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中南大学,中南大学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
  • 国际刊号:1005-8982
  • 国内刊号:43-1225/R
  • 影响因子:0.92
  • 创刊:1991
  • 周期:旬刊
  • 发行:湖南
  • 语言:中文
  • 邮发:42-143
  • 全年订价:120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国家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 2000年、2002年二次被省科技厅、省新闻出版局评为一级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5年26期文献
  • 依那普利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组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表达及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影响

    目的 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依那普利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组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表达及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EMT)的影响.方法 采用UUO大鼠模型,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依那普利组.依那普利组从造模前24 h开始以依那普利10mg/(kg·d)灌胃,模型组和假手术组以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于造模后第14天处死大鼠,取梗阻侧肾组织,苏木精-伊红染色(HE)和Masson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改变;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肾组织IGF-1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肾组织IGF-1、α-血管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钙黏蛋白(E-cad-herin)的表达.结果 模型组大鼠肾间质损伤指数逐渐增加,肾间质胶原相对面积逐渐增大,IGF-1、α-SMA蛋白表达增加,IGF-1 mRNA和钙黏蛋白表达减少.经依那普利治疗后,肾间质损伤指数和肾间质胶原相对面积下降,IGF-1、α-SMA蛋白表达减少,IGF-1 mRNA和E-钙黏蛋白表达增加,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那普利可通过抑制肾组织IGF-1表达抑制EMT,进而防治肾间质纤维化.

    作者:王琳娜;陈常勇;陈小永;郭存霞;陈香美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兴奋性氨基酸受体拮抗剂减轻宫内窘迫诱发的新生鼠Tau蛋白的过度磷酸化和认知障碍

    目的 通过观察兴奋性氨基酸受体拮抗剂对宫内窘迫后新生鼠认知能力和Tau蛋白过度磷酸化的影响,探讨兴奋性氨基酸受体拮抗剂对Tau蛋白过度磷酸化的调节及两者对新生鼠认知能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析因设计,将每只大鼠视为1个单位,予2个处理因素,即宫内窘迫处置和否(2水平:无处置,施行宫内窘迫,即夹闭孕鼠的子宫动脉2/3持续10 min)和兴奋性氨基酸受体拮抗剂使用和否[3水平:注射生理盐水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拮抗剂MK-801、黄芪总苷]的所有组合.全部宫内窘迫处置结束后母鼠继续妊娠至新生鼠娩出,待新生鼠生长至12周时开始Morris水迷宫(MWM)检测认知能力后留取海马.HPLC法检测谷氨酸(Glu)在海马内的浓度;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Tau蛋白5(总Tau蛋白)以及磷酸化Tau蛋白p-PHF1Ser396/404、p-AT8s=199/202、p-12E8Ser262在海马中的表达水平.结果 宫内窘迫和Glu受体拮抗剂造成大鼠学习和记忆等脑功能障碍,即延长受试者的逃避潜伏期(EL),缩短受试者的空间探索时间(SET),两干预因素的影响结果呈现相减的效果.宫内窘迫可增加海马中Glu的浓度;Glu受体拮抗剂对海马内的Glu浓度无显著的影响.宫内窘迫和Glu受体拮抗剂对海马总Tau蛋白表达无影响.官内窘迫可增加海马中磷酸化Tau蛋白的表达;Glu受体拮抗剂可缓解海马Tau蛋白的过度磷酸化程度;两者叠加的影响可以呈现相减的效果.结论 Glu受体的拮抗剂和黄芪总苷可以缓解宫内窘迫诱发的缺血缺氧强应激后的神经元损伤,其具体机制与阻断兴奋性毒性和缓解海马内Tau蛋白的过度磷酸化程度有关.

