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中南大学,中南大学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
  • 国际刊号:1005-8982
  • 国内刊号:43-1225/R
  • 影响因子:0.92
  • 创刊:1991
  • 周期:旬刊
  • 发行:湖南
  • 语言:中文
  • 邮发:42-143
  • 全年订价:120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国家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 2000年、2002年二次被省科技厅、省新闻出版局评为一级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8年24期文献
  • 男性血清维生素D与生殖激素的关联性研究

    目的 了解石家庄地区血脂异常男性血清25-羟基维生素D3[25(OH)VD3]水平变化以及与生殖激素的关系.方法 选取25~65岁男性297例,按血脂水平分为对照组(145例)和高脂组(152例).按年龄分为≥25~<35岁、≥35~45岁、≥45~55岁及≥55~65岁4个年龄组,依据血清25(OH)VD3水平的三分位数分为3组(Q1组、Q2组及Q3组);检测血脂、血糖、25(OH)VD3及生殖激素等.结果 同年龄段高脂组男性25(OH)VD3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照组和高脂组男性血清25(OH)VD3逐渐下降,相邻年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Q2组和Q3组的睾酮(T)水平高于Q1组,Q3组T水平高于Q2组(P<0.05).血清25(OH)VD3与年龄、腰围(WC)、体重指数(BMI)及三酰甘油(TG)呈负相关,与T呈正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和TG是25(OH)VD3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高血脂男性血清25(OH)VD3水平普遍下降,且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T水平下降是低水平血清25(OH)VD3的伴随因素.

    作者:杨朝菊;韩瑞钰;王树松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微伏级T波电交替及ST/HR指数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目的 研究平板运动试验(TET)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及TET各参数.方法 245例TET阳性患者经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分为冠心病(CHD)组和非CHD组,收集临床资料,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TET各参数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和非CHD组比较,CHD组男性、年龄增大、高血压、糖尿病、吸烟、CHD家族史、基础收缩压、峰值心率、运动大心率与预计大心率比值(rHR)、心率储备使用率(HRR)、微伏级T波电交替(MTWA)及ST/HR指数均是CHD的危险因素(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糖尿病、CHD家族史、HRR及MTWA是CHD的危险因素;ROC曲线下面积分析:MTWA(AUC:0.578,P=0.038)和ST/HR指数(AUC:0.669,P=0.034)是较好的预测指标.结论 男性、糖尿病、CHD家族史、HRR及MTWA是CHD的危险因素;MTWA及ST/HR指数可提高TET诊断CHD的准确性.

    作者:郭冰丽;张树龙;高森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贵阳市居家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对生命质量的影响

    目的 了解贵阳市居家老人生命质量(QOL)现况,探讨其日常生活能力(ADL)对QOL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贵阳市1898名年龄≥60岁的居家老年人进行ADL和QOL调查,ADL对QOL的影响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贵阳市居家老年人QOL总分为(560.47±136.27)分;QOL维度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年龄和是否患慢性病、体育锻炼及文化程度和性别.在控制上述因素后发现,躯体性日常生活能力(PADL)对老年人总体QOL的生理机能(PF)、生理职能(RP)、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及精神职能(MH)5个维度有影响(P<0.05);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IADL)对老年人总体QOL的PF、躯体疼痛(BP)、总体健康(GH)、活力(VT)及SF 5个维度有影响(P<0.05).结论 不同ADL对QOL及各维度有不同的影响.

