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中南大学,中南大学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
  • 国际刊号:1005-8982
  • 国内刊号:43-1225/R
  • 影响因子:0.92
  • 创刊:1991
  • 周期:旬刊
  • 发行:湖南
  • 语言:中文
  • 邮发:42-143
  • 全年订价:120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国家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 2000年、2002年二次被省科技厅、省新闻出版局评为一级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5年34期文献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银黄口服液中黄芩苷含量及不确定度分析

    目的 建立银黄口服液中黄芩苷的定量测定方法,并对所建立方法进行不确定度评价.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银黄口服液中黄芩苷含量,再根据方法学验证数据,对测定过程中引入的不确定度进行评估,由此计算合成不确定度,终给出测量结果在95%置信区间下的扩展不确定度.结果 采用本方法测定银黄口服液中黄芩苷的扩展不确定度为2.40%.结论 建立的黄芩苷HPLC定量测定方法,结果准确且重现性好;建立的不确定度评定适用于HPLC法测定药物中有效成分的不确定度分析.

    作者:何玲玲;韦国兵;胡奇军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早产儿不同浓度氧暴露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内p47phox蛋白与活性氧产生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观察早产儿不同浓度氧暴露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内p47phox蛋白变化与活性氧(ROS)产生的相关性.方法 32周以下早产儿不同浓度氧疗48 h后,分离PBMCs,检测PBMCs内p47phox的定位情况、p47phox蛋白表达量及ROS的生成量.结果 p47phox随着吸氧浓度升高向细胞膜移位增加;p47phox的蛋白表达量及ROS生成量也随着吸氧浓度的升高而增加.结论 早产儿氧暴露后,p47phox可能通过更多的向胞膜移位,增加其表达量来引起ROS产生的增加.

    作者:张玲萍;董文斌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α-硫辛酸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研究

    目的 观察α-硫辛酸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索.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实验组,每组20只,采用线栓法制备缺血再灌注模型,实验组于灌注前30 min腹腔注射α-硫辛酸20mg/kg,假手术组和模型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观察并比较两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心肌损伤标志物和氧化应激相关指标、NF-κB、TNF-α及Caspase-3表达水平.结果 实验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大鼠cTn Ⅰ、MDA及GSH-Px含量显著低于模型组,SOD含量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大鼠NF-κB、TNF-d和Caspase-3蛋白表达量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α-硫辛酸可改善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功能缺损,降低脑缺血再灌注诱导的氧化应激水平,提高脑细胞抗氧化能力,同时抑制Caspase-3 介导的细胞调亡,从多途径发挥脑缺血再灌注保护作用.

    作者:王梦旻;陶智;杨志红;吕卉芳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膜联蛋白Ⅱ反义寡核苷酸对人膀胱癌BIU-87细胞膜联蛋白Ⅱ表达及细胞侵袭力的影响

    目的 探讨膜联蛋白Ⅱ(AnnexinⅡ)反义寡核苷酸(ASODN)对膀胱癌BIU-87细胞AnnexinⅡ基因表达及侵袭力的影响.方法 设计合成AnnexinⅡASODN,采用脂质体将低、中及高浓度(6、12及18μmol/L)的AnnexinⅡASODNs分别转染BIU-87细胞24、48及72h,同时设空白对照组(不转染).采用免疫细胞化学与原位杂交法分别检测各组细胞中AnnexinⅡ蛋白与mRNA的表达;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计算细胞生长抑制率,采用Boyden chamber侵袭实验检测高浓度转染72 h细胞侵袭力情况.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各转染组细胞AnnexinⅡ蛋白和mRNA的表达均减弱,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nnexinⅡ蛋白及mRNA的表达随AnnexinⅡASODN浓度的增加及转染时间的延而减弱(P<0.05);AnnexinⅡASODN转染组细胞生长抑制率明显增加(P<0.05);细胞穿越Matrigel的细胞数交空白组减少,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nnexinⅡASODN可有效抑制膀胱癌BIU-87细胞AnnexinⅡ蛋白及mRNA的表达,抑制BIU-87细胞的生长及侵袭力.