    作者:胡宇;谭翔;李孙平;张莉;刘超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通路在Peroxiredoxin-1抑制转化生长因子-β1诱导的Ⅰ、Ⅲ型胶原蛋白表达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肺成纤维细胞合成Ⅰ、Ⅲ型胶原蛋白中的作用,及新型过氧化物酶Peroxiredoxin-1(Prx-1)对该作用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肺成纤维细胞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0.4%血清)、TGF-β1组(5μg/L)、阴性转染组(TGF-β1+阴性对照siRNA)和Prx-1 siRNA转染组(TGF-β1+Prx-1 siRNA).采用脂质体转染法转染siRNA,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转染后Prx-1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Ⅰ和Ⅲ型胶原蛋白、ERK1/2及Prx-1表达;2,7-二氯荧光素二乙酸(DCFH-DA)检测活性氧(ROS)水平.结果 Prx-1 siRNA转染肺成纤维细胞后,Prx-1 mRNA表达明显降低,大抑制率为92%.与对照组比较,TGF-β1组的Ⅰ和Ⅲ型胶原蛋白、ROS、磷酸化ERK1/2(p-ERK1/2)及Prx-1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提高.与TGF-β1组比较,阴性转染组中的上述观察指标无明显变化,但Prx-1转染组的Ⅰ和Ⅲ型胶原蛋白、ROS、p-ERK1/2水平进一步提高,而Prx-1蛋白的表达被抑制.结论 TGF-β1能够诱导肺成纤维细胞生成ROS,并促进ERK1/2通路的激活,导致Ⅰ、Ⅲ型胶原蛋白合成增加,而Prx-1 siRNA可通过提高ROS水平进一步促进TGF-β1该作用.

    作者:孙影;贾艳春;魏中秋;冯莉;范玉磊;梁婷婷;杨方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八肽胆囊收缩素对肥胖大鼠血脂、胰岛素抵抗及腹内脂肪的影响

    目的 观察八肽胆囊收缩素(CCK-8)对饮食诱导的肥胖大鼠肥胖、胰岛素抵抗(IR)、腹内脂肪及脂肪组织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健康雄性SD大鼠分为3组:对照组(Control)、高脂组(HF)及CCK-8组.给予HF及CCK-8组大鼠高脂饲料建立肥胖及IR大鼠模型,CCK-8组给予大鼠CCK-8[200μg/(kg·d)],2次/d,腹腔注射2周.对比各组大鼠摄食量、体重、血糖、血脂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各组大鼠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及胰岛素释放试验;处死大鼠后检测大鼠内脏脂肪含量,计算脂肪质量/体重比值,并检测脂肪组织炎症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 CCK-8组大鼠较HF组进食量明显下降;CCK-8干预后第7天开始,大鼠体重较HF组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HF组大鼠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空腹胰岛素(FINS)及HOMA-IR水平明显升高(P<0.01).CCK-8组TG、TC及HOMA-IR水平较HF组显著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HF组大鼠腹内脂肪含量、脂肪质量/体重比值以及脂肪组织TNF-α、IL-6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HF组比较,CCK-8组上述指标水平显著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HF组大鼠服糖后血糖水平显著升高,胰岛素分泌峰值下降,CCK-8组大鼠上述指标明显改善.结论 CCK-8可能通过抑制大鼠摄食量及脂肪组织炎症反应,影响大鼠体脂分布,终降低大鼠血脂水平,改善IR.

    作者:魏立民;任路平;李海英;章冬梅;何学峰;吕秀芹;刘娜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上调N-myc下游调节基因1表达对胰腺癌细胞增殖及凋亡的作用

