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中南大学,中南大学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
  • 国际刊号:1005-8982
  • 国内刊号:43-1225/R
  • 影响因子:0.92
  • 创刊:1991
  • 周期:旬刊
  • 发行:湖南
  • 语言:中文
  • 邮发:42-143
  • 全年订价:120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国家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 2000年、2002年二次被省科技厅、省新闻出版局评为一级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5年33期文献
  • 基于有限元的椎弓根螺钉结合两种材质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生物力学特性研究

    目的 通过有限元分析方法评估椎弓根螺钉结合两种材质椎间融合器在治疗腰椎滑脱症中的生物力学性能.方法 选取健康男性志愿者1名,使用螺旋CT扫描脊柱L4~L5节段,采用Mimics和Geomagic软件对CT图像进行三维模型重构并导入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 12.0建立正常L4~L5节段三维有限元模型(INT).在此基础上,模拟两种材质融合器结合椎弓根钉固定的模型,双侧椎弓根螺钉+Ti(钛)椎间融合器(M1),双侧椎弓根螺钉+ PEEK(聚醚醚酮)椎间融合器(M2).对模型施加400N预载荷,运动附加力为6N·m,定义模型约束和载荷条件后,在腰椎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及左右旋转六种工况下计算L4~L5节段角位移及椎弓根螺钉和融合器所受应力.结果 M1,M2在各种工况的角位移均小于INT.应力实验中,M1融合器应力峰值在各种工况下均高于M2.后伸位时,M1与M2的螺钉及椎间融合器的应力峰值较其他工况小.结论 椎弓根内固定可以提供融合节段足够的稳定性.对于融合节段在椎弓根钉提供相同稳定性的条件下,PEEK材质融合器应力峰值均较Ti材质融合器小,PEEK材质融合器发生沉降及移位的可能性低于Ti材质融合器,所以其融合率相对较高.后伸位时所受应力较小,由此推测后伸位为较稳定的位置.

    作者:任磊;沈生军;高德东;赵宇;许勇;彭兴国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肝癌中过氧化物酶-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过氧化物酶-1(Prx-1)在肝癌中的表达,并评估其在肝癌诊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患者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Prx-1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Prx-1水平.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表明,Prx-1在肝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5.4%,高于癌旁组织(36.8%)(P<0.05).Prx-1表达与肿瘤组织中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微血管密度(MVD)呈正相关.ELISA结果表明,与健康对照志愿者比较,肝癌患者血清Prx-1水平更高[(31.2±13.5)ng/ml vs (13.2±11.9)ng/ml,P=0.000)].Prx-1表达与恶性临床病理参数有相关性.血清Prx-1与AFP结合时,曲线下面积(AUC)明显高于单独Prx-1.阳性Prx-1表达与不良总生存期(OS)及无病存活率(DFS)有相关性(P=0.002和0.000).多变量分析表明,Prx-1染色是不良OS及DFS的独立生物标记物(P=0.035和0.000).结论 肝癌患者Prx-1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rx-1表达上调与肿瘤血管生成密切相关,有望成为肝癌诊断和预后的标记物.

    作者:涂青松;何剪太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重组质粒pEGFP-N1-apoJ的构建及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的表达

    目的 体外构建重组质粒pEGFP-N1-apoJ,转染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检测其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的表达.方法 通过脂质体介导重组质粒pEGFP-N1-apoJ转染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确定转染效率,并通过Real-time PCR、免疫细胞化学法、Western blot法检测载脂蛋白-J(apoJ)的表达.结果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瞬时转染效率达35%.转染后Real-time PCR、免疫细胞化学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证实重组质粒pEGFP-N1-apoJ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的表达.结论 重组质粒pEGFP-N1-apoJ成功转染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得到表达,有助于应用apoJ行基因治疗,为进一步研究apoJ作为新的脑出血治疗措施奠定实验基础.

    作者:周冲;刘学良;郑晓梅;刘亮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成人烟雾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与非遗传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描述成人烟雾病的临床及预后特点并比较非遗传因素与预后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109例成人烟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CT结果分为脑出血组和脑缺血组,并进行随访分析.结果 成人烟雾病患者常见的临床症状是头疼(38.5%,42/109),其大多数血管造影分级为铃木3期(65.1%).成人烟雾病患者脑出血的比例(67.0%)高于脑缺血(33.0%),38例患者(34.9%)在CT或MRI上发现多发性病灶.在随访的73例脑出血患者中34例(46.6%)呈现反复的脑出血发作.脑出血与死亡人数、动脉瘤、复发脑出血事件及高三酰甘油呈明显的正相关(P<0.05).脑出血、脑血管事件的复发次数、高血压与死亡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患者的2、4、6、8和10年的总生存率分别为98.1%、89.4%、79.1%、77.8%和66.6%.结论 成人烟雾病患者发生脑出血及头疼症状的比例更高.高三酰甘油和高血压可能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特别在脑出血的患者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作者:王兆平;刘洁一;庄雷;吴纪霞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P47phx基因第4外显子多态性与湖南省汉族人群脑梗死的相关研究