    作者:陈潇雨;张威;屈颖伟;王锁刚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益气温阳活血方对慢性心力衰竭心室重塑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Bax/Bcl-2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益气温阳活血方对慢性心力衰竭心室重塑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BCL-2相关X蛋白(BCL2-Associated X Protein,Bax)/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 cell lymphoma/lewkmia-2,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2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按慢性心力衰竭治疗指南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服用益气温阳活血方,治疗共3个月.两组治疗前后分别以心脏超声检查患者左心室收缩末径(LVESD)、舒张末径(LVED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以及蛋白免疫印记法(Western-blot)检测Bax、Bc卜2 mRNA及蛋白质表达水平.结果 3个月后,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LVESD、LVEDD、Bax mRNA及蛋白质表达水平降低,而LVEF、Bcl-2 mRNA及蛋白质表达水平则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上述指标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进一步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气温阳活血方通过下调Bax基因表达以及上调Bcl-2基因表达抑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室重塑,改善心脏功能.

    作者:卞震炯;杨冬花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超声引导介入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51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超声介入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12年12月-2014年12月,51例卵巢巧克力囊肿介入治疗患者(A组)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50例腹腔镜下行卵巢巧克力囊肿剥除术患者(B组)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两种治疗方式在疗效、出血量、手术时间、并发症及在院时间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两组在治愈率及手术时间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出血量、并发症及住院时间上,B组明显多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介入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具有极微创、无痛苦、恢复快、治愈率高及可重复性等优势,值得推广.

    作者:刘芳;张白云;谢建端;田芸;陈杜平;李晶;孙沛琳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中高迁移率族蛋白B1与牙槽骨吸收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分析牙周炎患者龈沟液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水平与牙槽骨吸收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58例牙周炎患者的58颗下颌单根牙为研究对象,收集每颗牙的龈沟液行ELISA法检测HMGB1浓度,同时利用X线影像测量牙根长度和牙槽骨吸收高度,计算牙槽骨吸收比例.结果 龈沟液HMGB1平均含量为(4.54±6.40)ng/mL,牙槽骨平均吸收比例为(0.19±0.13),两者相关系数为0.81(P<0.O1),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HMGB1参与了牙槽骨的吸收,在牙周炎的发展中可能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徐贤寅;吴建强;於俊;柳杨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单光子发射断层成像99mTc-DTPA肾动态显像在移植肾监测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单光子发射断层成像(SPECT)99mTc-DTPA肾动态显像在监测异体移植肾排异反应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该院收治的对60例异体肾移植患者为观察对象,术后随访半年,随访间隔2个月.根据随访结果分为四组:功能稳定组,33例肾功能稳定;慢性排异组,5例发生慢性排斥反应;急性排异组,19例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急性肾小管坏死(ATN)组,3例发生急性肾小管坏死.四组均接受99mTc-DTPA肾动态示踪剂SPECT检查,分析四组患者检查指标差异.结果 稳定组显像清晰,而其他3组均早期肾影欠清晰.稳定组的肾小球滤过率(GFR)及K/A(移植肾大放射性计数/主动脉大放射性计数)均高(P<0.05),且B/K(25 min膀胱放射性计数/移植肾大放射性计数)均大于1.随访第1个月慢性排异组的GFR及K/A值高于急性排异组及ATN组(P<0.05),而急性排异组及ATN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第2个月起慢性排异组与急性排异组的GFR及K/A值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ATN组GFR及K/A值显著较高(P<0.05).3组的B/K值均小于1.结论 SPECT 99mTc-DTPA肾动态显像能早期评估异体移植肾排斥反应发生情况,并对发生急性肾小管坏死具有鉴别价值.

    作者:殷艳海;李诗运;戴儒奇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过伸体位下矫形结合椎体内植骨治疗新鲜胸腰段椎体骨折

    目的 探讨过伸体位下椎弓根内固定系统矫形结合伤椎椎体内植骨技术治疗新鲜胸腰段椎体骨折的技术要点及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1月-2013年1月,对76例胸腰段椎体新鲜骨折患者,在过伸体位下采用椎弓根内固定系统矫形并伤椎椎体内植骨治疗,术后8~12个月取出内固定.结果 手术时间45 ~ 92min,平均65 min;出血量50 ~ 380ml,平均186ml.无感染、继发性脊髓神经损伤或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术后伤椎前缘高度及后凸畸形较术前明显恢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伤椎前缘高度及后凸Cobb角在术后各时间点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腰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术后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术后各时间点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过伸体位下应用椎弓根内固定系统矫形结合伤椎椎体内植骨技术治疗新鲜胸腰段椎体骨折,可有效的恢复椎体前缘高度、预防椎体高度远期的丢失,是一种治疗新鲜胸腰段椎体骨折较好的方法.