    目的 观察磷酸化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N-myc下游调节基因N3(pEGFP-NDRG1-N3)上调N-myc下游调节基因1(NDRG1)表达的胰腺癌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以Westernblot法对PANC-1、BXPC-3、CAPAN-2、SW1990细胞中NDRG1表达进行检测;构建过表达质粒pEGFP-NDRG1-N3转染CAPAN-2细胞,以免疫荧光、Western blot法及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上调效率;采用甲基噻唑基四唑(MTT)法检测转染后细胞增殖;碘化丙啶(PI)法检测细胞周期;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Western blot显示,NDRG1在4组细胞株中均有表达,而在低分化细胞(PANC-1)中的表达量要高于中分化(BXPC-3)及高分化细胞株(CAPAN-2、SW1990)(P<0.05);免疫荧光显示,pEGFP-NDRG1-N3组荧光细胞数占总细胞数>70%,NDRG1在蛋白及mRNA水平表达上调;在mRNA水平,NDRG1表达上调后Parp、Cleaved Parp、p-P53、Cleaved-Capase3无改变(t=1.456、1.164、2.914和1.075,P>0.05).在蛋白水平,Parp表达下调,Cleaved Parp表达上调,p-P53下调,Cleaved-Capase3下调(t=6.104、12.273、3.691和14.227,P <0.05);MTT显示,在96和120 h与pEGFP-N3组比较,pEGFP-NDRG1-N3转染后CAPAN-2细胞增殖能力增强(t =8.176和2.246,P<0.05);PI法显示,转染pEGFP-NDRG1-N3的CAPAN-2细胞停留在G1期比例增高,G2及S期比例减少,与pEGFP-N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51、4.133和3.092,P <0.05);pEGFP-NDRG1-N3凋亡低于pEGFP-N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161,P<0.01).结论 胰腺癌细胞NDRG1表达上调促进胰腺癌细胞增殖,抑制凋亡,促进细胞进入G1期,可作为胰腺癌治疗新的靶向候选基因.

    作者:张小薄;石刚;谭晓冬;杨一帆;王怀涛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地塞米松对哮喘鼠活化T细胞核因子c1及气道炎症的影响

    目的 观察地塞米松对哮喘小鼠活化T细胞核因子c1 (NFATc1)表达及气道炎症的影响.方法 建立哮喘小鼠模型并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BALF中细胞因子白介素-4(IL-4)、白介素-5(IL-5)及γ干扰素(IFN-γ)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气道周围淋巴细胞中NFATc1蛋白的表达.结果 哮喘小鼠IL-4、IL-5水平及NFATc1蛋白表达较正常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地塞米松干预组IL-4、IL-5水平及NFATc1蛋白表达较哮喘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塞米松可抑制NFATc1的表达,降低细胞因子IL-4、IL-5水平,减轻哮喘气道炎症.

    作者:何彩霞;张辉;肖卫兵;张小燕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X-射线诱导的大脑皮层发育不良模型大鼠脑皮质形成机制

    目的 探寻大脑皮层发育不良(CD)大鼠脑发育过程中皮层结构、神经元形态的脑皮质形成机制,分析其导致癫痫的可能性.方法 建立X-射线子宫内照射诱导的CD大鼠模型,观察大体标本,常规苏木精-伊红染色(HE)、特殊硫堇尼染色(Nissl)和罗克沙尔固蓝(LFB)染色.结果 CD组鼠四叠体明显暴露,胼胝体缺失,各脑室系统扩大,脑皮质明显变薄,约为正常的60%.HE染色脑皮质Ⅰ层外分子层和皮质下白质异位巨大灰质团块,海马结构异常,大脑皮层有多个大小不均异拉结节,其内结构紊乱,细胞形态不清,神经元固缩或坏死,胶质细胞增生,有巨大神经元、形态异常神经元和不成熟神经元,分子层可见气球样细胞.海马CA1区有巨大的环状结节,其中有锥体细胞缺失、形态异常神经元,CA3区细胞排列紊乱,侧脑室扩大明显.Nissl染色可见皮层结构紊乱,结节多位于Ⅰ~Ⅲ层,海马CA1区团块状结节清楚可见,CA2区锥体细胞层缺失.CA3区结构紊乱.连续切片显示,随年龄增加,皮质Ⅰ~Ⅲ层、室周或白质和海马CA1区也可观察到皮质异位结节,P0~P2白质异位结节桥接皮质与海马,P2以后异位皮质结节迁徙达相对稳定的部位.LFB染色皮质Ⅰ层髓鞘增生,而白质部分髓鞘脱失.结论 X-射线宫内诱导建立CD模型能模拟人类灰质异位症、结节性硬化、海马结节异位及胼胝体缺失等畸形.

