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中南大学,中南大学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
  • 国际刊号:1005-8982
  • 国内刊号:43-1225/R
  • 影响因子:0.92
  • 创刊:1991
  • 周期:旬刊
  • 发行:湖南
  • 语言:中文
  • 邮发:42-143
  • 全年订价:120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国家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 2000年、2002年二次被省科技厅、省新闻出版局评为一级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7年26期文献
  • 前列腺等离子电切组织α1-肾上腺素受体的分布情况研究

    目的 了解前列腺无炎症增生组织和合并炎症增生组织α1肾上腺素受体(α1-AR)的分布情况.方法 选取3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收集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后前列腺增生组织,采用双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前列腺增生组织中α1-AR 3种亚型的染色光密度(OD)和切片组织炎症细胞的浸润情况.结果 12例前列腺标本切片未发现炎症细胞浸润,18例前列腺标本切片有炎症细胞浸润.前列腺无炎症增生组织α受体亚型α1A-AR、α1B-AR、α1D-AR的OD值与合并炎症增生组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列腺无炎症增生组织与合并炎症增生组织的α受体亚型α1A-AR、α1B-AR、α1D-AR含量无差异.

    作者:万少平;蔡先姣;毛正;鲍俐戎;陈拓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丙泊酚对op-CABG患者认知功能及神经生长因子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丙泊酚靶控麻醉维持剂量对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及神经生长因子(NGF)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5月-2015年4月在该院实施co-CABG术的105例患者,按照数字表法分成3组,根据丙泊酚靶控麻醉剂量的不同分为高剂量组(丙泊酚>3.0 μg/ml)、中剂量组(丙泊酚2.5 ~3.0μg/ml)、低剂量组(丙泊酚<2.5μg/ml),每组35例,比较3组患者在手术时间、麻醉时间、POCD发生率的差异,并对麻醉各时期3组麻醉深度、血流动力学指标及NGF表达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3组患者在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中、高剂量组POCD发生率分别为11.4%和5.7%,均低于低剂量组的31.4%(P <0.05);中、高剂量组麻醉深度、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者数值低于低剂量组(P<0.05);而3组围手术期中心率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结束后,中、高剂量组患者NGF表达水平也高于低剂量组(P<0.05).结论 2.5~3.0μg/ml丙泊酚靶控剂量维持麻醉可在获得满意麻醉深度的同时,减少药物对机体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并有利于降低POCD的发生,促进NGF的表达.

    作者:陈磊;蔡巧颖;张敏;杨宗雷;安海水;陈静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改良持续负压引流法治疗难愈性创面的临床研究

    目的 通过与传统负压封闭引流法(VSD)的比较,探讨改良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法在治疗难愈性创面上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6年4月本院骨一科收治的难愈性创面患者10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分别采用改良持续负压封闭治疗(52例)和传统VSD(52例)治疗.对两组患者创面治疗效果、愈合时间、手术次数及治疗费用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改良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法与传统VSD法对难愈性创面治疗痊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改良法可缩短伤口愈合时间,降低手术次数及治疗费用.结论 改良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法是治疗难愈性创面的有效方式,可降低手术次数,减轻患者痛苦及经济负担,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邢栋;李文毅;魏景超;杨朝旭;孙喜龙;赵庆涛;董志杰;高尚聚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不同麻醉方法对卵巢癌患者围手术期T淋巴细胞亚群含量和IL-2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麻醉方法对卵巢癌患者围手术期T淋巴细胞亚群含量和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2月该院行卵巢癌根治术的1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全身麻醉组和硬膜外麻醉组,每组80例.测量两组患者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含量及其相关细胞因子IL-2水平.结果 全身麻醉组与硬膜外麻醉组患者年龄、体重、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液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的CD3+、CD4+、CD4+/CD8+水平有差异(P<0.05);全身麻醉组的CD3+、CD4+、CD4+/CD8+水平低于硬膜外麻醉组(P<0.05);全身麻醉组和硬膜外麻醉组的CD3+、CD4+、CD4+/CD8+变化趋势有差异(P<0.05).不同时间的IL-2水平有差异(P<0.05);全身麻醉组的IL-2水平低于硬膜外麻醉组(P<0.05);全身麻醉组和硬膜外麻醉组的IL-2水平变化趋势有差异(P<0.05).结论 硬膜外麻醉可减轻其对卵巢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细胞免疫功能的抑制作用.