    作者:蒋芝月;王秀红;汪俊华;李芳;邓开盛;戴黎黎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右美托咪定对胃癌手术患者认知功能及血清IL-6和PI3K/AKT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胃癌手术患者认知功能保护作用及对患者血清IL-6及PI3K/AKT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的80例胃癌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右美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静吸复合麻醉方法,在该基础上右美组患者加用右美托咪定.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血清IL-6及PI3K、AKT表达水平.结果 右美组患者术后1 d 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及术后3 d,对照组患者血清IL-6及PI3K、AKT水平高于右美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MMSE评分与血清IL-6、PI3K、AKT表达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可有效保护胃癌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其机制可能与IL-6介导的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作者:王根生;卢锡华;杨青存;崔亚萍;李长生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多槽硅胶引流导管在微创胸外科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多槽硅胶引流导管在微创胸外科手术中的可行性,评价术后应用该引流系统的优越性.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9月该院行胸腔镜手术的患者160例,根据术后应用引流管不同,将其分为负压组(应用多槽硅胶引流导管+自带负压硅胶球囊)和对照组(传统胸管+水封瓶),每组各80例.比较两组术后24 h胸腔引流量、总引流量、拔管时间、术后胸穿次数、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第1天与第3天疼痛程度(NRS数字分级法)及术后胸腔出现活动性出血引流效果.结果 两组总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负压组术后24 h胸腔引流量升高、拔管时间缩短、胸穿次数减少、术后住院时间缩短及疼痛评分降低,负压组优于对照组(P<0.05).负压组2例48 h时、对照组2例24 h时因活动性出血而再次手术止血.结论 多槽硅胶引流导管临床应用有一定优势,但因引流槽较细、有活动性出血时易堵塞而形成凝固性血胸,故需把握不同引流装置的指征.

    作者:梁宝磊;蔡庆勇;梁贵友;魏豪;石珂;邵长海;徐刚;汤阳;陈安平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不同麻醉方式对直肠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二氧化碳CO2气腹腹腔镜下直肠癌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该院行直肠癌手术的患者94例.比较单纯全身麻醉(GA)、硬脊膜外腔麻醉复合全身麻醉(EA)及EA下6%羟乙基淀粉液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EA+AHH)麻醉对患者术中一般情况、麻醉情况、围手术期不良反应、随访1个月内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前、术中和术后不同时间点患者细胞、体液免疫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变化的影响.结果 EA+AHH组术中血压波动、术后苏醒即刻视觉模拟评分(VAS)、不良反应及随访期内感染率低于其他两组;CD3+、CD4+、自然杀伤细胞(NK)水平及补体C3、C4水平下降幅度低于其他两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升高幅度低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 EA+AHH麻醉方案可改善CO2气腹腹腔镜下直肠癌手术患者术后细胞和体液免疫状态,降低术后感染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晖;杨春艳;宋宇龙;杨瑞;王臻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糖尿病合并急性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研究

    目的 探究糖尿病(DM)合并急性心力衰竭(AHF)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AHF患者196例,将60例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作为DM组;136例未合并DM作为NDM组.比较两组心功能、肝功能、肾功能、血脂及红细胞系统指标.结果 两组年龄、抽烟≥10年、心功能分级、合并高血压(HBP)、合并高脂血症(HLP)、肌酐(Cr)、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红细胞平均体积(MCV)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HLP、TC及LDL-C为AHF合并DM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HLP、TC及LDL-C与AHF合并DM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其增加AHF合并DM的风险.

    作者:乐娟;崔艳;戴雯;李艳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CT及MRI灌注成像对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和脑膜瘤的鉴别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CT及MRI灌注成像在鉴别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HPC)和脑膜瘤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行灌注成像检查的14例HPC患者(HPC组)和42例脑膜瘤患者(脑膜瘤组),统计分析两者影像形态学及灌注成像参数的差异.结果7例HPC和25例脑膜瘤患者行CT平扫及CTP检查,7例HPC和17例脑膜瘤患者行MRI常规及PWI检查.64.3%(9/14)的HPC和11.9%(5/42)的脑膜瘤呈分叶状生长(χ2=12.698,P=0.000);其他影像形态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灌注成像HPC组局部脑血流量(RCBF)、局部脑血容量(RCBV)及RrCBV高于脑膜瘤组(P<0.05);两组平均通过时间比值(RMTT)和达峰时间比值(RTT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内HPC和脑膜瘤影像形态学有较大重叠,但灌注成像参数方面有差异,CT及MRI灌注成像有助于提高颅内HPC术前诊断率.