    作者:马勋泰;吕洋;晏勇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女性尿道憩室的诊断和治疗

    目的 提高对女性尿道憩室的认识,探讨女性尿道憩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8月该科收治的4例女性尿道憩室患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手术方式以及预后.结果4 例女性尿道憩室患者年龄27 ~ 51岁,平均36.2岁,行经尿道憩室壁切开术,手术顺利,出院后随访,无尿瘘、尿道狭窄、复发性尿道感染及憩室复发等并发症.结论 由尿道憩室引起症状的女性尿道憩室患者经确诊,可尽早手术切除,效果良好,避免症状反复发作乃至恶变,影响生活质量.

    作者:孙明;潘春雨;王贻兵;李嘉;韩斌;赵文嫣;王侠;吴斌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精液长时间冷冻储存与冷冻复苏率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通过研究精液经不同年限冷冻后的冷冻复苏率,来探索长时间冷冻存储对冷冻复苏率的影响.方法 从精子库中随机取162例正常供精者标本进行解冻,标本按所保存的年限划分为8组:Ⅰ组为冻存0~1年组(n=11),Ⅱ组为冻存1~2年组(n=42),Ⅲ组为冻存2~3年组(n=16),Ⅳ组为冻存3~4年组(n=11),Ⅴ组为冻存4~5年组(n=16),Ⅵ组为冻存5~6年组(n=27),Ⅶ组为冻存6~7年组(n=25),Ⅷ组为冻存7~8年组(n=14).解冻进行精液常规分析后,从数据库中调出冻存前精液常规分析结果,计算冷冻复苏率.结果 Ⅰ~Ⅷ组冷冻复苏率随保存年限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Ⅰ组与Ⅱ、Ⅲ、Ⅳ、Ⅴ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Ⅰ组与Ⅵ、Ⅶ、Ⅷ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冷冻储存于液氮中的精液标本,短期内的冷冻复苏率无明显变化,但长期来看,保存时间越长,冷冻复苏率明显降低.

    作者:彭向杰;王斯洋;范立青;朱文兵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步行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步行对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ADL)、认知功能以及跌倒风险的影响.方法 将92例AD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常规药物治疗+步行)和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治疗6个月.治疗前后应用Barthel指数(BI)、AD评定量表认知量表(ADAS-Cog)、跌倒风险评估工具(FRAT)及Berg平衡量表(BBS)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教育年限以及各量表的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干预组患者FRAT评分明显降低、BBS评分明显升高、BI指数及ADAS-Cog评分无明显变化;对照组患者BI指数明显降低、ADAS-Cog评分明显升高、FRAT评分及BBS评分无明显变化.结论 步行能延缓AD患者ADL及认知功能的下降,并且降低AD患者跌倒的风险,从而提高AD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吴丹;黄葵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肠内营养对外科危重患者肠屏障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外科危重患者肠屏障功能(IMB)的损害及肠内营养支持(EN)的维护作用.方法 选择2010年4月-2014年6月该院收治的外科危重患者47例为研究对象.在治疗原发病并恢复有效血容量后,给予全静脉营养(PN),其中25例联合EN支持.两组治疗10d后检测外周血内毒素、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治疗14d后观察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血清胆固醇(CHO)水平.结果 PN+EN组血内毒素、CRP、TNF-α低于P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54、9.598和5.559,P <0.01);PN+EN组Hb、ALB、CHO高于P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61、2.144和2.586,P<0.05).结论 EN支持可有效改善危重患者IMB功能.