    作者:王必铭;郑翔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94例肢端肥大症住院患者的临床病理及疗效分析

    目的 整理94例肢端肥大症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诊断准确性与疗效,阐明其临床特征.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应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94例患者中,男性31例(33.0%)、女性63例(67.0%),就诊年龄14~72岁,以41~50岁比例大(35.1%).首发症状中,容貌改变或手足改变78例(83.0%),头痛43例(45.7%),视力下降或视野缺损41例(43.6%),闭经或泌乳11例(11.7%),不育或性功能障碍2例(2.1%).影像学检查,CT检出10例(10.6%),MRI检出84例(89.4%),明确描述肿瘤大小66例,大腺瘤及巨大腺瘤占93.94%,微腺瘤仅为6.06%.血清生长激素(GH)水平与肿瘤大小呈正相关(P<0.05).93例行手术治疗,除微腺瘤外,术后血清GH水平较术前下降.行手术治疗同时完善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共90例,GH表达阳性占94.45%;ROC曲线显示,术前血清GH水平与术后免疫组织化学GH表达情况无关.结论 94例患者,女性多于男性,就诊年龄主要集中于31~60岁,首发症状以容貌改变或手足改变、头痛、视力下降或视野缺损多见,大腺瘤及巨大腺瘤居多.GH水平与肿瘤大小呈正相关,且手术治疗可使GH水平降低.免疫组织化学GH表达情况与术前血清GH水平不完全符合,GH水平对免疫组织化学GH表达阳性患者的诊断准确性较低.

    作者:韩闻卿;郑丽宏;姜雅秋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内脏脂肪过多对胃癌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影响

    目的 对比分析全胃切除术治疗内脏脂肪过多和正常内脏脂肪胃癌患者围手术期疗效,评估内脏脂肪对患者围手术期恢复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2016年6月该院普通外科65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前CT计算的内脏脂肪面积分为内脏脂肪过多组(A组=30例)和内脏脂肪正常组(B组=35例),比较两组术前人口统计学资料、术中手术相关变量、术后并发症和死亡患者情况.结果 A组术中失血量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810,P=0.030);A组术后感染并发症率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A组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A组术后住院时间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22,P=0.003);两组患者术后其它并发症和死亡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脏脂肪过多的患者术中失血量多,术后感染机会更高,吻合口瘘发生率高、术后住院时间更长.

    作者:李静;李璇;陈锐;陈璟莉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小儿腹部手术后应用生长抑素的疗效观察

    目的 评估生长抑素应用于小儿腹部手术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该研究共纳入2014年1月-2016年6月在海南省人民医院行腹部手术的急腹症患儿12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腹部手术后,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生长抑素.比较两组患儿的腹围差、术后24h胃肠管引流和呕吐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术后情况;比较两组患儿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患儿和家长对治疗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腹围差、24h胃肠管引流和呕吐量、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7%,低于对照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8.3%)(P<0.05).两组患儿术前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患儿的生活质量评分较术前提高(P<0.05).而且观察组患儿术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和家长对治疗的满意度为96.7%,高于对照组(81.7%)(P<0.05).结论 小儿腹部手术后应用生长抑素能够有效促进患儿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董琦;张京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吸毒患者胃镜检查的丙泊酚麻醉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丙泊酚用于吸毒患者胃镜检查的现状.方法 选取2011年11月-2017年6月该院消化科门诊及急诊收治的需接受胃镜检查的吸毒吞食异物患者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丙泊酚麻醉)和对照组(非麻醉),观察两组患者循环及呼吸系统相关各项指标,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现插管失败需拔管情况,以及与手术操作、麻醉用药相关的不良反应、手术耐受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耐受率为90.48%,高于对照组的4.76%(P <0.05).观察组患者心率及呼吸频率在T1、T2和T3时间的波动幅度小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胃镜手术操作时间为(5.36±2.02)min,对照组操作时间为(8.84±1.97)min,观察组患者手术时较短(P<0.05);观察组患者拔管率为0.00%,低于对照组的28.57%(P <0.05).两组患者的高血压、低血压、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呼吸抑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戒断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丙泊酚用于吸毒患者的胃镜麻醉效果较好,麻醉过程中患者自觉不适感低,耐受性佳,安全性有保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高峰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缺血的危险因素及预后研究