    作者:单奔;柳勇;赵正宇;魏玲;韩雷;周寒松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影响陕北地区毛囊移植术患者毛囊成活率的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影响陕北地区毛囊移植术患者毛囊成活率的因素.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2月该院接受毛囊移植术治疗的陕北地区秃发患者152例.根据患者毛囊移植术术后毛囊成活率分为毛囊成活率≥90%组(96例)和毛囊成活率<90%组(56例).比较两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吸烟史、嗜酒史、头皮切口方向、毛囊种植密度、睾酮、二氢睾酮、脱氢异雄酮、雄烯二酮、肾上腺素使用剂量、毛囊分离质量、毛囊存放区温度、毛囊体外保存液、毛囊离体时间、毛囊单位体外培养模型、术后激光治疗情况及术后米诺地尔使用情况等.结果 毛囊成活率≥90%组雄激素水平低于毛囊成活率<90%组(P<0.05);0.2~0.3ml肾上腺素使用剂量、0~4℃毛囊存放区温度、使用该中心保存液、0~2h得毛囊离体时间、保留组织的单根毛发毛囊单位体外培养模型、术后使用激光治疗及术后使用米诺地尔的毛囊成活率≥90%组秃发患者比例更高(P<0.05).睾酮水平偏高、二氢睾酮水平偏高、脱氢异雄酮水平偏高、雄烯二酮水平偏高、未使用该中心毛囊体外保存液、去除组织的单根毛发毛囊单位体外培养模型、术后未激光治疗及术后未使用米诺地尔不利于陕北地区毛囊移植术患者毛囊成活(P<0.05).结论 陕北地区毛囊移植术患者毛囊成活率与其雄激素水平、毛囊体外保存液、单根毛发毛囊单位体外培养模型、激光治疗及米诺地尔使用等因素密切相关,临床医师应密切注意.

    作者:武斌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多西他赛联合顺铂和5-氟尿嘧啶诱导化疗方案在局部晚期舌鳞癌中的近期疗效研究

    目的 探讨术前多西他赛联合顺铂和5-氟尿嘧啶(DPF)诱导化疗方案在局部晚期舌鳞癌中的近期疗效.方法 选取160例局部晚期舌鳞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患者分为A、B两组.A组(74例)采用DPF方案进行诱导化疗;B组(86例)采用顺铂联合5-氟尿嘧啶(PF)方案进行诱导化疗.将治疗前与诱导化疗结束3周后的原发灶MRI进行比较,观察两种诱导化疗方案的近期疗效.结果①A组完全缓解(CR)率、部分缓解(PR)率均高于B组,而无效(NR)率低于B组(P<0.05);②A组Ⅰ+Ⅱ级口腔黏膜反应发生率、Ⅲ+Ⅳ级白细胞减少及Ⅰ+Ⅱ级体重减轻发生率高于B组(P<0.05).两组中性粒细胞缺乏性发热、血红蛋白减少及血小板减少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DPF方案进行局部晚期舌鳞癌术前诱导化疗的近期疗效较好,但不良反应稍高,应积极对症处理.

    作者:李琦;李启期;李朕;张楠;周政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乌灵胶囊联合盐酸文拉法辛缓释胶囊治疗脑梗死后患者躯体化症状的评价

    目的 评价乌灵胶囊联合盐酸文拉法辛缓释胶囊治疗脑梗死后患者躯体化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脑梗死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盐酸文拉法辛缓释胶囊治疗,研究组给予乌灵胶囊联合盐酸文拉法辛缓释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4及6周汉米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米尔顿焦虑量表(HAMA)、健康问卷躯体症状群量表(PHQ-15)评分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HAMD、HAMA、PHQ-15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2、4及6周研究组HAMD、HAMA及PHQ-15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灵胶囊联合盐酸文拉法辛缓释胶囊治疗脑梗死后患者躯体化症状的临床疗效肯定,安全可靠.

