鲜冰冻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17例正常肝组织中TLR2、TLR4、CyclinD1和p70s6k的蛋白表达及mRNA表达.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 ①肝癌组织中TLR2蛋白高表达33例(32.4%),低表达69例(67.6%);TLR4蛋白高表达42例(41.2%),低表达60例(58.8%).TLR2和TLR4蛋白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肝组织(P<0.05).②TLR2蛋白的表达与肝癌的分化程度呈正相关(r=0.355,P <0.05).TLR4蛋白的表达与肝癌的分化程度无关(r=0.096,P=0.338).③Kaplan-Meier法生存分析显示TLR2蛋白的表达与术后无复发生存时间明显相关(Log rank:P<0.05).④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TLR2蛋白的表达与预后明显相关(P<0.05).⑤无论蛋白水平还是mRNA水平TLR2、TLR4的表达均与增殖相关因子CyclinD1和p70s6k的表达显著相关(r=0.715,P<0.05;r=0.713,P<0.05).结论 TLR2和TLR4蛋白与肝癌的发生相关.TLR2与肝癌的分化和预后密切相关.TLR2和TLR4促进肝癌的增殖可能与CyclinD1和p70s6k有关.

    作者:李航宇;孙宏治;李岩;刘丹;尹智华;刘金钢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儿童A族链球菌emm分型变迁与大环内酯类耐药的关系

    目的 通过对1993-1994年和2005-2008年456株儿童A族β溶血性链球菌(GAS)分离株抗生素敏感性、耐药基因及转座子Tn916的emnm分型检测,探讨GAS对抗菌药物敏感性的变化与转座子Tn916的关系.方法 采用琼脂稀释法检测临床分离株对8种抗生素敏感性;PCR检测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ermB、ermTR、mefA,四环素耐药基因tetM和Tn916家族转座子基因int、xis; PCR扩增及测序对菌株进行emm分型;对每种emm型的代表菌株进行PFGE分型.结果 与1993~1994年比较,2005~2008年GAS菌株,红霉素、克林霉素、泰利霉素的耐药率增加(79.7% vs 94.0%,75.4% vs 96.9%,20.37%vs 87.93%);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菌株int、xis、tetM和ermB基因的携带率增加(P <0.05);emm型和emm12型菌株ermB基因携带率增加(65.20%vs 86.23%,7.7%vs 91.8%).结论 我国儿童GAS大环内酯耐药性在16年间增加,可能与emm型变化及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机制的变化有关,分离菌株的Tn916族变化可能与耐药性增加相关.

    作者:吴琼;曾婷;王全意;杨鹏;蒲秀红;姚开虎;俞桑洁;杨永弘;沈叙庄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慢性阻塞性肺病大鼠外周血中Foxp3+调节性T细胞及IL-17、IL-6水平的变化

    目的 探讨Foxp3+调节性T细胞及白介素-6、白介素-17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60只健康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两组:正常对照组(30只),COPD组(30只).香烟熏法复制Wistar大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动物模型.流式细胞仪检测香烟暴露大鼠(COPD)和正常对照大鼠外周血Foxp3+调节性T细胞数量,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实验组及正常对照组血清IL-6和IL-17的水平.结果 ①Foxp3+主要表达在CD4+CD25+T细胞上,COPD大鼠外周血中CD4+CD25+T细胞、CD4+Foxp3+T细胞与对照组相比百分率均明显降低(P≤0.05);②大鼠COPD模型组血清IL-6、IL-17浓度含量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COPD组中外周血IL-17与IL-6水平呈正相关.结论 香烟暴露致使(COPD)大鼠气道炎症模型中Foxp3+Treg细胞及相关炎症因子水平异常变化,提示IL-17、IL-6与Foxp3+ Treg细胞共同参与了气道炎症的发生与发展过程.