    目的 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缺血的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 选择该院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缺血患者60例作为迟发性脑缺血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无迟发性脑缺血患者210例作为无迟发性脑缺血组.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迟发性脑缺血组与无迟发性脑缺血组的脑水肿、手术时机、动脉瘤位置、WFNS分级、Hunt-Hess分级、改良Fisher分级、低白蛋白血症、低血红蛋白、低钠血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性别、年龄、糖尿病、高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WFNS分级≥Ⅳ级、Hunt-Hess分级≥Ⅲ级、改良Fisher分级≥Ⅲ级、低白蛋白血症、低钠血症是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迟发性脑缺血组与无迟发性脑缺血组预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迟发性脑缺血组中度残疾+恢复良好率低于无迟发性脑缺血组,迟发性脑缺血组植物状态+重度残疾和死亡率高于无迟发性脑缺血组.结论 WFNS分级≥Ⅳ级、Hunt-Hess分级≥Ⅲ级、改良Fisher分级≥Ⅲ级、低白蛋白血症、低钠血症是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缺血患者的预后差.

    作者:马修尧;王荣;任超;王强;刘彬;向欣;杨华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PFNA-Ⅱ主钉长度对A1、2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亚洲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Ⅱ)主钉长度对A1、2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4月-2015年4月本院收治急A1、2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6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30例,分别选择240mm主钉和170mm主钉行PFNA-Ⅱ术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临床指标水平、股骨前皮质主钉抵触率、随访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A组患者手术时间为(64.82±11.54)min,显性失血量为(156.34±35.16)ml,隐性失血量为(258.86±51.95)ml,住院时间为(9.76±1.26)d;B组患者手术时间为(45.31±7.89)min,显性失血量为(94.70±17.33)ml,隐性失血量为(176.25±40.71)ml,住院时间为(9.51±1.20)d,经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手术时间、显性失血量、隐性失血量及住院时间均优于A组;A组患者输血率为46.67%(14/30),B组患者输血率为20.00%(6/30),经X 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输血率低于A组;A组患者股骨前皮质主钉抵触率为53.33%(16/30),B组患者股骨前皮质主钉抵触率为13.33%(4/30);经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股骨前皮质主钉抵触率低于A组;A组患者随访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为(80.76±4.33)分,B组患者随访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为(81.23±4.42)分,经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67%(2/30),B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33%(1/30),经x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240 mm主钉,选择170mm主钉行PFNA-Ⅱ术式治疗A1、2型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操作简便、微创及术后恢复时间短等优势,且未影响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和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

    作者:朱志军;朱剑;叶峥;刘宏鸣;叶向红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MicroRNA-182在人肺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microRNA-182(miRNA-182)在人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以及与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术后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人肺腺癌新鲜组织98例,以及其癌旁正常肺组织和良性病变旁正常肺组织98例,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miRNA-182的相对表达量,分析其与临床特征及生存预后的关系,用ROC曲线评估miRNA-182对人肺腺癌的诊断能力.结果 miRNA-182在人肺腺癌组织相对表达量为(0.8001±0.2112),在正常肺组织相对表达量为(0.2721±0.1216),人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正常肺组织(P<0.05);miRNA-182的表达水平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肿瘤分化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发现,当界值设置为0.52时,miRNA-182在人肺腺癌中的表达特异性为95.918%,敏感性为91.837%,阳性预测值为95.745%.结论 miRNA-182在人肺腺癌组织中表达量高于正常肺组织,有可能成为人肺腺癌诊断、预后评估的重要指标.