    作者:刘亚光;刘若楠;陈靖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Ⅱ型肺泡细胞表面抗原与D-二聚体在医院获得性肺炎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 探讨Ⅱ型肺泡细胞表面抗原(KL-6)与D-二聚体(DD)在医院获得性肺炎(HAP)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94例HAP患者作为HAP组,并选择5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KL-6与DD水平.然后分别按照肺炎严重程度指数(PSI)、重症肺炎判断标准及预后将HAP患者进行分组,比较PSI不同严重程度、重症肺炎与非重症肺炎、生存组与死亡组之间KL-6与DD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HAP组患者KL-6与DD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分组后,PSI危险程度越高,KL-6与DD水平越高(P<0.05),重症肺炎组与死亡组的KL-6与DD水平分别高于非重症肺炎组与生存组(P<0.05).结论 HAP患者KL-6与DD水平显著高于健康者,且随着病情的加重呈现上升趋势,两者可以作为HAP的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指标应用于临床.

    作者:鄂维建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双波长激光联合药物皮损内注射治疗儿童皮肤血管瘤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585 nm/1 064 nm双波长激光联合曲安奈德皮损内注射治疗儿童皮肤血管瘤的疗效.方法 收集该院门诊皮肤血管瘤患儿210例,随机分为A、B、C3组,分别给予双波长激光、曲安奈德皮损内注射及两者联合治疗,3个月后评价疗效,比较各组有效率.结果 A、B、C3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2.9%、75.7%和97.1%,其中C组有效率高于A组和B组(x 2=7.937和13.702,P<0.017).C组中草莓状、海绵状及混合型血管瘤的有效率分别为100.0%、87.5%和95.0%.年龄<6个月、6个月~2岁及>2岁年龄段的有效率分别为100.0%,93.3%和87.5%.不良反应包括色素减退或沉着、皮肤萎缩.结论 采用双波长激光联合曲安奈德皮损内注射治疗儿童皮肤血管瘤较单一疗法效果好,且不良反应少.联合治疗方法对草莓状血管瘤的疗效要优于海绵状及混合型血管瘤,且建议尽早治疗.

    作者:魏芳;周自广;李彦锋;马晓焕;勾爱丽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与电切术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

    目的 分析评价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TUEP)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在治疗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筛选符合病例标准的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100例,按入院的先后随机分为TUEP组和TURP组,每组各50例.结果 TUEP组(前列腺重量>80 9)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TURP组(P<0.05),腺体切除重量明显多于TURP组(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与对照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大尿流率(Qmax)及残余尿量(PV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UEP与TURP比较,TUEP在治疗高危(前列腺重量>80 9)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切除前列腺增生腺体彻底、并发症少、安全性更高的优点.

    作者:罗宽;唐正严;李东杰;周杰;黄亮;黄珂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单侧动态中和系统弹性固定治疗腰椎短节段退行性疾病的早期疗效分析

    目的 通过回顾性分析单侧动态中和系统(Dynesys)弹性固定治疗腰椎短节段退行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治疗腰椎短节段退行性疾病的可行性.方法 收集2010年8月-2012年1月该院行单侧Dynesys治疗的22例短节段腰椎退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3例,女性9例;年龄23~53岁,平均36.4岁.包括腰椎管狭窄症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11例,腰椎Ⅰ度滑脱症4例,治疗节段:L4~L5 11例,L5~S15例,L4~S1双节段6例.记录每例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及相关手术并发症等,并按照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腰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OA)下腰痛评分评估临床疗效,同时行影像学观察,观察指标包括椎间隙高度和椎间活动度(ROM).结果 所有患者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34.6个月(28~45个月);手术时间(79±24)min,手术出血量(178±33)ml.术后及各随访时间VAS、ODI及JO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术后及各随访时间椎间隙高度、RO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 单侧Dynesys动态稳定系统治疗短节段退行性腰椎疾病方法可行,疗效好,具有损伤小、时间短、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

    作者:李鸿飞;陈凌强;王兵;杨晋;龚志强;赵学凌;张春强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牙周炎和血清炎症因子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本研究通过牙周炎和血清炎症因子检测,初步探讨牙周炎和血清炎症因子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验组)和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做病例对照研究,比较两组患者的牙周炎发病率、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1 β(IL-1 β)及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结果 实验组牙周炎患病率、hs-CRP、IL-1 β及TNF-α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牙周炎和血清炎症因子与缺血性脑卒中有相关性,hs-CRP、IL-1 β和TNF-α水平可以作为牙周炎和缺血性脑卒中临床检测的重要血清学指标.