    作者:陈宁;徐燕;张永红;董晓岑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成纤维细胞与脱细胞真皮基质复合培养的实验研究

    目的 本研究用酶消化法体外培养高纯度的人皮肤成纤维细胞(FB),将FB与高渗盐-氢氧化钠(NaCl-NaOH)消蚀法制作的人脱细胞真皮基质(ADM)复合培养并评价其生物相容性.方法 中性蛋白酶-Ⅰ型胶原酶消化法体外培养人FB,通过组织学方法鉴定其纯度.携带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腺病毒(Ad-GFP)转染人FB,组织学方法观察荧光蛋白的表达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比例.将FB和Ad-GFP转染的FB接种在NaCL-NaOH消蚀法制作的人ADM上,组织学方法观察细胞的生长和增殖情况;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ADM内FB角质细胞生长因子(K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 mRNA的蛋白表达.结果 体外培养的人FB形态为细长梭形,有较长的突起和明显的核分裂相,波形蛋白、Ⅰ型胶原蛋白、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均为阳性.Ad-GFP转染FB的比例为72%.复合培养显示人FB不仅黏附在ADM表面,还可以较为均匀地在ADM天然孔隙中生长和增殖;与正常FB比较,ADM内FB KGF、bFGF mRNA的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 中性蛋白酶-Ⅰ型胶原酶消化法体外可以培养出高纯度的人FB.Ad-GFP转染FB获得成功.NaCL-NaOH消蚀法制作的ADM蕴含丰富的生物信息,FB作为种子细胞与其生物相容性好,为进一步开展皮肤创伤修复的实验研究奠定了基础.

    作者:车鹏程;何洪彬;肖芳;孙瑞军;孙红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帕罗西汀联合曲唑酮治疗合并性功能障碍抑郁症患者的疗效分析

    目的 研究帕罗西汀联合曲唑酮治疗合并性功能障碍的抑郁症对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150例抑郁症患者按不同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均给予帕罗西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曲唑酮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及性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SDS、SAS评分均出现下降,观察组相比对照组下降幅度更为显著(P <0.05). IIEF-5评分均增高,泌乳素分泌减少,观察组相比对照组IIEF-5评分增高更为显著;泌乳素减少更明显(均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帕罗西汀与曲唑酮联合治疗抑郁症对患者性功能具有改善作用,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贾良春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高旋交变磁场疗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患者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高旋交变磁场用于治疗肩周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磁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磁疗组给予患者患侧肩关节磁疗,对照组给予患者肩关节中频电疗.两组均在治疗开始前和2个治疗疗程后给予患者肩关节活动度及疼痛程度评分.结果 经过两个疗程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比较,磁疗组总有效率(98%)明显高于对照组(88%);两组患者患侧肩关节活动度及疼痛评分治疗前后均有明显改善(P<0.01);磁疗组治疗后关节活动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疼痛程度评分也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 高旋交变磁场治疗方法可以更有效地改善肩周炎患者患侧肩关节活动度及疼痛程度,提高临床治疗总体有效率.

    作者:李隆广;邢瑞仙;王维;周普成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后路伤椎单侧椎弓根置钉结合钉棒系统复位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

    目的 探讨后路伤椎单侧椎弓根置钉结合钉棒系统复位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近期疗效、远期疗效和并发症.方法 对2011年1月-2012年12月于贵阳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后路伤椎单侧椎弓根置钉结合钉棒系统复位固定进行治疗.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5~18个月)并复查影像学资料.比较术前及后一次随访Frankel分级、伤椎前缘高度、椎管狭窄程度及Cobb角的情况.结果 术后伤椎前缘高度由术前(41.5±3.7)%恢复至(90.6±2.3)%,椎管狭窄程度由术前(29.3±6.5)%降至(5.5±1.6)%,Cobb角由(29.4±8.3)°降至(5.3±1.4)°,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Frankel神经功能障碍分类显著改善(P<0.05);术后影像学图片显示椎体高度恢复好,植骨分布均匀,脊柱序列恢复正常,椎管内骨块复位;术后随访12个月影像学图片显示植骨均愈合,椎体高度保持好,无明显临床症状和矫正角度丢失现象;随访后伤口愈合良好,未发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后路伤椎单侧椎弓根置钉结合钉棒系统复位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近期及远期疗效均显著,且术后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工作中进行推广.