    作者:李玉伟;王海蛟;王义生;刘宏建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DP方案双路径化疗联合全身热疗治疗晚期胃癌并恶性腹腔积液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DP方案双路径化疗联合全身热疗治疗晚期胃癌并恶性腹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 晚期胃癌伴恶性腹腔积液的患者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采用DP方案双路径化疗联合热疗,对照组采用DP方案双路径给药,不行热疗.2周期治疗后评价近期疗效,并定期随访,观察生存期.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腹水控制率分别为80%和57.6%(P <0.05),治疗后观察组较对照组卡氏评分提高(P<0.05),两组消化道及骨髓抑制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可耐受.结论 DP方案双路径化疗联合热疗对晚期胃癌恶性腹腔积液的疗效和安全性较好,值得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作者:唐滟;邓力红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应用瞬时波强技术评价无症状饮酒者颈总动脉弹性的研究

    目的 探讨利用瞬时波强(WI)技术评价无症状饮酒者的颈总动脉弹性的价值.方法 62例无症状饮酒男性按酒精摄入量及饮酒时间分为B组(25例):每日酒精摄入量≥75 ml,饮酒频率3~5 d/周,饮酒时间5~8年.C组(21例):每日酒精摄入量≥75 ml,饮酒频率3~5 d/周,饮酒时间9~20年.D组(16例):每日酒精摄入量≥125 ml,饮酒频率6~7 d/周,饮酒时间10年以上.30例年龄匹配且无饮酒史的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A组.应用WI测量受检者颈总动脉弹性相关参数.结果 B组颈动脉弹性各相关参数与A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与A和B组比较,C和D组β、Ep、PWV β及PWVW1均显著增高(P<0.05或P<0.01),且D组较C组也明显增高(均P<0.05).与A和B组比较,C组W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组W2和AC均明显减低(均P<0.05);D组W1、W2及AC均显著低于A、B和C组(P<0.05或P<0.01),且D组W2和AC较C组明显减低(均P<0.05).4组间NA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 WI可以早期、便捷及无创地评价无症状饮酒者颈总动脉弹性的异常改变.

    作者:王楠;礼广森;田燕;姚方一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不同年龄段非瓣膜性房颤患者防治脑梗死的用药情况比较

    目的 比较不同年龄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在预防和治疗脑梗死用药情况的异同,寻找更优的用药方式.方法 临床收集145例非瓣膜性房颤并发脑梗死患者,根据年龄分为A<65岁组)、B(65~74岁组)和C(>74岁组)组,对其病因、发生血栓的危险因素、发生脑梗死前后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在房颤并发脑梗死的患者中,华法林作为预防用药和治疗用药的使用率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出现了下降的趋势,其中合并冠心病、高血压和糖尿病等3个及以上危险因素的患者数量随年龄增加,华法林用药率并未增加.结论 华法林可降低非瓣膜性房颤脑梗死的发生率,但随年龄增加,血栓高危因素不断增多,华法林院外预防率和院内治疗率呈现下降趋势.

    作者:黄琳;燕兰云;吴婷;刘东;张成林;严妤函;王蔚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大剂量坦索罗辛联合富马酸非索罗定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伴膀胱活动过度的疗效