    目的 探讨P47p基因第4外显子G338A(Arg90His)和G457A(Thr129Thr)多态性与湖南省汉族人群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PCR-单链构象多态技术和DNA直接测序法检测湖南省汉族人群散发性脑梗死患者110例、10个脑梗死家系成员110例及100例健康对照组的P47p基因第4外显子G338A和G457A多态性.酶法测定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免疫比浊法测定apoA-Ⅰ及apoB100,ELISA法测定Lp(a)血清水平.结果p47phox基因第4外显子G338A多态存在GG、GA和AA3种基因型,脑梗死组及其各亚型组G338A多态A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G457A多态存在GG和GA两种基因型,脑梗死组及其各亚型组G457A多态基因频率分布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及其各亚型组血清TC、TG、LDL-c及Lp(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内不同基因型间血脂、脂蛋白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47phox基因G338A多态A等位基因可能是脑梗死,特别是有高血压病性和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的一个危险因素;G457A多态可能与脑梗死的发病无关.p47phox基因G338A和G457A多态性与血脂代谢可能有关.

    作者:黄晓松;罗银利;谭李红;陈媛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某医院颜面部瘢痕整形患者焦虑抑郁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探讨颜面部瘢痕整形患者的焦虑抑郁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选取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整形外科的颜面部瘢痕整形患者221例,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及瘢痕情况,并应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和社会支持量表评定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结果 221例颜面部瘢痕整形患者的焦虑量表评分为(51.17±12.81),抑郁量表评分为(55.49±10.08),均高于国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焦虑阳性患者为114例(51.6%),抑郁阳性患者为156例(70.6%).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配偶(OR=2.549,95%CI:1.364~4.762)、重度疼痛(OR=1.675,95%CI:1.156~2.427)是焦虑的危险因素;家庭人均月收入高(OR=0.605,95%CI:0.466~0.786)、瘢痕有挛缩牵扯(OR =0.376,95%CI:0.195~0.727)是焦虑的保护因素.有配偶(OR=5.748,95%CI:2.736~12.075)是抑郁的危险因素;户口在城市(OR=0.361,95%CI:0.184~0.707)、家庭人均月收入高(OR =0.720,95%CI:0.544~0.953)、客观支持评分高(OR =0.826,95%CI:0.732~0.933)是抑郁的保护因素.结论 颜面部瘢痕整形患者焦虑、抑郁患病率均高于一般人群,婚姻状况、疼痛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瘢痕是否有挛缩牵扯是患者焦虑的影响因素,婚姻状况、户口所在地、家庭人均月收入、客观支持评分是患者抑郁的影响因素.

    作者:许雅丽;胡平成;崔虹艳;杨琳;苏红辉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探讨早期液体复苏对重症急性胰腺炎预后的影响

    目的 将早期液体复苏应用于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治疗,探讨其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预后及影响.方法 选择2011年3月-2014年3月于该院治疗的78例SAP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综合治疗,而观察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早期体液复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结果 治疗1周后,观察组Ranson评分、APACHE Ⅱ评分及CTSI评分分别为(3.2±1.2)分、(9.2±2.6)分及(4.3±1.5)分,显著低于对照组(3.8±1.5)分、(10.4±2.1)分及(5.1±1.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死亡率为15.3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5.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治疗3d后死亡患者累计液体平衡仍持续增长,而好转患者累计液体平衡增长趋势减缓.结论 早期液体复苏可降低SAP患者的死亡率,能够早期达到液体相对负平衡的患者预后较佳.