    作者:龙浩;肖杰;邹伟;吴陈;张洋;冯明星;符勇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半椎板入路在椎管内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 总结经半椎板入路在椎管内肿瘤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半椎板入路显微手术切除椎管内肿瘤25例,其中神经鞘瘤18例,脊膜瘤6例,上皮样囊肿1例.肿瘤位于颈段16例,胸段7例,腰段2例.半椎板切除及肿瘤切除采用标准的显微外科技术.结果 24例手术操作顺利,1例因肿瘤较大,血供丰富,术中扩大行全椎板入路.25例肿瘤全切.其中神经鞘瘤18例,脊膜瘤6例,上皮样囊肿1例.随访未见术后脊柱畸形或活动障碍.结论 半椎板入路椎管内肿瘤切除术创伤小,肿瘤切除顺利,手术后恢复快.但由于其暴露范围的限制,对血管畸形、髓内肿瘤及部分巨大肿瘤应用应慎重.

    作者:余永佳;黄玮;杨雷霆;秦坤明;冯大勤;廖声潮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产前短期强化培训对初产妇效能感及不良情绪影响

    目的 观察研究产前短期强化培训对初产产妇育儿、分娩自我效能感及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3年8月于本院进行分娩的96例初产产妇为研究对象,将96例患者遵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常规产前干预组)48例和观察组(产前短期强化培训组)48例,然后将两组产妇分别于干预前与干预后1d及1周采用CBSEI-C32量表、BSES量表及POMS量表进行育儿、分娩自我效能感及不良情绪方面的评估,比较不同时间点的评估结果.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1d及1周的CBSEI C32量表、BSES量表及POMS量表评估结果均显著好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干预后的三个量表评估结果均好于干预前,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产前短期强化培训可显著地改善初产产妇的育儿、分娩自我效能感及不良情绪,因此有助于改善产妇的多方面状态.

    作者:陈小芳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胎儿动脉导管早闭的超声心动图诊断及鉴别诊断

    目的 探讨产前超声心动图诊断胎儿动脉导管早闭的价值及其鉴别诊断.方法 对孕32~38周的12例动脉导管早闭的胎儿超声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出生后胎儿进行超声随访,总结其异常声像图特点并与其他可引起胎儿右心增大的疾病鉴别.结果 产前超声心动图明确诊断10例,其中8例动脉导管狭窄,收缩期血流速度>170.0 cm/s,2例动脉导管近乎闭合,导管内未见血流信号;漏诊2例.12例胎儿均出现不同程度肺动脉高压的超声表现.结论 完整的超声心动图分析法可准确诊断胎儿动脉导管早闭,需与胎儿三尖瓣下移畸形、肺动脉狭窄或闭锁、右室心肌病、卵圆孔早闭等右心增大的疾病鉴别.

    作者:王丽丽;周爱云;赵春晓;张诚;蔡霜婷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肝硬化腹水患者非肿瘤非外伤性血腹的诊治

    目的 探讨肝硬化非肿瘤非外伤性血性腹水(血腹)的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方法 经诊断性腹腔穿刺术诊断肝硬化非肿瘤非外伤性血腹患者24例,分别用腹部绷带加压法或垂体后叶素、思他宁(生长抑素)或善宁(奥曲肽)等方法进行治疗.结果 肝硬化腹水患者2 340例,发生非肿瘤非外伤性血腹24例(1.03%).腹腔内少量出血18例(75%),经用腹部绷带加压法或垂体后叶素止血,止血率为83.33%(15/18例);腹腔内大量出血6例(25.00%),经用思他宁或善宁止血,止血率为66.67%(4/6例),死亡率为16.67%(1/6例).结论 血腹是肝硬化腹水严重并发症,诊断性腹腔穿刺能明确其诊断,积极处理大量血性腹水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乐桥良;林克荣;张志坚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食管癌患者放疗期间营养不良预测因素分析