    作者:房延凤;张红军;金发光;傅恩清;鲁曦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350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后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接受PD的350例患者临床资料,选取13个临床因素(年龄、性别、重要器官系统合并症、既往腹部手术史、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胆红素、血清谷丙转氨酶、糖类抗原199、手术时间、术中输血量、病灶部位、病灶直径、主胰管直径),分析其与术后并发症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与术后并发症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年龄、重要器官系统合并症、术中输血量、病灶部位及主胰管直径是影响PD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术后并发症独立危险因素为术中输血量、病灶部位及主胰管直径;术后胰瘘的独立危险因素为:主胰管直径;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为: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年龄、输血量、主胰管直径(P<0.05).结论 输血量、病灶部位及主胰管直径是影响PD后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

    作者:张志磊;张萌;彭利;贾聿明;徐卓;张冬胜;唐瑞峰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高龄IVF患者应用黄体期促排卵方案与GnRH-a超短方案的助孕结局比较

    目的 观察黄体期促排卵方案与GnRH-a超短方案在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高龄患者中的应用,探讨黄体期促排卵方案的有效性及可行性.方法 对114例高龄患者161个IVF-ET周期过程及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GnRH-a超短方案83例(A组)、黄体期促排卵方案31例(B组),比较两种方案的促排卵效果及妊娠结局.结果 与A组相比,B组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用量较多、重组促卵泡激素用量较少、促性腺激素(Gn)用量较多、Gn费用较少及受精率较高,优质胚胎率较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年龄、不孕年限、体重指数、基础卵泡刺激素、基础黄体生成素、基础雌二醇、Gn天数、扳机日雌二醇水平、平均获卵数、2PN、可利用胚胎数、可移植胚胎率、临床妊娠率及早期流产率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高龄患者,黄体期促排卵方案与GnRH-a超短方案相比,在Gn费用较少的情况下有较高的受精率,且两组在总获卵数、可利用胚胎率及妊娠结局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黄体期促排卵方案可作为高龄IVF患者理想的治疗方案.

    作者:王天琪;孙振高;杨毅;王晓明;徐凯月;宋景艳;张兴兴;王爱娟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非布司他对慢性肾脏病3~5期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肾脏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

    目的 探讨非布司他对慢性肾脏病3~5期合并高尿酸血症的肾脏保护作用及对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采用非布司他治疗45例慢性肾脏病3~5(CKD3~5)期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随访24周,根据血尿酸下降值将患者分为4组:A组(≤4 mg/dl)、B组(>4 ~5 mg/dl)、C组(>5~6 mg/dl)及D组(>6 mg/dl),比较各组患者临床资料、肾小球滤过率(eGFR)、不良反应以及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结果 4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指数、饮酒、痛风病史、痛风石、尿酸、高血压、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24周后4组eGFR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与A、B、C组比较,D组降幅小.治疗前后D组与A、B、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血清丙二醛、晚期氧化蛋白产物降幅大,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上升幅度大.4组患者急性痛风发作、肝功能、恶心及皮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布司他治疗肾功能受损的CKD3~5期合并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透析前患者,安全有效,副作用小,可能通过其降低血尿酸水平,增强抗氧化作用,延缓eGFR的下降速度,保护肾功能.