    作者:梁宗敏;朱志云;梅海峰;孙文斌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多西紫杉醇联合方案经动脉介入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多西紫杉醇联合方案经动脉介入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60例无法进行手术切除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0例.实验组患者经腹腔动脉缓慢灌注5-FU 750 mg/m2、亚叶酸钙200 mg/m2、奥沙利铂120mg/m2,然后将超液化碘油+50 mg表柔吡星缓慢注入肿瘤的靶血管,第2天从股动脉穿刺管缓慢泵入多西紫杉醇75 mg/m2,4周为1个疗程,对照组采用同一个化疗方案进行全身静脉化疗.全部患者均进行随访,截止至2014年9月.比较两组的近期疗效、生存状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57例(实验组29例+对照组28例)患者至少完成2个疗程,其中实验组的整体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临床受益率(CBR)为79.3%,显著优于对照组的50.0%(P<0.05);全部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是19.2个月,实验组第1、2及3年的总生存率为79.3%、51.7%和37.9%,其中3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4.3%(P <0.05).全部患者常见的不良反应是白细胞减少,未出现严重的心、肝、肾等脏器损害及超敏反应.实验组的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余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全身静脉化疗相比,采用多西紫杉醇联合方案进行经动脉介入治疗可显著提高化疗药物在肿瘤组织中的有效浓度,肿瘤的近期控制效果及远期生存状况更令人满意,更加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友龙;郑海燕;祁海艳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Ivor-lewis法治疗中段食管癌疗效

    目的 探讨Ivor-lewis法与右胸-腹部-颈部三切口两种方式治疗中段食管癌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于2009年9月-2012年9月收治的198例中段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Ivor-lewis方式手术治疗患者130例,右胸三切口手术治疗患者68例.结果 Ivor-lewis方式治疗的130例患者与运用右胸三切口治疗的68例患者相比,手术时间、乳糜胸发生率、失血量和1及2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术后住院时间、喉返神经损伤率及吻合口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运用Ivor-lewis方式治疗中段食管癌较传统右胸-腹部-颈部三切口法有一定优势.

    作者:吴家远;李勇;芮玉峰;耿耿;张磊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双重抗血小板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双重抗血小板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86例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对照组给予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8及第15天行NIHSS评分和Barthel 指数评分,观察并监测两组的不良反应.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第15天NIHSS评分显著降低,Barthel评分显著升高(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第8天,治疗组NIHSS评分显著下降,Barthel评分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于治疗后第8及第15天比较同期对照组,NIHSS评分显著下降,Barthel评分显著升高(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双重抗血小板治疗进展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作者:戴海琳;王丽;王彦珍;胡磊;赵凤丽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醒窍通督针刺辅助功能综合康复训练治疗脑瘫患儿疗效及安全性探讨

    目的 探讨醒窍通督针刺辅助功能综合康复训练治疗脑瘫患儿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该院近期收治脑瘫患儿130例,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分为对照组(65例)和试验组(65例),分别给予功能综合康复训练单用和在此基础上加用醒窍通督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美国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精细运动功能评估量表(FMFM)、盖什尔(Gesell)神经发育评定量表评分、脑电图正常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试验组患儿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治疗后GMFM评分、FMFM评分、Gesell评分及脑电图正常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和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癫痫、肌力异常及发育迟缓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醒窍通督针刺辅助功能综合康复训练治疗脑瘫患儿可有效促进精细运动功能和智力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作者:蒙艳;刘宝琼;周贤丽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二甲双胍联合西格列汀或格列美脲对2型糖尿病血糖波动和氧化应激的影响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用二甲双胍控制不佳时分别联合西格列汀或格列美脲治疗对血糖波动和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46例经二甲双胍片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联合西格列汀(S组)或格列美脲(G组)继续治疗12周.观察治疗后2组以及2组间的血糖水平、血糖波动,氧化应激和安全性.结果 两组治疗后HbA1c、FBG、2hPG均显著下降(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血糖波动幅度和3-NT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S组的血糖波动幅度和3-NT水平显著低于G组(P<0.05).治疗后仅S组CRP水平显著下降(P<0.05),S组体重指数和总体不良反应也显著低于G组(P<0.05).结论单用二甲双胍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联合西格列汀比联合格列美脲能更有效地降低血糖波动,降低氧化应激和炎症因子水平,减少不良反应.

    作者:刘福平;张星光;陈彬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健康体检人群正视眼双眼眼压分布和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分析健康体检人群正视眼双眼眼压的分布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了解眼压的分布情况及眼压与常见内科系统性疾病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该院健康体检人群中正视眼者的双眼眼压值,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眼压与年龄、性别、血压、糖基化血红蛋白值、血脂、谷氨酰转肽酶及健康教育的相关性.结果 右眼眼压的均值为(15.53±2.71)mmHg,左眼眼压的均值为(15.66±2.73)mmHg.受检者右眼与左眼眼压测量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79,p>0.05),故随即选择左眼纳入统计学分析,其中年龄(β=-0.038,P<0.001)、性别(β =-0.498,P <0.05)、收缩压(β=0.029,P<0.001)、血脂异常(β=0.603,P<0.05)、谷氨酰转肽酶(β =0.003,P<0.01)、健康教育(β=0.176,P<0.05)均与眼压独立相关.结论正视眼体检人群中眼压的均值为15.66 mmHg,收缩压、血脂异常、健康教育、谷氨酰转肽酶是眼压的影响因素.