    作者:刘伟;王静;王钦鹏;蔡宏斌;郑婷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消瘀泄浊饮对糖尿病肾病肾衰竭患者血清瘦素的影响

    目的 消瘀泄浊饮对糖尿病肾病(DN)慢性肾脏病(CKD)3~5期患者血清瘦素(LP)干预作用.方法 按随机原则将80例DN CKD3~5期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消瘀泄浊饮治疗,1剂/d,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检测治疗前后LP进行主要症状评分.结果 两组治疗后LP下降,治疗组L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主要症状、体征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西医常规基础上,消瘀泄浊饮对DN CKD3~5期患者肾功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延缓肾衰竭的进程.

    作者:柯鹏翔;何灵芝;张培培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联合血乳酸对心肺复苏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

    目的 评估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联合动脉血乳酸检测对心肺复苏(CRP)后患者短期预后的临床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该院收治的43例CRP后恢复自主循环患者,依据随访1个月预后结局差异,将其分为观察组(24例,随访1个月发生死亡、处于植物状态或简单生活不能自理)和对照组(19例,随访1个月后意识清晰,生活能部分自理或合并有轻度神经障碍).检测并比较两组血清NSE、动脉血乳酸、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指标;评估并比较两组氧合指数(OI)、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 II)评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及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应用单因素直线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与CRP后患者GOS评分相关危险因素,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NSE联合动脉血乳酸对CRP后患者预后的佳预测值.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清NSE、动脉血乳酸及APACHE II评分较高(P<0.05),而GCS和GOS评分较低(P<0.05),OI与NT-proBN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直线分析显示,血清NSE、动脉血乳酸、APACHE II评分及GCS与CRP后患者GOS相关(r=0.808、0.734、0.577和0.589,P=0.015、0.030、0.041及0.040).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血清NSE、动脉血乳酸为GOS的危险因子(P<0.05).ROC曲线显示,血清NSE≤84.5 ng/ml与动脉血乳酸≤7.25 mmol/L为预测CRP后患者预后不良发生标准(AUC=0.832和0.768,P=0.028和0.033).结论 NSE联合动脉血乳酸检测能较好地预测CRP后患者的短期预后.

    作者:卢姿;李学鸿;朱中元;王莹莹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Masquelet技术与一期骨移植治疗感染性骨缺损的炎症控制效果比较

    目的 对比分析Masquelet技术与一期骨移植治疗感染性骨缺损的炎症控制效果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8月该院接受Masquelet技术治疗的31例下肢长骨创伤后骨髓炎骨缺损患者(观察组)和2012年1月-2014年7月该院接受一期自体松质骨移植治疗的33例同类患者(对照组)治疗资料.比较两组炎症控制率、手术前后外周血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变化情况、骨重建长度和成功率、术后12个月时骨缺损愈合效果及邻近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炎症控制率与对照组接近(90.32%vs 84.85%)(P>0.05),但观察组术后1个月、3个月PCT、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骨重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96.77%vs 69.70%)(P<0.05),观察组中骨重建成功的骨不连患者,其骨重建长度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2个月时骨缺损愈合效果及邻近关节功能恢复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asquelet技术重建感染性骨缺损对炎症因子的控制效果更好,且骨重建成功率更高、骨重建长度更长,患者中期关节活动功能更好.

    作者:王智黔;张一;王远政;佘荣峰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血小板相关参数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 探究血小板在COPD患者与健康人之间是否存在差异及血小板相关参数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该院122例初次入院被确诊为COPD且排除血液、肿瘤、肺血栓栓塞症等相关疾病的COPD住院患者作为COPD组,以性别、年龄、民族相匹配的该院同期健康体检者122例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的临床资料及首次血常规检查结果.结果 COPD组血小板计数为(193.85±66.68)×109/L、血小板与中性粒细胞比值为(48.97±25.15),对照组分别为(210.45±37.38)×109/L、(60.96±16.7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组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中性粒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淋巴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血小板比容、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计数与气流受限严重程度不存在相关性(rs=-0.104,P=0.252);血小板与中性粒细胞比同气流受限严重程度无相关(rs=-0.070,P=0.444);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同气流受限严重程度不存在相关(rs=0.132,P=0.147);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与气流受限严重程度呈负相关(rs=-0.267,P=0.003).结论 COPD患者血小板计数、血小板与中性粒细胞比值均降低,血小板计数、血小板与中性粒细胞比值同CODP患者疾病严重程度无关.