    目的 通过分析食管癌患者放疗期间营养状况,筛选营养不良的早期预测因子.方法 采集120名初诊的食管癌患者放疗前后的体质量及就诊时的基本资料,分析影响其营养状况的相关因素.结果 就诊时已有18例(15%)患者丢失≥10%的体质量,69例(57 5%)患者丢失≥5%的体质量;放疗期间,共有81.7%(98/120)的患者出现体质量减轻,其中体质量丢失≥5%的占70.0%(84/120),体质量减轻的范围为0.8~8.7 kg,平均值为5.4 kg.逐步回归发现,整体健康状况、体质量指数(BMI)、吞咽困难、疼痛、梗阻、卡氏评分(KPS)、病程、疲倦与放疗期间体质量减轻密切相关.结论 食管癌患者普遍存在营养不良.整体健康状况、BMI、吞咽困难、疼痛、梗阻、病程、KPS及疲倦8个因素可以预测食管癌放疗期间营养不良.

    作者:刘晓英;田光亮;贾秀青;申振涛;程玉峰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孤立性纤维瘤误诊原因分析

    目的 分析孤立性纤维瘤(SFTP)的误诊原因,提高对SFTP的认识,降低SFTP的误诊率.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5月~2013年8月贵州省人民医院胸外科收治的19例SFTP患者的临床资料,重点分析其临床诊断特点及造成误诊的原因.结果 19例患者中,病程5 d~5年,术前诊断:神经源性肿瘤9例,胸膜间皮瘤5例,肺癌3例,SFTP 2例.所有病例均行肿瘤根治性切除术,术后病理学检查和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均为良性SFTP.术前诊断准确率仅为10.5%.术后17例随访4月~5年,失访2例,随访病例均未发现复发和(或)转移.结论 SFTP是临床少见疾病,临床表现无特殊,诊断依靠病理,易误诊为神经源性肿瘤或胸膜间皮瘤等常见肿瘤.对于胸腔内边界清楚的肿瘤,且无间质侵润和淋巴结肿大的患者,支气管镜排除常见肿瘤后,应进行CT三维重建,观察是否具有“蒂”征及胸部透视下改变体位时带蒂肿瘤的运动,有助于降低SFTP的误诊率.

    作者:许川;李震宇;孙勇攀;梅宏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52例中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不同病原微生物感染所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特征、实验室资料及预后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3年6月郑州人民医院RICU收治的52例中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致病微生物不同,将上述患者分为2009甲型H1N1流感组和非H1N1流感组,收集两组患者的年龄、基础疾病状况、确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后24 h内APACHEⅡ评分、血白细胞总数、动脉血乳酸水平、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D-二聚体定量、超敏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对肺复张措施的反应等资料,并比较确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4周时两组患者的死亡率.结果 2009甲型H1N1流感组患者年龄、APACHEⅡ评分、血白细胞计数、超敏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水平均低于非H1N1流感组,其差异有显著性(p值均<0.05);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D-二聚体定量偏高,其差异具有显著性(P值均<0.001);而两组患者血乳酸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50);肺复张措施治疗后30 min,2009甲型H1N1流感组患者的氧合指数及肺静态顺应性均较复张前改善,其差异具有显著性(t值分别为7.26、6.80,P值均<0.01),非H1N1流感组患者的上述指标亦上升(t值分别为8.81、5.78,P值均<0.01),但甲型H1N1流感组患者改善更明显,其差异有显著性(t值分别为5.77、5.26,P值均<0.01);两组患者的气道平台压均有上升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P值均>0.05);肺复张时、复张后5 min,两组患者的心率较复张前上升、平均动脉压较复张前下降,其差异有显著性(P值均<0.05),复张后20min,上述指标基本恢复至复张前水平(P值均>0.05).两组患者气压伤的发生率较低,分别为2/16(12.5%)、5/36(13.8%),其差异无显著性(x2=0.02,P>0.05);2009甲型H1N1流感组患者死亡率低于非H1N1流感组,其差异有显著性(P <0.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6岁)、具有较严重的基础疾病(尤其是同时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可能是影响患者死亡率的危险因素(P值分别为0.012、0.019).结论 与非H1N1流感组ARDS患者相比,2009甲型H1N1流感所致ARDS患者多为青壮年人群,常出现心肌损害及凝血功能异常,预后较好;对肺复张的治疗反应优于非H1N1流感组,该措施对两组患者均相对安全;年龄及较严重的基础疾病可能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