    目的 探讨分析大剂量坦索罗辛联合富马酸非索罗定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伴膀胱活动过度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9月,该院泌尿科收治的100例BPH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口服大剂量坦索罗辛治疗,联合治疗组给予口服大剂量坦索罗辛联合富马酸非索罗定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2周IPSS、QOL、Qmax,以及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联合治疗组IPSS、QOL、Qmax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t值分别为4.218、6.452及5.920,P<0.05),且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3.572、4.138及4.002,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膀胱痉挛持续时间、膀胱痉挛次数、尿急次数、尿频次数及夜尿次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7.302、3.977、6.561、6.108及3.613,P<0.05);联合治疗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837,P>0.05).结论 大剂量坦索罗辛联合富马酸非索罗定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伴膀胱活动过度,效果良好,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王中华;刘素群;杜莉红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瑞舒伐他汀联用厄贝沙坦逆转颈动脉斑块的研究

    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应用瑞舒伐他汀或联用厄贝沙坦对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经颈动脉彩超检查证实有颈动脉粥样斑块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A组给予瑞舒伐他汀10mg/d加厄贝沙坦150mg/d服12个月,B组给予瑞舒伐他汀10mg/d服12个月,并观察治疗前、治疗后12个月两组血脂水平及颈动脉斑块总数、斑块面积及斑块性质以及颈动脉中层厚度的变化.结果 ①60例患者经瑞舒伐他汀钙联用或不联用厄贝沙坦治疗12个月后粥样硬化斑块面积及颈动脉IMT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C、TG及LDL-C与用药前明显下降(P<0.05);②对颈动脉斑块的改善A组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①调脂药物瑞舒伐他汀能够降低高脂血症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清中TC及LDL--C水平.②瑞舒伐他汀联用厄贝沙坦促使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斑块面积减少,并具有促进颈动脉软斑块趋于稳定的作用,效果优于单独用瑞舒伐他汀组.

    作者:曾妍;陈卫钦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丙泊酚麻醉对颅脑损伤手术患者脑保护作用的系统评价

    目的 系统评价丙泊酚静脉麻醉对颅脑损伤患者的脑保护作用.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协作网麻醉组专业协作组数据库、MEDLINE、Pubmed、EMbase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同时手工检索图书馆馆藏期刊,收集丙泊酚用于颅脑损伤手术患者麻醉的随机对照试验,评价研究的质量、提取指标数据,并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14个研究,共1021例颅脑损伤手术患者,结果显示丙泊酚能降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CRP、IL-6、TNF、以及S100β和NSE,并能降低颅内压和升高脑氧分压.结论 丙泊酚用于颅脑损伤手术患者的麻醉具有明显的脑保护作用.

    作者:葛明月;王胜;代志刚;何艳辉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血清对氧磷酶1在评估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脉病变程度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对氧磷酶1(PON-1)水平在评估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冠脉病变程度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180例在该院就诊的ACS患者根据临床分型差异分为:STEMI组,65例;NSTEMI组,54例;UAP组,61例.检测三组血清PON-1的水平并比较,比较三组Gensini积分、TIMI分级以及危险度分型的差异.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PON-1水平与ACS危险度分型的关系,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PON-1与Gensini积分及TIMI分级的相关性.结果 三组患者血清PON-1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顺序为UAP组>NSTEMI组>STEMI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Gensini积分、危险度分级及TIMI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TEMI组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IgPON-1及FPG是ACS患者危险度的危险因素(O(R)=1.324及0.627,P=0.043及0.029),IgPON-1水平与Gensini积分及TIMI分级存在相关性(r=-0.654及-0.785,P=0.038及0.024).结论 PON-1水平可能与ACS患者冠脉病变程度呈负相关关系.

    作者:周齐艳;周娟;蒋恒波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应用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评估中心性肥胖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目的 探讨中心性肥胖患者血浆中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含量(vWF:Ag)的变化特征以及对心血管不良事件风险的评估价值.方法 对该院就诊的155例中心性肥胖患者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男107例,女48例;选择72例非中心性肥胖患者为肥胖对照组,选择50例体检健康者为健康对照组.采用IL ACL TOP700型血液凝固仪测定vWF:Ag.采用ROC曲线评价vWF:Ag的诊断性能.用Kaplan-Meier曲线进行生存分析,用Cox比例回归模型分析预后影响.结果 中心性肥胖患者血浆vWF:Ag水平高于非中心性肥胖患者,vWF: Ag诊断中心性肥胖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的临界值为205%时,曲线下面积为0.864 (95%CI 0.769~0.959),高于临界值的患者在1年内的不良心血管事件累计概率显著增高,Cox比例风险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vWF:Ag是中心性肥胖患者1年内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因素.结论 中心性肥胖患者血浆vWF:Ag水平显著增高,并与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风险密切相关,可作为早期评估患者高凝状态和不良预后的生物标志物.