    作者:谢斌;陈熙;肖锏;邓琪;杨莎莎;陈琼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乳腺癌组织磁共振T2WI信号特征与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表达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磁共振(MRI)T2WI信号特征与细胞核增殖抗原(Ki-67)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与随机抽样研究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7年4月在该院诊治的乳腺癌患者122例作为研究对象,记录MRI T2WI信号特征与扩散加权成像(DWI)表观弥散系数(ADC)值,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Ki-67阳性表达情况.结果 癌组织的Ki-67阳性率为54.9%,癌旁组织为23.8%,癌组织的Ki-67阳性率高于癌旁组织(P<0.05).在T2WI信号特征上,癌组织78例(63.9%)主要表现为高信号与高亮信号,癌旁组织9例(7.4%)主要表现为低或等信号.癌组织的ADC值为(0.89±0.12)×10-3/mm2,低于癌旁组织的(1.67±0.24)×10-3/mm2(P<0.05).在癌组织中,Spearman相关性系数分析显示T2WI高信号与Ki-67阳性率呈正相关(rs=0.724,P<0.05),与ADC值呈负相关(rs=-0.452,P<0.05).多因素分析T2WI高信号、ADC值为影响Ki-67阳性率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乳腺癌病灶MRI T2WI信号特征多表现为高信号,Ki-67呈现高阳性率表达,伴随有ADC值下降,它们之间存在相关性,T2WI信号特征对乳腺癌的筛查及预后判断有积极作用.

    作者:吴健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21例原发性肾周脂肪肉瘤临床诊治体会

    目的 提高原发性肾周脂肪肉瘤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原发性肾周脂肪肉瘤患者临床及病理资料.其中,男11例,女10例;平均年龄58岁.术前完善CT等影像学检查,均手术治疗并进行随访.结果 12例根治,9例姑息切除,随访19例(90.5%),中位随访时间3.5年;无瘤存活7例(36.8%),仅局部复发6例(31.6%),局部复发并远处转移3例(15.8%),3例病死(15.8%),中位复发时间24.5个月.结论 原发性肾周脂肪肉瘤术前难以诊断,根治性切除是首选治疗,术后需密切随访.

    作者:魏永宝;李涛;朱庆国;叶烈夫;林乐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TMSN-AA纳米复合物促进人胚胎干细胞向心肌细胞分化的潜在机制研究

    目的 研究优化后的TMSN-AA纳米复合物促进人胚胎干细胞(hESCs)心肌分化的可能性,并探讨其诱导心肌分化的潜在机制.方法 采用优化抗坏血酸(AA)负载的荧光TRITC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TMSN-AA)作为诱导剂,诱导hESCs细胞心肌分化.通过荧光定位检测该诱导剂进入细胞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进入细胞后对细胞存活与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TMSN-AA诱导后,心肌标记基因cTnI、FLK-1以及干性基因OCT4和SOX2的表达以及相关信号通路ERK1/2的激活情况.结果 荧光定位发现TMSN-AA可以靶向进入hESCs细胞,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显示,二氧化硅和荧光染料四甲基罗丹明修饰介孔二氧化硅不会影响hESCs的存活和凋亡;且TMSN-AA诱导后,干性基因OCT4和SOX2均下调,且上调心肌标记基因cTnI和FLK-1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TMSN-AA的处理可以激活ERK1/2信号通路,同时证实,该过程Akt信号通路并未参与其中.结论 优化后的TMSN-AA纳米载体可以成功进入hESCs细胞,并靶向诱导其心肌分化,而该诱导过程,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是通过激活ERK1/2,而不是Akt信号通路实现的.