    作者:黄新忠;薛海燕;袁莉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机械瓣置换术后晚期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 探讨机械瓣置换术后晚期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回顾2008年5月-2016年5月10例机械瓣置换术后晚期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将该组资料中患者的诊断与治疗措施.结果 10例患者中,3例患者经正规抗感染治疗治愈,2例患者行再次手术治疗,5例患者经抗感染治疗无效未能手术者均死亡.结论 机械瓣之后术后晚期感染性心内膜炎,无瓣周漏等严重并发症前经正规抗感染治疗,可以治愈;但对于有瓣周漏的患者,感染控制后应积极行再次手术治疗方能减少死亡率.

    作者:徐家行;朱水波;刘勇;张晓明;殷桂林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亚抑菌浓度庆大霉素对铜绿假单胞菌的影响

    目的 探讨亚抑菌浓度庆大霉素(GEN)对铜绿假单胞菌(PAO1)浮游菌和生物膜的影响.方法 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PAO1对GEN的敏感性.采用96孔板比浊法检测亚抑菌浓度GEN对PAO1浮游菌生长的影响,并通过结晶紫染色法检测亚抑菌浓度GEN对PAO1生物膜形成的影响.采用化学反应比色法测定亚抑菌浓度GEN对PAO1毒力因子表达的影响.结果 GEN对PAO1的低抑菌浓度为2μg/ml;而当GEN浓度≤0.250μg/ml时,不影响PAO1浮游菌的增殖;当GEN为0.125μg/ml时,能促进PAO1生物膜的形成(P<0.05),且在一定范围内(0.125~0.250μg/ml)随着GEN浓度增高,其促进生物膜形成的能力越强;0.125和0.250 μg/ml GEN能促进群体密度信号系统相关基因lasI、lasR、rhlI、rhlR、pqsC、pqsD和毒力因子青脓素、弹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的表达(P<0.05),且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结论 亚抑菌浓度GEN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能促进PAO1生物膜的形成,并进一步促进群体密度信号系统相关基因和毒力因子的表达.

    作者:杨正贵;季艳艳;何照庆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银杏叶提取物对COPD大鼠肺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

    目的 研究银杏叶提取物(GBE)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肺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将清洁级7周龄雄性Wistar大鼠90只称重,随机分组为正常对照组(A组)、COPD对照组(B组)、银杏叶提取物早期干预组(C组)、银杏叶提取物后期干预组(D组)、红霉素早期干预组(E组)、红霉素后期干预组(F),并复制模型.每组随机选取6只,利用透射电镜,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超微结构改变,计算线粒体病变率.结果 B、C、D、E、F组有COPD特征性改变,但程度不同.电镜下观察各组较B组结构更完整,线粒体各种病变发生率降低(P<0.05),提示各治疗组对COPD大鼠有积极治疗作用.结论 GBE能够延缓和改善COPD大鼠模型的形成.

    作者:潘玲;邓祯;谭玉萍;杨红梅;杨益宝;梁炜;李瑞祥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HCV NS4B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对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 构建丙型肝炎病毒(HCV) 2a型非结构蛋白4B(NS4B)的真核表达载体,并观察其对骨肉瘤细胞U2OS凋亡的影响.方法 以质粒PJFH1为模板,通过PCR反应扩增NS4B目的基因片段,采用同源重组法与PCMV-tag2b载体相连,转化大肠杆菌感受态DH5 α,筛选正确的克隆.以脂质体为介导转染U2OS细胞,通过Western blot检测NS4B蛋白的表达,免疫荧光检测细胞的凋亡.结果 构建pCMV-tag2b-NS4B重组质粒,经测序其与NCBI公布的序列完全一致,并可在U2OS细胞中表达,DAPI检测显示细胞凋亡率为(17.25±2.95)%,对照组凋亡率为(6.53±2.36)%.结论 成功构建NS4B的真核表达载体,并可在U2OS细胞中表达,诱导细胞凋亡.