    作者:王红军;于洪涛;贾金广;陈琼;臧金萍;卢滨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SPECT与MRI在不同病理类型肺癌的骨转移诊断准确性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SPECT全身骨静态显像与MRI在不同病理类型肺癌骨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河南大学淮河医院经过组织病理学确诊的肺癌骨转移患者195例,所有患者均给予SPECT及MRI检查,分析对比不同病理类型肺癌骨转移患者的检查分布情况.结果 肺癌骨转移的以胸廓骨为多见57.95%,其次为脊柱46.67%和骨盆33.85%,四肢20.51%和颅骨10.77%相对较少,肺癌患者腺癌骨转移发生率高72.15%,其次为鳞癌66.67%、大细胞癌52.38%,小细胞癌患者骨转移检出率低46.88%;SPECT对腺癌骨转移检出率为86.71%,显著高于MRI的65.73%(x2=17.36,P<0.01);SPECT对鳞癌骨转移检出率为84.82%,显著高于MRI的63.39%(x 2=13.40,P<0.01);SPECT对小细胞癌转移检出率分别为86.67%,高于MRI的64.44%(x 2=6.02,P<(05);大细胞癌在两者检出率无差异.结论 在腺癌,鳞癌和小细胞癌骨转移的检查方面,SPECT诊断准确性高于MRI,综合分析两种检查方法能有效提高诊断准确率.

    作者:朱剑峰;李志辉;朱红静;刘洋;张鹏;宋小龙;靳海英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复方甲氧那明胶囊在感冒后咳嗽临床治疗中的地位评价

    目的 通过观察复方甲氧那明胶囊临床疗效来探讨其在感冒后咳嗽治疗中的地位.方法 选择90例感冒后咳嗽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用阿奇霉素口服5d,同时加用右美沙芬口服液止咳;治疗组阿奇霉素口服5d同时加用复方甲氧那明胶囊口服,比较两组病例症状好转或临床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治疗组中加用复方甲氧那明胶囊口服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大大缩短病程,疗效确切,极大地减轻了患者痛苦.

    作者:董强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PINCH mRNA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意义及其与Nup88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PINCH mRNA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Nup88的关系.方法 采用半定量PCR法检测PINCH mRNA及Nup88 mRNA在乳腺癌及乳腺良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PINCH mRNA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0.725±0.060)较乳腺良性肿瘤组织中的(0.497±0.04)明显增高(P<0.001).且在乳腺癌组织中PINCH mRNA的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瘤部位以及组织学分类无关(P>0.05),与组织学分级、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 <0.05);PINCH mRNA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Nup88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相关系数为0.325.结论 PINCH mRNA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有关,联合检测PINCH及Nup88对进一步理解乳腺癌的生物学行为及判断预后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李芳;赵增仁;田延锋;刘擘;江建军;王园园;贺新奇;张丽静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B超联合癌抗原199和Osteopont检测在胰腺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观察B超检查、血清骨桥蛋白(OPN)和癌抗原199(CA199)联合检测对胰腺癌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 采用电化学发光方法和ELISA法检测114例胰腺癌和80例健康受试者血清中CA199、OPN水平,患者术前均经B超检查了解胰腺情况.结果 胰腺癌患者血清中CA199、OPN含量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本实验OPN、CA 199、B超检测的敏感性分别为81.6%、78.2%及74.9%.OPN+CAl25+B超联合检测的敏感性为93.6%,OPN+CA199+B超联合检测较CA199、OPN及B超单独检测敏感性高(P<0.05).结论 B超联合CA199和OPN检测可提高胰腺癌诊断的敏感性,在胰腺癌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可弥补肿瘤标志物单独检测的不足.