    作者:任明明;韩振;陈立波;李敬来;冯钢;许志锋;黄磊;欧阳春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靶向PDCD5-Caspase-3融合基因过表达对HepG2肝癌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目的 探讨靶向PDCD5-Caspase-3融合基因过表达对HepG2肝癌细胞体外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 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PDCD5-Caspase-3融合基因,克隆到带有EGFP基因的GV358慢病毒表达载体,与辅助质粒共同转染293T细胞,通过同源重组,获得融合基因重组慢病毒PDCD5-Caspase-3.体外转染人肝癌HepG-2细胞72h后,Western bolt检测肝癌HepG-2细胞中PDCD5蛋白和Caspase-3蛋白表达,CCK-8法检测PDCD5-Caspase-3融合基因过表达对HepG-2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观察其对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PDCD5-Caspase-3融合基因过表达可增加HepG-2肝癌细胞中PDCD5蛋白和Caspase-3蛋白合成(P<0.05);与对照组或空白组相比,转染72 h后实验组细胞增殖能力下降(P<0.05);与对照组或空白组比较,转染72h后实验组细胞凋亡率增加(P<0.05).结论 促凋亡基因PDCD5和Caspase-3联合表达可抑制HepG2肝癌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可作为肝癌治疗潜在靶点.

    作者:胥丹;姜淮芜;蒲羽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IgA肾病大鼠尿维生素D结合蛋白与肾脏纤维化关系的研究

    目的 测定IgA肾病大鼠尿维生素D结合蛋白(VDBP)及肾组织胶原纤维的含量,探讨尿VDBP与IgA肾病肾脏纤维化的关系.方法 选取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模型组复制IgA肾病模型,以正常SD大鼠为对照组.在实验第10周末,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各组大鼠尿红细胞、24 h尿蛋白、肝肾功能指标,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24 h尿VDBP,半定量分析法计算胶原纤维所占肾组织面积百分比,以观察肾脏纤维化程度,检测肾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蛋白表达水平,分析该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 模型组大鼠24 h尿蛋白(23.44±2.72)mg/24 h、尿VDBP(0.65±0.27)μg/24 h、肾纤维化程度(13.80±6.18)%、TGF-β1蛋白表达水平(1.03±0.14)均高于对照组大鼠的尿蛋白(5.44±1.50)mg/24 h、尿VDBP(0.19±0.09)μg/24 h、肾纤维化(1.23±1.07)%、TGF-β1蛋白表达水平(0.61±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所有实验动物24 h尿VDBP定量与肾组织纤维化程度、TGF-β1蛋白表达水平、尿蛋白呈正相关(r=0.859、0.908和0.567).结论 24 h尿VDBP可作为监测IgA肾病大鼠肾纤维化的一个无创生物学指标.

    作者:何国华;容丽萍;姜梦婕;蒋小云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两种取模方法对全冠适合性影响的比较研究

    目的 评价光学扫描和硅橡胶取模后模型扫描制作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作(CAD-CAM)全冠的适合性.方法 分别使用光学扫描(A组)和硅橡胶印模后模型扫描(B组)切削制作左下颌第一磨牙的CAD-CAM树脂全冠(n=10).采用硅橡胶复制法在显微镜下测量全冠的粘接剂空间.结果 两组全冠的边缘适合性分别为(44.38±9.64)和(42.39±13.02)μm(P=0.817)、内部适合性分别为(80.26±31.71)和(75.25±6.07)μm(P=0.729),两组在各测量位点上所得的粘接剂厚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不同测量位点间粘接剂空间的值差异较小,B组同一测量位点粘接剂空间的值较为集中.结论 两种取模方法所得的全冠的边缘和内部适合性无差异,均在临床可接受范围之内.

    作者:张丽;王频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加权重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识别慢性肾脏病足细胞损伤关键节点基因MAGI2