    作者:宋彬妤;赵嘉伟;宋静;陈思思;胡志廷;韩昕;王敏敏;任来峰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鞣质联合环丙沙星对鲍曼不动杆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

    目的 研究石榴皮提取物鞣质联合环丙沙星(CIP)对鲍曼不动杆菌(Ab)生物膜形成的影响.方法 采用2倍稀释法测得石榴皮提取物鞣质和CIP对Ab ATCC19606的低抑菌浓度(MIC);将1/2MIC、MIC、2MIC浓度的鞣质和CIP单独及联合用药作用于Ab生物膜4、8、24和48 h,采用结晶紫法和荧光显微镜法观察生物膜的形成.结果 鞣质和CIP对Ab的MIC值为1.95和0.50 mg/ml;联合用药较单独用药对Ab生物膜的形成影响大,且2MIC鞣质+2MIC CIP联合作用24h,对生物膜形成影响大.结论 石榴皮提取物鞣质和CIP联合用药对生物膜形成的影响比单独用药明显,且2MIC鞣质+2CIP联合用药对Ab生物膜作用24 h影响效果佳.

    作者:彭丹;宋丽;陈泽慧;董泽令;周小仙;陈安林;李亚男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PAl-1对气道平滑肌增殖和ERK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对气道平滑肌增殖的调控作用,以及对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表达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小鼠气道平滑肌细胞(ASMCs)并分为7组:空白对照组、PAI-15μg/L组、PAI-110 μg/L组、PAI-120 μg/L组、PAI-140μg/L组、PAI-180μg/L组、PAI-1 100 μg/L组.放入37℃培养箱分别培养12、24和48 h,采用CCK-8检测ASMCs的A值,计算增殖率.以增殖率高的实验组的浓度和作用时间作为PAI-1作用适浓度和适作用时间,进一步分6组:A组(空白对照);B组(PAI-1 20μg/L);C组(PAI-1 40 μg/L);D组(PAI-1 80 μg/L);E组(PAI-1 100 μg/L);F组(PAI-1适浓度+ERK通道抑制剂PD98059 10 μmol/L),用CCK-8检测ASMCs的增殖,Western blot检测ERK蛋白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ERK mRNA的表达.结果 5~100μg/L PAI-1作用ASMCs 12、24和48 h后细胞增殖率结果显示,在相同浓度下,不同时间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48 h时ASMCs增殖率高;在相同时间下,不同浓度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0 μg/L PAI-1的ASMCs增殖率高;故选取48 h为适作用时间,80μg/L为适浓度进行后续实验.再次分组的实验结果表明,B、C、D、E组的ERK磷酸化水平和ERK mRNA的相对表达量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D、E组增高;B、C、D、E组两两比较结果显示,除B组与E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各组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PAI-1浓度波动于20~80μg/L时,ERK磷酸化水平和ERK mRNA相对表达量随浓度升高而增高,>80μg/L后则不再增高;加入PD98059的F组与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ERK磷酸化水平和ERK mRNA表达降低.结论 外源性PAI-1可以通过促进ERK通路的表达,进而促进ASMCs的增殖.

    作者:王亮;朱述阳;于晨希;刘文静;朱洁晨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大气颗粒物PM10对小鼠泪膜功能和角膜上皮组织结构的影响

    目的 研究大气颗粒物PM10对小鼠泪膜功能和角膜上皮组织结构的影响.方法 24只雄性6~8周龄BALB/c小鼠,随机分为A、B组,每组12只.空白对照组6只不作处理.B组采用5 mg/ml PM10点眼,A组采用无菌PBS点眼,3次/d.分别在干预前及干预第1、4和7天进行实验小鼠泪膜功能相关检查,包括采用酚红棉线法检查泪液分泌量、泪膜破裂时间(BUT)、荧光素染色及荧光素染色评分(FL).根据分组于相应时间点收集其角膜组织,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及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角膜上皮组织结构变化.结果 干预4和7d后,A组泪液分泌量、BUT、FL较干预前无明显变化(P>0.05),而B组泪液分泌量减少、BUT、FL较干预前恶化(P<0.05).点眼7d后,A组上皮细胞为(5±1)层,B组为(7±1)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镜观察可见A组角膜上皮微绒毛呈指状突起,微绒毛数量多,排列整齐;而B组角膜上皮微绒毛减少、变短、排列紊乱.结论 PM10会影响小鼠泪膜功能,小鼠泪液量分泌减少,泪膜稳定性下降;小鼠角膜上皮组织结构损坏.