    作者:骆东妮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玻璃酸钠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及分析

    目的 观察玻璃酸钠(阿尔治)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及其对关节液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收集8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膝关节X线片K-L分级将患者分为1级组、2级组及3级组;各组患者均关节腔内注射注射玻璃酸钠(阿尔治)2.5 mL,共注射5次(1个疗程);对所有患者进行治疗前、治疗5周时疼痛、僵硬、功能的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治疗前及第5次治疗前均能抽出关节液的患者,ELISA法检测治疗前后关节液中IL-1 β,IL-6,TNF-α表达水平;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71个患者的WOMAC评分降低≥30%,占总患者数的88.75%;和治疗前相比,治疗后1级、2级、3级组患者的WOMAC评分及关节液中炎性因子IL-1 β、IL-6、TNF-α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 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对于K-L分级1-3级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有良好的疗效,其机制可能与降低IL-1 β,IL-6,TNF-α的含量有关.

    作者:廖浩;吕晨;胡懿郃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检测上皮性卵巢癌患者IGF-1、IGF-1R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检测IGF信号通路关键蛋白IGF-1、IGF-1R在原发上皮柱卵巢癌(EOC)患者血清中及组织中的表达,检测血清IGF-1、IGF-1R及CA125的动态变化,探讨其与上皮性卵巢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0例正常卵巢组织,12例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25例EOC手术病理标本中IGF-1、IGF-1R的表达,分析两者表达与EOC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用ELISA法分别检测以上患者手术前及手术后血清中IGF-1、IGF-1R的表达,探讨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①IGF-1、IGF-1R在EOC组织及血清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卵巢组织及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组(P =0.0001);②EOC患者血清中IGF-1、IGF-1R的阳性程度与临床分期、肿瘤细胞减灭术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IGF信号通路关键蛋白IGF-1、IGF-1R可能参与了EOC的发生发展过程;IGF-1R与EOC不艮预后的重要临床病理指标间呈显著的正相关,IGF-1R可作为卵巢上皮性癌基因靶向治疗的新靶点.

    作者:唐洁;李俊军;张芸;姚迎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MicroRNA-25在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microRNA-25(miR-25)在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患者临床指标的关系.方法 采用TaqMan探针法,进行实时定量PCR,检测64对石蜡包埋的直肠癌组织及其配对的癌旁正常组织,24对直肠腺瘤及其配对的瘤旁正常组织中miR-25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 miR-25在直肠癌及腺瘤组织中表达增高.在淋巴结转移和临床(TNM)分期差的病例中,miR-25的表达较高.结论 在直肠癌组织中miR-25过度表达,这种异常高表达可能是直肠癌发生的一个早期事件.miR-25的表达水平与患者的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随着进一步研究的深入,miR-25有可能作为直肠癌诊断和转移危险度预测的一种新的指标.

    作者:徐晓慧;马静;林方才;孙欣;张翀;刘京平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可溶性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表达

    目的 观察可溶性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sRAGE)在重型颅脑损伤应激性高血糖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28 d死亡率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技术测定4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sRAGE浓度并记录患者临床一般资料,根据28 d预后情况将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清sRAGE水平差异,分析sRAGE水平与28 d死亡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sRAGE浓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死亡组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患者血清sRAGE水平低于存活组(P<0.01);死亡相关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糖、低sRAGE水平及高APACHE-Ⅱ评分为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sRAGE表达升高,且存活组高于死亡组,低水平sRAGE可能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不良有关.

    作者:程燕子;蔡德鸿;钟吉文;曾凡;赵灵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美国科技评估体系的研究和借鉴

    通过文献检索和调研美国科学技术评估体系,在分析和总结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推进和改善我国科技评估体系的若干建议.包括如何建立和完善科技评估标准,如何规范评估机构建设,以及丰富科技评估的方法和形式等.

    作者:郭华;孙虹;阚为;禹思安 刊期: 2014年第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