    目的 通过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识别慢性肾脏病(CKD)足细胞损伤相关的基因模块与关键基因.方法 从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中下载包含足细胞损伤体外模型及CKD患者肾小球组份的表达谱GSE66107、GSE93798、GSE30528、GSE325914个数据集.利用R软件包做数据预处理并选取错误发现率(FDR)<0.05及差异倍数≥1.5作为差异表达基因(DEG);结合数据集GSE993395(133例CKD患者肾小球样本)用WGCNA进行模块化分析并对模块内基因进行功能注释(GO),根据GO结果和含有文献报道的足细胞标准基因(PSG)情况确定足细胞损伤相关模块,根据模块内基因连接度(Kwithin)挑选枢纽(hub)基因;利用Cytoscape软件及插件Cluego构建足细胞损伤相关模块基因的加权共表达网络.结果 4个数据集共得到趋势一致的DEG 7957个,其中15个DEG在4个数据集中均有差异(coDEG).GSE993395中包含的4031个DEG被用于WGCNA分析;终得到12个基因模块,其中green模块包含多的coDEG和PSG,进一步通过Kwithin发现其中同时作为coDEG和PSG的MAGI2基因是其hub基因之一.结论WGCNA表达网络分析方法是一个高效的系统生物学方法,应用该方法发现CKD时关键节点基因MAGI2在足细胞损伤中可能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王万鹏;唐伯玉;沈剑箫;李永刚;蒯巧林;高甄典;李娟;梁森林;陈皓瑜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多药耐药基因MDR1和细胞自噬在肿瘤多重耐药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肿瘤是威胁人类健康的恶性疾病.化疗是目前临床抗肿瘤常用的治疗方法,化疗药物具有较广的抗瘤谱.但肿瘤多重耐药的发生是导致化疗疗效不佳的主要原因.肿瘤多重耐药机制非常复杂,与药物代谢、药物靶点改变、DNA修复增强、细胞周期改变及肿瘤微环境等均有密切联系.其中多药耐药基因MDR1表达的膜转运蛋白P-糖蛋白参与的化疗药物逆向转用是多药耐药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但是针对MDR1的一些抑制剂并不能很好地解决肿瘤的耐药问题.近年来研究发现,细胞自噬直接参与肿瘤多药耐药,联合调控MDR1的表达及肿瘤细胞自噬水平将可能改善肿瘤细胞的多重耐药.该文主要从多药耐药基因MDR1的表达调控及细胞自噬水平改变两方面综述肿瘤细胞多重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柳丹;李珊;赵红艳;柯镜;汤志明;白磊;牛成群;牟雪瑶;朱明明;武福云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剖宫产术并发盆腔血肿致膀胱损伤1例

    剖宫产术是临床常见的手术,其诞生解决很多产科疑难重症,大大降低围产期母婴的死亡率,使其广受青睐 [1].随着剖宫产指征的放宽和全面二孩政策的开放,剖宫产术率不断上升,同时剖宫产术的并发症风险也在增高 [2].本文报道临床因剖宫产术并发盆腔血肿致膀胱损伤的病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屈小会;张鲜芳;张红英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Vav3在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

    目的 探讨Vav3在小细胞肺癌(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对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SCLC患者87例及同期因肺外伤行手术治疗的正常肺组织50例作为对照组,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化)检测SCLC和对照组组织中Vav3蛋白的表达,培养人小细胞肺癌H446细胞并分为siRNA-Vav3组、siRNA-对照序列组和空白组,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各组细胞中Vav3基因表达,划痕实验检测各组细胞迁移能力,Transwell法检测各组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结果 SCLC组织中Vav3蛋白阳性表达率为81.6%,高于对照组的14.0%(χ2=17.739,P=0.000);SCLC组织中Vav3蛋白表达与临床分期、远处转移和生存状态有关(P=0.024、0.016和0.014);Vav3蛋白阳性表达组患者平均生存时间23.14个月,而阴性表达组则为44.89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80,P=0.012);siRNA-Vav3组细胞中Vav3 mRNA相对表达量低于siRNA-对照序列组和空白组(P=0.000);siRNA-Vav3组细胞24 h后划痕愈合率低于siRNA-对照序列组和空白组,siRNA-Vav3组迁移细胞数低于siRNA-对照序列组和空白组(P=0.000);siRNA-Vav3组侵袭细胞数低于siRNA-对照序列组和空白组(P=0.000).结论 Vav3蛋白在SCLC组织中呈高表达,且与患者预后相关,特异性沉默SCLC细胞中Vav3基因可抑制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

    作者:李大刚;李辉宗;康乐 刊期: 2018年第24期