    作者:欧阳淑娟;崔明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乳腺癌患者术后抑郁状况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调查乳腺癌患者术后的抑郁状况,分析抑郁症状的危险因素.方法 应用Beck抑郁量表第2版对205例乳腺癌术后患者进行测评,初步了解乳腺癌患者术后抑郁症状的发生率情况,记录并分析患者一般资料和临床特征相关指标.分别采用t检验和x 2检验对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进行分析.危险因素的评估和检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该组乳腺癌患者在术后8周时出现抑郁症状的有48例,发生率为23.4%,其中重度抑郁占2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龄(年龄≤45岁)(O(R) =2.72,95.0%CI=1.06~7.00)和低收入(收入情况≤7 500元/月)(O(R)=3.12,95.0% CI=1.35 ~ 7.25)对乳腺癌术后抑郁症状的发生产生影响(P<0.05);职业状况、婚姻状态、文化程度、手术方式、临床分期、治疗方式及有无家族史等与乳腺癌抑郁症状无显著性关联.结论 术后8周时乳腺癌患者有较高的抑郁症状发生率,低龄和低收入是乳腺癌患者术后抑郁症状发生的危险因素.

    作者:许楠;张鹏彦;周冬仙;刘春红;张雅媛;王元阳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深圳市大宝安地区2008年-2014年无偿献血人群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大宝安地区无偿献血人群特征,为无偿献血宣传招募工作的开展提供建议.方法 对2008年-2014年登记的18~55周岁献血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及献血组织方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8年至2014年,无偿献血人数年均增长率为4.8%,献血以男性为主(73.1%),呈上升趋势;献血以青年为主(77.0%),其中献血比例高的是26~35岁年龄组(41.1%);献血人群学历以中专/高中为主,约占一半(49.1)%,整体呈现下降趋势;献血组织方式以个人献血为主(90.0%).结论 近6年来大宝安地区地域献血人群主要以男性,青年,中专/高中文化程度,个人献血为主.

    作者:陈敏;刘晋洪;张健;李娉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正中神经前臂段运动传导速度检测在腕管综合征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正中神经前臂段运动传导速度检测对腕管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 49例临床症状、体征符合腕管综合征的患者作为病例组,观察病例组前臂段运动传导速度及常规神经电生理检测结果,后者包括正中神经复合动作电位的末端潜伏期及波幅,正中神经感觉传导速度及波幅,正中神经F波,拇短展肌针电极肌电图.27名健康者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 ①病例组与对照组正中神经各参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尺神经各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各项神经电生理参数中,感觉神经电位波幅、末端潜伏期及感觉传导速度,其异常率分别为69.66%、56.68%和53.93%,前臂段运动传导速度异常率为26.88%,F波的异常率为41.86%,拇短展肌针电极肌电图异常率为34.37%;③轻、中和重度腕管综合征3个亚组之间的前臂段运动传导速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④28例单侧病变患者中,无症状侧异常率为39.28%.结论 ①前臂段运动传导速度可作为腕管综合征诊断的一项神经电生理指标,并且前臂段运动传导速度与腕管综合征的严重程度有关;②神经电生理检测对于腕管综合征,尤其对于亚临床型腕管综合征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谢莉红;陈军;王文己;王天红;刘宁;鲁雅琴;蒋珍秀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杭州市滨江区低保老人缺牙状况及口腔健康行为调查

    目的 了解杭州市滨江区60岁以上低保和非低保老人的缺牙状况和口腔健康意识,提出保健对策.方法 对杭州滨江区60岁以上的低保和非低保老人进行缺牙状况检查和问卷调查,比较两组人群的平均缺牙数、牙列缺失修复情况和健康意识的差异.结果 调查低保老人113人,非低保老年人94人,低保老人平均缺牙数(13.58颗)高于非低保老人(11.39颗),低保老人的牙列缺失修复率(48.08%)较非低保老人(69.66%)低,选择局部活动义齿修复率较高.低保和非低保老人的医保覆盖率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非低保老人1年内诊疗费用、就诊频率及可接受的诊疗费额度远高于低保老人.结论 该地区60岁以上低保老人缺牙状况较同龄段非低保老人严重,口腔健康行为意识薄弱,建议卫生管理部门采取相应保障机制予以特别关注.