    作者:李奇观;袁翠萍;江嘉昕;廖蓓;陈庆瑜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颅脑损伤患者免疫状态及细胞因子的影响观察

    目的 观察及研究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颅脑损伤患者免疫状态及细胞因子的影响程度.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3月于该院进行治疗的60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于伤后24h内即进行肠内营养支持,观察组则于伤后3d后进行肠内营养支持,然后将两组患者干预前和干预后3、7及14天的免疫指标及细胞因子表达水平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免疫指标及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3、7及14天观察组的上述两方面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的两方面指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颅脑损伤患者免疫状态及细胞因子的影响更为积极,对于机体综合状态的改善作用明显.

    作者:刘兵;马笑宇;戴纯刚;陆朝晖;董军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消毒剂调和法对口腔石膏模型表面硬度压缩强度及抗弯强度的影响

    目的 研究4种消毒剂调和法对3种口腔石膏模型表面硬度、压缩强度及抗弯强度的影响.方法 制作圆柱体金属模具,硅橡胶取模,分别用2%戊二醛、0.5%次氯酸钠、0.5% 84消毒液、0.5%三氯异氰尿酸4种消毒剂调和熟石膏、硬石膏和超硬石膏,以蒸馏水调和作为对照组,分别灌注石膏模型,测定其表面硬度、压缩强度及抗弯强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4种消毒剂调和消毒后,3种石膏模型在表面硬度、压缩强度及抗弯强度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4种消毒剂调和法对口腔石膏模型的表面硬度、压缩强度及抗弯强度均无明显影响.

    作者:吴世莲;曹明国;高乾坤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原发性高血压合并抑郁症患者的认知功能研究

    目的 了解原发性高血压合并抑郁症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5年1月该院收治的47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抑郁症患者及50例单纯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选择40例健康成人作为对照组,以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3组的认知功能,采用多因素Logistc回归探讨认知功能减退的影响因素.结果 原发性高血压合并抑郁症组的视空间与执行功能、语言、抽象等方面的评分及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单纯原发性高血压组的MoCA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c 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脉压差(PP)、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是认知功能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与单纯性原发性高血压和健康成人相比,原发性高血压合并抑郁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明显减退,高龄、高PP、高HAMD评分可显著增加机体发生认知功能减退的风险.

    作者:阳艳;杨波;黄大为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nesfatin-1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检测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nesfatin-1水平,探讨血清nesfatin-1水平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方法 根据尿清蛋白/肌酐比值(ACR)将115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正常清蛋白尿组(NA组,38例)、微量清蛋白尿组(MA组,39例)及临床清蛋白尿组(CP组,38例),选取同期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对照组(NC组,4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nesfatin-1水平,同时测定患者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血肌酐(Scr)、尿素氮(BUN)、C反应蛋白(CRP),计算体重指数(BM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比较各组间的差异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与NC组比较,3组糖尿病患者血清nesfatn-1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与NA组、MA组比较,CP组的nesfatin-1低(P<0.05),而NA组和M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血清nesfatin-1与收缩压、HOMA-IR、Scr、ACR、CRP呈负相关(r=-0.243、-0.486、-0.374、-0.228和-0.219,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HOMA-IR、Scr、ACR与血清nesfatin-1独立相关r=0.352、0.264和0.225);控制HOMA-IR影响,偏相关分析结果发现血清nesfatin-1与其他指标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T2DM患者nesfatin-1水平降低,而且DN患者CP组nesfatin-1水平低.DN患者血清nesfatin-1水平的下降可能与胰岛素抵抗的加重密切相关.

    作者:汤佳珍;杨治芳;刘峰;章燕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趋化因子受体7联合CT诊断膀胱移行细胞癌淋巴结转移

    目的 研究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中趋化因子受体7(CCR7)的表达,并联合CT诊断淋巴结转移.方法 研究该院行根治性膀胱全切+盆腔淋巴结清扫的115例病例,术前行泌尿系及盆腔CT扫描,膀胱癌组织标本行CCR7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记录盆腔淋巴结转移情况.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CCR7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并比较分析CCR7、CT及CCR7联合CT诊断膀胱癌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特异性和精确度.结果 BTCC组织中的CCR7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CCR7的表达是膀胱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影响因子(P<0.05).采用CT诊断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特异性和精确度分别为52.4%、79.5%及69.6%,而CCR7联合CT诊断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特异性和精确度分别为92.3%、83.6%及70.0%.结论CCR7是膀胱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影响因子,CCR7联合CT可提高CT诊断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