    作者:李娟;谭钢;吴安花;杨启晨;叶蕾;王亚虹;邵毅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TGF-β1、BMP-7及Gremlin在小鼠肝纤维化组织中的表达

    目的 研究四氯化碳(CC14)诱导小鼠肝纤维化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骨形态发生蛋7(BMP-7)及Gremlin的表达,探讨其在肝纤维化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雄性C57小鼠40只,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只.实验组给予腹腔注射40% CCl4橄榄油溶液,10 ml/kg;对照组腹腔注射橄榄油溶液,10ml/kg,2次/周,持续8周.苏木精-伊红染色后观察肝纤维化程度,免疫组织化学法染色后分析TGF-β1、BMP-7及Gremlin在肝纤维中组织中的表达和分布,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和Westem blot检测TGF-β1、BMP-7及Gremlin在正常和纤维化肝组织中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TGF-β1和Gremlin在肝纤维化组织中mRNA和蛋白表达增强(P<0.05),而BMP-7在肝纤维化组织中表达降低(P<0.05).结论 TGF-β1、Gremlin的表达与肝纤维化呈正相关,BMP-7与肝纤维呈负相关(P<0.05).Gremlin可能通过下调BMP-7的表达,诱导肝纤维化的发生.

    作者:徐靖宇;帅张丽;谢远;龙从风;石国庆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转铁蛋白的结构功能和潜在临床应用价值

    铁是维持细胞生长繁殖及代谢活动所必需的元素之一,机体内绝大多数游离铁是由转铁蛋白运输传递.转铁蛋白(Tf)是血浆中主要的结合并转运铁的β球蛋白,主要负责运载由胃肠道吸收的铁和由红细胞降解释放的铁.Tf的金属离子结合位点由2个酪氨酸、1个天冬氨酸和1个组氨酸残基构成.Tf除了转运铁外同时还具有许多生理生化功能,如抗菌活性、促细胞生长分化及细胞保护等,是一类多功能蛋白.此外,研究发现Tf还被发现可作为一种新型的药物主动靶向载体,在肿瘤靶向治疗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该文从Tf的结构特性、多样性、生物学功能及临床应用等方面对Tf进行系统性综述.

    作者:彭健;张耀婷;陈杰;丁成明;李慧;张礼铭;夏赞贤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狼疮性肾炎合并肺粟粒样病变1例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多系统累及的自身免疫疾病.肺是常受累器官,其表现多种多样,笔者就诊治的1例狼疮性肾炎合并肺粟粒样病变患者,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34岁,因反复双下肢浮肿3个月,加重3d,于2016年3月15日入院.体查颜面部可见红斑,心肺腹(-),双下肢中度凹陷性浮肿.查血常规:血红蛋白(Hemoglobin,Hb)80 g/L,血小板计数(Platelet,PLT)187×109/L;尿沉渣:潜血(+++),蛋白质(+++);尿蛋白定量3.3 g/24 h;肾功能: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 15.61 mmol/L,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 162.3 umol/L;血浆白蛋白(Albumin,ALB)22.2 g/L;抗核抗体阳性(核颗粒型1:1 000),抗双链DNA抗体、抗SS-A、抗SS-B及抗核小体抗体阳性;肾活检示弥漫球性增生性狼疮性肾炎伴膜性狼疮性肾炎,Ⅳ-G(A)+Ⅴ.