    作者:王乔齐;刘晨燕;冯剑颖;胡斌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应用品管圈提高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健康教育落实率

    目的 应用品管圈提高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健康教育落实率.方法 按照品管圈活动步骤组圈,观察和分析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健康教育未落实主要原因,根据80/20原则确定改善重点组织圈员进行原因分析,通过现场查检进行真因验证,针对真因拟定和确定对策并实施.结果 经过1个月的对策实施,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健康教育落实率从87.18%提高到98.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在随后的2个月,改进的效果得到巩固.结论 应用品管圈能有效地提高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健康教育落实率,提高护士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

    作者:邹艳波;刘灿;陈玲启;邓碧;石荷花;黄倩蓝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替罗非班与尿激酶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疗效的比较研究

    目的 探讨替罗非班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价值.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和尿激酶组,治疗前,治疗第7天和第14天分别测量下肢周径差,比较周径差变化情况.入院即刻和治疗后48 h检测两组患者血小板大聚集率(MPA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的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后周径差均较治疗前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替罗非班组与尿激酶组在治疗后比较,周径差未达统计学意义,MPAR、hs-CRP、IL-6均达到统计学意义.替罗非班组出血事件少于尿激酶组.结论 替罗非班与尿激酶比较,治疗下肢静脉血栓的疗效相当,且出血事件较少,安全有效.

    作者:王峰;王植荣;刘芳如;高秀荣;杨宝刚;王庆凯;尹广利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腰椎小关节退变分级与慢性下腰痛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观察腰椎小关节退变分级与慢性下腰痛之间的相关性,确认腰椎小关节weishaup影像学分级在下腰痛患者中的临床意义,并为下腰痛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4年8月在该院骨科门诊行腰椎CT或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的腰痛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确诊为慢性腰痛,就其腰椎小关节影像学Weishaup分级与腰痛患者疼痛及功能障碍评估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与分析.结果 150例下腰痛患者中,63例患有不同等级腰椎小关节退变,其中,3级16例,2级24例,1级23例;腰痛患者疼痛评分结果显示:23例1级患者中,19例分值<3分,4例在4~6分;24例2级患者中,20例分值在4~6分,4例<3分;16例3级患者中,13例分值在7~10分,3例在4~6分;功能性障碍调查显示:23例1级中,20例分值在6~10分,3例10 ~15分;24例2级患者中,19例分值在10~15分,5例6~10分;16例3级患者中,13例分值在15 ~ 24分,3例12 ~15分.结论 腰椎小关节影像学Weishaup分级与腰痛患者疼痛及功能障碍评估之间均存在相关性,不同程度的腰椎小关节退变在腰痛患者中可能导致不同程度的腰背痛、下肢痛及功能障碍,对于临床诊断与治疗慢性下腰痛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与应用价值.

    作者:杨勇;戴闽;张斌;刘远;周鑫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非典型性抗精神病药物相关的相互作用

    该文通过分析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SGA)类药物相关的相互作用的研究论文及综述,探讨了SGA常见的药物联用的药效学相互作用.研究表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主要与细胞色素P450酶有关,也与UGT酶系及p-糖蛋白系统有关.医生在使用SGA类药物时须了解它潜在的PK/PD相互作用,避免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欧阳红涛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湘雅医院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探索与实践

    目的 探讨社会转型期医患关系产生的原因与医院改善医患关系的对策.方法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改善医患关系的实践,总结分析有效化解医患矛盾的途经和方法.结果 医院主动出击,优化就医环境,规范医疗行为等,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医患关系,防范医患矛盾的发生.结论 医患矛盾是社会多方面矛盾与冲突的结果,构建医患主体间平等尊重、合作的新型医患关系,有赖全社会的共同关注与通力合作.

    作者:伍西明;王洁;彭薇 刊期: 2015年第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