    作者:谢文杰;祖雄兵;陈金波;崔宇;唐云华;李超;刘龙飞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自体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联合XELOX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自体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联合XELOX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学确诊的晚期胃癌患者65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2例,采用自体CIK细胞联合XELOX方案化疗;对照组33例,单独采用XELOX方案化疗.疗程为2周期,治疗结束后对两组的近期疗效、免疫功能、毒副反应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客观缓解率(ORR)为46.88%,对照组为39.3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疾病控制率(DCR)为78.13%,对照组为54.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细胞亚群CD3+、CD4+、CD56升高,CD4+/CD8+比值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髓抑制、胃肠反应、神经毒性、手足综合征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体CIK细胞联合XELOX方案治疗晚期胃癌可以提高近期疗效,增强患者免疫功能,减轻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慧杰;窦珊珊;王金烁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血清降钙素原水平与冠状动脉斑块成分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通过血管内超声-虚拟组织学成像技术(VH-IVUS)分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患者的斑块成分,并研究斑块性质与血清降钙素原(PCT)的相关性.方法 冠心病患者257例,其中稳定型心绞痛85例(SA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172例(ACS组),对照组120例,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造影结果符合冠心病诊断标准的患者进一步行血管内超声检查,记录灰阶和VH-IVUS相关数据,检测患者血清中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分析其与斑块成分的相关性.结果 ①3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VH-IVUS结果显示,ACS组血管重塑指数、坏死核心(NC)、斑块偏心指数均高于S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斑块中纤维脂质(FF)与纤维组织(FT)比例均低于S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ACS组患者血清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SA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在ACS患者,血清降钙素原水平与斑块中NC所占比例、血管重塑指数、斑块偏心指数呈正相关(r=0.650,P=0024;r=0.622,P=0.016;r=0.629,P=0.023).结论 ①ACS斑块多为偏心性斑块、斑块中NC比例较大,SA斑块多由纤维组织或纤维脂肪组织构成;②血清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斑块中NC所占比例、斑块偏心指数、血管重塑指数呈明显正相关.

    作者:颜文华;李新华;赵晓燕;武丽娜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急性心肌梗死非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非糖尿病患者中,胰岛素抵抗是否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具有独立的相关性.方法 该试验入选2008年~2014年通过冠状动脉造影明确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非糖尿病患者,测定胰岛素抵抗,根据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将研究对象四分位法分为1、2、3和4组,分析患者人口统计学、临床特征和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甘油三酯(TG)、糖化血红蛋白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新陈代谢因子,基于Poisson回归模型,判断评估非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结果 入院研究对象共1073例,平均年龄为56岁,女性占28.9%,4组患者多支血管病变发生率分别为37.8%、42.3%、47.2%和48.0% (P=0.009).多变量分析中,同四分位1组相比,四分位3组[RR(95%CI)=1.31(1.07~1.60)]和4组[RR(95%CI)=1.29(1.03~1.60)]与多支血管病变具有独立的相关性.结论 该研究表明急性心肌梗死非糖尿病患者中,胰岛素抵抗与多支血管病变具有独立的相关性.

    作者:李耕慧;郭红艳;曹阳;朱贵家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芳香族抗癫痫药物致皮肤不良反应的研究进展

    皮肤不良反应是芳香族抗癫痫药物在临床治疗过程当中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这些不良反应严重威胁了患者的生命和用药安全.笔者通过查阅整理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对芳香族抗癫痫药物所致皮肤不良反应的分类、临床表现以及近几年有关其诱导皮肤不良反应的可能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总的来说,芳香族抗癫痫药物致皮肤反应的可能病理机制主要集中在细胞信号与免疫分子、HLA-B*1502基因相关性方面,但具体过程仍不是十分清楚,在进一步研究的同时,也应注意临床药物的合理应用.

    作者:毕津莲;陈艳;张秀芹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血液净化救治肺栓塞复苏后并急性肾损伤患者1例

    随着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技术的普及,心跳呼吸骤停患者整体救治水平明显提高,越来越多的患者复苏后自主循环得以恢复(resumptio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ROSC),但由于机体遭受全身性缺血及再灌注损伤,从而引起多器官功能障碍,即复苏后综合征(post-resuscitation syndrome,PRS)而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则是复苏后综合征的常见表现之一.本文回顾性分析1例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而阐明血液净化技术对改善复苏患者预后的价值.

    作者:林慧艳;顾晓峰;李海玲 刊期: 2015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