    作者:扈晓芳;梁玉梅;欧阳沙西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肺梗死致空洞、咯血1例

    1 资料与方法患者男性,20岁,每天因学习久坐>10h,发热、胸痛及气短3d入住医院.血常规检查:白细胞10.35×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75.14%,血小板计数361×109/L,于2013年2月15日在医院行肺CT平扫,右肺下叶外基底段片状阴影,部分层面病变呈楔形,尖端指向肺门,纵隔窗显示实变中带有支气管气像(见图1).故初步诊断为肺炎,经抗感染治疗体温和血象很快恢复正常,但胸痛、气短无缓解,且反复出现咯血,颜色鲜红,每次3~5ml,严重时24 h血量可达50 ml.

    作者:王希明;王帅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MMP-2、VEGF在食管癌变过程中的作用研究

    目的 研究活化的间质成纤维细胞表达的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在正常食管、食管癌前病变、早期食管癌、进展期食管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MMP-2和VEGF蛋白在正常食管20例,低级别上皮内瘤变30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50例,早期癌25癌,进展期癌25例中的表达.抗体CD34标记血管内皮细胞,检测微血管密度.结果 随食管癌变进展,MMP-2蛋白在食管间质中的表达阳性率依次为0% (0/20)、0% (0/30)、28%(14/50)、40%(10/25)和60%(15/25).VEGF蛋白在间质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阳性率依次为0%(0/20)、3%(1/30)、26%(13/50)、36%(9/25)和52%(13/25),MMP-2和VEGF蛋白在5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随着食管癌变进展,间质成纤维细胞发生活化,分泌表达的MMP-2逐渐增多,从而降解基底膜,促进癌的下侵;过度表达的VEGF蛋白促进间质微血管的形成,加速癌的进展和转移.

    作者:徐志彬;袁丽;郑秀丽;王士杰;吴明利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循环型microRNA-26a及其靶基因PTEN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循环型microRNA-26a(miR-26a)及靶基因PTEN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表达,以及在SLE发生、发展中可能发挥的作用.方法 选取36例SLE和10例健康体检者血液标本,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血清miR-26a、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PTEN的表达,统计分析miR-26a、PTEN与SLE临床资料的相关性,利用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验证PTEN是否为miR-26a的靶基因.结果 SLE患者血清miR-26a mRNA的表达高于健康人群(P<0.05),PBMC中PTEN mRNA的表达低于健康人群(P<0.05).SLE患者miR-26a、PTEN的表达水平与C3、抗ds-DNA、红细胞沉降率、狼疮活动指数相关.miR-26a转染BaF3细胞后,PTEN表达下调,PI3K表达上调,转染组荧光素酶活性下降(P<0.05).结论 SLE患者血清中过表达的miR-26a可能通过下调靶基因PTEN,上调PI3K/AKT信号通路,参与SLE的发生、发展.

    作者:崔丹瑜;朱丁季;任昊;林静丽;赖伟男;黄琴;赵进军;杨敏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钙网织蛋白在类风湿关节炎早期诊断及活动度评估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钙网织蛋白(CRT)在类风湿关节炎(RA)早期诊断和疾病活动度评估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45例早期活动性RA患者、35例骨性关节炎(OA)患者,以及30例正常对照者(HC)的血清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3组患者血清CRT水平,魏氏法检测红细胞沉降率(ESR),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采用Spearman对血清CRT水平与疾病活动度评分(DAS28)、ESR、CRP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RA组血清CRT水平[(6.7±2.5)μg/L]高于OA组[(3.9±0.9)μg/L]和HC组[(3.8±0.7)μg/L](P <0.05),OA组与HC组的血清CR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OA组和HC组比较,RA组ESR、CRP水平升高(P<0.05);RA组血清CRT水平与DAS28评分、ESR及CRP呈正相关(rs=0.391、0.459和0.454,P=0.008、0.002和0.002).结论 早期活动性RA患者血清CRT水平增高,CRT与DAS28评分、ESR及CRP呈正相关,提示CRT可能成为早期诊断RA,以及辅助ESR、CRP评估RA疾病活动度的潜在血清学指标.

    作者:丁红梅;刘建华;郑芳;贾曙光;魏蔚;孙晓东;赵雁艳;孟海妹 刊期: 2017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