    作者:范珍明;郭梦黔;夏剑波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介入栓塞治疗肾上腺转移癌供血动脉的初步探讨

    目的 探讨介入栓塞治疗肾上腺转移癌的供血动脉,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对18例肾上腺转移癌患者行动脉插管灌注及栓塞治疗,并统计供血动脉疗效.结果 肾上腺转移癌供血动脉主要的来源为肾上腺下动脉,以1或2支供血动脉为主;转移癌直径≥4 cm时,供血动脉一般≥2支;转移癌供血动脉≥2支时,介入栓塞治疗次数为人均2.8次,>1支时人均1.7次.结论 肾上腺转移癌供血动脉来源丰富,肿瘤直径越大,供血动脉越多.瘤体供血动脉支数越多,需要进行的介入栓塞治疗次数越多.

    作者:黄伍奎;由丽娜;袁少华;刘墨;阿不拉江;顾朋;樊喜文;杨树法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辽宁地区12 307例女性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筛查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辽宁地区12 307例女性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的筛查结果,了解该地区不同年龄段女性高危型HPV的感染.方法 对2013年1月-2013年10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科门诊自愿行宫颈病变筛查的12 307例女性行HPV筛查,HPV测定采用AB I2Prism7000 PCR检测仪,由专业妇科医师采用专用HPV取样器按严格规范方法采集标本,并于1周内完成检测.对不同年龄段女性的HPV检出率及感染亚型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①辽宁地区女性HPV的感染高峰年龄为≤30岁;②辽宁地区女性高危型HPV感染常见亚型(感染率>1%)由高到低依次为16、52、58、53、33、18及31;③HPV18感染高发于≤30岁女性;④高危型HPV单一亚型感染率随年龄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多重混合高危亚型的HPV感染率在≥60岁的老年组有所升高.结论 辽宁地区不同年龄段女性高危型HPV感染具有特征性分布规律,针对性的进行宫颈癌筛查十分必要.

    作者:赵丽雅;庞晓燕;张颐;王化丽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自噬蛋白Beclin-1在胆囊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自噬蛋白Beclin-1在胆囊癌中的表达,分析Beclin-1与胆囊癌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利用该院构建成功的胆囊癌组织芯片,该芯片合有118例胆囊癌患者的组织标本.收集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获得72例患者预后资料.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检测Beclin-1在胆囊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胆囊癌病理参数的相关性.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生存分析检测Beclin-1表达与胆囊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Beclin-1在胆囊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7.8%(80/118).高表达的Beclin-1和胆囊癌的TNM分期、肝转移行为密切相关(P<0.05),与患者年龄、性别、淋巴结转移、肿瘤分化程度无相关性(P>0.05).Kaplan-Meier和Cox生存分析表明,Beclin-1与胆囊癌患者的总生存率无关,Beclin-1不是胆囊癌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高表达的Beclin-1和胆囊癌的进展与肝转移有关,但不是有效的胆囊癌预后指标.Beclin-1可能有促进胆囊癌进展的作用.

    作者:周宏;夏加增;陈义钢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胃癌组织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9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4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9(FGF19)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4(FGFR4)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该院2011~2014年50例胃癌术后病理标本中FGF19和FGFR4的表达.结果 与癌旁正常胃组织比较,FGF19和FGFR4在胃癌组织中明显表达(P<0.01).胃癌组织中FGF19和FGFR4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以及病理分期呈正相关,并且胃癌组织中FGF19和FGFR4的表达也有显著相关性.结论 FGF19和FGFR4的表达强度与胃癌淋巴结转移以及病理分期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胃癌预后的指标.

    作者:袁波;喻学桥;周卫平;蔡国豪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JAK2V617F基因突变在骨髓增殖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采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AS-PCR)检测骨髓增殖性肿瘤(MPN)中JAK2V617F基因突变,探讨其在MPN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52例MPN患者的临床表现与JAK2V617F突变检测结果,结合血常规、骨髓及外周血形态分类等实验室检查,分析JAK2V617F突变与MPN患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以及对MPN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作用.结果 452例MPN患者JAK2V617F突变型有293例,总体阳性率64.8%.其中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和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突变的阳性率分别为75.0%、59.5%和46.7%.PV组JAK2V617F突变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293例突变阳性患者中,脾脏肿大170例,骨髓增生极度活跃和明显活跃156例,比例均高于突变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V患者中JAK2V617F突变组的白细胞(WBC)和血小板(Plt)数量高于野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T患者中JAK2V617F突变组的WBC和Hb含量高于野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MF患者中JAK2V617F突变组与野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AS-PCR能快速准确检测出JAK2V617F基因突变,其突变率与疾病类型和患者临床资料相关.

    作者:贾晓阳;王光平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CXCL12在胆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CXCL12在胆管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研究CXCL12在胆管癌中的表达.结果 CXCL12蛋白在82例胆管癌、7例胆道良性肿瘤、12例非肿瘤胆道上皮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2.7%、57.1%和16.7%.CXCL12蛋白在胆管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胆道良性肿瘤和非肿瘤胆道上皮组织(P<0.01).CXCL12蛋白表达与胆管癌的临床进展无关.CXCL12 mRNA的表达与胆管癌的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0.0 5).结论 CXCL12可能参与胆管癌的发生,促进胆管癌的浸润、转移.

    作者:刘兵;王文斌;刘三光;吕海涛;刘润田;张建生;刘明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辽宁汉族2型糖尿病患者脂联素基因T45G多态性与吡格列酮疗效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辽宁汉族2型糖尿病(T2DM)患者脂联素(ADPN)基因T45G多态性与吡格列酮疗效的相关性.方法 对97例新诊断的T2DM患者进行ADPN基因T45G多态性检测后,予吡格列酮治疗12周,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血清ADPN及糖、脂代谢、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等相关指标.结果 突变(TG+GG)组基线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HOMA-IR高于TT组(P<0.05),ADPN低于TT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突变组ADPN水平和HOMA-IR较基线增高(P<0.01).突变组治疗有效率(55.51%)显着高于TT组(32.69%)(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DPN基因SNP45T/G是影响吡格列酮治疗有效性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 ADPN基因SNP45T/G多态性与肥胖、胰岛素(INS)敏感性、血清apM1水平相关.ADPN基因T45G多态性影响吡格列酮疗效.

    作者:王楚媛;孔令芳;柳越;张洋;钱聪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晨笛网压缝合术在5例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中的初步应用

    目的 探讨晨笛网压缝合术(CNCS)在难治性产后出血(PPH)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难治性PPH患者实施CNCS的临床资料,评价手术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5例患者行CNCS后,子宫活动性出血5~10 min停止,观察30 rmin阴道无明显流血后关腹,均成功保留子宫.术后5d患者垂体激素、甲状腺激素、肾上腺激素及女性激素均在正常范围.术后4d MRI显示,宫壁见散在点状信号,未见官腔积液;术后46d MRI显示,宫壁肌层信号均匀,宫内膜线清晰.术后42d超声检查显示,子宫前后径3.5~4.5 cm,宫壁肌层回声均匀,复旧形态良好.术后5个月宫腔镜显示,宫腔无粘连,内膜形态正常,输卵管开口清晰.术后随访1例患者在哺乳期,其余患者停止哺乳后1~2个月月经恢复正常;1例患者术后20个月再次妊娠,术后29个月经剖宫产产一健康女婴.结论 CNCS在难治性PPH的治疗中有重要应用价值.在实施子宫按摩、促宫缩药物注射、宫腔纱条填塞、子宫动脉结扎及B-Lynch缝合等治疗后,仍无法止血的乏力性PPH患者,应果断选择CNCS进行急救.

    作者:王晨笛;李莉;李南;徐世康;刘莉;刘颖;卢小红;李莉(大);韩倩 刊期: 2015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